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
57437500000029

第29章 王昌龄

王昌龄(约698~756),字少伯,盛唐时期著名边塞诗人。他的籍贯有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和太原两说。自幼家境贫寒,靠农耕以自足,开元十五年(727)方得以进士及第。起初担任秘书省校书郎,后因博学,超绝群伦,调汜水尉,后获罪被贬岭南。开元二十八年(740)王昌龄北归,于襄阳访著名诗人孟浩然,并结识李白,后离京返长安任江宁丞。后因被谤被贬为龙标尉。安史之乱中,亳州刺史闾丘晓因忌才将其杀害。其七绝诗尤为出色,于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为后人推崇,被冠以“七绝圣手”之称号,更得“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美誉。

出塞(其一)

【原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

秦汉时的明月和边关仍在,但是万里征战的将士却早已不在。假如龙城突围的飞将军李广还健在,岂会容胡人越过阴山南下掠夺?

【鉴赏】

这是王昌龄两首《出塞》诗中的第一首。这首感慨边疆战乱不断,惋惜国家没有可用之将才的边塞诗被明代文学家杨慎誉为“神品”。

这首诗开篇从千年之前,万里之外下笔,形成一种苍茫浑厚的独特意境。以古喻今,时空变换,战乱却从未中断,而万里戍边的人也大都有去无还。首句的“明月”和“关”两个词是描写边塞的乐府诗中极为寻常的两个词语。《乐府解题》便有:“关山月,伤离别也。”可见无论征兵戍边还是表现离别思念,大都离不开“关”和“月”这两个字。而这句诗却将“秦”和“汉”这两个表现时间性的限定词加在“明月”和“关”前,寥寥两字,却带给读者辽远的时空感,气势非凡,彰显了新奇独特之处,此句足以统摄全篇。

后两句用以假设的修辞,赞扬了“龙城飞将”李广的功绩,既是对当下军中用人政策的不满,也表现了千百年来人民热切期盼飞将军一样的英雄人物出现,以平定叛乱、维护边防的心情。

诗歌之美,往往展现在貌似平凡的字上,而此诗正是用平凡的词语,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了全文主旨意境,气势宏大,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让人不禁拍案叫绝。因而明代诗人李攀龙褒奖它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实是合情合理。

从军行(其四)

【原文】

青海[1]长云[2]暗雪山[3],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青海:即青海湖。

[2]长云:指代战云。

[3]雪山:祁连山。

【译文】

青海湖上战云弥漫使雪山无光,一座孤独屹立的城池遥对着玉门关。身经百战黄沙磨穿了坚硬铁甲,不攻克楼兰我绝对不会返回家乡。

【鉴赏】

这是王昌龄《从军行》系列诗(共七首)中的第四首。此诗以汉喻唐,表现了戍边官兵力退敌军的必胜信念,赞扬了将士在恶劣条件下敢于浴血奋战、为国献身的大无畏精神,是乐府诗中描写从军生活的代表作。

前两句诗结合了各个不同方位的要塞名,带给读者以战区之大的最直接的感觉:战云笼罩下的青海湖;湖的北边隐隐可见的绵长的祁连山;过了祁连雪山,一座孤城耸立于河西走廊的无边荒漠;从孤城西行可达玉门关,这是与孤城遥相呼应的重要军事基地。这些就是当时戍边官兵朝夕相处的伙伴,是他们生活、战斗的场所。短短两句诗即完成了对整个西北边疆要塞的简略概述性描写。战争之惨烈景象更由一个“暗”字得以体现。

后两句诗人笔锋一转,直抒情怀。“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有极强的表现力。“黄沙”是西北战场最直接的特点;“百战”方能“穿金甲”,表现了战争之惨烈严酷。长期艰苦卓绝的战斗,与强悍的敌军和恶劣环境的双重斗争,都在这句诗中得以充分展现。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才愈发凸现将士们“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大无畏精神之可歌可泣。

从军行(其五)

