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国际贸易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57685400000001

第1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与发展趋势

上篇:国际贸易理论的阶段式发展与重构

第一节 重商主义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及评价

一、重商主义的产生

重商主义开辟了国际贸易理论的系统研究,核心是追求贸易顺差,认为金银的多少是衡量一国富裕程度的唯一尺度。其政策主张是国家应干预贸易,采取奖出限入的贸易政策,在后期也主张为最终的顺差,应允许中间的逆差,以防止对方采取同样的报复性措施而使国际贸易终止。

二、核心观点

(一)货币差额论

早期重商主义被称为货币差额论,又称为重金主义或货币主义。

(二)贸易差额论

晚期重商主义信奉的是“贸易差额论”,已开始认识到必须把货币不断地投入流通,才能使货币财富不断地增加。

(三)贸易保护政策

一是禁止金银出口。二是强化国家干预。

三、总体评价

(一)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开贸易保护主义先河

第二节 绝对优势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及评价

一、经济自由主义的产生

(一)历史背景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在西欧各国获得了空前发展,随之而来的便是产业革命。为了适应产业资产阶级的历史需要,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开始盛行。1776年,亚当·斯密提出了他以绝对利益学说为中心的国际贸易理论。

(二)理论渊源

一是晚期重商主义的发展。

二是重农主义思想的启示。

三是亚当·斯密对重商主义的批判。

二、主要观点

(一)国际贸易的原因

1.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

2.国际贸易推动了国际分工的发展

3.绝对优势原理

4.国际贸易的互利性

(二)国际贸易的政策

1.主张自由贸易,反对国家或君主干预经济生活

2.政府充当“守夜人”角色

三、绝对成本理论的影响

(一)从生产领域阐述了国际贸易的原因

(二)奠定了国际贸易纯理论的探求方向

(三)开辟了内生比较优势学说的先河

第三节 比较优势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及评价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只要各国之间产品的生产成本存在相对差异就可以参与国际贸易,并可以从中获利。

二、主要观点

(一)比较成本与比较优势

比较成本指将本国不同产品成本的比率与国外同类产品的成本比率进行比较,只要成本的比率存在差异,不同国家应按“两利取重,两害取轻”的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分工,这样两国之间就能够进行相互交换,并从中获得经济利益。

(二)比较优势的衡量方法

1.劳动成本法

2.釆用技术乘数方法

3.加入工资率和资本的方法

4.工资率与双边交换率结合的方法

5.相对价格比率法

6.机会成本比较法

(三)比较优势理论的政策主张和影响

1.反对贸易保护,提倡自由贸易

2.反对进口关税和出口补贴

3.促进技术进步,提高机器使用率

三、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

(一)李嘉图模型的扩展形式

解决了国际贸易中的两个最基本问题,一是指出了国际贸易的广泛基础,第二指出了国际交换的特殊原则。

(二)内生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

1.要素禀赋动态化

2.技术水平动态化

3.技术作为内生要素的动态比较优势

###第四节 相互需求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及评价

一、相互需求理论的提出

穆勒最先指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为决定一个国家的何种商品在国际上进行贸易有利可图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没有也不能解决这些交易商品将按什么样的实际比例进行交换,以及何种机制决定了这一比例等国际贸易中的核心问题。穆勒在1948年提出了相互需求理论,实质上是指由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值的理论。

二、相互需求原理

(一)国际互利交换比例范围的确定

(二)均衡交换比例的确定与国际贸易利益分配

1.国际需求方程式,国际市场上两种产品的相对价格就是均衡贸易条件。

2.国际贸易利益分配,双方在贸易利益分配中占有多大份额取决于两国国内交换比例上下限范围内的具体国际交换比例。

(三)相互需求原理

(四)相互需求原理的评价

既有其科学性也有局限性。

三、马歇尔对相互需求理论的几何分析

(一)互利贸易条件及贸易利益分配

(二)提供曲线与贸易均衡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