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婴儿辅食的方法
婴儿在满了3个月之后,就不能单纯只是母乳喂养了,为了保证婴儿的营养,就应适当增加一些辅助食品,以促进婴儿消化系统的不断完善。
下面列举一些常见辅食的制作方法:
蔬菜泥
将菜叶洗净,去茎撕碎,放入沸水中煮开即捞起。用小勺将菜叶研成泥,去除粗纤维,再用少许植物油与盐旺火急炒即成。
苹果泥
将苹果洗净后,切成两半,用小勺轻轻刮取果肉部分,即可得到苹果泥。
香蕉泥
取熟透的香蕉去皮后放入碗中,用不锈钢小勺背用力挤压、搅烂即为香蕉泥。
鱼泥
将鲜鱼去内脏洗净,放入锅内蒸熟或加水煮熟,去净骨刺,加入调味品,挤压成泥,可调入米糊(奶糕)中食用。
菜泥
将新鲜深色蔬菜(如菠菜、青菜、油菜等)洗净,细剁成泥,在碗中盖上盖子蒸熟;胡萝卜、土豆、红薯等块状蔬菜宜用文火煮烂或蒸熟后挤成泥状,菜泥中加调味品和少许素油,以急火快炒即成。
豆腐
将煮熟的嫩豆腐稍加盐搅碎,加入粥或蛋黄中喂食。
蛋羹
将整蛋搅匀,加入温水半小杯、酱油1茶匙,盐少许,待锅内水开后再上锅蒸8~10分钟即成,应在正餐中喂,不要在两餐之间喂食。
肝泥与肉末
将煮熟的瘦肉或肝在干净的刀背和砧板上剁成泥,加调料和水少许蒸成肉饼或肝糕,直接喂食或放在粥或烂面里喂食。
红枣小米粥或玉米面粥
将红枣洗净,煮烂去皮去核,压成枣泥,放在煮好的小米粥或玉米面粥中再煮沸即可。
肉末菜粥
瘦猪肉50克,青菜2小棵,植物油10克,酱油、精盐、葱姜末各少许。1将猪肉洗净去筋、剁成细末,青菜洗净切碎。2锅内加入植物油,油热后下入肉末不断煸炒,放入葱姜末,再加入少许酱油炒至全熟即成肉末。3将炒好的肉末及碎菜加入熬好的米粥内煮沸。待温后即可喂食。
水煎蛋
鸡蛋1个,香菜1棵,淀粉少许,食盐、香油适量,鸡汤或肉汤100克。1将鸡蛋打入碗内,用筷子调匀。香菜洗净切成细碎末,淀粉溶于少量水中。2将100克鸡汤(清水亦可)放入锅中旺火烧开,倒入水淀粉收汁,待再次开锅后将鸡蛋液倒入,并加入盐、香油和香菜末,不停地翻炒,使之成熟,待其形状很像搅碎的豆腐,质地软嫩,即可出锅。
烹调时应注意将鸡蛋炒熟就立即出锅,若炒制过老,水分从鸡蛋中溢出,婴儿就不宜食用了。
苹果藕粉
藕粉30克,苹果1个,白糖20克。1将苹果洗净去皮,去核,切成细末待用,藕粉加少量清水调匀。2将苹果碎末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旺火煮开后,再用微火煮5分钟左右,然后将藕粉慢慢倒入锅中,边熬边搅拌,直至熬透明为止。3加入少许白糖,拌匀,稍凉后,即可喂食。
炸馒头片
馒头半个,鸡蛋1个,植物油50克,淀粉、食盐少许。1将馒头切成约0.5厘米的薄片。2将鸡蛋打入碗中,用筷子调匀,加入少量淀粉、精盐调成细糊状。3植物油入锅加热,然后将馒头片入鸡蛋糊中两面涂抹均匀,放入油锅内煎炸,待成金黄色时即可捞取,待凉后即可食用。
炸馒头片香脆稍硬,可以锻炼咀嚼功能。
点心
对于那些食欲旺盛的婴儿,如果每天吃2餐辅食和3次奶还觉得不够的话,可再喂些婴儿饼干、薄脆饼、水果、乳制品等点心,也不是不够就非喂不可,特别是喂了甜食后就不愿吃正餐的就不能喂,没有食欲的也不能喂。
保证婴儿大脑发育营养
婴儿从第3个月起脑细胞发育逐渐趋向高峰。为促进脑发育,除了保证足量的母乳外,还需要给母亲添加健脑食品,以保证母乳能为宝宝的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
