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的话最动人
白居易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炽热真诚的情感能使“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
讲话如果只追求外表漂亮,缺乏真挚的感情,开出的也只能是无果之花,虽然能欺骗别人的耳朵,却不能欺骗别人的心。著名演讲家李燕杰说:“在演说和一切艺术活动中,唯有真诚,才能使人怒;唯有真诚,才能使人怜;唯有真诚,才能使人信服。”若要使人动心,就必须要先使自己动情。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年近七十岁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对秘书口授反击法西斯的战争动员讲演稿时,激动得像小孩一样,哭得涕泪横流。他的这一次演讲动人心魄,极大地鼓舞了英国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
与人交谈,贵在真诚。有诗云:“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只要你与人交流时能捧出一颗恳切至诚的心,一颗火热滚烫的心,怎会不让人感动?怎会不动人心弦?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说话真诚著称。他14岁时参加殿试,真宗出了一道题让他做。晏殊看过试题后说:“陛下,十天以前我已经做过这个题目了,草稿还在,请陛下另外出个题目吧。”真宗见晏殊如此真诚,感到他很可信,便赐予他“同进士出身”。
晏殊在史馆任职期间,每逢假日,京城的大小官员常到外边吃喝玩乐。晏殊因为家贫,没有钱出去,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书、写文章。有一次,真宗点名要晏殊担任辅佐太子的东宫官,许多大臣不解。真宗对此解释说:“近来群臣经常出门游玩饮宴,唯有晏殊与兄弟们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的合适人选。”然而晏殊向真宗谢恩后说:“其实我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但因家里贫穷无法出去。如果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业务员布鲁克,欲前往农场向农场主人推销公司的收割机。到达农场后他才知道,前面已经有十几个不同公司的业务员向农场主人推销过收割机,但农场主人都没有买。
布鲁克来到农场时,无意中看到花园里有一株杂草,便弯腰下去想把那株杂草拔除掉,这个小小的动作恰巧被农场主人看见了。
布鲁克见到农场主人后,正准备介绍公司的产品时,农场主人却阻止他说:“不用介绍了,你的收割机我买了。”
布鲁克大感疑惑地问:“先生,为什么您看都没看就决定购买了呢?”
农场主人答:“第一,你的行为已经告诉我,你是一个诚实、有责任感、心态良好的人,因此值得信赖。第二,我目前也确实需要一台收割机。”
由此可见,说话的魅力,不在于说得多么流畅华丽,而在于是否善于表达真诚。最能推销产品的人,不见得是口若悬河的人,有时候一个不经意的肢体语言,远胜于滔滔不绝。
美国前总统林肯就很注意培养自己说话的真诚情谊,他说:“一滴蜂蜜要比一加仑胆汁更能吸引更多的苍蝇。人也是如此,如果你想赢得人心,首先就要让他相信你是他最真诚的朋友。那样,就像一滴蜂蜜吸引住他的心,也就是一条坦然大道,通往他的理性彼岸。”1858年,他在一次竞选辩论中说:“你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某些人,也能在某些时候欺骗所有的人,但你不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所有的人。”这句著名的政治格言也是林肯的座右铭。
如果你能用得体的语言表达你的真诚,你就很容易赢得对方的信任,与对方建立起彼此信赖的关系,让友谊长存。能够打动人心的话语,才可称得上是“金口玉言”,一字值千金。
世界会对真诚的你温柔以待
“逢人只说三分话,莫要全抛一片心”,这是一句为人处世的俗语,说对人要“阴者勿交,傲者少言”,意思是说假如你遇到一个表情阴沉、默默寡言的人,不要急着推心置腹表示真情;假如你遇到一个高傲自大、愤愤不平的人,要谨慎自己的言谈。
其实,这只是将自己围起了一道防线,生怕自己遇人不淑;人与人的心灵之间筑起一堵高墙,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进入了“陌生居住”时代,邻里之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人们在感叹人与人相处很难时,殊不知是自己把心门关闭起来了,别人又如何进来?
孟子云:“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夫义,路也;礼,门也。”想见贤人而不按合适的方式,那就像要人进来,却又把他关在门外。用什么方式,“义”“礼”也。孟子的这句话的含义是:你待人以善意,别人以善意相报;你待人以真诚,别人以真情回馈。这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有的人对真诚待人抱怀疑或否定态度,理由是:我真诚待人,人若不真诚待我,那我岂不是很傻、很吃亏吗?不可否认,生活中存在这样的人:虚伪、狡诈、阴险,一肚子小心眼,玩弄他人的真诚,戏弄他人的善良,算计他人的毫无防备,蹂躏他人的真情实意,以怨报德、以恶报善。但是,这种人在生活中毕竟是少数,在他们的丑陋嘴脸暴露后,必将被众人所指责和唾弃,并被群体厌恶和排斥。
其实,当我们的善良和真诚被居心叵测的人愚弄之后,吃亏更多、损失更大的并不是自己,而是对方。伤人的人在承受你愤恨的同时,还要承受他人的蔑视以及被群体排斥的孤独。
有的人怕真诚待人吃亏上当,因此想别人先主动真诚待己。你真诚待了我,我再真诚待你,这是被动为善的人际关系态度。如果人人都这样想,人人都不肯首先付出,那么这个世界上还有真诚吗?
