书城成功励志左手菜根谭,右手卡耐基
5626700000027

第27章 菜根谭·洞察方圆,游刃有余存于世(2)

顺势而为才能崛起

古代兵法上说:“能相地势、能立军势、善以技,战无不利。”创势、造势、依势能打造自己的江山,顺势才能造势。借力使力,也是顺势的一种。要如何顺势而为并抓住时势,这也是方圆做人的必修课之一。

凡事“顺天、因时、依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天时、地利、人和,就好像春夏秋冬,四季皆有其时,因为顺势而为才能“水到渠成”,唯有水到渠成才能理所当然。顺势而为有两种:一种是听从外来的信息,随波逐流;另一种是运用自己的脑子,选择能使自己和世界变得更好的想法和做法。

正如《菜根谭》所说,淡泊之士,必为浓艳者所疑;检饬之人,多为放肆者所忌。君子处此固不可少变其操履,亦不可太露其锋芒。做事恬静无为的人,必定会遭到追逐名利之人的怀疑;严格约束自己谨言慎行的人,也常常会被行事放肆的人忌惮。品行端正的人处在这种环境中,既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行事方式和追求的理想,也不要过于露出锋芒。其实有些时候人不能太过于坚持,因为适当圆融处世会让你收获更多。

其实未来的时势,并非一望无际或者遥不可及,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我们正置身其中。认清时势就像是“开窍”,开窍有时就像是灵光乍现,而了解时势,就能让你作出正确的选择。我们都想把自己的目标推向比较正确的方向,那么我们就必须知道时势是什么。

公元前203年,垓下之战失败后的项羽逃至乌江,乌江亭长泊船而待,劝项羽急渡,然后称王于江东,待时再起。项羽却把失败归于天意,感到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将战马送给乌江亭长,手持短兵,独自搏杀汉兵数百人,最后自刎。楚汉战争以刘邦全胜而告终。次年二月,刘邦称帝,建立汉朝,中国重归一统。

大业未成,又损兵折将,固然是一个不小的打击,然而,面对乌江对岸的故乡会稽,面对生的希望,项羽却不听手下的忠言,一意了结性命。殊不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顺应时势的变化而能重新崛起者方为英豪。

晋公子重耳在国家动乱、奸人诬陷的情况下,他不是以死殉国,也不是死拼到底,他选择一条路——逃。也许有人会说他贪生怕死,但这才叫“识时务者为俊杰”。重耳在外流亡19年,直到公元前637年,才在秦国的帮助下返回晋国,登上君位,是为晋文公。而多年的流亡,也锻炼了重耳,使他懂得尊贤重能、体恤百姓,又坚忍不拔,上任后励精图治,两年以后,就使晋国富强起来了。在打败楚国后,终于称霸于诸侯,号令于天下。

越王勾践在战争失利,甚至可以说是一败涂地的情况下,被吴国俘虏,但他卧薪尝胆,忍受各种屈辱近三年,最后终于雪洗前耻,灭了吴国。试想,如果勾践当时也意气用事、了结性命的话,哪有扬眉吐气的一天?

在红军万里长征之后,仅剩3万兵马,如果毛泽东也像项羽一样,解散红军回湖南,哪还有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壮举?哪还有今天的新中国?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但时势不是一天造成的,而是一点一滴逐渐累积形成的,等它形成时,就如潮水般莫之能御。成功者就是能清醒认识时势的人,而能顺应时势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就已经打开了成功的大门。如果你能抓住时代的脉搏、掌握趋势的发展,再加上因势利导,那么你所做的一切就能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做人要兼有水的柔情和钢的硬度

“动”和“静”就好比“刚”和“柔”,要相互结合。以柔克刚,就如同一块巨石落在一堆棉花上,会被棉花轻松地包在里面。以刚克刚,则两败俱伤。所以说刚柔相济,乃成功之道。

