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金融运行机制是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在中国发展的必然。市场经济鼓励竞争,讲求公平和效率,不能容忍传统计划体制以行政手段分配资金和权力所造成的差别歧视、落后、低效和腐败;市场经济在传统计划体制行政管理的框架之外运行,如果没有科学的管理来彻底取代旧体制的行政约束和覆盖于整个市场,就会陷于无政府竞争的混乱;市场条件下,人才流动、机构有生有灭,反映到金融机构内部,如果达不到一定的科学管理水平,就会出现巨额亏损,直至破产;金融业是一个高比例负债经营的行业,在竞争的市场中,很多金融机构又发展了互相的债权债务关系,个别的机构破产,往往牵连一大片,对社会金融的稳定造成巨大冲击;市场经济对外开放,还有一个国际竞争和国际接轨的问题,不论对政府的宏观金融管理还是对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都有一个全面提高管理水平的要求。金融监管是要以科学管理的方法配合强制性的立法监督手段,取代传统集中计划体制的金融行政管理,推动金融机构的改革和整个金融行业的行为转变、克服转变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障碍和保证转变后的金融机构能够在对内对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健康成长,因此,转换金融运行机制必须有金融监管作为基本的制度保证。
一、金融监管对于转换金融运行机制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转换金融运行机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要求,从总体上看,基本的内容:一是要实现金融业整体职能的转变,由主要执行政府的信贷计划转变为服务于市场、企业、政府和社会居民的需要,讲求经济效益和全面提高经营管理的水平;二是要求金融机构由传统计划体制下附属于政府行政机构的经济管理部门转变成国民经济中一个能够依靠提供特殊服务商品独立创造价值的产业部门,承担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适应扩大对外开放的经济金融形势。根据现有的条件,要完成转换金融运行机制的任务,必须:(1)继续推进对金融机构的改革;(2)采取科学管理的方法,并且把科学管理的原则贯彻到金融机构的改革之中。机构改革是职能转变的前提,根据科学管理的要求,每一个金融机构都要通过改革转变成能够独立承担经济责任的法人,明确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国家银行要承担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按照商业化经营的原则和提高效率的要求改革内部管理和开展业务,全面提高经营管理的水平和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不再允许根据信贷计划不计成本不计风险地向工商企业供给资金。
中国自1979年开始金融改革,先是克服传统体制下银行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禁区,继而组建中央银行和大量各类金融机构,最近几年又打破银行业垄断,发展了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各类市场。这个过程保证了信用资金的持续高增长,适应市场体系经济发展的要求,但也因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数量急遽膨胀,整体素质呈现下降趋势,金融犯罪日渐增加;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仍然十分落后,无法适应市场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特别是国家银行内部组织松散、规章制度不全、业务管理混乱、大案要案频出,已经严重威胁到整个社会的金融稳定;银行资产质量严重下降,金融腐败,国家银行出现巨额亏损,导致了国家财政收入的大量流失;中央银行的内部管理混乱,达不到履行央行职责的要求,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和宏观金融管理继承集中计划体制的传统,不仅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系的要求,而且还在阻碍新的改革进程,这些都是缺乏科学管理的结果。
适应转换金融运行机制的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要阻止不利倾向的发展和继续推进改革,要保证改制后的金融机构能够健康成长,惟有采取和强化金融监管的手段。金融监管不同于政党内部的纪律检查和传统体制下的金融稽核,而是要在充分尊重金融机构法人地位的前提下,利用竞争市场的互相监督机制和运用强制性的立法监督手段把科学管理的原则和方法贯彻到金融机构的内部和互相交易的市场,促使提高金融业整体的经营管理水平,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阻止不良倾向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党内纪检虽然有比较严格的要求,但是只能针对党内个人,不能应用于金融机构法人和所有的金融机构。传统体制的金融稽核,主要贯彻集中计划体制的原则,检查计划指标的执行和对已发生的案件进行事后的查处。金融监管与之相比,有几个基本的特点:
1.贯彻科学管理的原则和运用经济管理的手段,取代集中计划的管理原则和方法。
2.一视同仁地施行于所有的金融机构,贯彻公平竞争和权力与责任对等的原则。
3.强化经济管理的要求,贯彻到金融机构的内部,充分明确各项具体的责任考核,落实到具体的职位,加强监督,促使不断提高内部管理和业务经营的水平。
4.建立完备的常规监管制度,充分强调事前的监管,把问题的发生消灭在萌芽阶段。
5.符合国际接轨的要求,可以同等施行于监控境内的外国银行和有利参加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这些重要的特点决定了转换金融运行机制必须有金融监管作为基本的制度保证。
针对转换金融运行机制的要求和当前存在的问题,金融监管在当前的紧迫任务是:(1)加快金融监管体系自身的建设和推进改革;(2)引入科学管理的方法,克服存在的问题;(3)克服盲目的行政干预、低效、落后和腐败,保证体制转换的平稳过渡。加快金融监管体系自身的建设在当前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包括了人民银行的改革、金融法规建设和监管员队伍的培养建设,其中人民银行的改革是最关键的环节。在我国,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金融监管是中央银行的职责。但是目前,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其内部组织、人事管理和利益机制都还不能摆脱传统落后体制的衣钵,难以适应履行央行职责的要求,必须经过全面的改革,才有可能充分履行金融监管的职责,从而发挥金融监管的作用。引入科学管理的方法,一个基本内容是对经济责任进行具体的界定、分解和量化,再落实到应该承担责任的具体单位和个人,贯彻权力与责任相对等的原则,严格考核。对于滥用权力、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敷衍塞责和不负责任的任何机构和个人,对于占据重要岗位却又没有相应负责能力的任何个人,必须严厉处罚和及时调离。同时大胆起用一批有业务专长、精于管理、精力充沛和敢于负责的干部,加快干部任免频率,及时清除不合格的人员,以此彻底克服传统体制只讲职位等级的权力和道德规范,不讲责任义务和实绩考核的缺陷。明确职责范围和严格考核,重视职业技能和起用有真实才干的干部,这些是有力阻止当前各种不良倾向的继续发展和克服存在问题的关键。
二、金融监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金融监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就是把经济管理的科学思想结合金融业务的特点变成具体的制度规定和政策指引,再配以立法授权的强制性手段,贯彻落实到每一个金融机构。经济管理的科学思想针对金融监管的特点可以概括出几条:
1.尊重商业经营的原则,保护正当的商业行为,反对盲目的行政干预。
2.明确分工和责任的范围,落实到具体的机构、单位、岗位和个人,形成一个分工不重复、凡事有专人负责和能够负责的制度。
3.运用建立规章制度的方法,充分提高中央银行执行金融监管、各类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和内部管理的透明度,严格考核和对违章行为的处罚。
4.贯彻公平竞争的原则,充分利用行业自律、市场监督和公众舆论的力量,提高金融监管的效果。
金融监管的对象按金融机构的类别划分,有各类银行和城乡信用社、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证券交易所和交易中心、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等,它们是负责金融监管的政府部门实行监管范围分工的依据。目前的分工是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归口人民银行负责监管,证券交易机构和各类机构的证券交易归口证监会负责监管,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归口工商、财政、民政和其他有关政府部门监管。
金融监管的内容按程序分,有:
1.审定金融机构的设置、撤并和更改,主要有法人资格审定、开业资格审定和法人代表资格审定,包括已经存在的机构、新设机构和附属分支机构。
2.检查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和规章制度建设,包括重要岗位的职责分工和人选、财务审计制度、信贷审核程序、投资审核程序和风险控制等,重点检查各类规章制度的建设及其执行状况。
3.监督检查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包括实缴资本的变动和银行清偿力水平、盈利水平和潜在盈利的能力、流动资产的比例、资金来源的稳定性、资产质量和流动性、投资风险的大小和重要投资项目的具体情况等。