弗莱明是苏格兰一个穷苦的农民。有一天,他救起一个掉到深沟里的孩子。第二天,弗莱明家门口迎来了一辆豪华的马车,从马车上走下一位气质高雅的绅士。见到弗莱明,绅士说:“我是昨天被你救起的孩子的父亲,我今天特地过来向你表示感谢。”弗莱明回答:“我不能因救起你的孩子就接受报酬。”正在两人说话之际,弗莱明的儿子从外面回来了。绅士问道:“他是你的儿子吗?”农民不无自豪地回答:“是。”绅士说:“我们订立一个协议,我带走你的儿子,并让他接受最好的教育,假如这个孩子能像你一样真诚,那他将来一定会成为让你自豪的人。”弗莱明答应签下这个协议。数年后,他的儿子从圣玛利亚医学院毕业,发明了抗菌药物青霉素,一举成为天下闻名的亚历山大·弗莱明爵士。
有一年,绅士的儿子,也就是被弗莱明从深沟救起来的那个孩子染上了肺炎,是什么将他从死亡的边缘救了回来?是青霉素。那个气质高雅的人是谁呢?他是二战前英国上议院议员老丘吉尔,绅士的儿子是谁呢?他是二战时期英国的著名首相丘吉尔。
本杰明·富兰克林曾说过,一个人种下什么,就会收获什么。弗莱明正是因为真诚待人才让自己的儿子有了成才的机会。老丘吉尔也因为真诚待人才拯救了自己儿子的生命,并使之成为20世纪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政治家。
当松下电器公司还是一个乡下小工厂时,作为公司领导,松下幸之助总是亲自出门推销产品。每次碰到砍价高手时,他总是真诚地说:“我的工厂是家小厂。炎炎夏日,工人们在炽热的铁板上加工制作产品。大家汗流浃背,却依旧努力工作,好不容易才制造出了这些产品,依照正常的利润计算方法,应该是每件×元承购。”听了这样的话,对方总是开怀大笑,说:“很多卖方在讨价还价的时候,总是说出种种不同的理由。但是你说得很不一样,句句都在情理之中。好吧,我就按你开出的价格买下来好了。”
松下幸之助的成功,在于真诚的说话态度。他的话充满情感,描绘了工人劳作的艰辛、创业的艰难,语言朴素、生动,语气真挚、自然,让对方心有戚戚焉。正是他的真诚,才换来了对方真诚的合作。
会说话的人,常常是最善于说对方感兴趣话题的人;最会办事的人,也常常是那些做了让对方感激或感动的事的人。
被公认为“魔术师中的魔术师”的哲斯顿,在他活跃的那个年代,他精彩的表演能让超过六千万的观众买票进场看他的演出,使他赚得两百万美元的利润。卡耐基花了一个晚上待在他的化妆室里,向他请教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哲斯顿说,他的成功并不是因为他的魔术知识特别丰富,因为关于魔术手法的书他已经有好几百本,而且有几十个人跟他懂得一样多。他一直做的,就是从观众的角度出发,多为观众着想,懂得表现人性。
哲斯顿对每个观众都真诚地感兴趣。他告诉卡耐基,许多魔术师会看着观众,对自己说:“坐在台下的都是一群傻子和笨蛋,我可以把他们骗得团团转。”而哲斯顿却不这样想。他每次在上台时都会对自己说:“我很感激,因为这些人来看我的表演,是我的衣食父母,是他们让我过上舒适的生活。因此,我要把我最高明的手法表演给他们看。”他宣称,他没有一次在走上台时,不是一再地对自己说:“我爱我的观众,我爱我的观众。”卡耐基认为,哲斯顿的成功秘诀就是如此简单,那就是对他人感兴趣,这就是一位有史以来最著名的魔术师所采用的秘方。
千百年来,刘备“三顾茅庐”一直被传为佳话。
刘备邀请诸葛亮出山,听人说诸葛亮“每常自比管仲、乐毅”,当时的名士司马徽则赞之为:“可比兴周800年之姜子牙,开汉400年之张子房。”这样,刘备心中有了底。一顾茅庐,诸葛亮避而不见,张飞耍脾气:“量一村夫何必兄长自去,可使人唤来便了。”当刘备二顾茅庐,诸葛亮又避而不见,连一直极为持重老成的关羽也耐不住了。可刘备留下一书,以表诚意。三顾茅庐,诸葛亮故意仰卧草堂迟迟不起,让刘备等三人拱立阶下几个时辰,最后才欣然出山,“定三分隆中决策”,开创“两朝开济老臣心”的伟业。
刘备的诚心终于感动了诸葛亮,真可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人都需要被尊重,特别是拥有较高社会地位、有所建树的能人学者,往往骨子里有些清高或傲气。在与他们交往时,要礼让三分。一旦被你的诚心感动,他们会加倍地信赖你,也会用各种形式来报答你。
无独有偶,著名慈善家邵逸夫为了物色人才,也上演了一幕现代版的“三顾茅庐”,挖到了宝贵的“人力金矿”。
人称“六叔”的邵逸夫叱咤娱乐圈大半个世纪,打造邵氏、无线两个电影、电视王国,培育了数之不尽的演艺人才,以他名字命名的校园建筑遍布中国。
1958年,邵逸夫花费32万元买下清水湾近80万平方英尺的土地,建造“邵氏影城”,展开“制梦工厂”计划。当时,邵先生的事业不缺摄影棚、新公司、机械设备,缺的是人才,如制片、化妆、剪辑、配音、编剧、导演、演员……
邵逸夫来香港主持“邵氏”,头等大事是要物色宣传人才,作为自己的左膀右臂。这个角色举足轻重,他必须既懂业务、熟悉市场行情,又善于运用传媒、把握宣传的分寸;还要具有雄辩的口才、敏锐的头脑、良好的社交才能,必须是一个一专多能的全面型人才。招聘广告刊登出去后,尽管登门面试者络绎不绝,宣传人才却始终像那水中月、镜中花般虚无缥缈,不见芳踪。邵逸夫感叹:简直如大海捞针一样难呀!
