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这些提醒你要在乎
56687000000001

第1章 身体:天生我材必有用

睡不着,别放弃治疗

失眠很普遍。有的人失眠写出了伟大诗篇:江枫渔火对愁眠。有的人失眠就数羊:一只羊、两只羊、三只羊……

对付失眠,有很多方法。比较初级的有食物助眠、睡前运动、摆放花草香薰、隔离外界干扰等。食物助眠,如喝热牛奶。喝热牛奶可以诱导人的大脑产生一些助眠物质,但作用很有限。睡前做几小时适量运动,产生疲劳感,也有一定助眠作用。摆放闻过味道后感到愉快、放松的花草香薰,也有一定助眠作用。但要注意,有些花草香薰会对人体产生一种刺激,或者导致人体过敏。还有人睡觉容易受外界声音、光线影响,因此对这种人来说,降低外面噪音、减少光线刺激对睡眠是有帮助的。

但是,如果失眠变成了一种病,就要尝试一些有治疗性作用的方法了。比如,大多数失眠的人长时间躺在床上睡不着觉,还有些人睡眠过程中经常醒,从而导致整夜睡眠时间不足。这时,病人感觉长夜漫漫,心里非常焦虑和痛苦。这样的病人就一定得找医生。

很多人是因为工作紧张或者家庭感情问题导致了心理问题,进而影响睡眠。有的病人,二十年都睡不好觉,因为二十年她都在执着于一段不好的感情;有的病人十几年前就睡不着觉,因为那时她离婚了,而自那以后她就再也难以睡好觉。遇到这种病人,首先要进行心理辅导,让她不要在意过去她很在意的事情,让她知道有些她觉得重要的事情其实并不重要。把她从之前的状态中解救出来,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

但是,有的人的性格很难改变,这类人就容易产生睡眠障碍。比如容易情绪化,有一点事情就激动,那么睡眠自然受影响。这时,可以靠药物来调整。助睡眠的药物很多,如早期的安定、现在的褪黑素等。

随着睡眠科学的发展,安眠药主要经历了三代的发展。第一代是巴比妥类药,如苯巴比妥和水合氯醛。这类药比较古老,却功不可没。在早期的几十年中,它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帮助很多失眠的人获得了比较高质量的睡眠。但是,这类药有副作用,一方面,它会抑制人的呼吸,在睡眠时安全性差;另一方面,吃药以后,人会浑身无力,有时行走困难。因此,在目前的失眠治疗中,这类药已经很少使用。第二代是安定类药,如氯硝安定、舒乐安定。这类药又叫苯二氮类,安眠效果比第一代强多了,而且分短效和长效药;从治疗效果来讲,会根据病人的睡眠特点来选择,肌松作用也减少了。但是它抑制呼吸的作用还比较强。这样,有些人过量地吃安定类药,就会有生命危险。另外,安定类药虽然容易让人入睡,但入睡以后,睡眠质量并不高,而且会让人做梦的时间缩短。人体睡眠有这样的特点:每天一定要有一定时间的做梦睡眠。如果吃安定类药,做梦睡眠时间过短,一旦停药,人体就会产生反跳现象,在睡眠中出现很多做梦睡眠,人就会感觉睡不安稳,梦特别多,从而造成对药物的依赖。第三代是非苯二氮类药,比如斯诺斯、唑吡坦、佐匹克隆。这类药催眠效果更好,而副作用,包括肌松作用、抑制呼吸作用等降得更低,安全性相对较好。老年人用药,多选择这类药。

针对一些短期失眠,可以使用第三代的安眠药。但是安眠药有一个共同问题,就是一般不能长期使用,长期使用药物作用就减弱了。所以,如果长期使用,就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或者几种药交替使用,效果才更好。

专家暖心提示

郭兮恒(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呼吸中心主任):使用睡前运动的方式催眠,要注意不要在临睡前运动,而要在睡前几个小时运动。因为运动以后,体温增高,人的交感神经易兴奋,反倒入睡困难。而在睡前几个小时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缓解,才可能对后期睡眠有一定帮助。

夜喵星人,你在干什么

晚上不睡,在干什么?好像很忙,答案无非几种:上网,刷微博,苦哈哈地值夜班……

还有一类潮流青年,叫“享夜族”,明明有睡眠条件,却不愿意睡觉。他们很享受夜晚带给他们的感觉,享受晚上的安宁、空旷,越夜越欢欣,即便晚上,也去做点事。他们中很流行一件事——夜骑,就是从晚上12点到凌晨3点骑自行车。晚上骑上赛车,戴上头盔,还有探照灯,一群人浩浩荡荡从城里骑到郊区,多酷,多享受!

不过,无论是享受,还是被迫苦哈哈地上班,虽然出发点不一样,可造成的结果是一样的,就是觉没有睡。于是很多人问,究竟谁偷走了睡眠?

有睡眠需求,又有睡眠条件,但自己故意不睡,医学上称之为睡眠剥夺。现在,很多年轻人夜里玩游戏、夜骑、玩手机等,就是睡眠剥夺。长此以往,人的整个生物钟就会紊乱,为以后发生睡眠障碍埋下隐患。

为避免出现睡眠问题,有人通过补觉来完成睡眠过程。这种情况在年轻人身上比较常见。一些年轻人工作不用朝九晚五,可能第一天熬夜加班很痛苦,第二、三、四天又根本不用上班,然后就在家蒙头大睡,睡到自然醒、不想睡为止。然而,这种补觉模式并不能完成睡眠过程。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剥夺自己的睡眠而导致睡眠不足,那么这段时间睡眠不足对身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心脑血管系统的影响,是不能够通过后面的睡眠来弥补的。所以,不提倡这样的睡眠形式。

还有人今天熬夜,第二天立即补觉,以为这种补觉在保质期内,是有效的。现实生活中偶尔发生这种情况,对健康影响不大。但在一个星期中有两天睡眠不规律,或者睡眠绝对不足,那么不管以后怎么补觉,睡眠问题都可能成为隐患。睡眠不是今天失去多少,明天补多少,就可以补上的。

但是,对享受夜生活的人来说,直接把生物钟启动为晚间做喜欢的事情白天再补觉的模式,也是可以的。只要生活和工作允许人晚间不睡觉,白天有充足的时间睡觉,常年维持这样的规律,比如有些人常年值夜班,对健康影响就不大。但要强调的是,大多数人不能做到这一点。而且夜间10点到凌晨3点恰恰是睡眠质量比较高的时段,如果把这段时间剥夺掉,那么用其他时间是很难弥补的。

如果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不按生物钟睡觉,一周内睡眠绝对不足或者绝对不规律的情况超过两天,睡眠节奏就会被打乱,对以后的睡眠产生影响。

还是应该按照自然规律,该睡的时候睡,该起的时候起;至少要保持一个自己的生物钟,不朝令夕改。

专家暖心提示

郭兮恒(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呼吸中心主任):一个人如果在一个星期中要值两次以上夜班,就要注意,可能容易出现睡眠问题,特别是有些本身睡眠就不太好的人。

千奇百怪的睡眠病

根据睡眠门诊处统计,睡不好觉的人大概可以分为以下类型:睡不着的;睡不醒的;在睡眠过程中出现异常行为的,比如说梦话、动手打人、从床上掉下来等。

一个人看上了北京一套房子,买不起,就失眠了。其实,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失眠,而只是出现了失眠状态,是心理问题。真正的失眠是一种病,是要找专家治疗的。

跟失眠相反,睡眠障碍中还有一种病叫嗜睡症。嗜睡症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段,一般小孩比较多。这种病人表现出来的特点是想睡觉。他们其实晚间睡得很足,但到白天还嗜睡,而且不可克制,有时吃饭吃着吃着睡着了,有时骑自行车骑着骑着睡着了,或者开车开着开着睡着了。

除此之外,嗜睡症病人还可能有其他症状。一是睡瘫。好比老百姓说的“鬼压床”,躺在床上,在将入睡或醒来时全身不能动了。二是产生幻觉。躺在床上,在似睡非睡状态下看到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东西。三是发作性猝倒。即在特别高兴和兴奋时,突然因下肢没有力量而跌倒,或者颈部没有力量而头歪向一边,或者睡着了。此外,这种病人还特别易怒。

睡觉打呼噜的人,也容易发生嗜睡。这些人晚间睡觉鼾声连天,看上去睡得挺好。其实,鼾声响亮并不代表睡得很香,他们睡眠质量并不好。这些人往往白天困得不得了。

正常人的睡眠结构曲线是“清醒状态—进入浅睡眠—进入深睡眠—再进入浅睡眠—进入做梦睡眠”这样一个循环过程。越往后循环,浅睡眠时间变得越短,做梦睡眠时间变得越长。因此,睡眠质量比较高的时段是前半夜,因为前半夜往往有深睡眠。而到凌晨,做梦睡眠时间变得更长,人早晨起来就会经常感到在做梦。一夜间,人的做梦睡眠要经过四到五次,也就是说每人每天可以做四到五个梦。

对于单纯的嗜睡症病人来说,他们的睡眠结构也可以表现为正常人的睡眠结构曲线,但白天还是会困。而睡觉打呼噜的人的睡眠结构曲线则有如下特点:浅睡眠时间比较长,主要是浅睡眠,而深睡眠和做梦睡眠时间都比较短,甚至整个结构紊乱,只有浅睡眠。睡眠质量的好与坏,主要看深睡眠和做梦睡眠的时间有多少——做梦并不是睡不好的标志,反而可能是睡得好的一个标志。这两个睡眠减少,就会导致人白天嗜睡。因此,睡觉打呼噜的人,尽管睡眠时间比较长,但睡眠效率很低。

失眠的人睡眠结构曲线特点表现为:睡眠潜伏期很长,难入睡,一旦入睡,又很难进入深睡眠,只停留在浅睡眠;即便有深睡眠或者做梦睡眠,时间也很短;夜里会醒很多次。

如果睡不好觉,白天的工作效率、记忆力、判断力,以及孩子的生长发育,就都会受影响。因此,患有睡眠病的人一定要治疗。其中包括“话疗”,即通过说话、聊天来治疗。治疗时,要了解病人为什么睡不着觉,看他是由于精神紧张等心理因素,还是由于生活不规律导致生物钟紊乱了。

