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论语全解
57458500000003

第3章 为政篇第二

【原文】

2.1 子曰:“为政以德[1],譬如北辰[2],居其所而众星共之[3]。”

【题解】

孔子在此处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阐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即“为政以德”,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根本原则。在孔子看来,统治者只要实行德治仁政,就能使得民心归顺,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强调了仁德在政治作为中的核心作用。

【注释】

[1]为政以德:用道德教化治理国家。[2]北辰:北极星。[3]共:此处通“拱”。

【译文】

孔子说:“用仁义道德去治理国家,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安然处在自己的位置上,其他的星辰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精读论语】

以德服人

以德服人是指领导者以良好的德行使下属归顺、服从于自己的管理。这种以道德力量感化人民的政治手段,是孔子以礼治国的重要政治主张。“为政以德”的主张,无论是在处理国家政务方面,还是一般的人事管理方面,都有着同样积极的意义。

“以德为政”,若是从字面上看,只要掌握好“政”和“德”字,这句话还是很容易理解的。“政”不仅指政治行为,也指管理一个团体或组织,甚至是一个国家。“德”字也不是笼统指代道德,也可以将其理解成“良好的德行和思想”。因此,这句话按照现代的解释还可以翻译成:作为一个领导者,若想管理好一个团队或者国家,应当有着良好的德行,成为下属们的表率,才能将他们紧密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是孔子打的一个比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施行“德”政的人,就像天上的北极星一般,受到满天星辰的拱卫。在古人的眼中,北极星就是宇宙的中心,除了能够用它辨认方向以外,所有的星辰都以它为中心。“居其所”则是指代领导者不能不胡乱指挥,待在自己该待的位置,明白自己的职责范围。

而作为一个领导者,如何才能达到北极星的境界,让自己的追随者心甘情愿地跟着自己呢?这还得先从“德”入手。自古至今,无论是古时贤能的王侯将相,还是现代企业的优秀管理者,大都是严以律己之人,对自身的品德修养极为重视。

要做到以德服人,还需强调个人的人格魅力。比方说,作为领导者除了应当有明确的目的外,还应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以及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让他们自愿跟随你打天下。对于现代领导者而言,以良好的德行让下属信服,也能使自己的管理更具权威性和号召力,大大降低工作上的阻力。

此外,对于有些领导者而言,有些人觉得“法治”比“德治”更重要,会过多地强调“法治”,而轻视了“德治”,甚至还否定了“德治”,结果陷入管理的危机之中。

总之,以德服人是孔子一贯的政治主张,也是做好领导者的大智慧。我们应当明白,“德”的具体内容就是儒家提倡的仁义。若是领导者施行仁义,自己的下属也必会成为有德之人,这种以道德的力量进行的管理,是较为完美与和谐的方式。

【原文】

2.2 子曰:“《诗》三百[1],一言以蔽[2]之,曰:思无邪[3]。”

【题解】

孔子是在对《诗经》的深入研究以后,才发出了“思无邪”的评价。也就是说,只有思想端正、为人处世真诚的人,才能管理好国家,给诗歌与政治的结合开了先例。

【注释】

[1]《诗》三百:“三百”举其整数而言,实际上《诗经》中共收录诗歌305篇。[2]蔽:概括。[3]思无邪:思想纯正,不虚假。

【译文】

孔子说:“《诗经》有三百多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想纯正。”

【原文】

2.3 子曰:“道[1]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2]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3]。”

【题解】

孔子在本章中列举出了礼治与法治这两种不同的治国方针。在他看来,施行刑罚只能避免人们犯罪,并不能让人们树立起廉耻之心。但是,道德教化既能使百姓循规蹈矩,还能让百姓生出廉耻之心,服从统治者的管理。孔子想用礼制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而抑制“犯上作乱”的形成,这也是儒家与法家在治国方略上最大的不同。

【注释】

[1]道:有两种解释,一作“领导、治理”解。另一作“引导”解。此处按第一种解释。[2]免:免罪、免刑、免祸。[3]格:纠正。此处引申为“归服、归化”。

【译文】

孔子说:“用政令去统治百姓,用刑罚约束他们,他们虽然可以暂时没事,但却不会产生羞耻之心;若是以德行教化去领导百姓,用礼乐制度约束他们,不但能让他们生出廉耻之心,还能让他们遵守正道,人心归服。”

【精读论语】

礼制与法治的区别

孔子在本章中提出,刑罚只能避免人们犯罪,并不能让他们生出犯罪可耻的心理。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荣辱观,光靠政令和刑罚是确立不起来的。但是,若是用道德诱导人们向善,用礼制统一人们的言行,老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还能恪守正道,民心归服。这两种方法比较起来,道德教化和以礼治国要比苛政刑罚高明许多。

在这里,有必要说一下“德”和“礼”,“德”这里应该理解为道德自律,是人们内心的一种行为准则,时刻都在约束着自己。“礼”是社会规范,是对人们的行为和相互关系做出的种种规定。因此,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在治理国家时,若是用礼仪道德规范人们的言行,老百姓就会心甘情愿地服从于统治者的管理,不会生出二心。

孔子在此强调“以德治国”的思想,重视道德修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在我国政治史上有着重要的价值。几千年来,中国历代君主虽然都采用“儒表里法”治国手段,但无论如何,对道德价值的宣讲和践行,对社会的稳定和人际的和谐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虽然有人认为孔子忽视了政令制度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但德治的理想高于法治的境界则是不争的事实。倘若将他以德治国的思想放到现代,然后再与法制制度相结合,二者相辅相成,其效果当然会更好。

在周天子统治的时期,社会运转主要是靠礼制加以约束的。但是,到了孔子生活的时期,礼制基本上已经是名存实亡。再加上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各诸侯国纷纷颁布了繁苛的政刑,很少有人会用礼制安邦。但是,光有政刑,却不能教化民众,没有政刑更是无法管束民众。因此,孔子的这套理论确实不错,但因礼制繁琐而难行得通。所以,在企业乃至社会中,汲取礼制的合理成分,简化程序,并确保其严肃性,还是有极大价值的。

【原文】

2.4 子曰:“吾十有[1]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2],四十而不惑[3],五十而知天命[4],六十而耳顺[5],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6]。”

