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犹太智慧典藏书系(第二辑 )(套装共5册)
56686300000002

第2章 灵魂 没有灵魂的人永远不会忏悔

当一个人成功地满足了本我和自我的需要以后,如果还没有对美、真理、正义进行探索的话,他就可能变得很空虚很无聊。因此,一个人是需要灵魂的,是需要超我的,是需要精神的。但人又不是十全十美的,人性中有很多原恶,最宝贵的精神是自省和忏悔。

灵魂的象征性动物是绵羊

灵魂究竟是什么,古往今来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可是要想给灵魂下一个定义还真是不容易。

我这样理解,灵魂就像一架钢琴。

钢琴的灵魂是什么?钢琴的灵魂是音乐。

灵魂是什么?我再打一个比方,一个没有灵魂的人就只是一个肉体,就像一个没卡的手机一样不能通话。同样道理,一个没有灵魂的肉体是不能跟世界通话的,手机有了卡就能跟外界通话了,卡就是手机的灵魂。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灵魂是有的,但看不见摸不着,只能形容。

我认为灵魂的标志性动物或者象征性动物是绵羊。

为什么这么说呢?

《塔木德》里有这样一则故事,故事说人类的始祖雅各在种葡萄树,魔鬼撒旦很奇怪,就问他:“你种树干什么呀?”他说:“我种树是想等树结出果实,好酿造一种液体能够给人类带来快乐。”然后魔鬼撒旦说:“我也加入吧!”于是,魔鬼撒旦杀了四种动物,用血来浇灌葡萄树。魔鬼撒旦杀的是哪四种动物呢?第一种是绵羊,第二种是狮子,第三种是猴子,第四种是猪。从此以后,葡萄酒就诞生了。但是,由于葡萄树是用四种动物的血浇灌的,所以人们在喝酒的时候,最初喝上酒就像绵羊一样温驯,再喝的时候就像狮子一样开始吹牛,再继续喝就像猴子一样上蹿下跳,喝到最后就像猪一样肮脏,这就是人类酒的起源。

所以在中国,家人叮嘱你喝酒或者不喝酒都没有意义。因为人是活的,应场合的变化而定,该喝还是要喝,只是在喝的时候大家应该想到喝酒过程中的四个境界。第一就是绵羊,很温驯,很有礼貌,接着就成了狮子,最后就到猴子和猪境界了。所以大家要记住喝酒的时候,你喝到狮子的境界就不能再往下喝了,否则就变成猴子和猪了,狮子境界是最好的感觉。

所以,我认为灵魂的象征性动物是绵羊,因为它温驯,而且有自省能力。

中国人心目中的灵魂就是鬼魂

老实说,我认为大多数中国人没有灵魂的概念。按照中国儒家文化的传统,子不语怪力乱神,中国人心目中所讲的灵魂就是鬼魂。

那么,究竟什么是灵魂呢?我给灵魂下了一个定义:灵魂,就是一个人情感、良知、意志和精神的隐性体现,用英语说就是Spirit(精神)。《圣经》上说,神用地上的尘土造成人型,把气吹进它的鼻孔里,那人就成了有生命的活人,名叫亚当。因此从宗教的角度讲,灵魂就是附着在人的肉身上的来自上帝的气息。

我们可以想象,比如说人们常说的写作中的灵感,这灵感来源于哪儿?他必须要有一种上帝的气息,有一种神圣的气息,这个人才是真正有灵魂的人。“灵”的希伯来语原意叫ruach,就是可以升降的气和风,后来引申为“血”,意味着生命或人的气质,指人的肉体死亡后仍然存留的东西,就是气质。

大家试想一下,再过几十年,可能我们都不活着了,如果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可能死后谁也不会记下他的名字,但是有一个人,他留下了他的智慧和思想,那么他就留下了灵魂,他的灵魂还活着。就像马克思,就像弗洛伊德、爱因斯坦,这些人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比如我们平常说的,这个女子为什么那么有气质呢?就是她有某种精神,这种精神既可以描述又无法描述。那么我们又说了,这个女子长得特别漂亮,但是没有气质,那就是说没有精神,就是没有灵魂。没有灵魂可以让一个活物看起来就像死的东西,所以说灵魂这个东西是很重要的。