常用的益智健脑食品有:
1.动物脑、肝、血、鱼肉、鸡蛋、牛奶;
2.大豆及豆制品;
3.核桃、芝麻、花生、松子、各种瓜子;
4.金针菇、黄花菜、菠菜、胡萝卜;
5.桔子、香蕉、苹果;
6.红糖、小米、玉米。
正确使用奶粉
近年来,调制婴儿食品的方法开始简化,因为市售的婴儿奶粉已更接近母乳的成分。冲泡婴儿奶粉的首要原则,是仔细阅读包装上的说明,各家公司生产的奶粉浓度不同,不可混淆。如果孩子完全没有吃过母乳,可以在牛奶中加入一些酸酪,以利宝宝肠内有益细菌的繁殖。多数销售的婴儿奶粉都含有足够的维生素C,然而,弗烈德·克兰纳博士用不同的实验测定之后,认为需要更多。根据他多年的经验,应用维生素C的效果非常好,向小儿科医生请教如何逐渐将维生素C加入牛奶中。
炼乳和麦乳精的喂养方法
炼乳也是用鲜牛奶加工而成的,但它是将鲜牛奶蒸发至原体积的2/5,再加入40%的蔗糖制成的,它的甜度远远高于奶粉的甜度。如把250毫升鲜牛奶浓缩至100毫升,再加相应的糖,就制成了100毫升炼乳。如果加1.5倍水稀释,其蛋白质脂肪的含量与250毫升鲜牛奶一样,但甜度太大,难于入口,于是就要再稀释4倍左右,也就说,100毫升甜炼乳要变成650毫升的奶,此时显然甜度适合小儿口味了,但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的含量仍相当于250毫升的鲜奶,可见,这个数量的营养素是远远满足不了小儿生长发育需要的,因为摄入的蛋白质、脂肪太少了。因此,炼乳虽然与奶粉都是由鲜牛奶加工而成,但对小儿来讲是完全不同的食品。炼乳不能作为小儿的主食,而且对孩子百弊而无一益;奶粉则是小儿重要的乳品,特别是没有母乳的孩子,奶粉则为母乳的替身,是小儿的主食,它的营养成分完全能满足小儿的需求。
麦乳精是不能代替奶粉的。
把麦乳精的营养成分与奶粉的营养成分作一比较。其中,麦乳精蛋白质占12%~15%,脂肪占10%~12%,糖类占65%~70%;而全脂奶粉中,蛋白质占25%~28%,脂肪占25%~28%,糖类占32%。由此可见,麦乳精中主要成分是糖类,而小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大量蛋白质、大量产生能量的脂肪均含量太少,满足不了小儿的需要,因此麦乳精不能用来代替奶粉。
麦乳精既不能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蛋白质需要,也不能满足能量需要,同时属于比较甜的食物,易破坏食欲,吃其他东西就没有胃口。因此,无论是以乳类为主食的婴儿,还是不以乳类为主食的较大婴儿,都应尽量少吃或不吃价格较贵的麦乳精,而用物美价廉的米汤、面包、奶粉、饼干等食品搭配。
配制婴儿奶食品
鲜牛(羊)奶
没有冰箱的家庭,应现制现吃,即将牛(羊)奶加糖煮沸后,倒入消毒的奶瓶。备有冰箱的家庭,可买奶瓶5个或6个,每日将牛(羊)奶全部调配好,煮沸后分装瓶中,置于冰箱内,喂时用水温热即可。
全脂奶粉
奶粉1份,加水4份,合成婴儿一次用量,煮沸装入奶瓶备用。
蒸发乳
无糖蒸发乳较鲜牛乳浓约一倍多。可将1份蒸发乳加1.5份水,加糖后煮沸备用。
蛋白奶
取鲜奶1000毫升,加乳酸钙4克,加热到80℃左右,使奶渣和奶清分离开来,将奶渣过滤至能通过奶头为准;所得奶渣加500毫升脱脂奶,调匀过滤,再加水到1000毫升,加糖,煮沸后即得蛋白奶。每100毫升蛋白奶含蛋白质4.5克。蛋白奶适用于腹泻婴儿。