【题解】

孔子在此处描述了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和修养也在逐步提高的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筑基和确立方向,即从十五岁立志向学,三十岁奠定了好思想、学业和事业上的基础;到了四十岁能够明辨是非,确立正确的奋斗方向。第二阶段是思想境界大提高的阶段,五十岁可以看透事物的规律;到了六十岁做到宠辱不惊,不再受外在环境的影响。第三阶段是知行合一的阶段,即到了七十岁时,孔子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在了一起,并达到了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注释】

[1]有:同“又”,表示相加的关系。[2]立:建立,成立。这里指立身处世。[3]不惑:结合上句应理解为“对于坚定的志向没有疑惑”或解释为“不受外界是非的影响”。[4]天命:是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5]耳顺:对于别人的言论,能够分出真假。[6]不逾矩:不会逾越规矩。

【译文】

孔子说:“我从十五岁开始立志向学,到了三十岁才算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四十岁时已经找准了方向,心中不再迷惘,五十岁的时候我知道了这是上天给我安排的命运,六十岁时可以分辨出别人话中的是非真假,七十岁时即便是很随意的言行也不会逾越规矩。”

【原文】

2.5 孟懿子[1]问孝。子曰:“无违[2]。”樊迟[3]御[4],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5]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题解】

在本章中,孔子着重讲的是在尽孝时不能违背礼制,否则不是真孝。“无违”是根据当时礼崩乐坏的实际情况提出的,在他看来,孝道属于家庭伦理的范畴,不能越出政治原则上的礼制。他在此处表达的是尽孝并不是随意的,也要受到礼制的规范,依礼行孝才是真的孝。

【注释】

[1]孟懿子:鲁国大夫,姓孟孙或仲孙,名何忌。懿是他的谥号。[2]无违:不要违背礼节。[3]樊迟:孔子的学生,姓樊,名须,字子迟。[4]御:驾车。[5]事:侍奉。

【译文】

孟懿子求教怎么样做才算是尽孝。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就告诉他:“刚才孟孙问怎样才算尽孝,我对他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问道:“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啊?”孔子说:“在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照礼节侍奉他们;等到他们死了,要按照依礼节安葬他们,遵循礼制祭祀他们。”

【精读论语】

如何才算尽孝

在本章中,孔子阐述了如何尽孝的问题。在他眼中,尽孝的关键就是“无违”,就是不违背礼制。对此,我们可以将其分成两部分理解:一是孝顺父母应当虔诚恭敬,不能敷衍行事;二是针对鲁国当时三大家族争权夺利的情况,孔子意在隐指为人臣子者应当合乎礼节。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遵循原则和规定,不能乱了礼乐和法度。

“无违”若是按照字面意思来解,就是不要违背礼节、不要违背父母的意思。无违于礼就是对父母不仅要在物质上赡养,还要在态度上表示恭敬,否则就是不孝。但是,若从孟懿子的身份分析,孔子的这句话恐怕就不只表面上那么简单了。孟懿子是鲁国的贵族,与叔孙氏和季孙氏同为鲁桓公的后代,掌握着鲁国朝政。但是,三大家族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从来都没有断过。孔子觉得他们这样做耗损了鲁国的国力,扰乱了国家的礼制,孔子这么说也是在暗指此事。

孟孙问孝之后,孔子特意告诉樊迟自己与孟懿子的谈话内容,实则是怕孟懿子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孔子之所以告诉樊迟这些,目的是想借樊迟之口,对孟氏间接表达自己的真正意思。孔子对樊迟所言,三次强调“礼”字,其用意不言之明。鲁国内部的三大贵族,争用国君的礼仪,扰乱了鲁国的礼制和纲常,孔子也是想借此言警示孟懿子。

当然,这也是孔子对“孝”之内涵的阐释。他认为,侍奉父母也不应违背礼制,应当有个分寸。在他们去世后,丧葬和祭祀的礼节也不能疏忽。对自己的父母要始终敬爱,不存怠慢之心,才算是尽孝。若是有礼制而不遵或是过简,就是对父母的不敬。若是礼制没有规定,却越礼而行,就是陷家人于不义,让家人遭受别人的职责,是对父母的不孝。

孝、悌皆是“仁”之根本,具有孝、悌之心的人,都是懂得礼之人,这些人很少去做犯上作乱的事情。但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晚期,这种事情就像是家常便饭一般。因此,孔子就从孝入手,渐次归复礼制。此外,孔子所讲的孝道,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他是在告诫为政者,对待老百姓应当像孝顺自己的父母一般。无违就是指为政者不能侵犯到老百姓的根本利益,更不能违背天下人的意愿,才是尽忠于国,勤政于民。

【原文】

2.6 孟武伯[1]问孝。子曰:“父母唯其[2]疾[3]之忧。”

【题解】

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儿女的健康,毕竟没有几个父母不盼着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因此,当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如何才算是尽孝的时候,孔子告诉他,为人子女者只要保证好自身的健康,这算是尽孝于父母了。常言道:“儿行千里母担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注释】

[1]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名彘,“武”是他的谥号。[2]其:指儿女。[3]疾:疾病。

【译文】

孟武伯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道,孔子说:“做父母最担心的就是儿女的健康问题。”

【原文】

2.7 子游[1]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2]。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题解】

孔子认为,孝敬父母不能只在物质上满足他们的需求,还应从心理上满足他们,既然是孝敬父母,除了孝养以外,还要做到“敬”。若是只有孝养,就和在家中养个阿猫阿狗差不多。因此,对父母只有奉养而不尊敬,并不是真正的孝。

【注释】

[1]子游: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姓言,名偃,字子游,吴人。[2]养:赡养,养活。

【译文】

子游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道,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道,是说只要能够赡养父母就行了。就算是狗、马这些牲畜,都能得到人们的饲养,对自己的父母若是少了恭敬和顺从,那和饲养狗、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精读论语】

老有所养不算孝

现代人对父母最常用的一句话是“老有所养”,并且认为做到这一点就是尽孝了。但在孔子看来,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父母只有养,而没有孝敬的心,就与养些犬马没有区别。若是真心孝事父母的话,就不应仅停留在养的表面上,对父母的孝应当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敬爱,这才符合孝道。