【原文】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1]。

【注释】

[1]吐谷浑:古部落名,唐代曾长期入侵西北地区,此处指敌军首领。

【译文】

大漠中狂风怒吼,尘沙顿起,天色黯淡。一支队伍半卷着红旗出了营门,向敌营进军。此时前方部队传来捷报:他们已在洮河北的夜战中生擒敌首,取得大胜。

【鉴赏】

这是王昌龄《从军行》系列诗中的第五首。本诗不是通过正面描写,而是通过细节,从侧面展开描写表现戍边战士获悉夜战胜利的消息后的欣喜,彰显了唐代军事力量的强大,歌颂了精兵强将奋勇杀敌的逼人气势,同时又给人想象的空间,不愧为边塞诗的力作。

前两句写边境环境的糟糕及后方部队的支援。“大漠风尘日色昏”并非指天色已晚,而是指滚滚风沙遮盖了天日,指出了军事条件的不利。我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昆仑山、天山均为自西向东或向东南走向,于青海东部和河西走廊形成一个大收缩口,风力强劲,狂风一起便是黄沙蔽日。因而“大漠风尘”后紧接“日色昏”,边疆之状况得以充分显现。“红旗半卷出辕门”写出后方支援之快、气氛之压抑。支援部队半卷红旗,挺出辕门,快步行进,一场近身肉搏战已是一触即发。

后方支援尚未到达,前方夜战得胜的消息便已传来,生擒敌首是何等的大快人心,令人振奋。情节急转直下却又合情合理,“已”字道尽了全军上下的欣喜之情。

不同于其他诗对战争的表述,全诗没有对战场搏杀的惨烈描述,仅仅从侧面勾勒便好似让人有亲临战场之感,又有无尽的想象空间,诗人的写作功力由此可见一斑。

塞下曲(其一)

【原文】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1]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2]客,皆向沙场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3]好。

【注释】

[1]萧关:关中四关之一,宁夏古关塞名。

[2]幽并:即幽州和并州。

[3]紫骝:骏马。

【译文】

蝉在寂静的桑林中鸣叫,八月的萧关道秋意袭人。出塞再入塞天气已转凉,关内关外处处芦草枯黄。从古到今河北、山西的义士,皆以沙场为伴直到终老。莫学那沾沾自喜的游侠儿,只知道骄傲地炫耀骏马。

【鉴赏】

诗人通过这样一首边塞乐府诗,表达了强烈的反战思想。

悲鸣的蝉,凋落的桑叶,齐步行进在八月萧关大道上的队队戍兵,都流露出悲凉萧瑟之意。塞内外是由枯黄的芦草覆盖的苍茫的原野,在秋风侵袭下透出刺骨的寒意。这四句诗是对边塞景象的描写,秋意浓浓,寒苦悲凉之意简直透人心骨。

诗的后四句主要写戍边的情境。来自幽州和并州的勇士,青春年华都挥洒在边疆战场上;莫要像那些争强好胜之人,只知道炫耀自己的骏马来显现自己的勇猛。感慨与同情并发,奉劝好胜的青年人“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真情实意得以极尽地表达。“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相得益彰,抒发了诗人的悲壮情怀。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不顾战士死活的戍边政策的不满和战亡将士的沉重哀悼,带有浓厚的反战思想。

塞下曲(其二)

【原文】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1]日未没,黯黯[2]见临洮[3]。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注释】

[1]平沙:大沙漠。

[2]黯黯:同“暗暗”。

[3]临洮:在今甘肃定西市西部,陇右重镇,古丝绸之路要道,秦长城西起点,因临洮水而得名。

【译文】

饮完战马度过秋天的江水,江水冰冷寒风似尖利钢刀。无边沙漠天边残日还未落,昏暗中隐约地能看见临洮。想起昔日长城脚下鏖战急,都说将士们当年的斗志高。从古到今这里是黄沙弥漫,战士的白骨在蒿草中乱抛。

