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的高度决定人生的高度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目标,就失去了让自己努力的方向,就会成为在原地徘徊的庸人。
人生的目标有大小之分,有人说目标向上看是信仰,向下看是意识;向远看是志向,向近看是计划;向外看是抱负,向内看是责任。这就是说,任何伟大的目标,没有植入你的内心或没有成为切实可行的计划及责任之前,都是一种空想,只能画饼充饥,毫无现实意义。只有靠切实的行动,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人生中最大的目标可以说是理想。积极的人,必然有远大的理想。理想是对未来的追求,是远方的诱惑,它给人战无不胜的力量,所以有人说,理想是人生的太阳。
著名诗人流沙河曾这样描写理想:
理想使忠诚者常遭不幸,
理想使不幸者绝路逢生。
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
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
一个拥有远大理想的人,通常也会拥有执着的心态和行动。他不会为了一时的安逸而不思进取,甚至放弃自己的远大目标。他们的手中,都会有一架望远镜,用来眺望人生的最前方。
拥有目标的人总比消极待事者更具爆发力,更能创造出好的成绩。
目标是人们经过深入思考后获得的一种美好的愿望,它具有坚定性和稳定性,一旦形成,很难改变。因此,目标能使人迸发出生命的潜力,使人能忍受身心的折磨和痛苦,使人爆发出巨大的勇气和能量。
有两位同是年届70的老太太,一位认为这个年纪已是“古来稀”了,于是开始料理后事,不久就告别人世了。而另一位却不在乎自己的年龄,她要做自己喜欢的事,于是她制订了一个学习登山的计划,冒险攀登高山,先后登上了几座世界名山,在她95岁高龄时,她竟然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打破了登此山的最高年龄纪录。她就是全美鼎鼎有名的胡达·克鲁斯老太太。
不同的目标促使人产生不同的心态,不同的情绪会导致人做出不同的行为。所以建立正确的、强烈的目标会使你的人生充实而有意义。
每个人给自己的人生赋予的色彩是丰富多彩的,还是暗淡无光的,全看你制订了什么样的目标。可见,目标对个性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有一种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运动员在竞争激烈时的表现,通常比平时训练要好得多,这是体育比赛已证实的。高尔夫选手、网球运动员、足球运动员、拳击选手都具有一种趋势,他们在普通比赛时惯于虚度光阴,这就是为什么体育世界中有许多“轻微的病”。
如果是真正的竞争,你就得设定伟大的目标,它刺激你,使你尽最大的努力。当你处于最佳状态,尽最大努力时,晚上躺在床上你才能对自己说:“今天我尽了最大的努力了。”然后很满足地睡去。只要你找到伟大的目标,就不会到头来仅得到少数无价值的事物,远大的目标会激发你全身的荷尔蒙,让你充满兴奋。如果生命充满了伟大与刺激,你就会更有干劲。
你对生命的看法,大体决定了你能从生命中得到什么。取一块铁条,将它制成门的制动器,它就值1美元;用来制作马掌,它就值50美元;将它精炼成优良的钢,并且用来制造钟表的主发条,它就值20000美元。
看待铁条的方式不同,它最终的价值就会不同。同理,你对未来的不同看法也会使你拥有不同的未来,产生不同的结果。不管你是一个美容师、家庭主妇、运动员,还是学生、推销员或商人,你都应该有一个伟大的目标。而布克·华盛顿说:“人以达到目标所克服的障碍之大小,来衡量其成就的大小。”
积极者拥有远大的目标,它就像一个望远镜一样,让你看向更远处的美丽风景,而不是只局限于眼前的狭小天地。
自我期待,让梦想成真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古希腊有一则寓言:一个塞浦路斯雕刻师,名字叫作皮格马利翁。他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工作,用象牙雕刻了一尊爱神雕像。
这尊雕像经过他的艰辛雕琢,显得形神兼备、超凡脱俗。他爱上了这尊雕像,逐渐相思成疾、憔悴不堪,最终奄奄一息。
最后,他一再恳求维纳斯给这尊雕像以生命,维纳斯为他的痴迷所感动,终于答应了他的请求。他如愿以偿,和有了生命的雕像结了婚。