这时,上海新闻界之才子吴嘉棠为邵先生推荐了邹文怀。此人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讲一口流利的上海话和英语,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吴嘉棠穿针引线,邹文怀同意与邵逸夫见面。邵逸夫对这次见面极为重视,精心准备了一番。还亲自把关,挑选出自己满意的“邵氏”出品影片。
见面安排得隆重热烈,规格甚高。那天上午,邵逸夫一身新装,早早地恭候邹文怀的光临,然后设宴款待,为他接风洗尘。饭后又陪同邹文怀一起看戏,欣赏“邵氏影片”。邵逸夫费尽心思,去迎接一位素不相识的客人,可谓平生头一遭。他心中自有如意算盘:眼下人才奇缺,若想成霸业,必须有一流人才相佐。刘备请诸葛亮尚且三顾茅庐,我要邹文怀相助,也自当礼贤下士。
看完影片,邹文怀彬彬有礼,谦恭客气地起身告辞。邵逸夫本想与邹文怀长谈一番,拍板敲定工作之事。不料,他却急着要走,没有表明态度。邵逸夫最后沉不住气了:“邹先生,你看工作之事是不是可以定下来?什么时候来上班?”“邵老板,你的好意我心领了,这件事以后再谈吧。”邹文怀婉言谢绝。邵逸夫不再言语,默默地送邹文怀上车。他怅然若失,觉得如果错过邹文怀这样稀缺的人才实在太可惜,下决心一定要请到他为自己工作。
很快,他又找到邹文怀。几句寒暄之后,邵逸夫单刀直入说明来意。邹文怀被邵逸夫的诚意打动了,决定接受邵逸夫的聘请。但又提出一个要求:“邵先生,宣传部必须由我亲自组织班底,这个条件必须答应我。”“好啊,这个要求我完全同意,你尽管放心。”邵逸夫当即拍板定音。
邵逸夫几经游说,并许以重金礼聘,邹文怀终于应允出任“邵氏”宣传部主任之职。宣传人才问题迎刃而解,其他一切困难就冰消雪融了。邵逸夫一鼓作气,乘胜追击,撒开一张大网吸纳八方人才,开始了事业的腾达。
把自己当成别人
美国哲学家、诗人埃默生,有一天和儿子想把一头在牧场上撒欢奔跑的小牛犊赶回牛栏。埃默生在后面使劲推,他的儿子在前面用力拉,但是小牛犊就是不愿跨进牛栏。它倔强地低着头,死死地抵住地面,不按父子俩的意愿行动。他们家的那位爱尔兰女佣见状,把沾有盐味的手靠近小牛犊的嘴。小牛犊便一边吮吸她的手,一边甩着尾巴跟着她进了牛栏。
在生活中,许多人常常自以为是,喜欢以自己的价值尺度去衡量他人的生活方式,结果常常感到困惑:自己认为好的,对方不一定认为好;你认为自己为对方付出了很多,但对方却认为这些付出对他没有意义……
如果你只是从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纵然你有利人利己的美好愿望,有时也难以被对方接受,最终的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多数人际冲突的产生,都是由于人们过分强调自己的立场,而不能从对方的角度来理解问题。事实上,他的做法与你的看法不同,并不代表他一定是错的,而你一定是对的。如果你处在他的位置、在同样的状况下,你的做法可能与他并没有什么不同。
所以,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要达成良好的人际沟通效果,寻求他人的支持与合作,营造利人利己的双赢局面,就必须学会换位思考——凡事要从对方的立场去想想:“如果我是他的话……”
请读者朋友再看一位美国出租车司机的故事。
哈维在机场等出租车。当一辆出租车停在他面前时,他看到这辆车干干净净、明亮照人。然后,他看到了司机,小伙子穿戴整齐,白衬衫、黑长裤、黑皮鞋,套上黑领带,英姿焕发,彬彬有礼。司机走下车,打开后座车门,用手挡住车门上框,请哈维上车。等哈维坐定后,他恭敬地递给哈维一张名片,说:“我叫沃利,很高兴为你服务。名片上写有我的服务宗旨,在我为你把行李放进后备厢时,你可以看一看。”名片背面写着:“沃利的服务宗旨:用最快的速度,走最经济的路线,在一路友好的氛围中平安地将顾客送达目的地。”
哈维暗自惊叹,当看到车里面和车表面一样一尘不染时,他对这个司机更是刮目相看。沃利上了车,在方向盘前坐下,说:“要喝一杯咖啡吗?我的保温瓶里有热咖啡。”哈维没有想到他会如此周到,于是开玩笑地说:“咖啡就算了,不过如果有软饮料的话,不妨来一杯。”谁知,沃利立即笑着回答道:“行呀,我这里有可乐、矿泉水和橘子汁。”哈维惊讶得说话都有点结巴了:“那就、就、就来一杯可乐吧。”把可乐递给哈维后,沃利又说:“如果你想阅读的话,这里有《华尔街杂志》《华尔街时报》《体育画报》和《今日美国》。”车子启动后,沃利递给哈维一张纸。“这是电台的节目表,如果你想听哪一个频道,告诉我一声。”
