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家庭温暖的儿童,习惯于独立思考,不合群。一般少年儿童遇事总会集聚一起商量,但这种儿童都往往是自己在一旁默默地思考对策,往往有“小大人”之称。这些儿童对问题的反应较快,敏感性强,但思维发展的方向往往是不正确的,欠缺深度。比如,一位教师到班会上讲孔融三岁让梨的故事,企图纠正孩子的自私心理,大多数儿童以老师讲的孔融让梨作榜样,在分发东西时,把好的东西让给别人,但有一位父母离婚的孩子却不主动上前分,有时还故意走开,而等别人把分好的给他送过来。
(2)核心家庭对人的性格的影响
核心家庭是现代最典型的家庭结构形式,是指父母双全,有一个或几个孩子的家庭。这种家庭在我国的城镇约占70%以上,在国外的大多数国家中,都占绝对统治地位。
核心家庭的最大特点是家庭中的人口较少,序列较少,家庭关系比较简单。这样,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就十分密切。父母往往以孩子作为中心,对孩子关怀备至,重视孩子各个方面的教育。而父母本身的价值观、文化修养、性格气质等条件,又对孩子发生着极大地影响。如果有兄弟姐妹,在几个孩子之间也可以进行一些相互帮助,相互影响。
有研究表明,孩子在家庭中的排行与其性格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有人对一对双生的女大学生进行了4年的观察,她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在同一个学校读书,但是在性格上有明显的差别。“姐姐”比“妹妹”较好交际,也比较果断、勇敢和主动,在谈话或回答问题时,总是“姐姐”先回答,“妹妹”只表示同意或补充回答。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呢?原来童年时代起,家长就让“姐姐”照顾“妹妹”作“妹妹”的榜样,并首先执行家庭委派的任务,于是使“姐姐”较早地形成独立、主动、果断和善于交际等性格特征,而“妹妹”则养成追随“姐姐”,听从“姐姐”的习惯。
(3)主干家庭对人的性格与影响
主干家庭是家庭中有三代人,那是由祖父母、父母、子女组成的家庭。祖父母辈或父母辈有失偶的也包括在内。这种家庭形式俗称为“大家庭”,是中国传统的家庭结构形式。
这种由祖孙三代人组成的主干家庭,一般比核心家庭规模大。这种家庭关系比较复杂,儿童在家庭中要和三代人打交道,扮演多种角色。他不仅是父母的子女,而且是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孙子女,如果有兄弟姐妹,他就又多扮演一种角色。在这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儿童适应环境的能力比在核心家庭中得到更多的锻炼。
主干家庭和核心家庭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多了一代老人。儿童在家庭中不仅受到父母的爱的抚育,而且也受到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爱的抚育。老人还可能更为慈详,这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总是十分有利的。但是,如果老人和子女关系不融洽,这种矛盾会给孩子以很大的心理刺激。如果老人和子女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不一致,例如一方对孩子要求严格,老人却要护着孩子,这就会大大降低教育效果,并使孩子学会挑拨离间,“两面三刀”.所以,在主干家庭内,关键在于第一、第二代人和睦相处,对孩子施教一致。
(4)联合家庭对人的性格的影响
联合家庭是指同一代至少有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夫妻的家庭。就像曹雪芹的《红楼梦》和巴金的《家》中所描写的家庭,这类家庭已不多见。一般来说,联合家庭的规模比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都大,而且人际关系更为复杂,儿童在联合家庭中扮演的角色最多,纵横都有。这种情况,一方面使儿童适应环境的能力大大增强,另一面,儿童形成性格过程中的矛盾冲突也比较多。
联合家庭最大特点在于有并列于同一代的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夫妻同时存在于一个家庭之中。对儿童来说,在家庭中有叔、伯、姑、姨,还有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或姨兄弟姐妹。这样,不但父母,而且叔、姑、伯、姨等,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生活方式、教育方式等对儿童的性格形成都会产生影响。儿童还会把父母与叔、伯、姑、姨进行比较,使他自己对父母的满意态度产生变化。如果父母与叔、伯、姑、姨的关系相处得好,互相帮助,互相谦让,会使儿童形成宽厚、仁爱、乐天助人、真诚无私等良好的性格。而如果上一代的几对夫妻互相对立,互相倾轧,矛盾和纠纷不断,就会使儿童形成狭隘、自私、粗暴、狡猾等不良性格。
此外,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也会影响到儿童性格的形成。儿童之间的关系主要反映出大人之间的关系和大人的教育。这种关系如果相处得好,儿童可以互相比较,互相促进,互相帮助,大大提高儿童的合群能力。相反,这种关系如果相处得不好,儿童就会学坏样子,互相妒忌,吵嘴打架,甚至还会影响到大人之间的关系。
△环境教育对人的性格形成的导向作用
人的性格不能自发地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总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和培养才行。对正在成长着的儿童、青少年来说,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对性格的形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家庭教育对人的性格形成的导向作用
