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和善而坚定,轻松养育好孩子
56788500000004

第4章 坚韧不拔的意志

所有坚韧不拔的努力迟早会取得报酬的。

——安格尔(法国)

别跟孩子做交易

孩子到底怕不怕打针,还真难说。当孩子在医院刚出生时,被接生医生注射第一支疫苗时,孩子甚至不会哭,通常只是在拔针时才哭一下。而后来,许多孩子到了医院,还没有开始打针就已经鬼哭狼嚎了。在打针的地方,常常是所有孩子都在哭,哪个孩子不哭倒好像对不起一起来打针的小伙伴了,于是干脆也哭吧。

小溪在前期打针时也会哭,有时还会拼命反抗。

两岁的时候,我第一次带她去打针。

前一天我告诉她,明天要去打针,她吓得马上要哭,我问她为什么还没有打针就哭呢?她表示害怕,说打针疼。

我告诉她:“小溪,打针的确有些疼,打了针,可以少生病,这样以后打针就少了,但是打针不是特别的疼,只是有些疼而已,如果你想做一个勇敢而坚强的孩子,就应该不怕打针,也不要哭,因为哭也没有用,哭完还是疼。”

她想了想,答应了。这是给孩子做好一个铺垫,让孩子有心理预期。有些家长瞒着孩子,骗孩子去,结果孩子一到医院发现要打针,就疯狂地抗拒挣扎了。

第二天,我带她去医院的路上,告诉她:“待会看看有没有非常勇敢的不哭的小朋友,你帮爸爸找一下。”

“好的!”小溪小声说,显然她还是害怕,但心情平缓了一些。此时,应该使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打针以外的地方。

到了医院,因为是疫苗注射日,所以到处都是孩子,哭喊的孩子一片。门口有卖氢气球的,气球飘在空中,有米老鼠、唐老鸭、机器猫……我看到有的家长提前给孩子买了,也有的说如果愿意配合打针的话,就打完针再给孩子买。我们没有买气球,也没有告诉小溪她要配合打针的话,我就给她买。之所以这样,只是不想让孩子认为这是一种交易,而是想让孩子学会坚强。

看到那么多小孩哭,有的家长苦苦相劝,孩子还是不愿意;有的说,打完就买好吃的,好玩的;有的说,打针一点儿也不疼;有的说,你看人家比你还小,都打了……我只告诉小溪:“勇敢的孩子才是最棒的,我相信小溪是个勇敢的孩子,而且哭还是疼,因为哭也没用。”

于是,小溪含着眼泪走到抽血的护士面前,我蹲下来,小声地和她说:“小溪是个勇敢的孩子,把自己的手给阿姨吧!”

小溪缓缓伸出自己的小手,将自己的手交给了护士阿姨。护士应该是位年轻的母亲,她一直有些烦的样子,因为每个抽血的小朋友都像和她打架一样。此时她突然看到这样一个自己主动伸出手来的小朋友,倒是一下子放松了许多,原来紧锁的双眉慢慢舒展开来,继而用非常温和的语气说:“来,小朋友,把小手给阿姨,一会儿就好了!”

抽完了血,尽管有眼泪在眼中,小溪也没有哭出来。我立刻表扬她是个勇敢的孩子,问她疼不疼,她的回答是有些疼;问她是不是非常疼,她表示也不是非常疼。

出了医院,我买了一个氢气球给她作为礼物,告诉她,勇敢的小朋友应该获得礼物,这个奖励是事后的,而不是事先承诺的。

从此,再遇上打针,小溪慢慢地也不怕了。待她再大一些时,即使是挂吊瓶,也会勇敢地看着护士扎针,因为她明白:“哭也会疼,哭也没用。”

早上起得了床

“宝贝,快起床,你看看都几点啦?”

宝贝在床上翻了个身,非常气愤,不理会大人。

“再不起来就掀被子啦,要迟到啦!”

孩子气呼呼的,不理会大人,即使起来,也非常不爽,甚至流着眼泪,一种不起床没有办法的样子,一种被逼迫而无可奈何的状态。大人则不停地数落孩子——自己六点就起来为他做早饭了,他都这么大了还不理解父母的辛苦——一而再,再而三地叫孩子起床,从柔声细语到正颜厉色再到暴跳如雷,直到最后的掀被子,险些动用武力。弄得每天早上就像打仗一样,父母和孩子都不得安宁。

人生后三十年睡不着,前三十年睡不醒。

我想此刻正在读书的大人们,大家都应该有过小时被大人叫醒的难受感觉吧,曾经的痛苦忘记了吗?如果没有忘记的话,为什么会重复这种做法去为难你的孩子呢?

