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文帝称各地生徒“多而未精”,且“未有灼然明经高第”,主要原因则是“教训不笃,考课未精”,故“今宜简省”。于是仁寿元年(公元601年)诏令“国子学惟留学生七十人,太学、四门及州县学并废。其日,颁舍利于诸州”。七月,又下令“改国子为太学”。这样,全国就只保留了一所太学,其中有博士5人,生员72人,其余中央和地方学校全部废弃,这便是隋朝著名的废学事件。
为了便于理解整个废学事件的来龙去脉,特此录载文帝在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六月十三日,颁布的废学诏令。诏曰:“儒学之道,训教生人,识父子君臣之义,知尊卑长幼之序,升之于朝,任之以职,故能赞理时务,弘益风范。朕抚临天下,恩弘德教,延集学徒,崇建庠序,开进仕之路,伫贤俊之人。而国学胄子,垂将千数,州县诸生,咸亦不少。徒有名录,空度岁时,未有德为代范,才任国用。良由设学之理,多而未精。今宜简省,明加奖励。”
对于上述的文帝废学一事,文学界多持批评意见,然而在探求导致文帝废学原因的问题上,各派却产生了分歧,大致说来,有两种观点。
一部分对文帝废学持批评态度的学者认为,导致这一事态发生的原因主要与文帝的个人素质有关,即文化素养有关。他们查阅了史书后认为文帝“不悦诗书”,乃“废除学校”,可以说是“不达大体”。
尤其是到了晚年,更是“精华稍竭,不悦儒术,专尚刑名,执政之徒,咸非笃好”。也就是说废学事件的发生,与文帝的思想认识水平及晚年喜好有关。为此,他们还进一步提出,文帝到了晚年崇奉迷信,专事佛教,故相信只有通过弘扬佛法,才能拯救苍生黎民,从而国泰民安,即是说放弃儒家的教化之学,而改投佛家的修行之术乃是导致文帝晚年废学的重要原因,确切地说就是文帝已不相信文化的政治作用了。其仁寿诏令中“其日,颁舍利于诸州”就是这种变化的体现。本身的文化缺乏素养再加上晚年的倾心佛道,便构成了隋文帝废学的原因。
而另有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另有缘由。他们指出这与隋文帝为政治国急功近利、雷厉风行的作风有关。文帝是行伍出身,干什么事都要求立竿见影。从开皇初期到仁寿初期,二十多年来的办学历程,得到的结果却是“诸生多不精励”这一事实,即是说尽管教育事业已发展了二十多年,但文帝却无法从培养的学生中找到自己所期盼的经国治世之才,对此文帝便认为办学并不能获得人才,只能使诸生“徒有名录,空度岁时”。况且这种白白浪费国家财力、人力、物力的兴教之事,竟不能培养出人才,其花费对于一向崇尚节俭的文帝来说,自然是无法忍受的。故提出“今宜简省”,仅设一太学尔。也就是说是崇尚节俭和培养无果导致了文帝废学。
同时,这些学者还批评了文帝的做法,称其是因噎废食,不懂得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而是一味蛮干,一竿子打翻了一船人,可谓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整个行为太过偏激,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文帝治国思想的单一和偏执。
目前,尽管关于文帝废学原因的探索尚有分歧,但可喜的是,这种分歧正在慢慢地缩小,激烈的论争,最终得出的将会是客观、科学的结果,就让我们对这个结果翘首以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