那么,孝的真义是什么呢?“不敬,何以别乎?”由此告诫大家,孝敬父母,不但要承担着赡养父母的义务,还要充分的敬爱之心,“孝”的关键在于尽心尽力地满足父母在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方面的需求,对于年迈的父母,更应悉心地照顾。

如今的许多老人,虽然也是儿孙满堂,不愁吃喝穿用,可是儿女们常年在外东奔西跑的,不能陪在他们的身边,因此,他们渴望与儿女们团圆的心理十分强烈。此时,做儿女的就应多抽些时间去陪陪他们,而不是按月将赡养费打到父母亲的银行卡上。只给钱不看望或少看望,若是按照孔子的观点来看,那就是不孝了。

父母辛辛苦苦将孩子教养成人,儿女们孝顺父母也是天经地义。不过,大家不管走到哪里,都应在心里想着父母、敬着父母。趁着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多站在父母的角度想想,尽量让自己的父母生活得开心一些,以免留下遗憾。所谓“子欲养而亲不待”,千万不要等到父母去世以后才知道尽孝,到那时一切都晚了。

在本章中,孔子与子游之间的谈话,牵涉到的内容依然是“孝道”。不过,孔子在此处阐述的“孝道”,与前两篇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他在本章中强调,身为子女者不但要赡养好父母亲的身体,还要养好他们的心。只有心存尊敬与爱戴,才能给父母带去快乐和幸福。

【原文】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1]。有事,弟子[2]服其劳;有酒食[3],先生[4]馔,曾是以为孝乎?”

【题解】

前一章孔子讲的是对父母的孝应当发自内心,而本章则是讲儿女孝顺父母,应当在言行中表现出和颜悦色的神态。若是将此两章结合起来,孔子所讲的“孝”不仅要在形式上符合礼制,而且还要发自内心地孝敬父母,才算是真正的孝顺,这也是孝道的最高境界。

【注释】

[1]色难:侍奉父母,想要长期做到和颜悦色很难。[2]弟子:年轻的子弟,此处指代儿女。[3]食:(美味的)食物。[4]先生:与“弟子”相对,指长辈或父母。

【译文】

子夏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道,孔子说:“在侍奉父母的时候,若想经常保持和颜悦色的神态最难。有事情的时候,由年轻人去做;有好吃好喝的东西,让父母先吃先喝,难道这样就算是孝敬父母了吗?”

【原文】

2.9 子曰:“吾与回[1]言终日,不违如愚。退[2]而省[3]其私[4],亦足以发[5],回也不愚。”

【题解】

在本章中,主要讲述的是孔子的教育方法和思想。

【注释】

[1]回:即颜回,字子渊,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2]退:从孔子那里回去。[3]省:观察。[4]私:私语,指颜回私下与别人讨论。[5]发:发挥、运用。

【译文】

孔子说:“我每天都向颜回讲习学问,他从来没有提过反对意见,就像个愚人一般。当他离开以后,我曾私下里观察过他的言行,发现他能将我所讲的很好地运用在实践中,如此看来,颜回并不愚笨啊!”

【精读论语】

如何做学问

从本章的论述中不难看出,孔子对“终日不违”的学习态度十分不满。他希望自己的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能够开动脑筋,主动地思考问题,对所学到的内容加以发挥和运用。若是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得到一些新的启发或见解,那是最好不过的。因此,孔子将那些不思考问题、只是一味顺从的人视为“愚人”。

孔夫子的这个观点,是在对颜回的观察和评价过程中提出的。夫子发现,他和颜回整天都在谈论各种道理,涉及的内容也很非常广泛,可是颜回总是只听不问,怎么看都像一个愚人。

在颜回离去以后,夫子便暗暗地观察颜回的言行,才发现颜回不但完全理解了自己的学说理论,而且能按照这些道理行事,有时还会发挥自己的见解和思想。通过这一番考察,夫子才知道颜回并非愚人,而是都悟透了。至此,孔子才由衷地称赞颜回。

其实,在教学的过程中,孔子希望学生对自己的学说深入思考,讨论乃至质疑,认为这样才能教学相长。所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先学问而后思辨,当所有疑问彻底解决,完全确立正确观念之后,才把理论付诸实践,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进而变化气质,迈向更高的人生境界。

在孔子眼里,做到这些还不是最好的,最好的是在学问思辨行的过程中,能够有所感悟和发挥,并提出更新更好的观点,弘扬和发展老师的理论。这是做学问的一般规律。

颜回的学习在孔子眼里是不合一般规律的,所有他对颜回心存疑问。考察的结果出人意料而又令人欣慰,因为颜回是个天才,不动声色,便达到做学问的最高境界。但是,这并不是说人们做学问的一般规律失灵了,只是因为颜回杰出的资质,把这个过程给浓缩模糊了。所以,作为普通人,我们不应该模仿天才的颜回,而应该遵循夫子所提出的学习规律,循序渐进,提高自己的学问和修养。

从表面上看,这里是孔子对颜回的夸奖,实际上也是在讲为政的道理。颜回在接受了孔子的教诲以后,就能将其运用在实际生活中。

为政之道也是如此,上级领导的意图能不能在实际的工作中得以实现,就要看下属如何做了。一个优秀的下属,就应多学多问,最好能在工作中举一反三,将上级的每一个正确指令都能贯彻到实际的行动中。

【原文】

2.10 子曰:“视[1]其所以[2],观其所由[3],察其所安[4]。人焉廋[5]哉?人焉廋哉?”

【题解】

在本章中,孔子提出了考察一个人的方法,也就是识人之术,这对领导者而言是很实用的。

【注释】

[1]视:察看、审视,下文的“观”“察”都是此意。[2]所以:所做的事。以,为。[3]所由:做事时的方法。[4]所安:对什么事情安心。[5]廋:隐藏,掩盖。

【译文】

孔子说:“审视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观察他做事时采用的方法,了解他心安于什么事情。这样一来,这个人的真面目怎能隐藏得了呢?”