其实孩子叫不醒不能怪孩子,因为这是由人的生理决定的。上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每天应该睡够10个小时,如果晚上9点睡觉,第二天早上7点起来是比较适合的。但现在的家庭晚上9点睡觉常常是很难做到的,哪家的父母能9点就睡觉?

大人早些休息,为孩子早睡觉提供一个大环境。如果全家的灯都关了,孩子自然就睡下了,而且孩子通常都是缺觉的,孩子睡眠比成人要好许多。如果实在有事情要做,也应该等孩子睡着了,大人再起床做尚未做完的事情。

改变叫醒孩子的习惯。把“快起床,时间到了。”这样的字句转变成“孩子,你的大白兔一夜没有盖被子呀?!”听到这话,他一般会起来看看他的大白兔。

“孩子,今天要不要上体育课,要穿运动鞋吗?”听到这话,他一般会睁开眼睛回想他的课程表。

“孩子,昨天爸爸梦见你长了双天使的翅膀,飞了起来,你长了没有呀?”他可能会起来检查一下他有没有长翅膀。

我们家还有一个叫醒孩子的方法——就是让姐姐去叫醒妹妹,或是妹妹去叫醒姐姐,她们通常一边叫“姐姐”“妹妹”,一边亲吻对方,当醒来的孩子,看到她喜欢的姐姐妹妹时,就会抱在一起,此时大人会说:“妹妹来看姐姐起床啰”“姐姐来看妹妹啰”,继而孩子就高高兴兴地起床了。

让孩子自己管理时间。一年级的时候,我送小溪上学。有时她拖延,我也不着急,让她真正体会迟到或者即将迟到的匆忙感。有一天送她上学的时候,因为她在家逗留了不少时间,比平时晚了一些,快到学校的时候,她看到校门口的同学们不多了,明显地紧张了起来。

“爸爸,今天是不是要迟到啦?”她紧张地问我。

“是要迟到了,不知老师在不在教室等着你呢?”

“啊,那我们快一些呀!”听到老师可能在等自己后的小溪更担心了。

“好的,我们快一些,以后你可以穿衣服快一点儿,洗脸快一点儿,这样你就不会迟到了,我们明天开始速度快一些,爸爸叫你起床,你就马上起来,好不好?”

“好!”小溪大声回答,我们一路小跑向学校赶去,所幸没有迟到。我相信这次经历对孩子不无益处。

晚上的时候,我显得不经意地问小溪:

“咦,小溪,今天早上怎么样呀?有没有迟到呀?”

此时小溪有些害羞地说道:“等我到时,全班只有两个同学还没有来,我进去一会儿老师就进来了。”

“噢,那就好。你看多险哪,要吸取今天的教训哟,小溪以后早上再也不会赖床,洗脸、吃饭也会加快,对吗?”

“对!”小溪认真地点头。

晚上回来教导孩子,一定要和颜悦色并且用语要恰当,要掌握分寸,千万不能责备孩子,否则孩子本来对自己行为的羞愧会演变成对抗,觉得大人在翻老账羞辱她。

让孩子自己控制时间,更能帮助孩子自己学会有效地掌控时间,让孩子明白自己才是时间的主人。时间长了,孩子自己就会很好地安排起床时间。家长要把闹钟时间定在孩子起床的那个点,比如7点起床就是7点响,不能把闹钟定在6点半,等闹钟响后让孩子再睡30分钟,等到7点钟才叫孩子起床。让闹钟准时响,让孩子按时起床。这样不给孩子留出赖床和拖拉的工夫,反而会促使她改掉磨蹭的坏习惯,养成好习惯。

说完再见请立即转身

早上送孩子去幼儿园,幼儿园的门口全是送孩子的家长,很容易看出,不同的家长表现的行为不同。

“妈妈,妈妈,我要回家!”

“妈妈,妈妈,不要走!”

常常听到孩子这样的哭喊声,许多家长一步三回头,有的家长站在门口,难过地看着孩子,不舍得离去。

我想说的是,将孩子送到学校或者幼儿园后,请立即转身。原因很简单,家长的软弱导致了孩子的软弱,家长的优柔寡断造成了孩子的优柔寡断,因为孩子一直在模仿家长。

曾遇到一位母亲,孩子第一天上学,哭喊着不让妈妈走,那位母亲很心疼,就在教室外待了一天;第二天也是如此,第三天依然如此。

大家试想一下,结果会怎样?

