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桥
56940400000003

第3章 林鸣一绝:定海神针

大桥开通那天,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俯瞰镜头中的港珠澳大桥犹如一条舞动的彩虹,时而在海面上随风飘扬,时而又被仙女藏匿于婀娜的身后……弯曲有致,舒缓流畅地卧在伶仃洋上。

人们在欣赏大桥的曲线之美时,又有疑问——为什么55公里长的大桥既不是全桥梁,也不是全隧道,而是桥隧结合?行在大桥之上,会有梦幻一般入迷的感觉,因为你忽而如飞箭出弓,左右呼啸着穿过大海的波涛;忽而又如深海潜龙,梦游海底……

港珠澳大桥不仅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公路大桥,而且美感出众。

这是为什么?

林鸣告诉我,最初这并非设计师们的神来妙笔,而是因伶仃洋的“海情”和港珠澳三地的客观因素制约所致。

专家说,造跨海大桥,无非三种形式:全桥梁之桥、全隧道之桥、桥梁与隧道结合之桥。

挟珠江口的伶仃洋不仅在历史上留下许多让中国人不太舒畅的“怨事”,其水域的特殊也让人头疼,比如它每天有4000多艘川流不息的航船,尤其是在大桥建设规划之初,广东和香港方面均提出了必须预留珠江口能进出30万吨巨轮的航道,甚至还提出要确保70米高的海上石油平台能够进出。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港珠澳大桥最高处的桥梁必须高出海面80米左右。如此高度的桥梁,靠什么方式来拉固它呢?工程师们计算,得有200米高的“A”字形混凝土斜塔支撑。但造200米高的钢筋混凝土巨塔,其本身就潜藏着巨大的工程危险。工程师们忐忑不安。大桥附近的香港机场首先一票否决:他们的飞机航道上不允许有超过88米高的建筑,而规划中的港珠澳大桥位于香港机场航道的必经之地。别说香港机场,澳门机场对200米高度的桥梁也表示坚决反对。

55公里全程海底隧道?伶仃洋海底起伏不平,地层结构复杂,建造这样一条全程的海底隧道,工程成本巨大,港珠澳三地的出资方一听造价,纷纷举双手“投降”……事实上,伶仃洋的海底地质情况也不允许有一条卧伏的隧道穿越其境,弄不好它的修建会对整个海域产生颠覆性作用,一旦如此,珠江口遭遇的灾难对整个珠江三角洲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将会是毁灭性的。此责任谁也负担不起。

现在,留给工程师们可考虑的方案便是桥隧结合,也就是说,大桥的主体部分由桥梁与隧道两部分组成。

后来成为林鸣“难兄难弟”的大桥岛隧工程项目副总经理、总设计师刘晓东,于2003年底便受命参与了大桥的设计,刘晓东的上司是孟凡超,他们后来都成了林鸣最得力的左膀右臂。

“建什么样的港珠澳大桥一时陷入了困局……最后桥隧结合之桥成了唯一选项。”刘晓东说,“其实这也并非最佳选项,因为伶仃洋的自然条件,限制了我们设计上的想象,这里没有一个现成的岛屿可供桥隧使用,得靠修建人工岛来满足连接海底隧道和桥梁的需要。但伶仃洋又是个典型的弱洋流海域,每年有大量的泥沙从珠江口倾入这里,若人工岛长度和宽度过大,则会起到阻挡泥沙流入大海的作用,水阻率一旦超过10%,日久天长,沉积泥沙就会让伶仃洋变成一片冲积平原。这个灾难性后果不堪设想……”

工程师们又开始不停地设计,再设计;推翻之前的设计,又重新进行新设计……但设计好以后,还得试验,试验必然有两种结果:成功的和失败的。失败了的等于白辛苦,但成功了的也未必就获得通过。所以刘晓东和孟凡超等专家们的前期工作,是一场没有结果,也无法结束的战斗,一直到林鸣出现,他们才算喘了一口气。

“因为林总他们一出现,就意味着工程要实施了。”刘晓东笑得有些幸灾乐祸。他知道,像港珠澳大桥这样的工程,无论全桥建设,还是某一个局部细节,都是“世界第一”,也就是说,连世界上最了不起的造桥专家都没有干过这样的活。林鸣他们等于拿了一份“纸上谈兵”的设计,他和他的队伍就要这么去攻“上甘岭”。

“其实连‘纸上谈兵’都说不上!我们后来中标的岛隧工程是设计施工总承包。”林鸣觉得很冤,因为他承担的港珠澳大桥控制性工程——岛隧项目是边设计边施工的工程,也就是说,所有难题都得由他们这些造桥工程师凭着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去动手动脑解决。

什么叫工程师?我们小时候上学谈理想时,梦想最多的大概有两种:一是当科学家,二是当工程师。前者,能探索世界,发现我们所未知的奥秘;后者,使我们有能力靠双手去创造一个理想的社会。

后来,到了许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似乎忘了什么是工程师了。或许大学教授太多了,或许企业家、大款成了大家仰慕的对象,所以工程师不再成为青年追求的理想职业了。这其实很可悲,中国尽管富裕了不少,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缺的恰恰就是优秀的工程师,缺的就是那些能够肩负重任,超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去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工程师。

工程师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杰出的社会精英。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担任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总工程师的林鸣的经历:他在接受大桥建设任务之前,是中国交建的总工程师,也就是说像他这样职务和级别的工程师,在中国算是顶级工程师了,再往上走,就是工程院院士了。林鸣和他们都是为国挑大梁的精英。

造桥是为了给江河两岸的人们创造出行的便利。造大桥,解决的不仅仅是人的通行便利问题,也是为了满足两个地区甚至两个国家、两个民族之间政治、文化、经济、军事等全方位的需要。

在中国桥梁专业里,我们普通人一直以来只知道中国有个了不起的茅以升,与桥梁领域接触多了些,才知道还有一个叫李国豪的大专家。李国豪大师是上海同济大学的老校长,一生为国家造了许多大桥,诸如南京长江大桥、南通和苏州之间的苏通长江大桥、上海黄浦江上的南浦大桥,等等。林鸣无疑是当代中国桥梁建筑战线上的一名悍将。像造桥这样的土木工程学,它不像科学家们所从事的基础学科那样是倒金字塔结构——第一个科学家完成一种理论之后,无数后继者在第一位的理论之根上盛开一片又一片灿烂的成果,最终培育成这一学科的大树。而在土木工程实际建设施工中,理论往往迟于实践,因而现场的实践又常常是产生理论和学科的温床,并通过工程师们现场的实践将这样的理论与学科“哺育”成材。

林鸣因此一直认为,实践是土木工程的根本,现场经验是一名优秀工程师的“真枪实弹”,离开了它,所有的理论可能就是花架子了。

“工程师是什么?工程师是一个在认真注重自然环境又关切经济效益条件下对创造、创新工作极端负责的人,这样的人应当有担当、敢冒险,又能在平息风险中创造奇迹……”林鸣在谈到工程师身份时这样讲解。

现在,空前的港珠澳大桥建设之初,他便面临了这样的风险与挑战:几公里长的深海沉管隧道工程,中国未有,世界未有。所有的过往经验,都只能是一种参考。海中建一段可以上行巨轮下走车流的海底公路隧道,需要的是两头有连接的岛屿。

人工岛的概念就是这样产生的。通常人们所说的人工岛,一般是在小岛和暗礁基础上建造,是填海造地的一种。人工岛大小不一,由扩大现存的小岛、建筑物或暗礁,或合并数个自然小岛建造而成。当今世界上的许多人工岛中,已经有了在大海中独立填海而成的小岛,它是用来支撑建筑物或构造体的单一柱状物,从而支撑其整体。既有固定不动的人工岛,也有浮动的人工岛,前者可以在上面建房屋甚至造城,后者相对微小得多。

港珠澳大桥由于顾及原有的海中航道,所以需要在远海中建两座相距几公里长的人工岛,并通过两座人工岛连接海底沉管隧道与桥梁,以确保巨轮的航行和中华白海豚栖息不受影响。这就是林鸣所承担的大桥岛隧工程,它直接影响到整座大桥的建设。道理非常简单:没有人工岛,建不了海底隧道;没有海底隧道,港珠澳大桥就不成其为桥。

