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包玉刚的智慧
5825300000011

第11章 最终锁定航运业

香港有天然的深水泊位和充足的码头,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由贸易的优惠条件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船队。自从一九一一年,中国陷入动荡不安之后,香港平静的水面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方便而可靠的大门。

香港有七十平方英里的港口,每年的吞吐量超过三千万吨,它已经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二次大战之后,世界经济复苏,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增多,“船运是最廉价的一种运输方式,必将大有作为。”包玉刚对自己说。

包玉刚的决定在家里掀起了轩然大波,包兆龙第一个站出来,态度坚决地表示反对,连朋友们也以为他“疯了”。

朋友劝他:搞航运虽然能赚到大钱,但正如古人所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海上风浪无常,危险极大,有多少人搞了几十年航运,到头来却落得个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的下场;再说,香港搞航运的已有几十家,他们的资本、经验以及与银行的关系,无论哪方面都比你强,你能竞争得过他们吗?

父亲阻止他:中国有句老话,叫“不熟不做”,你对航运业了解多少?买一条船动辄上千万元,你才有多少钱?你今年已经三十六岁啦,已经过了而立之年,还是别去冒那些无谓的风险,老老实实跟我一起做房地产生意吧!

包兆龙的话确实有一定道理。香港住房本来就不多,沦陷时让日本人炸掉了一部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香港人口剧增,住房困难相当严重,一家几口同挤一张床的情形随处可见,另一方面,香港未开发的土地和闲置用地数量可观,地产业前景十分诱人。

包玉刚一向尊重父亲的意见,他并没有马上反驳父亲,而是摆出事实,据理力争,他对父亲谈了自己的看法:房地产生意利润固然可观,但发展得再好,也是死的,带不走的;而船是可以移动的财产,在太平盛世,可以运货赚钱,遇着时势动荡,则可乘舟远走他乡,因此搞航运可以说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两全之策。

包玉刚回忆说:“从宁波来的人会注意到他们的优势。那里的年轻人有出海的传统,我从小对船运业有兴趣。我觉得船运业向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挑战,并可以扩展我们的进出口能力。朝鲜战争结束之后,中国大陆漫长的海岸线为我们提供了很多贸易的机会。我认为,投资航运比投资陆上更安全、更灵活自如。”

一个人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在于他发现了前人未曾发现的东西。包玉刚以其敏锐的眼光,预测到世界航运将会有一个大有发展,于是,他毫不犹豫,决定投身其中。

父亲包兆龙被儿子有根有据、合情合理的分析所说服,不再坚持其反对意见。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不赞同包玉刚搞航运,包玉刚少年时的朋友郑炜显就非常理解和支持他。

郑炜显一听说包玉刚有投身航运业的想法,立即意识到这是颇具有战略眼光的一步,他鼓励包玉刚说:“一个高明的企业家与一个赌徒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勤于学习,善于思考,能审时度势,随时捕捉稍纵即逝的机遇。”他又同包玉刚仔细分析:“你虽然没有搞过航运,但你有很多别人所没有的有利条件:你曾经在好几家银行干过相当长一段时间,在调配资金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就算是正在搞航运业的人也未必比得上你;另外,这几年你搞进出口贸易,世界各地的行情你熟悉,商场中的风风雨雨你也已经历过,所有这些对你转行搞航运都是宝贵的财富。我倒认为不一定要因循守旧,照着别人的路子走,发挥你的优势,相信会有意想不到的成就……”

朋友一番推心置腹的话,使包玉刚感到由衷的鼓舞,更坚定了发展航运事业的决心。所以说一个人的成功同自己周围的人很有关系。特别是好朋友,如果他在关键的时候支持和鼓励你,那对你今后事业的发展将会有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