母亲最终还是让孩子能独立上学了,但孩子的这段经历可能成了一生中被同学嘲笑的话柄。同学常常嘲笑他不勇敢,上学还要妈妈陪着,孩子被别人嘲笑的时候,有时会涨红着脸与同学争吵,有时会低头不语。一个在学校经常成为同学笑料的孩子,心灵受到的伤害是难以想象的,而孩子的心理承受力、成绩也就可想而知了。

小溪入园的第一天,因为需要请外婆去送,我就提前告诉外婆,送完就走,不要表现出恋恋不舍,否则孩子不能很快适应,从而让孩子变得不坚强,总去寻求大人的帮助。实际上,外婆也是这么做的,外婆将她送到学校,小溪就被玩具吸引了,外婆便没有逗留直接转身回家了。

我们不能经常用成人的思维去思考孩子的问题,孩子即使有依恋大人、想妈妈的情况也属于正常现象,但孩子就需要从小体会离别的感伤,也正是这样的经历,才可以让孩子独立成长。

吃完早饭才可以去上学

常常在上班的路上,看到年轻人一边走路,一边吃早点。也会看到年轻人买了早点,提在手上,想来可能是去公司后再吃。

在工作中,我也会遇到在办公室吃早饭的人,能在办公室吃早饭的人有一个共性——职务不高。我们有一个经验,就是新招聘来的大学生,能吃完早饭来上班的,升职加薪的速度普遍都比较快。还有一个经验,就是从来看不见高管会在办公室吃早饭,他们都有坚持在家吃早饭的习惯。当这样两种不同习惯在职场相遇时,清早到公司,上司很难愿意和一个正在吃早点的人谈工作,或许本来打算将工作安排给A,看到A正在吃早饭,于是给了B。久而久之,B的工作越来越多,动手能力越来越强,工作能力越来越强,而A的工作越来越轻松。当公司决定提一名主管时,领导是提拔A还是提拔B呢?如果公司决定辞退一个人,是辞退A还是辞退B呢?这就是懒驴效应,懒驴的结果不是被杀掉就是被卖掉。

培育孩子需要许多年,而真正的回报只有两个:一个是健康的人格,另一个是步入职场后的工作成果。孩子的起跑线常常是从步入职场才真正开始,家长的所有投资都是希望孩子在职场获得成功,之前的所有努力,都只是铺垫,包括孩子在学校的成绩。这个起跑线的好坏,是在孩子孩童时代就决定了的。

因为能坚持在家吃早饭的人,常常有着一个好的习惯,这个习惯叫自律。

此外,孩子在家吃完早饭去上学,还有许多好处。

首先,在家中比较卫生,这种卫生无论是食材、制作过程,还是碗筷,免去了外面塑料袋装、纸包、灰尘污染等。

其次,能让孩子体会生活。当清早孩子起床时,看到家长已准备好早饭了,知道家长起得更早是为自己准备早餐,会心生感激之情。

最后,孩子会充满自信。孩子按时起床后,洗脸、刷牙、在家吃完早饭,收拾好一切后,高高兴兴地去上学,孩子的精神状态会非常好。一个精神状态良好的孩子更容易受到大家的喜欢,喜欢孩子的人越多,孩子就越有自信。

孩子不辛苦

“孩子上一年级,每天写作业到9点,太辛苦了,其他事情就不要做了,他的任务是学习。”

“孩子真不容易,既要学习,又要上兴趣班。”

“孩子每天晚上学习到十一二点,干脆不要上高中了,读个职业学校就算了,还可以早点儿参加工作,早点儿挣钱。”

持这种观点的家长,到底是孩子真辛苦,还是孩子被你认为辛苦?

一个孩子打3个小时篮球,还受了伤,他辛苦不辛苦?一个孩子玩10个小时游戏,眼睛都睁不开了,他辛苦不辛苦?