世界上建人工岛的事并不鲜见,许多邻海国家为了减少土地压力,扩展生存空间,“海上人工岛”便应运而生。如阿联酋迪拜的棕榈岛,它就是靠人工吹沙技术填出来的人工岛。面积十几平方公里的棕榈岛,伸入阿拉伯湾五公里左右,由一个棕榈树干形状的小岛和十七个棕榈树枝形状的小岛,以及围绕它们的环形防波岛三部分组成,造型独特。该岛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标识性的人工小岛,曾被列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也有一座座人工小岛衔接而成的社区,如今已经住上了许多居民。在日本神户,当地政府为了适应对外贸易发展,花巨资建起了一座海上岛屿。该人工岛内的交通生活十分便利。值得一提的是,神户人工岛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座人造海上城市,曾有“二十世纪的海上城市”之美誉。

林鸣他们所要建的人工岛,与上面这些人工岛不一样的地方,其一是要建在深海。其二建岛的目的是连接桥梁和海底隧道,要求完全不一样。大海深处,险情莫测,随时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人所不能把控的情况。《老人与海》的作者海明威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大海一旦发怒,就是一头妖魔,那时你再想制服它,已是不太可能。

林鸣现在所要建的人工岛,就是期待能像港珠澳大桥一样,永久地造福三地人民。第一天与刘晓东坐在一起谈论他们的人工岛时,林鸣就在一张纸上画了一个月亮一般的圆形,很美,用刘晓东的话说是“极富诗意的那种美”,“像星球那样大,形似月亮”。

“搞工程的人不懂得美,一定不是优秀的工程师。”林鸣就是这个观点。现在我们看到的大桥中央的两个海上人工岛,几乎成了港珠澳大桥最出彩的标志,这当然是后话。

可是林鸣在当时遇到过两件极其困难的事:一是建什么样的人工岛,二是时间。对于前一个问题,按多数专家的意见,在伶仃洋上建用于连接海底隧道与桥梁的人工岛,通常是抛石垒岛。此法很传统,也很管用。但缺点是,伶仃洋上不能用——首先是几百万方的石头抛在大海里,将有多少运石船在这一繁忙的航运线上行走,届时会影响整个珠江口的正常航行;其二,如此巨量的石头抛海填岛,对海域环境的破坏毫无疑问是巨大的,尤其是海流与中华白海豚的保护将成无解之难题。再者,抛石填岛,按两座人工岛的填土量计算,工期将不会低于三年。

“三年?我整个岛隧也只有七年多时间,一个筑岛环节若用去近一半时间,沉管隧道的安装还不得用上十年、二十年之久?……没人许我这么多时间!”林鸣心急如焚,因为大桥的全部工程要在2017年年底完工。

林鸣又一次面临唯一选择:必须采用其他形式进行“快速成岛”。

“大海筑岛,又不是游泳池内砌人墙,拿着几个游泳圈排一排就成事了!”有人如此嘲讽离开“抛石法”而另辟蹊径的痴心妄想者。

林鸣则不以为然。他在想,倘若真能像游泳池里砌人墙一样简单的话,这人工岛不是又快又省事吗?!

他找到中国交建搞这项业务的“老大”单位的专家去商议。

这里说的中国交建搞设计的“老大”单位,其全称为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航院)。该设计院在水运工程勘察设计方面具有强大的实力,拥有工程院院士谢世楞等一批蜚声国内外的设计大师,毫无疑问,他们是林鸣人工岛工程设计的首选。

林鸣怀着虔诚之心来到一航院,与专家们交流了设计人工岛的想法。“话说在前面啊,你们是这方面的专家,我只希望把大桥岛隧工程做成,但具体到哪一种设计方案,期待你们能给我弄出个‘最佳’来!”

“林总,你放心,我们一定全力以赴!”时任一航院院长的冯仲武爽快地回答道。

“拜托!拜托!”虽说那一天见面后林鸣被招待了一顿他这个南方人不太爱吃的面条,但对把这样的任务交给这个技术团队,他心里是踏实的。后来一航院派出的参与工程前期设计的技术团队的工作状态也确实让林鸣倍感欣慰。

“我记得非常清楚,2007年我刚当上一航院总工程师才几个月,林总就邀请我们参与他挂帅的大桥岛隧工程初步设计,把我们全院兴奋得……”一航院总工程师季则舟回忆说,“接到任务后,林总就要求我们放开眼界,多学一学世界上相关的先进设计技术,马上安排我们参加集团第一次组织的到日本学习的出访活动。出发时林总也到了机场,开始大家以为他亲自带队呢,结果在出关时林总朝我们挥挥手,说道:‘就拜托诸位了!’原来他是专程来送我们的。从这件事上我就觉得他十分重视这项工程,而且应该是个比较务实的人……”

“大桥前期的初步设计工作十分紧张且错综复杂。那时我们为了中标,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尤其是一航院这个团队,他们在北京顺义太阳城小区的近10个月的封闭式突击,那才是真正地没日没夜地工作……”这是林鸣对一航院技术团队的最初印象。

中交联合体中标大桥的岛隧工程后,一航院技术团队又第一个赴珠海挂牌。年轻的总工程师季则舟带着一批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的年轻专家开始驻扎珠海。

“那时工程刚刚起步,为了省钱,我们就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招待所租了顶层的几间房子作为设计工作室,开始了一场似乎没有头绪的漫无边际的设计……”季则舟说。

“为什么这么说?”与季则舟以及时任技术负责人、一航院副总工程师的刘进生面对面采访时,我问道。

“因为以前我们院在深海海域上建人工岛方面没有经验,国际上也没有像港珠澳大桥工程中这种软土条件下的筑岛工程先例,所以我们接到设计任务后,只能是一边看着有限的参考资料,一边听取专家们的意见。但专家们的意见也很不一致,因此最终只能靠我们自己摸索着干……”刘进生说。

“就像在海上寻找方向一样,时常会陷入迷茫。一迷茫了,你就不得不寻找各种可能,一旦开始寻求各种可能,工作量就会成倍成倍地增加。”季则舟说,在珠海“中大”招待所设计的那些日子,全团队从来没有过周末和节假日,“除了吃饭,大家都坐在办公室里。后来学校的师生都说我们那个工作区是‘不夜楼’……”

那时的林鸣已经很忙了,但他仍然不时跑到季则舟他们那里去看看,并随时请些专家与年轻的设计师们一起讨论方案,一航院的老专家也经常来珠海讨论方案指导工作。

“杨工,你的腿怎么啦?”有一天林鸣见手提电脑的杨丽民工程师在楼梯上艰难地喘气,便问。

“没事!没事!我先歇一会儿,林总你先上……”杨丽民有些不好意思地掩饰。

“他是累的,本来腿就不好,每天爬上爬下……”季则舟告诉林鸣。

“大家都在拼着命争取把设计做出来,等着向林总拿出成果呢!”一旁的刘进生说。

“太感谢诸位了!不过,一定要让大家劳逸结合,最重的活儿还在后面呢。”林鸣说。

“我们的项目负责人刘滨几个节假日没有回家,后来他当老师的妻子在放暑假时带着孩子来珠海探亲。刘滨的孩子见了父亲一直躲在母亲的身后不敢认,不叫‘爸爸’。当时我们都在现场,看了心里怪难受的……其实那两年多时间里,整个团队的每一个人都拿出了全部力量争取为大桥做一份贡献。”刘进生只给我讲了一个故事的片段,便已经让我眼眶发热。

科学是严肃的。大桥工程的每一个设计与决策同样是严肃而严谨的。作为岛隧工程总承包人和总负责人的林鸣,此时想得最多的两件事是:能够快速上马、不耽误工期并符合大桥建设所需要的最佳设计方案,以及可控、合理的投资成本。

人工岛建设何时上马,什么样的设计方案能够既快又好同时还省钱,成了林鸣的心头病——每一次从季则舟他们那里出来后,林鸣的心里就越来越纠结:按照一航院目前的设计思路,虽然稳妥,但施工工期长,显然很难实现他心目中期待的“既快又好同时还省钱”的目标。

怎么办?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案吗?林鸣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因为大桥的开工号角已经吹响近半年了,岛隧工程关键性技术方案要抓紧定啊!