《菜根谭》中:“好动者云电风灯,嗜寂者死灰槁木;须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气象,才是有道的心体。”意思是,好动的人如同乌云下的闪电,可以在水间消失;好静的人就像熄灭的灰烬或者丧失生机的树木,生命力已经完全消失;所以,过分的“动”和“静”,都不是修养身心的合适做法,必须是浮动的彩云下和平静的水面上,才能够出现飞舞的鹞鹰和跳跃的鱼儿,只有用这样的心态看待事物,才是理想的、具有崇高道德的最高境界。

子路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刚强,孔子说:“你问的是南方人的刚强,北方人的刚强,还是你这样的刚强呢?用宽厚温和的态度教育别人,不报复别人的蛮横无理,这是南方人的刚强,君子属于这一类。顶盔贯甲,枕着戈戟睡觉,在战场上拼杀至死而不悔,这是北方人的刚强。强悍的人属于这一类。所以,君子温和而不随波逐流,这才是刚强啊!君子中立而不偏不倚,这才是刚强啊!国家太平、政治清明时,君子不改变贫困时的操守,这才是刚强啊!国家混乱、政治黑暗时,君子一直到死不改变操守,这才是刚强啊!”

可见,在不同的情况下对于刚强的理解也是不同的,也许在此地为刚,在彼地为柔。但是刚柔相济却是一种无往而不胜的方圆之道,也是一种交友处世的方法,它可使激烈的争论停下来,也可以改善气氛,增进感情。我国古代有许多刚柔相济的事例。

前秦时苻坚即位后,任用汉人王猛治理朝政,在近二十年的时间内,先后攻灭前燕、仇池、代、前凉等割据政权,占领了东晋的梁、益两州,把整个黄河流域和长江、汉水上游都纳入了前秦的控制。为了争取支持者,他对各族上层人物极力优容和笼络,如鲜卑族的慕容垂、羌族的姚苌,都委以重任。对苻坚这一做法,谋臣王猛曾多次劝说苻坚对那些异族重臣有所制约,甚至还不止一次利用机会,设法除掉这些人。但苻坚阻止他这么做。

只有懂得该刚则刚、当柔则柔的人,才是深谙方圆之道的人。

在鲜卑贵族慕容垂、慕容泓相继谋反后,苻坚面责仍为自己手下的原前燕国主慕容玮说:“卿欲去者,朕当相资。卿之宗族,可谓人面兽心,殆不可以国士期也。”在慕容玮叩头谢过之后,他又说:“《书》云,父子兄弟相及也……此自三竖之罪,非卿之过。”但是,慕容玮并未被苻坚所感化,在暗中仍企图谋杀苻坚来响应起兵复国的慕容氏鲜卑贵族,后来阴谋泄露才被苻坚擒杀。苻坚这才后悔不听王猛的忠谏,但这时大局已无法挽回了。这就是做人只知圆,不知方的后果。

大凡刚烈之人,其情绪颇好激动,情绪激动则很容易使人缺乏理智,仅凭一股冲动去做或不做某些事情,这便是刚烈之人的特点,同时又是其致命的弱点。

俗语说:“百人百心,百人百姓。”有的人性格内向,有的人性格外向,有的人性格柔和,有的人性格刚烈,各有特点,又各有利弊。然而综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往往刚烈之人容易被柔和之人征服利用。职场中人需善于以柔克刚。

但“柔”也要有一定的尺度,当你想施恩于对方,打算作出让步之前,首先考虑你的让步在对方眼里有无价值。别人并不看重的东西,没必要送给他。若开始你就作出许多微小的让步的话,对方也许不仅不会领情,反而加强对你的攻势,因为他知道你作出这些小的让步有企图,而且他们并不看重这些让步。

曾国藩认为:人不可无刚,无刚则不能立,不能立也就不能强,不能强也就不能成就一番功业。刚就是使一个人站立起来的东西。刚是一种威仪、一种自信、一种力量。由于有了刚,那些先贤们才能独立不惧,坚韧不拔。人也不可无柔,无柔则不亲和,不和就会陷入孤立,四面楚歌,拒人于千里之外。柔就是使人站立长久的东西。柔是一种魅力、一种收敛。因此,该刚则刚、当柔则柔,才会使事情向最顺利的方向发展,也是方圆做人的老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