专家暖心提示

郭兮恒(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呼吸中心主任):躺在床上全身不能动,但是有意识,这个状态在医学上叫睡瘫。患嗜睡症的人往往会有睡瘫表现。得了嗜睡症之后,应该到医院看看。

有种梦游要治疗

关于梦的话题,谈论最多的可能就是梦游了。

在大学宿舍那会儿,晚上我蒙头在被窝里面听音乐、看小说。凌晨两三点,忽然听见有动静,然后就发现旁边上铺的人从梯子上下来。我跟她打招呼,她一点反应都没有,然后她就在屋里走来走去,嘴里面还念念有词,过了一会儿,走了几圈,又自己上床了。第二天问她这件事儿,她说她什么都不知道。

现实生活中的梦游,往往会在一些儿童或青少年身上出现。正常成年人,如果有频繁梦游现象,就应该看医生。这是因为做梦时,大脑和身体实际上处于分离状态,大脑虽然演得特别热闹,但人体很放松。可是有些情况下,大脑控制出了问题或者发育还不完全时,就会使这种信号穿透隔离措施而表现出来。你在梦中去跑步,可能就真坐起来,然后去跑了。或者看到旁边的人睡着睡着,突然下床,做些活动,等等。

那么,什么是梦游呢?就大脑来说,大脑中有中脑。正常情况下,中脑里面有一个网状激活系统。睡眠过程中,激活系统不会激活,这样即使大脑活跃,信号也不会通过脑干传输出来。因为它关上闸门了。而有的情况下,闸门打开,人就会在梦中支配自己的活动,真的运动起来,这种情况就叫梦游。

民间有一种说法,说梦游的人,千万不要拍他,不要把他叫醒。如果在梦游时把他叫醒,他就会停留在梦游状态,被鬼附体。那么,遇到梦游的人,我们该不该拍醒他呢?其实,梦游的人,你理他也行,不理他也行,叫醒他也行,不叫醒他也行,一切以他是否即将发生危险为界限。保证他和周围人的安全,是基本标准。虽然不要叫醒梦游者这种说法,从科学上讲,也很有道理,但是如果梦游者在梦游过程中磕着、碰着或发生其他危险情况,就应该把他叫醒。电影《金刚狼2》里的罗根,就是在梦中跟人厮杀时,把自己的爱人杀死了。过去还有个医学生,梦游跑到解剖室里,咬尸体的鼻子——内容真假不考究,从理论上讲,这种事情是有可能的。遇到上面这种情况,就一定要叫醒梦游者了。

有些疾病和梦游没关系,但跟梦游类似,比如小孩夜惊、睡眠障碍(睡眠中总乱踢、乱打、乱动)和癫痫病。一说起癫痫病,我们就会想到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其实真正是这种情况的很少,大概只占到20%。癫痫发病可以有多种症状,有时和梦游症状重合在一起,很容易让人混淆,耽误治疗,特别是发生在青少年身上时。曾经有个病人患梦游症,到医院看,医生因为没看到他的发病现象,只听家长讲,就一直按照梦游做一些注意睡眠的治疗,结果看了一两年,病人却病得越来越厉害。后来医生看他的夜游录像,做脑电波,发现他其实是得了癫痫病,耽误了好几年。

那么,“鬼压床”算不算梦游呢?常听别人聊“鬼压床”,就是人还在梦中,但是已经快醒了,甚至周围一些声音都会传到耳朵里,却怎么也醒不过来。终于醒了却发现还在做梦中,然后醒了好几次。最终醒来,惊了一身汗。其实,这叫梦魇,并非梦游。梦游是别人看到的,而梦魇是自己感知到的。很多人有这种所谓梦魇的情况,这时人实际上处于睡得比较浅的状态,大脑和四肢是分离的,四肢不会动,是一种正常现象。这其实和大脑的功能有关,特别是对青少年来说。就是说这个时候,大脑在做梦,但已经很浅了,外面的声音可以通过听觉进来,被感知到,甚至有一个光路,也可以被感知到,但是大脑实际上还是完全在做梦中,这层封闭的隔断还没有被打开——封闭是正常的,要老打开的话,梦游的时候就会存在大量危险。这样的话,我们觉得大脑应该醒过来了,但是这层隔断还没有打开,我们自身就无法控制,无论如何也动弹不得。

专家暖心提示

周文静(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现在,社会发展让生活变得方便,最方便的就是我们都有智能手机了,很简单就可以录像。那么,当搞不清家中的孩子或身边的人夜游是正常现象还是病态时,你就可以用手机把它录下来。这样,医生一看就知道了,也避免耽误病情。

梦是大脑在编剧

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那么,做梦到底是怎么回事?

做梦代表睡眠质量好。晚上忽然做了一个梦,梦见不经意间推开家门,发现门口走廊里放了一个大大的礼包,而且礼包里面都有一个更小的纸盒子,层层打开,最后那个礼物太让人心动了。不但晚上梦着梦着笑醒了,而且第二天对一切都充满希望和期待。所以说,有时候,一天的心情也许就从昨夜梦境开始了。

正常人一晚上会做很多梦。基本上,六到八小时的睡眠中,每隔一小时,就会出现一段集中做梦的时间。有人专门统计过,如果人正常地活到六七十岁,要做将近10万次梦。有的人说昨天晚上睡好了,一觉睡到天亮,一个梦也没做。事实并非如此。人睡着以后,貌似没有任何知觉,全身都放松了,但实际上大脑并没有休息。深睡时,脑电波会变得平静一些,但深睡到一定程度以后,脑电波又会活跃。单看脑电波,会说这个人可能没有睡觉,但实际上他睡得是最死的。这时会出现一个现象,就是他的眼球转来转去,即便闭着眼睛,眼球也会乱转。

有的人经常做掉牙的梦,往往会查一查《周公解梦》,以为这预示着家中有人——尤其是老人——要去世。其实,《周公解梦》不过是以前采集了很多梦,把梦见了什么,代表什么,做一简单对应。这种简单对应,并没有科学道理。从现在科学的角度来讲,梦到掉牙可能跟牙不好或其他疾病有关。

梦是大脑对白天或者过去的记忆,再加工、再记忆并重新加深记忆的过程。它可能会把一些过往题材重新提取出来。举个例子,小白晚上做了个诡异的梦,梦见她妈妈是指挥官,在他们小时候住的院子里,给她和弟弟下命令。当时,她妈妈把电动凳子给她,让她骑上去。凳子太大,小白的腿又不够长,就只好把腿从凳子下面斜插过去骑。小白和弟弟各骑了一个电动凳子,凳子的方向和高度可以控制。后来,外面发洪水了——小白小时候家里发过洪水。很多人在洪水里泡着,看见他俩飞,人们拿泥巴打他俩。最后,飞到一个房顶的时候,小白的凳子没电了,她就被摔到房顶上,又掉进水里。她不会游泳,就醒了。这就有可能是对过去记忆的重新提炼。小白把腿伸到凳子里去的姿势很奇怪,有可能就是她小时候在类似游戏里做过的动作,比如学自行车,个儿矮,腿够不到,就直接把腿从三脚架中间插过去骑。

现在的科学还无法完全解释梦境,所以我们对生活中每天发生的事情虽觉得熟悉,却从不知道科学根源在哪里。让我们知道和了解一下自己的身体密码吧。当知道更多的时候,有一天自己和自己玩儿,就会玩得很开心。

专家暖心提示

周文静(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一般来说,过了深睡期以后,若发现谁眼睛动了,他一定是在做梦,医学上称之为睡眠期的快动眼期。这时,人的肌张力是最放松的。正常人睡眠时,眼睛动得很有规律而且频繁。

梦境拉响健康警报

曾经有篇报道,说美国有一个科学家叫加菲尔德博士。他做过一个实验,调查了很多梦,进行归类,找一些相同点。最后分析得出结论:全球60亿人经常出现的梦境不外乎12种,而且这12种梦都是不太好的梦。

做梦可能预示着现实压力大。比如,有的人既不欠人钱,又不欠人情,但经常会梦见被追、被攻击的情况。当然,也有人梦见自己在追赶别人。实际上,这种紧迫跟生活压力和日常工作紧密相关。这是由于,现代社会发展节奏快,特别是在城市中,人们迫于生活的缘故,每天都有很多现实压力。

做梦也可能预示着疾病。总是梦到跟某器官相关的同一类型的疼痛,或者梦见自己关节疼、牙疼等,可能是这种疾病早期的一些信号。比如,总梦到自己喘不上气,或者被人捂住了,被勒住脖子了——从医学上讲,都是一种憋气。这可能就意味着嗓子眼儿处的小舌头比较肥大,或者因打鼾而呼吸暂停,再或者有一些呼吸系统疾病。

曾经有个病人三叉神经痛,典型感觉就是牙疼。而且他经常做一些牙疼的梦。去看牙科,牙科医生说:“你的牙很好啊!”过了半年,他牙疼越来越厉害,就是三叉神经出了问题。三叉神经痛严重的话,得做手术,从耳朵后边把头打开,找到三叉神经,把周围的压迫解除。

很多疾病在特别轻微的情况下反馈的一些信号,会被大脑探测出来;如果没被大脑探测出来,就可能在梦中被发现。最常见的是梦到找厕所,几乎每个正常人都做过这样的梦。对成年人来说,一般是找不到,醒了,憋尿了;对小孩儿来说,可能最后找到了,醒了,一看,尿床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憋尿时,膀胱会充盈,充盈以后,给大脑一个信号,大脑就会编一个关于找厕所的梦。小孩儿由于大脑功能不够完善,控制力弱,就会编一个找到厕所的梦,然后就尿床了。而成年人由于潜意识中还知道自己在梦里,就会编一个找不到厕所的梦,一直到最后清醒过来。

现在很多疾病发病早,年轻人得重病的情况比较常见。尤其是上班族,总不关注自己的健康。因此,年轻人经常做某些噩梦时,就要注意自己身体的某些部位了。比如,女孩子追求瘦,减肥,不吃饭,节食,得胃肠道疾病的特别多,就可能总梦见一些腐烂变质的东西,或者在梦中闻到一些怪味,甚至直接梦见自己呕吐。偶尔做这些梦没关系,但如果总做这些梦,比如每个月,甚至每周都超过五次,那就真应该去看一下消化科了。

专家暖心提示

周文静(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有些老年人有肺心病,呼吸不畅,白天他实际上有轻微的憋气感觉,但因为很多事情,就忽略掉了。而在睡梦中,大脑彻底放松,这种细微信号就会被感知到,然后编一个故事:我溺水了,我被人捂住了。实际上是有疾病了。

