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金融改革的理论和实践
5821100000076

第76章 韩国摆脱金融危机的经验和启示

1997年12月韩国继东南亚国家之后爆发严重的金融危机,震惊世界。经过韩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艰苦努力和调整,1999年韩国渡过危机,货币金融恢复稳定,经济增长恢复到危机之前的水平,摆脱危机之快也令世人瞩目。根据韩国驻华使馆财政经济参赞李斗浩先生的介绍,韩国政府摆脱金融危机的决策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中国当前要防范金融危机和继续推进财政金融制度的改革,也可以从中得到十分有益的启示。

1997年末韩国爆发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固然是来自国外金融动荡的影响。自 1997年7月泰国开始的金融危机一直影响到马来西亚、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使得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遭受严重损失,发达国家,特别是日本开始大规模抽回投资收缩贷款,影响韩国,触发韩国的金融危机。但是韩国国内还有深层次的体制原因。首先是金融监管和银行信用惯例的落后。韩国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他们的贷款不是立足于对每个企业的利润远景分析和自身承受风险的能力,而是更加看重各种政治和社会关系,造成资产质量存在严重问题,同时他们又主要以短期资金来源从事长期投资,造成资产负债的流动性比例严重失调,面对国际金融市场紧缩的影响,缺乏应对能力。其次是韩国政府对经常收支持续增加的赤字和汇率高估的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也对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缺乏足够的认识,一直把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希望寄托在产业部门的技术创新上,导致外汇储备严重不足。危机爆发前,韩国政府可以支配的外汇只有大约89亿美元,远远低于正常贸易需要保持的250亿~300亿美元的安全线。政府和银行因为外汇储备缺乏而无法阻挡亚洲金融危机扩散的影响。再次是企业间的信用关系恶化和财务管理的道德松弛。很多大小企业积极于过多借款和互相出资担保等外延上的迅速扩大,而不是致力于改善财务结构和提高生产效率,导致普遍的金融资产质量问题。1997 年韩国制造业的负债比率达到396%,而美国只有154%。最后是韩国90年代的劳动工资水平无法支持高负债的企业经营。韩国在70和80年代实行低工资政策,当时的勤勉和节约精神支持了企业的贷款经营,但是进入90年代,转为实行高工资的政策,企业的成本费用上升生产效率下降,导致经常收支持续出现赤字。1985~1995年,韩国的劳动成本增加6%,同期日本和台湾只增加了0.5%和3.5%。危机爆发后,韩元对美元的汇率从1996年的800多一下子跌到了1997年12月的 1415,国际信用评价机构发布的韩国信用等级下降了6级,韩国银行的信用等级下降10~12级,进一步加剧了危机的发展。

韩国克服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大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寻求国外借款,支持货币金融的稳定,为此被迫接受了 IMF对扩大市场开放和消灭财政赤字的要求。为了克服支付危机,1997年12月~1998年4月共向IMF商得借款350亿美元,从中国和 G_7J国家借款234亿美元,共计584亿美元。为了控制外汇流出,取消了 25%的法定利率上限,允许提高到30%。在外商投资方面,修改立法,全面扩大了允许外商投资的行业范围(达到98.9%),1999 年外商投资比上年同期增加78.3%,2000年1~4月增加了32.8%。第二个阶段是扩大财政开支,推动金融改革。首先筹集64兆韩元(约500亿美元)的财政资金,帮助银行处理不良资产,同时规定金融机构的股东、经理和有利害关系的从业人员共同分担有关的资产损失,承担民事和刑事责任。由负责财政资金的金融监管部门对有关责任人提出损害赔偿诉讼,共提出诉讼 3143亿韩元,涉案293人。其次是于1998年4月和1999年4月先后设立金融监督委员会和统合金融监督院,全权负责对不良金融机构的判定和处理。贯彻国际清算银行的资产资本比例标准,分别对各类银行机构、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制定具体的执行办法,同时制定存款人保护法,对 1998年之前的存款执行全额保障,1998年之后的存款保障2000万韩元,计划2001 年开始执行 2000万元以下的本息保障。最后是对挽救无望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通过兼并、资产负债转让、清算和破产等,执行清理整顿。到2000年4月为止,共处理440家机构,约占全部银行的30%和全部非银行金融机构的20%。

