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之后,梅姨慌忙招呼我们一行人进院落之内,并把我请到客厅之中,连忙命丫鬟倒了一杯热茶端了过来。梅姨把茶水递给我后,便和吴叔急匆匆的去后院安顿车马去了。
我这才仔细看起这房子来,房子从外面看倒也没什么,但一进院内,布置的甚是精巧,不论院中的花草树木、亭台池塘,还是这屋中的家居摆设、古董字画,一看我便知这是出自父亲之手。
在这吴堡县城中繁华之地,要置办如此好的田宅想必也花了不少银两,我暗暗的佩服父亲的眼光。
这时,吴叔和梅姨都从后院走了回来,有说有笑的,显得非常熟识。
“东西可都安顿停当?”我起身问道。
“天成你就别操这个心了,一切有我,你就放心吧!”吴叔笑道。
而我此时把所有的目光都放在了梅姨身上,无数见状呵呵笑了起来。
“梅姨也是跟随老爷多年,专门在此看家护院以备来人可以有个照应,而且他做的一手好饭菜!”吴叔笑着说道。
“天成,你要吃点什么,今天梅姨给你做!”梅姨立刻说道。
刚到此地,没想到梅姨却如此热情,这倒让我一时尴尬起来。
“此番前来已是打扰,还要劳烦梅姨为这么多人做饭,我心里真是过意不去呀!”我腼腆的说道。
“孩子,看你说的,这就是你自己的家,到自己家了还这么客气?你放心,我听过老爷说过你喜欢吃什么,我做的定不会比老爷差!”梅姨笑呵呵的说道。
梅姨说完便急匆匆的下去准备去了。我还没来得及答谢,梅姨就着急忙慌的出去了,看来梅姨真是个热心肠的人。
此时,一切安顿完毕,这才想起城门外恩师道长给我的古书,正好我好借此问问吴叔。他混迹江湖几十载,应该知道个所以然来。但我也不能直接明白的问,恩师希望我和他之间的师徒关系保密,吴叔虽然和我亲近,但是答应恩师的事也不好出尔反尔。
我拉着吴叔坐下,给吴叔倒了一杯茶,吴叔满脸惊奇,却不知道我要干什么。
“吴叔,我有点事情想请教一下您?”我笑嘻嘻的说道。
“天成,你说吧,只要我老吴知道,定当知无不言!”吴叔一脸疑惑的答道。
“也没什么正事,您可曾听闻《问天录》这本书?”我笑着说道。
“天成,你是如何得知有这本书籍的?”吴叔一脸惊讶的说道。
没想到我说出这书名,吴叔会这么惊奇,我只好编个事由先搪塞过去再说。
“前几年在村子的时候我一个人在家里,半夜来个道人借宿闲聊中无意说起的。”我连忙忙谎称。
“那道人现在何处?”吴叔急忙追问道。
没想到吴叔竟然对那道人这么好奇,我一时之间也不知道其中的缘由。
“那已经是好几年的事了,那道人也是在我家借宿之后就走了,我也不知去向!”我一脸奇怪的说道。
“几年前……借宿……走了……”吴叔喃喃念叨。
我看吴叔像失魂一样,就用手轻轻的推了一下吴叔,吴叔这才缓过神来。
“不好意思啊,刚才我有点失态!”吴叔笑着的说道。
“没事没事,吴叔您就赶快给我讲一下那本书的事吧!”我笑着说道。
吴叔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润润嗓子,然后整理了一下思绪,像是要做长篇大论一般。
“说起这《问天录》,那可是近百年来最为神秘的占卜风水、相面算命、奇门遁甲等异术为一体的至高秘籍,可是这些也都是世人的传言而已,真的是不是如此,谁也没有见过!”吴叔说道。
“既然大家都没亲眼见过,那你怎么能说这书如此玄妙?”我奇怪的问道。
“是呀,是没有人见到过,之所以传言如此,得从他的来历说起!”吴叔叹息着说道。
我满脸好奇的等待着着吴叔继续说下去,吴叔见我如此笑了笑,端起茶杯一口气喝完,好像鼓足劲要准备长时间演说一般。
距今一百多年前,终南山上出了一位隐士,俗家姓李,道号“麻衣真人”,因其长年四季身披麻衣而得名,据传说为唐代相术大师李淳风的后人。
此人在终南山修行二十九载,感化仙人得到点悟,终于洞悉天机,知前世五百而通后世千年。麻衣真人闻名于世得从他的两件事说起,这第一件就是久旱逢甘霖。
几十年前,陕西地区连续大旱三年,庄稼颗粒无收,饥荒遍野,饿殍满地,饿死的平民百姓不计其数,人们四处请龙王、拜天神祈雨都无济于事,眼看生还之人已无活下去的希望。
这时一位道人出现了,他让弟子四处扬言,说三日后在楼观台施法降雨,众人将信将疑,都抱着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想法,三日后齐聚楼观台,当时人众足有三千之多。
麻衣道人坐于施法台,向来众说道:“此次降雨,必持续七天七夜!”
