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知识全知道
57456000000002

第2章 国家政治(1)

国家与王朝

“中国”一词的由来

古之“中国”并非今之中国。“中国”这个词最早出现于周朝,当时的华夏民族因为拥有了相对先进的农耕文明,又在周公的领导下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礼乐制度。他们看周围的四夷仍旧在裹着树叶兽皮靠打猎为生,于是滋生一种优越感,开始热衷于将自己与四夷区分开。正是在这样的心理背景下人们将华夏民族所居住的区域称为“中国”,意即中央之国,其是相对于周边的南蛮、北狄、东夷、西戎而言。这时的“中国”并非指一个国家,而是一种地理与文化概念,其意与“中州”、“中夏”、“中原”、“中华”差不多。就地理范围而言,“中国”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西周时期,“中国”泛指西周及其附属国所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到东周时期,随着诸侯国的膨胀,楚国占据的湖北、四川等长江流域地区也被包含在了“中国”之内;秦汉时期,“中国”进一步扩大,基本包含了今天中国版图的绝大部分区域。

汉代之后,人们通常将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正因为此,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为取得汉人的心理认同,往往以“中国”自居。如鲜卑人建立北魏后自称“中国”,将南朝叫做“岛夷”;而当时的南朝汉人政权虽已偏安一隅,仍以“中国”自居,称北魏为“魏虏”。又如宋代,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且互不承认对方是“中国”。

“中国”在古典文献中有时还被用作诸如京城、中原地区、天子直接统治地区、国内等意。

四夷

“四夷”是早期的华夏族人对周边民族的称呼。前22世纪左右,黄河中下游的农耕部落开始形成部落联盟,这种部落联盟历经夏、商、周三代,逐渐形成了一个“华夏族”的概念。尤其到东周时期,华夏族在物质上拥有了相对有保障的农耕文明,在文化上也制定了完善的礼乐制度,看到周边的民族还过着颠沛流离的狩猎生活,人也比较粗野,于是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文化优越感,开始有意识地将自己与周边这些“野蛮人”区分开来,称之为“四夷”、“蛮夷”。夷者,带弓之人也。具体而言,人们按照东、西、南、北的方位顺序将之分别命名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又具体分为“赤狄”、“白狄”、“骊戎”、“东胡”、“楼烦”等名目繁多的称呼。总体而言,“华夏”与“四夷”的区分不仅仅是一种民族区分,也是先进文明与落后文明的区分。这种区分并非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在整个春秋时期,出现了长达数百年的民族融合,“华夏”与“四夷”的外延边界都处于一种不停的变动之中。总体而言,是“四夷”向“华夏”转变的单向变异。而在秦汉之后的历史中,“四夷”华夏化的进程也一直没有停下,历史上诸如“五胡乱华”,金、辽、元等北方政权入主中原后的汉化,以及往往与之对应的原中原政权南迁后同化南方少数民族,都属于此。另一方面,“四夷”本身的概念随着中国人对世界认知的扩展,也一直在不断地扩大,如清末,中国将英、法、德等国家统称为四夷。

匈奴的兴衰

据《史记·匈奴列传》等史料记载,匈奴人乃夏朝遗民,商周时期被华夏族称为獯鬻、猃狁,春秋时代称戎狄,战国时始称匈奴。匈奴人以游牧为业,逐水草而居,其男子亦民亦兵,精于马术,骁勇善战。前3世纪末,匈奴成为一支统一、强大的民族,经常南下中原抢掠。当时的秦、赵、燕三国苦于与匈奴为邻,纷纷修建长城防御。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派大将蒙恬率军30万出击匈奴。秦末战乱之际,冒顿杀父自立为单于,统一诸部,对中原造成严重威胁。前201年,镇守北部边境的韩王信投降匈奴。次年汉高祖刘邦曾率军亲征,结果反被冒顿围困,通过贿赂了冒顿的阙氏才得以突围出去。之后汉王朝开始了与匈奴的和亲政策。直到前12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等人率军多次深入漠北打击匈奴,又派张骞出使西域在政治上瓦解匈奴,最终彻底击垮匈奴。东汉时,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南下臣服于汉,北匈奴则被东汉与南匈奴联军击败,部分西迁到东欧,根据部分学者观点,这支匈奴部族与当地土著结合形成匈牙利民族。南北朝之际,没有西迁的北匈奴趁中原大乱,一度入主中原建立政权。之后,匈奴逐渐融于鲜卑、柔然和汉族之中。

鲜卑人的历程

据《北史·魏本纪》记载,鲜卑族原是黄帝轩辕氏的一支后裔,黄帝之孙受封北国,境内有大鲜卑山(今大兴安岭),故以“鲜卑”为号。鲜卑族本来居住在辽东一带,在商周时期被华夏族视为东胡的一支,其人以游牧为生,善骑射。战国后,匈奴崛起,鲜卑一度臣服于匈奴。东汉时,北匈奴西迁至东欧,鲜卑族趁机占领了北匈奴的故地,剩下的10万匈奴人也散入鲜卑族中,鲜卑族逐渐强盛,成为继匈奴之后的草原霸主。西晋末年,晋室因“八王之乱”而衰弱,中原大乱,鲜卑慕容、乞伏、秃发、拓跋、宇文等部趁机先后在中国北方地区建立前燕、后燕、西燕、南燕、西秦、南凉、代国、北魏、西魏、北周等政权。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拓跋部所建立的北魏王朝,统治北部中国达140余年。鲜卑族在中原建立政权后,人民多转向定居农业生产,渐与汉族融合。北魏孝文帝尤其大力推进鲜卑族的汉化,使鲜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等方面转向汉族,并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往洛阳,最终使鲜卑这个“马上民族”基本同化于汉族。581年,最后一个鲜卑政权北周灭亡之后,鲜卑族基本上已完全融入汉族,逐渐消失了。

