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像他们一样感恩·责任·忠诚
5637100000004

第4章 :感恩企业,推动企业发展 (1)

【章前小语】

感恩是一种认同。这种认同是发自我们心灵深处的一种首肯。我们生活在大自然里,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恩赐太多。没有大自然谁也无法生存下去,这是最简单的道理。对太阳的“感恩”,那是对温暖的领悟。对蓝天的“感恩”,那是我们对蓝得一无所有的纯净的认可。对草原的“感恩”,那是我们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叹服。对大海的“感恩”,那是对兼收并蓄的宽容的一种倾听。

一个让我们的聪明才智萌芽的乐土;让我们的人生阅历得以丰富;让我们的能力得以提升;让我们的人格得以锤炼;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物质,还给我们提供一个展现人生价值的舞台的所在——企业。我们是否同样的需要感恩!我们不能将企业赋予我们的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不是吗?如果你感谢阳光的温暖,使万物欣欣向荣;感谢雨水的滋润,使水草丰美;感谢父母的哺育,让我们健康成长;感谢师长的教诲,让我们知识充足;感谢朋友的鼓励,让我们从挫折中爬起……那么,你就不能不感谢企业和老板的奉献,让我们有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感恩是一种品德,感恩企业将会实现个人和企业的双赢。

程军荣——企业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事迹回放】

程军荣,一个普通的农家子,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被招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311工厂。起初他只是一个农民工,只能在车间做一些搬运工作,即便是这样,程军荣仍然很珍惜这份工作,因此它工作勤劳、认真踏实。车间里的技工师傅们熟练的操作技术,程军荣羡慕不已。作为一名农民工,程军荣怯生生地向上级提出了学车工的申请,没想到居然顺利的被批准了。

程军荣对企业充满了感激之情,并决心要学好车工。被调到机加车间后,他非常珍惜机会,他把能不能当好车工当成是对自己的一个考验。他四处收集有关车工技术方面的书籍,当别人在休息或打牌的时候,程军荣都在努力地学习着。遇到不懂的地方,他就记下来第二天问师傅,功夫不负有心人,一般人要3个月才能在师傅的指导下上车床,程军荣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独立完成基本的操作了。

一段时间之后,程军荣就明显得感觉到自己文化功底的薄弱。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他自费参加了学校的高中不学习,获得高中毕业证之后,他又考取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在读夜大期间程军荣付出了超长的艰辛和努力,他常常一个人在夜大教室里苦读;当别人都睡觉了,他还拿着手电筒一页一页的看书;由于进厂时间短,收入低没钱再购买更多的辅导书,他常借同学的看,为了不影响同学复习,他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熬夜看完,第二天按时还给同学。

凭着这股认真劲,程军荣学习了《金属切削学》《数控机床技术及应用》等专业书籍,并顺利地拿到了大专文凭。2004年,工厂购进了一台数控机床,他连拼带凑凑齐了9000元买了一台电脑,研究起了数控技术。

十几年来,程军荣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刻苦钻研,有大大小小20多项改革,攻克了许多技术难题,终于成长为一名高级技师。回顾十几年的人生历程,他深深体会到,是打工之路改变了他的命运,是工厂为他搭建了通向成功的平台。

【职场感言】

企业是员工发展的载体,企业的存在为员工提供了一个工作的机会,也提供了一个不断发展进步的舞台。作为企业的一员,我们应该心怀感恩。

企业的存在让我们有了工作的机会,有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企业为我们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和工作的位置,让我们得到培训,从而掌握新知识,学到新本领。企业为我们解决了衣食住行和职位升迁,有这样的机会和舞台,我们应该对所在的企业心存感激。

因此,无论我们取得了多大的成就,都不应该忘记培养自己的感恩之心、回报之心。对我们的企业感恩,以更加努力的工作来回报企业给予我们的恩典,如此,我们才能够与我们的企业共同成长!

职场上有很多人仅仅把公司当成一个完成工作的地方,工作也只是为了自己的那份薪水,他们总会盘算:我为老板做的工作应该和他支付给我的工资一样多,只有这样才公平。这种短浅的目光不但使他们的工作充满了痛苦,也会使他们丧失前进的动力。而优秀员工则不同,他把工作看成一个自身生存和个人发展的平台,这样,原本卑微单调的工作就成了事业发展的一个契机。

公司是员工生存和发展的平台,真正优秀的员工应当把公司看成一个实现自身价值的地方,始终与老板站在同一个立场上,自觉地维护公司的利益,建设和发展公司这个平台。这样,公司越来越大、越来越好,就能为员工创造更多的机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充斥着激烈的竞争和淘汰的当今社会,是公司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站立的支撑点。如果现在的你正受雇于某个公司,那么请珍惜眼前的大好机会吧!请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尽心尽力地工作,因为你的辛勤付出,会给你带来不可限量的收获和回报。

【劳动者语录】

在企业和谐的大环境下,无论是谁,只要你努力,只要你进取,只要你勤学苦练,都一样地会被重视,一样地会有作为!

——程军荣

邓建军——将个人发展融入企业发展

【事迹回放】

“牛仔裤专家”邓建军是江苏常州黑牡丹公司的高级技工,是新世纪全国首批七个“能工巧匠”之一,曾两次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

是什么让邓建军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岗位上,获得如此多的荣誉呢?在邓建军的观念里,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独闯世界而获得成就的机会已越来越少了。一个人的发展更多的是依靠企业这个平台,只有把个人的发展和企业发展目标统一起来,才能够达到双赢的目的。因此,在工作中邓建军积极地一个人发展促进企业发展。

黑牡丹公司董事长曹德法曾经激动不已地说:“没有邓建军示范带动的科研团队,我们的企业可能就没有今天!”