从寒风四起的冬季,到汗流浃背的夏天,林鸣整整等待了半年,他坐不住了!这时,在一次技术讨论会上,有人提出大钢筒的方案,引起了林鸣的关注……

“哎呀,林总啊,今天总算碰上您啦!先别走先别走,我们来向您汇报工作哩!”一直到了这年的10月份,林鸣在北京的中国交建总工办公室里正要往外走时,被迎面进来的两个人挡住了。

年龄不算大的中年男子叫廖建航,林鸣和他见过一面,虽说不上名字,但算是认识。另一位长者,林鸣则完全不认识。

“林总,他是我们四航院的技术权威王大师,王汝凯大师。”廖建航介绍道。

“不敢当,不敢当,老朽王汝凯已是退休之人……”长者一副谦逊之态,让林鸣心头产生敬意。

工程师与工程师交流,除了工程还是工程。此时的中国交建上下,近一半人在为港珠澳大桥工程忙碌。同样,廖建航和王汝凯出现在林鸣办公室,目的依然是大桥工程。

“王大师,您对工程有何高见?”此时的林鸣,虽说为人工岛的方案有些闹心,但当他得知王汝凯是“文革”前的老“天大(天津大学)”人,顿时喜从心头来,因为学工程的林鸣知道,天津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自北洋大学(“天大”前身)时期就有名气。

“是的,我就是‘文革’前的天大‘圆筒派’,陈满加教授是我的指导教授,他是中国第一个在土木工程上运用圆筒的学者。之后有个博士班,全是搞工程圆筒的,我是其中之一。当年我调到四航院来时,陈满加教授就跟我说:‘你到四航院好,南边的海上工程会越来越多,你就在那边推广圆筒吧。’这不,我来到四航院后,就在长江口和南沙蒲洲大酒店搞过圆筒建筑……”王汝凯真是一代学究,说起自己的专业就滔滔不绝,这让林鸣感到格外高兴。

“王大师,你们的圆筒有成功的吗?”林鸣问。

“蒲洲大酒店的是完全成功的。长江口的那个大圆筒算是成功了一半,但最后因为台风倒掉了……”王汝凯乏了些底气道。

“为何失败了?”

“给的费用少了!4个12米直径的大圆筒,才给3000多万,而且又是用的混凝土……”王汝凯显然很不服气,又补充道,“从技术上讲,当时还是缺了大圆筒的护基。”

林鸣并没有在意王汝凯对于往事的悔意,相反异常兴奋地追问:“大师,您认为我们港珠澳大桥可以用大钢圆筒筑岛吗?”

“当然可以!而且完全可以!”王汝凯的眼睛一下亮了,冲林鸣说,“林总你只要不缺钱,这个大圆筒任务就交给我们四航院,交给我们……”说完,王汝凯转头看看廖建航。

“对,对,林总,您交给我们四航院吧!虽说我们四航院在中交是‘老四’,但我们上有王汝凯大师这样一批前辈,下有梁桁等年轻工程师,保证按照您的要求把人工岛拿下来!”

廖建航一番慷慨陈词,让林鸣大喜过望。

“这才像干大工程的人哪!”林鸣站起身,紧握住四航院来的两位工程师的手,满脸喜悦。

“林总呀,圆筒的事就这么定了?”王汝凯迫不及待地问林鸣。

林鸣神秘地做了一个手势:“现在支持抛石方案的人占多数,我们想搞这个大圆筒方案,目前还是地下的……”

“噢……”王汝凯连忙点头。

林鸣轻轻地将王汝凯拉到一边,说:“现在我要您王大师回去,在三个月时间内做一件事……”

王汝凯“嗯嗯”地竖起耳朵。

“您要马上帮我做一个大圆筒不可行论证出来。”林鸣说。

“啊……”王汝凯吃惊地看着林鸣,不明其意。

林鸣笑了,然后详解道:“您是大师,又是圆筒专家,从您这儿获得大圆筒不可行的理由,那它就一定存在很大的风险……”

恍然大悟的王汝凯连连点头:“明白明白!回去立即动手……”说着,拉着廖建航就要往外走。“咱不打扰林总。”

林鸣连忙拉住两人:“还有一件事,等我到广州后,一定要去见见那个梁……”

“梁桁。”廖建航说。

“对,对,我要见见他。”

林鸣与四航院的两位工程师细谈“圆筒筑岛”的思路后,心头顿时闪出一道亮光——圆筒筑岛,虽无先例,风险似乎也会大些,但一旦可行,其工效肯定比传统的筑岛法要高得多。能成功快速地筑岛,就意味着抢回了工期。抢回了工期,就是最大的“省”!

此时的林鸣已经对如何建人工岛有了明确的方向,只待王汝凯大师的反证裁决。

手指上掐算着时间——三个月后,从事“地下工作”的王汝凯向林鸣报告:大钢圆筒方案没有不可行的地方,也就是说没有否定它的理由。

“真的没有否定它的理由?”林鸣有些不放心。

“有啊,但问题又被我解决了!”王汝凯非常自信地道。

“太感谢王大师了!”林鸣无比感激地紧握住王汝凯的手,因为这等于他选择的大钢圆筒筑岛方案,现在可以正式向业主提出并实施了!

专家论证会议在听取王汝凯团队的报告后,很快一致认可了林鸣的方案。

“林总,你的大钢圆筒法犹如定海神针,一旦成功,堪称世界独一份!”方案通过的那一天,搞了大半辈子圆筒工程的王汝凯兴奋地跑到林鸣那里,涨红了脸这样说。

“定海神针!嗯,大师这比喻好。”林鸣连声称好。

“我还要见见那个梁桁!”林鸣请王汝凯转告他所在的“老四”单位,尽早把那位叫梁桁的年轻工程师招来——这个时候林鸣需要极能打仗和富有智慧的设计团队。

中山大学珠海分校区的商务酒店,廖建航和王汝凯带着一位文静的小伙子来到林鸣面前。“他就是梁桁。”

林鸣看了一眼站在他面前的年轻工程师,老实说,这第一眼就让林鸣看得很满意。不过他并没有表露任何声色,而是严肃地让其他人都出去,只留他和梁桁一个人对话。

林鸣问:“梁桁,你对工程师的身份有什么理解?”

“工程师是认真负责,永无止境地创新、创造的人。”

“你喜欢自己的职业吗?”

“喜欢。因为我比较追求实体之美。我们工程师可以建造一样东西,它能一直立在那里,不偏不倚、不增不减地挺在万物可见的地方……”

“那么你认为传统的抛石筑岛法为什么在伶仃洋上就行不通?”

“这里面有一笔账非常清楚:在我们要建桥的海底有15—20米厚的淤泥,它们软得像豆腐……如果将石头抛入其中,海水的流动与冲击,会使得很多石头滑走。这样就必须考虑先把豆腐一样的淤泥挖掉,可挖这些淤泥的代价实在太大,因为整个大桥岛隧部分的海底约有800万立方米的淤泥。这巨量的淤泥等于三座146米高的胡夫金字塔,需要搅动海洋多少时间,动用多少力量呀?而且对伶仃洋的破坏将是灾难性的……所以林总最早反对抛石筑岛法是完全正确的。”

“那么,如果我们采用大钢圆筒深插筑岛,你能有什么办法让大钢圆筒底下的基石保持稳定?”

“当然有的……”年轻的梁桁如此这般地讲了一大通他所认为的圆筒筑岛理论。

林鸣一抬腕,看了看手表:十五分钟。他抬头朝小伙子笑笑,说:“就你了。梁桁,你准备到珠海来上班……”

就这样,林鸣收获了一员年轻的大将。而对梁桁的起用,也让林鸣对“老四”——中交四航设计院有了全新的认识。

“后来你就把筑岛的设计任务交给了四航院?没想过如何向一航院团队交代?”在珠海,与林鸣面对面交流时我提出了一个敏感的,也让他十分痛苦的问题。

“哎呀,这事确实是我把一航院的一大堆专家得罪了!”林鸣感慨道,“但当时真的没办法,因为工期逼在眼前,我没有多少选择!你想想,大桥工程已经动工,总理也来了,各个项目工地上都已热血沸腾地干了起来,而我们岛隧工程又是重中之重的一个标志性的项目,我们要是拖了大桥建设的后腿,责任负不起啊!”