强盛一时的突厥

突厥是南北朝及隋唐之际曾称霸北方的中国少数民族。史书上将突厥称为“匈奴别种”或“平凉杂胡”,现在一般认为它是北朝时铁勒部的一支。5世纪中叶被柔然所征服,被迫迁徙至金山(今阿尔泰山)南麓,成为柔然族奴隶,为其锻铁,因此被称为“锻奴”。因金山形似战盔“兜鍪”,故自号“突厥”(“兜鍪”的古突厥语叫法),以狼为图腾。5世纪末,趁柔然在与北魏的战争中失利,突厥人逐渐摆脱柔然人的控制,并形成一个强大的部族,还发展出了自己的文字。552年,突厥打败柔然,建立起幅员广阔的突厥汗国,势力迅速扩展至整个蒙古高原。这时在北方对峙的北齐与北周政权均害怕突厥与对手联盟,争相向其纳贡和亲,突厥借机大捞好处。隋朝建立后,突厥在隋朝挤压下开始日薄西山,分裂为东西两部。隋末,唐高祖李渊为借助外力,曾向东突厥称臣纳贡。李氏建立唐王朝后便与突厥断绝往来。突厥很是不满,经常骚扰唐北方边境。唐太宗李世民登基时,东突厥颉利可汗率兵20万南下,逼至长安城外渭水便桥之北,距长安城仅四十里,长安震动。唐太宗被迫设疑兵之计,亲率臣下及将士隔渭水与颉利对话。颉利见唐军军容威严,又见太宗许以金帛财物、与之结盟,于是退兵。4年后,唐太宗趁东突厥内乱之际,派大将李靖北伐,生俘颉利,东突厥自此一蹶不振,后来又被新崛起的回纥族彻底灭了。西突厥也一度称霸西域,后被唐所灭。

回纥汗国

回纥是生活在我国北方的古代民族。其先祖可追溯到商周时期的北方游牧民族,一度被中原民族称为“北狄”。后来他们“随世异名,因地殊号”,在史书中一度更名为丁零、铁勒、敕勒、高车、乌纥、袁纥、韦纥等。历史上,匈奴、鲜卑、突厥先后称霸蒙古草原时,回纥先后臣服于他们。4世纪末,这个古老的民族在贝加尔湖附近首次形成了一个统一的部族。后来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其势力逐渐强大,于天宝四载(745年)击败东突厥,建立了回纥汗国,成为继匈奴、鲜卑、突厥之后的第4个草原霸主。唐朝发生安史之乱后,回纥汗国作为名义上的唐朝属国,曾出兵助唐收复长安和洛阳。但按照与唐肃宗事先之约,仅留唐以土地、士庶,掠走金帛、女子无数。在经济上,他们凭借控制“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先以马匹换得唐朝的丝绸,然后再转卖到印度、波斯等地,大发其财。840年,回纥汗国被宿敌黠戛斯(吉尔吉斯人祖先)灭掉。之后,大部分回纥人向西迁徙,一支迁到葱岭以西,一支迁到河西走廊,一支迁到新疆吐鲁番。

古老的羌人

羌人是现在的汉族和中国众多少数民族的共同祖先之一。有关羌人的最早记载见于殷商甲骨文中,羌,意指牧羊人。随时间、地域的流变,羌人又被称为“羌戎”、“西羌”、“姜”、“羌”、“氐羌”等。羌人起源于青海河湟地区、渭水上游草原一带,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羌族出自三苗,是“姜姓之别”。学者据此认为以姜为姓的炎帝部落即是古羌人的一支,因此羌人可以说是华夏族的重要组成部分。除炎帝部落迁居中原之外,剩下的羌人则留在了我国西北、西南的广大地区,分散成“凡百五十种”以牧猎为生的民族,在当时被统称为“西羌”。武王伐纣时,西羌还曾出兵相助。春秋战国之际,在四夷“华夏化”的大背景下,羌人大量融合到秦、晋诸国的汉人之中。南北朝时,羌人在中国北方建立了后秦政权。于此同时(或稍早),一支羌人从青海进入西藏,于隋唐之际结合当地土著居民建立了吐蕃国。吐蕃国先是助唐平“安史之乱”,后又与唐为敌,最后为唐所灭。北宋时期,羌人一支党项羌在今宁夏、甘肃、青海一带建立西夏政权,存世200年,最后为元所灭。中国今羌族、彝族、哈尼族、白族、纳西族、傈僳族、景颇族、怒族等均为羌人后裔。另外,缅甸人的90%也都为羌人后裔,而印度、泰国、越南、老挝等国也有少量的羌人民族。

吐蕃雄霸高原

吐蕃是青藏高原上第一个统一而强大的政权。南北朝前后,羌人中的发羌、唐牦等分支由青海进入西藏,在当地形成部落联盟。大约7世纪初,松赞干布以武力降服羌人苏毗、羊同等部,建立奴隶制的吐蕃王朝,定都逻些(今拉萨市)。唐太宗时,松赞干布派使入唐,要求通婚,唐太宗嫁文成公主于松赞干布。自此,唐朝与吐蕃开始友好往来近百年。中唐之后,吐蕃趁“安史之乱”之机,开始向东、南扩张,先是灭掉青海、甘肃一带的鲜卑族政权吐谷浑,并据有其地。又破河西走廊的党项、白兰等羌人部族,同样占有其地。最后又占领唐朝西域四镇和河陇地区。甚至在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吐蕃军攻入长安,大摇大摆地抢掠一番后离去。此时的吐蕃达到了辉煌的顶峰,其领土西起葱岭,东至陇山、四川盆地西缘,北起天山山脉、居延海,南至喜马拉雅山南麓。后来唐德宗采纳李泌的建议,联合回纥、大食、南诏三国夹击吐蕃,吐蕃国疲于四面应对,逐渐衰落下去。唐末,吐蕃因为内乱,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自此,存世两百多年的吐蕃政权土崩瓦解。