【精读论语】

孔子的识人法则

知人是与人打交道的依据,也是一门极为高深的学问。孔子认为,不论是为人处世还是治理社会和国家,都不能不知人,知人虽然很难,但并不是没有办法。在这里,孔子便教给我们一套了解他人、认识他人的科学方法。孔子的这套方法,可以概括为“视”“观”“察”。

每个人的行为都不相同,有人为恶,也有人为善。若是真正了解一个人,就应先看他的行为表现。行善的就是君子,作恶的就是小人,按照这个标准,可以初步判定这个人的品行。这种方式只是从眼前之事分析,并不足以了解对方,只是从表面上知人识人,还应更进一步才行,这才是“视其所以”的本质。

所谓“观其所由”,是指观察一个人行事的动机和方法。观察为恶的人,看他是迫于无奈还是心存恶念,心存恶念就会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多采用一些坑蒙拐骗的伎俩。至于行善的人也要分开来看,应当观察他是不是真心为善,是否诚实,以及他的目的何在。若是真心为善,就不会伪装,只是为了行善而没有别的目的。但若是假意行善,则是沽名钓誉之徒。这种方法是从较为长远的角度了解对方,要比前一步深入许多。

第三步是“察其所安”,要求我们要深入了解对方价值取向和志趣所在。若是以行善助人作为自己的价值观,这样的人就会真心喜欢行善,就不会有着过分的矫情,就是真君子。但若出于某种目的或形势不得不这样做,即便是行善,也非志趣所在,也不会乐于长期做下去,这种人便不是真正的君子。倘若能够看透别人内心的善恶以及志趣所在,也就达到了知人识人的最高境界。

孔子识人法,是对一个人从外看到内做全面的了解和深入的考察。即便他人的城府极深,极力想将自己的真实想法掩藏起来,只要我们耐心观察,照样能让他们无所遁迹,乖乖地现出“原形”。一般情况下,很多人都能做到前两点,可是这并不能真正地了解他人,只有把握其价值观,才能彻底地了解他。

言语是最表面的东西,最不靠谱,就连日常的行为也只是初步判断的标准而已。了解到他人做事时的动机,已经能够较为准确地认识他人。如果能认准其价值观和志趣,当算是真正知人了。

【原文】

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1],可以为师矣。”

【题解】

孔子在本章中强调了学习的主动性,在学习中应当养成举一反三的能力,对于所学的内容有着精神实质方面的领悟。

【注释】

[1]温故而知新:温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知识或发现。

【译文】

孔子说:“温习以前学过的知识,能从中有新的发现和收获,就可以为人师长了。”

【精读论语】

温故知新

“温故而知新”,是孔子提出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这也是他对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大贡献。他认为,学习过程中,应该通过温习所学过的知识去获取的新知识。这种学习方法合乎人类学习和认知的基本规律,是正确和科学的方法,具有巨大的实用价值。

这种学习方法,是一种巩固加强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拓展悟新的学习方法。“温故”是在学过的知识或技能上下工夫研究,归类总结强化提高。如果没有这个功夫,是很难“知新”的。其次就是在巩固的基础上,通过切身躬行实践,达于高度熟练。“知新”则是在对旧知识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产生新的理解和体会;“知新”还指能使知识和技能得以拓展,并能把握和运用。

由此可见,“温故知新”的过程,既是养成和提升学习能力的过程,也是训练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并有所收获的过程。

在孔子的眼中,天下事物是无穷无尽的,但是一个人的见闻却很有限,若是仅靠博闻强识的方法学习,是很难将全天下的知识学完的。若是能够多温习一下学过的知识和技能,总结学习知识的一般规律,然后再运用到实际当中,就能触类旁通,得到新的收获。即便是以前不曾涉足的领域,也会渐渐地明白起来。如此一来,便会贯通天下之义理,学问自然也会日益充实。倘若有人前来问教,就能应对如流。

所以说,君子求学,在于把握学习的规律,而不在于博闻强记,若是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必然能够成就大道。

【原文】

2.12 子曰:“君子不器[1]。”

【题解】

孔子在本章中主张,身为君子就应是个全才,只有博学多能才称得上君子的名号。在孔子的眼中,君子是有着理想化人格的人,治国安邦的重任应当由他们承担。这些人对内处理国家政务,应是游刃有余;对外周旋于四方,还能做到镇定自若而不辱使命。因此,孔子才会提出君子应当具有多方面的才干,不能只局限于某一方面。尤其是为政者,更应有着通观全局、领导全局的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领导者。

【注释】

[1]器:器具。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途)。”

【原文】

2.13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题解】

在孔子的眼中,君子就是有道德的、博学多识的人,这种人不会只说不做,而且还会先做后说。因为只有先做后说,才能取信于他人。

【译文】

子贡问怎样做才能算是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内容,先去做了,然后再说出来。”

【精读论语】

说得好不如做得好

“先行其言而后从”的意思是说,君子应先做后说,不能眼高于顶。说得再好而不付诸行动,属于本末倒置的行为,这种人永远也成不了君子。这些人大多是些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矮子,有点小成绩就沾沾自喜,进而说些大话空话,最终一事无成。在孔子眼中,君子就是有德行的人、为学之人。

对言行次序,荀子做过总结,即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也就是说只有能说能干的人,才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只要是自己提倡的,就应该事事走在前,干在前,身体力行,这样才能做好别人的表率。考察孔子本人的做法,不难发现,他在教育弟子的时候,就注意行在言先,所以,他的“身教”明显多于“言传”。

但是,如何才能做到敏于行而慎于言,成为真正的君子呢?首先应当避免说大话,以免放出去了豪言,到头来只是让人“虚惊”一场,光说不练可不是真把式。其次,注意保证自己的言行前后一致,倘若言行不一,也很容易失信于人,也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话又说回来,若想保证言行的一致,还是等做了之后再说才是最保险的办法,即便结果不尽如人意,但也不会落得失信于人的地步。因为事实摆在眼前,就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

一个人能说会道的人,有时固然能够受到大家的欢迎。但是,人活在世上,不可能靠耍“嘴皮子”生活下去,要能说更要会做、肯做,这样才是长久之计。

【原文】

2.14 子曰:“君子周[1]而不比[2],小人[3]比而不周。”

【题解】

孔子本章中提出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区别。他觉得小人喜欢因私利而勾结在一起,很难与其他人融洽相处。但是,君子做事之前总是先为他人着想,更不会像小人那样结党营私,只要有人群的地方,都能快速地融入到大众中去。

【注释】

[1]周:是指以当时所谓的道义团结起来的人。也可解释成“合群”。[2]比:与“周”相对,是指以暂时共同的利害互相勾结。[3]小人:道德修养低的人。

【译文】

孔子说:“君子用道义团结人,但是彼此之间却不会互相勾结,小人则是相互勾结而不是团结。”