这样就能美梦成真

有人在梦里学会了游泳。乍一听,不可思议。但实际上,学东西,利用梦境这段时间,是可以达到一个更完善的状态的。

梦和记忆相关。如果不靠梦,很多东西就难以被记住。比如,上学时背英语、化学题等,都是在梦中不断加深记忆,第二天才能很好地记住的。

梦可以把某项技能加深一下,但是不会平白无故地生成一个新东西,只起到把曾经学过的东西进行加深和巩固的作用。所以,要想在梦中产生质的飞跃,还得有基础,白天得学。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发明者门捷列夫,就是在梦中构思出化学元素周期表的。但实际上,这个工作他做了很久,而且做了大量基础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了,只不过还没有真正发现序列之间的关系。后来,由于梦的启发,他才发现了元素之间的排列关系。所以说,晚上的梦不是睡过去就浪费掉了,完全可以把它当成很有效的复习或者提高白天所学的关键性步骤。

有人说:“我要多工作,多努力,减少睡眠!”其实,这并不明智。睡眠恰恰是对白天所学的巩固和加强,一个焦虑、睡眠不足的人,是不会有好记忆的。二战以后,美国专门有人对一些士兵做过调查。战场上的士兵由于经常不能睡觉,甚至有些士兵连续作战几天不合眼,又经常受到刺激,譬如炮火隆隆,因此,他们在战后综合征里就表现出了失忆。要利用晚上做梦时间来提升自己的某种知识,前提条件是控制住自己的梦境。电影《盗梦空间》里讲一个人能够进入到别人的梦里去,通过别人的梦改变别人,这在现实中还不可能实现。但人类可以通过兴趣来控制住自己的梦境。很多家长逼孩子学这学那,孩子不感兴趣,是学不好的;但如果孩子感兴趣,晚上就会做一些相关的梦,一晚上六到八个梦里,他会把白天感兴趣的知识重新提取出来,重新加工,重新整理,这样,他的记忆力的确可以提高。

除兴趣之外,人们自身的一些习惯也能控制住梦境。睡前看非常恐怖的电影,晚上做梦十有八九跟它相关。很多女孩子晚上看恐怖片以后,做梦就会梦见。所以,睡前最好不要看恐怖电影或者做特别激烈兴奋的运动,这些对人来说,兴趣点都比较高。当然,可以放一些舒缓的音乐,比如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的音乐节奏和人的生理节奏很相近,确实可以影响人的心理活动,改善人的梦境。国内外都有一些专门的精神界或者心理学专家研究贝多芬的音乐。

由于不了解梦境是怎么回事,人们常会赋予它一些神秘色彩。有人曾经做了个梦,觉得在梦中发现了一个可以获诺奖的绝对真理,但是醒来就忘了。然后他就用药物把自己弄睡,立马又做梦。在第二次醒来那一瞬间,他挣扎着写下了一句话,觉得这下终于发现真理了。结果,醒来一看,上面写着:香蕉固然很大,但是香蕉皮更大。

专家暖心提示

周文静(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因为梦和记忆相关,因此提高记忆的方法就有两个:重复和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它可以通过控制人的梦境,加深人的记忆。

你是扁平足高危人群吗

扁平足是一种生理缺陷,大部分人是先天生下来就有的。

判断自己是否扁平足,可以看足印——在家里的地上,脚底沾水,踩个脚印,看足内侧湿的地方大小。如果足内侧湿的地方特别大,就是扁平足;反之,则说明足内侧没有和地面接触,意味着有足弓,不是扁平足。

除先天性扁平足外,还有一些人的扁平足是后天得的。比如人老了以后,就像头发会变白,心脏功能不那么好了一样,脚也可能变成扁平足。再比如女人怀孕时,为把孩子生出来,身体会变柔软,关节会松弛,而体重又会增加,就容易把脚压塌,变成扁平足。当然其他一些病,如糖尿病、类风湿和足部骨折,也有可能引发扁平足。

很多人认为扁平足是一个很简单的足部改变,大不了当不了兵,因此不以为意。然而,足弓变扁平会带来很多问题。它不仅仅是脚上的改变,还能导致其他很多部位发生改变。它会导致脚上其他一些部位变畸形,比如拇趾外翻;还可能导致脚后跟疼痛、前足疼痛,甚至膝盖发生一些改变——变成扁平足以后,膝盖会内旋,非常不好看。对女孩子来说,最害怕的就是扁平足让腿形变得不漂亮。另外,腰椎也会因扁平足而变得不平衡。

不是所有的扁平足都需要手术治疗,对很多人来说,垫足弓垫就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垫上足弓垫以后,脚基本不疼了,能走路了。当然,选择足弓垫要考虑几个因素:第一,足弓垫要和脚形大小一致。鞋垫是有大小的,要根据脚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足弓垫。第二,扁平足的程度,是否有症状。为预防发生症状,足弓支撑的高度也不一样。从侧面看,足弓垫的特点在于足弓部位高出一块,把脚顶上去,从而缓解扁平足的症状,简单说就是把足弓支撑起来,让受到伤害的肌腱韧带张力减轻一点,进而减低疼痛和损害。简而言之,不同的人要通过检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足弓垫。

有的父母为避免孩子得扁平足,从小就给孩子垫足弓垫。这是一种误区。足弓垫在有些情况下必须用,因为变成严重扁平足以后,脚的姿势会发生明显改变,对生长发育有影响,这时一定要用足弓垫来纠正脚的位置,以便腿能够顺利发育。但是,足弓垫不是所有有扁平足的孩子都适合用。有些孩子,虽然从小就有扁平足,但是在长大以后没有任何症状,而且还可能转化为自身的优势,比如游泳的菲尔普斯、一百一十米跨栏的罗伯斯都有扁平足。现在医学证明,对于这类孩子,给他用上足弓垫,并不能改变他的足弓形态。

专家暖心提示

张建中(北京同仁医院足踝矫形中心主任):一般来说,刚生下来的孩子没有足弓,足弓是孩子走路以后慢慢形成的。两岁的孩子没有足弓可能是正常的,他到了四岁或六岁,足弓就会慢慢形成,所以父母不必着急。

脚气爱找这样的人

如果有脚气的话,到足疗或者其他一些需要裸足走路的公共场所走动,就既让自己觉得难堪,又对其他人不礼貌。

脚气,医学上称足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引起脚气的真菌主要有四大类。最常见的是红色毛癣菌——因其经培养基培养以后,产生红葡萄酒的颜色,所以叫红色毛癣菌。这类真菌是典型的亲人性皮肤癣菌,只在人身上待着,你传我我传你,而不会传给猫、狗等小动物。大概70%的脚气,是由红色毛癣菌引起的。剩下约30%的脚气,则由须癣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引起。

不同的真菌引起的脚气,症状却差不多。痒,是最大的问题。此外,还有蜕皮现象。一般来说,脚气最初出现于趾间,尤其是三四趾或四五趾间。刚开始蜕皮时,有的人痒,有的人不痒。这个阶段,好好治疗,效果最好;否则,慢慢地,整个脚底都会受累。但是往往这个阶段,倘若不特别痒,病人会以为只是脱点皮,从而忽略治疗。

脚气在临床上分为三个型。最常见的叫趾间型,就是脚气出现在脚趾缝里。还有一种叫水泡型,就是出泡了。这部分人也会痒,往往夏天比较多。剩下的一种叫角化过度型,病人表现就是皮肤有点厚,然后脱屑,到冬天,脚后跟会裂。如果脚部有这些表现,就可以判断它是脚气,要去看医生了。

当然,脚后跟裂这种现象,在老年人身上也常常出现。很多人以为是干脚症,其实这有一大部分是由脚气引起的。怎样区别干脚症跟脚气呢?如果在脚上查不到真菌,只是脚后跟裂,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就被诊断为足皲裂。这时,抹一些医学上叫角质剥脱剂的药,加水杨酸尿素就可以了;生活中则可以用软化剂、滋润剂,像护肤品。但是,如果脚后跟裂是真菌引起的,不用抗真菌的药,就永远好不了了。

一般来说,脚容易出汗的人,会得脚气。还有脚出汗多的人,比如运动员、矿工、士兵这一大类人群,脚气也比较容易感染。常年穿旅游鞋的话,得脚气的概率自然高些。

人容易得脚气,跟地域也有关系。比如,南方得脚气的概率明显比北方要高。过去,南方专门有一个名词叫“香港脚”,实际上指的就是脚气。

一些疾病也和脚气也有关系。最常见的是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容易感染真菌。因为真菌喜欢甜东西,所以,含糖分高的地方,容易长真菌。

不良的生活方式也和脚气有关。一些人每天洗澡、洗脚,直接用水冲一下,而不去搓死皮。实际上脚上死去的角质层,一定要用手才能搓掉。另外,洗完脚,把死皮搓掉以后,一定要用毛巾把脚趾缝擦干。这样,就不容易有真菌在脚上生长。

专家暖心提示

王爱平(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医师):现实生活中,年轻女孩爱美,穿皮鞋不穿袜子。其实袜子有一定的吸湿功能,不穿袜子的话,走路一多,脚就总处于温暖、潮湿状态,有利于真菌生长。这样,就容易感染脚气或者使脚气加重。

一人脚气祸害一家

脚气算不上大病,但是受脚气困扰的人不在少数。最可怕的是,脚气不仅长在脚上,还可能传到人体其他任何部位。只不过传到不同部位,叫的名字不一样罢了。

首先,脚气可以长在脚的任何部位。趾间最多,然后慢慢蔓延至整个脚底板,再到脚背上。还有一半脚气,能波及趾甲,这便是老百姓常说的灰指甲。另外,尤其对男性来说,脚气还容易传到大腿根部,这时候叫股癣。到了夏天,大腿根部温暖潮湿,容易出汗,洗脚时不注意,抓了这个地方,就把脚气带过来了。再有的话,脚气还会传到其他任何光滑的皮肤上,比如腿上、四肢、面部、背上等,叫体癣;传到了手上,叫手癣;传到了脸上,叫面癣。

临床上,体癣的环形损害界线往往非常清楚。因为令脚气传染的菌有个特点:从中心往外长。一般,皮肤科医生一看就知道。如果想弄清楚是什么菌,可以从体癣边缘刮点鳞屑,然后在显微镜下检查。