党项人的西夏

西夏是与宋王朝对峙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由羌族中的一支党项人所建。在宋代起起落落的几个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之中,西夏可算是最弱的一个,曾先后臣服于辽、金、元。党项人本生活在河陇及关中一带,以游牧为生。南北朝时,党项人逐渐形成党项八部,其中以拓跋氏最为强盛。隋朝时,拓跋氏率部归附隋朝,后又归附唐朝。唐初,西藏的吐蕃王朝崛起,侵袭威逼党项人。散居在今甘肃南部和青海境内的党项部落被迫向东迁徙。唐朝末年,党项族中的一支平夏部落因帮唐室镇压黄巢农民起义,首领拓跋思恭被封为夏国公,并赐姓李。从此党项族据有银(今陕西米脂西北)、夏(今陕西靖边县北)、绥(今陕西绥德)、宥(今陕西靖边县东)、静(今陕西米脂西)五州,后经五代乱世,其成为有实力的割据藩镇。北宋初期,夏国公后人曾臣服于赵匡胤,并帮其攻打北凉政权。宋定国后赵匡胤以唐为鉴,“杯酒释兵权”,力图削弱藩镇兵权。夏国公后人李元昊不满,于1038年宣布脱宋,建国大夏,后人称之为西夏。西夏国土大致包括今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内蒙古以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其疆域方圆数千里,东尽黄河,西至玉门,南界萧关(今宁夏固原县东南),北控大漠,幅员辽阔。西夏建国后着力发展农业,使农业取代原来的畜牧业成为支柱经济,并且创立了自己的文字——西夏文。在外交上,西夏先是联辽抗宋,后遭辽攻击,向辽称臣。辽被金灭后,西夏又臣服于金。金灭北宋时,西夏经常随其尾迹而入,获得了数千里的北宋土地。蒙古汗国建立后,几次征讨西夏,经过长期的抗争,西夏于1227年被蒙古所灭,末帝李睍虽投降仍遭杀害。

契丹王朝

所谓的契丹王朝指的便是北宋时期的辽国。契丹本是东胡(春秋时强盛一时的北方少数民族,因居于匈奴以东而得名)的一支,自北魏开始在辽河上游活动,以牧猎为生,逐水草而居,逐渐形成八个部落。唐代时,契丹部落先是臣服于突厥,突厥被唐打败后,又归附于唐王朝。其首领被唐封赐为都督,管理契丹故地,逐渐形成有势力的地方政权。907年,唐朝灭亡,有才能的耶律阿保机被选为新可汗,领导契丹人陆续征服突厥、吐谷浑、党项等部,契丹成为新的北方霸主。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宣布建国“契丹”。契丹趁中原大乱,向南扩张。后因契丹占有汉地越来越多,统治的汉民数量猛增,为取得汉人心理认同,改国号为辽。后晋石敬瑭为得契丹出兵助其与后唐作战,对契丹自称儿臣,且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契丹骑兵从此可以长驱直入中原。北宋初建时,辽国领土包括今山西、河北、东北大部和蒙古草原在内,其面积大约是北宋的两倍。北宋一直想收回燕云十六州,好关起北方门户,多次派军队攻辽,甚至宋真宗御驾亲征,结果都以失败告终,最后只得通过每年向契丹赔款供绢来换取和平。后来金国崛起,于1125年灭辽。辽亡后一些辽国贵族又跑到新疆以及中亚地区建立西辽,后也覆灭在了蒙古大军的铁蹄下。此后,契丹民族逐渐融入汉族或其他当地民族之中。

云南大理国

大理国是白族人五代十国时期在西南地区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936年,因唾弃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的卖国行径,许多地方纷纷造反。937年,白族人通海节度使段思平也顺势在云南自立为王,建国大理。后来宋朝基本统一了全国,结束了五代十国的乱世,但因宋王朝是一个羸弱的政权,加上北有辽、金、西夏等众多强邻,一直没有统一大渡河对面的大理国。1253年,大理国被忽必烈灭掉,存世300多年。

段氏在传国期间曾两次失国,一次为权臣杨义贞杀帝篡位,4个月后又被宰相高升泰所杀,段家复位;但后来高升泰又自立为王,并更大理为大中国,2年后其子遵父遗嘱还位于段家人段正淳,史家称之为后理国。另外,大理国虽号称云南大理国,其疆域并不限于云南,而是包括现在的云南、贵州、四川西南部、缅甸北部地区,以及老挝与越南的少数地区,其面积约相当于今云南的3倍。大理农业发展水平略落后于中原,但手工业、畜牧业兴盛,对外贸易发达。大理段氏推崇汉文化,以儒治国,开有科举制度。同时崇尚佛教,并强调儒、释合一,因此其儒人多精通佛理,僧人也可科举应试。

女真

女真族是世居东北松花江流域的少数民族。据《金史·世纪》记载,女真先祖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在历史上一度被称为“肃慎”、“挹娄”、“勿吉”、“黑水”等,辽、金时期始称“女真”、“女直”(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史载女真男子脑后留发,并捆成辫子垂在后面,类似后来的清代男子。

唐武则天时期,女真人的一支曾在今长白山、黑龙江一带建立了渤海国,并接受唐王室的册封,与唐多有往来。渤海国存世200多年,于五代时期为契丹所灭。契丹人为分化统治女真人,将之编为熟女真(隶属契丹籍)和生女真(不属契丹籍)。12世纪初,生女真完颜部在首领完颜阿骨打带领下逐步统一女真各部,于1115年建立金国。1125年,金灭辽。次年,灭北宋,统治中国长江以北地区,与南宋对峙。后本在金国统治下的蒙古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崛起,1234年,蒙古与南宋通过南北夹击灭金,女真人分散成了众多支离破碎的小部落,另有许多已经汉化的女真人留在了中原,融入汉族。

400年后,以女真人为主体,再加上东北一些少数民族,形成了满族。17世纪前后,满族在首领努尔哈赤的带领下,通过连年征战,在今辽宁重新建都立国,国号仍为“金”。后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改女真为满洲。1644年,满洲“八旗”入山海关,建立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清朝于1912年覆灭,已经汉化的满洲人分散于全国各地。