这是事实。我完全理解林鸣当时的决断。

“老实说,虽然后来证明圆筒筑岛方案是对的,但即便到现在,我们大桥已经建得很好了,我内心总还感觉亏欠了一航院一些东西……”林鸣不止一次这样说道。

他告诉我,当时他做出在人工岛设计上“弃一用四”(放弃一航院,起用四航院)时,一航院还在担任一个极艰巨繁重的任务——海上勘探。“这也是个苦活累活操心活呀!”林鸣说,“为了完成任务,一航院调动了全院的主要勘探力量来到珠海。在珠海海上勘探不那么容易,开始他们来了十条船,进度比较慢,这会影响后面的设计。所以我要求他们马上换装备,但这是花钱的事,可一航院为了大桥的大局,最后还是换了勘探大船,进度一下就快起来了!”

“虽然最终没有采用传统筑岛方案,但我们在初步设计中提出的斜坡式岛壁,挤密砂桩处理软土方案,潮位波浪、越浪、沉降等设计标准在最终设计中均被借鉴采纳,因此能为港珠澳大桥这样的世纪工程做些探索性的基础工作,能够参与并做出一份贡献,我们还是蛮自豪的。”季则舟说。

“一航院和他们的技术团队是个识大局、顾整体的集体,他们在大桥和岛隧的前期工作中的贡献无人可抹杀。即便筑岛工程的设计最后没有被采用,他们在海上人工岛的方案设计上的探索与努力也仍然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林鸣如此肯定。

这都是后话,现在,林鸣需要尽快让圆筒筑岛的新方案迅速实施起来。

“晓东,你赶快把四航院的王大师、梁桁,还有那个陈鸿一起调过来,由你任总设计师,王大师当你们的顾问,那俩人当你的助手。你迅速组成岛隧设计团队,赶紧把名单报集团,让北京方面马上批准,越快越好!”林鸣指示人在北京的刘晓东。

“明白,我马上办。”

这之后的十几个小时里,林鸣便把未来几年所要干大事的设计班子搭了起来,并且获得了中国交建的认可。“这一步太关键了!搞工程就是这样,团队不能齐心协力,再小的事都可能搞垮。而一个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团队,才有可能干成别人都干不成的天大的事情。港珠澳大桥的岛隧工程之所以做得如此顺利和完美,就因为用了以刘晓东、王汝凯、梁桁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设计工程师……”林鸣在接受我采访时,对与他并肩战斗数载的设计团队的战友们如此深情地感谢道。

大桥工程的复杂性,只有承担施工的工程师们最能了解,也最有体会。

“整个建设的过程中,千军万马上阵,选谁上,不选谁上,其实对我来说,只有一个标准:哪个方案、哪批人对大桥建设更有利。得罪人是必然的。不得罪人就该得罪大桥工程了。”林鸣说完这话,话锋一转,道,“其实,事情过后,许多被我们得罪的人或者单位,后来都与我们成了亲密无间的战友和朋友,因为大家最后都能想得通,都是为了大桥……大桥工程的成功,是最大的人情,大桥越完美,我们所有参与工程的单位和人之间的‘人情’也就越深厚、越真挚!”

看得出,在人情与工程面前,林鸣工程师绝对不会被前者所迷惑,他能够担起这顶天立地的大工程重任,而且从未被压垮过,也许与他这种不可动摇的职业意志大有关系。

林鸣,不仅智慧灵敏,还有着钢铁一般的意志。

当大钢圆筒方案与设计被林鸣领导下的团队确定之后,寻找大钢圆筒制造与施工的可能性,又成了一大问题。你想想都感觉不太可能:要在大海深处竖一排18层楼高的大钢圆筒,将它们一个个按设计要求,排列成珍珠项链形状的两个大圈子——其实当时从空中往海上施工现场看,这两个用大钢圆筒排列成的人工岛雏形,就像当地农民菜地用的大篱笆……

“每一个大钢筒都有50米高,直径22米,重达550吨,横着倒下去,就占了两个半篮球场,竖起来就是18层楼高。这样的一个庞然大物,中国没有人造过,世界上也从来没有过,更不用说谁用过了!林总他们想出来的奇妙快速筑岛法,其实对于制造和安装大钢圆筒来说,就是个创新攻关过程,而每一个环节的攻坚克难,都是一场要命的战斗……”总设计师刘晓东感叹道。

最初的想法,当然是在距大桥越近的地方制造如此大的钢筒越好。但寻遍珠江三角洲,没有哪个企业制造得了这般庞然大物——而且林鸣要求的质量,都是绝对的世界一流,寿命高达120年。

没有。广东这边没有哪家敢揽这活。

天津原来有一家做过大钢圆筒,不过也就是十来米直径的钢筒,但这个厂现在不行了,做不成。

还有其他地方吗?

天津的老厂不行,广东的附近没有,剩下只有一家——上海振华,据说能做。

需要林鸣决策。

上海振华当然是独一无二的装备制造大企业,又是中交集团自己的企业,林鸣马上认可它。但有人提出,从地处上海长兴岛的振华到珠海伶仃洋,全程约1600公里,行程是否太长?谁载得动这样的“大东西”航行于大海之上?

这又是个严峻的问题!

林鸣和上海振华被同时问住了。林鸣看着振华的代表,振华人朝林鸣点点头:“我们既然能应下你的活,就有办法把‘大东西’安全运达珠江口。”

林鸣笑了:“那就这样定了!”

但这回林鸣碰到了绕不过去的事,一航局提出了不同方案:上海距离珠江口约1600公里,为什么不选离大桥近一些的地方搞大钢圆筒?你林鸣舍近求远为何目的?

“官司”打到中交领导那里。林鸣被责问。

尽管心头生气,林鸣也只能忍气坦言:“我想的是确保大桥建设的工期。振华有这个能力,一个月生产20个或更多的大钢圆筒。如果我们新建一个基地,不说要征拨一块6000亩大的地方,谁又能保证那个新地方一个月能生产出20个大钢圆筒来?如果谁能保证,我就让谁做!”

“弄新地方你能制造出这么多大家伙吗?”中交领导问那位“老大”。

“这个……”“老大”就支支吾吾了。

那还是按林鸣的意见办。

最后还是林鸣胜利了。上海振华成为唯一可以生产制造大钢圆筒的基地。虽然是在1600公里外的上海,但林鸣心头踏实了许多。振华后来每个月生产出20多个大钢圆筒,也让林鸣彻底放心了。

胜者为王。干大工程与打大战役一样,林鸣需要的是成功与时间,不可能什么事都听这论那。科学决策,果断决策,是他作为大战役“司令员”必须具备的工作作风。中国交建也赋予了他这种权力,条件是必须成功。倘若失败了,你林鸣吃不消的。

我知道,林鸣清楚这一切。大桥建设的速度和时间,不可能给他任何决策上的犹豫余地。

然而,决策后又都是千头万绪的具体工作……

且不说振华那边用的什么办法将这厚达1.6厘米、高50米、宽70米的巨型钢板焊接起来,又如何圈成大钢筒的——振华的人告诉我:仅此就足够你写一本十万字的书!

这难题交给振华的工程师去攻关吧!多说一句:这中间既有钢铁制造上的科技问题,也有焊接工艺上的匠心手艺。振华方面讲,为了这些“顶天立地”的大钢圆筒,振华动员了自己企业许多老工匠“重上战场”。这情景没能被实录下来,真是一份遗憾,它一定可歌可泣。想想,一群老匠师,蹲在地上,手持火焰熊熊的焊枪,将一块块将近半个足球场大的大钢板曲卷并焊接成林鸣他们施工所要的巨型钢圆筒的工作情景,是多么地惊天动地啊!当这些大钢圆筒一个又一个被制造完成并站立起来——共120个,屹立在振华厂区的那一瞬,该是何等气壮山河的情形啊!