当一个孩子真正融入了学习氛围之中,他从来不会觉得自己辛苦,他会从中汲取营养和快乐。反之,一个不愿意学习的孩子,他哪怕是做一点点的功课也会觉得自己辛苦。

美国政治家、物理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说:“我从未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良好的品格,优良的习惯,坚强的意志,是不会被假设所谓的命运击败的。”

家长的想法常常影响着孩子的想法,当我们家长总认为孩子辛苦的时候,孩子一定认为他或她是全世界最辛苦的小孩,当家长与别人诉说的时候,孩子会突然发现原来他过得如此辛苦,他原有的正能量会被负能量一点点的抵消掉。

让孩子学会去赢

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

把一条大鱼放进有许多小鱼的水池里,大鱼饿了就游上去捕小鱼,没有一只小鱼能逃得过大鱼的捕捉。过了一段时间,科学家用一个玻璃瓶罩住了大鱼,再放进水池里。开始,当小鱼在瓶子外面游来游去时,大鱼就迎上去咬,但每次都撞在了瓶壁上……慢慢地,大鱼的冲撞越来越少。最后,它完全绝望了,放弃了捕食小鱼。

结果,当科学家取走了罩住它的瓶子后,备受打击的大鱼沉到了池底,一动也不动了。无论有多少小鱼在它的身边,甚至在它嘴边游来游去,它都不会再张张嘴。最后,这条大鱼就这么活活饿死了。

美国幼儿教育家凯茨在孩子的身上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他将这种现象称为“习惯性愚蠢”。他说,很多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因为某些原因,逐渐产生对学习的怀疑,并因此丧失了自信心。在他人的眼里,就会觉得他们“越来越笨”了。

小溪在幼儿园的时候开始学习画画,有的时候她一边画一边说太难了,根本就学不会,然后一副要放弃的样子。

此时家长光在边上鼓励已不能解决问题,孩子会觉得大人的鼓励是在欺骗她,因为她尽管努力依然不能画出呀。这时,我们可以故意降低难度,比如对那幅图的内容进行简化,这个简化不能是直接去掉图中的东西,直接去掉东西孩子会看得出来。如果是一棵树的话,我们可以用一根长棍来代替,一朵花可以用一个小圆圈来描述,偶尔再帮着画一两笔,帮孩子完成这幅画,让孩子有一定的成就感。

小溪在二年级的英语学习中,开始背英语单词了,有一天,老师要求同学们背出pear(梨)、apple(苹果)、potato(土豆)、orange(橙子)和pumpkin(南瓜)这几个单词。这么长的单词,对于记忆力平平的孩子显然是不容易背出的。如果孩子写了很多遍,读了很多遍依然不会的话,他会逐渐失去信心,而此时如果孩子记不住,强迫孩子记,继而又被家长认为“笨”的话,那家长这些不经意的做法,就像是为孩子“套”了一个罩子,将孩子一步步推向“越来越笨”的境地。

我的做法是,让孩子先记住几个最简单的单词,默写时从简单的单词开始,让他很容易的就将第一个单词写出来,遇到比较复杂的单词会给孩子一些提示,引导孩子将单词写出来,这样能让他在单词拼写中获得成就感。

只要孩子能基本默写出来(多一个字母少一个字母关系不大),就给予适当的鼓励:“小溪,你看,通过你的努力,是可以默写出来的,所以我们只要认真学习,不怕困难,就一定可以战胜困难的,对了,你以前学的那个关于‘困难’的课文叫什么来着?”此时,大人假装出想不出来的样子给孩子看。

“困难如弹簧,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小溪马上就背了出来。

“对!我们以后遇到困难还怕不怕?”

“不怕!”

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地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不仅有助于孩子树立自信,更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如果我们忽视孩子的成长规律和个体差异,过早地给他们传授偏难的知识,确立过高的目标,任凭孩子如何努力却总也达不到,每次尝试都以失败而告终,孩子会越来越没有信心,表现也会越来越糟糕。在孩子的生活里,倘若他很少得到“赢”的感觉,最终,他可能就会变成一个笨头笨脑又畏首畏尾的孩子。

家长要忍住总为孩子作主的行为

两个孩子在一起争夺同一个玩具,一个家长在劝说自己的孩子:“你比弟弟大,把玩具给弟弟玩,好不好?”另一个家长则说:“还给哥哥,改天妈妈给你买一个!”两个孩子都不妥协,争夺继续,两个家长都为孩子的行为生气,甚至打了孩子,两个孩子同样觉得非常委屈,最终变成4个人都不愉快。

此时,没有赢家,更没有成功者。孩子认为家长帮着别人,家长则认为自己家的孩子太小气。

其实,在这里我们不能怪孩子,因为孩子都有一种保护欲,担心自己的东西被别人拿走,又总认为别人的东西是更好玩的。家长应该做的事情,就是不要过多地参与孩子的矛盾,孩子的事情让孩子自己解决。