蒙古帝国

蒙古族大约形成于12世纪初,起初为分散的众多游牧部落,且互相征战。13世纪时,蒙古贵族后裔铁木真通过连年征伐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铁木真也被推举为“成吉思汗”,意为天下之主。蒙古汗国先是灭金国、西夏,后又灭云南大理国、南宋,最终统一中国。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称元世祖。

蒙古在统一中国前后,成吉思汗及其后世子孙曾举行过三次大规模的西征。蒙古人骁勇善战,忍耐力强,加上运用从汉族学来的火药、抛石武器以及机动灵活的战术,在西征的途中所向披靡,建立起了以成吉思汗子孙为王的窝阔台、察合台、钦察、伊利四大汗国,加上南宋、大理、金国领土,最终形成了横跨欧亚大陆的大帝国。其最大疆域的面积高达3300万平方公里(一说4400万平方公里),东到太平洋,北抵贝加尔湖,西达黑海沿岸(鼎盛时达匈牙利),南至南海,占世界陆地面积的22%,统辖人口达1亿。

有学者认为蒙古帝国首次将东西方文明在版图上连在了一起,有学者则认为其极大地毁坏了东西方文明,并残暴屠戮了无数人。而就元朝来说,其基本奠定了中国现在的版图,行省制度也源于元朝。

夏王朝

夏朝是中国第一个以国家的形态出现的朝代。夏朝之前,古人以一种原始的部族联盟的方式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各部族酋长通过选举产生称为“天子”的军事首领,下一任“天子”在通过酋长会议同意后,由上任“禅让”于他,尧、舜、禹之间的传递正是通过这种禅让制度。但禹死后,他的儿子启首次破坏了这种禅让制度,自立为王。由此,这种父子传递的“家天下”制度取代禅让制,夏朝产生。

夏朝是一个奴隶制政权,“天子”地位的体现形式是其他部族每年向天子送供赋。另外,“天子”的号召力也比从前要提高许多,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更有效地抵抗外族,发展经济。因此,夏朝的建立应该说是一种政治上的进步。夏王朝的疆域大约东至东海,西连西河,北及燕山,南逾江淮。在经济上,夏朝冶炼青铜的技术比较成熟,商品交换也初步发展。另外,当时已经创造出了较好的历法,即现在还在用的夏历,因此其农业经济也已经比较稳定。夏朝存世时间约从前2070年至约前1600年,总共传了14代,延续近500年。至最后一位天子“夏桀”,因其昏庸残暴,被本受其统治的商汤部落推翻。《史记·匈奴列传》等史料记载,夏亡后,其部分贵族逃到北方草原,成了后来的匈奴人。

商朝

夏朝末年,夏桀无道,活动于黄河下游的畜牧部落商在首领商汤的带领下灭夏,建商,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境内)。后因商王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西北),人们称之为“殷商”。

商建国后,自商汤至商纣,历17代、31王,前后将近600年。从目前发掘的商代古墓和文献记载来看,商朝是一个相当强盛的国家。《诗·商颂·殷武》中记载:“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政治上,商朝国家机构已经相当完善,不仅存在各种职官、常备武装,还制定了相应的典章制度、刑法法规等。经济上,代表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青铜业,有了大的进展,青铜器生产已经进入繁盛期。另外,商朝在医学、纺织、交通、天文等方面,也都取得不小成就。在风俗上,商人崇拜鬼神,祭祀繁多,喜欢巫卜。有趣的是,商朝的君位传承制度不像夏朝那样由父传子,而是由兄及弟,最后由最年幼的弟弟回传给长兄的长子。这种王位传承方式,导致商朝多次出现君王的弟弟、儿子们争夺王位的情况。正因为争夺皇位的内乱频繁,商朝多次迁都,目前发现的便有4个商都遗址。末帝商纣荒淫残暴,失却人心,再加上连年征战,国力衰落,对西北失去控制,商朝最终被西北渭水流域的周族所推翻。

西周王朝

西周指的是周朝的前段,其存在时间是从前1046年至前771年。西周区别于东周的外在标志是都城在西边(相对东周的都城洛阳而言)的镐京(今陕西西安市西部)。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建立西周,为有效控制大片土地,先是采取了分封制。将同姓宗亲和功臣分封各地,建立诸侯国。比如封周公于鲁、姜尚于齐、召公于燕等,而这也形成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基本格局。诸侯国要定期朝见周王,向周王纳贡、服役,并有保卫周王室的义务。武王死后,其子成王继位,由周公(武王的弟弟)摄政。周公外平叛乱,内制礼乐,使周王朝在文化与政治上空前统一。传至昭王、穆王两代,因对南蛮战争失利,加上周穆王喜欢出巡旅行,导致政治松弛,周王室开始衰微。到周幽王时,因其宠幸美女褒姒,废皇后,其岳父申侯(申国首领)不满,联合西戎杀了他。至此,共经历11代、12王、275年的西周灭亡。之后平王在洛阳继位,东周开始。但东周王室在诸侯国中已经没有权威。

总体而言,西周的农业、畜牧业、建筑、天文、地理等有了进一步发展,尤其当时的人们已经学会了冶铁技术;在文化上,文字在西周时期得到了更广泛的运用;在对后世的影响上,西周的政治与文化的统一最终催生了华夏族,其嫡长子继承制也为后来历代的权力继承提供了模式,保持了历代政治的稳定。

春秋时代

“春秋时代”得名于史书《春秋》,具体指从周平王迁都洛阳的前770年到战国七雄格局形成的前476年,大致是东周的前半期。春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在政治、经济,尤其文化上深远地影响了中国。在政治上,周王室大权旁落,群雄争霸,连年战争,大国不断蚕食小国。同时,由于卿大夫势力强大,各国内部动乱也时有发生,权力更替频繁,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据《春秋》所载,春秋时代的前242年间,有43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杀死,52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480多起,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则达450余次。期间,先后出现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秦穆公5个霸主,史称“春秋五霸”。到春秋末期,经连年吞并,140多个诸侯只剩下了20多家。其中以“战国七雄”为最强,历史进入了“战国时代”。