皮格马利翁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诵至今,足见其对后人生活态度的影响之深。心理学家还从这个故事中演绎出一个新的名词:皮格马利翁效应。在自我塑造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皮格马利翁”,而在塑造的心理动机上,自我期待起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心理学家认为:自我期待是自我塑造的根本源泉。一个人必须有所期待,才会在实际行动中对自己进行塑造。一旦这种期待消失了,自我塑造也就不复存在了。
自我塑造,犹如生命美丽的翅膀。海伦说:“当你感到塑造自己的力量推动你去翱翔时,你是不应该爬行的。”
自我期待是一种无形但巨大的力量,它推动人们不断地塑造、完善自我。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说:“你想成为什么,你就会成为什么。”
有这样一则故事:
20世纪40年代,美国费城的一个深夜,有一家酒店突然起火。当时258名旅客中多数正在酣睡,那些还没有睡的人们,看到旅馆所有的房间已被滚滚浓烟笼罩,就拨打了火警电话,然后一边救火,一边等着火警救援。尽管消防队员赶来了,但求生的本能还是使许多人开窗从高楼跳下,一个个躯体直挺挺地砸在人行道上,发出恐怖而沉闷的响声,然后归于寂静。
这时,有一个姑娘和跳下楼的游客一样,也站在7楼的一个窗口准备往下跳,她的背后熊熊的火光正在燃烧。只见她镇静地看了看窗下,大声高喊着:“我希望活着,我希望活着!”然后纵身跃下……
奇迹发生了,她成了几百人中唯一一名幸存者。而且这个姑娘空中跃下的惊人一瞬被过路的大学者阿诺德抓拍了下来,定格在历史写真的胶片里,供更多活着的人们回味……
那个幸运的姑娘也许并不知道什么是自我期待,什么是皮格马利翁效应,但她在关键时刻却用它救了自己的生命。
自我期待的作用是巨大的,很多人在关键时候往往是通过一种强烈的欲望催发成功的心态,使问题迎刃而解的。
有一位学习优秀的高中生,他的梦想是考上万众瞩目的清华大学。他虽然知道梦想的遥远,但同时,他总在内心告诉自己一定能实现。他的方法是每天在清晨醒来时对自己说:“今天要为清华的生活努力学习。”而晚间入眠时则告诉自己说:“真好,今天为上清华的梦想做了许多努力。”
就是靠着一种不可思议的信念,这名高中生从普通到优秀,再到终于实现了“清华梦”。这中间起作用的就是自我期待,而且至关重要的是梦想作用。我们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皮格马利翁。
走进过美国航天基地的人,会看到一根大圆柱上镌刻着这样的文字:“If.you.can.dream.it, you.can.do.it.”这句话可译为:“如果你能想到,你就一定能做到。”要知道,心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梦想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
学会心理调控
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在遇到挫折和失败时,适当的心理调控可以帮助我们战胜它们。
杰克逊是一位犹太裔心理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和全家人都被关押在纳粹集中营里,而且受尽了折磨。没多久,家人不堪忍受纳粹的残酷折磨纷纷离他而去,只留下一个妹妹和他相依为命。当时,他的处境也十分艰难,随时都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刚开始的时候他痛苦不堪,难以忍受。后来有一天,他忽然悟出了一个道理:就客观环境而言,我受制于人,没有任何自由;可是,我的自我意识是独立的,我可以自由地决定外界刺激对自己的影响程度。他认为自己完全有选择如何做出反应的自由与能力。
于是,他靠着各种各样的记忆、想象与期盼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生活和心灵,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让自由的心灵超越了纳粹的禁锢,看到了生命的希望。他的这种行为和手段也影响了其他狱友,他们之间相互鼓励,一直到战争结束,最后,他们终于重见天日。
杰克逊后来这样写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工作和使命,他人是无法取代的。生命只有一次,不可重复。所以,实现人生目标的机会也只有一次……归根到底,其实不是你询问生命的意义何在,而是生命正在向你提出质疑,它要求你回答:你存在的意义何在?你只有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才能理直气壮地回答这一问题。
在杰克逊生命中最痛苦、最危难的时刻,在他精神行将崩溃的临界点,他靠自己的顿悟,不仅挽救了他自己,而且还挽救了许多与他患难与共的生命。其关键在于他能通过成功的心理调控,战胜自我,战胜环境,安然渡过心理危机。