家庭是儿童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绝大多数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在家庭中约占2/3以上的时间,家庭环境对儿童性格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家庭中人与人的关系、儿童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家庭教育的性质和家庭心理气氛、父母本人的性格等都会对儿童性格的形成打下深刻的烙印。
一般来说,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对众多的家庭进行分析,可以分成以下几类家庭:
①理想型家庭。
家庭结构完整,心理气氛和谐,家长有一定的政治、科学、文化素养,全面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能用正确的方法方式教育子女,家长在子女心目中享有较高的威信,家庭成员之间有民主气氛。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善良、豁达、开朗、上进心强、富有同情心。
②专制型家庭。
父亲(或母亲)严然以家长自居,专制、压服、暴躁、滥施惩罚,母亲(或父亲)在家庭中则处于无权的从属地位。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家长虽有威严,但没有威信。这种坏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不是意志薄弱、倍受压抑、不会独立思考,就是暴躁、凶狠、肆意胡为、拒绝家长或教师的合理管教,成为难教育的孩子。
③溺爱型家庭。
家长对孩子没有要求,一味地迁就,百依百顺,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唯恐孩子不高兴。孩子是全家的中心,长辈围绕孩子转。在这种家庭中,家长是孩子的奴隶,决无任何威信可言。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成为唯我独尊、任性、为所欲为、厚颜无耻、心肠冷酷的人。
④教育不一致的家庭。
父管母护,父严母慈,或父从母命,父母双方对孩子的要求不一致,孩子无所适从,家长毫无威信可言。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顽皮,我行我素,不听管教,对外界刺激麻木、冷漠,无动于衷,成为难管教的孩子。
⑤放任的家庭。
家庭关系不正常,家庭结构不完整,孩子的教育无人过问,父母本人的品行不端正,家长根本就没有威信。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对人不信任,对人生对社会冷漠甚至敌视,大胆妄为,毫无顾虑,在外界的引诱下极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比较以上五类家庭,第一种家庭是最为理想的。父母对孩子的正确教养方式应该是启发引导,言传身教。一方面和他讲道理,另一方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孩子,这种教育方式是建立在对孩子的爱护、关心和信任的基础上的。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爱父母,尊敬父母,和父母心理交融,对父母的话句句入耳,心悦诚服,自觉地而不是被迫地去做。反之,如果对孩子放任自流,粗暴打骂,往往会导致孩子和父母心理上的疏远和对抗,其教育效果是很不好的,对孩子的性格形成是非常不利的。
此外,家庭教育还与父母的文化素养,父母与子女的亲密程度有关系。因为父母的文化素养,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父母的理想、情趣、家庭关系、生活方式、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另一方面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父母的职业、地位,而职业地位决定着家庭的经济收入水平,从而决定着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这些精神和物质条件结合在一起,在家庭中造成某种形式的有利于儿童性格发展的条件积累。
父母与子女朝夕相处,言传身教,关系是很密切的。这种关系在社会心理学上叫做“感情交融”,人们通常说孩子对父母很“亲”,就是指的父母和子女的亲密程度。但是,也有一些例外,一种是分居型,父母长期在外地工作,把孩子放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处;第二种是忙碌型,就是父母和子女住在一起,但事务忙或经常出差,常常是一个月或几个月不同孩子见面;第三种是冷漠型,父母虽和孩子天天见面,由于沉溺于赌博等不良嗜好中等原因,不关心孩子,和孩子的互动频率很低。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不能真正起到启发、引导作用,家庭教育不能成为孩子发展优良性格的土壤,儿童就易养成不良性格和作风。
因此,必须创建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儿童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教育方法,使儿童从小受到良好环境的熏陶,为他们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学校教育对人的性格形成的导向作用
学校教育对学生性格的形成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掌握知识的过程,不仅是学生智力发展的过程,而且是接受道德教育的过程,其中包括性格的培养。学生掌握了学习材料,就会习惯于系统地、有目的地学习,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形成顽强性和坚持性等性格特征。集体活动也可以锻炼自制力和纪律性等性格特征。一个学校的规章制度、传统、校风、班风、师生之间的关系、学生集体发展的水平,都会影响学生性格的形成与发展。