没有灵魂的人是可怕的

犹太人的教育智慧,首先就是引导人们灵魂和心灵的升华。因为犹太教中所有的律法都是情感的产物,引导人趋向善良、正义和上帝。

我们目前的教育体系中可能没有任何一门课是培养灵魂的教育。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哲人亚里士多德也谈到过灵魂和肉体的关系,肉体的生存即灵魂的生存,灵魂是生命的委托者和主人。

当然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那么,灵魂的本质是什么?灵魂的本质就是利己、良心和自省,因为只有有自省能力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本我就像弗洛伊德说的那样,人的本我就是指人的本能。自我就是人格的积极控制、观察以及学习的功能和人的社会属性。超我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习得的道德理想、社会戒律和规范。每个人都应具备本我、自我和超我。

按照马斯洛的理论来说,人存在的核心是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对于食物、水果这样的物质需求是人的本我,然后对生活和安全、荣誉的需求是自我,对社会的价值和意义的需求是超我。明白了每个人都具有这三种东西,研究一个人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简单了。

当一个人成功地满足了本我和自我的需要以后,如果还没有对美、真理、正义进行探索的话,他就很可能变得很空虚、很无聊。因此,一个人是需要灵魂的,是需要超我的,是需要精神的。但人又不是十全十美的,人性中有很多原恶,最宝贵的精神是自省和忏悔。自省是对社会和他人,忏悔是对上帝和造物主。一个人一旦有了自省的精神以后,他就会对现实具有更强的洞察力和审视能力,思想情感以及行为就具有更大的社会性,并且能够以问题为中心,对社会产生更多的神秘体验,从而上升至宽厚的人文情感,并产生民主的性格以及强烈的道德感。

所以,没有灵魂的人是可怕的。

金贝克:我错了

前段时间,我看了一本书名叫《我错了》。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一个牧师叫金贝克。20世纪80年代末,他办了个福音教会,这个教会最辉煌的时候每年得到的捐款就在1.6亿美元以上,当时下设很多五星级宾馆,每家宾馆光客房就500多间。金贝克的夫人叫黛咪,长得非常漂亮,他们共同主持一个电视脱口秀节目,非常火爆,深受欢迎。当时美国的各大电视台每天都放他们这个节目。在他们事业最辉煌的时候,据说美国的几个总统,比如卡特,在竞选的时候都去找他,目的就是希望得到金贝克的支持,可见金贝克当时的社会影响力有多么大。那些总统和基督教人士对他都非常尊重。

就在这个时候,他的夫人出了轨,跟另外一个男主持人有一点暧昧关系。虽然是牧师,金贝克还是不能接受这个现实,这件事情导致他们夫妻关系不和。为了报复妻子,有一天他接受了一个女演员的约会,他们一起吃了饭,两人聊得特别开心,之后就去开了房。

据金贝克后来说,当时他和这个女演员在房间里只发生了15分钟的故事,而且也是这个女演员自愿的。谁也想不到,就是这15分钟的故事导致后来发生了一系列的后遗症。

在发生了这个事情之后金贝克内心很痛苦,因为他要面对那么多观众,去给人布道。每当他站在上面跟人们讲人的道德和责任的时候,他就想到了这个事,他就想:我自己现在仍然自私、撒谎、懒惰,我有什么资格给大家讲课?我天天跟人家讲:我的是我的,你的是你的,这是普通人;我的是你的,你的是我的,这是愚蠢人;你的是你的,我的也是你的,这是圣人;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这是坏人。结果我老想把你的当成我的,这个时候我还有什么资格去给大家布道,去讲课呀?