在日常生活中,当你面临困境时,学会心理调控至关重要。冷静地处理心理压力不是难事,那些在绝境中不惊不慌、保持冷静的人并非天生就有这份能耐,他们也都是在生活中逐渐学会的。每一个人也可从中学到减轻压力的自我心理调节方法。
1.找到控制压力反应的方法
生活中的压力可能并非来源于我们所陷入的生活困境,而是来源于我们对这些生活经历所采取的反应。你无法控制生活降临于你头上的打击,但你却能控制自己对待这一打击的态度。所以,在面临心理压力时,你一定要做到:不要让压力占据你的头脑。保持乐观是控制心理压力的关键,我们应将挫折视为鞭策我们前进的动力,不要养成消极的思考习惯,遇事要多往好处想,洞察你自己的心声。许多人对一些情形已形成条件反射,不假思索就做出反应。我们应多聆听自己的心声,给自己留一点时间,平心静气地想一想,努力在消极情绪中加入一些积极的思考。
2.尝试创造一种内心的平衡感
心理学家认为,保持冷静是防止心理失控的最佳方法。而每天早晨或晚上进行20分钟的盘腿静坐或自我放松术,就能创造一种内心平衡感。这种屏除杂念的静坐冥想能降低血压,减少焦虑感。
有一项研究表明,过度焦虑烦躁的人每天花10分钟静坐,集中注意数心跳,能使自己心跳的速度逐渐变得缓慢。10个星期后,他们的心理紧张均有一定程度的减轻。此外,按摩对减轻压力感也非常有效。
3.懂得平衡你的生活
生活中,经常听见许多人抱怨:时间老是不够用,事情老也干不完。这种焦虑和受压感对许多人来说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实际上,那些为工作或生活疲于奔命的人,并不懂得生活的真正含义。要平衡自己的生活,就应尝试换个角度想问题,抽空去想一想或回味一下那些令自己快乐的事情。你为琐事而紧张不安、忧心忡忡是无济于事的,你应想个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把一切都写下来。
每天早起10分钟,把自己的感受写满3页16开的纸,事后不要修改,也无须再重读。过一段时间,当你把自己的烦恼都表达出来之后,你会发现自己的头脑变得更为清楚了,也能更好地处理这些问题了。这种自我交谈的方法能帮助你解决许多问题。
其实,在我们走向成功的道路上,也会面临大大小小的心理压力,我们都应该通过成功的心理调控去掌握自我,战胜自我,迎接前面更为绚丽的风景,让人生处处充满阳光。
挣脱“自我设限”
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科学家把跳蚤放在桌子上,然后一拍桌子,跳蚤会因条件反射跳起来,并跳得很高。然后科学家在桌子的上方放一个玻璃罩后,再拍桌子,跳蚤再跳就撞到了玻璃。跳蚤发现有障碍,就开始调整自己的高度。然后科学家再把玻璃罩往下压,然后再拍桌子。跳蚤再跳上去,再撞上去,再调整高度。就这样,科学家不断地调整玻璃罩的高度,跳蚤就不断地撞上去,不断地调整高度。直到玻璃罩与桌子高度几乎相平。这时,把玻璃罩拿开,再拍桌子,这时跳蚤已经不会跳了——跳蚤变成了“爬蚤”。
跳蚤之所以变成“爬蚤”,并非是它已丧失了跳跃能力,而是由于它一次次受挫学乖了。它为自己设了一个限,认为自己永远也跳不出去,而后来尽管玻璃罩已经不存在了,但玻璃罩已经“罩”在它的心上,变得根深蒂固。行动的欲望和潜能被固定的心态扼杀了,因此它认为自己永远丧失了跳跃的能力。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我设限”。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遭遇与此极为相似。在成长的过程中特别是幼年时期,遭受过外界(包括家庭)太多的批评、打击和挫折,于是奋发向上的热情、欲望变成了“自我设限”的观念。
自我设限会使人既对失败惶恐不安,又对失败习以为常,会使人丧失信心和勇气,渐渐形成懦弱、狐疑、狭隘、自卑、孤僻、害怕承担责任、不思进取、不敢拼搏的精神状态。
人生在世,挫折和失败总是在所难免,可是多数人一遇到失败,就会变得心灰意冷,“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就是自我设限的表现。而自我设限又会引起各种退行和消极的情感反应。所谓退行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和年龄相反,成人退化到小孩子的状态,外部环境导致他做不出正确的判断。
能否挣脱自我设限,关键在自己。西方有句谚语说得好:“上帝只拯救能够自救的人。”成功属于愿意成功的人。如果你不想去突破,不努力挣脱固有想法对你的限制,那么,没有任何人可以帮助你。不论你过去怎样,只要你调整心态、明确目标,乐观积极地去行动,那么你就能够扭转劣势,更好地成长。
