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海外中国学理论前沿:中国与世界(谷臻小简·AI导读版)
57685000000002

第2章 中国学研究的现代转型

第一节 中国学研究的新视点:华文报纸在北美的五次转型

一、传教催生了北美华文报业

通常都将海外第一份华文报纸的诞生时间定点在1815年。可以说是海外第一份华文报刊,同时也是中国境内外的第一份。北美的华文报纸出现在1854年,基督教会在旧金山创办的《金山日新录》。综观这份报纸的性质已经具有现代报业的特点,集新闻、言论、商业广告、社会服务信息为一炉。虽然《金山日新录》经营的时间并不长,前后只有5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停刊了,但它的开创之功却留在海外华文报业历史上。

二、第一次转型到到从洋人办报到华人办报

真正由华人来创办的华文报纸则要等到《东涯新录》的停刊,时间在1856年12月。

来自广东的华侨商人司徒源立刻在加州的首府沙加缅度创办了一份纯华文报到到《沙架免度新录》,成为第一位办报的华人,从此北美地区甚或可以说是全世界拥有了第一份华人办的华文报纸,司徒源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世界华文新闻史乃至中国新闻史上,同时也完成了北美华文报纸的第一次转型,即从基督教会资助办报转化为非宗教的私人办报,从洋人办报到华人办报。这是一次里程碑式的转型,开创了海外华文报纸的新篇章。

三、第二次转型到到从服务社会到宣传革命

1874年,华人自办的华文报纸在旧金山复兴,主要原因则是加州华人处于白人劳工的排挤,由白人劳工中组织的工人党到处游说、告状,认为华工抢了他们的饭碗,有的地方发生了严重的暴力排挤、打压、杀戮华工的情况。加州、俄勒冈州、华盛顿州都先后发生此类情况。

这都引起了一些有识之士的警惕,通过报纸传递信息就成为这个时期的华文报纸的新的功能。

第二次转型以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之后为标志。此时国内政治形势丕变,康有为、梁启超流亡海外,他们纷纷从变法维新转向了保皇复旧的政治立场,国内无立足之地。北美以及当时新加坡、中国香港地区、中国澳门地区、日本等地的华文报纸成为他们鼓吹自己政治主张的一个极好阵地。

四、第三次转型到到从政治角力到关注母国

辛亥革命之后,经历了建立民国、国共合作、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北美洲华文报刊的发展,承继了辛亥革命时期的政治色彩和党派色彩。报纸的功用在于宣传各自的政治理念。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氛围下,美国共产党帮助中共在美国各地唐人街建立中共支部,并通过进步的留学生组织华侨工会,运用已有的华文报纸宣传教育。这一时期的华文报纸,以关注母国的政治经济为重要目标和报道重点。

五、第四次转型到到从面向传统侨社到服务新移民

邓小平1979年的破冰之旅,奠定了作为中美关系友好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国开始派遣留学生赴美,允许探亲依亲出国旅游。这个群体在10年中迅速成为一个新移民的社区,北美的华文新闻媒体迎来了一个新的时期,那就是华文报纸开始走出仅仅封闭在传统侨社中的格局,为新移民提供信息和资讯。

六、第五次转型到到从两岸角力到政治角力

到21世纪,中国的经济超速发展,在全世界的地位显著提高,新闻的重要性向着华文报纸和大陆新闻倾斜,两岸在北美地区争抢话语权,通过华文报纸及其他新兴媒体开始争夺阵地。一场新的互动开始,国内的政治势力和派别与海外的尤其是美国的华文媒体互动,将这些重要的信息通过美国的华文媒体转为内销,影响国内的舆论。这就成为第五次的转型到到从以前的两岸角力到中国大陆完全胜出,并且以其政治影响力出口到美国的华文媒体,再返回到本土,华文媒体成为某种工具。