“吓煞人了!”许多上海人见过这一幕,他们如此说。

超大型钢铁结构物,有时仅仅多出一个技术指标,就有可能是一道世界性难题。直径22米、重约550吨的大钢圆筒在插入大海时,并非像插筷子似的往海底一插那么简单。光筒与筒连接点的止水,就有两道工序是世界级难题,其中之一就是必须在大钢圆筒外侧为嵌入副格预留四个榫槽。如此一来,每个榫槽的精确度就又成了一道难题。一航局港研院施工技术与自动化研究所工程科研人员用四个多月时间创造性地研发出了一套GPS定位系统,于2011年4月在长兴岛振华基地调试成功。

这收获让林鸣笑得合不拢嘴。

当然,这时的林鸣面前还摆着一件更让他头疼的事:靠什么能让大钢圆筒在大海里完成“篱笆阵”的摆放,即如何将如此庞大的钢铁大家伙牢牢插入深海之后且筒与筒之间不渗水。

工程师们管这一工程技术叫“密封止水”。

工程遇到难题,林鸣的习惯是召开“诸葛亮”会。那时工程基地尚未建起,珠海的几个宾馆、酒店便成了“诸葛亮”会的主要场所。

“今天邀大家来,主要是讨论和研究大钢圆筒之间的止水问题。晓东,目前世界上在这方面有啥先进的高招?”林鸣在珠海某酒店小会议室主持止水攻关讨论会。

刘晓东有备而来:“这件事在林总确定要搞大钢圆筒替代抛石筑岛之后,我们技术设计组就开始了调研,并且到了几个主要的工程止水技术一流的国家看了一遍,最后认为还是日本在这方面占有技术优势……”

“后来你们怎么谈的?”林鸣有些迫不及待。

“跟你之前碰上的问题一样……”刘晓东皱起眉心,瞅了一眼林鸣。

“他们要多少?”

“242个圆筒副格,报价超过3亿元人民币。”

“扯淡!”林鸣又火了,“我120个大钢圆筒才多少预算?这不是又要我的命吗?”

会场一片沉默。“所以我建议还得自力更生……”刘晓东说。

林鸣不再发脾气了,情绪平静下来之后,他说:“我已经彻底明白了一件事,在这座大桥上,你要按照国家预算和设计要求一丝不苟地推进工程,那么每一个环节都得准备好自己动手,因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你靠买是买不回来的。既然钱解决不了问题,那么剩下的就是我们自己干了。因此大家要有充分的准备和彻底的决心——啃每一块硬骨头!”

“林总你发话,我们就干!”

“好。这就叫志同道合!我喜欢!”林鸣也激动起来了,“晓东、梁桁,尽快把制造副格的基地建起来……”

“我们有方案,离珠江口比较近。新会,这里距我们的工地不远,而且又是历史文化名城,各方面基础条件也不错。”刘晓东和梁桁把似乎早已准备好的地图摊到林鸣面前。

“这里是梁启超的故乡。”林鸣一语点破。

“对,梁启超的故乡。”刘晓东已经不止一次对历史知识丰富的林鸣心生敬佩,“我们所选的副格制造基地距崖门大桥不远,比邻相望……”

“这座桥我熟悉,曾经是雄踞亚洲第二的双塔单索面结构桥梁……”林鸣一边看图,嘴里一边喃喃着。

“对,就是那里。”刘晓东报告道,“如果林总批准,我立即组织一航局的人即日开赴新会,尽快把副格制造基地建起来!”

“就这么定了。副格制造关系到我们的‘定海神针’插入大海之后能不能确保筑岛成功的问题,所以要抓紧。”

“明白。”刘晓东点头,立即示意梁桁往下布置任务。

工程开始之后的每一刻,就像一场大战役拉开了序幕,每一分钟都有可能影响到整个战局。

转眼间,新会副格制造基地已经热闹起来。

所谓副格,是指大钢圆筒之间的连接钢结构,它起着固定两个圆筒并止水的作用。我们已经在前面说过,大钢圆筒高达18层楼,横截面约两个半篮球场大,将如此庞大的钢铁圆筒坚固地连接并止水,就是工程技术上所称的“副格”。虽为副格,但个头上必须同是40多米高,体形上则如弧形的钢铁“翅膀”……世界上没有可资借鉴的技术,对钢板的技术要求也是一片空白,一切都得靠中国工程师自己创造与制造。孙建国、吴致宏带领的年轻工程师团队平均年龄只有28岁,他们来到基地后便开始了为大钢圆筒铸造钢铁“翅膀”的紧张工作。

年轻的基地年轻的心。一航局一公司的一群“80后”小伙子甩开膀子与天、与海赛跑,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奇迹般地完善了厂区设备生产条件。在完成第一个副格成品之后,又调整战略,创建双线并发的生产线,从而使一日产两片副格上升到一日七片。

林鸣得知后,亲临新会。当看到昔日一片荒滩转眼间成了自己麾下的13万平方米预制厂时,不由得满面春风。总工程师的一声“干得好”,令一群晒得黑黝黝的年轻工程师热泪盈眶。

然而,大钢圆筒筑岛的复杂性仍在一步步逼近。

现在,他们面临如何将大家伙插入海底的工序,这一工序在工程上叫“振沉”,即通过强大的振动力量将其沉下的过程。

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想一想你眼前有一个18层楼高的钢铁巨筒,要把它往下沉压几十米,你有什么办法。大家肯定想到了用千斤巨锤!

但这千斤巨锤又由谁造?而且千斤巨锤真的能把如此巨大的钢铁大筒压入海底吗?怕是牙签掏水泥地,一点儿用都没!

怎么办?工程师们有办法,他们想到了一种振沉器。就是用电流振荡的力量代替千斤顶或巨锤,将如此庞然大物下压使其沉降。但这种工程技术和设备中国没有,日本和美国有。

林鸣立即指示项目工区的孟凡利工程师出面进行“世界采购”。孟凡利马上带领专业队伍,前往日本和美国与相关制造商接洽,结果认为还是美国APE公司的产品更胜一筹,但也贵不少。

“就订APE的!”林鸣当即决定,因为他清楚,不是所有的好东西都值得自己去造。时间、条件等限制诸多,能省事省时且确保大桥工程质量领先世界水平,寿命至少120年,这才是林鸣最关心和最应该考虑的核心问题。而且国家也给出了相应意见:用世界上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若没有这样的技术和设备,那么我们自己造。但绝不能等,因为“时间同样是金钱,甚至比金钱更贵重”。林鸣比谁都关心大桥的核心问题。这中间既有经济的考量,也有政治的因素。

港珠澳大桥生来就不是一般的大桥。它既是工程上的世界一流大桥,又是国家制度上的超体制“大桥”——关联三地的人心大桥!

看似极简单的大圆筒向下沉插,其实工程复杂得让世界顶级工程师们都常感束手无策。下沉庞大的钢铁圆筒,必须靠几台振沉器联合发力方起作用。那么有没有这样的振沉器呢?

美国APE总裁对前来洽谈的中国工程师抱有真诚合作的意愿。但林鸣他们设计的大钢圆筒每个都在500吨以上,需要6台这样的振沉器。

“8台吧!用8台保险!”林鸣说。

且不说8台,就是6台振沉器,要让它们联合发力,这工艺APE也没有做过。现在中国的港珠澳大桥筑建人工岛却需要8台联合振沉器,这必定又是一项科研工程。

副格攻关的试验现场放在中国的天津,因为中国交建的一航局在那儿。孟凡利带领团队就在津门攻关。关于攻关的复杂内容,孟凡利能说他个三天三夜,什么副格如何组装,如何整体下沉,如何锁口连接……他能列出一百个难题,这些难题都得在试验场地上解决,否则一个18层楼高的大钢圆筒放到海洋深处,一旦左右不是,林鸣不会轻饶!

林鸣一次次从珠海打来电话,问孟凡利试验得怎么样了。孟凡利一开始说差不多了,所有用到的设备已经基本齐全,两台振沉“大锤”已经从美国运到天津了,只等拆箱安装后就可以试验了。

几天后,林鸣又来电话催问孟凡利。孟凡利说:“没问题了,都安装完毕,隔日可以看效果了!”