丹尼斯加入某保险公司快一年了,他始终忘不了工作第一天打的第一个电话。当他热情地拨通电话,联络自己的第一个客户时,没想到他刚说明了自己的身份,对方就非常生硬地打断了他的话,不但拒绝了他的推销,更是将他骂了一顿,声称自己身体很好,不需要什么保险。从那以后,再打电话推销时,丹尼斯心中便有了阴影,说话没有任何立场,讲解吞吞吐吐,自然更没有人愿意向他买保险。
这片阴影越来越大,他甚至不愿意再去摸电话。工作已经有近一年的时间,他却一份保单都没有签成。他开始想,自己或许并不适合这份工作,自己的口才不好,没有打动别人的能力,他灰心极了。经理鼓励他说:“要自己给自己机会,没有谁生来就注定成功,也没有人会一直失败。”听了经理的话,丹尼斯深受激励,他鼓足勇气,决定搏一搏。
他找出一个曾经联系过却被拒绝的客户的资料,仔细研究他的需要,选择了一份适合他的险种。一切准备妥当后,他拨通了对方的电话。他的自信和真诚征服了那个客户,对方买下了他推销的保险。丹尼斯终于打破了自我设限,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不要让外界的不利因素束缚了你的头脑,要相信自我的能力。
美国最富影响力的总统之一罗斯福说:“不经过你的同意,没有人可以让你觉得你低人一等。”如果你觉得低人一等,那是你自己决定的,你本来并非如此。人们常常会把过去作为依据,今年想赚多少钱的根据是去年赚了多少钱,今年想做些什么事情的根据是去年所做的事情。为什么要看去年,而不是看今年呢?
自我设限把我们放在一个不属于我们能力的低水平上,要相信上帝并没有把我们放在那里,我们应该远远高于那个水平。
有效的自我激励:让你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被打倒
自我激励就是给自己打气,鼓励自己。我们自小就被教育要争气,在逆境中要奋起,而支持“崛起”的信念则来自于自我激励。
当我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时,一定要告诉自己:一切都会过去的,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相信自己通过努力可以改变目前的状态,这是一种神奇的力量,来自于心的力量,也是情商的重要内容之一。
自我激励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外部激励,借助于外物给予自己胜利的信念和希望;一种是内部激励,就是在内心始终存在乐观积极的心态,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境都不动摇。
希望是人生的方向,是人们心中一盏不灭的明灯,是我们前进的动力。面对恐惧时,希望使人从容淡定;面对挫折危险时,希望让人获得巨大的能量。
大凡成就一番事业的人物都是善于内部激励的人,面对困境,他们表现出很高的逆境情商。而逆境情商是情商中特别重要的内容,这在许多出色的人身上都有所体现,和田一夫便是其中著名的一位。
“八佰伴”曾经是日本最大的零售集团。总裁和田一夫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苦心经营,将一家小蔬菜店发展成为在世界各地拥有400家百货店和超市,员工总数达2.8.万人,年销售额突破5000.亿日元的国际零售集团。1997.年,正当他努力开拓中国市场之际,留在日本总部坐镇的弟弟因经营不慎,使得整个集团遭遇重大挫折,最后不得不宣布破产。
从国际大集团总裁到一文不名的穷光蛋,从住寸土寸金的深院豪宅到租住一室一厅的公寓,从乘坐劳斯莱斯专车到自己买票乘坐公共汽车……这对于已经68.岁的和田一夫而言,无异于是从天堂跌到了地狱。
一时之间,舆论哗然,众说纷纭。有人说他肯定爬不起来了,只能在穷困潦倒中悄悄地了此残生;有人甚至猜测,他应该会自杀,就像很多在一夜之间破产的人一样。然而事实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和田一夫没有一蹶不振,更没有懦弱地选择自杀,反而抖擞精神重新“复活”了。他从经营顾问公司迈开第一步,后来又和几个年轻人合作,开办了网络咨询公司。虽然进入的是陌生领域,但凭借努力和过去的经验教训,他的生意一步步红火起来。
很多人对他在人生如此的大起大落面前仍然能反败为胜、东山再起表示敬佩之余也十分好奇,认为他一定有什么“秘密武器”。对此,他的回答是,如果说有秘诀,那就是自我激励。他又解释说,是不断的自我激励使他能做到即使面对巨大失败也没有失去希望,即使处在事业的低潮和人生的谷底也仍然相信有光明的前途。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他才有决心重新上路。