【原文】

2.[10]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1],思而不学则殆[2]。”

【题解】

在本章中,孔子主张将学与思结合起来,并指出只有这样才能学到真正的学问,让自己变成既有思想,又有学识的人。

【注释】

[1]罔:通“惘”,迷惘、迷惑,没有收获。[2]殆:疑惑、危险。

【译文】

孔子说:“若是只知道学习而不去思考就会迷惘无所得;若是只知道空想而不去学习就是不切实际,仍旧会危疑不安。”

【精读论语】

学习与思考

孔子在本章中的观点十分明确,学习离不开思考,思考也不能脱离学习,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是学习的最基本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对学习的知识只知道死记硬背,而不去思考,那么,所学到的内容充其量只是一些文字堆积起来的符号而已。这种得自书本与老师的知识,如果长期不用,就不会加以思考,所以难以在大脑中形成稳固的知识结构,很容易忘记。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毕业几年以后,如果与所从事的工作无关,在高中和大学阶段所学的知识,几乎遗忘殆尽。从事文职工作的人,不要说微积分,就连高中阶段学习的函数都记不起来了。

其次,所学知识如果不能思考其中道理,必将无法应用于生活。许多人理论上一大套,但缺乏深入思考,以至于在实践中相当笨拙,就是缺乏思考的缘故。所有的纸上谈兵者,都是学而不思造就的。学习之后,只有通过思考才能掌握其中精华,将多个知识点融会贯通,洞察事物的内在联系,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也只有这样,才能把知识应用于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光学习不思考不行,光思考不学习也不行。思考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养成离不开知识,需要以知识位作为思考的材料和对象,并以知识凝结作为思考的结果。倘若没有积累到足够丰富的知识,只是一味地冥思苦想,就好比没有加油的发动机在空转,不仅收不到任何效果,还可能带来危险。

在孔子看来,天下万物皆有其道理,只要用心体会,都能有所得。但在体会之前,必须先从这些事物中分辨出哪些是自己需要的东西,并对其加以学习,通过勤奋的实践,然后再从中有所悟道,这才叫学。等学到了这些道理以后,若是经过反复琢磨和研究,彻底了解了其中的精妙之处,就是思。学与思这二者缺一不可,若是只是埋头学习,而不去思索,永远都不会明白其中的道理,领会不到其精髓之所在,最终还是会迷惘不已。但是,若是每天都不去用心学习,只知道胡思乱想,最终只会落得个身心疲惫,终日惶恐不安。

由此可见,学习的时候必须借助于思考,才能将所学的知识弄透彻;在思考之前得有一定的知识做基础,思索出来的东西才有价值。这两样无论是偏废了哪一个,都很难获得真正的学问。

在现代社会,为政者也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提高自己的修养,走出故有的狭隘经验的盲区,避免成为故弄玄虚的空想家。为政者只有在学与思的过程中,才能参悟为政之道,造福于一方的百姓。

【原文】

2.16 子曰:“攻[1]乎异端[2],斯[3]害也已[4]!”

【题解】

关于本章,存在有较多的异义。常见的解释主要有三种:一是研究不正的学说,有害无益;二是攻击那些不合道义的学说,危害自然就解除了;三是攻击不同于自己的意见,反而是有害的。这三种解释无论是哪一种,都将学习要走正道,不可驳杂不纯,也不要攻习邪说的意思阐述出来。

【注释】

[1]攻:钻研,一心一意地致力于某事。另一说为“攻击”,本文按前一种解释。[2]异端:不正确的意见或学说。另一说为“不一样的言论”,本文按前一种解释。[3]斯:连词,“这就、那就”的意思。[4]也已:语气词,另一说将“已”解释为“停止”,本文按语气词解释。

【译文】

孔子说:“一心钻研那些不正确的学说,那是非常有害的!”

【原文】

2.17 子曰:“由[1],诲[2]女[3]知[4]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题解】

本章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句话,可以说是广为人知,常被后人用来衡量对待知识或做人的态度是否诚实,尤其是在做学问的时候,更是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

【注释】

[1]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卞人(故城在今山东泗水县东五十里),孔子的弟子之一。[2]诲:教导、教诲。[3]女:同“汝”,你。[4]知:作动词用,“知道”。

【译文】

孔子说:“子路,我告诉你对待知和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精读论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孔子在本章中阐明了对待学习时应当持有的态度,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反映出了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求知态度。

子路其人,为人比较直爽,说话有点口无遮拦。孔子在此处与他的对话,也有些许的呵斥成分。这是孔子有针对性的教育,是他“因材施教”的又一例。

孔子告诉子路,做学问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千万不能不懂装懂,否则吃亏的还是自己。做学问应当保持着谦虚的态度,天下的知识何其丰富,没有哪一个人可以掌握所有的知识,总会碰到一些不懂的问题。人不懂并不可怕,也不可耻,但若不敢承认自己不知道的东西而强装知道,这就有些不知羞耻了。人们只有虚心地向别人学习,不耻下问,才能不断地进步。

做学问的过程中有许多困难,如我们很难分清自己知道什么和不知道什么,而不知道我们不知道什么则是治学时最难的地方。在《庄子·齐物论》中有一段关于啮缺和王倪的问答,其中王倪的回答就很诚恳。当时啮缺一共问了王倪三个问题,第一个:万物是不是有着共同的标准?王倪答道:我怎么知道!第二个:你知道你不知道什么吗?王倪说:我怎么知道!第三个:万事万物均不相通吗?王倪依然答道:我怎么知道!对于这三个问题,王倪的答案都一样,均是不知。虽然他也想试着讲讲自己的看法,可他确实不知道,只有如实回答了。王倪虽然没有答上一个问题,但是他的诚恳却让啮缺兴奋不已,因为他知道王倪是真心向他求学的。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说起来相当容易,可是真要做起来的话却是难上加难。对于为政者而言,更需注意这方面的问题,虽然身处高位,但也不能事事尽知。因此,为政者在作决定之前,最好能够得到多方论证以后再行实施,减少犯错的概率。

【原文】

2.18 子张[1]学干禄[2]。子曰:“多闻阙疑[3],慎言其余,则寡尤[4];多见阙殆[5],慎行其余,则寡[6]悔[7]。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题解】

