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谜案追凶
5714900000115

第115章 :背后诡计

巡按不是巡抚,虽然只相差一个字,其实实际权利有天壤之别。朝廷设立巡抚,是带朝廷守牧一方,也就是管理一方军民的封疆大吏。他对治下的军民有生杀予夺的权利,他有皇帝钦赐的王命旗牌可以对治下的官员有先斩后奏的权利。

当然只能斩杀有罪的七品以下包括七品的官员,七品以上的官员就算有罪也只能就地革职,不能随便斩杀。这是怕巡抚手上的权利太大,才后加的条例。而相对于巡抚的威风八面,巡按就看上去就不怎么样了。

巡按属于都察院下属的独立衙门,设立在地方起到监督地方的作用。相当于现在的纪委监察局,但实际权力没有这么大。巡按只有监督和调查地方官员的权利,没有抓捕和审讯、关押等权利。

但是巡按有权利直接上达圣听,他的奏章连内阁都没有权利拆看,只有皇帝可以看。在嘉靖朝的特殊时期,嘉靖皇帝不太管朝政,所有只能皇帝看得奏章交给手下的太监司礼监拆阅。除了一些重要的向嘉靖皇帝汇报之外,其他的都由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处理。这样一来加大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的权利,使吕芳成为名副其实的“内相”。

当胡宗宪当浙江巡按的时候,他还不是首辅严嵩的弟子,最多只能算是一个门下的小奴才。可是胡宗宪在不到一年的任期里,利用他特有的手段,为严嵩排除异己,也为朝廷除去了几个毒瘤。这样一来胡宗宪不但得到了严嵩的赏识,而且也给嘉靖皇帝留下好的影响。正好当时浙江巡抚、布政使、按察使三大头一起倒台,经过内阁提议,司礼监根据嘉靖皇帝的默许,升任胡宗宪成为浙江按察使。巡按使七品官员,按察使是从四品官员,这种升任不可谓不快。按照朝廷的制度,从四品以上的官员属于国家省级官员,称得上中层干部了。

胡宗宪的官运不止如此,新任的浙江布政使因为嫖妓,在妓女身上“马上风”死了。为了官员的面子,也为了浙江官员的集体利益,对外宣称布政使因为操劳过度因公殉职。胡宗宪莫名其妙地成为了布政使,同时兼任他的本职按察使。按察使有点像现在的公检法,属于管理司法的部门。布政使管的事民政,有点像现在的省政府。当时胡宗宪一手管司法,一手管民政,可以说基本掌握了浙江的地方事务。不久之后完全架空当时地浙江巡抚,成为浙江的实际掌控人。

知道胡宗宪的本事后,严嵩加大了对胡宗宪的关照。不但正式收胡宗宪为入室弟子,而且把胡宗宪当做手下一员大将使用。胡宗宪更需要朝中大佬的支持,所以在你情我愿的情况下,成为了严党中的骨干力量。不久他出任浙江巡抚的命令下达了,胡宗宪成为了浙江真正的控制人。几年之间,胡宗宪利用自己和严嵩的势力,很快巩固了自己的地盘,并将势力范围延伸到了南直隶。三年前正式出任浙直总督,一年半之前兼管江西、安徽两省。

坐上了总督位子的胡宗宪,好像开始不太事事依从严嵩和严世蕃,他需要有自己的势力和地盘。为了缓和严党和清流之间矛盾,胡宗宪在自己的地盘故意将矛盾边缘化。他和徐阶的关系也有点暧昧,似乎在达成一些秘密的合作一样。其实胡宗宪知道,他过于依从严嵩,将断送他的前途,没有自己的势力随时有被取代的可能。而徐阶也不会真正的相信自己,他和徐阶之间只不过是相互利用而已。只有利用双方之间的矛盾,才能使自己壮大起来。

通过种种关系,胡宗宪知道了一个秘密。朝廷为了加大对江南的控制,彻底地消除倭寇隐患,决定设立一个前敌指挥部。出任这个职务的官员不但可以加挂兵部尚书衔,而且全权管理前线战事。在大明时期,真正的军权在一群太监手上,他们代皇帝真正意义上控制着军队。这是因为历代皇帝不相信带兵的将军,只要将军一有异心,监军的太监就有权利就地解除带兵的将领所有职务。这样一来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局面,会打仗的手上没有权力,手上有兵权的是不会打仗的文人,军队的实际财政和指挥权的是一个个贪生怕死、唯利是图的太监。而这次为了决战顺利,嘉靖皇帝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把实权交给前线官员。这种机遇可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胡忠宪早就眼红了。

严嵩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竟然主动向嘉靖皇帝提议,为了更好地服务前线,解决好前线的后勤和管理。严嵩提议将江南的江西、安徽、南直隶、浙江、福建、广东等省集中起来,设立一个江南总督,这一职务由这个前敌总指挥兼任。这样一来谁当这个江南总督,就是实际的江南草头王。胡宗宪决定无论如何要得到这一职务,这样一来他的势力和地盘都有了。就算将来嘉靖皇帝要对付他,要将他拿下也要再三顾忌一下。至于倭寇其实已经不重要了,手下有戚继光和俞大猷等名将在,打败倭寇是迟早的事情。