第二节 中国崛起时代的中国学

本节是在刘宏《跨界亚洲的理念与实践到到中国模式、华人网络、国际关系》的导论基础上修改而成的。21世纪初,全球局势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是亚洲在世界历史舞台上的重新崛起,并扮演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不同学者对复兴中的亚洲及其建构有不同的分析。本章并非研究中国道路自身的特征和演变,亦无意直接参与相关的学术辩论,而是尝试将有关中国道路的讨论置于三个相互交错的时间和空间架构之下,从历史性、族群性和跨国性的角度来理解当代中国模式,并从网络论和区域的视野来审视中国模式的外延和演化环境,并进而讨论在跨界亚洲时代的中国学的演变脉络及其前景。

一、历史性是研究跨界亚洲以及中国道路的出发点

在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引起了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趣。有关中国模式到到虽然那时还没有这个词汇到到成为当时政治家、学者、公共知识分子论争的议题,其着眼点在于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国家的作用、社会控制与自主性、文化与知识在国族建构中的角色,等等,与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有关中国模式的论争并无根本性的差异。

二、族群性及其相关的网络论的讨论能够扩大我们的视野

海外华人及其网络是理解中国模式的内涵、特征及其局限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海外华人的作用既有由外及内,亦有由内及外,他们还通过网络建构,与国家展开多维度的互动。

以华人世界为核心的实证研究可以从一个角度佐证了他的论述,但我们也要注重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以中国和亚洲的实证经验来修正建立于西方经历基础上的理论模式。

三、注重跨界亚洲的理念与实践

将中国道路、华人世界同海洋亚洲以及其他跨界机制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笔者认为,正是这些互为影响的节点和连接界面构成了跨界亚洲的精髓,并成为理解中国模式、华人移民以及亚太国际关系的重要因子。

中国模式的产生和发展与跨界亚洲在经贸、制度和文化上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下,海外中国学研究进入了新的时期。我们要把海外中国学的研究放在一个新的脉络下来看待,以历史的和宏观的框架来理解它的特征和走向。现在的中国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被描述的客体,它也开始向主体转化,并兼具主客体的双重身份。

第三节 唱盛中国:历史延续问题和西方学界的当代中国重估

由于意识形态、国家利益以及文化差异等原因,西方世界唱衰乃至妖魔化,中国已是司空见惯,耳熟能详。比较不为人知的是近20年来,西方学术界特别是历史学界兴起了一股为中国翻案的风气。

中国近几十年的发展,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是什么使全球的中国问题观察家跌破眼镜?中国的政策制定者用了什么方法来驾驭和应付有史以来最快和最稳定的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持续性的冲击?本章就近年来西方学界对这些问题所进行的探讨略作介绍和分析。

一、历史的延续

首先是历史的延续性问题。西方学术界在中国问题的研究上现在比过去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强调中国历史的延续性。作者们认为,中国现行的政治制度,事实上比它看上去的正式的架构要更加多元和灵活,可称为“适应性的治理”,一般认为毛泽东以后中国政治有了大转弯,其实毛泽东的隐性影响仍很顽固和持久。

二、接受威权统治

加州州立大学长滩校区政治学教授兼政治系主任特里萨·赖特在她的新作《接受威权主义:中国改革时代的国家和社会关系》一书中强调那种认为经济的开放必定会带来民主政治的想法还停留在工业革命时代。在全球竞争的时代,像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国家,人民希望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的保护,超过了国家内部对抗政府的诉求。

三、普遍规律和中国特殊论

一般认为,一个新兴的城市中产阶级的兴起会形成各种公民社会,它们会要求在国家和公共事务中更有参与权和发言权,于是政治民主就瓜熟蒂落。产生西方典型的民主制度的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就是中产阶级壮大的结果。与中产阶级的壮大会导致民主化的理论相辅相成的是市场经济会带来民主政治。中国中产阶级比其他阶级更支持党国体系,更不支持民主价值,原因在于其与国家在制度上、观念上的联系,以及它本身业已改善的社会经济条件。

四、腐败问题

在中国国内,无论是政府和人民,对腐败问题都有深切的痛感。政府担心腐败问题侵蚀体制,危及政权。一般百姓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对腐败更是深恶痛绝。美国学界却大有为腐败开脱的著作问世。这是因为根据一般的常识,腐败的兴起会减低经济的增长,但是在中国,从1978年到2010年,尽管某些政府官员有以公谋私,中国经济却以年均9%的速度稳步增长,于是试图从学理上分析这一现象的著作便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