4.检查市场交易行为,包括股份和债务发行情况,重要的市场投资项目及其风险程度等。
金融监管的具体操作方法,包括:(1)建设规章制度,明确对金融监管人员的授权和职责要求,以及对各类金融机构的具体要求,并加以公开;(2)建立常规检查的制度和程序,辅之以重点检查,严格执行;(3)同时开展场内和场外检查,利用计算机技术大力开展场外检查,配套常规检查的制度;(4)充分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调查,特别是同业调查,了解更广泛的外部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5)定期对负责监管的金融机构进行综合评估和历史考察,掌握全面的情况和当前的变化;(6)对有问题的金融机构根据情节轻重执行处罚,包括要求更加频繁地提交更为详尽的财务及业务报告、要求停止某项业务活动、罚款、要求更换法人代表或者高级管理人员、要求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和提交法院要求清理等。
三、为加速金融运行机制的转换,金融监管在当前应该重点开展的工作
为转换金融运行机制,金融监管在当前必须重点开展的工作:一是人民银行的改革,建立对人民银行履行央行职责的全面考核制度;二是四大专业银行改革,使之成为能够独立履行职责、承担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的经济法人;三是加快相应的法规建设和培训精通业务的金融监管员队伍。其中人民银行的改革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人民银行是分工负责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中央银行,金融监管又同货币政策的操作有着紧密的联系,起着主导宏观经济管理和金融改革的关键作用,但是目前人民银行存在内部组织落后和管理混乱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正确操作和金融监管的工作开展。因此,为实现金融运行机制的转换,人民银行必须首先根据金融监管的要求,改革其内部组织、人事管理和财务控制。改革内部组织是要把金融监管的职责按监管对象实行分工,落实到人行内部的具体执行部门和具体执行人员。同时清除部门之间的职责重复,克服人人有责可又都不负责任的不良倾向;建立对每个具体部门和具体岗位职责关于金融监管效果的考核指标,严加监督,彻底克服目前宣传起来轰轰烈烈,实际效果走过场的不良现象。人事管理必须讲究政治,要克服任人唯亲的弊端和把岗位任命当作利益奖赏的做法;要重点选拔有职业专长和有能力负责的同志;要重视群众评议、社会影响和每年公务员业绩考核的结论,加快人事任免频率,减少不合格人员的在位时间,鞭策在位人员必需克勤克俭努力工作,充分提高社会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的水平。改革会计制度和财务分配的办法,是要根据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建立国际标准的会计制度和以中央银行履行其本职业务的正当收入充当其日常开支的约束,取代目前人行实行收支两条线的财务预算体制,这种体制以人员数量和各项具体的开支标准充当基本的财务约束,导致央行业务的正当收入不足其日常开支的8%(国外同行超过100%),严重缺乏履行央行职责的激励机制。由于预算口的资金来源要受国家财力的限制,一般不能充分满足日常开支的需要,尤其是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变化较大的地区分行,为弥补开支缺口,很多分支行因此就开办商业经营业务,不仅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严重影响履行央行本职工作的精力,而且还导致执法犯法的后果,严重影响金融监管工作的开展,这种状况必须尽快改变。
金融机构要能够独立承担经济责任,必须首先改制成为独立的经济法人,界定资本的范围和明确量度,作为能够承担责任和应该享有权力的客观依据。金融监管所要求的很多财务指标都与法人的资本量度挂钩,金融监管的法规约束也主要对符合立法规定的独立法人生效,专业银行没有明确的合法资本会严重影响到金融监管各项措施的落实,所以,无论是转换金融运行机制,还是加强金融监管,专业银行的改制都是需要加快解决的紧迫问题。规定改制后的金融机构把资本、法人权力、责任和义务写成规定的章程加以公开,金融监管还能充分利用社会舆论和市场监督的力量,对滥用权力、不负责任和损害他人利益的不良行为形成有力的约束。要保证金融机构中的从业人员都能充分承担起具体职位所要求的相应责任,还必须改革专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强化经济管理和制度建设,通过具体的规章条例明确界定每一个岗位的职责和权力,同时建立内部的审计监督制度,再配合人事管理,吸引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及时调离不合格的人员,等等。这些都是金融监管在当前必须积极推进的工作。