在本章中,子张向孔子请教如何做好官。孔子告诉他做官应当谨言慎行,少犯错误、少后悔。在他看来,为政者在说话的时候,应当注意自己的分寸,没有把握的事情,最好不要说也不要做,这才是对人民、对国家负责的态度。

【注释】

[1]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孔子的学生。[2]干禄:求取官职俸禄。[3]阙疑:意为保留有疑问的问题,不下判断。[4]尤:过失。[5]阙殆:与“阙疑”对称,此处应译为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6]寡:少。[7]悔:后悔。

【译文】

子张向孔子请教求取官职俸禄的方法,孔子说:“多听别人说,把不明白的事情放到一边,谨慎地说出自己懂得的地方,就能减少自己的错误;多观察别人的行为,少做那些没有把握的事情,谨慎地办那些有把握的事情,就能少让自己后悔。说话少犯错误,做事很少后悔,官职俸禄自然就不成问题了。”

【精读论语】

为政当谨言慎行

为政者应当以“谨慎”为先,做到“谨言慎行”。普通的老百姓做事,有时只顾自己的利益,即便是自己做错事情,说错了话,并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但为政者就不同了,其自身的言行关系到广大民众的利益,倘若说错了话,做错了事,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不可不慎。

子张学干禄,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学习如何当官。孔子告诉他,作为官员,首先凡事要多听,对于自己不懂的地方可以先放一放,对自己理解的东西也要把握好分寸再说出来,这样就能让自己少犯错误。

子张的性格比较外向,为人豪爽、多言,孔子此言也是在借机劝他少说多听,谨慎言语,以便给自己留下回旋的余地。作为执政者,若是自己不懂的地方却冒冒失失地讲出来,又不知道政策如何实行,久而久之就会失信于民,当不好这个官。

其次,孔子认为做官遇事应当多做观察,不做或少做自己没有把握的事情,而对于有把握的事情也要做到谨慎而行。由于性格使然,子张有时不经过深思熟虑就莽撞行事。孔子此言意在告诫子张,为政者在行事之前,应当明白自己对哪些事情有把握,同时还要谨慎行事,尽量不要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来,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做错事,才能立足于官场。

如果做到多听多看,说话少犯错误,做事深思熟虑,就会少出或不出差错,官位俸禄等自然就不是问题了。有些官员在工作中喜欢任性而为,结果在工作中失误频发,并因此而得不到升迁的机会,这就是不懂得控制自己的言行造成的后果。

子张以谋求官俸为目的向孔子请教,孔子并没有直接告诉他为政之道,而是告诉他凡事都在学问之中。这里,孔子将求官俸与君子做学问的道理巧妙地结合起来。他认为君子所做的学问,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素养,还蕴含着谋取官俸的道理。作为官员,若能做到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或是没有把握的事情,就先放一放,在言行方面力求谨慎、稳妥,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就不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和厌恶。如此一来,外来的责难和质疑就会减少许多,内心的懊悔也会少很多,工作自然也会做得非常出色,其名誉也会昭彰天下。

孔子在本章中的意思非常明确,求禄就应先将学问做好。有了学问,才能谈得上从政为官、治理百姓;有学问的人即便不入仕,在其他行业内照样能够成为佼佼者。

【原文】

2.19 哀公[1]问曰:“何为则民服[2]?”孔子对曰:“举直[3]错[4]诸[5]枉[6],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题解】

在本章中,鲁哀公向孔子请教怎样才能赢得民众的拥护,治理好国家。孔子针对当时的鲁国国情,向鲁哀公提出了树立好的榜样、大力荐举贤才的用人思想,这也是孔子以德治国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释】

[1]哀公:鲁国国君,姓姬,名蒋,鲁定公之子,在位二十七年(公元前494~前466年),“哀”是其谥号。[2]服:归顺、服从、信服。[3]直:正直(的人)。[4]错:同“措”,安置,废黜。[5]诸:之于。[6]枉:邪曲、不正直(的人)。

【译文】

鲁哀公向孔子问道:“我要如何做才能让百姓信服于我呢?”孔子回答道:“提拔正直的人,使他们的地位高于那些不正直的人,百姓们就能顺服了;倘若提拔那些不正直的人,并让他们的地位高于那些正直的人,百姓就不会顺服了。”

【原文】

2.20 季康子[1]问:“使民敬[2]、忠[3]以[4]劝[5],如之何?”子曰:“临[6]之以庄[7]则敬,孝慈[8]则忠,举善而教不能[9]则劝。”

【题解】

从表面上看,季康子是在向孔子请教治理百姓的方法,但是孔子却告诉了他一些做人的道理,要他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品质。乍看之下,这与政治似乎并没有关联,实际上仍是在谈论如何为政。

【注释】

[1]季康子:姓季孙,名肥,鲁国正卿,“康”是他的谥号。[2]敬:恭敬。[3]忠:忠诚。[4]以:作连词,可译为和、或。[5]劝:勉励。[6]临:对待。[7]庄:庄重。[8]孝慈:孝顺、慈爱。子女对父母为孝,父母对子女为慈。[9]不能:能力差的人。

【译文】

季康子向孔子请教治国的方法,并问道:“如何做才能让百姓恭敬、忠诚并互相勉励?”孔子说:“如果你用庄重严肃的态度对待他们,他们对你就会非常恭敬;若是你能孝顺自己的父母、爱护自己的子女,他们就会忠诚于你;若是你能选贤用能,教育那些能力较差的人,他们就会互相勉励。”

【精读论语】

治理民众的三大要诀

季康子身为鲁国的正卿,是鲁国当时的三大权臣之一。他向孔子请教如何治理百姓,让百姓安心接受自己的统治。

孔子的回答言简意赅,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他明确指出,要想让百姓恭敬,统治者必须“临之以庄”,意思是说,为政者在面对老百姓的时候,只有保持着庄重严肃的态度,才会赢得人们的恭敬。也就是说,若是想让别人尊敬你,首先你得尊敬别人才行,这是礼“上”往来。执政者应当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以虔敬之心对待君主,以庄重严肃的态度处理政务,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之情,那么,老百姓自然会效仿,敬重执政者。