他又补充说:“车上的空调温度可以按照顾客的要求进行调节。”然后,他提出了这个时段抵达目的地的最佳路线,请哈维定夺。他还告诉哈维,他可以介绍沿途的景色,也可以不说话让哈维安静,但这全凭哈维的选择。哈维问:“你是不是总是这样服务你的顾客?”沃利笑着看了一眼后视镜:“事实上,我只是近两年才这样做的。在此之前,我已经开了五年车,和许多别的出租车司机一样,也经常牢骚满腹、怨天尤人。但有一天,我看了一本书。书中说,如果你早晨起床,心中担心这一天会是糟糕的一天,结果多半就会如此。作者建议我们:‘不要抱怨自己运气不好,绝大部分的机会都是你自己争取来的。与其把精力花在抱怨和发牢骚上,还不如把心思花在工作上,只要认真去做,就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我感到作者好像就是针对我这样的人而写的。我不能再像鸭子一样呱呱抱怨了,我要改变我的生活态度,像雄鹰一样高高地在蓝天上飞翔。我认真观察了那些喜欢抱怨的出租车司机,他们的车子大多很脏,他们的服务态度大多不很友好,顾客不是十分满意。我决定改变,多为顾客着想,竭诚为他们服务。”“我想你会得到回报的。”哈维说。“是的,”沃利自豪地答道,“第一年,我的收入就翻了一番。今年,将会增加得更多。今天,你很幸运,坐上了我的车,因为我现在一般不会空车,我的活儿不断,用过我车的顾客们,下次用车还会想到我,他们给我打电话或发短信预约。我不方便时,我会推荐那些服务同样周到的司机,我从中收取一定的中介费。”
如此站在顾客的角度周全考虑,怎么会得不到顾客的好感呢?怎么会得不到理解和赞同呢?怎么可能不让自己的收入倍增呢?
换位思考,不仅能够让我们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别人,找到那个潜伏着的理由,同时也找到了顺利解决问题的钥匙。
在美国,一位母亲在圣诞节前夕带着5岁的儿子去买礼物。大街上回响着圣诞节的赞歌,橱窗里装饰着枞树彩灯,乔装的可爱小精灵载歌载舞,商店里五光十色的玩具应有尽有。“一个5岁的男孩将会以多么兴奋的目光观赏这绚丽的世界啊!”母亲毫不怀疑地想。然而,她没有想到,儿子却紧拽着她的衣角,呜呜地哭出声来。“怎么了?要是总哭个没完,圣诞精灵可就不到咱们这儿来啦!”母亲有些生气,语气中充满了严厉。“我,我的鞋带松了……”儿子怯怯地回答。
母亲不得不在人行道上蹲下身来,为儿子系好鞋带。母亲无意中抬起头来,啊,怎么会什么都没有?!——没有绚丽的彩灯,没有迷人的橱窗,没有圣诞礼物,也没有装饰丰富的餐桌……那些东西都放得太高了,孩子什么也看不见。落在孩子眼里的,只有粗大的脚印和妇人们低低的裙摆,在那里互相摩擦、碰撞,过来往去……对一个孩子而言,真是好恐怖的情景!
这是母亲第一次以5岁儿子的高度看世界。她感到震惊,立即把儿子抱起来,儿子开心地笑了起来:“妈妈,好漂亮的圣诞节啊!”从此,母亲发誓,今后再也不把以自己为基准理解的“快乐”强加给自己的儿子。“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母亲以自己亲身的体验认识了这一道理。
换位思考是与人相处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技巧,也就是将自己置身于对方的立场和视角,去体验对方的内心感受,了解对方的确切需求,从而在彼此的心灵间架起一座畅通无阻的沟通桥梁。当你站在对方立场上的时候,自然也会以对手的目光观察自己,从而对自己多一份了解。
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有位18岁的姑娘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份在高级珠宝店当售货员的工作,她在这里勤勤恳恳努力地工作着。
圣诞节的前十天,店里来了一个男子。他高个头、白皮肤,约30岁。他衣衫破旧,一脸的悲伤、愤怒、惶惑,不时用一种羡慕而又绝望的眼神盯着店里的那些高级首饰。
姑娘去接电话的时候,不小心把一个碟子碰翻,六枚精美绝伦的钻石戒指滚落到地上。她以近乎狂乱的速度弯腰捡回五枚戒指,但第六枚怎么也找不着。姑娘寻思它是滚落到橱窗的夹缝里,就跑过去细细搜寻。结果却没有!
这时,姑娘突然瞥见那位高个男子正向门口走去,顿时她意识到戒指在哪儿了。当男子的手就要触及门柄时,姑娘柔声叫道:“对不起,先生!”
