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宝山
56420900000001

第1章 时代风云的立体画卷(代序)

——简评长篇纪实文学《宝山》

李炳银

巍峨的高炉虎踞龙盘,浩瀚的长江一碧万顷,猩红的铁水奔涌如潮,从美国进口的坦克吊车刚刚驶过吴淞大桥,插入江心的原料码头却被来自巴拿马的外籍巨轮拦腰撞断了……

静读青年作家李春雷最新创作的这本通过描述共和国历史上投资最大的工业企业——宝钢建设而透视民族工业化命运的长篇纪实文学,我心如潮汐,起起伏伏。原本难以驾驭的工业题材在作者的笔下竟然如此生动形象,鲜活逼真,让人时时鼻酸眼辣,情有所动。该作品气势磅礴,视野宽阔,思想深邃,文笔精美,把宝钢惊天动地的创业经历,把钢铁与工业、钢铁与人类、钢铁与生活、钢铁与国家的内在关系揭示得惊心动魄,堪称当代纪实文学的一部史诗性佳作。

长久以来,文学对工业题材的回避和忽视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为工业世界里的主角是庞杂精密的现代化设备,整齐划一而又专业性极强的管理体系等等,这些生硬的素材很难活化为形象,很难圆满为故事。作为熟稔于社会科学的文人们,对此类生活的感知相对陌生。所以,除了极少数作家在这个园地里坚守之外,很少有人进一步窥探这个诡异的世界。殊不知,这正是文学的遗憾。

正像文中作家所言,现代工业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粮草库和油料站,是现代文明的孵化器,是人类历史的主河床,是我们栖息和享受的总依赖。尤其现在正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而国家的工业化又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最关键步骤,是这个时代最强劲的主旋律。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大确立了中华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战略部署,明确指出本世纪头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是我们必须完成的首要任务。我们的作家应该有这个胆识,有这个责任去面对这个伟大的时代。只有敢于直视这个重大现实题材,并创作出真正的文学作品,才是一个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作家。

宝钢建设的前前后后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一个极其重大的特殊事件,其孕育和诞生的全过程都与国家的命运直接联系在一起,它曲折的风雨历程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轰轰烈烈的上马,凄凄切切的停建,人民大会堂咄咄逼人的质询,惊天动地的地基位移……作者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典型事件,透视了国人从传统的工业心理到现代化意识艰难的嬗变和阵痛过程。文中有国家领导人,有省部级干部,有企业家,有科学家,有普通工人,时间跨度从20世纪70年代末一直到今天,涵盖了整个宝钢工程一、二、三期建设和生产的全过程。这个心路历程对中华民族的钢铁意识、工业意识、开放意识,是一次大淬火,一次大考验,一个大催熟。当时正值“文革”之后,百废待兴,人心初萌,冲天的爱国热情催促这个历史的圣婴早产了,脆弱的国力却难以承担这个重托。于是,一场风雷不可避免地响起来了;于是,宝钢有了那么多精彩的却又不必如此精彩的故事;于是,宝钢消受了那么多原本不必消受的压力和委屈。这是历史的误会,也是国人的遗憾,更是民族的教训。而宝钢也正是在这样的风霜雨雪中,渐渐地成熟和壮大起来了,成为共和国工业建设的擎天一柱,成为中华民族工业化进程中一座既提供最直接的经验教训又提供最优质工业原材料的无与伦比的宝山!

众所周知,钢铁是人类生产、生存、生活和发展所依赖的最重要的工业原材料,钢铁的开发与人类历史的进程息息相关。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和钢铁的关系更是路人皆知。21世纪之后,人类开始进入信息化时代,但高科技的载体仍然是优质的钢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作者把宝钢置于一个时代的大背景下,放在政治、经济、文化的坐标点上,多侧面、大角度、全景式地展开文笔,把钢铁与工业、工业与民运、国运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挖掘,让人感到一股股热浪扑面而来,涌进心底,沸腾起火辣辣的冲动,冷静为沉甸甸的思索。

作者在叙述这个历史事实时,特别注重以一个个重大事件为中心,依次展开,远景式地展示了这个庞大的创业人群在历史的惊涛骇浪中自我觉醒、自我成熟、自我壮大的过程,有一种俯瞰历史,吞吐日月的大气。

另外,作者运用一种新异的创作手法,利用字体的转换,巧妙地把历史与现实、世界与中国、经济与文化、理论与趣闻编织在一起,给人一种丰满、真实和谐趣的直感,而且文笔婀娜多姿,曲径通幽,时而气壮山河,如鸣金石,时而耳语娓娓,如闻远香,充分表现了作者驾驭重大题材和语言的功力。

当代纪实文学创作已经丰富多彩,但作家们的视角多集中在社会问题的剖析上,对直接关乎民族命运的重大现实题材缺乏应有的直面的热切关注。实际上,作为一种文学和新闻的联姻,纪实文学的历史使命就在于此。只不过,这需要作家真正走出书斋,走进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对高科技时代中的金融、经济、政治等等各种事实进行多方面的了解和渗透。

纪实文学作家不仅应该学者化,更要社会化。

这是热烈的现实对当代作家激烈的呼唤,更是任何一位当代作家关注民族命运的义务和天职。作家,尤其是报告文学作家,应该成为这个伟大时代里最活跃的文艺工作者。

本书作家李春雷同志原是一家党报的优秀记者,曾获得中国新闻奖,凭着自己对文学多年的挚爱和对这个伟大时代的热切关注,毅然又回归作家队伍。为了真切、鲜活地反映当代火热的工业生活,他真正学习老一代作家的优良传统,先后到邯钢、鞍钢、宝钢等钢铁企业里体验生活达500天以上,与工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甚至大年除夕也坚守在工厂第一线,被钢水烫伤,手上至今仍留有白花花的疤痕。这种精神实在值得敬佩和提倡。

我们的作家就应该这样,走进火热的生活,去体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去讴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真正无愧于时代的纪实文学精品。

2002年10月

(作者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