64兆韩元财政资金的运用,其中为清理整顿中的金融机构支付存款保障9 亿元;转入资产管理公司25兆元,用于按半价收购 50兆元的银行不良资产;16 兆元用于金融机构的增资和弥补资产拍卖的亏损。金融机构的资产以1998年末为基准,统计6 个月以上的拖欠 68兆元,3 个月以上拖欠50兆元,合计118兆元,选其中100兆元为处理对象,50兆元按半价卖给资产管理公司,其余50兆元由金融机构自行处理。银行自行处理的部分先冲减呆坏账准备15兆元,剩余35兆元加上按8%要求追加银行资本 4 兆,一共39兆元,财政拨付其中的19 兆元,扣除1998年1月第一银行和汉城银行已经出资的 3兆,政府实际资助16兆元。经过调整,到1999 年末,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减为66.7 兆元,比 1998年3 月的112兆减少45兆。其中卖给资产管理公司40兆,金融机构自己处理52兆,大宇公司调整新增不良资产29.2 兆,强化不良债权标准新增17.8兆元。2000年还需增加财政资金30兆,其中20兆由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回收债权来筹集,其余10兆推到2001年由财政拨付。

第三个阶段是企业、劳动保障和政府机构改革。企业改革的任务是明确主业范围,调整机构;改善会计财务结构,解除互相担保关系;强化大股东和经理层的责任,提高经营管理的透明度;抑制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循环投资和内部交易。韩国五大集团选择 7 个核心项目(成品油、化工、半导体、铁路车、飞机、发电设备、船用马达等),根据专业化分工和强化竞争力的要求进行资产互换。其余企业集团由债权银行负责推动改革,对其中的17 个集团的 303 个机构执行合并、收购或者清算,一共处理了237家。劳动保障的改革,首先把雇佣保险的适用范围扩大到所有的企业,扩大最低工资法的适用范围;然后增加对失业保障社会安全网的预算支出,由1997年的4.3兆韩元增加到1998年的6.1兆和1999年的8.3兆;最后通过劳资协议,在企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集体解散原来的雇佣关系。政府机构改革,中央政府的雇员计划用3年时间减员2.6万名,约占雇员总数的16%,1999年末已经执行1.7万名,约占11%。地方政府机构计划3年裁员5.6万名,1999年末已裁员 2.8 万名,占雇员总数的10%。这项改革减少政府预算开支1.2兆韩元。

通过三个阶段的改革,韩国的经济摆脱危机,开始了明显的恢复好转。首先是货币金融恢复稳定。外汇储备由1997 年末的89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 4月末的846亿美元;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在危机爆发前是880左右,1997年12月24日剧增至1965,2000年5 月1日恢复到1115;拆借利率由1997年的31.3%恢复到2000年5 月17 日的 5.1%;公司债券的收益率也由28.9%恢复到9%。其次是对外经济部门明显改善。贸易收支,1990~1997年为赤字667亿美元,1998~1999年转为盈余629 亿美元;外商投资,1962~1997 年总共 246 亿美元,1998~1999 年达到224亿美元;1997 年末到2000 年 3月,外债总额减少 149亿美元,对外债权增加521 亿美元,净债权达到141亿美元。然后是企业状况明显好转。通过偿还债务、增资、解除担保和禁止新增互相担保,企业的财务结构得到很大改善,利润明显上升。四大集团的平均负债比率由 1998 年末的352%下降到1999年末的174%以内;407个上市制造业公司的利润由1998年的1.3兆元增加到1999年的16.2兆元;6个最大企业集团之外,其他企业改善销售提高利润率,也由1998年的亏损9.2%转为1999年的盈利1.7%。在改造大企业的同时,中小企业和合资企业改善了借款条件,获得加快发展的机遇,新设法人对破产法人的比率由1997年的3.4经过1998年的 2.6 提高到1999年的12.3.创新企业通过韩国二板市场筹资由1998年的1.7兆元增加到1999年的3.1兆元。1999年12亿美元的出口,中小企业占了 67%的份额。最后是宏观经济形势全面好转。1999年在物价上升0.8%的前提下,GDP增长 10.7%,恢复到危机之前的增长水平;失业人数由1999年2月的178万减少到2000年2月的110万;证券市场全面反弹,1999年末的指数达到970~1000点的水平,比1997年11月末的376点上升2.5倍;1999年11月的股票市值达到 330兆韩元,为GDP的68%,也比1997年增长2倍;流入国内股市的外资增加约600亿美元,外资占有证券市场份额一年时间由13.7%提高到21.1%。