【鉴赏】

这是一首以长城附近边疆为背景所作的乐府诗。通过追忆开元二年(714)唐将薛讷大破吐蕃的故事,展现了战争的悲烈严酷,流露出诗人强烈的反战思想。

诗的前四句勾画了一幅晚秋塞外落日沙漠的苍凉景致。饮完战马后急匆匆地横渡秋水奔赴遥远边疆,即使水寒风厉。广袤的沙地隐隐露出没有完全消失的夕阳,蒙蒙暮色中依稀可见临洮。

诗的后四句追溯以往长城发生的战事,展现了战后的惨烈景象。长城在古代是军事要地,频发战争,军兵誓死保卫。古往今来,长城内外荒草丛生,列列白骨在滚滚黄沙中依然清晰可见。

全诗弥漫着凄凉的气氛,用精简的语言却将战争的凄惨和严酷展现得淋漓尽致,表达了诗人强烈的反战思想,对人民强烈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极具穿透力。

芙蓉楼送辛渐

【原文】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

冷雨夜,你来到吴地,早晨送你离开时我看到了楚山孤独的身影。洛阳的亲朋好友要是问起我的近况,你就转告说我就好像是玉壶中的一片冰心,我想念他们。

【鉴赏】

这是古代送别诗经典之作。成诗约在开元二十九年(741)以后。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今南京市)丞,此诗为诗人送别朋友辛渐所作,描绘了清晨和朋友在江边离别分手的情景。

诗前两句通过景物描写着力渲染离别的气氛。秋日寒雨,天地似被其笼为一体,在孤立的楚山前更显秋意瑟瑟,愈发显现离别之感伤。水天相依,无尽浩渺的图画充分展现了意境之宏壮开阔。而雨势之连绵不断也由“连”和“入”两个字表达得酣畅淋漓。

清澈无瑕的冰壶是诗人广阔胸怀、坚毅性格的象征。天明时分即是朋友登船远行之时。远眺江北群山,朋友的身影即将消失在楚山之外,不禁感到阵阵寂寥。友人可与洛阳亲友相聚,而自己却只有这同样孤寂的楚山相伴,空看逝去的滚滚江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自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纯净晶亮的冰心,即是对友人的极大告慰和思念,也表现出了诗人自身正直纯洁的品格。

全诗情景交融,浑然融为一体,蕴涵着无穷的韵味。

闺怨

【原文】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译文】

闺中的少妇不知道忧愁,春天里浓妆艳抹登上翠楼。忽然看见田头柳色青青,后悔让丈夫去立功封侯。

【鉴赏】

这是王昌龄一系列闺怨诗中的代表作。虽以“闺怨”为题,起笔却写道“闺中少妇不知愁”,难道闺中少妇果真不知道愁吗?当然不是,这样写更突出强调了由“不知愁”到“悔”的幽怨、离愁和遗憾。当时正处于大唐盛世,远征他乡,建立战功,封侯封爵是绝大多数有抱负的男儿的毕生追求。这位闺中少妇想必也是希望自己的夫君能有朝一日凭此“封侯”,所以“不知愁”也是合情理的。

紧接下来的第二句勾勒出这位少妇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凝妆”登楼远眺的画面。春日清晨,精心地梳妆打扮后,闺中少妇却不能随便出门,只能独自一人于自家高楼远望,既表现了她的“不知愁”,又为下句的“悔”做了铺垫。

第三句是全诗的“诗眼”之所在。少妇所见不过寻常之杨柳,何以谓之“忽见”?其实诗句的关键在于见到杨柳后忽然触发的心理变化和联想。岁月转瞬即逝,当年折柳送别夫君的情境还仿佛历历在目,如今却只能相隔千里独自面对大好春光,凭空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所有的这一切都直指尾句的“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用这样一首诗描绘出一名闺中怨妇赏春时心理状态的微妙变化,与《长信秋词》同为他一系列闺怨诗中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