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在所有的视听网站之中,我们不难发现基本都是相同模式的自我调整后发展。也就是说从开始的创业期,大家基本都是一种“复制模式”,以国外发展经验做基础,逐步拓展自己的业务。
从视频网站来看,他们的发展模式基本都是You Tube模式的翻版。尽管这些网站本身都宣传自己是独具特色的视频网站,但总体来说刚开始的发展毫无疑问是“复制模式”。基本上他们的发展模式都是经过先以视频分享做标杆,然后开始以大量影视剧的视频做主导,套用一句话说,就是“谁的屁股也不干净”。
严格来说,中国几乎没有一家成名的视频类网站没有过侵权行为,相比较而言,只是看谁先“上岸”而已。而在国内视频网站创业期逐步过去后,就进入了竞争期,这个阶段视频的来源则各不相同。
首先,就是以土豆、优酷网为代表的纯视频网站。这种类型的网站往往属于资本推动型,也就是说背后风投资本的推动是所有视频网站中最厉害的,因此他们的上市动力非常大。上市时需要业绩以及实力来做保证,所以也就出现了视频侵权被诉讼之后的不断争抢影视版权的现象,这个时候同类网站对掐现象很严重。
从土豆、优酷争抢版权的针锋相对,到其后来的隔空对骂,其实正是因为他们同属“复制模式”,且只有视频网站这一种产业发展,因而造成了网站发展同质化非常严重,所以也就势同水火。这种同质化网站的恶性竞争最终必然导致其中的强者吞掉弱者,而资本背后以资本利益为主的危险思想又成为这种行为的催化剂。所以最后发现,闹得最凶的“冤家”反而因“打打闹闹”而“闪婚”。
其次,就是依靠其他网络业务的优势打视频战争的各个网站。比如爱奇艺利用搜索引擎的优势,搜狐、新浪、腾讯等视频利用门户网站的优势,暴风影音等利用其视频播放器的优势,迅雷、电驴等利用其下载工具的优势等等。但是,不管他们利用什么优势,在经历了创业期资本进入后,必然要进入一个行业肉搏的阶段。
这个阶段往往也就是“烧钱”最厉害的时候。整个视频网站的发展不是以谁的网站盈利模式最强、谁的服务最好为评判标准,而是以谁最能烧钱、谁抢的版权最多来论输赢。结果就是谁在亏损之后还能站得久谁就成为赢家。这就是典型的网络泡沫的体现。与十几年前搜狐、新浪等门户网站的对掐最终差点全部死亡一样,这都是一种网络争夺所产生的产能过剩的表现。这种表现的最后必然是大鱼吃小鱼,一片混乱之后逐步归于平静。
而所有的视频网站不再是比持续的发展能力,而是在比两个优势。第一是谁能站得更久。第二就是看谁能成功运作上市,给资方以高额回报。另外所有中国网络概念股的上市,其结果大多是上市首日暴涨,然后资方在股票市场上逐步减持获取投资回报,随后股价一路狂跌。造成的最终结果就是视频网站在很长时间内进入发展低谷期,股票上市的高估值以及暴涨暴跌的股价让企业被迫合并或并购,以提振股价换取资方青睐。而由于整个市场的混乱性竞争,造成了版权购买长期属于卖方市场,所有的视频网站没有最亏只有更亏。
面对这样的产业生存危机,所有的公司只有两条路走,就是hulu模式与UGC模式两种模式的本土化改变发展。hulu是一家美国的视频网站,由美国国家广播环球公司(NBCUniversal)和新闻集团(News Corporation)在2007年共同成立。其主要特点是:1.发展正版影视作品;2.以广告支撑非付费会员制;3.拿独家网络播放权,再实行分销;4.由大型媒体、风投、独立的媒体公司集中投资方的优势资源。UGC模式说白了就是原创分享。但是这两种模式在中国的发展都有各自的问题,所以从这方面来说都无法照搬国外经验。我国目前的视频网站基本是这两种模式的影子都有,但各自侧重点不同。
我们先来说说hulu模式。该模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第四点,也就是说第四点是实现前三点的基础。首先,要实现这种模式的盈利必须有一个强大的视频媒体公司支撑,很多版权其实是内部共享的,就好像是一个电视台自己的节目给自己的视频网站是不需要版权费的。而在国内由于体制原因,这一点无法实现。
其次,就是稳定的风投。此风投的投资目的并非上市圈钱然后卖出了事,而是真的想从长期盈利中分一杯羹。资金的投入必然属于长期投资逐步回报,这样给予企业的压力也就大大减少。而在国内这也基本不成立,因为国内资方投入资金比例过高,这就很难避免资本化推动企业行政领域。UGC模式在国内网站均有实行,但都无法全部实行。其实在国外也是一样,只不过情况要远远好于国内。而这两种模式的综合模式近两年已经有了一些本土化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是视频网站之间的合作降低了版权成本,另一方面则是逐步促进与电视台的合作。这一点在前面也介绍过,就是会出现与电视台合作、换股、持股的可能性。虽然在目前来说受体制限制还无法快速做到,不过通过成立子公司进行产业合作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在国内产业发展中此等先例也是非常多的。
虽然国内视频网站风投推动上市套利是大趋势,不过也有很多已经上市的企业,在资方势力逐步消退的情况下进行了一些整合,并积极发展独立的原创节目,其发展也开始特色化。像56网这样的网站,利用社区、校园、视频直播、美女主播等形式特色化,就是一个视频网站能够长远发展的典型。而资源的整合与企业并购,并非是盲目的,更应该朝一个优化产业链,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大方向发展。
音乐类的以“听”为主的网站,其发展路径也曾与视频网站相似,甚至出现很多音频软件也视频化过。不过经市场证明这种大而全的发展方式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其发展更需要不断的专业化、特色化才可以。比如5sing,这种对现实音乐整个大产业的“互补”效果非常的有效,原本各自为战的音乐圈的产业发展,通过其网络的功能链接,产生了出奇的效果,既占得了产业链优势,又为整个产业发展作出了贡献。这一点在国内的企业中实属难得。而在未来,这种为音乐产业链条服务的形式也必然会广受推崇。音乐网站的发展模式并非仅仅是下载这么简单。
其实不管是视频网站还是音乐网站,其发展必然是一种产业融合性的发展。从电视、电影节目制作,到网站优势资源的整合必然将会形成一个良性有序的发展路径。也许,产业秩序会因为法制方面的滞后产生混乱,但在市场的带动下,其本身也可能因竞争的有序而重塑一个市场的新秩序。这,就是市场的魔力!
进入后经济危机时代之后,国内企业进入冬天,而在所有的产业中,网络电子商务类产业更是进入到了一个竞争愈加严酷的时代。网络商务的竞争更多的是一种针对性竞争。在残酷的角力竞争中,谁能够率先走出困境在行业中占得先机,谁就最可能挺过冬天,谁就能在这个网络时代占领产业制高点。残酷的网络商战,或许没有强弱之分,只有生存与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