随即做法降雨,霎时间,万里无云的朗朗晴空顿时风云密布,雷电交加,众人一下炸开了锅,日盼夜盼都没有丁点云的天空,就让这道人几番做法已经乌云密布。众人信以为是神仙转世,纷纷下跪,不一会倾盆大雨倒降下来,众人在雨中欢呼雀跃,无不痛哭流涕,泪水雨水混为一体……
自次之后麻衣道人名响天下!
这第二件事发生在几年之后,麻衣真人游历到南方,有次茶棚休息遇见了三个人,由于茶棚甚小,麻衣道人与那三人共坐一桌。
休息间麻衣真人看其相貌,纷纷给他们三人算了一卦:第一人红面、长须、龙睛凤眼,乃是一代帝王之相,可惜五行缺木,成也木败也木;第二人五官清秀,印堂微微散发红光,将来定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惜五行木盛,必将寿命于金;这第三人生的虎背熊腰,一脸虎狼之相,定是镇守一方的将军,可惜五行水旺,注定瓢泼客死他乡!
三人听后均没有一个好下场,都怒眼相对,以为道士趁机想谋些银两,便哄走了道士……
麻衣道人连连摇头说道:“世人皆喜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之语,听不得半点戳穿自己的箴言善语,殊不知良药苦口,忠言逆耳的道理,悲哉悲哉……”
然后麻衣道人悻悻而去。
此事当时三人并未在意,可是十年之后,那道人说的话均一一应验。
那道人说的三人正是当时叱咤一时的太平天国的重要人物,第一人正是天王洪秀全,太平天国依靠杨秀清而强大,当杨秀清当上东王权利日盛,意谋篡位未果被杀,杨秀清的死也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而衰。
东方属木,杨秀清为东王,“成于木败也木”正是此意;第二人说的正是东王杨秀清,东王杨秀清节制其他四王,真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惜意图篡位被西王韦昌辉所杀,西方属金,“寿命于金”也是准确无误;第三人说的正是翼王石达开,随着东王被杀,西王被处死,翼王的威望日益高涨,洪秀全怕翼王石达开功高盖主,便决心除掉石达开,石达开连夜逃走,带走了自己的部队从此东奔西跑,四处漂泊,最后在大渡河走投无路投降清军后被杀。
这麻衣真人随口所说的事几十年后一一印证,名声又是红极一时,可惜都过了几十年了,麻衣真人也消失的无影无踪,听传言好像是四处游历,最后在华山西峰隐姓埋名专心著书,《问天录》自此而问世。
麻衣真人写成此书之时已然油尽灯枯,深知自己将于不久离开人世,可惜了自己的一生的杰作!故天天于华山东峰打坐,坐等有缘人来,可惜日复一日,眼看自己时日不多,却未能觅得一人。
那时的华山不比现在,“自古华山一条路”,华山险峻无比,几个月也未能见到几个人。
可有些事总是意想不到,就在麻衣真人天天打坐等候有缘人时,隔三差五却只有一个十五六岁年纪的小挑夫来回上下于华山,麻衣真人一直并未在意。
直到有一天小挑夫路过,麻衣真人饥渴难耐,便唤住小挑夫讨要水喝,小挑夫拿着水递给道士,麻衣真人这才仔细端详了小挑夫,这一看不要紧,一壶解渴之水被惊的全都散落于地。
麻衣真人一生阅人无数,可就是这次看走了眼,这小挑夫生的鹤发童颜,眉骨清高,眨一看并无奇特之处,可细细品味,那绝对是修道成仙的好胚子。
麻衣道人喜出望外,自己一生所学终于有了着落,随即要求挑夫磕头拜师。
小挑夫本是无父无母,被华山脚下一户农家的老婆婆收养,可惜老婆婆前两年去世,小挑夫只好为华山顶寺院送货物为生。
小挑夫看着眼前这位百岁老翁如此诚恳,自己也是无依无靠,所以当即磕头拜师。
之后麻衣真人便潜心将自己平生所学全部传授于挑夫,挑夫可真是天资聪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三个月后已然融会贯通,这时麻衣真人也完成心愿安心的仙逝了。
这挑夫也是个大孝之人,师傅死后为师傅守丧三年,三年里潜心研究《问天录》,同时也有很多人慕名前来让其占卜吉凶,慢慢的所有都一一应验,顿时名声四起,来人络绎不绝,人称“逍遥真人”。
之所以称其为逍遥真人,是因为此挑夫生来从不拘礼节,厌恶世俗之事,所以经常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他经常说道:“道人我心中无酒无肉,吃了又何妨,不像世人心中明明想要,嘴上却不敢说,真是可悲可叹!”
声名远播之后来人更是人山人海。你想,道人一般都喜欢清修,谁能受的了如此折腾,更何况逍遥真人还是厌恶世俗之人,无奈之下只好离开华山,四处游历而去。
自此再也没有《问天录》的下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