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金融改革的理论和实践
5821100000068

第68章 商业银行要迎接金融全球化的挑战

金融全球化是21世纪的基本趋势,现在已经有了不少外国银行和外国金融资本进驻中国,这个趋势在近期内还将进一步扩大,对此,中国的商业银行需要进行积极的准备。十几年来,我国的商业银行一直依赖政府实行封闭市场的保护,通过阻止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和阻止外国银行的进入来维持一个高度垄断的市场。由于这种保护,我国的银行业确实获得了一段迅速发展的机会,但也因此基本丧失了市场竞争的能力,一方面是大量积累的历史坏账;一方面又是管理和决策的严重落后。现在,市场保护的屏障即将随着外国银行和外国金融资本的大量入驻而逐渐消失,不仅于此,由于集中计划体制的残余和政府金融监管的落后,外国银行还有可能获得比较中国商业银行更加优惠的发展机会。当前,在个别最早开放的城市,中国的商业银行已经倍受外国金融资本的竞争压力,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开放,这种压力必然还将成百倍地增加。已经开放的市场就不可能再回头,面对这种压力,继续维持现状也不能摆脱衰亡的命运。因此,中国的商业银行惟有认清形势,加快改革,奋起直追,积极迎接金融全球化的挑战,才有可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继续保留一个稳定的份额。

一、明确生存和发展的目标,克服盲目性

长期以来,因为没有市场竞争的压力,国有商业银行一直都以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作为一切工作的首要目标,自上而下长期贯彻的结果,大部分干部职工和分支机构丧失了生存和发展的目标。以往盲目的高息揽储,滥设机构,现在的因循守旧,等待政府救助,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条件下都无疑于自杀行为。现在下达的信贷计划指标取消了,储蓄存款的指标也取消了,面对一个竞争的市场,很多银行分支机构和干部职工感到无所适从,面对外国银行的竞争压力,更是感到束手无措,这种情况显然无法应对外国银行的竞争攻势和适应金融市场更加开放的形势。因此,商业银行必须自上而下高度明确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目标,通过思想教育、机构改革和制度建设,具体分解落实到每个分支机构和每个人的身上,让每一个机构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生存和竞争的压力,明确银行信誉、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对于银行生存的重要意义,克服一切不利于生存和发展的障碍。只有这样,商业银行才有可能迎头赶上先进的国际大银行,面对 21 世纪的挑战,争得一个继续发展的市场机会。

二、认清形势,积极改革

当前的外汇储备,因为固定汇率的制度,已经成了人民币发行流通的基础。1998 年因为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外汇储备的增幅下降,导致人民币发行萎缩,已经有少数金融机构暴露出严重的流动性危机。估计1999年的趋势,外汇储备的基数也将下降,引起更加严厉的通货收缩。现在的对策,一是扩大财政赤字以增加货币投放,冲抵外汇储备下降对人民币流通的影响;二是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吸引外资,以阻止外汇储备的下降。财政赤字的货币投放有一部分要投到发生流动性危机的银行,但是并不能够因此改变这些银行的信用恶化问题。吸引外资的政策,在市场预期人民币贬值的时期,很可能主要依靠外国金融资本的输入,预计很快会有更多的外国银行进入中国,有更多的外国银行在更多的地区开办人民币业务。这无疑要切掉很大一块中国商业银行的市场。当前,上海和一些沿海城市的银行,已经明显受到了这种市场失落的压力,随着更多外国银行的进入,这种压力还将迅速增大,从中心城市向外扩散,从东部沿海城市向内地城市扩散。对此,中国的商业银行要维持生存和发展,适应激烈竞争的市场,就惟有认真检讨同外国银行相比存在的差距,从根本上进行全面改革,彻底转变机制。

三、加快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适应人才市场的竞争

商业银行经营,人的因素占了首要的地位,所有生存和发展的目标,所有的银行信誉、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目标,都依赖于有一批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去实现。但是银行经营的现状,大部分管理人员知识陈旧缺乏适应市场的能力,缺乏金融市场和资本证券市场的专业知识,缺乏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的知识,也缺乏市场的眼光和创新的精神。最近几年商业银行的落后和暴露出来的问题,很多都可以归结为银行高级管理人员因循守旧,缺乏经验,缺乏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基本素质问题,这样的现状显然难以适应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不仅于此,外国银行大量进入之后,中国的银行还可能进一步面对已经十分稀少的优秀专业管理人才的流失,使得优秀的金融管理人才更为缺乏,整体干部队伍的专业素质更为下降。要想克服这种极为不利的现状和趋势,商业银行就必须进行干部人事制度的彻底改革,一要摒弃重重复杂的人际关系,大胆招聘和提拔有能力的优秀专业管理人才,通过严格考核,委以重任,酬以高薪,以此稳住队伍。二要借鉴国外先进的人才管理经验,聘请专业外脑或者有条件的自己组织专业顾问机构,对各个层次的管理干部队伍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通过严格的专业知识考核,删除不合格的人员,实现全体干部队伍的彻底消肿,成为一支高水平的和精干的队伍。三要建立严格的干部考核、奖惩和辞退制度,在鼓励先进的同时,坚决辞退不合格和多余的人员,持之以恒。