脚气上的真菌既然可以满身跑,一些人对皮肤科医生就有所顾虑。众所周知,皮肤科医生在给病人看皮肤时,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会上手去摸,然后很仔细地检查。这样,他们便成为最易感染真菌的威胁体了。实际上,真菌感染皮肤是要有条件的。脚气之所以发病率高,就是因为穿鞋子容易温暖潮湿。而皮肤科医生担心病人怕脏,一般会戴一次性手套去摸病人,而且,在检查前后,也很注意洗手和消毒。这就有效地杜绝了感染。

预防脚气,主要是要保持干燥。一些人洗完脚以后不注意脚部干燥;还有很多男性的大腿根部容易潮湿温暖。这些,都利于真菌生长。平时,一定要注意保持这些部位的清洁、干燥。

另外,预防脚气还可以用一些抗真菌的喷雾剂。只要有真菌的地方,就可以喷喷雾剂。比如,有些鞋和袜子价格贵、质量好,不能因为脚气治好了就扔掉。这时,就可以用一些抗真菌的喷雾剂,喷到鞋子里边。抗真菌的还有一些散剂,每天或者一礼拜洒一次,也可以在预防真菌方面起到一定作用。

到游泳池或者其他需要裸足走路的地方,很多人脚脱皮,走的时候,皮就脱落地上。曾有研究表明,令脚气传染的真菌在脱下的皮里边,存活一年都不会死掉。所以,如果一个人走路掉下皮,后面的人再跟着走,正好踩到三四或四五趾间——这个地方对真菌的黏附力是最强的——就非常容易得脚气。

因此,到公共场所之前或者之后,我们可以外用一些抗真菌的药物。这些药物安全有效,而且副作用比较小。把它们抹在趾间和整个脚底板,药能在角质层当中存着——现在有些药存两三天都没问题。这样,菌就不容易沾在脚上。另一方面,建议所有公共场所,像拖鞋之类的东西,要定期消毒,能用一次性的最好。

专家暖心提示

王爱平(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医师):有的人脚气传到脸上了,是因为他摸脚以后,不洗手,又去抓脸。只要有外伤的地方,真菌就可以种植到里面。传到脸上,有时候整个上唇部、鼻子、面颊部以及一些其他部位都会受牵连。因此,要注意洗手、消毒。

给脚消消气其实很容易

很多人不拿脚气当回事:脚气有什么了不起!痒了挠一挠,不管用,抹点药就好了;过两天反复,再挠再抹药。

对很多人来说,脚气治不好、总复发,这通常是因为他们在症状有所缓解之后,马上就停药。而正常治脚气是有疗程的,一般的药要四个星期,才能达到较好的疗效。抹两三天不痒了,并不代表脚气已经治好,实际上脚气上的真菌没有被杀死。

脚气如果复发次数过多或者一直不治,就会继发细菌感染。尤其在夏天,越痒越抓,最后化脓,整个脚流脓,肿胀走不了路。有时候,病人甚至需要住院治疗。

民间有很多治疗脚气的偏方。有的人痒得不行,就使劲挠或者拿针挑水泡,直到破皮。还有的人抹大蒜,抹风油精,或者晚上睡觉前泡脚,水里面放花椒、盐、醋之类的东西。但是用来用去,脚气总也根治不了。

其实,脚气完全能够治好,只是上面那些方法不可取。得脚气之后使劲挠或者拿针挑,皮肤容易被弄破,并继发细菌感染,或者形成丹毒,或者将其带到身体其他部位,譬如淋巴、血液里面。用大蒜的话,刺激性很大,弄不好还会出现接触性皮炎,带来新的问题。花椒水泡脚,若浓度太大,对皮肤也有刺激。用醋则对脚气只起抑制作用,不能从根本上治疗。

治疗脚气的关键,在于抹药。现在试售的抗真菌药物非常多,这个不管用可以换别的。比如有些药用药疗程需四周,那就可以换疗程只需一周或两周的药。目前国外有一种药,抹一次就能好,但还没有在中国上市,也许几年后能在中国上市。对一些病人来说,一个月抹一次,就能解决问题了。

抹药的方法也非常重要。挤出药膏以后,一定要把趾间、脚心、脚侧全都抹到,而不能只抹有病灶的部分。这样,才能把脚气彻底治好。一般来讲,每天晚上抹一次,即便有些药性弱的药,抹四周也能好。

有的人无论怎么抹药,脚气都不好,实际上这时候已经变成细菌感染了。如果脚气继发了细菌感染,单用抗真菌药就不行。这时,一定要先抗细菌感染,再抗真菌感染。可以用黄连素或高锰酸钾泡脚。若黄连素一片是一百毫克,那么,泡脚时,把它兑两百毫升的开水,化开晾凉就行了。

脚气感染的范围不论大小,都应当去看医生。因为脚气不是说范围大就重,范围小就轻。本来脚气范围很小,程度也很轻,但若不管它,脚气范围很快会扩大。所以建议,如果得了这方面的病,自己吃不准,一定要到医院,听医生指导。万一以后再犯,自己就会买药了。

脚气发病,集中在青壮年身上比较多。因为脚气与脚活动密切相关。青壮年经常到公共场所或者跑步等,相对而言,运动多、用脚多,所以就容易得。

专家暖心提示

王爱平(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医师):超过90%的人得脚气会痒。这时,人的本能是搔抓。但是搔抓以后,皮肤容易被抓破,并继发细菌感染等。所以要尽量避免搔抓,一定要用药物来治。因为药物有止痒作用。

便便通畅不容易

要让外表看起来光鲜亮丽,这不难做到,有化妆和各种造型手段;可是要让身体里面干净通畅,就不容易了。

大家都经常会有便秘问题。便秘发病率非常高,作为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排便的整个运作机制,我们还是不够了解。

其实,大便形成无非是六个部位:口腔,到胃,到十二指肠,到小肠,到结肠,再到肛门。一个人如果便秘,可能就在上面几个步骤上卡壳了。首先说吃喝,排便是否通畅跟吃喝的关系非常大。如果吃得太少,肠中没有东西可搅拌,粪便瘦,直肠收缩得没有力量,排便就很困难。关于喝水,如果不想便秘,每天要保证喝大概1200毫升水。很多老年人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排便时,大便到达大肠,龇牙咧嘴,面红耳赤,干使劲,大便就是出不来,这个在医学上叫虚了。

有些人排便总有排不尽的感觉,主要问题出现在大肠。有的患者十几天、半个月不排便,最长的有一个月不排便的,吃进去的东西都在肠子里面,这是先天性结肠,就是肠子比别人长,医学上叫冗肠。这个只能通过手术来解决。

很多出差的人有这样的体会,就是没有出差之前,每天排便很有规律,一旦换个地方,排便突然就出现困难了。大家都把这解释为水土不服,其实,它只是暂时性排便困难。一个南方人突然到了北方,发觉当地气候干燥;到一个地方饮食习惯发生改变;出差过程中,旅途劳顿……这些都是引起突然间排便困难的原因。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就不需要赶紧吃药。通过饮食调整,多喝水,多吃粗纤维的水果、蔬菜,马上就能调整过来。

吃某些药,会引起便秘。很多失眠的人靠一些抗失眠的药,譬如安眠药,来帮助睡眠。还有,现在社会节奏加快,人的工作压力大,很多人就会出现抑郁症,会吃一些抗抑郁的药。这些药物吃了以后,可以引起便秘。因为这些药品很多,每种药都有各自的成分,但是大部分有一个不好的反应,就是抑制肠道蠕动,延缓排便下行的过程。

人体过度紧张,也会引起便秘。曾经有一个新闻节目,调查了一家医院的四百名护士。这四百名护士被分成三组,第一组是重症监护病房和内科病房的,第二组是老年病房的,第三组是血液科病房的。结果显示:重症监护病房和内科病房74%的护士有便秘;而老年病房的护士,发病率只有26%;血液科更少,只有17%。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在重症监护病房,病人病情都非常严重,不能有一点点马虎,在那种环境下工作的护士每天都处于很紧张的状态。紧张,从人体来讲,就是交感神经非常兴奋,兴奋以后,肠道蠕动就慢。另外,护士每天非常忙,在工作过程中,有时候可能会有排便感觉,但因为没有条件,就人为地控制,长期这样做,也会导致便秘。

专家暖心提示

王晏美(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即使便秘,也要区别对待,不需要太过紧张,马上把自己划归到便秘患者行列,还得分析一下原因。如果是暂时性排便困难,就不需要赶紧吃药。

便便变细是直肠癌

对很多人来说,每天要想有一次通畅的排便,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便便,跟我们每天都有密切关系。除了排便不畅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便便的改变,发现一些肠道疾病。

正常排便有三个指标:首先,便便要成形;其次,在通常情况下,便便的颜色是浅黄色;第三,正常的便便,可以立起来,也可以倒下。

有正常便便,就有不正常便便。不正常便便,从形状来讲,就是变成扁的了。正常情况下,便便是圆的,如果肛门里边长了肿瘤或者痔疮,那么便便通过时,就会被挤压变形。

现在人的防病意识都已经加强,这样很多人就开始有顾虑,尤其周围或者家族里面有同样疾病的人,会非常紧张。常有患者到门诊以后,说:“大夫,坏了!得肿瘤了,大便变细了!”然而,这有必要紧张吗?其实,并非所有的便便变细都是得肿瘤了。便便变细以后,还要观察,如果几天以后又变回来了,可能就没有问题。但如果便便变不回来,而且还慢慢变得更细,这个时候就要去看医生。因为这说明随着时间推移,阻碍物肿瘤在越长越大,越来越堵塞出口,因此出来的便便越来越细。有时候,便便排出过程当中会被划一道槽,说明这个地方也是长了一个东西。硬度很硬,而能把便便划成沟槽的,一般只有肿瘤才会这样。如果在排便过程当中,便便表面沾有血液,变成红色便,甚至到最后排不出便,这个时候问题就大了,说明真的是有肿瘤了,得加以重视。但我们也不能过度紧张,一旦上面任何一个情况发生,赶紧上医院去检查就好。