他转过身来,漫长的一分钟,两人无言对视。姑娘在内心默默祈祷:“不管怎样,让我挽回我在商店里的未来吧。跌落戒指是很糟糕,但终会被忘却;要是丢掉一枚,那简直不敢想象!而此刻,我若表现得急躁——即使我判断正确——也终会使我所有美好的希望化为泡影。”
“什么事?”他问,脸上的肌肉在抽搐。
“先生,这是我第一份工作。现在找个事做很难,想必您也深有体会,是不是?”姑娘神色黯然地说。
男子长久地注视着她,终于,一丝十分柔和的微笑浮现在他脸上。
“是的,的确如此。”他回答,“但我能肯定,你在这里会干得不错。我可以为你祝福吗?”说完之后,男子向前一步,把手伸向姑娘。
“谢谢您的祝福!”姑娘立刻也伸出手,两只手紧紧握在了一起。姑娘用十分柔和的声音低声说,“也祝您好运!”
男子推开店门消失在浓雾里。
姑娘慢慢转过身,将手中的第六枚戒指放回了原处。
这里,没有批评,没有苛责,更没有咆哮。然而,姑娘却成功地要回了遗失的第六枚戒指。奥妙何在?
姑娘正是看到这位顾客是贫民,从他的角度考虑,他同样饱受失业和贫困的痛苦,能够理解自己的心情,于是运用自己的智慧取回了钻戒,获得了那位先生的赞赏和祝福。她用一颗宽容和仁慈的心去真诚对待他的错误行为。而那位先生,同样因其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感受到姑娘为难的处境和焦急的心情,于是才勇敢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向姑娘投以真诚的赞美,使一个错误及时得到纠正,而且还给人以美好的回忆。
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这个姑娘的素质真高!
不妨经常问一下自己:“如果我是他(她),会怎么样呢?”想想看,如果我处在我妻子的地位,我是否愿意以我这样的人为夫?如果我处在我孩子的地位,我是否为有我这样的父亲而骄傲?如果我处在我部下的地位,我是否为有我这样的上司而庆幸?当你进行这种角色转换的时候,就会惊奇地发现自己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战场上,知己知彼,可以百战百胜;社会交往中,也需要换位思考,才能知己知彼,从而获得人际交往的成功。
卡耐基有一次租用某家饭店的大礼堂来讲课。有一天,他突然接到通知,租金要增加三倍。卡耐基去与经理交涉,他说:“收到你的信,我有点吃惊,不过我不怪你。如果我是你,我也会那样做。你身为经理,有责任尽可能地使饭店获利。”
紧接着,卡耐基为他算了一笔账:“将礼堂用于办舞会、晚会,当然会获大利。但你撵走了我,也等于撵走了成千上万有文化的中层管理人员,而他们光顾贵饭店,是你花五千元也买不到的活广告。哪样更有利呢?”经理被他说服了。
第二天卡耐基收到一封信,通知他租金只涨50%,而不是300%。
在这里,卡耐基没有说一句他所要的,就得到这个减租的结果。卡耐基一直都是谈论对方所要的,以及他如何能得到他所要的。
假设卡耐基跟一般人一样,怒气冲冲地冲到经理办公室说:“你这是什么意思,明明知道我的入场券已经印好,通知已经发出,却要增加我三倍的租金,岂有此理!”那么情形会怎样呢?一场争论就会不可避免地展开……即使卡耐基能够使他相信他是错误的,他的自尊心也会使他很难屈服和让步。
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说过:“如果说成功有秘诀的话,就是了解对方的观点,并且从他的角度和你的角度来观察事情的那种才能。”
有一位年轻的主管讲述过这个技巧是多么有用:“我在一家服装商店担任经理助理时,负责向逾期不付款的客户发催收信件。他们原有的催收函内容措辞强硬,甚至带点恐吓的意味,使人不敢恭维。我一面看一面想:‘老天爷,假使有人寄这种信给我,我不发疯才怪!我绝对不付这笔钱。’所以我就写了会使人高高兴兴付账的信。结果真的很管用。我站在顾客的立场,居然就使我们的催收业绩达到破纪录的水平。”
陌生人是生活对你善良和爱心的考验
一个乌云密布的午后,由于瞬间的倾盆大雨,行人们纷纷进入就近的店铺躲雨。一位陌生的老妇也蹒跚地走进费城百货公司避雨。面对她略显狼狈的面容和简朴的装束,所有售货员都对她视而不见。
这时,一位年轻人诚恳地走过来对她说:“夫人,我能为您做点什么吗?”
老妇人莞尔一笑:“不用了,我在这儿躲会儿雨,马上走。”老妇人有些尴尬,觉得不买人家的东西却借用人家的屋檐躲雨,似乎不近情理。于是,她开始在百货店里转起来,哪怕买个头发上的小饰物呢,也算给自己的躲雨找个心安理得的理由。
正当她犹豫徘徊时,小伙子又走过来说:“夫人,您不必为难,我给您搬了一把椅子放在门口,您坐着休息就是了。”
这位年轻人也没有给她推销任何东西。
两个小时后,雨过天晴,老妇人向这位年轻人说了声谢谢,并向他要了一张名片,就颤巍巍地走出了商店。
几个月后,费城百货公司的总经理詹姆斯收到一封信,信中要求将这位年轻人派往苏格兰收取一份装潢整个城堡的订单,并让他承包自己家族所属的几个大公司下一季度办公用品的采购订单。
詹姆斯惊喜不已,草草一算,这一封信所带来的利益,相当于他们公司两年的利润总和。他在迅速与写信人取得联系后,方才知道,这封信出自一位老妇人之手,而这位老妇人正是美国亿万富翁“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母亲。
詹姆斯马上把那位叫菲利的年轻人推荐到公司董事会上。
毫无疑问,当菲利飞往苏格兰时,他已经成为这家百货公司的合伙人了。那年,他22岁。随后的几年中,他成为卡内基的左膀右臂,事业扶摇直上、飞黄腾达,成为美国钢铁行业仅次于卡内基的重量级人物。
这位年轻人是不是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和劳动?不是。他只是比他旁边的人多付出了一些关心和礼貌,却得到了自己意想不到的回报。
也许你会觉得这样的机会是千载难逢的,纯属巧合,其实不然。很多时候,陌生人就是乔装而来的贵人,他在随时考验着你。就像菲利一样,因为他有一颗时刻为他人着想的爱心,他才会得到幸运之神的垂青。
如果你会说话,与陌生人一见如故也并不是一件难事。
亚里士多德说:“因为双方都没有开口,很多友谊就这样失去了。”
“哦,天啊,她实在是太迷人了。从我第一眼看见她,就被她深深吸引。我决定娶她!”