一天,我们带小溪去买衣服,两件外套,一件黄色的,一件粉色的,穿到身上后,小溪自己非常犹豫,觉得两件都漂亮。同一个款式当然不需要都买,因此让她挑一个她自己喜欢的。其实,我和她妈妈都认为粉色的穿在她身上更漂亮一些。

然而最终,她决定买黄色的,我们都希望她去挑粉色的,理由是粉色的更漂亮一些,此时她又一次变得为难了。

这里,其实是我们家长犯了错误,错误的用自己的审美观念来影响孩子了。更错误的是本来说好让孩子自己决定的,却又反过来干涉孩子。

为孩子决定的行为有几个明显的欠妥之处:

(一)让孩子对自己的判断力,对自己的决定能力产生质疑;

(二)让孩子失去了成长机会,其实孩子即使决定失误,也是孩子成长的机会,我们应该允许孩子犯错,鼓励孩子犯错,因为每次错误,正是她提升自己的机会;

(三)让孩子增加一些不满的心理,觉得家长怎么老是反复;

孩子的命运应该由他自己主宰,他也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家长必须做的事情是事后要提醒孩子:你与别人争夺玩具的行为对吗?从中你获得了快乐吗?是玩一个玩具好,还是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好?这是你自己选择的东西,你应该承担这个责任。

当星期天不知带孩子去公园玩还是游乐场玩,向孩子征求意见时,孩子的回答是,都想去。但两个地方位于不同的方向,而且要赶时间,于是大人会说,今天就去公园吧!

家长越心急,越容易替孩子做决策,这种决策多了,孩子自己的决策能力就弱了,这显然不是家长想要看到的结果吧。

孩子,勇敢地参与竞争吧

一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刚上小学的小溪迎来了人生第一次校园运动会。小朋友们对于运动会的态度各不相同,有的小朋友积极报名参加,有的小朋友不愿意参加。其实即使是愿意参加的孩子也必须要参与学校的选拔,选拔后小溪入围了他们班的决赛选手。参加接力赛,而且她是第一棒。

对于一个6岁的孩子来说,兴奋伴随着紧张,期待伴随着忐忑。她担心自己跑得不够快,她期盼自己能拿第一名。

当发令枪响的时候,她显然被枪声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向后躲了一下才出发,起跑已经慢了半拍,而对她们团队来说更糟糕的是,后面两个小朋友出现了接力棒掉棒的情况,其结果可想而知了。

面对这样的一个成绩,我们去安慰她,也让她自己体会输掉比赛的失落感,因为人生不可能总是顺利,作为一个健康成长的孩子,经历期待、失望、伤心、忧虑、喜悦等不同的心境对她来说是有好处的。而我们之所以积极地鼓励她参与这场比赛,是因为这是一个参与良性竞争的机会。

2012年,伦敦举办第30届奥运会,最重要的那句话,叫“影响一代人”。有记者提问:“体育如何影响一代人?”伦敦奥组委的一位官员回答:“体育教会孩子们如何去赢。”这个回答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没有丝毫的亮点,但是他的下一句话却让我们陷入沉思:“同时,教会孩子们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

如果我们想去磨炼孩子的意志,那就应该告诉孩子,人生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而要想在人生中有所成就,你就必须勇敢地去参与竞争。

学习别人的优秀

美国《独立宣言》起草者、美国第三任总统杰弗逊有一句名言——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老师。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常常会为取得一点成绩而骄傲自满。有时嘲笑别人成绩不好,有时嘲笑别人还不会骑自行车,有时嘲笑别人还不会游泳。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每个孩子,一定有其缺陷或不足,没有完美的孩子,因为从来就没有完美的家长。

那为什么要孩子学习优秀呢?