看到这里我在想,我们有的学者、老师、教授,天天给别人讲《论语》,讲《圣经》,讲这个讲那个,自己在品德上都应该接近或追求完美。因为这是一种布道,不仅仅是一门课程,不是你是专家学者你懂这门课你就有资格讲。而是你本身就应该是一个践行者,你在讲你的理论的时候必须跟实践相结合,所讲应该是你自己能够奉行的。如果连你自己都不奉行或做不到,你给人家讲你就等于是在撒谎。

正如金贝克在这本书里讲到的那样:“我可以欺骗别人,认为别人不知道我的行为。但是每当夜晚我躺在自己的床上,面对上帝和自己的良心和灵魂的时候,我还能骗我自己吗?我能告诉自己,我跟这个女人没有上床吗?我能告诉自己,我没有犯罪吗?”他很痛苦。所以他后来找其他牧师给他进行心理治疗,但心理治疗也解决不了问题。一个伟大的牧师竟然做出这样的事,这是不能被上帝原谅的。

两个月以后,那个女的去揭发他,说金贝克强奸了她。这个时候,他们教会的财产还很多,教会里有另外一个牧师,是个很不地道的人。就是这个牧师,一直想抢夺金贝克在教会里的位置,于是就借机把这个事给炒大了。结果大家可想而知,金贝克因此一夜之间身败名裂。

接着他内部的人搞他,对他进行法律起诉,除了强奸以外还起诉他贪污公款1.6亿美元,于是法院就把他抓起来,一纸判决判了他45年有期徒刑。就这样,一个曾经跟总统称兄道弟非常受人尊重的伟大牧师,一夜之间就成了阶下囚。

进了监狱的金贝克在最初的时间里,几乎每天都是以泪洗面。他想,人人都说我是上帝的仆人,我为上帝服务,为什么我现在进了监狱上帝却不关照我呢?

他非常痛苦,同时开始反省自己,并主动要求去打扫厕所。因为在监狱里,犯人如果每天干别的活的话就要劳动一整天,但是打扫厕所只需要每天上午工作4个小时,打扫完下午就不用劳动了。他为了能有时间看书,愿意每天上午打扫4个小时厕所。想想看,一个曾经显赫一时的伟大牧师在监狱里打扫厕所,而且整整打扫了4年,那是一种什么感觉?

所以金贝克说了这样一句话,他说,以前我虽然是牧师,但是我并没有真正认识上帝,只有在监狱里进行灵魂反省的这些日子里,我才真正认识了上帝,但是上帝可能再也不会理我了,他已经抛弃我了,因为我曾经抛弃过他。

他很痛苦。美国的监狱跟中国的监狱不同,虽然生活条件还不错,但是同性恋特别多。有一部美国大片叫《肖申克的救赎》,里面安迪就被同性恋强奸了两回。金贝克也是,常常受到同性恋的骚扰,想到这个事他就恐惧得受不了,一度想到过割腕自杀。这时候,美国的一些牧师就来看他,安慰他,还有好多人给他写信安慰他。

这还不算,比这更让他痛苦的还有另外两件事。

第一件事情,他13岁的儿子由于受不了父亲坐牢这个打击就出去流浪了,而且这么小就跟一个女孩同居;还有他19岁的女儿也跟别人私奔,结婚生孩子去了。第二件事情,他的夫人黛咪,在他刚进去的时候每天还跟他通话(美国的监狱跟中国不一样,犯人每天都可以跟家人通话),他还有点安慰,但是过一两年以后发现话越来越少。那时,他最好的朋友陪着他夫人一起帮他上诉,想翻案说他是被冤枉的。后来有一天他的夫人跟他说,要跟他这个所谓的最好的朋友结婚了。

事情至此,一个曾经非常幸福的家彻底破裂了。在这种情况下,金贝克该怎么办呢?他每天在反省,每天都读《圣经》忏悔,问上帝会不会抛弃他。

上帝没有抛弃他。他的这个案件在美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后来有几位律师出面为他申冤,甚至连哈佛大学的法学教授也站出来研究他这个案例,觉得这样对待这个牧师是不对的。美国这么完善的法律对这样一个还不能确定罪名的“犯罪”,怎么能判45年呢?于是发生了后来的两次开庭。