学校集体的基本形式是班集体。班集体、少先队、共青团组织对学生性格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班集体、团组织的要求、舆论、评价常常对学生的行为有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任何班集体都可以发生积极的作用的。只有具有正确而明确的目的性,对其成员有严格要求,能发挥集体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并与全校集体有密切联系的班集体,才能对学生优良性格特征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教师的举止和风格对学生性格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性格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教师的高尚人格、强烈责任心、创造性的劳动态度,富于同情心、谦虚朴素,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样,教师的不良性格特征,如粗暴、偏心,缺乏责任感、工作马虎等,则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形成消极的性格特征。
(3)自我教育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在性格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个人对性格的自我教育具有很大的意义。俄国伟大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人的自我修养或自我教育是性格形成的基本条件之一。教师要鼓励学生自我修养,并以最好的修养方法把他们武装起来。
青少年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常常希望主动地了解和分析自己的性格,克服自己的缺点,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教育者应该积极鼓励和指导青少年进行自我教育,帮助他们正确理解什么是良好的性格特征,激发他们经常以自我鼓励、自我分析、自我制约、自我指示和自我监督的方式,进行自我教育。
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是在外界生活条件制约下,人的心理活动的运动发展过程。外界生活条件和教育对于性格的形成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但外界生活条件和教育并不能直接形成人的性格。在相同的客观环境和教育条件下,不同的人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任何外部条件的影响都必须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人的心理活动而发生作用。研究表明,如守纪律、负责任等性格特点的形成,都是接受与领会外部的社会要求,逐步转变为对自己的内部要求的过程。
斯拉维娜的研究表明,动机的激发、维持和普遍化是性格形成的关键问题。为了培养和形成作为性格特征的稳定的行为方式,不仅要正确组织受教育者的行为,还必须恰当地激发使这种行为得以实现的动机。一切行为方式,只有在积极的动机的推动下,并不断地付诸于行动时,才能概括化、定型化、模式化,从而成为性格的特征。
2.性格的测试方法
性格测试四法
由于性格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研究性格是相当困难的,这就要求我们把多种方法结合起来,交叉应用,互相补充,互相印证。目前,一般采用综合研究法和自然实验法,在西方还广泛地运用各种问卷法和投射法。
△综合研究法
又称“个案法”,就是把观察、谈话、作品分析等方法结合起来加以运用的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一个人在活动中对各种事物所表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及他所处的历史条件与现实环境。然后通过分析、归纳找出能概括地说明这种倾向的性格特征和形成原因。
△自然实验法
自然实验法是实验法在自然条件下的运用。对性格的测量,目前比较多地采用自然实验法,而且主要是教育性实验。教育性实验是把实验法运用于教育过程,在活动中了解学生,并研究有效教育措施的方法。在教育实验进行时,实验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主动引起被实验者的某种性格特征的表现,然后再采取一定的教育措施,影响学生的行为表现,通过观察、记录、分析、整理等,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及其变化。例如,苏联心理学家阿格法诺夫曾在保育院做了一个“拾柴禾”的实验。这是为研究儿童的勇敢所设计的一个教育性实验。实验者以保育院40个小朋友为对象,实验时把一些湿的柴放在离宿舍不远的地方,而把另一些干柴放在山沟里。在冬天的夜晚要求儿童去取柴烤火,发现有些孩子勇敢地到山沟里去取柴,有的边走边埋怨,大部分孩子怕黑,宁愿就近取柴。然后对孩子进行一定的教育,去山沟里取柴的孩子逐渐多起来了,但仍有20多个孩子没有多大变化。在9个月的时间内,研究者观察到儿童在勇敢方面的差异,有的是勇敢的,有的是动摇的,有的是畏缩的、贪图方便的,有的是胆怯的。
△问卷法
问卷法是测验法中最常用的方法。测验的项目是一些问题和命题,要求被试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回答,或在一种等级量表上作标记。举例如下:
例1: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