和田一夫有一套独特的自我激励方法,那就是他多年来一直坚持的“心灵训练”。他曾说:“如果想真正获得人生幸福,就需要有‘没关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种豁达的想法。”这种心灵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从他涉足商场起,他就一直坚持写“光明日记”,记录每天让他感到快乐的事。和田一夫说:“如果想使自己的命运得以好转,就必须不断地用积极向上的语言来鼓励自己,并使自己保持开朗的心情。这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光明日记”外,和田一夫还独创了“快乐例会”。即在每月的工作例会中,和田一夫规定:在开会前每个人要用3分钟的时间,从这个月发生的事情中找出3.件快乐的事情告诉大家。“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很难找出3.件快乐的事。后来,养成习惯后,别说3.件,人人都想发表10.件快乐的事。每月这样延续下来,公司里人人都逐渐露出笑脸。”和田一夫对自己的成绩很自豪,这种别开生面的方式,的确有效地调动了员工的乐观情绪。
许多不成功的人不是没有成功的能力与潜质,而是他们在思想上根本不想成功。因为他们在受到羞辱时除了暗自神伤、叹息命运不济外,从未意识到要给自己打气,他们习惯处于劣势,久而久之真的只有失败与之为伍。
也有一些人并不是不懂得给自己一点激励,而是很快就把对自己的承诺抛在脑后,未能认真地去实现当时的目标。所以他们也只会失败。
自我激励其实就是给内心找一个希望,给行动找一种信念的动力。能够自我激励的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会被打倒,即使暂时失败了,他们也能够重新找到成功的信念,再次登上成功的顶峰。
接受自己,迎接阳光
对所有人来说,正确评价自己、接受自己至关重要。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无法接受,那就根本谈不上喜欢自己,以及正确地评价自己。
不接受自己的人,常常心情郁闷,对生活中的一切都没兴趣;他认为自己思想怪诞,怀疑自己患有某种精神病;他还常常会抱怨周围的亲友、同事、邻居不能理解他。实际上,他没得任何精神病,问题在于他不能接受自己,因而影响到他对别人的认识,并进而产生其他方面的困难。
只有接受自己,才能建立正确的自我观念,才能适应环境,促使性格健康发展。接受自己,去除自卑感,是让一个人能够迎接阳光的重要保证。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也不存在完人。但在认识自我、看待别人的具体问题上,许多人仍然习惯于追求完美,求全责备,对自己要求样样都好,对别人也往往是全面衡量。
人是可以认识自己、操纵自己的,人的自信不仅在于相信自己有能力有价值,同时也在于相信自己有缺点毛病。我们放弃了完美,就会明白我们每个人的两重性是不可改变的。所以,我们应当保持这样一种心态和感觉,要知道自己的长处、优点,也要知道自己的短处、缺点,知道自己的潜能和心愿,也知道自己的困难和局限,自己永远具有灵与肉、好与坏、真与伪、友好与孤独、坚定与灵活等多方面的两重性。
自我容纳的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自己,也能正确理解和看待别人的两重性,这样就可以抛弃骄傲自大、清高孤僻、鲁莽草率之类导致失败的弱点。我们以这种自我肯定、自我容纳的观念意识付诸行动,就能从自身条件不足和所处的环境不利的局限中解脱出来。
任何人都有缺点和弱点,任何人也都是无知无能的,只不过表现在不同的事情上而已。因而,人人在自我表现和与人交往中都难免有笨拙的表现。有些人由于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的缺点,不能拿出勇气去革新自己、突破自己,所以,他们情愿不做事、不讲话、不玩乐交际,也不愿意在别人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如在灯火绚丽、乐曲悠扬的宴会厅里,他们很想站起来跳舞,可是因为怕别人笑话自己笨拙,就宁愿做一晚上的看客。跳得好的人越多,他们就越鼓不起勇气。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有效的管理者》一书中写道:倘要所有的人没有短处,其结果最多是一个平庸的组织。所谓“样样都是”,必然“一无是处”。才干越高的人,其缺点往往也很明显——有高峰必有深谷。
谁也不可能是完人,与人类现有的博大的知识、经验、能力的汇集总和相比,任何伟大的天才都不及格。一位经营者如果只能见人之所短而不能见人之所长,从而刻意于挑其短而不着眼于其长,那么这个经营者本身就是弱者。我们必须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必须学会自我肯定、自我接受,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价值。
那么,怎样才能增进自我接受感呢?