求爱只是形式而已,但是该用什么话语来开始求爱的过程呢?
“来块口香糖吗?”似乎太低级。
“你好!”这样的招呼太缺乏创意了。
“我爱你,我的心热情似火!”好像太露骨。
“我想让你做我孩子的母亲。”听起来有些为时过早。
无言。没错,我什么都没有说。过了一会儿,汽车到了她的目的地。她下车走了,我就再也没有见到过她。故事结束。
这样的桥段,你是不是觉得很熟悉?
很多时候,它不只是出现在韩国的青春偶像剧中。
同陌生人攀谈,甚至一见如故,其实并非难事——如果你知道其中的方法的话。以下是一些比较有效的简单的策略。
首先,寻找那些可能愿意向你敞开心扉交谈的人。大多数人都喜欢有机会结识一些新的面孔。那些独自一人、没有事情忙的人,是你的首选。如果对方冲着你笑,不止一次地看着你,向你张开双臂或者交叉双腿,那表明对方对你比较感兴趣。对方如果是异性,他们还会以其他一些方式来吸引你的注意。比如梳头发、整理衣服、摩挲身上的某个部位或茶杯、椅子这样的物品,或者故意让你注意到他们在看你,让目光在你身上短暂停留。
一旦选定了交谈的对象,下一步就是笑一笑,目光交流,然后开口说话。尽管很多人都努力寻找“完美”的开始,但研究表明你所说的话实际上并不重要。你所说的话不一定要非常有智慧或满含深意,通常的内容就行了。重要的是抓住机会和对方进行交流。如果对方感兴趣,他会透露出一些自由信息,这样就有助于你们找到共同的兴趣,谈一些更加个人的话题。
搭话的内容很简单,基本上有以下两种选择。
一是谈论环境。开始一段谈话,通常从谈论双方所处的环境开始。这不像谈论对方那样容易引起他人的担心,也比谈论自己更容易让对方参与进来。
先看看四周,找出双方感兴趣或疑惑不解的事物。如果你身在团体之中,比如在课堂、工作地点,或者是特别兴趣小组,像车友会、户外俱乐部、相亲派对、摄影俱乐部、书法家协会……这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如果在教室你可以说:“你认识这位老师吗?”“我昨天没来,都讲了些什么?”“你觉得考试会考些什么内容?”
如果在艺术博物馆你可以说:“你认为艺术家想传达什么样的意思?”
如果在车友会你可以说:“你觉得是空挡滑行还是带挡滑行省油?”
如果在候车室你可以说:“在这里可以看到人生百态。”
如果在聚会你可以说:“我们好像在哪里见过吧?”
如果在排队看电影你可以说:“看过广告宣传片,听说很好看。”“我是冲着李连杰才来看这部影片的。”
如果在超市你可以说:“我发现你在买白果。我这人就是好奇心重,你准备怎样烹调?”
如果在自助洗衣店你可以说:“麻烦问一下,洗衣粉从哪里放进去?”
二是谈论对方。大多数人喜欢谈论自己,他们会高兴地回答你的问题或者响应你的意见。在开口之前,观察一下对方的衣着、在做什么、在说什么、在读什么,想一些你想进一步了解的内容。例如:
“嗨,你看上去很可爱,很想跟你认识一下。”
“你的发型很新潮。”
“我发现你脖子上的项链很特别,它是祖传的吗?”
“在这里你的舞蹈是最棒的。你都参加过什么训练?”
“你也喜欢看某某写的小说?我有她所有的作品,很好看。”
“你看上去一副失落的样子。我能帮上忙吗?”
天涯何处无朋友,相谈何必曾相识
尽管在孤独的人中间比较常见,但是谈论自己的做法往往很难引起对方的谈话兴趣。戴尔·卡耐基曾经注意到,陌生人往往更喜欢谈论他们自己,而不是对方。不过,应该没有人会拒绝这句风趣的开场白:“嗨,我叫王宁,你觉得我这个人怎么样?”