法规建设和队伍建设是开展金融监管的必要条件,1995年通过的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主要都是一些原则性的陈述,肯定改革以来的成果,在金融监管的方面,涉及到进一步的改革、新体制的建设、经济利益的调整和金融监管的专业技术,大部分都还是空白。金融监管的工作需要有人去做,金融运行机制的转变,最终都要落实到人的经济行为转变,但是人民银行现有的干部队伍,很多都还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监管的基本知识和执行金融监管所必要的职业技能。所以法规建设和队伍建设都是当前必须重点开展的工作。
四、金融监管要积极构筑金融机构的自律约束,提高监管效果
构筑金融机构的自律约束,克服同业之间的盲目竞争和金融机构内部的松散状况,不仅是转换金融运行机制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金融监管提高效果的必要途径。金融机构的自律约束主要有两个层面,同业组织自律和金融机构自身的内部自律。金融机构的业务开展和经营管理有高度的专业性质,政府的监管当局和局外人士往往很难及时做出准确判断,也很难及时发现问题和写成文字严谨的法规条文,因此影响金融监管的效果。金融机构的同业组织是经营范围基本相同的金融机构为了互通信息、交流经验和互相服务的群众性自发组织,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同行的金融机构做相同的业务互相最了解,互相监督最细致入微,最便于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对于科学管理和金融监管的要求、法规细则的制定和违规行为的制约处罚也最容易达成共识,便于实施,因此形成同业自律的效果,弥补金融监管的不足和充分降低金融监管的成本。金融监管要积极发挥同业自律的作用,关键是既要鼓励组织又要避免政府的干预,同业组织能否发挥同业自律的作用,在于其是否有必要的同业凝聚力,而凝聚力又来自于高度的专业性质和对政府监管当局履行职责的监督。政府行政干预,导致这类组织丧失凝聚力,同业自律也就无从谈起。最近几年,曾经有过这方面的一些尝试,结果都因政府监管当局的参与而告失败,原因也就在这里。
金融机构的内部自律,是金融机构为了实现总体经营目标和保证内部控制而设置的一系列制度要求和纪律要求,用于约束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分支机构和项目负责人的行为。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建立大银行的内部审计制度,采取科学管理的方法强化大银行的内部控制和提高组织凝聚力,克服机构众多不易管理的问题。我国四大专业银行分支机构众多,转轨时期普遍出现了内部组织松散和管理混乱的问题,这是旧体制解体丧失约束力和新体制的自律约束尚未建立的结果。最近国际上很多大银行相继破产的事例表明,如果缺乏内部控制,个别业务员操作失误或者投机过度都足以导致整个银行的破产,进而影响整个金融制度的稳定。中国的银行要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借鉴国际的经验,当前就必须运用金融监管的手段,积极推动大银行加强内部控制,严格规章制度的建设,勤于检查,强化自律约束的效果。作为金融机构自律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建立银行内部的财务审计和纪律检查制度,当前银行内部需要建设和完善的规章制度有:(1)符合国际标准的基本的会计财务制度和报告制度;(2)现金头寸的流动比率和大额资金调度的限额控制规定;(3)贷款和投资的限额控制及风险敞口管理的规定;(4)银行外汇资金的运作和管理规定;(5)银行表外业务风险敞口的限额规定;(6)银行清偿力的衡量、最低限额和补充办法;(7)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能力和工作效率的具体要求。为了保证各项制度能够充分生效,银行内部还必须有经常的审计检查,检查的任务需要了解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和确证各类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对金融机构内部的各职能部门和分支机构进行整体经营状况的综合评估,找到最薄弱的环节;进行综合财务状况的分析和特殊财务指标的检查;对贷款和投资项目进行综合财务检查和审批程序的检查;对机构或项目负责人进行纪律和效率方面的检查,做出客观评价。
金融机构的同业自律和大银行的内部自律,本质上都应该是金融机构的自发行为,但是转轨时期,金融机构的行为转变往往赶不上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我们又希望避免个别金融机构的问题冲击整个社会货币信用制度的稳定,因此我们需要把金融监管的力量延伸到金融机构的内部,推动金融机构强化自律约束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加快运行机制的转变。