目的是培养孩子谦虚,让孩子从小就有虚心好学的精神,优秀从无止境。让孩子知道自己不会的东西,并不代表别人都不会。

苏格拉底曾说:“我唯一知道的事情就是我一无所知。”故而我们即使面对人品再差的人都应该有学习的内容,至少可以从他或她身上看到人性的弱点,提醒自己不能成为这样的人。

孩子生病时,需要坚强的是家长

小溪6个月大的时候,一天夜里总是哭,我们时而被她哭醒,当时大人也困得厉害,她就一个人一直哭。我半醒的时候,看着她一边哭一边玩手指,然后迷糊地睡着了。后来她又哭了起来,孩子妈妈告诉我小溪身上好热,是不是发烧了。我量了一下体温:39.2℃。

我们顿时睡意全无,立即起来去儿童医院。

在候诊的时候,我与她妈妈心急如焚,总希望医生立即诊断小溪,但前面的队伍前进的速度却总是那么缓慢,那情景,怎一个急字了得。

终于看了医生,医生给小溪服了药,大约过了10分钟,小溪哇哇地吐了,把吃下的药都吐了。于是我们又紧张地去问医生,医生平静地说,那等半小时再吃一次。

一夜无眠。

恨不得自己发高烧,觉得孩子好可怜,而作为家长的我们却爱莫能助。为此我甚至请了一天假,并让在家休息的外公特地赶过来照顾孩子,但讨厌的是孩子的发烧总是在反复。

这是小溪的第一次生病,让我刻骨铭心。

6年后,老二小舒6个月了,我知道小孩到第6个月可能要发烧了。6个月时,小舒果然发烧了,巧合的是那天我自己也高烧39.2℃。小舒发烧后,我们全都没有她姐姐患病时的那种紧张感,我只是认为,这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事情。

生病的孩子总是很可怜,因为不能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心声,他们只能用哭声来告诉大人他们的痛苦,此时孩子需要大人浓浓的爱,应该多抱抱,让他们获得温暖和安全感。

两个孩子在同样的月龄生病,我的心态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成长。

由于许多父母也非常年轻,而且中国的家长在做父母之前常常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的指导和培训,就直接上岗了,因而生平第一次遇到孩子生病时出现着急、紧张、恐慌的情绪是难免的,此时爷爷奶奶就应该站出来安抚父母,因为只有大人镇定了,才能正确地判断和应对困难。

孩子,无论你出身如何都应该努力

据统计,北大、清华的学生多来自老师、公务员和企业高管家庭。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刘云杉教授统计1978年至2005年近30年间北大学生的家庭出身时发现,1978年至1998年,北大学子来自农村的比例约占30%,而2000年至今,考上北大的农村子弟只占10%左右。

英国有一部纪录片叫作《人生七年》,它是从1964年开始拍摄的纪录片,采访了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14个7岁的孩子,他们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来自上层社会。此后拍摄组每隔7年采访这些孩子一次,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

来自上流社会的约翰和安德鲁在7岁时就已经养成了阅读《金融时报》《观察家》的习惯,他们明确地知道自己以后会上顶级的私立高中,会进入牛津大学学习,再然后进入政坛。而中产阶层的男孩7岁时就拥有自己的理念,如反对种族歧视,帮助有色人种。来自底层的男孩有人希望当驯马师赚钱,有人希望能有机会见到自己的爸爸,而贫民窟里出生的保罗,甚至把“吃饱饭、少罚站、少被打”当成了自己的人生愿望。

49年之后,他们56岁。来自上流社会的约翰成了企业家并致力于慈善事业,安德鲁成了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他们的孩子继续接受着精英教育。中产阶层的孩子中的大多数人依然是中产,也会有个别滑落到了社会的底层。底层社会的保罗成了泥瓦工,他们大部分人继续在底层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围绕着这个纪录片,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意见。这个世界不相信弱者的眼泪,也不相信虚妄者的鸡汤。在强弱悬殊的情况下,穷人只会越来越穷,而且还会一代一代地穷下去。这让许多出身寒门的人几近绝望,那作为平民的普通父母,会不会觉得所有努力都会付诸东流?

答案是否定的。

即便是在社会固化的年代,给我们仍留下了一条通道,就是努力!孩子需要努力,家长更应该努力,因为家长是孩子的老师与榜样。

我曾告诉两个女儿,孩子,我们不贫穷,你们的许多同学也并不贫穷,爸爸妈妈努力为你们创造好的学习环境是我们应该做的,只是生活都需要大家的努力,因为努力的孩子和努力的父母才让人觉得幸福,也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人生七年》中并不是每个贫穷的孩子都是穷人,其中有一个叫尼克的贫穷小孩,他通过自己的奋斗变成了一名大学教授,而且现实生活中寒门子弟逆袭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我承认家庭条件好的孩子更容易成功,但我们绝不可以过早地给孩子下结论,绝不持有努力也没有用的理念,应该让孩子学会自强不息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