除战火不息的乱世特征之外,春秋时期还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代。周王室以及诸侯国的衰落导致学术下移,大批文化人流入民间,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尤其孔子、老子、墨子等文化巨人的出现,为后世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奠下了根基。

春秋时代的另一个重要旋律不得不提,这便是中原四周的少数民族“华夏化”的民族大融合进程。秦、楚、吴、越这些本来的“蛮夷”之邦陆续跃入“华夏”的行列,汉族的基础在这一时期基本形成。此外在经济上,春秋时代最重要的两个进步是铁器的广泛使用所带来的工农业的发展和货币的广泛使用所带来的商业繁荣。

战国巨变

一般而言,战国指的是从前475年至前221年这段时间,即东周的后半期。因西汉的刘向就这段历史编写了《战国策》一书,因此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战国时期。战国时期,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这7个诸侯强国,即战国七雄。这7国连年争战,弱肉强食。在这期间,因为国与国之间的战略缓冲地带已不复存在,往往是大国之间直接相邻,生死存亡的竞争更加残酷。据统计,从周元王元年(前475年)至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的255年中,有大小战争230次。并且因各国的实力大大增强,战争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动辄便投入十几、几十万人的军队。除加强对外战争之外,各国纷份对内招贤纳士,乃至引进国外人才,同时实施变法以富国强兵。其中著名的有魏国的李悝、楚国的吴起、秦国的商鞅等实行的变法。另外,各国在外交上纷纷寻求政治联盟,以共同遏制对手。这其中的两条主线便是秦相张仪的“连横”(分化六国)和六国宰相苏秦的“合纵”(六国联合抗秦)。最终,“合纵”因六国不同心而失败,秦国通过“远交近攻”的策略逐个灭掉六国以及众多小国,成为最后的赢家。秦始皇于前221年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王朝——秦朝,中国自此走入了大一统的封建社会。

秦是中国第一个集权制王朝,前221年由秦始皇建立,15年后亡于秦二世之手。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乃颛臾后裔,被舜赐嬴姓。周朝时嬴姓后裔秦襄公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春秋战国时期,经过自秦穆公至秦王政历代君王的努力,加上地理位置的优势,秦国最终从春秋战国的血腥争霸中冲杀出来,建立了大一统的王朝。秦统一六国后,又进一步北击匈奴,南下百越,其疆域在周王朝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东起辽东,西至玉门关、陇西,北抵长城,南达越南北部及中部一带,面积超过500万平方公里,基本奠定了后世中国的版图。在政治上,秦改周朝的分封制为郡县制,首次确立中央集权制和皇帝的绝对权威,并设置了与之配套的三公九卿制的中央官僚机构。秦所创下的这套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治制度,成为后世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在经济上,秦实行土地私有制,使社会进入地主-农民模式的阶级社会;其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文字等,则使中国在文化上首次实现真正的大一统;另外,秦所创的法律也一直沿用到唐代才有较大的变动。总体而言,秦代虽短,对中国却是影响巨大。

秦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取得一系列成就的同时,因维持庞大的官僚机构和一支庞大的军队并进行多次大规模战争、修筑万里长城与阿房宫等大型工程等原因,对人民征敛过重,再加上过于严酷的法律,对知识分子的打击,使人民“苦秦久矣”,最终引发大规模农民起义,加上六国贵族的响应,二世而亡。

西汉

西汉是汉代的前半段,因其都城长安(今西安)相比于东汉都城洛阳位置靠西,故名,也称“前汉”。从时间上讲,西汉是从前206年至25年。

西汉为刘邦所建,其各种制度基本上沿袭了秦制,因此往往被史学家们视作秦换了皇帝姓氏之后的继续。汉在建国之初,鉴于秦亡的教训,对人民采用了比较宽松的休养生息的政策,经济因此得以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史称“文景之治”。但此时的西汉在军事外交上常受匈奴欺负,可以说是盛而不强。

到汉武帝时,汉在军事上沉重打击了匈奴。但由于连年对匈奴作战,军费支出庞大,人民生活贫苦,又成了强而不盛。到了汉武帝晚年,汉武帝为自己连年征战导致人民生活困苦下罪己诏,并着力发展经济,汉代才开始逐渐强盛。另外,其时开辟的“丝绸之路”,使中国对外贸易繁荣起来,中国也由此极大地开阔了视野,在文化上显示出一种气度。然后汉昭帝、汉宣帝继承遗志,继续维持这种盛世。这段时期的汉朝疆域辽阔,政治稳固,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史称“武昭宣盛世”。其后直到西汉末,汉代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疆域最大时东抵大海,西至今新疆,南至今云南及越南大部,北至今蒙古国,东北延伸到朝鲜半岛北部。西汉人口最多时达5959万。也正是因为此,汉人、汉字、汉族等名称才得以一直流传下来。西汉历211年,14帝,最后因皇帝年幼,被外戚王莽篡权,于8年改国号为新。

东汉

东汉是汉光武帝刘秀建立的一代王朝,时间上是从25年刘秀立国至220年曹丕代汉。西汉末年,社会矛盾重重,政局动荡。外戚王莽趁汉平帝年幼,篡权夺位,于8年建立新朝。王莽建立新朝后,推行“王莽新政”,试图稳定社会,缓和矛盾。但王莽的新政却使原有的政治经济秩序遭到很大冲击,新的合理秩序却没能建立,结果国家混乱不堪,引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汉光武帝刘秀本是汉景帝后裔,其先祖贵族地位经逐代稀释,至刘秀已是平民。刘秀参加绿林起义后逐渐当上首领,最终推翻王莽新朝,建立政权,定都洛阳,并自称兴复汉室,史称东汉。

东汉初期,经过光武帝、汉明帝、汉章帝三代皇帝的治理,东汉王朝逐渐恢复往日汉朝的强盛,这一时期被后人称为“光武中兴”。但其后,统治阶层开始安于享乐,国势日衰。尤其自和帝始,宦官、外戚势力膨胀,政治日益腐败。再加上东汉后期皇帝有七八个都是娃娃皇帝,导致外戚专权,小皇帝长大后,借助身边的宦官夺权,又导致宦官得势。新的小皇帝即位后,又开始同样模式的循环。政治的混乱导致民不聊生,184年,爆发了黄巾起义。农民起义的同时,洛阳的外戚何进与宦官十常侍在火拼中同归于尽,最终西北军阀董卓入京专权,东汉名存实亡。220年,曹丕废汉献帝,称帝建魏,东汉灭亡。