首先,要克服完美主义。这个世界并不完美,所以,我们应当“知足常乐”。要容忍体谅,不但要与他人和睦相处,还要做到不苛求自己。不要做时钟的奴隶,记住“欲速则不达”,但要尽可能地在时间限制内完成工作。你还要明白,讨好所有的人是不可能的。“受欢迎”的本意是使他人赏识你本人,而不是你一味追求“最好表现”。尝试一下“言所欲言”,坦诚和直率能消除许多障碍与心理压力。要对自己有信心,你和任何人一样有可取之处。勿过分自责,任何人都有彷徨的时刻;勿自卑自怜,你的遭遇并不重要,你对遭遇的反应才是最重要的。
其次,要做到真正了解自己。自知者明,自胜者勇。你可以通过比较法(与同龄、同条件的人相比较)、观察法(看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分析法(剖析自己,了解自己的工作成果)等方法来认识、了解自己。
再次,要树立符合自身情况的奋斗目标。这样你才有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才能有效地增加自己的自信心。
最后,要不断扩大自己的生活经验。每个人都要经历适应环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你也许发挥了才干,也许暴露了缺陷,这没关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将促进你对自己的了解。
最重要的是诚实坦率、平心静气地分析自己。要有勇气承认自己在能力或品质上的缺陷;要肯定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要肯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并能够接受事业上的打击。只要你能做到以上的几点,你就能增强自我接受感。
操之在我
操之在我可以理解为:自己情绪的控制完全在于自己,要完全把握自己的情绪,积极主动,使得自己的情绪不会被别人所左右。
不能操之在我,你将受制于人。受制于人的人容易被自然环境左右,被天气环境左右,天气好心情好,天气不好心情也不好;受制于人的人容易被别人左右,别人的行为会伤害他,别人的语言也会伤害他。受制于人的人往往过于感性,但操之在我的人是理智重于感情的人,不会让别人的行为伤害自己。
很多乐观的人都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让自己活在快乐之中。人生在世,总会遇到很多悲伤与痛苦,如果不能操之在我,不能掌控自己的情绪,就会成为情绪的奴隶,又何来乐观心态?斯摩尔曾经说过:“做情绪的主人,驾驭和把握自己的方向,使你的生命按照自己的意图提供报酬。记住,你的心态是你——而且只是你——唯一能够完全掌握的东西,学着控制你的情绪,并且利用积极心态来调节情绪,就能超越自己,走向成功。”
悲观的人总是受累于情绪,似乎烦恼、压抑、失落甚至痛苦总是接二连三地袭来,于是频频抱怨生活对自己不公平,企盼某一天欢乐从此降临。但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想让自己生活中不出现一点烦心之事几乎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调整、控制自己的情绪,做生活的主人,做情绪的主人。
其实,在我们的精神活动领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在我们的事业中,在我们渴望成功,甚至正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都会出现大大小小、不同程度的挫折和失败,我们应该尝试通过心理调控去战胜自我、战胜环境,使自己安然地渡过危机。
由于苦难、逆境,甚至是生理缺陷,产生和造就了一些伟大的人物,因此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便形成了一种对苦难和逆境的崇拜,而这种崇拜往往是盲目和消极的,实际上并非如他们想象的那样。不论逆境还是顺境,都要有一种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即使步入顺境也要努力为自己设置新的高尚目标,并在追求这一目标中迎接新的困难和挑战,从而发展和完善自己的人格,绝不可以倒退或停留。总之,在困苦中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
一个有抱负的人,必定想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理想,让自身价值得到社会承认。但是我们每跨出一步,必然会遇到一些意料不到的阻力。不同的环境对人们的作用是不同的。顺境与逆境、苦难与幸福使当事者付出的代价也是不同的。
人生的哲学不是在陈述和分析这些代价后,使人见异思迁或替自己的堕落与沉沦辩护,而是帮助人们认清现实,更好地适应自身地位的沉浮与所处环境的变迁,应明白一点:操之在我,做自己的主人。
积极自我暗示,重塑成功形象
积极的自我暗示,是对某种事物的有力、积极的叙述,这是一种使我们正在想象的事物坚定和持久的表达方式。进行肯定的练习,能让我们开始用一些更积极的思想和概念来替代我们过去陈旧的、否定性的思维模式,这是一种强有力的技巧,一种能在短时间内改变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和期望的技巧。
约翰·伍登在自己40年的教练生涯中,他所带领的高中和大学球队获胜的概率在80%以上,在全美12年的篮球年赛当中,他所带领的球队曾替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赢得10次全国总冠军。如此辉煌的成绩,使伍登成为大家公认的有史以来最称职的篮球教练之一。
曾经有记者问他:“伍登教练,请问你如何保持积极的心态?”