1.攀亲认友
“听口音你像客家人,我们是老乡!”“我和你姐姐是同学。”“我是你父亲的同事。”
这种“攀亲认友”的开场白很实用,能一下子缩短双方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对方产生一定程度的亲切感。
三国时代的鲁肃就是攀亲认友的能手。他跟诸葛亮初次见面时的第一句话是:“我,子瑜友也。”子瑜,就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他是鲁肃的挚友。短短的一句话就使交谈双方心心相印,为孙权跟刘备结盟抗击曹操打下了基础。
有时,对异国初识者也可采用这种方式。
1984年4月,美国总统里根访问上海复旦大学。在一间大教室内,里根总统面对一百多位初次见面的复旦学生,他的开场白就紧紧抓住了听众的心:“其实,我和你们学校有着密切的关系。你们的谢希德校长同我的夫人南希,是美国史密斯学院的校友呢。照此看来,我和各位自然也都是朋友了!”此话一出,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短短几句话便打开了与听众交流的通道,不仅消除了两国之间的隔阂,还增加了彼此间的友好,这段开场白可真妙啊!
下面看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一家旅馆,一个旅客正悠闲地躺在床上欣赏电视节目,一个刚到达的先生放下旅行包,稍拭风尘,冲一杯浓茶,开始研究那位看电视的旅客。
先生说:“你好,来了很长时间了吧?”
旅客回答:“刚到一会儿呢。”
先生:“听口音您不是苏北人啊?”
旅客:“噢,我是山东枣庄人!”
先生:“噢,枣庄,好地方啊!读小学时,我就在连环画《铁道游击队》中知道了。几年前去了一趟枣庄,还颇有兴致地玩了一遭呢。”
接着两个人就谈了起来,那亲热劲儿,不知底细的人恐怕还以为他们是一道来的呢。接着就是互赠名片,一起进餐,睡觉前双方居然还在各自带来的合同上签了字:枣庄客人订了苏南先生造革厂的一批产品,苏南先生从枣庄客人那里弄到一批价格比较合理的议价煤。他们的相识、交谈与合作成功,就在于他们找到了“枣庄”“铁道游击队”的共同话题。
2.扬长避短
因为面子问题,人们都喜欢别人赞美自己的长处。那么,跟初识者交谈时,应投其所好,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赞扬对方的长处作为开场白,就能使对方高兴,继而对你产生好感,交谈的积极性也就得到极大激发。反之,如果有意或无意地触及对方的短处,对方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交谈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宋小姐是一家房地产公司总裁的公关助理,奉命请一位特别著名的景观设计师为本公司的一个大型园林项目做设计顾问。但这位设计师已退休在家多年,且此人性情清高孤傲,一般人很难请得动他。
为了博得老设计师的欢心,宋小姐事先做了一番调查,她了解到老设计师平时喜欢作画,便花了几天时间读了几本中国美术方面的书籍。她来到老设计师家中,刚开始,老设计师对她态度很冷淡,宋小姐就装作不经意地发现老设计师的画案上放着一幅刚画完的国画,便边欣赏边赞叹道:“老先生的这幅丹青,景象新奇,意境宏深,真是好画啊!”一番话使老先生升腾起愉悦感和自豪感。
接着,宋小姐又说:“老先生,您研习的是清代山水名家石涛的风格吧?”这样,就进一步激发了老设计师的谈话兴趣。果然,他的态度转变了,话也多了起来。接着,宋小姐对所谈话题着意挖掘,环环相扣,使两人的感情越来越近。终于,宋小姐说服了老设计师,出任其公司的设计顾问。
3.添趣助兴
用风趣活泼的三言两语扫除跟初识者交谈时的拘束感和防卫心理,以活跃气氛,增添对方的交谈兴致,如果能做到这点,那么他的交际艺术就炉火纯青了。
天涯何处无朋友,交谈何必曾相识?要用三言两语便惹人喜爱、一见如故,关键是把工夫花在见面交谈之前。上述各例的成功,除了有高超的语言技巧,无一不是未见其人,先闻其事。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跟任何一位来访者交谈,不管是牧童还是教授,不管是经理还是政客,他都能用三言两语赢得对方的好感。其秘诀就是:罗斯福在接见来访者的前一晚,必花一定时间了解来访者的基本情况,特别是来访者最感兴趣的题目。这样,一交谈就能有的放矢,切中肯綮。不然,纵使有三寸不烂之舌,也只能是对“牛”弹琴了。
既然不当讲,那就不要说了
见到一个长得很丑陋的人,3岁的孩子说他真丑,这叫说真话;13岁的人说同样的话,叫作不懂事;23岁的人如果这么说,则是没修养。
所谓“诚实”,诚在先,实在后,诚是善意和尊重。实话实说只是一种勇气,说话不伤人是一种智慧和能力,需要不断修炼。
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爱说大实话的人,什么事情他都照实说,所以,不管他到哪儿,都成为不受欢迎之人,总是被人赶走。这样,他变得一贫如洗,无处栖身。
最后,他来到一座修道院,指望着能被收容进去。修道院院长见过他问明了原因以后,认为应该尊重那些热爱真理、说实话的人。于是,把他留在修道院里安顿下来。
修道院里有几头牲口已经不中用了,院长想把它们卖掉,可是他不敢随便派手下人到集市去卖牲口,怕他们中饱私囊,便叫这个人把两头驴和一头骡子牵到集市上去卖。
当有买主向前询问,这人便实话实说:“尾巴断了的这头驴很懒,喜欢躺在稀泥里。有一次,长工们想把它从泥里拽起来,一用劲,拽断了尾巴;另一头秃驴特别倔,一步路也不想走,他们就抽它,因为抽得太多,毛都秃了;这头骡子呢,是又老又瘸。如果干得了活儿,修道院院长干吗要把它们卖掉啊?”