这是林鸣最为关心的事:两台大锤,必须势均力敌同步着力,不得有丝毫失衡,方可将钢板副格齐力往海底下插……若有一台大锤用力不均,就会让整个副格瞬间变成“鸭蛋”或者“鸟蛋”,那大桥的人工岛建设就要彻底完蛋!

林鸣人在珠海,心却牵挂着天津的副格振沉下压的试验现场。自大桥开工第一天开始,他就必须把每天的时间分成24小时来计算整个工程几千道工序、几百项技术的进展情况,然后一一算入工期之中。一环失算,环环失误,影响的不是他林鸣作为总指挥、总工程师的个人形象,而是整座大桥建设的进程、整个国家的形象……他能不盘算吗?脑子必须如计算机般地高速运算着,即使如此,仍然还有一个又一个中途冒出来的新问题,不断给他的这种“运算”加进新内容、新课题,于是原本不可变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短了,短到常常让他有种窒息感……

“林总,不……不好啦!”孟凡利这回是先于林鸣的电话催问,火烧猴屁股似的主动打来电话报告道,“裂……裂了……”

“啥裂了?慢慢说!”林鸣闹心地问。

“振沉器一开,副格的钢板震裂了……”孟凡利哆哆嗦嗦地在手机的那一头说。

“怎么会呢?”林鸣的头“嗡”的一声巨响,神经不自觉地“噌噌”疼痛。副格的钢板开裂,这振沉不下去,人工岛该如何建啊!

“到底什么问题?”林鸣急着要孟凡利弄清试验失败的原因。

孟凡利回答他:“没……没弄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林鸣跳了起来:“都几个月了你没算算?你孟凡利带一帮人到底在干吗?吃干饭?啊?”

孟凡利:“我……”

林鸣:“啥‘我、我’的?不行就找能行的人,那个美国人呢?”

孟凡利说:“大卫先生也急得不知该如何是好,我们正在一起找原因呢!”

林鸣“啪”一下将手机合上了!他心头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先是一大群专家反对钢圆筒筑岛,后是反对的人不多了,但支持他的人也并不太积极,再后来不是材料便是设备遇上种种难题。好不容易搞定美国的振沉器设备,不远万里运回来试验了几个月,却迟迟不出结果。现在孟凡利来报告说钢板震裂了!这消息非同一般,假如联合振沉设备不能确保大钢筒和副格下插成功,这人工岛咋搞?人工岛做不出来,拖个三年五载,这大桥何时才能建好呀?

林鸣一想到这些后果,一团团心火就冲到了脑门。

他重新打开手机,给天津那边的孟凡利打电话:“你给我听着,成也得成,不成也得成!振华长兴基地的大钢圆筒快要往珠海这边运了,到那个时候你孟凡利还没给我顺利试验出个结果,你……你就干脆带着来搞试验的那帮人往海河里跳吧!别给我丢人现眼地往珠海回……”

“啪”地又一次合上手机,再没有和孟凡利那边通话。

其实,那天夜晚林鸣没睡觉,他翻来覆去睡不着……副格假如真的在下沉试验里过不了关,人工岛建设将拖到何年何月?老天爷啊!

林鸣在心底频频叫苦之时,远在天津的孟凡利那一大群试验人员就更不用说有多惨了!

孟凡利被林鸣一顿臭骂,心里本就窝火,这火一大,就烧了起来:“林总说试验搞不成让咱们跳海河,你们还觉得冤啊?不冤,一点不冤!真要那样,我们往海河里一跳,大不了就咽几口苦水,死不了人的!可大钢圆筒筑岛要搞不成的话,林总才是真的要往伶仃洋里跳……知道往那伶仃洋里跳会是个啥结果,啊?你们给我想想吧!”

18条男子汉,这时一个个耷拉着脑袋不敢吱一声。

“动手吧!还待着干吗?”孟凡利大吼一声,这一帮子人便手忙脚乱地拥到被震裂的副格边,七手八脚地捣鼓起这个“大疙瘩”来。

试验是一比一的,18号人对付几十吨的一个钢铁“大疙瘩”,光翻腾一次,就得累脱三层皮。副格已经试验近百次了,这样的倒腾还要有多少次?苦一点没啥,关键是一次次失败的煎熬令人精神崩溃!

18位试验人员,个个都是原单位的技术骨干,本想投奔林鸣参加中国交建港珠澳大桥建设的,不想甫一上阵就碰上了“遭遇战”。大家心里掂量:倘若副格试验真不成功,林鸣林总才不会让我们这帮“败将”再上战场呢!

作为造桥铁军的中交人,不参加港珠澳大桥这样的“大战”,还能算是“出来混的人”吗?试验人员在失败面前那憋在心里的苦,比海水苦十倍。

其实,除了林鸣、孟凡利他们这些中交人被副格的试验失败逼得苦不堪言,那位卖货给中国的老外,美国公司的大卫先生也开始着急起来。他作为APE公司专程派到中国协助联合振沉器安装与试验的工程师,现在“大锤”出了毛病,他自然脱不了干系。

差错到底出在哪里?大卫辗转难眠,百思不得其解。

半夜里,大卫突然醒来——他想到了试验失败可能的症结所在:振沉器密密麻麻的齿轮……是不是齿轮没有调对所致?

想到这儿,大卫一个鲤鱼打挺就往外跑。推门那一刻,正是东方港口城市旭日初升时。

试验现场,大卫把自己想到的问题与孟凡利一说,两人立即动起手来,随即一群工程师也跟着动起手来。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工程师,他们既有满脑子知识,又有一双能干的手。很快,问题果真找到了,原来一对齿轮差了两小格。就这么一点点毛病,差点毁了120个“钢铁巨人”的诞生和整个筑岛计划!

试验成功的那一天,孟凡利团队的18条汉子竟然抱头痛哭,哭得连自己都羞了起来。

就在天津方面向林鸣报告喜讯时,上海长兴岛的振华也向林鸣报告:“你的120个大钢铁宝贝制造好了,啥时给你运到珠江口去?”

“当然越早越好嘛!我一直坐等,屁股都等出老茧啦!”林鸣回应道。

“那好。新改建的拖轮已经到位,争取这周出发。”振华方面说。

“大孟,振华那边已经将大钢圆筒装船起运了,你那边啥时候能确定来海上沉筒呀?”林鸣放下上海振华的电话,一个电话又打到了天津孟凡利那里。

孟凡利一手拿着电话,一手掐着手指在算:8台大锤的全套装备从美国APE公司所在地西雅图海运至中国上海,需要数十天时间,到岸后再进行组装调试,也非易事……“林总,5月底应该可以了!”

“不行!我的计划是五一劳动节那天就要把第一个大钢圆筒放进伶仃洋里,你5月底才能组装好大锤,这肯定不行,大孟!”

孟凡利为难了:“这个……”

林鸣道:“别这个那个了!你跟一航局的领导说,必须按照我们前方施工的时间表执行!”

“喂,喂,林总,林总!”孟凡利发现林鸣已经挂断了手机。

“啥?他发脾气了?那咱们赶紧去一趟珠海吧!”一航局的吴局长紧张了,因为前期已经有过“得罪”林鸣的事了,再有一回让林鸣不高兴的事,一航局在港珠澳大桥工程上基本就没戏了!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那个商务酒店里,一航局的吴局长风尘仆仆刚坐下就向林鸣表态:“我们坚决按林总的意见办!啥时沉筒,一航局的队伍啥时上珠海来!”

“5月初就可以来了?”林鸣问。

“我已经说了,你林总啥时候发令,我们就啥时候到位!”吴局长似乎拼了命一样。

这让林鸣“噗”地笑出了声,说:“也别让你大局长为难了!咱们这样吧,我也不坚持5月1日了,大孟你也别弄到5月30日了,咱们来个折中:5月15日,‘5·15’是我们第一个大筒下水的日子,怎么样?”

“太好了!我代表一航局给林总您鞠躬!”吴局长正要弯腰时,林鸣一把扶住对方的双肩:“你这是干吗?”