除了形状细的便便之外,还有一些形状的便便需要引起我们特别警惕。便便解下来以后,变成一摊,叫溏便。这是由于肠道有炎症,水分干燥不够,里边水分比较多的缘故。针对溏便,可以通过饮食来调整一下,比如做菜的时候,可以放点姜,还可以吃一点像山药、薏米等食物,让大便变干燥一些、成形一些。比溏便更稀一些的,叫水样便,以水为主,很少有粪便残渣。它主要是由一些食物中毒引起的。拉稀,可能就是因为吃的东西不合适。如果是急性发作没问题,但是如果长期发作,也是需要去医院检查的。

还有一种大便,非常干燥,像羊粪球,颗粒状,拉出来一粒一粒的,一般年轻人和儿童特别容易犯这毛病。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多喝水,多吃蔬菜和一些清火食品,像柚子、西瓜都可以。

便便除了黄色和棕色的,还有红色、绿色和黑色的。一旦发现红色、绿色和黑色的便便,不能肯定就有健康问题,要看你头一天的饮食。俗话说,怎么吃的,怎么出来。要是头一天你吃了火龙果、苋菜等,第二天排出的便便是红色的;头一天吃了一些绿色蔬菜,如菠菜,第二天排出的便便是绿色的;头一天吃了猪肝或者一些肉食,第二天排出来的便便是黑色的……这些,就无须大惊小怪了。所以,如果大便颜色出现以上几种情况的改变,不要慌张,先回忆一下头一天有没有吃这些东西。如果没有吃过这些东西,尤其是出现了红色和黑色便便,那就是有血,要小心,可能是我们肠道某部位出血了。

专家暖心提示

王晏美(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猪肝不像火龙果吃进去是红的,出来还是红的。猪肝是棕色的,经过消化以后,会变成黑色的。

吃香蕉也会便秘

香蕉通便,这几乎是我们普遍认可的观念,可是,你知道香蕉也会引起便秘吗?

亲戚的一个小孩,本来排便挺好的,吃完香蕉以后,第二天便排不出来了。原因是他吃的香蕉是涩的,不够熟。而生香蕉里边含有鞣酸,不光没有通便作用,还会起到抑制肠道蠕动的作用。一般来说,有通便作用的香蕉,必须达到九成熟十成熟,皮上有少量麻点。

如果一个人便秘,那么建议他吃菠菜、猕猴桃、苹果和萝卜。因为菠菜补血、润肠、通便又含有粗纤维。而猕猴桃里面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含有一些亲水因子,吃到肠道里面,会吸水,体积变大,这样就会增加粪便的体积,进而增加对肠道的刺激,促进肠蠕动。苹果也是非常好的通便食品,比较温和,含有果胶,果胶对促进肠蠕动是非常好的。过去说“喝茶就萝卜,气得医生满街爬”,是因为萝卜的通气效果也比较好,能促进排便,临床上有一些中医给病人开方子,就开一味叫莱菔子的中药,其实是萝卜籽。萝卜籽和萝卜一样,都有非常好的通便效果。

大家常说“少吃肉,多吃菜”,其实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肉要适量地吃一些,它含有一些油脂,能起到润滑肠道的作用。同理,芝麻跟核桃也不错,因为里面有很多油,也有润滑作用。至于山楂,有营养、开胃之功效,胃口不好可以吃,但如果有便秘,它就会起反作用。因为山楂里面含的成分和生香蕉里面含的成分是一样的,也可以抑制肠蠕动。还有一个非常好的通便食物——木耳。木耳是肠道清道夫,可以吸附肠道的一些粪便残渣,然后排出体外。坚果也非常好,可以补脑、润肠,开心果就挺好。

现在很多白领不在家里做饭,也不买菜,接触上面这些东西的机会相对比较少。但是在办公室待着的时候,有事没事会经常喝点咖啡,这样,同事之间就传起来了,说早上空腹喝咖啡,对排便特别好。咖啡确实有通便作用,但是空腹喝咖啡不好,它会刺激胃,导致头晕。所以要起到通便作用,必须改变一下咖啡的饮用时间。

还有人说多喝水也能通便。因为当排便不好的时候,医生甚至连家里的老人都会说:“肯定是你没有好好喝水!”于是就不停地喝,不停地喝,喝到干呕。那究竟喝多少水才算是足够的量?一般每天是1200毫升,如果有便秘,每天喝水量就应该达到2000毫升。

可水没什么味道,有人就带点茶叶,泡点茶水,想以茶代水。但是茶喝不好,也会导致便秘。因为茶里边含有一些茶多酚,茶多酚跟鞣酸一样,会抑制肠蠕动,绿茶是这种情况。而像普洱茶等红茶,由于经过发酵,里面含有很多助消化的酶,则可以促进排便。所以,如果有便秘的话,建议多喝一些红茶,就是黑色的茶、颜色比较深的茶。

专家暖心提示

王晏美(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生香蕉里边含有鞣酸,不光没有通便作用,还会抑制肠道蠕动。一些人上班忙,觉得不够熟的青香蕉,吃起来不特别甜,糖分不特别高,而且能放很久,往往买一把吃一个星期,这种做法不可取。

“作”出来的便秘

便秘的人不仅自己感觉不舒服,而且关键还表现为脸上长痘痘、嘴巴里有口气、脾气不好等。于是,有人想出种种办法来解决自己的便秘问题,吃熟香蕉、多喝水。更有甚者进行灌肠,还言之凿凿地举出宋美龄的例子,说宋美龄长寿的秘籍是每周都会灌肠,因此才活到了106岁,而且到90多岁整个人还很美丽。灌肠真如此神奇吗?没病没灾,仅仅有点便秘就需要灌肠吗?

其实,灌肠液的清肠作用是有限的。要知道,跟便秘联系最紧密的就是肠子,而人体肠道较长,正常人体的肠道是8到10米,软软的,盘在腹腔里面,灌肠液根本不可能流入到大部分肠道。

现在常提宿便,“宿便在肠子里面不出去,天天带着它多难受!”大家就想尽方法,要把宿便给排出来,但是人体到底有没有宿便?医生曾给十个病人做肠镜检查,结肠镜把整个大肠都看完了,也没发现这十个病人里谁有宿便。所以,没必要因为考虑美容问题,就通过洗肠子这种方式,来清除肠道的宿便。

此外,如果长期灌肠,人体会对其产生依赖性。人体肠道里面都有些细菌——有益菌、无益菌,保持着肠道的内平衡,经常灌肠会破坏这样的内平衡。人体有一个排便反射神经系统,如果长期不用,这个神经系统的功能就会下降,等哪天不灌肠的时候,大便就排不出了。

灌肠这种方法太极端,因此,在排便不通畅的时候,有人倾向于喝助排泄的药。然而,这也会伤害肠子。临床上做肠镜检查的时候,可以看到,正常肠子的黏膜颜色是发红的,而经常吃泻药的患者的肠子,肠壁是黑的,最严重的跟黑煤球一样,这个就跟我们吃刺激性泻药有关系。

有人说吃中药安全,但实际上,很多刺激性泻药里面就有中药成分。像中药里的大黄、番泻叶、决明子,里面都含有一种叫蒽醌的化合物,吃下去以后,会把肠道吃黑,把肠道的神经吃坏,让整个肠道功能瘫痪,抑制肠的蠕动功能。所以,这些药可以短时间救急,但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也有人认为“是药三分毒”,所以从不吃泻药,而是长期多吃益生菌。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益生菌可以多吃,肠道里面需要一些有益的菌,像双歧杆菌、芽孢杆菌,都对粪便发酵和软化有促进作用,而且这种作用是双向的——大便非常干燥,它可以让大便软化一点;大便非常稀,它也可以让大便再成形一点。之所以要补充肠道有益菌,其实是因为我们平时感冒发烧常用抗生素,这样,虽把病菌杀掉了,却也把有益菌杀掉了,导致人体缺少有益菌。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食品里面才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各种各样的菌呢?最好的就是平常喝点酸奶。很多人在腹泻或者肚子不舒服的时候,会说:“这几天,我不能喝酸奶!”甚至觉得喝酸奶之后,会泻得更厉害。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酸奶是可以调整大便的。

如果用了这些方法以后,依然拉不出,可采用临时救急方法,如用一些开塞露。开塞露跟洗肠不一样,它只是临时解决一下问题,对肠道的副作用不是很大。我们可以将开塞露打到下面,润滑肠道,来救急。

另外,冬天天气非常干燥,肠道也会干燥,大便也会干燥,便秘会有所加重。这个时候,就要多吃百合、梨、枸杞子——这些都对肠道有滋润作用,可预防便秘。

专家暖心提示

王晏美(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在排便不通畅的时候,有人倾向于吃助排泄的药,恨不得今天吃完,明天就好。其实,市场上并没有这样的药,而且越强的药,越要控制使用时间,不能长期服用,如果吃多了,就会把肠子给吃坏。

拉肚子选对药才是王道

拉肚子不能乱吃药,更不能不治,以致泻起来没完。具体如何对待,要视拉肚子的原因而定。

拉肚子也称腹泻,分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可能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感染。非感染性腹泻的发病原因就包括吃错东西,比如吃了太凉、太辣的东西,导致胃肠不适应,也会拉肚子。简单区分就是,感染性腹泻可能由别人传染,而非感染性腹泻全赖自己。

拉肚子时,选药要合理。通常大家有一个误区,就是拉肚子后,马上吃药止泻。但是,有些强力止泻药吃后,虽然止住了腹泻,却治不了病根。如果导致腹泻的原因是病毒或者细菌感染,就相当于止了泻,却把病毒或细菌留在体内了。所以通常不推荐使用强力止泻药。

但是,拉肚子不管也不成,拉的过程中容易造成脱水,严重的话,可能会造成电解质紊乱,夺去生命,尤其是五岁以下的儿童。发展中国家的很多儿童,因为拉肚子不能及时就医,很容易就丧失生命。世界范围内,每年都有千百万儿童因此死亡。所以世界卫生组织一直在全球范围内,普及口服补液盐。

口服补液盐,可以补充腹泻造成的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其配方是世界卫生组织给的。有人觉得自己家里有盐和水,为了省钱,就直接把盐兑到矿泉水里喝。但是,世界卫生组织给的配方里,糖、盐有一个固定比例。如果自己兑,就需要在家里备一些很精细的量具。要特别强调的是,糖的量如果太多,会在肠道内造成一个高的渗透压,使身体里的水又渗到肠道,让腹泻症状更重。所以,不是随便配点糖盐水就可以喝的。