五、完善金融法规建设对于金融监管工作的开展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人民银行执行金融监管的职责需要立法授权;金融监管的内容需要把科学管理的思想变成具体的法规制度,规范和约束金融机构的行为;金融监管的大量日常工作很多都是检查具体法规的执行情况。因此,完善法规建设对于全面开展金融监管的工作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金融监管的法规建设应该有三个基本层次:(1)规定对人民银行执行金融监管的授权,1995年3月通过的人民银行法对此还有很大的缺陷;(2)金融监管人员的行为准则,目前这个层次的内容尚为空白;(3)金融机构的设立条件和开展业务必须遵守的规则。目前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成文的法规,如商业银行法、保险法,等等,但是内容还不能覆盖到所有的金融机构,特别是很多内容还在贯彻旧体制的原则,有关科学管理的要求,还大部分只是一些原则观点的陈述,缺乏具体可以操作的内容,因此完善法规建设在当前还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立法授权人民银行执行金融监管,基本的内容应该包括金融监管的范围、目标、授权、监管收费标准和有关强制性要求等。有关金融监管的授权、目标和范围应该明确规定:
1.人民银行执行金融监管的宗旨是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维护金融市场公平竞争的秩序和促进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人民银行执行金融监管的对象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合作银行、投资银行、国家政策性银行、城乡信用社、银行清算网络、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以及其他主业从事金融活动的各类企业公司。证监会的分工是证券公司、交易所、证券登记、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从业人员和各类机构投资者。金融监管的方法是发布金融监管的法规办法和实施细则、审批金融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及业务范围、执行常规的业务检查和现场检查。
2.授权人民银行对经查明有问题的金融机构可作下列处罚:公开警告、要求停止某项业务、罚款、实施特别监管要求、要求更换董事、总经理或者其他高级管理人员、要求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直至提交法院处理。有问题的金融机构可以包括中国金融机构设在海外的分支和附属机构,以及外国金融机构设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
3.各类金融机构必须配合人民银行的金融监管,不得抵制和拒绝,必须按照人民银行规定的内容、办法和时限提交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大额贷款和投资项目的清单,以及其他有关的财务会计报表和各类资料,不得延误,并要保证报表资料的内容真实。
4.人民银行必须明确其总行和各分支行有关金融监管的分工、职责范围和授权;各具体执行单位不得有损金融机构的正当权益;处理机构审批和其他有关申请或投诉,不得随意拒绝,不得以任何理由超过规定的时限;规定金融监管的收费标准必须预先公布,并统一执行。
5.人民银行必须定期就金融监管的工作开展、存在问题、法规条例的修订补充、监管工作的效果、重大案件的处理等做出全面的总结说明,提交国务院和全国人大进行审核,并且逐渐实行充分公开的制度,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介的监督。
金融监管是中央银行的职责,中央银行的问题解决了,金融监管就会变成有力的手段,推动改革,推动金融运行机制的转变和各项金融事业的全面发展。
六、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和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金融市场开放和金融管理体制的国际接轨也是转换金融运行机制的重要内容,目前已有一些中国的银行设立了海外的分支机构,也有不少外国的银行在中国境内设立了分支机构,随着金融市场开放的进程,这些外国银行也要进入人民币的资金市场,享受国民待遇,以平等的条件与中国的商业银行展开竞争。这些银行都能在国际间迅速调度巨额资金,而其境外分支机构又往往不易控制,前者一旦冲击货币发行,就有可能牵制货币政策的操作,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后者表明这些银行有更大的经营风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旦失败,会影响多个国家的货币信用制度稳定。我国现有的跨国银行,由于长期的体制束缚,经营管理和适应市场的业务开展都还十分落后,最近几年,随着对外开放的进程,这些银行的涉外金融案件也在日益增多和增大。因此,为避免和减少不利的情况发生,不仅金融管理体制必须与国际接轨,而且还必须积极参与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有广泛的内容,包括参加金融监管的国际组织;中央银行监管的双边或多边合作;对跨国银行的联合监管、银行国际规范的推广应用等。对于我国当前开展金融监管工作尤其必要的是:
1.建立广泛的国际联系和信息网络,互通信息互相交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