而要想让民众忠诚于政府,最好的办法是执政者的“孝慈”。领导者在生活中,若能做到孝顺父母,并以慈爱之心对待子女,并将此推及普罗大众,以仁慈之心关爱他们,没有任何的刻薄之情,那么,民众就会自然归附,并忠诚于自己的领导。

执政者都希望治下的民众团结向善,自强自立,要做到这点很难。孔子认为,只要执政者做到任人唯贤,选拔那些道德素养高的人为官,用心教育培养那些能力较差的人,就可能达到这个目的。

在本章中,季康子问得好,孔子回答得更好。在孔子的眼中,为政者若想让百姓对自己恭敬、忠诚和勤勉,为政者必须把握三大要诀,并从自身做起。也就是说,若想让老百姓对你恭敬,你必须有可敬之处才行;若想让老百姓对你尽忠,你得先是忠孝之人才可;若是想让老百姓勤勉互助,你得先营造出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才行。倘若做领导失职缺德,下面的人也会跟着做些坏事。

【原文】

2.21 或[1]谓孔子曰:“子奚[2]不为政?”子曰:“《书》[3]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4]。’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题解】

本章反映的主题还是孔子“以德治国”的思想主张。在他看来,治理国家应当以“孝”为本,只有行孝的人才有资格执政,担任国家的官职。孔子在此处将亲情扩充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仁德友爱之心,更是把治家之道延伸到了治国方略之上,他的这种思想并不受时代的限制,即便是放到现代依然适用。

【注释】

[1]或:有人。[2]奚:疑问词,译为为什么。[3]《书》:此处指《尚书》。[4]施于。有政:施,施加、影响、延及;有在本句中并无具体的意义,翻译时可省略。施于有政即施于政,在本文中应理解为把孝道影响到政治上去。

【译文】

有人问孔子道:“你怎么不去从政呢?”孔子说:“《尚书》中说道:‘孝呀,只有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才能将孝悌的精神影响到政治上去。’这就是参与了政治,为什么非要做官才能算参与政治呢?”

【精读论语】

政治无处不在

孔子一直看重孝道价值,并把它提高到治国方略的地位,认为将友爱、孝顺之心延及社会事务之中,就是在完善政治。他指出,要是将家庭关系、朋友关系都处理好了,整个社会自然就会和谐,这也是参与政治的一种方式。在孔子眼中,孝亲也是为政,没有必要非去做官不可,政治是无处不在的。

当时的人都知道,夫子有着远大的理想抱负,因此对他不去做官心怀疑问。从客观上讲,他人有此问也很正常。当时的孔子早已年过不惑,学问也有所成,正是出来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时候。但是,由于鲁国执政者贪图权势,与孔子的为政之道格格不入,所以,孔子才没有机会入仕。针对孔子在此处的言论,朱熹解释说:“盖孔子之不仕,有难以语或人者,故托此以告之……”不过,这句话也从侧面反映了夫子渴望从政的热切理想。这句话同时也表达了孔子的某种自信,他认为个人只要有着高尚的道德,便同样能影响社会乃至政治。只是,这种参政方式有点特别而已。

借他人之问,孔子在这里阐明自己的政治路线,那就是引孝入政,以德治国。他引用《书》中名言,谈的是“齐家治国”的道理,认为只要将孝悌的精神延伸到各种事务中去,在工作上就能勤勤恳恳、努力上进,就是在为社会做贡献,等于参加了政治。这里,孔夫子将政治与道德放在了同一高度进行论述,并将道德视为政治的基础,并再次强调了为政应先做人,为政当先修德。

在孔子的眼中,“政”就是使不正的人归于正道,并以此推行于整个国家,使一国之人服从教化,才是为政。国是由家组成的,若是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保证家人遵纪守法,同样也是为政。这虽然是孔子借以自嘲的托词,但在道理上却没有任何问题。此语思想,与《大学》中“欲治其国者,必先齐其家”的说法是一致的。

自远古人类的群居到家庭的出现,再到家庭与家庭之间的结合形成部落联盟,并最终发展成为国家,这所有的一切都是靠家庭伦理关系组成的。也就是说,国与家密不可分,只要有伦理关系存在的地方,就能找到政治的影子,这并不是哪个人随便就能改变的。而孔子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才会提出了以孝悌为基础的“仁政”,他希望能够通过个人的修养影响到自己的家庭,再由家庭推及到整个家族,最后延伸至整个国家。在众多小环境的影响下,国家便有望上轨道。

【原文】

2.22 子曰:“人而[1]无信[2],不知其可也。大车[3]无[4],小车[5]无[6],其何以行之哉?”

【题解】

孔子在本章中说明了诚信在执政过程中的重要性,并用一个形象比喻作为阐述。在他看来,诚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点,是任何社会群体都应遵守的普遍礼俗和道德规范,也是维系整个社会安定团结的关键。

【注释】

[1]而:如果。[2]信:诚信。[3]大车:指牛车。[4]:牛车车辕和横木衔接的活销。[5]小车:指马车。[6]:马车车辕前端与车横木衔接处的销钉。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诚信,真不知他能做什么。那样就好比大车没有,小车没有一样,如何能够行驶呢?”

【精读论语】

诚信比什么都重要

孔子认为,执政者能够得到百姓的信任,比什么都重要。诚信既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也是为政者取信于民的基础。

诚信的美德是在生活中培养起来的一种信念,需要从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中积累。说到言而有信,曾子作为孔子的得意弟子,在这方面做得就很不错。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市场上买菜,他的儿子非要跟着过去,并且还哭闹起来,妻子没有办法就哄孩子说回来后给他杀猪吃。

待到她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就真的去捉猪准备杀掉。妻子见状就阻拦道:“我只是跟孩子说说而已,当不得真!”

但是,曾子为兑现妻子的承诺,坚持把猪杀掉了。这里,他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应当谨守诺言,说到做到。

为了阐明诚信的意义,孔子打了个比方,说一个人如果不讲诚信,就像车子上没有和一样,只有一个空架子,根本就无法行进。事实正是如此。

对一个人来说,信用是立身之本,守住了信用就等于塑造了自己的完美形象。对一个政府来说,公信力就是政府合法性所在,守住诚信,也就保证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守信之人总能用极其严格的要求对待自己,以极为负责的态度对待别人。只要是他们做出的许诺,就一定会说到做到,倘若让这样的人执政,老百姓能不拥护他、尊敬他吗?

