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玉刚的船到达香港后,下一步就要制定发展计划,但看清一个行业的发展前景是很困难的,所以除了对自己所收集的材料进行分析外,还得请教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和事业有成的同行。于是包玉刚很自然地想到了自己的宁波老乡——董浩云,这位曾一度在世界航运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
董浩云也是浙江宁波人,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就从事海运业。一九二八年,董浩云在“天津航运公司”任职。加入此行业不久的董浩云心怀大志,渴望在航运业上大展宏图。三十年代中期,他力主创办中国航运信托公司,将当时全国各大小民营轮船公司合并,以期与外资航运公司和专营海运的国营招商局抗衡。几经筹办,中国航运信托公司终于在一九四一年三月在香港注册成立。此后,该公司将全国各大大小小的船舶统一调配,加强经营定期航线。这使得董浩云在中国民营航运业的袖地位也由此确立。
时至一九四六年八月,董浩云又在中国大陆成立“中国航运公司”。第二年,该公司属下的“天龙号货轮首航欧洲,“通平”号货轮首航旧金山,那是中国人驾驶的船舶进军远洋航运的创举。
一九四七年八月,董浩云又创办“复兴航业公司”,其后一、二年间,业务迅速扩展,属下的船舶有十余艘,形成了一个小船队。一九四九年底新中国成立后,董浩云把“中国航运”和“复兴航运”迁往台北,继续扩展自己的航运业。但公司迁册台北的最初几年,由于得不国民党政府当局的支持,董浩云的航运业经营惨淡,并一度陷入困境,董浩云也因此曾在一九五三年流露出心灰意冷、准备退休的念头。谁知,又过三年,中东战争爆发,埃及凿沉船以阻塞苏伊士运河,使国际间对远洋航运的需求大增。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越南战争逐步升级,也使世界航运业得以出现空前繁荣。董浩云的航队就此迅速扩充,形成一个庞大的“航运王国”,董浩云也因此名扬四海,被誉为“世界船王”。一九七三年,董浩云一手创办的另一家专营海运业的公司——东方海外实业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
但是,好景不长。一九七九年,董浩云因身体原因退居次席,其子董建华(即现任香港特别行政区长官)出任“东方海外”主席。一九八一年,董浩云病逝,从此“东方海外”的营业额亦大幅度下挫,业绩一年不如一年。经过多番努力,但仍然逃避不了世界航运业衰退的冲击,以至于在一九八五年面临着被清盘的命运。最后,霍英东注资十一亿五千六百万港元,重组“东方海外”的资产。“东方海外”因此得以绝境逢生。
不管怎么说,董浩云毕竟曾一度是执世界航运业牛耳的领袖人物。而在包玉刚初涉航运业之时,董浩云已是名扬四海的航运业的至尊人物,包玉刚听起他的大名来可以说是如雷贯耳。
所以,包玉刚刚刚购回第一条船,就想到要去拜访、求教于董浩云——这除了董浩云当时是他心目中的偶像级的人物外,还因为董浩云是他的“宁波老乡”。但是,当时仍然默默无闻的包玉刚尚未结识董浩云。
也许是求知的欲望充满了包玉刚的头脑,他最终还是登门造访了他慕名已久的董浩云。
包玉刚较董浩云小七岁,他第一次拜访董浩云时处处表现出对前辈的尊重,很受董浩云喜欢;加之两人同是宁波“老乡”,操起宁波话来同声同气,甚是投机。
得知包玉刚有意发展航运业,初时董浩云有些诧异。因为包玉刚造访董浩云之日,正是董浩云的船队面临困境,正等待机会重振雄风之时。加之当时世界航运业的前景并不明朗,故董浩云先是劝包玉刚小心谨慎,要审时度势之后再做长远计划。
据包玉刚后来回忆,第一次见面,他和董浩云谈了很长时间,董浩云不厌其烦地向包玉刚讲了对航运业前景的看法,自己经营航运业的心得体会,以及他自己目前船队的处境……
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谈之后,两人成了好朋友。谈完话,董浩云还设宴款待了包玉刚。
之后,包玉刚在航运业大展拳脚,而董浩云的船队也绝处逢生。两人在经营同一行业的同时,也时常保持联络,有时还聚在一起吃饭叙旧……两个宁波“老乡”在航运业叱咤风云,雄霸一方,都成为世界航运业的巨子,堪称传奇。而他们的交往和友情,也为世界航运史留下了一段佳话……
包玉刚投身航运业的时候,世界上已有不少船王级的人马,如美国的卢维克,希腊的奥纳西斯和尼亚歌斯等等。
即使在香港,包玉刚也不是涉足航运第一人。当时,香港已有好几家颇具规模的航运公司,其中董浩云更是领袖式人物,被誉为“香港船王”。
前面有外国人成功的典范,后面有本港的同行,相比之下,包玉刚只有一条旧船的“船队”不免显得有些黯然失色,甚至寒酸。有人怀疑:包玉刚就凭这么一条旧船就想搞航运业?是否异想天开?更有人打赌:如果包玉刚靠这条破船能成功,那么我愿意在香港码头上倒爬几个来回。
这个打赌的人后来有没有食言我们不得而知,但包玉刚确确实实以一条旧船(或烂船)起家,建立了一个闻名世界的“海上王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船王”。在这过程中,包玉刚靠的是什么?有人说包玉刚运气好。的确,包玉刚开始他的航运事业之后,倒也真的事事顺利,趋吉避凶,别人没能躲过的灾难他也能化险为夷。每次噩运过后,旁人不禁为包玉刚叫声:“好厉害!”然而在这“好厉害”背后,凝聚了包玉刚多少智慧和谋略!
因为看似偶然或碰运气的事情,实质是在大量的基础性的工作之中得来。偶然多了,也就成了必然。外面的人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当然都说包玉刚的成功是靠运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