第一次开庭原以为他可以被释放了,结果改判为18年;第二次开庭哈佛大学的教授为他辩护又改为8年,8年他已经坐了4年,再坐1年牢就可以被保释出去了。就是说金贝克因为一场“一刻情”导致妻离子散,还无端坐了5年监狱。

这中间又发生了几件事。金贝克的女儿来看金贝克,女儿很好,为他生了一个小外孙。儿子跟那个女孩同居了几年后也觉得很无聊,便回来了,这时候儿子已经十六七岁了。儿子来看他,跟他整整待了一天,他觉得特别温暖。儿子说是在他最忙的时候他几乎每天都没有时间陪儿子,现在儿子跟他说:“爸爸,我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天能够就像今天这样,我依偎在你的怀抱里,腻着你体会一下真正的父爱。”

在座的各位,试问天下的父亲,听自己的儿子讲出这样的话的时候,多少父亲还不得赶快回家陪儿子啊。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太快了,我们有多少人就是没有时间陪家人,一个月连一天的时间都抽不出来陪自己的孩子!孩子是需要爱的,是需要父母的爱的。

当父子再次相见,儿子问他爸说:“听别人说我妈妈跟别的叔叔好上了,要跟你离婚是真的吗?”金贝克说:“不是,她没有说,我不知道。”最后儿子问他妈了,他妈告诉儿子说是真的,然后儿子说要跟妈妈断绝关系。他恨妈妈,恨妈妈不该在爸爸最痛苦的时候抛弃了他。对儿子的责怪,妈妈解释说:“你还小,我不作解释。”

就在这个时候,金贝克的敌人——就是之前陷害他想要取代他位置的那个牧师也开始忏悔了,他很痛苦,提出要来看金贝克。他就跟儿子说了这个事,他问儿子见还是不见,儿子坚决不同意见那个牧师。然后他跟儿子说:“这样吧,要不你替我去见这个叔叔,在见到这个牧师叔叔以后,你认为爸爸值得和他见面的话,那么爸爸就再见面;如果你认为不值得的话,爸爸就不跟他再见面。”儿子同意了,于是就代替金贝克跟这个牧师去见面,见面后他的儿子对这个牧师进行讨伐。他说:“是你破坏了我们的家庭,让我爸坐牢,从小让我失去了父爱,让我爸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儿子指责了整整两个半小时,这个牧师一句话也没有说。骂完了,他的儿子对牧师说:“叔叔,谢谢你,让我能够宽恕你。”因为他骂完以后发现自己的内心特别地舒坦,他把积压已久的愤怒发泄完了,然后告诉那个牧师:“我已经原谅你了,我已经宽恕你了。这是因为我爸爸在我临来的时候告诉过我一句话,他说我们如果不宽恕我们的仇敌的话,将来上天堂的时候,上帝就不会宽恕我们。”

这就是宽容的本义。如果没有信仰,让你去原谅你的仇人你行不行?有没有这种可能?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宽容仇人?但是因为有了信仰的存在,他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他想啊,我现在不宽容我的仇人的话,将来走向天堂的时候上帝也不宽容我。他儿子也因此得到了成长。

这就是金贝克的故事。后来金贝克又出来布道了,有感于他自身的这些经历,他写了一本书叫《我错了》。他在书中说,第一,错了的是我,是我忘记了自我的反省和忏悔;第二,上帝原谅我了,我原来以为上帝抛弃我了,其实上帝没有抛弃我,而是成全了我,中间发生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上帝在考验我。金贝克的证道是非常有震撼力的。

因此,反省和宽容的品质对于一个人是很重要的,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品质。为什么我们一再提倡社会和谐呢,就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缺乏理解和宽容,社会才变得不和谐。