当出现细菌感染性腹泻时,及时去医院,医生可能会给开诺氟沙星这种抗生素。但使用抗生素会有一些不足,比如杀菌。要知道,肠道里有好的细菌,拉肚子时,肠道里好的细菌可能也被拉出去,从而造成菌群失调。

有时候,想让拉肚子的时间稍微缩短,可以用蒙脱石散。蒙脱石散非强力止泻药,而是吸附性泻药,相对温和,有吸附作用。它吸附肠道里的病毒或者细菌,然后把它们带出去,同时在肠道的黏膜上形成一个保护膜,这样吃东西就不会对胃肠道造成太大负担。蒙脱石散还有另外一个妙用,就是口腔有溃疡的时候,可以把药粉放一点在上面,它起到保护作用。

平时调节胃肠道功能时,可以喝酸奶补充有益菌。但当出现拉肚子症状时,单纯靠酸奶就解决不了太大问题了。因为酸奶里面,无论是双歧杆菌还是乳酸杆菌,数量都非常少。这个时候就需要药品,在药品中,益生菌是集中的,量非常大。

老百姓还常有一个误区,就是觉得拉肚子的时候,吃什么拉什么,所以干脆就不吃,这也不好。拉肚子本身就挺难受,拉得有气无力,不吃东西怎么补充能量、恢复精力?这时候还是要吃的,虽说会继续拉,但是我们可以少食多餐,吃一些清淡的食物。

专家暖心提示

冀连梅(北京和睦家康复医院药房主任):怎么判断拉肚子是否是细菌感染性腹泻呢?拉得很重,而且过程中有脓血便,或者说拉肚子的同时伴有发烧,这个症状就是,要及时去医院。

我的口腔溃疡是遗传的

口腔溃疡跟牙疼一样,不算病,但疼起来要人命。尤其是经常出现口腔溃疡,大家可能比较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

一位美女在光鲜靓丽的外表之下,有一个不为人知的隐痛:她从小到大都有口腔溃疡,最严重时,嘴里长出三个溃疡,这种状况持续了二十多年。这个病叫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于轻型口腔溃疡。一般来说,溃疡在十个以下的,都叫轻型口腔溃疡。

通常人们认为嘴巴里面破了,或者长了一层白膜,就是溃疡。实际上,溃疡是一个坑。舌头表面有上皮层覆盖,长一个溃疡后,上皮层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就陷下去一块。最疼的溃疡长在舌侧缘,因为它挨着牙。舌尖要是长了溃疡,吃饭、说话,一碰上牙,就会疼。

复发性口腔溃疡,复发的时间间隔不一样。有的人长溃疡是这个刚好那个又起,比如轻型口疮。这还是需要用药物治疗的。也有人复发时间间隔很长,比如今年长溃疡,明年再长,那就有一年的间隔。有的人是间隔一个月,比方说有的女性一到月经期间,就长溃疡。

总体来讲,口腔溃疡是一种遗传病,跟遗传基因有关。口腔溃疡不是显性遗传的疾病。经常复发的口腔溃疡,还可能跟激素水平有关。比如说怀孕期间,复发性口腔溃疡可能会减轻,因为孕激素的水平提高了。经常复发性口腔溃疡还跟白色念珠菌感染有关。不爱刷牙、口腔卫生不好,也容易发生口腔溃疡。

还有很多人将口腔溃疡归咎于不良的生活方式。当然,生活方式不注意,肯定有影响,比如熬夜、消化不良等。很多有胃溃疡的病人有复发性口腔溃疡,证明口腔溃疡跟消化密切相关。喝酒对口腔溃疡不好,但不是主要的。口腔溃疡经常是由于精神紧张引起的。有一种行为,就是追求完美,不管什么事,一定要得一百分。非要得一百分的人就特别容易得口腔溃疡。还有咬颊——外伤也是一个因素。另外,有些人小动作特别多,比如有的女生发嗲,经常“嗯”。这样的动作总咬舌头,绝对是不好的;而且即便没有复发性口腔溃疡,没准还能咬出创伤性溃疡。

一般长了口腔溃疡之后,都特别怕疼,这是因为:第一,牙刷容易碰到它;第二,牙膏都有一点刺激性。因此,牙刷一定要选用软毛的、毛头磨圆的保健牙刷——有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人尤其要注意这一点。有的人特别节约,经常出差,就把酒店里的牙刷带回来用,用一段时间后,发现嘴巴里到处都疼。这就是由于那个牙刷的毛是有刺的,而保健牙刷的毛头都是磨圆的。

牙膏可以选择中草药牙膏,它对口腔溃疡有好处。不要选美白或者薄荷味特别重的牙膏,这种牙膏对黏膜有刺激。本身没有口腔溃疡的人在黏膜破的时候都会受到刺激,有溃疡的人就更受不了了。实在不行就选择儿童牙膏。儿童牙膏刺激性小,是最温和的。

专家暖心提示

孙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主任医师):口腔溃疡不能吃辣,但不等于说,爱吃辣就会得口腔溃疡,这个不是绝对的。比如湖南人、四川人并没有明显比其他地方的人多长溃疡。

滚开吧,口腔溃疡

对某些人来说,口腔溃疡已经不是小事,而是一个病了。

口腔溃疡的直接危害就是影响吃饭,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有一种叫轻型口疮。这种口腔溃疡过七到十天,可以自愈。所以,治疗原则是消炎止疼,促进溃疡愈合。一般得了轻型口疮,自己买点药或者忍几天就过去了。

针对轻型口疮,民间有很多治疗方法,比如涂白糖、多喝茶水、喝蜂蜜水、吃维生素、吃西瓜霜等。但其实不能选白糖,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能抹刺激性的东西。比如,有些病人往溃疡上抹酒精,有些病人抹盐,这些都是错误的——酒精会烧得人很疼;茶水漱漱口也许有点好处,效果难讲,但可以用茶多酚;蜂蜜不常用,但有一种蜂胶药膜贴在溃疡上,可以使溃疡愈合;还可以选择一些含片。

复发性口腔溃疡有轻型的,也有重型的。重型的口腔溃疡在医学上叫腺周口疮,就是说口疮坏得特别深,都快到黏膜腺周围了。它与轻型口疮不一样,是比较厉害的大坑,而且过七到十天愈合不了,有时要半年才能好。通常,没有大夫介入,嘴里有这么长时间的溃疡,病人是受不了的。腺周口疮有可能是由轻型口疮慢慢演变,长成的大溃疡。一般有大溃疡的同时,其他地方可能还有小口疮。

如果得了腺周口疮,偏方也好,自己吃药也好,都治不好。这时,要到医院就诊,因为可能需要一些口服药物,或者有时还需在溃疡的基底打一些糖皮质激素。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中有75%的人是轻型的,有10%的人是腺周口疮,还有5%的人则是一种口炎型口疮。如果溃疡个儿不大,绿豆大小,但是超过十个了,这就叫口炎型口疮。医生管它叫“满天星”,就是说全嘴都是溃疡。这种情况,光用点含片、吃点蜂蜜是不行的,一定要到医院就诊。有这种黏膜病的患者,医生可能需要用一些药物对他进行全身调节。

另外,还有一种病叫白塞病。白塞病是不光嘴上长溃疡,外阴部也长溃疡——有98%甚至100%的人,会长复发性口腔溃疡;同时有80%的人,会长外阴部溃疡。外阴部溃疡发作的频率比复发性口腔溃疡要少,比如两三个月或一年,偶尔长一次。所以特别容易被忽视。

口腔溃疡最好到医院就诊,医生通过问诊能发现患者是否得了白塞病。在问诊时,医生会问:外阴部有溃疡吗?有没有针眼化脓?有没有复发性口腔溃疡?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很可能就是白塞病。有一个护士给患者打针,认真消毒后,针眼依然化脓,又消毒了针眼还化脓。后来一查,就发现患者是白塞病。这位患者同时就有口腔溃疡、针眼化脓、外阴部溃疡这些症状。

白塞病跟自身免疫有关,它是一个血管炎,而且会有很多全身反应。如果不治或者发现晚了,可能突然致盲,而且之后很难恢复。有个血管炎患者,有时手指头、脚指头会溃烂,皮肤上也有大溃疡,症状很严重。所以应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别看一个小小的口腔溃疡,还是应该重视。

专家暖心提示

孙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主任医师):轻型的口腔溃疡,不管它,到时间会自己好,所以也叫自限性的溃疡。但是,用药可以减轻痛苦,促进它快点愈合。

“作”出来的口腔溃疡

年轻人中曾特别流行一句话:“No zuo no die!”口腔溃疡,也是很多人自己作出来的。

口腔长溃疡比其他地方多,因为口腔挨着牙,牙硬,软组织软,牙就很容易伤害舌头。特别是有意识去咬的时候,就会形成创伤性溃疡。一个九岁的小孩,因为上课不想听老师讲课,就习惯用自己的牙齿不断咬舌头,结果咬出一个像刃的溃疡。这溃疡就是自伤性溃疡——自己咬自己而形成的溃疡。

除了有意咬出来的溃疡,牙尖也会导致创伤性口腔溃疡。正常的牙尖是圆的,至少边缘是整齐的,而不是锐利的。现在嘴里有小牙根的人很常见。这些小牙根跟正常的牙齿不一样,边缘变锐利了,像个小刀似的,会刮舌头。总刮总刮,长期刺激,舌头上就会形成一个溃疡。还有的人,牙齿掉了一块,剩下一半,有个小碴,也不去看病。比如,有个人有一颗大牙,一点点掉了,形成一个小圆冠——叫残冠,比以前锋利了,总刮舌头,慢慢就形成了一个溃疡。

另外,有的人没事老啃下唇,也会啃出溃疡。还有,大家平时吃东西,吃着吃着咬自己一下,也会咬出溃疡——大人通常会笑话:是不是想吃肉了?还有的人有时候一咬,就把黏膜上咬出一个血泡。

上面这些,都叫创伤性口腔溃疡。这种溃疡有个特点,就是由于长期慢性刺激,都有白边。

创伤性口腔溃疡的发生往往和牙齿有关。但是如果没有牙框,舌头就会越来越大。牙齿对舌头大多还是有好处的,只不过偶尔会咬到舌头。因此忠告大家:心情要静下来,吃饭慢一点,尽可能别咬舌头,也别咬嘴。

有的人赶着上班,买根油条,很快就吃进去,一吃就把上颚给弄一个血泡。还有很多老年人、中年人总是容易咬伤自己。有一个老年人,就总是舌头长溃疡,颊部被咬伤。这是因为他已经老了,但心还像年轻人一样急躁,动作不协调。想想,如果有小伙子的心态,可只有六十岁人的动作,这样的人怎会不咬伤自己呢?