2.按国际规范的要求加快改造我国的银行组织和财务会计制度。
3.建立对我国境内外国银行和我国银行境外分支机构的档案制度,切实开展金融监管的工作。
围绕跨国银行的监管,对外的国际合作需要在批准机构设立时,预先明确所在国家金融监管当局对该机构承担金融监管的职责分工,签订协约,建立互通信息的渠道,作为批准机构设立的必要条件。在审批外国银行申请在我境内设立机构时,要掌握该行的整体情况,对于内控较差或较为缺乏内控能力的银行集团,要拒绝其申请,对于已经设立但是经营不善或有严重违法行为的银行分支机构,有关审批其设立的负责监管的单位和具体负责人应负有责任,须接受审查,克服监管疏漏和防止内外勾结的犯罪活动。对于已经开办海外分支的中国商业银行,要通过严格监管要求和明确监管要求的标准,促进其改革内部组织,适应跨国经营的需要,逐渐减少其实际上无力控制的分支机构,加强内部控制,克服存在的管理混乱问题。
根据国际经验,通过集团内部结构的某些重组,一些银行就可能达到逃避金融监管的目的,而且这种形式的金融犯罪往往金额巨大,因此我国的银行监管也要设法对之实行相应的防范措施:
1.要加强对专业银行内部管理制度的监督,促使其完善内部制度和加强内控,防止其变成松散的混合集团。
2.要加强海外银行直属上级行的监督与管理,防止其以设立海外机构的方式把资金非法调集到境外运作。
3.审批银行机构的设立要阻止形成不利监管的银行组织结构。
4.对于上级机构属于非银行的机构,所在地的人行监管部门要对之单独实行整体银行监管的措施。
5.对银行集团的监管需要该集团各个机构所在地的人行监管部门之间建立常规的信息交流渠道,互相紧密合作。
6.专业银行的总行和海外机构的上级行要充分承诺对海外机构的信息交流,人行的对应监管部门要监督专业银行的执行情况。
七、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是开展金融监管工作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金融监管的工作,无论是理论研究、法规制定,还是业务检查的具体操作,关键都是要有合适的人去做;金融监管要贯彻科学管理的方法,对于人才的职业技能、专业知识、经验和职业道德又有特别高的要求,但是现在我们严重缺乏这方面的人才,已有的干部队伍又普遍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因此,金融监管在当前必须首先解决专业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问题。
金融监管对人才有特殊的要求,不仅要求较高的政治修养和职业道德,而且还必须有经济管理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熟悉现代银行业务的经验和掌握金融市场的基本知识。因为金融监管既要管住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又要不损害它们的正当经营,必须能够及时判别金融业务的细微变化,掌握金融机构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承担风险的情况,据以及时提出促使金融机构改进业务的政策指引。一句话,如果负责金融监管的干部,他们精通经济金融管理的专业水平不能超过或者至少不能达到金融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则金融监管就可能很快变成一种摆设,不仅于事无补,而且还会增加腐败的滋生。
金融监管对人才的特殊要求,决定了金融监管的队伍建设不得不面对一场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因为不论是企业还是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不论是中国的金融机构还是外资金融机构,目前最为缺乏的都是经济金融的管理人才。在人才市场流动的条件下,它们可能采取灵活的政策来吸引所需要的人才,使得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不仅面对极度的人才缺乏,而且还面对人才流失的困境,使得好不容易才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服务于金融监管的需要,反而服务于金融监管的对象,增加监管的难度。金融监管必须有科学的理论和丰富的经验,而科学理论和经验又都附着在具体的人身上,因此队伍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必须做好人的工作,使得责任心强和真正有能力的人能够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中国的金融改革自1979年开始,1984年成立中央银行,一开始十分重视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曾经排除各方面的阻力,起用了一批专业人才,这些人才也为改革的理论准备和实践推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在此后,人民银行的工作转向了增设机构增加人员的铺摊子活动,建设和改进央行职能的任务被放在了一边,在用人的问题上,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不再受到重视,在银行内部的各个部门,包括专门从事金融研究的部门,行政干部逐渐取代了专业干部,专业职称和职务的评聘和晋级也逐渐脱离实际的专业技能和岗位责任,在一些部门甚至变成了可供赏赐的恩典,导致阿谀奉承、无所事事盛行,勤奋努力、埋头苦干的同志受到打击和排斥。