伍登很愉快地回答:“每天在睡觉以前,我都会提起精神告诉自己:我今天的表现非常好,而且明天的表现会更好。”
“只有这么简短的一句话吗?”记者有些不敢相信。
伍登惊讶地问道:“简短的一句话?这句话我可是坚持了20年!重点和简短与否没关系,关键是在于你有没有坚持去做,如果无法持之以恒,就算是长篇大论也没有帮助。”
伍登教练不仅在工作中时刻保持积极的心态,在生活中他也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例如有一次他与朋友开车到市中心,面对拥挤的车潮,朋友感到非常不满,继而频频抱怨,但伍登却欣喜地说:“这真是个热闹的城市。”
朋友好奇地问:“为什么你的想法总是异于常人?”
伍登回答说:“一点都不奇怪,我总是用心寻找积极的一面,不管是悲是喜,我的生活中永远都充满机会,这些机会的出现不会因为我的悲或喜而改变。只要不断地让自己保持积极的心态,我就可以掌握机会,激发更多的潜在力量。”
积极的心态能够催人上进,激发人潜在的力量。时刻鼓励自己,给自己积极的暗示,有助于我们走出困境,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
自我暗示有很多种方法:可以默不作声地进行,也可以大声地说出来,还可以在纸上写下来,更可以歌唱或吟诵,每天只要进行10分钟有效的练习,就能抵消我们许多年的思想习惯。但归根到底,都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在起作用。我们经常性地意识到我们正在告诉自己的一切,选择积极的语言和概念,就能够很容易地创造出一个积极的现实。
摩拉里在很小的时候,就梦想站在奥运会的领奖台上,成为世界冠军。
1984年,一个机会出现了,他成了全世界最优秀的游泳者之一,但在洛杉矶的奥运会上,他却只拿了亚军,梦想并没有实现。
他没有放弃希望,仍然每天在游泳池里刻苦训练。这一次目标是1988年韩国汉城奥运会金牌,但他的梦想在奥运预选赛时就烟消云散,他竟然被淘汰了。
带着失败的不甘,他离开了游泳池,将梦想埋于心底,跑去康乃尔念律师学校。有三年的时间,他很少游泳。可是他心中始终有股烈焰,他无法抑制这份渴望。
离1992年夏季赛前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决定再孤注一掷。在这项属于年轻人的游泳比赛中,他算是高龄选手了,就像拿着枪矛戳风车的现代堂吉诃德,想赢得百米蝶泳的想法简直愚不可及。
这一时期,他又经历了种种磨难,但他没有退缩,不停地告诉自己:“我能行。”结果,在不停地自我暗示下,他终于站在世界泳坛的前沿,不仅成为美国代表队成员,还赢得了初赛。
他的初赛成绩比世界纪录只慢了一秒多,奇迹的产生离他仅有一步之遥。
决赛之前,他在心中仔细规划着比赛的赛程,在想象中,他将比赛预演了一遍。他相信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自己。
比赛如他所预想的,他真的站在领奖台上,星条旗冉冉上升,美国国歌响起,他颈上挂上了梦想多年的奥运金牌。
摩拉里没有被消极思想所打败,在艰苦的环境中,他不断地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终于打破常规,获得了奇迹般的胜利。
自我暗示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力量,积极的自我暗示往往能唤醒人的潜在能量,将他提升到人生更高的境界。
自我暗示对于我们的生活如此重要,几乎是无时不在的魔术。因此,每天清晨不妨先告诉自己今天会有个好心情;每当有重大选择和决定的时候,暗示自己:我的选择和决策是明智的。选择积极的自我暗示,等于选择幸福生活,选择与成功人生为伴,它会带来魔术般的奇迹。
积极释放压力
什么是压力?压力泛指造成生理或心理不正常的干扰。
其实,人们一直生活在两种压力中,一是作用于躯体的物理压力,如大气压、地心吸引力、心脏脉冲力等,这些压力维持着我们的生命形式;二是内在的精神压力,如生存竞争的压力、对危险和死亡的恐惧、人际压力、情绪与情感的压力等,这些压力保持人的警觉(清醒状态)和行为模式。
我们这里讨论的是精神压力。当“要求”实际上或感觉上高于一个人的承受能力时,其生理和心理便会有不同程度的反应。初期会疲倦、暴躁,而后会表现为神经紧张、焦虑。导致压力的原因很多,时常是混有多个因素的,可能是外界或自己对自己要求实际上太高,或感觉上自己的能力不够,或只是不明朗因素的压迫。
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能感觉到压力的存在,有的人甚至会喘不过气来,这些压力来源于工作、生活、学习、交际等。精神上的过度压力常常会使人产生自卑、暴躁、悲观、失望等消极情绪,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甚至会导致非常恶劣的结果出现。