要减少创伤性溃疡,除了吃得慢一点,防止咬伤之外,还要把嘴里一些残根残冠早点儿治好。大夫把一颗牙恢复成好牙特简单,就磨一下;也可以补一颗新牙,补得跟原来一样;实在留不了,还可以把牙拔了,重新镶一颗,这些都可以做到。不要总有残根残冠,因为会导致反复的溃疡,长此以往,可能变成一个可怕的疾病——口腔癌。减少残根残冠,能够预防口腔癌。

另外,很多人为了美戴牙套。戴牙套等于在牙齿的基础上,又加了一个比牙更坚固的东西,而且上面要拉丝,有更多刺,会更锐利。一般来说,如果发现一边疼,可能是因为牙套的弓丝弹出来了,刺激黏膜,就要赶紧找大夫看,调整。如果一直扎着黏膜,不去看,那就会变成溃疡。门诊里面,因为戴牙套而长口腔溃疡的病人很多。

镶假牙引起口腔溃疡的情况也很多。假牙太长,硌到黏膜上;或者有的人牙床完全没有了,就戴到软组织上。这些义齿的边缘,都可能导致创伤性口腔溃疡。一旦形成创伤性口腔溃疡,就先别戴假牙了,要去医院找大夫拿药抹抹,先把炎症治好,然后再找原来给镶牙的大夫调整牙。

专家暖心提示

孙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主任医师):如果小孩总咬自己,把自己咬成口腔溃疡,那么他很容易有不良习惯——咬。有时可能是因为,这个孩子有多动症。如果是多动症,就建议到相关门诊去治疗。

口腔溃疡也致癌

口腔溃疡严重到一定程度,会得口腔癌。但不是指复发性口腔溃疡,而是指有些创伤性口腔溃疡。比如,牙尖长期刺激形成溃疡,就可能导致口腔癌。一个老工人刚长一个溃疡,去小医院,医生没太重视。结果一直发展到颌下淋巴结肿,一看,溃疡大了!这就是牙尖长期刺激导致的。所以,一个创伤性溃疡、一颗锐利的牙尖在嘴里,都很可怕,应该重视。

判断是口腔癌还是一般性的口腔溃疡,要求人们有定期检查口腔的习惯。就像每年要体检一样,口腔也应该定期检查。通常,癌性溃疡总在一个地方持续地长,不会自愈;而复发性口腔溃疡是这边长好了另一边再长,并能自己愈合,所以很好分辨。癌性溃疡还有个特点,一定是菜花样的。一旦长出菜花样的溃疡,就需要就诊。另外,一般的溃疡是个坑,而癌性溃疡是增殖性的溃疡。

口腔癌的病因不太清楚,但是跟一些因素有关,比如创伤、遗传因素、吸烟。有个老人一直抽烟,得口腔癌以后,又得了肺癌。还有个孩子从十岁开始抽烟,二十三岁就得了口腔癌。所以希望每个抽烟的人都能戒烟。至少现在公认的流行病学调查的大量研究证明,吸烟和口腔癌是有关系的。嚼槟榔也容易导致口腔癌。槟榔含有槟榔碱,能促进癌变;还能形成黏膜下纤维性变,也容易癌变。大量饮酒也跟口腔癌有关。很多调查表明,饮酒,特别是大量饮酒,对口腔癌有促进作用,至少能使很多有害物质溶解而侵犯到黏膜。

门诊中,很多得口腔癌的病人都有吸烟史、嚼槟榔史、饮酒史。所以,提醒大家一定要克服不良生活习惯,比如抽烟、吃槟榔、饮酒。

口腔癌像其他癌一样也会扩散,一直弥漫全身,到最后人就活不成了。但口腔癌如果做到早期发现,治愈效果还可以。大概五年生存,治愈率能达到50%。而且比较有利的是,因为长在口腔,容易及早发现。

口腔癌不但对生活质量影响很大,而且对面形有影响。做切除的话,不可能原地切。而且因为要做颈清扫,切完之后,很多病人会留下一道斑痕;有的病人还可能在原地空出一块,比如把上颌骨切了,下颌骨切了,都会有缺损——当然现在修复得好一些了。甚至,有的病人还得把舌头切一半,这样说话可能就说不清楚了。

只要是癌,它就有转移,有浸润,也叫“细胞长腿”。一般来说,口腔癌会转移到颈部淋巴结。到了淋巴结,走得就快了。所以做颈清扫时,经常也能清掉很多已经长有癌细胞的淋巴结。

专家暖心提示

孙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主任医师):口腔癌跟其他所有癌一样,越早发现越好。一般来说,有溃疡、有疼痛、及时就诊,大夫就能看出来,关键是千万别扛。万一是口腔癌,就把早期发现的机会扛过去了,可能癌细胞已经长腿跑了。那样,即便原地切除也不管用,因为癌细胞还可以再造一堆种子。

你找刺激,胃可受不了

说到对胃的刺激,衣食住行里面,“喝”无疑影响很大。喝什么呢?

酒,没错!喝酒会引起胃痛。酒中最主要的化学物质是乙醇,而乙醇对人体,尤其对胃黏膜一定有伤害。不管是啤酒,还是红酒、白酒,它们的区别只不过是所含乙醇量不同,对胃的伤害则都不可避免。每个人的自我感受不一样,有的人喝完酒以后,自我感觉胃黏膜并没受到很大损伤,症状不重,但实际上,喝酒对胃的损伤还是存在的。医学上曾做过专业实验,即直接用酒精,也就是乙醇,给白鼠灌胃,结果用肉眼就可看到黏膜马上发生红肿和一些破损。

除酒之外,还有很多喝的东西有刺激性。比如,面对高强度生活,有时候要喝点咖啡和茶来提神。咖啡和浓茶都含有高浓度的咖啡因。从胃健康的角度来说,咖啡因对胃黏膜刺激很大,会诱发胃的一个急性严重反应,因此,不建议喝特别浓的咖啡或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喝茶对身体不好。在古老的茶文化中,尤其是绿茶,有抗氧自由基的作用,可以延缓甚至抑制胃癌发生,所以,比较淡的绿茶或者一些养生的普洱茶,对身体还是大有好处的。

网上有人说,吃火锅后,喝点酸奶,可以保护胃黏膜。因此很多人吃完火锅,觉得特辣、特刺激,这时他们就会喝点酸奶,保护一下胃黏膜。这其实是谣传。牛奶也好,酸奶也好,对胃黏膜产生的保护作用都非常有限。要知道牛奶、酸奶喝下去,已经是在进食的辣椒刺激到胃黏膜之后,这属于事后补救,没有太大效果。另一方面,辛辣饮食不一定会对胃黏膜造成损害,而只不过是胃部不适的一个诱因。如果一个人有慢性胃病,又被辛辣饮食刺激,那么可能诱发一些症状。但如果这个人的胃比较健康,那么适当的辛辣饮食则不会直接造成胃黏膜损害。

有些人身体一不舒服就吃药,比如止疼药、感冒药等。他们认为,吃药对胃没有刺激。事实上,吃药在感官上没有刺激和对胃真的没有刺激,是两回事。很多感冒药和止疼药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甚至达到胃出血的程度。而且这种损伤有个特点,就是病人自己感觉不到胃部不适,因为它本身有止疼作用,但一旦出现情况,就已经很严重了,说明可能胃出血或者胃穿孔了。所以,这类药物能够避免的话,最好不吃。

专家暖心提示

陈宁(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吃完火锅和烧烤以后,如果觉得胃不舒服,那么可以自备一些胃药。常用的胃黏膜保护剂、所有含铝的制剂——氢氧化铝或者铝碳酸镁这类药物,都可以起到暂时缓解胃部不适的作用。

压力也会引发胃病

各行各业都要面临压力,那么,压力会给胃带来怎样的影响?

青年演员林园曾讲到拍戏压力大对自己胃的一些影响。比如进剧组后,到了新环境不适应,压力大,睡不好觉,第二天就顶着黑眼圈,饭也吃不下去,有时还恶心,说话说着说着就干呕。

对自我要求高、周围人施压,以及身体累,都可能产生一些压力,从而导致胃不舒服。这是因为人体在正常情况下,胃腔里存在一些刺激性因素。对正常的胃来说,胃本身有一些保护机制,即胃里有一个平衡系统存在,这些刺激性因素就不会引起症状。而当压力过大时,这个平衡系统就会失衡。这可以用医学上的“天平学说”来解释:胃的一边是攻击因子,一边是防御因子。攻击因子包括胃酸、胃蛋白酶等,它们是为了帮助消化吃进去的食物而必须要存在的,但它们本身对胃黏膜有很大的损伤性。防御因子则包括人体的一些黏液和特殊物质,以及胃黏膜的一些血流,它们可以防止攻击因子对胃黏膜产生有损伤性的刺激。在正常情况下,攻击因子和防御因子是平衡的。而当压力过大时,攻击因子增加。另一方面,由于胃里的血流减少,胃分泌的黏液也减少,防御因子也会减少。这样,天平就会失衡,胃黏膜也会因此发生一些变化,比如发生胃部炎症,甚至消化性溃疡。

由压力导致的胃部不适情况分两种。天平失衡只是其中一种,叫器质性疾病。还有一种叫功能性疾病,是指胃黏膜本身并没有受到太大损伤,但是人的脑长轴在大脑产生压力时,会对胃肠道释放一些因子。这些因子会引起胃发生痉挛或者胃肠道蠕动变慢等,然后引起很多症状,最常见的就是胃痉挛,会疼得很厉害。

对于胃部发生的器质性疾病,通过拍胃镜检查,发现有菌或有其他变化,吃药就可以解决。而对于胃部发生的功能性疾病,则要区别对待。如果导致功能性疾病的压力在正常范围内,那么不用极端地去吃精神方面的药物。这时,只依靠自身的一些减压方式就能解决。然而,如果压力在非正常范围内,则要适当吃一些药物,以缓解症状。比如痉挛时,可以吃一些解除痉挛的药物。