四、改革银行机构组织,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

目前我国的大商业银行普遍存在机构臃肿的问题,零售服务的营业网点多、重复设立的机构数量多、管理层次多,每个机构又都是按照存、贷、结算老三样开展业务。这种组织结构不仅管理成本大、内部分割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而且还造成了很多管理上的漏洞。同国际大银行相比较,这些银行还明显缺乏市场调研和经济预测的能力,缺乏科研创新和利用高科技手段的能力,缺乏向客户提供信息咨询和顾问服务的能力。这些能力不仅降低市场风险和减少管理成本所必要,而且也是争取顾客扩大市场份额的有力的竞争手段。银行缺乏这些能力,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随着允许利率、汇率和资产价格浮动的改革,会很快不仅在信用批发市场丧失大量利润和收益,或者产生大量严重的亏损,而且还会在零售服务的市场丧失大量的客户,最终危及到银行的生存。因此,商业银行现在必须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积极改革内部的组织机构。首先要关并一批成本大、管理难、业务量不足和严重亏损的分支机构。其次要积极利用高科技手段改进银行终端机的服务性能,取代一部分零售服务的营业网点,大幅度降低网点经营的房租和管理成本。最后还要吸收高层次的科研专业人员和聘用兼职的高级顾问,在总部增设负责市场调研和研究开发的部门,通过调查研究和学术交流,积极扩大社会联系,广泛收集信息,紧紧抓住各种有利的市场机会,规避市场风险。有条件的银行,还可以增设独立核算的信息咨询和顾问机构,对外提供咨询和顾问服务,作为积极开发市场、吸引客户和适应市场的竞争手段。

五、加强内部成本控制和风险约束

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商业银行的成本除了利息支出和管理费开支以外,还有承担的各种风险,包括经理人员的道德风险、资产价格风险、利率和汇率波动的风险,以及贷款不能偿还的风险等。我国商业银行因袭集中计划经济不讲成本核算的传统,不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业务操作人员,全都很少具备成本和风险的意识。他们不知道利率很高时大量吸收居民存款会在利率回调时变成很不利的存贷利差;不知道利率太高会在投资贷款的领域处于极为不利的竞争地位,败给外国银行;不知道外资大量流入,会压迫市场利率下降。他们也不知道市场还有很多降低风险的技术手段,积极运用,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损失。这种状况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必将成为致命的弱点。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银行进入中国,人民币的利率浮动、汇率浮动、银行的资产价格浮动,都将成为必然的趋势。在日本,日元升值曾使银行的资产大幅增加,日元贬值,又曾使很多银行的资产缩水;亚洲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很多银行损失惨重,缺乏货币保值的措施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中国的银行要适应开放市场的竞争,必须积极吸收外国银行的经验和教训,树立高度的成本观念和风险意识,改革和完善现行的会计核算和统计制度,学习各种成本控制的方法和降低风险的技术手段。这些都是商业银行高度专业化的工作,不可能简单地安排几个人,设一个部门就解决问题,而是必须聘请高级的专家,进行认认真真的研究开发,培养专业队伍和建立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六、积极扩大市场营销

中国的商业银行,论资金实力、人才网罗、经营管理、服务质量、利率成本等,都不如进驻的外国银行,惟有在向公众的零售服务领域,拥有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市场。但是随着人民币市场的扩大开放,这个市场估计不久也会面对外国银行的竞争。因此,为了保住现有的市场优势,商业银行必须采取积极的扩大市场营销的策略。首先大银行要向政府积极争取同外国银行一样的业务范围和决策自由度,以便向公众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其次要积极提高服务的质量,做好市场调研和金融创新,设计公众喜爱的金融产品,包括投资顾问、信息咨询、会计财务代理等中介业务;再次要积极开发新的市场需求,扩大消费信贷和对中小企业的投资贷款,在当前特别是要扩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最后还要利用自己的资金优势,在严格风险控制的前提下,积极参与资本证券市场的运作。提供市场融资的便利,开辟投资银行的业务,支持国有企业的产权重组和各类企业的产权交易等。在集中计划经济的体制下,银行只能从事政府明文批准的业务,现在要向市场经济转变,只有中央银行作为政府机构必须仍然服从政府授权的范围,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则要逐渐转变为只有法律明文禁止的业务不能做,其他都是合法经营的范围。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的行业政策也要转变为以保护和提高行业竞争力为首要目标的政策,不应该阻止本国商业银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各种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