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永远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所以每当我们抱怨运气不佳的时候,不要只顾着埋怨别人不给自己机会,看一看自己的鱼篓是否够大,有没有破洞;也许不是池塘里的鱼太小或鱼群不多,才装不满你的鱼篓,而是你的篓子破了个大洞,让鱼全溜走了。
你的钓鱼工具准备齐全了吗?
工具不怕多,就怕鱼群来的时候,你正好缺了一个鱼篓子。
我经常听一些人抱怨说,学历不高,找不到好工作;也有很多朋友常感叹:这工作真没劲!还有一些朋友的口头禅是:如果我能……将如何如何……
看起来,这些朋友都很郁闷,生不逢时,无从施展自己的抱负。或者说,还没有遇到机遇。但是,还有一句话这些朋友们也是知道的:机遇总是给予有准备的人。那么,当机遇来临时,你们做好准备了吗?
小松大学毕业后很快就找到工作,但是没过多久,他便对工作产生了倦怠。当时,心情不好的小松为了缓解自己的情绪和压力,常常带着鱼竿到湖边钓鱼。但是,换了好几个地方,他都没有获得好成绩。于是,他的鱼篓越换越小,到最后只拎着一把钓竿和鱼饵就出门了。
有一天,钓鱼技术不如他的同事老李约他一同去钓鱼,老王拿了一个大鱼篓,当他看见学长几乎两手空空,便塞给他一个小鱼篓。
小松摇了摇手,对老李说:“不用啦,我每次都钓不到两条鱼,用手拿就够了。”
但没想到这天却出乎意料,他们遇上了丰富的鱼群,几乎鱼饵都来不及装,那些大鱼小鱼一条接着一条地被甩上岸。
小松的鱼饵很快就用光了,幸亏老李带了许多鱼饵来。
小松看着老李装得满满的大鱼篓,自己只能用细条串住几条,不得不放弃仍在地上活蹦乱跳的鱼,懊恼不已。这事让小松很有感触,他决定重新拿起书本,开始考研,同学们都嘲笑小松都35岁了,还想考研究生,未免太晚了。
几年之后大家再次聚会,有人苦撑着小生意,有人勉强自己在不喜欢的工作环境中苦闷度日。至于小松,消息灵通的同学们说,他不仅拿到博士学位,现在更是许多公司追逐的对象。
机会的来临就像小松钓鱼一样,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来了,不知不觉的。而不是像有的朋友想的那样,会提前给你通知,机遇将于某年某月某事某刻准时来临。那就不叫机遇了。想要抓住它,需要长年累月的、艰苦的准备。
所谓准备,是与你所立的志向有关的,比如:考研、考博、晋升、转行……等等。各种志向需要的付出也不一样,大体来说,与自己当前工作有关的志向付出较少,也比较容易完成;反之,付出则较大,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我这里不说那些需要付出很多的、对人生的转向有决定性意义的准备,这样的准备有志者一般都可以做到,也无怨言。我就想谈谈,如何在日常工作中提高自己,提升自己的实力,为今后做好准备。
小张在这个方面就做得非常好。
小张在移动公司做基站维护的工作。基站的维护工作艰苦,技术含量也不高,许多朋友都以民工戏称。但是,即使在这样的工作中,小张也是兢兢业业,认真踏实地做着。小张坚持一点,只要肯注意,处处皆学问。
小张不以师傅教给的内容为学习的标准,不以达到这种水平作为目标。他是先从自己经常接触的工作开始,这样感性认识较多,比较容易学会。从基站的测试、维护开始。在掌握了常规测试的方法后,应该有进一步的思考:这样的测试方法是什么原理,为什么要这样测试,这样测试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掌握了基本的维护工作知识以后,应该进一步对所维护的每一部分进行更深的了解和剖析,这部分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设置这一部分的目的是什么,是否可以用其他的设备来替代?然后,把基站的方框图拿出来看看,搞清楚每一部分的功能、目的、工作原理。这样一来,小张对基站的了解已经比较透彻了。总体考虑一下,是否有可能改进,如果进行这样的改进,优点是什么,缺点又是什么?有些朋友可能会说:谁会让你做这样的改进啊?我并没有要你真的去改进,只是要你去思考,在纸上完成这项工作。但小张还是很认真地做了这个不是他份内的工作。
到了这一步,小张觉得基础打得差不多了,该去找机遇了,换家公司去应聘去。小张在求职书中这样说:精通基站的工作原理、目的……而且面对考官对答如流。小张很顺利地从一个基站维护人员跳槽成了一个公司中层管理人员。
现在的年轻朋友们常常考虑问题时的出发点不对,有些本末倒置。典型的想法是:如果让我做某某工作,我就能够如何如何……你就没想想,凭什么人家应该相信你?你只有在工作中证明了自己,才有可能让你做某某工作,这是标准的工作程序,绝不可能相反。就像某单位需要建一个计算机网络,面向社会招标。投标方总是要先拿出自己的方案来投标,而不是向招标方提出:只要你让我做,保证能够达到某某水平。招标方对这类事情的答复很容易想到:凭什么相信你?拿方案来证明给我看!