可是胡宗宪也有一个弱点,就是和内宫的司礼监关系不是太好。当初他当浙江巡按的时候,就拉下了一个贪污的小太监。虽然这个小太监不足轻重,但是也得罪了太监这一小气的组织。后来因为有严嵩和嘉靖皇帝的重视,太监们不敢随便得罪胡宗宪。胡宗宪也没有彻底把表面上的一层撕破,每年该孝敬的照样孝敬,该给地方的太监的好处照样给。可是当胡宗宪想当这个江南总督的时候,包括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在内的几乎所有的太监都表示反对。

当时嘉靖皇帝一时兴起,问身边的太监,胡宗宪出任江南总督合不合适。其实这种事情嘉靖皇帝很少这么问身边的太监,这次他也是难得的有些犹豫。没想到一边的太监异口同声说不合适,理由是这个胡宗宪平时刚愎自用,排除异己的时候绝对是心狠手辣。要是胡宗宪出任江南总督的话,将来绝对不受朝廷中央的指挥。

嘉靖皇帝虽然是一个多疑的人,但是他对身边的太监,特别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还是相信的。就没有直接下达命令,要内阁和司礼监再多选几个人选出来。

胡宗宪知道这件事情后,极为恼怒。他再三想也想不通,为什么吕芳他们这些太监会这么激烈地反对自己出任江南总督。胡宗宪知道,要是换上了一个和自己不对路的人当这一职务,不但自己的地位不保,而且会使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地盘和势力破坏。为了自己的前途,为了自己的未来,他一边努力缓和局势,一边加大对严嵩和徐阶两方势力的联系。为了万无一失,他准备暗地里给吕芳制造一些麻烦,让吕芳无暇管自己的事情。

这个捅娄子,得罪人的差事就落在了秦泰身上。胡宗宪故意派出自己最得力的手下,保护秦泰他们一行人。但其实有好几层意思在里面,首先胡宗宪想第一时间知道秦泰他们的调查范围,生怕自己的亲信撞到秦泰手上。第二,胡宗宪不相信秦泰他们发现宝藏后,一点宝藏都不拿。他派李丁暗中查找,只要一发现宝藏线索,就地拿下秦泰一行人。把人和宝藏一起押送到胡宗宪的衙门里,但要保证保密。可李丁发现秦泰他们不但没有拿宝藏里的任何财宝,而且对所到之处秋毫不犯,绝对是一些正直清廉的好官。第三,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将秦泰他们引去太监的地盘千秋阁。秦泰是一个什么后台都没有的人,也是一个什么都敢做的人,他绝对会把千秋阁里的一切查得清清楚楚。这样一来这里的秘密就会暴露,吕芳将不会有精力去管胡宗宪的事情。当然为了保密,也为了大家的利益,秦泰他们将作为这次事件牺牲品,彻底解决秦泰一行人能永远保守秘密。只要秦泰死了,秦泰他们支援胡宗宪的宝藏也就没有知道真相了。这笔钱就成为了胡宗宪自己想办法筹集来的钱,不但可以自己贪污不少,而且可以夸大自己的成绩。这可谓是一举多得。

虽然秦泰他们死里逃生,在危急关头识破了陷阱,也找到了突破口。性命是保住了,可彻底得罪了安徽官场和内宫中人。不但断了皇帝一家人的一笔非法收入,也彻底暴露了一些太监们的真实情况。这等于给了内宫总管、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一个大大的耳光,为此吕芳不但要安抚脾气暴躁的嘉靖皇帝,更要面对一系列的内部人员清理。看来吕芳的好日子到头了,等他忙完这些事情后,他也应该下台了。

这件事情的最大受益者只有一个人,就是老谋深算的胡宗宪。胡宗宪利用这件事情,打击了内宫势力,让嘉靖皇帝不敢在过度相信这些太监。“原来这些没根的人,也是一些靠不住的人。”这是嘉靖皇帝看了胡宗宪写的关于这件事的奏章后所说的一句话。这句话使所有的太监一下子乖得像小猫一样,一个个人人自危。本来嚣张得不得了的太监,不管在皇宫里还是在宫外,一下子学会夹着尾巴做人了。而胡宗宪出任江南总督的命令也下达了,原因有两个,第一本来反对的厉害的吕芳他们彻底哑巴了,第二胡宗宪自己想办法为前线筹集到了一笔客观的财物,大大缓解了朝廷开支。这令本来就捉襟见肘的朝廷深深地松了一口气。光是为了表彰胡宗宪这一点,嘉靖皇帝就决定让胡宗宪出任新建立的江南总督和前敌总指挥。胡宗宪如愿以偿地当上了这个江南总督,成为了江南最大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