总结韩国经济很快恢复的原因,第一是强化市场规则克服传统经济关系的改革措施;第二是健全的国家财政为各项改革措施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支持;第三是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吸引外资流入;最后是比较向好的世界经济外部环境。企业制度和金融制度的改革,提高了市场透明度,金融业得以恢复信用,吸引海外资金流入。劳工和社会保障的改革极大地支持了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企业和银行改革的进度。在对外开放的方面,1998年出台的《外国人投资促进法》、取消外国人投资的行业限制、延长外国人投资的税收优惠、设置一站服务中心等政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得外国投资得以迅速增加。外部环境首先是主导世界经济潮流的美国经济持续保持良性循环;其次是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普遍开始恢复,使得韩国的海外投资带动出口,效益显著;日元升值提高了韩国产品在海外市场上的竞争力;欧共体和中国的经济继续保持稳定也有利于韩国扩大出口。但是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完全消除。最大的忧虑,一是已经很大的财政赤字阻碍进一步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物价有可能较快上升。二是世界经济的外部环境也可能发生变化,美国持续提高利率的紧缩政策对整个亚洲地区的经济恢复造成的压力正在增加。由于金融改革、增加失业保障的支出和支援中小企业发展,韩国财政的年度债务从 1997 年的65.6 兆韩元增加到 1998年的87.6兆元和1999年的108.1 兆元,财政赤字占 GDP的比重也从 0.03%增加到 4.2%和2.9%。累积的财政债务规模同 GDP的比值,1998 年为 10.4%,1999 年达到了 22.3%,但是同 OECD的平均水平69.5%相比还是可以接受的。

为了保持健全的财政,韩国计划在今后的几年里把预算支出规模每年比GDP增长率调低2~3个百分点。为了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韩国制定了重整金融产业、强化企业独立自主竞争能力和重点推进知识产业发展的计划。重整金融产业的计划除了继续完成对投信社的增资和机构调整以外,还将:(1)设立银行持股公司,减少中间管理层次,改革金融机构的内部组织;(2)改进债券市场的立法和管理,引导资金从低增长低附加值的经济部门流向高增长高附加值的部门;(3)组织柯斯达克、第三板等多层次的股票交易市场,加快经济的资本证券化进度;(4)改进企业会计、信用评估等金融市场基础条件;(5)扩充电子商务网上银行等新兴金融手段。企业部门的改革是强化责任,落实到人,促进转换经营机制和技术创新。重点强化企业自身对市场和对股东的责任,达到提高效益吸引投资的目的,而不是依赖政府的行政干预。劳动部门的改革,是要通过社会保障的调整,贯彻以人力开发为中心的生产性福利政策,强化劳动者的终身职业概念取代终身依附企业的概念。为了争取2002年进入世界数字信息产业领先国家的前10位和达到G_7国家的现代科技水平,韩国制定了由政府主导的全面发展高科技的战略,内容包括制定有关电子结算、电子会计、电子购买等法令和有关电子商务的租税、金融法令,普及数字信息技术的基础教育,政府采购引导和推广应用,鼓励创新和培养创新人才,促进产学研合作开发,培育通信软硬件、光及超导等知识经济的新兴基础产业,以及消除地区间、产业间知识信息差距等一系列具体措施。

韩国克服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启示,首先是要保持一个十分健全的国家财政,作为推动改革、防范危机、促进发展的强有力的政策工具和基本保证。其次是要按市场化的规则果断推进企业和银行的改革,改进会计规则,切断互相担保、互相借贷和落后的财务关系,强化股东和经理人的责任,以此充分提高企业经营和市场投资的透明度,吸引民间资金和外资投入。然后是要适应外部形势的变化,加快新兴产业的全面发展,高度重视 21世纪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性,提高对外的国际竞争能力。最后是要积极利用国际合作,吸收有关金融监管、资产评估和基本会计规则的国际经验,适应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争取最有利的外部条件。中国没有发生像韩国一样的金融危机,值得庆幸,但是中国的经济处在一个低于韩国水平的发展阶段上,很多导致韩国爆发金融危机的原因也在中国存在,所以中国需要借鉴韩国的经验,在加快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改革,消除存在的隐患。

注:本文根据韩国使馆参赞李斗浩先生提供的资料改写而成,所有观点和不妥之处应由作者本人承担。作于 2000 年 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