最近几年,国家实行公务员制度的改革,人行也根据要求,增加了对公务员的考核和对干部的群众评议,但是考核的结论至今没有落实到干部的聘任和解聘上来。现行的体制面对人才市场的竞争,一部分素质较好的干部,通过在岗努力学习,掌握了必要的知识,就开始寻求下海或出国的道路。还有很大一部分干部基本素质较差,知识陈旧难以更新,或者知识更新赶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就沉淀下来,逐渐占据各个领导岗位,成为旧体制的既得利益者,开始排斥和压制人才,阻碍改革的进程和央行职能的转变,使得现在要开展金融监管的工作不得不面对一场严峻的人才竞争。近几年,人行在履行央行职能的方面,不仅未见有任何显著成绩,而且还给国家造成了巨额的经济损失,一些金融政策甚至还在倒退(例如,新成立的政策性银行正在重复四大专业银行的早期做法),对此,除了频繁地更换总行的行长以外,具体负责的干部却鲜有因此免职的。人行在人事管理上,至今没有建立起对具体职责岗位履行央行职责的关于业绩成果的考核制度,严重影响了央行各项职能业务的开展,也影响了金融运行机制的加快转变。
目前的形势对于人民银行来说,人才培养固然重要,但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更为重要,不然人行就会在实际上变成培养职业人才的学校,而不是执行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中央银行。因此人行必须根据履行央行职责的要求认真进行用人制度的改革:
1.要从思想上高度认识人民银行履行央行职责对于专业人才的需要,认识到中央银行的每一个职责岗位首先都是一种确定的责任,服务于央行履行职责的需要,而不能是安排闲人的俸禄赏赐。
2.要以履行央行职能的目标和效果来具体规定每个职责岗位的考核标准,取代目前以开会次数、出国出差人次、检查调研的人次、学习情况、出版刊物、起草文件等一般行政业务充当业绩考核指标的做法。
3.要加快干部人事的任免频率,减少不称职干部的在位时间,鞭策在位干部勤奋工作和加快起用有才干的称职干部。
4.对重要岗位担任领导的干部,除了一般的公务员考核以外,还必须组织独立专家考核团,对之进行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考核,考核的结果直接同干部任免挂钩。
5.为了加快提高现有干部队伍的专业素质,每年要有计划地免职或降职一批不称职或者没有能力称职的干部,妥善安置。根据目前的现状和队伍建设的要求,在最近几年,每年的免职人员应该不少于在职人员的10%,保证人行每年至少可以补充10%的新鲜血液,带进新的适应市场经济的知识结构。
6.要发挥专业学校和研究机构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作用,下岗的干部转入学校和研究机构,以普通学员的身份重新学习掌握新的知识和职业技能,经过专家团考核,达到要求,可以重新任职。
留住人才和发挥人才的作用,必须有人事制度的相应改革,会触及一批人的切身利益,困难很大。人行存在的问题,在政府其他部门也都存在,并非人行所独有,但是人行要履行其中央银行的职能,非解决其干部队伍的素质不可,此外没有任何别的道路可以选择。在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已经基本形成的条件下,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对整个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又对金融运行机制的转变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中央银行不能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正常地履行其职责,就必然会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造成重大损失。所以,人民银行根据其履行央行职责的要求进行包括人事制度的改革是迟早要开展的工作。中共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两个转变的跨世纪目标,根据这个目标,金融运行机制的转变,加快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都是不可逆转的大方向。在转换金融运行机制的大框架中,改革人民银行和加快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的建设居于核心的地位,因为它们也是推动金融运行机制转换的重要手段,可以相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困难是最终要克服的,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最终会摆脱各种落后的因素,完成金融运行机制的转换,成为一个健康发展和欣欣向荣的朝阳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