所以说,在工作中,处处皆学问。关键是你留意了没有?为迎接随时可能到来的机遇,你是怎样进行准备的?
现在很多年轻朋友,经常会有这样的想法或者说埋怨:如果让我干某某工作,我肯定能如何如何,干得怎样怎样……但是这样想的人从来未曾想过,老板凭什么把这份工作交给你?你未曾在他面前表现出能胜任这份工作的能力,他又怎敢轻易交给你这份工作?所以,重点不在你说自己能如何如何,而在于,你做出来看。当老板肯看到你的能力,很自然就会把相应的工作机会交给你。
小赵从学校毕业后带着憧憬和梦想只身来到北京,心里想凭着自己的文凭,在北京找个工作应该不成问题。
那天人很多,前来招聘的单位有40多家,差不多有300个岗位。不仅每个单位的展位前都挤满了人,而且走廊过道上全是人,小赵浏览了所有展位,记下了喜欢的岗位,然后排队递简历,面试。然后等通知。可一直都没有消息……
小赵陷入了深思和总结,认为自己想法太过简单,准备的不充分。随后小赵买了许多有关劳动法规和人事管理的书籍,开始充实自己。一个月后小赵终于抓住了机会:那天,小赵被一则招聘启示吸引了,“急聘人事专员,愿意从基层做起”。小赵立即投了简历,从容地坐在招聘人员面前,接受提问:“你愿意从基层也就是普通员工做起吗?你要求薪水多少?”要是在一个月前小赵肯定说不行,薪水也要的高,可一个月后的小赵清楚的知道,要想在一家单位做好必须要从基层普通员工做起。小赵做了肯定,并说“由你们决定薪水,当我能为公司做出贡献时,公司也一定不会亏待我的”。
几天后,小赵成了企业的一名试用工人。他开始仔细观察每个生产环节、人员配置等情况半年后,向公司递交了一份书面报告,就目前的人员状况及需要调整的地方做了详细的阐述。几天后总经理召见了小赵,并把我提升为人事专员,工资也涨了两倍。两年后小赵升到了公司人事副总监月薪涨到了五位数。
现在很多大学生不仅对企业要求高,而且十分高估自己。曾经遇到一位应聘者,抱着一大堆证书前来应聘,开口薪水就要月薪不低于5000元,问他为什么?答:我是高学历啊。他和很多求职者一样,不知道企业需要的是什么?
回顾自己当年的求职经历和这几年工作的感受,小赵做了一些很好的总结:求职者在进入职场前,要先做些准备。根据自己的特点对职业做好规划和定位,不要怕从基层做起,只要你有能力,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埋没、亏待你,因为企业需要的是真正的人才。才能使自己求职的道路平坦、顺利。因为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成功的经验大同小异。今天已经有许多人重复提到了一句话:机会是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的。想要有一个美好的明天,我们必须从一开始就努力计划,明确目标,并为之奋斗。相信只要我们做好准备,随时迎接挑战,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小贴士:机会永远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别人能抓住机遇,并不是运气好那么简单,那是人家长期努力埋下的伏笔。没有针对性的研究分析,哪能轻易得到结果?机会从来无声无息,你只有提前准备好抓住它的工具,才能将它收入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