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是指东汉灭亡前后,魏、蜀、吴三个政权鼎足而立的局面。三国鼎立的时期一般认为始于220年曹丕废汉献帝而称帝,至280年西晋灭吴结束。三国乃是在东汉灭亡前后的乱世中,主要通过军事斗争脱颖而出的3个赢家。

魏国建国于220年,其疆域最大,占有东汉十三州中的九州,包括了秦岭、淮河以北的整个北方地区;其人口也最多,约有440余万;另外,魏国在三国中的文化学术也最繁荣,建安七子及曹氏父子乃是三国时期的主要文学代表。因此,后世史学界一般以魏为正统。晚期的魏国政权被司马氏所控,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以曹丕代汉献帝的方式代魏为晋,魏灭。蜀国其实是后人的叫法,当初刘备自认汉室后继,本定国名为汉,于221年建国。蜀汉乃三国之中最弱的一个,其原本具有益(今四川)、荆(今湖南湖北)两州,后关羽失掉荆州,只占得益州一地;人口仅有94万。蜀国于263年被魏国所灭,其灭亡的直接原因是后主刘禅的无能,间接原因则是诸葛亮、姜维连年伐魏造成国力空虚。吴国乃三国之中最后成立者,229年,孙权继曹丕、刘备之后称帝,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建立吴国。其疆域次于魏,大于蜀,据有东南扬(今淮水长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荆、交(今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三州,人口230万。吴国于280年被西晋以武力所灭,至此,三国悉归于晋。

三国鼎立期间,因为军阀连年混战,全国总人口一度从东汉的5000多万减少至1000多万,可以说是一段相当残酷的历史时期。

西晋和东晋

西晋和东晋合称为晋朝。晋原本是周朝时的诸侯国,在今山西西南部。曹魏政权末期,司马昭掌控实权,因司马氏原籍在古晋国地面,故被封为晋王。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代魏立晋,定都洛阳,因洛阳位于后来的东晋都城建康(今南京)的西边,史称西晋。西晋立国后,鉴于东汉末期军阀割据的教训,恢复了古代的分封制,封同姓宗室到各地为王。可是宗室势力又成了新的麻烦,发生了宗室反叛的“八王之乱”。“八王之乱”使西晋元气大伤,军事力量从此一蹶不振。北方和西南的匈奴、鲜卑、羌、氐、羯等少数民族趁机发兵,在中原建立政权,并于316年灭西晋。之后中国北方由汉人和少数民族陆续建立起几十个大小不等的政权,进入“五胡十六国”时代。西晋亡后,晋室南渡长江,琅邪王司马睿在建业重建晋朝,因其在洛阳东面,史称东晋。东晋皇帝害怕将领坐大后反叛朝廷,因此抑制将领北伐,偏安于江南103年,传11帝。420年,权臣刘裕杀帝篡位,建国宋,史称南朝宋。东晋灭亡。

就整个晋朝而言,朝政由士族把持,入仕唯出身论,政治可谓一团糟,最终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祸。但在文化上,这一时期却是一个繁荣时期。由于儒教独尊的地位被打破,哲学、文学、艺术、史学等学科纷纷出现革新,发展成独立的学问。在司马氏的政治高压下,文人们多躲避政治,放浪形骸,谈玄说道,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个性的一批文人。另外,在经济上,由于晋王室的南迁,江南获得全面开发,逐渐繁荣兴盛起来,中国的经济中心也逐渐南移。

南北朝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南北政权对峙的时期,始于420年东晋权臣刘裕代东晋立南朝宋,结束于589年隋灭南朝陈。在南北朝之际,中国基本上分为南北两个政权,虽经常在军事上互有征讨,但谁也灭不了谁,各自更迭,好像是两个国家一样。在疆域上,南朝在前三朝时较大,能够占有长江以北的一些地区,南朝陈最小,只依长江守住东南一隅。其中,南朝总共历经宋、齐、梁、陈四朝。有趣的是,四朝均是前朝的大臣篡权而立,并以自己原来的封号为新的国名。四朝均以建康(今南京)为都城,存世时间也都比较短,其中最长的为刘裕所建的宋,共59年;南齐国祚最短,仅23年;萧梁55年;陈33年。

北朝严格的开始时间要晚于南朝,以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结束分裂的乱局,统一北方为开端。北魏乃是鲜卑族南下中原所建政权,统治中国近百年后,丞相高欢和关西大都督宇文泰各立一皇族子弟为帝,以洛阳为界,分裂为东魏、西魏两个国家。后东魏为北齐所代,西魏为北周所代,取代者分别是高欢的儿子高洋和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577年,北周武帝宇文邕灭北齐,再次统一北方。581年,外戚杨坚篡夺北周江山,建隋,并在8年后渡江灭陈,中国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结束,复归统一。

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频繁,统治者贪婪、残暴的本性暴露出来。长期的战乱和残酷剥削,使得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虽有几次短暂恢复,但总体水平已下降。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量南迁,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这一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尤其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文化上,形成了多元化思想,出现了以法治国、务实求治的主张和“无君论”等有价值的观点,也产生了消极、遁世的思想,影响最大的是玄学思想。

隋朝

隋朝由隋文帝杨坚于581年建立,618年亡于二世炀帝之手,存世仅37年,是大一统王朝中除秦朝之外的第二短命王朝。隋朝虽然短命,却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王朝之一。自东汉末年至南北朝,中国便一直未曾出现过一个强有力的稳定统一的政权。隋朝建立之后,其强盛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空前绝后。隋朝不但疆域辽阔、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户口锐长,而且甲兵强锐,所向披靡,周围民族莫不臣服,这也为后来唐朝扫除边地少数民族威胁奠定了基础。京杭大运河的开凿连通了黄河与长江,为后世几百年的经济繁盛奠定了基础。另外,其对长安城与洛阳城的大规模建设为后世留下了两座世界顶级的城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隋朝所创立的三省六部制、《开皇律》、州县两级制、科举制等一系列新制度为后世历代所承继。