吴局长真是激动了:“林总,你其实是好人哪!你让我的上万名职工有了显露身手的舞台……”

林鸣也被感染了:“咱们是一家人,瞧吴局说到哪儿去了!”

孟凡利是跟着吴局长一起回到珠海的。他也被现场气氛所感动,说:“我们坚决打好‘5·15’第一仗!”

林鸣满意地朝孟凡利点点头,说:“快回去带着你的团队到长兴与振华方面会师,集中全力调装好‘大沉锤’!”

“是。”

孟凡利接到林鸣此令后,立即带领团队奔赴上海长兴岛的振华总部基地。此刻的长兴基地,庞大的振华制造工厂海岸线,数十个犹如天兵天将的“钢铁巨人”屹立在那里,格外醒目。

“这就是我们的宝贝疙瘩呀!”孟凡利既兴奋又紧张。他知道,这些“天兵天将”正严阵以待,只要出发的命令下达,它们将远涉重洋,奔赴珠海伶仃洋洋面上的筑岛战场……而使这些天兵天将如定海神针般准确无误地插入大海深处的大锤等装备若不能及时到位,如此神气豪迈的天兵天将们将如何大显神威?

想到这里,孟凡利打了个寒战!

4月12日,西雅图发来的21个集装箱的大锤装备陆续抵达长兴岛。一航局派出的“振沉”班组如猛虎下山,领队的是57岁的老将郭宝华。此人干过王汝凯大师所说的中国仅有的两处大圆筒振沉工程——长江口的航道整治中那个直径12米的混凝土圆筒,和蒲洲大酒店的那个直径13.5米的护岸钢圆筒工程,算得上中国仅有的几个具有圆筒振沉实战经验的老工程师之一。“你们就给我调老郭这样的伙计上阵!”林鸣当初从王汝凯大师那里听说一航局藏有这样的特殊人才,便想尽办法让人挖这样的“古董”。郭宝华果然深孚众望,老将上阵一个顶仨,21个集装箱的货物,他带人仅用两天时间就完成了“叉车掏箱”的任务,让美国APE公司的人看得目瞪口呆,连声道:“中国工程师劳动技能超强!”

我没有在大桥施工现场待过,但听林鸣和孟凡利等介绍,其实8台大锤的组合联动是件非常复杂的工程工艺。大锤的正式名称叫APE600液压振动锤,它的振动力主要是靠液压作用。而大钢圆筒的这套液压振动系统不说其他,单说锤组和动力站之间所需要的高压油管就有40多条,每一条油管长达150米。而且这些麻线团一般的长油管,它们还分回油管、泄油管等好几种管,相互之间必须准确无误,哪怕一根油管出差错,影响的也是整个大钢圆筒振沉的平稳。加之8台振动大锤需要同时联动,涉及数百吨重的大吊架、共振大梁、同步装置和振动锤本身等系统,近千吨的“大锤”系统,要做到步调一致、分毫不差,绝非易事。郭宝华凭借丰富的经验现场摸索,指挥振沉班组的18位年轻小伙子,苦战10个昼夜,空载试振一举成功,再一次让老外敬佩得五体投地,连声道:“8锤联动,已是世界第一,中国工程师又用10天时间完成了大锤制造国至少要50天才能完成的试验,这速度,这技能,也许只有中国人才能做到。”

5月初,装载8台大锤的“振驳28”隆重出港起航,锣鼓和鞭炮声响彻长兴岛。

然而,搭载大钢圆筒的船只却迟迟未动。

“怎么回事?”已经被任命为西人工岛工程负责人的孟凡利急了,一个电话打到长兴岛。

“没人愿意干这活了!”振华方面回答。

“这又为啥?”

“害怕呀!害怕出事!”

“出什么事?”

“你不想想,一船装这么多的大家伙,竖起来就是十几层楼高……海上的风有多大?而且掌舵的看不到前面的,前面的也无法给后面的发讯号,这半途要是遇上台风,你说船会翻几回?”

振华方面这么一说,吓得孟凡利也跟着浑身发抖:“我怎么没想到这事啊?”

林鸣一听也傻眼了:“运不来我咋干活?找他们的康总裁!”

电话果真打到了振华总裁康学增那里,林鸣说:“老康呀,你的人不愿把钢筒运过来,我的大桥就造不成了,你这个振华总裁等着吃官司吧!”

康总裁哈哈大笑起来:“林总啊,你这话比老天霹雷还厉害!我千不干,万不干,绝对不能不干你林总和港珠澳大桥的活呀!一句话:放心!大钢筒一准按时运到你那儿!”

林鸣笑了:“拜托老伙计!”

振华是谁啊?是中国最著名的重型装备制造企业,前身是1885年成立的上海公茂船厂,现在的全称为“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ZPMC”,为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A、B股上市公司。这百余年的著名企业,于2009年正式更名为“振华重工”,公司总部设在上海,在上海本地及南通等地设有8个生产基地,占地总面积1万亩,总海岸线10公里,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机械重型装备制造商。公司下属员工3万余人。这么大个企业,竟然自己造了货却没船敢运到客户手里,而且这次的客户还是中交集团自己人,这叫总裁康学增的面子往哪儿搁?

“你们都听着,谁要是不想运这些大圆筒,现在就可以跟我说,说完你就走人!永远不要再回振华了!”康学增总裁亲自召开会议,当着那些船老大就是一番叫人没有退路的训斥。

走遍五湖四海的船老大们没辙,只得硬着头皮应允,谁让咱是振华人嘛!

但是,从上海长兴岛海域到南海的珠江口伶仃洋,全程约1600公里,途经台湾海峡,8级台风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一旦遇上,18层楼似的大钢圆筒,肯定连船带筒被掀翻在大海之中……

工程师们再次遇上了困难!

挑最大的拖船!振华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装备运输企业,十八般武艺和装备样样齐全。血红色的万吨巨轮——“振华16”被首先拉出来装载林鸣所要的第一个大钢圆筒。

这装载问题解决了,台风怎么避?

“老康啊,你不能再拖了!一过4月,从你那儿到珠海海面,三天两头刮台风……耽误不起呀!我又得催你了……”林鸣又给康学增打电话。

康总裁玩海运的活比林鸣有经验,便说:“林总,要说跟台风玩躲猫猫,那我们有的是办法!”

林鸣笑了,说:“说来听听……”

康总裁便如此这般说道:“日本在这方面有经验,他们有一套给台风‘看相’的系统,也就是通过卫星,可监测到台湾海峡的海面台风生成及走向,海运船只可以根据这一系统画出自己的线路。十有八准的。”

“也就是说还有两成风险咯。”林鸣问。

康总裁:“那两成交给我们经验丰富的船长吧!”

林鸣也知道这并非是人所能完全控制住的。“好吧,相信你们振华吧!”林鸣只得长长地叹息一声。

载着第一个大钢圆筒的万吨巨轮“振华16”从长兴岛出发之后,一路南下,风平浪静,让前去珠江口迎接的林鸣乐得嘴巴合不拢,一个劲地给船上所有船员鞠躬致意。“以后,你们每运一船来,我就到珠江口接你们一回……”林鸣许下这诺言之后的一年里,振华运载大钢圆筒十余次,他没食言过一次。船老大们戏称林鸣这是给大钢圆筒“接生”来的,而且从来不空手登船:冰箱、米袋、蔬菜柜,他都要让一起上船的基地工作人员给船老大们塞得满满的。

这是题外话。我们把注意力拉回到大钢圆筒海上驳运的艰难险阻上——

“第一个大钢圆筒历经1600公里,安全抵达伶仃洋。我们以为走这趟海路并非有那么多的艰难困苦,加上前方林总他们筑岛的工期一天比一天紧张,所以有了第一次试探性的成功运载后,我们就开始第二次正式航运了。这回一共装载了9个大钢圆筒。这也是根据事先计划的方案执行的,因为整个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东、西两岛筑岛所用的大钢圆筒应该是120个,按时间和船载能力,正常一次装载8—9个……”振华人这样告诉我。

“满载而运的巨轮气势磅礴,但与大海相比,再气势磅礴的巨轮,走在海面上还是像一叶小舟……风平海静时,你勉勉强强,一旦有三五尺海浪,就令人惊心了。咱‘振华16’是专门为运载港珠澳大桥所用的大钢圆筒而改造的巨轮,可即使数遍所有的振华远洋船只,也没有哪一艘船以前运载过高达十几层楼高的大家伙。当初我们谁也不敢接这活的原因,除了台风以外,最关键的是前后相互看不见。这很要命,一旦海面出现情况,你很难立即处置。我们就是在这样的忐忑不安中一海里一海里地向南行进……”“振华16”船老大如是说。

“哪知,第二船还是出了大事……”这事是林鸣告诉我的。

“怎么回事?”