从压力的根源来讲,挫折可以带来压力;批评可以带来压力,甚至让人焦虑不安;偏见也可以给人带来无形的压力。面对压力,你必须善于化解压力、利用压力,这才是具有积极心态的人的作为。
张仿良是一家网站的主管。她对待压力的观点是:由生活、工作所产生的心理压力是不可避免的现代病之一,解决的方法不应是回避而应是正确处理。她常说:“主动、正确地去处理各种问题、困难,你得到的回报是快乐和自信;相反,被动应付的做法则使你疲惫不堪。”
她的有力武器有两件:第一件是周密的工作计划,无论你选用计算机,还是铅笔和纸来做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要用制订计划的方法来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明确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是最重要的、哪些是次重要的……
“那么,每天面对一份如此详尽的工作计划,你不觉得累吗?”有人这样问她。“噢,不!一点也不累!”伴随着轻松的笑声,她亮出了自己的第二件“武器”,那就是灵活性。“我的计划本身就具有相当的灵活性,我不仅计划‘要做什么’,也计划‘可以不做什么。’”她不无幽默地说,“比如陪孩子看场足球赛,每月与丈夫出外共进一顿浪漫的晚餐,这些都没写进我的计划里,却是非做不可的,别的事则可以量力而行。记住,‘非做不可的事情’不能太多。”
其实对于压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排解方法,并不一定要和其他人的方法一样。总结前人的经验,我们从种种建议方法中,可归纳出以下可供选用的方法:
1.说出你的想法
诚实地表达你的意见,这一点很重要,虽然这有可能会惹恼别人或引起争论。如果确信别人的某个请求是不合理的,你就得说出来。例如说,当人们请求你帮他们做事情而给你造成压力时,你通常很难说“不”。考虑一下你是否能够做或者愿意做他们要求你做的事情。如果你不能做或不想做,就要学会有效地拒绝他人的请求。
当愤怒和挫折无法宣泄时,人就会郁闷、沉默、唠叨、指责或背后诽谤,不能表达自己的意见会导致“消极—挑衅”的行为,这种行为对健康有害,因为被压抑的挫折或愤怒会对免疫系统造成伤害。
2.避免争执
每个人都遇到过与朋友、家人或同事在某个问题上发生冲突的情况。争执会造成压力,但冷静、克制、自信以及据理力争会缓解这种压力。
3.自我激励
承诺你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并在下一次更正。告诉你自己:“我已经做得很好,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好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使我不时地失败,人们仍会喜欢我。”“犯错误并不意味着做人的失败。”
4.学会过好每一天
要过好每一个今天,每一个今天过得好,就是一辈子过得好。
要过好每一天,我们就要学会计算自己的幸福,以及计算自己做对的事情。但在计算中要懂得有舍有得,这就是“舍得”。记住,是“舍”在先,“得”在后。世界上的事情总是有“舍”才有“得”,或者说是“舍”了一定会“得”,而“一点都不肯舍”或“样样都想得到”必将事与愿违或一事无成。
5.学会正视现实
面对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的最好办法就是接受它。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哪怕是天大的事情,也要对自己说:“不要紧!”记住,积极乐观的态度是解决任何问题和战胜任何困难的第一步。要知道风雨之后总会有彩虹,因为天不会总是阴的。自然界是这样,生活也是这样。
6.不要让错误成为惩罚的工具
首先,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虽然不怕苦、累,但却受不起委屈、冤枉。其实,委屈、冤枉,就是别人犯错误,你没犯错误;而受不起委屈和冤枉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遇到这种情况,对付它的最好办法就是一笑了之,不把它当一回事。
其次,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来惩罚别人。
如果自己受到冤枉或不公正待遇后,也去冤枉别人或不公正地对待别人,那么这样自己会再次受到伤害。
最后,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所以做错了事,一点都不要紧,犯了再大的错误也不要紧,只要认真地找出原因,认真地吸取教训,改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