隋朝总共传位两代,开国之君隋文帝被誉为中国历代最有才智、最仁慈的皇帝;而二世隋炀帝也并非简单的一个暴君可以概括,他本人也是文武双全,颇有能耐。只是隋朝与之前同样短命的秦朝有些类似,长达几百年的割据局面骤然统一,统治基础并不稳定,表面的强盛之下潜藏着许多前朝遗留的政治势力的暗流在伺机而动。后来与秦朝灭亡原因完全相同,隋王朝一系列军事征伐与大工程建设,致使下层百姓不堪忍受,爆发了农民起义。隐藏的政治力量趁机与农民起义呼应,强盛的隋朝轰然而灭。

唐朝

唐朝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开国皇帝高祖李渊本是关陇士族,在隋末农民起义中顺势在山西晋阳(今太原)起兵,最终夺了隋朝江山。唐建国后,基本继承了强盛的隋朝遗产(疆域、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制度等),成为继隋朝之后的又一个强盛王朝,因此有史学家将唐朝看做是隋的继续。

唐朝因为承继隋朝的不错的外部环境以及均田制、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等良好的制度,加上唐朝前面的几代皇帝都比较能干,尤其在唐太宗、女皇武则天、唐玄宗(前期)三代皇帝的励精图治下,唐王朝达到极盛。经济方面,先是出现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后在唐玄宗时期又出现“开元盛世”,当时唐朝经济已经远远超过了同一时期的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唐都城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都市。军事方面,唐朝先后攻灭东突厥、西突厥、高昌国、高句丽、百济等政权,以前为突厥所支配的蒙古高原也一度成为唐王朝的势力范围。唐朝疆域最盛时期东至朝鲜半岛,西达中亚咸海,南到越南顺化一带,北包贝加尔湖,总面积达1251万平方公里。

唐朝的政治制度也可谓后世典范,其承继了隋朝的宰相制,对皇帝和宰相的职权范围做了进一步的明确划分,使得皇帝和政府的职权更加规范。唐又发展完善隋朝的科举选士制,使得天下有才能之人大量进入唐廷。尤其令后世所仰视的是,因其包容开放的气度,唐朝在文化上也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最高峰,唐诗代表了中国诗歌艺术发展的顶峰,并涌现出李白、杜甫等一大批文学巨擘。

至唐玄宗晚年,因其骄奢淫逸,疏于朝政,重用奸人李林甫和杨国忠,朝政日腐;藩镇节度使权力日隆,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又重用胡人将领,最终导致755年爆发胡人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安史之乱”。8年之后,“安史之乱”虽被平叛,唐朝自此衰落。之后的唐廷再也无法有效控制趁乱而起的地方藩镇势力,唐王朝在帝国的余晖里苟延残喘了一个半世纪,最后被割据势力朱温所灭。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是唐朝灭亡之后中国出现的又一个乱世,时间自907年唐朝灭亡始,至960年北宋立国止。五代十国总体上与前面的南北朝乱世有些相似,也大体上呈现出一种南北对峙的局面。五代指的是在中国北方次第更迭的五个短命王朝,分别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指大致与五代同时在南方和山西出现的十个割据政权,分别是: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北汉。其中,五代政权因地处战争频仍的中原地区,都比较短命。最长的后梁也只有17年,其次后唐14年,后晋11年,后汉仅4年,后周9年。相对于“五代”,“十国”的政权除了北汉在今山西附近外,其他的都在南方,受中原战端影响不大,政局比较稳定,立国时间也都比较长。其中存在最久的吴越国传了5帝,共72年;最短的前蜀也有34年。960年,因后周新皇帝年幼,无力掌管天下,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代周立宋。宋建国后花了将近20年时间逐个灭掉南方的割据政权,再次统一全国,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五代十国时期,因为当时北方战乱频仍,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同时,北方战争使得大量的北方人士南下避祸,带来了先进技术与文化,促进了南方的进一步开发。

宋朝

在中国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中,最富的是宋朝,但最弱的也是宋朝。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其中北宋自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立国算起,至1127年“靖康之难”止;南宋则承接北宋始于1127年,止于1279年。

宋王朝在经济、科技、制度、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是空前的。就财政收入而言,不仅前面的历代,即便其后的元、明两代都远远低于宋代,清代也只是到晚期时才超过了宋代。并且,由于宋代工商业以及海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政府财政收入只有30%依靠农业收入,剩下的70%则来自工商业税收。因此有学者认为宋代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宋朝经济的繁荣带来了城市的扩大、人民生活的安定和文化的繁荣。到南宋时期,人口过百万以上的城市就有四五个。正因为经济的繁荣与安定,宋代基本没发生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而这在历代都是很少见的。但是,在经济、文化繁荣的同时,宋代在对外战争中却是屡战屡败。当年宋太祖赵匡胤立国后,鉴于唐代亡于武人割据的教训,采取了重文轻武的治国方略。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将能打仗的武将兵权悉数收回,然后交由不懂打仗的文人。以至于宋代多“将不识兵,兵不识将”的状况,军队战斗力可想而知。在北宋北方,西有党项人所建的西夏王朝,东有契丹人所建的辽国,两国均是军事实力强劲的强邻。宋朝在军事上的积弱导致辽国经常南下侵宋,宋与之多次交战均以失败告终,最后只好每年向辽供奉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以买和平。后来金国崛起,灭辽之后,又虎视北宋。1127年,金兵攻陷北宋都城开封,掳走钦、徽二宗和其他皇室人员3000多人,史称“靖康之难”,北宋灭亡。漏网的宋朝宗室康王赵构南下后以临安(今杭州)为都城建立南宋。南宋与金国隔江对峙,打仗仍是败多胜少。后来蒙古人崛起,南宋与之联合灭了金国,但随后南宋也被蒙古所灭。