结果买主们听了这些话就走了。这些话在集市上一传开,谁也不来买这些牲口了。于是,这人到晚上又把它们赶回了修道院。
修道院院长发着火对这人说:“朋友,那些把你赶走的人是对的。不应该留你这样的人!我虽然喜欢实话,可是,我却不喜欢那些跟我的腰包作对的实话!所以,老兄,你滚开吧,你爱上哪儿就上哪儿去吧!”就这样,这人又从修道院里被赶走了。
故事中主人公的遭遇,现实生活中也不乏类似的例子。
圣诞节,学校举行庆祝大会,老师一边分糖果、蛋糕,一边说:“看啊,小朋友们,圣诞老人给你们带来什么礼物?”凯蒂马上站起来,严肃地说:“世界上根本没有圣诞老人。”老师虽然很生气,但还是压住心中的怒火,改口说:“相信圣诞老人的乖女孩才能得到糖果。”凯蒂回答:“我才不稀罕糖果。”老师勃然大怒,处罚凯蒂坐到前面的地板上。
有一位证券公司的高级主管对我说,他最不能忍耐的就是,他的太太有意无意地泼他冷水。当他打电话跟太太说,今晚不能回家吃饭,因为公司全体同人决定要一起为他庆祝四十岁生日。他这位曾是他大学同班同学的妻子,马上嗤之以鼻地说:“哦,你何德何能,为什么人家要帮你庆生?”一句话使他满腔热情结成冰,心想:“早知你这么刻薄,下次不回家吃饭,我就不告诉你。”
其实,他太太说的话并不表示瞧不起他,也许是有点“酸葡萄”心理,或只是单纯的“不会说话”。被人指责“不会说话”的人,通常很少认为那是自己的短处,反而会沾沾自喜地认为自己很“直”,暗暗以为是优点,如此一来,改进的可能性就很低。
爱情本身就很容易因年久失修而变质,这样的态度,只会让彼此的关系很快如履薄冰。结果只能是,要么把冷水泼回去,要么保持沉默,警告自己不再将自己快乐或得意的事告知另一半。最后,恩爱渐行渐远,夫妻关系降至冰点。
同事之间亦然。直率的语言犹如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会刺伤自己。
在公司的一次集会中,李萍看到一位女同事穿了一件紧身的新装,与她的丰腴身材很不相称,李萍实事求是地来一句:“说实话,你的这件衣服虽然很漂亮,但穿在你身上就像给水桶包上了艳丽的布,因为你实在太胖了!”
女同事瞪了李萍一眼,生气地走开了,让周围大赞“漂亮”“合适”的其他同事也很是尴尬。久而久之,同事们把她排除在集体之外,很少就某件事儿去征求她的意见,李萍成了不折不扣的“孤家寡人”。
古时候,有一个县令很喜欢附庸风雅,尽管画技很差,却总喜欢卖弄。他画的虎不像虎,反而像猫。可偏有一个习惯,每当完成一幅作品,都爱在厅堂内展出示众,让手下的差人评论,而且只能赞扬,不能批评,谁要说实话就会遭受惩罚,轻则挨打,重则革职。
后来,衙门来了一个年轻的差役,脑子聪明,能说会道,伙伴们便鼓励他在县令面前说一回实话,让县令老爷知道自己画的虎实在不像虎而像一只猫。
一天,县令又完成了一幅“虎”画,悬挂厅堂,召集全体衙役来欣赏。差役们两厢站立,县令扬扬自得,对他们说:“各位瞧瞧,本官画的虎如何?”
众人低头不语。县官见无人附和,一眼盯上了那位新来的衙役,举手指他:“你,来说说看。”
“老爷,我有点怕。”新来的差役胆战心惊地说。
“哎,怕什么?有老爷我在此,什么也别怕。”
差役又说:“老爷,别说我怕,其实你也怕。”
“什么?我也怕?那是什么,快说!”
“怕天子。老爷,你是天子之臣,当然怕天子呀!”
“唔,”县令语塞,“对,老爷怕天子,可天子就什么也不怕了。”县令又自得起来。
“不,天子怕天!”差役一本正经。
“天子是天老爷的儿子,怕天,有道理。好!天老爷又怕什么?”县官顿时来了兴致。
“怕云,云会遮天。”差役胸有成竹。
“云又怕什么?”
“怕风。”
“风又怕什么?”
“怕墙。”
“墙怕什么?”
“墙怕老鼠。老鼠会打洞。”
“唔,对对对,老鼠打洞,毁了墙,有道理。”县令开始欣赏这位差役的机智和口才了。于是他接着问道:
“那么,老鼠又怕什么呢?”
新来的衙役手指向厅堂的前面:“老鼠最怕它!”
顺着差役指的方向望去,正是县太爷的新作。县令的脸唰的一下红了,厅堂内众差役也忍不住哧哧笑起来。
上述故事中,新差役善用“曲线法”来道出实情。面对彼情彼境,他没有直接说出县太爷画的“虎”像猫,而是从容周旋,借题发挥,在绕了一个大弯子之后不知不觉回到正题,从而委婉地达到批评的目的。他对付不宜直言的话题之手段实在是高明。
同理,我们见到体重超标的人,不要说胖,只说富态或圆润就可以了;瘦可以说成苗条或骨感美;秃顶可以说是聪明;形容苍老可以说有内涵;形容人丑可以说长得幽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