“那一船在拖运过程中还算好,左躲右避,几场台风在途中被船运师傅们给机智地躲了过去。到了珠江口后,装运的大船在海面上定好位,抛下4只大锚,每一只大锚有220吨重,它们都要埋进海底10多米。船老大们以为这就够结实了,哪知半夜伶仃洋海面上刮起一阵大风。这风一刮,陷在海底软土里的大锚就动了……一动船就不能左右了,船老大们急得直跺脚,可也没有办法。因为船上有9个大钢圆筒竖在那里,像一垛巨大的樯帆,如果这个时候顶风或侧风逆行,必定会有翻船的危险。船老大一看不妙,立即指挥船员动用各种家伙,砍断锚绳,让大船顺着风往后跑,一直在海上跑了500多海里,跑到了南海海面,最后才算免于一难……”

林鸣总工程师这番描述,把作为听者的我给吓得小心脏怦怦跳了好一会儿。“真险啊!大风要是不止,还不知漂到哪儿去呢!”

“是,所以我一直说,要想在大海上顺顺当当施工做事,你就一定要用心,要从心底里顺应大自然,敬畏大自然,不能有任何忽悠它的念头。”林鸣的话让我深谙其意了。

现在该开始“放筒”了吧?我在想:等了一年多,这大钢圆筒总算给林鸣像接新娘似的接到了伶仃洋,是该到“入席”的时候了吧?

“大工程建设不像孩子搭积木那么简单!你是把大家伙钢圆筒做好了,振沉器也配置上了,但,一个大钢圆筒就是500多吨,你得有相应的大起重船。现场施工所要的这些装备一个也不能少,但它们都不是哪个单位生来就为我们准备好了的。”林鸣说,“我们就问振华有没有。他说有,但你得派人来谈……”

“谈啥?”我有些好奇,心想:既然有,就拉来干活呗!

林鸣笑:“不行啊,都是市场经济,你得来谈钱,而且还得看谈得如何。”

“它振华不也是你们中交集团的吗?”

“亲兄弟也要明算账。”林鸣说,“其实我是事先就派筑岛工程负责人孟凡利去谈了的……”

孟凡利告诉我:“振华是有比较接近我们要求的那种标准的大起重船,但得改建一下。关键问题是他们开出的价很吓人,每天20多万。”

林鸣一听,掏心似的疼:“不行,太贵了!我这120个大钢圆筒还不知要用多少时间安装好呢!他一天20多万元,用一年、一年半时间,不就是上亿元的租船钱了吗?这才是小小的一块,我整个大桥的岛隧工程被这样七拉八扯,边边角角要花多少钱呀?”林鸣说他之所以一听就心疼,就是这个原因。后面的沉管制造与安装才是花钱的大头——大到你根本不知道它到底要花多少钱!

“国家工程的预算是有基本总控的,尽管我们中标的是设计施工总承包,但业主给你的钱是有数、有指标的,并且每一项支出都是要被严格审核的。我是项目总承包人兼总工程师,岛隧工程的大活还没干,‘衣衫’却被这人那人剥光了,我还咋登场?当总工程师的就这么苦啊!”在造大桥过程中,林鸣烙在心上的苦到底有多少,只有他自己知道。

“真的全知道了可能也就好一些呢!其实很多事都是在干的过程中一件件、一桩桩冒出来的,根本不可控,不知其势。这才是真正的苦。所有的工程师都是在苦水中泡出来的……”林鸣道。

是的,好的工程师无不是从万千“苦”中磨砺出来的。就是太苦,所以一些人情愿从事办公室工作,或到虚拟的网络世界去寻求“钱”途,而不愿意与机床、砖瓦、钢铁、磨具打交道,因为前者省力而获利更多,后者艰难而前途遥远。

但好工程师不会这样想。林鸣和港珠澳大桥上的工程师们从来没被任何一个工程难题所降服。他们将一个个乱如麻团的障碍理清,又像坦克车那样将一个个坎坷崎岖蹚平……

“谈不下来?我去!”重大事项需要林鸣出面,一些小事谈不妥的时候,也必须他出面。还有一些涉及资金、技术方面的事,他林鸣必须出面。

参与大桥建设调研和施工十几年间,林鸣“飞”来“飞”去多少次,项目办公室小陈说:“大数说不上来,反正有一个月我跟林总飞了32次!”

到达上海长兴后,林鸣直接找到那位康总裁。老哥俩讨价还价一番,最后敲定一艘“振浮8”起重船一个月租金500多万元——加配了振华的工人师傅。

价格谈妥后,振华确实在装备与技术上毫不含糊。想想看,那大海上横着一艘七八万吨、载满“钢铁巨人”的巨轮,你还不得四面,不,是八面都用钢索和锚链固定好,否则一阵台风刮来,装载大钢圆筒的巨轮被吹走了,吹翻了,他林鸣和等在海上的几千名施工人员还不得干瞪眼?

那固定巨轮的锚有多大?反正竖在你面前就是几个人高。你见过这么大的锚吗?然而这样大的铁锚抛入大海之中,它也就像一枚缝衣针插在一块蛋糕上,稍有不慎,便会松动或“丢失”了!固定万吨巨轮的锚索钢绳得抛出大船500多米之外……想象一下,简简单单的一个起重船与装载船,在大海上就有那么多“惊天动地”之举,更何况上百个500多吨重的大钢圆筒在大海里插沉的施工场面,该有多壮观!

2011年5月15日清晨,伶仃洋等待已久的筑岛工程正式拉开战幕——大钢圆筒“首振”战斗的各项准备工作全部完毕。林鸣和大桥业主方的朱永灵局长等一起来到现场观战。

“振沉开始!——”现场施工指挥孟凡利一声令下,钢圆筒顶上的8台联动大锤轰鸣,那十几层楼高的大钢圆筒以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精确度垂直而下,直插大海深处……

“报告总指挥:首振大钢圆筒圆满成功。请指示!”十分钟——似乎是眨眼的工夫,孟凡利便向林鸣报告道。

“太棒了!热烈祝贺!”林鸣兴奋地拥抱孟凡利,说,“大孟,第一个做得这么好,以后,每一次振沉都要当作第一次,稳扎稳打,才能做到最好!”

“是。每一次都当成第一次!”孟凡利也许是太激动了,也许是被林鸣的话给激励的,竟然振臂高呼起来,“每一次都当成第一次!——”

“每一次都当成第一次!”

“每一次都当成第一次!……”

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情景,这是一个让千千万万的大桥施工者难忘的战斗场面……大桥岛隧工程项目党委副书记樊建华对我说,就是从这第一个大钢圆筒振沉成功的那一天起,林鸣总工程师的这句“每一次都当成第一次”成了之后大桥岛隧工程所有人员的一个行动方向和指针,浸透到了整个工程的全部环节之中,并成为“大桥岛隧人”的项目文化信念……

每一次都是第一次。正是靠着这种信念与要求,从2011年5月15日拉开西人工岛工程战斗的帷幕之后,大钢圆筒振沉从一日一筒,到一日两筒,再至一日三筒……

5月30日,第一片副格与大钢圆筒合拢并成功实现密封止水!现场施工指挥的郭宝华,面对耸立于波涛汹涌的伶仃洋上的“钢铁巨人”,激动得忍不住高歌吟诵——

你似翩翩彩蝶之翼

从远方飘来

你如远航的风帆

冉冉升起

你挺起娇美的身姿

义无反顾地跃入大海

机器的轰响伴着你起舞

震颤中你已植根海底

有了你紧锁的双臂

才有了这汪洋中的一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