适当减压,是保护胃肠道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压力特别大时,可以拿其他事情来转移注意力,比如做动物救助活动。曾有一篇报道说,在救助动物的同时,人的内心也得到了放松。林园在上海拍戏时,有个保安养了几条狗,其中一条小狗的右腿被轧,后爪的肉被掀开,走路一瘸一拐。林园就将其送到医院治疗。最后一天拍戏,恰巧在小狗所待的大院,小狗看见林园以后特别高兴,远远地就迎上去。等林园拍完戏回来,打开车门,狗就在她车上待着。司机说开了车门,狗就上来了,怎么轰也轰不下去。

专家暖心提示

陈宁(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人在集中注意力做某件事情时,会给自己很大压力,这时需要适当放松、分散注意力。可以把压力分散到养小动物或者健身上,这些都会给身心带来愉悦感。

铁打的胃受不了奇葩的吃法

无论是群众演员,还是国际巨星,在荒山野岭要什么没什么的环境里拍戏时,可能盒饭就是唯一可吃的东西了。

青年演员林园曾谈过关于剧组盒饭的事情:其实剧组盒饭都差不多,一般是西红柿炒鸡蛋、小白菜炖蘑菇等,荤素搭配,每人能有三四个菜。但有时候,夏天拍戏,天热,导演为了赶进度,就把吃饭的时间忘了。饭点一过,再吃饭时,饭菜就馊了。有时候,吃黄豆芽,豆芽已经黏黏的、酸酸的。而冬天拍戏,天特别冷,过饭点了,再吃饭时,米饭、馒头都凉了。

黄豆芽黏黏的、酸酸的,味道变化很大这种情况,通常来说,是因为高温之后,菜发生了变质,而且产生了细菌,比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者沙门氏细菌。这些细菌对人体有害,吃进去之后,人如果抵抗力比较弱,就可能得急性胃肠炎。虽然不是每个人都会得急性胃肠炎,但最好避免摄入变质食物。

有时候,大家会每个人点几个菜,一起拼菜吃。这样,你一筷子我一筷子,可能吃的不仅有美味,还有别人的口水。先不说从心理上能否接受,单从健康角度来讲,也存在隐患——要知道胃病是会传染的。一般人都知道感冒会传染,却不知道胃病也会传染。

不像感冒通过呼吸道传播,胃病传染是胃里的幽门螺旋杆菌经过唾液或者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它通常发生在一起吃饭时。幽门螺旋杆菌是胃里的一种细菌,它的感染通常是一个慢性过程。

一些人喜欢吃日本料理,比如带血的牛排,觉得口感好、嫩滑。然而,吃牛排也好,海鲜也好,如果是生的或者偏生一点,虽然口感好,但从卫生角度来说,不建议经常吃。即便质量最好的牛排,也不建议常吃。要知道,只要是动物,它们身上一定携带有一些细菌、病毒或者寄生虫。这些微生物对动物自身可能无害,但对人体有害。换言之,可能一头牛看上去很健康,但把它烹调出来之后,由于没有完全把它体内的微生物杀掉,那么人吃到肚子里就可能引起动物源性的传染疾病,所以建议尽量吃做得全熟的东西。

一般吃刺身,都有芥末。芥末又呛又辣,有些人就认为芥末有杀菌作用。其实,芥末虽然对口腔刺激性很大,但对微生物没有明确刺激性。微生物通常对酒精或者高温加热才最敏感。

专家暖心提示

陈宁(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并不是所有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之后,都会得胃病。有些人是一个无症状的带菌者,本身没有胃病,但可能跟他一起吃完饭后,其他人就被感染了。这是因为,就自身来说,其他人也许对这个细菌比较敏感,就会患上慢性胃炎或者消化性溃疡等与胃相关的一些疾病。

明星养胃小绝招

明星虽然表面上光鲜靓丽,但是为事业也付出了一些代价。可以说,在养胃保卫战中,打得最激烈的就是明星这个人群。一般来说,大牌明星都有自己的养胃绝招。

麦当娜,经常吃全谷物、各式新鲜蔬菜、蘸日本大酱的海藻、发酵豆制品和印尼豆豉。这些食物保持着她的肠道菌群平衡分布生长,从而调理她的肠胃功能。

黄圣依,只青睐中国传统的普洱茶,对咖啡、碳酸饮料、酒精饮料等一点也不感兴趣。

谢娜,用醪糟鸡蛋汤来对付胃部不适。

高圆圆,用红豆薏米杂粮粥来调理肠胃不适。

其实有时候,这些大牌明星不见得是因为耍大牌和矫情,故意把自己的生活弄得这么复杂,而是面临剧组生活的压力和问题,胃实在受罪。在剧组里面生活常常三餐不定时,非常容易导致暴饮暴食。有时演员还会为了拍戏吃过多东西增肥,然后一下子又吃过少东西减肥。这种生活方式之后,胃部就有一些明确信号来提示自己不舒服。比如晚上吃太多,夜里睡觉会觉得撑,想运动,又太困,第二天早晨起来,胃就不太舒服;有时候不吃饭,胃就有点泛酸水;有时候减肥,太久不吃饭,胃就会疼。

三餐不定时和暴饮暴食对胃造成伤害的原理如下:就三餐不定时来说,从小到大,人的身体已经养成习惯,即在三餐该吃饭的时候,胃会分泌一些胃酸。如果这时没有得到食物,这些胃酸就可能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就暴饮暴食来说,过多饮食会造成胃短期内容量变大。而长期进食过少,胃容量也会发生变化,对胃动力造成影响。

面对三餐不定时和暴饮暴食这种情况,林园有自己的养胃绝招。她进剧组后,平常会带一些东西:

干果、核桃等。不按时吃饭时,就补充些能量。多吃这些东西,不但对身体好,补脑,而且可以变得漂亮。

水果。比如香蕉、猕猴桃,既能补充维生素C,又不会发胖,而且香蕉还有润肠作用,可以减肥。

苏打饼干。饿的时候,可以吃一点苏打饼干垫垫肚子。

暖宝宝。冬天拍戏,穿的鞋底太薄,可以把它贴在脚底和脚面;或者胃疼、肚子疼时,把它贴在胃和肚子上,就有一些保暖和缓解疼痛的作用。

苏打粉。进组必带的一种东西。

带干果、核桃和水果,来改善三餐不定时的状况,很容易让人理解;但带苏打饼干、暖宝宝和苏打粉养胃,有些让人费解。通常认为,吃苏打饼干会让人很撑。但实际上,苏打饼干对胃很好。小苏打化学名称是碳酸氢钠,有助于保护胃黏膜。如果进食碳酸氢钠,它就可以跟胃酸中和,从而缓解胃部不适。

暖宝宝用来暖胃,在医理上也有这个说法。胃病的诱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饮食和环境,而环境里面最主要的一点是受凉。夏天在空调房中,或者冬天爱美穿得少,导致受凉,就可能对胃肠道造成刺激,比如胃蠕动过慢或者胃发生痉挛。所以,随身携带暖宝宝这类东西防止着凉,很有好处。

无论在剧组,还是在家,林园还有一个养胃秘籍:吃小米苏打粥。从中医传统理论上来说,小米是非常养胃的东西。而小苏打本身有中和胃酸的作用,对胃酸过多或者上腹疼痛可能有所缓解。而且,加入小苏打之后,粥会变得黏稠,口感很好。

专家暖心提示

陈宁(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小米苏打粥做起来很简单,把小米煮好后,倒点小苏打就可以了。但要注意,小苏打要配着米,不能放太多,且要放均匀一点。

别把吐酸水不当一回事儿

很多人年纪轻轻,就经常怨叹:“哎呀,今天不跟你们出去吃饭了!”问怎么了,统统回答“胃酸”。

以前,老年人出现吐酸水的情况比较多,但现在年轻病例在增加。一方面是由于人们饮食习惯改变,吃的东西越来越刺激;另一方面是由于饮食西方化问题,不少人吃麦当劳、肯德基,吃成胖子,胖子更容易泛酸。

常吃的食物里,有些可以诱发泛酸,比如红薯。红薯里边含大量淀粉,吃下去以后,大部分在胃里可能转化成糖,导致泛酸。紫薯也一样。蛋糕也会导致泛酸,因为蛋糕里面有奶酪,这些成分到胃里,可能造成胃排空延迟——在胃里,东西不向下走,反而泛上来。

另外,韭菜、辣椒、山楂、酒、咖啡、烟,都会诱发泛酸。酒喝多了,吐完以后,第二天嗓子不舒服,就是因为吐上来的东西里有胃酸,把嗓子烧坏了。咖啡导致泛酸,最主要是由于咖啡因造成胃酸增加;另外它可能影响胃跟食管之间的屏障功能。现在爱喝咖啡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甚至很多人养成了习惯,一天不喝一杯就没精神。这个习惯不大好。抽烟也会导致泛酸。

刺激性食物吃得过多也容易泛酸。尤其是机体有一个基础的情况——胃跟食管连接功能相对较差,即把住门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泛酸。但是,为了不泛酸,从此之后就再也不吃会导致泛酸的食物,也没必要。对有胃食管反流病的人来说,尽量少吃就可以了。

其实每个人都会泛酸。偶尔泛一次酸,譬如酒喝多了,泛一次酸,这是生理性反流,没问题。但一旦一天、一周,出现两到三次以上的烧心、泛酸症状,就可能带来胃食管反流病,是病理性状态,而非生理性状态。

胃酸的腐蚀性很强。但是胃酸要是在胃里边,就没问题;要是跑到食道,轻者会有烧心、烧灼、胸痛的感觉,重者则会造成食道炎症,叫反流性食道炎。反流性食道炎就是东西该往下走,却往上跑了。甚至反到口腔以后,造成咽炎、声带发炎、牙齿损伤。有些人牙齿松动、脱落,就跟反流性食道炎有关。

胃食管反流病症状轻的话,病人自己能解决。吃点碱面、苏打饼干或者一些简单的抗酸药,就可以了。症状比较重或者有食道炎的话,就得找大夫。大夫会根据病人烧心、泛酸的程度,给病人做胃镜,看看有没有到食道炎的程度,然后给病人用一些药物,包括一些效果更强一点的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专家暖心提示

尚占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其实,胃里平时应该有胃酸,它可以帮助消化。吃大餐以后,胃酸能把食物消化掉。但是一旦胃酸跑到食道或者咽喉,病人就可能感觉烧心或者嘴里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