总之,诚信无论是在古时还是现代都重要。身为执政者,只有做到诚信才能将国家治理好,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不仅如此,社会上各行各业都应以诚信作为基础,才能有着光明远大的前途。也只有将诚信作为一笔精神财富和优良传统,每个人能做到诚实守信,社会才会走向繁荣与安定。

【原文】

2.23 子张问:“十世[1]可知也[2]?”子曰:“殷[3]因[4]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 知也。”[5]

【题解】

在本章中,孔子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损益,指的是增减、兴革。也就是对前代典章制度、礼仪规范等不但要有所继承和沿袭,也要进行适当的改革和 变通。

【注释】

[1]世:古时称三十年为一世,一世又称作一代。也有人将“世”译为朝代。[2]也:表疑问的语气词,无实际意义。[3]殷:即商朝,因其都城在殷(今河南安阳)又称殷朝或殷商。[4]因:因袭、沿袭、继承。[5]损益:减少和增加。

【译文】

子张向孔子问道:“现在可以预知十代以后的礼制吗?”孔子说:“殷商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其中所废除和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承袭了殷商的礼仪制度,其中所废除和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那么以后若是有能沿袭周朝礼制的朝代,即便是在一百代以后,也是能够预知的。”

【精读论语】

历史损益法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意思是说,商代的礼法大多是沿袭夏朝的,其增减的地方,我们都可以通过考证而得知。周朝实行的礼法是在商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制度形式上的增减,也能通过考证而得知。

由此可以推断,天道礼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有所变通,但其核心内容是不会改变的,无论是那个朝代当政,规律都是一样。按这个规律预测后世,即便是百代以后的事情,我们照样可以看得清楚。这个预知后世的方法,便是损益预知法,用较为现代的话说,就是遵循历史规律,预测未来。

这个理论具有一定的真理性,后来的历史确实能证明这一点。比如,汉承秦制,继承秦朝的一整套政治管理制度,包括中央的三公九卿制度和地方上的郡县制度,只是把秦朝严刑苛法和使民无度,改变为无为而治、休养生息而已,这样的扬弃,有变有不变,也就是有所“损益”,保留核心的、合理的制度,改革弊政,创造了西汉盛世。

我们再往后观察,不难发现,唐朝全面继承隋朝制度,所变者只是统治者本身更为克制,治国更为爱惜民力。同样,宋朝对唐朝制度有继承也有变革,所变者是为了解决唐朝军阀割据和宦官专权的弊端。明朝对宋朝制度、清朝对明朝制度,都是略加“损益”,而以皇帝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上的郡县制度、文化上大一统制度、外儒内法的治政制度,几乎都没有变动。

同样,我们仔细观察从清末到民国,再由民国到现在,同样能够找到其间“损益”,并依照规律,去预测未来的政治走势。

在孔子看来,一代代流传下来的典章制度,在每朝每代都有所增删,既不全面继承,也不全面废除,只要礼制的核心内容不变,就能预见出未来社会的运转模式。

【原文】

2.24 子曰:“非其鬼[1]而祭[2]之,谄[3]也。见义[4]不为,无勇也。”

【题解】

在孔子眼中,只有符合“仁、义、礼、智”的“勇”,才是实行“仁”的条件之一,否则就是“犯上作乱”。

【注释】

[1]鬼:古代将死人统称为鬼,在本章中指代祖先。[2]祭:祭祀,一般的祭祀多为吉祭,目的是为了祈求幸福或其他。[3]谄:谄媚、奉承。[4]义:正义的事情。

【译文】

孔子说:“不是自己应该祭祀的鬼神而去祭祀,那是献媚;见到合乎正义的事却袖手旁观,那是怯懦。”

【精读论语】

乱作为与不作为

在孔子看来,人在行事的时候有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不该作为时“乱作为”,一种是“当为不为”,这两种错误倾向,都是应该避免的。尤其是手握大权的官员,对这两种错误倾向要保持高度警惕,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为了阐述这个观点,孔子结合了具体的情况,以“祭祀非鬼”和“知义不为”为例加以说明。“非其鬼而祭之,谄也。”意思是说,不是自己的先祖而去祭祀。作为古代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祭祀是国家和民众的头等大事,而祭祀,依礼应当祭祀自己的祖先和信奉的神灵。放着自己的祖先不祭,而去祭祀别人的祖先,肯定是为了向别人献媚,这就是该做的事不做,却去做那些不该做的事。而“见义勇为”是一种美德,也是君子的义务,如果“见义不为”,便是放弃道义和职责,成为不仁不义之人。

从孔子的本意来看,这话应该是说给执政者听的。因为普通人胡乱作为与当为不为,只会对自己和周围有限的人产生影响,而执政者一旦行为失当,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譬如,当政者“所祭非鬼”,可能引起信仰混乱。在中国,统治者只有在屈膝投降之后才会祭祀别人家神灵,比如后晋石敬瑭称辽国皇帝为“父皇帝”,自己为“儿皇帝”,那就得祭祀“父皇帝”的祖先了。这种为私利而谄媚的行为,便是“所祭非鬼”。当然,当政者还有很多不应该胡乱作为的事情,比如,失信于民、任人唯亲、滥权残民、横征暴敛、穷兵黩武,等等,这些事情一旦做了,必然会导致国家混乱。

至于“见义勇为”,这句话的意思大家都明白,无需多说。孔子在此强调,已在告诉执政者,身在其位,应该勇于担当。比如,如果君主无道,做臣子的应该勇于进谏,不能怕丢官而阿附君恶,那就是为虎作伥,非但不勇,而且不仁;如果朝中有奸臣,忠义之士应该勇于弹劾,不能让恶人当道,否则就是好好先生,是乡愿之人,成为德之贼。还有,如果所做之事能利国利民,但有很大的阻力,也应该勇于推行,因为这是官员的职责所在,否则就是尸位素餐。当面对这些当为之事,缩头隐身,便是“当为不为”,其后果必然是正气衰退,歪风大盛,进而会导致社会黑暗,经济衰退。所以,面对合乎道义的正事,君子当勇于承担,奋力作为。唯有此,才是真正的勇者,真正的大仁大义。

孔子的这番言论,对现代社会有着重要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