元朝

元朝政权是由蒙古人建立的一个大一统王朝,这也是中国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在时间上一般认为其起于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建元,止于1368年明朝建立。

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之后蒙古人在成吉思汗及其后世继承人的带领下横扫欧亚大陆,占有了当时世界上22%的土地。与此同时,蒙古人先是联宋灭金,结束了金国在北方120年的统治,之后又于1279年灭南宋,统一中国。成吉思汗之孙元世祖忽必烈于1271年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建国号大元,次年迁都大都(今北京)。

蒙古人除了元帝国外,还另建有以成吉思汗子孙为王的窝阔台、察合台、钦察、伊利四大汗国。这四大汗国在名义上要服从元朝皇帝,但实际上四大汗国各自为政,并在元朝灭亡之前或灭或分裂。就元帝国来说,其疆域超过了汉唐,只有后来的清朝能与之相比。其西北达新疆东部,北至西伯利亚,东抵大海(包括台湾),南到南海诸岛,西南包括西藏、云南、今缅甸东部,领土面积超过1200万平方公里。元朝人口盛时达5830万。元朝强大的军事实力带来了稳定的边疆和安定的生活,生产得以快速发展,加上元朝本身的外向性,商贸也得以极大繁荣。另外,由于元代基本废除了科举制度,士子文人无门路入仕,纷纷走向民间创作文艺,以元曲为代表的文化事业也得以繁荣。总体而言,元朝短暂的97年算得上是强盛而繁荣富足的。元朝统治者将全国人口划分为4个等级。由高到低依次是,蒙古、色目(中亚、西域等地的民族)、汉人(北方的汉族、契丹、女真等)、南人(南宋遗民)。因此,元代汉人虽然生活富足,但精神上却是压抑的,对元朝廷始终敌视,这可以说是元朝短命的一个重要因素。元末政治的腐败导致经济的衰败,汉人起而反抗。1368年,明率军攻破大都,元顺帝北逃,元朝灭亡。北迁的元政权退居漠北,仍沿用大元国号,与明朝对峙,史称“北元”,但已经不成气候,30年后因内讧灭亡。元朝自忽必烈定国号起,历11帝97年。

明王朝

明王朝是汉族建立的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1368年,与汉高祖刘邦有些类似的又一个平民皇帝朱元璋称帝建明王朝,继而挥师北伐,明军攻破北京。明原本定都南京,后朱元璋的儿子燕王(即后来的永乐皇帝)通过武力夺了其侄建文帝皇位后,迁都北京。总体而言,明朝也算是一个既强又盛的汉族政权。明朝长期受日本倭寇骚扰沿海,但并非大患。其疆域包括内地两京十三省,另外还囊有东北、新疆东部、西藏、南海诸岛、今缅甸北部、西伯利亚东部等地。经济上,明代工商业得以迅速发展,在冶铁、造船等重工业以及纺织、瓷器、印刷等轻工业方面遥遥领先于世界。以徽商、晋商、闽商、粤商等为名号的商帮亦逐渐形成,并且出现不少年入百万乃至千万(两银子)的巨商大贾;只是明代的政治有些乌烟瘴气,首先是明代皇帝大多没个皇帝的样子,出了几个耽于方术的淫乐皇帝(宪宗、神宗、光宗),又有一心升仙的炼丹皇帝(世宗),甚至出了个不识字的文盲皇帝(熹宗)。另外,明初朱元璋以宰相胡惟庸谋反为由,废弃了中国流行了1600多年的宰相制度。明朝皇帝集君权、相权于一身,因宦官在靖难之役中立功,自明成祖朱棣始宦官权势日盛,后世皇帝又多有荒嬉淫乐的昏君,结果造成明代政权时时出现宦官干政的弊端。但在明代乌烟瘴气的政治氛围下,却有一个可圈可点、为后世津津乐道的亮点,便是明代士大夫阶层的不畏强权,敢于与帝王抗争的独立精神。对于皇帝的不合理政策与行为,以东林党人为代表的明代士大夫争相犯颜直谏,被下狱乃至处死不悔,以至于形成了明代独特的士大夫以谏言被处罚为荣的风气。当年因万历皇帝不按制度立长子为太子,士大夫犯颜直谏遭下狱或免官者前仆后继,前后达几百人。这也是许多后世学者喜欢将明代与远远超过明代的唐代相提并论的原因。

明代总共传位16帝,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克北京,崇祯帝在北京景山上吊,明亡。

清王朝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家天下”封建王朝,由东北的游牧民族满洲人所建。满洲人的主体是当年灭北宋的女真人的后裔,于明末在军事领袖努尔哈赤的带领下逐渐崛起,1644年被山海关守将吴三桂引入中原,击败李自成后建立清朝,定都北京。清朝建立后,鉴于元朝的教训,虽然给予了满族人许多特权,但没有实行按民族划分等级的制度。除此之外,清朝统治者还极力汉化,最终取得了汉人的文化认同。这也是清比元长命的重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清统治者行事异常小心,对皇族子孙要求异常严格。正因为此,清代皇帝基本上算是中国历代皇帝中最勤政的,没有出现怠政荒淫的皇帝。尤其前几任皇帝顺治、康熙、雍正等都相当能干而且勤奋,使中国在内出现了一个稳定繁荣的“康乾盛世”,在外则成了一个称雄东亚的帝国。其疆土超过明代,基本达到元代的规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清代的人口,顺治八年时,中国人口只有3000多万。到雍正年间,首次突破一亿大关。而道光年间,则达到了4亿了。当清朝政府关起门来陶醉在“康乾盛世”美梦中时,西方则正在发生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000年来一直跑在世界第一位的中国悄悄地被西方赶上并超越了。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西方人摸清了这个帝国的外强中干的底细,中国逐步沦为西方列强瓜分的对象。1912年,辛亥革命爆发,中国自秦始皇以来2000多年的封建时代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