邓建军刚刚参加工作那几年,是中国纺织企业正告别传统“金梭银梭”的年代,国内企业特别缺少机电一体化的技术工人。

黑牡丹公司有一批进口剑杆织机急需改造,邓建军积极报名接手了任务,但看过现场以后,他心底不禁冒出了一股凉气。几十台机器的各种电气线路如一团乱麻,图纸不知去向。一块线路板有2000多个点需要一一测试、分析、测算,要想改造这些进口货,任务十分艰巨。他一咬牙,从最起码的制图开始做起,每天蹲在机器边14个小时以上。经过一番创造性的努力,这些机器终于被他改造好了,为企业节省了大笔的资金。

在工作的十几年中,邓建军一直努力促进企业发展,并把此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2002年8月,世界流行的新产品“竹节牛仔布”在黑牡丹公司遇到生产告急,如不能按期交货,公司不仅会丢掉400万美元的订单外加付违约金,还要将市场拱手让人。

邓建军急了,他带着科研小组奋战15个昼夜,自行设计安装了4台分经机,成本仅为进口设备的1/8,保证了公司按时交货。客户满意之余,又续签了800余万元的新订单。

一提起染浆联合机的4次改造,黑牡丹公司的董事长曹德法就念念不忘邓建军。他说:“邓建军所带领的团队解决了连续生产不用停车这一难题,仅此一项就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3000多万元。”

邓建军用自己的行动说明了,将个人发展融入企业发展才能实现双赢的道理。

【职场感言】

有人说:“雁阵之优,在于目标一致、前后呼应、强势超达。”大雁在迁徙时都是集体行动的,少则几只,多的时候能达到几千只,它们的队形能保持整齐,关键在于它们的团队目标一致。

这里说的团队目标是一个团队努力奋斗希望达到的目标,它不仅是团队发展的方向,也是所有成员努力的目标,更是整个团队奋斗的动力。它就像灯塔一样,始终为团队指明前进的方向。比如几匹马拉一辆车行驶,如果几匹马朝着不同的方向前进,这辆车根本就不会前进,如果步调不一致,还会导致马倒车翻。而当所有的马朝着一个方向,步调一致地奔跑时,这辆车才能快速地前进。

同理,一个共同的企业目标就像一面大旗,赋予员工神圣感和使命感,鼓励员工为崇高的信念奋斗。没有共同目标的组织必定是松散而没有竞争力的,如同大海中失去航向的船只。

如果一个组织缺乏共同的目标,那将是非常危险的,说得更严重些,整个团队将面临衰亡的危险。

在一个企业的前进过程中,企业的目标就担当船帆的领航作用,它直接影响着企业这艘船的航行速度和航行距离。但若单单有船帆,掌握好了方向,而船身行驶的太慢,企业也无法驰骋在市场的海洋中。如何让组织运转跟得上企业目标,只有像船帆说的那样,“还得配合好才行”。如何配合?就是将员工的个人目标融入组织目标。

将个人目标融入组织目标,会使个人将注意力投向公司及部门的整体业绩,而不是自己的报酬和升迁。这样,员工的视野会更加广阔,在工作中,他们会认真考虑自己现有的技能水平、专业,乃至自己的部门与整个组织或组织目标应该是什么关系,他们还会进一步从客户或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

将个人目标融入团队目标中,可以增进一个人对自己工作的认同,从而大大提高他的工作热情和效率。另外,对企业而言,一个人的成功不是真正的成功,团队的成功才是最大的成功。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工作价值,就应当将个人追求融入团队目标中。

作为团队中的个体,只有把个人的目标融入整个团队之中,凭借集体的力量,才能把个人不能完成的棘手的问题解决好。也只有这样,才不致因为完成不好个人的工作而影响到公司整体的利益。

【劳动者语录】

自身价值的实现总是和企业、国家联系在一起的,我要学习肯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邓建军

赵智林——积极迎接困难和挑战

【事迹回放】

江苏亚威机床有限公司工人技师赵智林,那可是个有名的大忙人。公司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加大了自主开发新型数控激光切割机的研制力度。激光切割技术一直由德国人掌握,中国机床企业涉及这种高科技设备,据说江苏亚威公司算是首家。正因为如此,项目刚一上马,公司领导就将赵智林从其他车间调到了研制一线。这位多次向外国专家叫板又多次获胜的工人技师,一到新的岗位,就不分昼夜地干开了……这是赵智林正常的工作状态,他也正是凭着这股不怕苦、不怕难的尽头,为企业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为企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993年,赵智林从原江都工业学校机械班毕业后,子承父业来到亚威机床公司,并成了父亲的徒弟。回想起学徒时维修一台捷克斯洛伐克产的机床时的情景,赵智林记忆犹新。

他说:“那是第一次让我认识到了中外机械的技术差距,同时也激发起我刻苦钻研国外先进技术的决心。”从此以后,他不放过每一个学习机会,不断向前辈们学习,还自己从中发现技巧,并及时记录总结。正是因为如此痴迷地学习,到1996年,他就能独自外出承担开卷线设备的装配任务了。

赵智林在工作中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思考,为公司解决了许多技术性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