最近呼和浩特在修路,经常堵车,很多人没有耐心,对此很是愤怒,不停地抱怨。我也遇到了堵车,甚至差点都误了飞机,我就一直没动怒,因为这个时候我就在想,要宽容啊,这是需要相互理解的,同样是堵车,我心情就很平静,不会因此抱怨和烦恼,因为我宽容这个世界。

再举个例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德国和美国都在制造原子弹,如果当时是德国首先研制成功的话,那么今天的世界格局肯定不是这样。当时德国有一批伟大的物理学家,像卢瑟福、海森堡、爱因斯坦等,一个个都是重量级的物理学家,但是德国为什么就没有研究出原子弹呢?其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对原子弹研究的投入不够,德国投入了几十万块钱,投入几十个人;而美国呢,罗斯福总统投入几百万美元,在爱因斯坦的建议下成立了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动用了几十万人,投入20亿美元的资金去研究。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33名科学家里有27个是犹太人,像奥本海默、特勒这些人都是天才,当时被德国赶走了,所以希特勒才失败了。因为希特勒反犹,至少有2600名犹太教授先后逃到美国,后来这些人当中有27人先后获得诺贝尔奖,而且成为美国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名校物理、化学、数学等学科最牛的教授。犹太人在这些领域里都是顶级的。

还有就是当时发明原子弹“铀235”制造炸弹的时候,需要用到减速剂:一种是石墨,石墨用得很少;一种是重水,用量很大。德国人用的是重水,结果让英国间谍给炸了。他们又在挪威建重水厂,又被英国间谍给炸了。所以,最后德国就没有成功。如果德国当时也造出原子弹,后果不堪设想。

关于原子弹研制之谜,也有传说就是德国物理大师海森堡等人,为了反对纳粹故意消极怠工。1945年美国人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了两颗原子弹,一颗叫小胖子,一颗叫小男孩,当原子弹爆炸后蘑菇云升起的时候,爱因斯坦倒在沙发上痛苦地大叫一声,他觉得他对人类犯了罪。爱因斯坦这个人非常了不起,他绝对是天才,他不仅是物理学家,还是教育家,也是思想家,而且小提琴拉得非常好,值得称赞的是他的自我反省意识。爱因斯坦说:“我每天成百上千次地提醒自己,我是不是过多地占用了别人的劳动成果?自从出名以来我变得越来越笨。”

当然这是一种社会现象,很多人一成名就变得离自己越来越远,变得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哈佛大学教授抄袭事件

近期又发生一个抄袭事件,就是汪晖抄袭事件。南京大学王彬彬教授批评清华大学教授汪晖,说他的著作有抄袭现象,汪晖基本上没说话,后来听说他要起诉王彬彬。我们的大学其实还是没有慎重对待这个问题,也缺乏这方面的经验。汪晖抄袭事件里有一个引申出来的重要问题,就在于什么是抄袭,什么情况下我们才可以引用别人的思想。我自己也写书,我引用别人多少材料才不算抄袭,这个必须要规范化,否则汪晖抄袭这个事件就白白发生了,因为对这个事件的处理没有带来多少社会教育意义。

美国哈佛大学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哈佛大学法学院有一个教授叫却伯,这个人是一个犹太人。哈佛大学总共有19个终身荣誉教授,却伯就是其中之一。他是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老师,奥巴马是他的得意门徒。另外,他还是美国哈佛大学排名第一的著名宪法学教授。却伯与中国有一个渊源,那就是1941年出生于上海。但是,2004年10月风云突变,美国保守派喉舌《旗帜》周刊指控却伯教授抄袭别人19个单词,而且是板上钉钉无可辩驳。这个时候,第一,这位却伯教授站出来真诚向学术界致歉。第二,哈佛大学的第27任校长萨默斯及法学院院长卡根教授,他们也都是犹太人,宣布成立由哈佛前校长博克牵头的三人委员会,对此事进行了半年的调查,最后认为他是学术违规,不构成抄袭。虽非有意为之,引用了别人19个单词,只是没有注明出处,不予处罚。但是这个事件对却伯教授有很大的影响,那就是他永远无缘成为美国的终身大法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