脱脂奶
将鲜奶静置于阴凉处或冰箱内6小时以上,倒出上部大半,将余下的奶煮沸再连续除去浮膜,2次或3次即成。每1毫升脱脂奶约含脂肪1.0~1.5克。
酸奶
取鲜奶1000毫升,加乳酸1茶匙,或柠檬酸4茶匙,或橘子汁12茶匙。制备时先将鲜奶消毒、冷却,盛入容器,左手慢慢滴入乳酸或果子汁,右手迅速搅拌、调和,调和后,盛入奶瓶,置冰箱内备用。饮用时用水温热,不可煮沸,以免结成凝块。
脱脂酸奶
鲜奶按上述方法脱脂后,制法同酸奶,脱脂奶和脱脂酸奶适用于患肠胃道功能紊乱的婴幼儿,但因脂肪含量过低,不能满足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故不宜久用。
厚奶
厚奶有3%、5%、10%3种制法。用鲜奶或稀释好的奶粉液100毫升(约奶瓶3大格),加入米粉或面粉3克,煮沸调和,即成3%厚奶,加5克或10克米粉或面粉,即成5%或10%厚奶。厚奶适用于反刍(指喂哺后将乳液回至口内咀嚼,然后咽下)婴儿。
特制豆浆
取黄豆250克,略磨去外皮,用清水2000毫升浸泡8小时后,用石磨磨细,所得豆浆约为1500毫升,在每1000毫升豆浆中加入食盐1克、乳酸钙3克、淀粉20克、糖60克,煮20分钟后即成。
糕干粉等淀粉制品不能代替乳品
糕干粉是一种以淀粉为主要成分的婴儿食品,含糖7.9%、脂肪5.1%、蛋白质5.6%,蛋白质与脂肪的含量很低,质量也较差,因此满足不了孩子生长发育的需要。但在牛奶中加入少量糕干粉的食用方法对孩子是有益的。牛奶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其中酪蛋白约占80%,乳蛋白占20%。因酪蛋白食入人体内,遇到胃酶后形成凝块,不易消化。为此在牛奶中加入糕干粉可形成柔软而疏松的酪蛋的凝块,易于消化。
促使婴幼儿增高的营养保健措施
人的一生中,身高的增长有两个高峰时期,即婴儿期和青春期。一般小儿出生时平均身高为50厘米,1周岁后长到75厘米左右,以后每年平均增长5厘米。到了青春期,每年身高的增长上升到8厘米左右。在此之后,身高的增长日趋缓慢直至停止。因此,排除遗传等因素,要想在成人后达到应有的身高,就需要在这两个高峰期及其前后注意人体的保健和营养,尤其是婴儿期的营养更应该引起重视。
俗话说:10月怀胎。胎儿在母亲的肚子里靠的是母体的营养供应,孕妇营养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胎儿的发育。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对胎儿发育至关重要。倘若在怀孕期缺乏营养,胎儿的发育程度达不到正常的要求,就会影响将来的身高,所以孕妇应十分重视这一时期的营养摄取量。
小儿在哺乳期时,如果用牛乳或其他食物喂养,这要比用母乳喂养的效果差一些,前者小儿身高往往低于正常值。另外,喂养婴儿的一些辅助食品中,如果蛋白质、脂肪的含量较低,婴儿会显得虚胖、肌肉松软、身材矮小。因此,这一时期,首先要保证婴儿有足够的蛋白质,因为蛋白质是人体细胞增生和修复必不可少的物质,是骨骼、肌肉发育的基本成分,也是制造激素、红细胞和酶的原料。其次,要有足够的钙、磷、锌、铁、铜等矿物质,钙和磷是小儿骨骼发育的主要物质;铁和铜是造血的原料,而锌能促进核酸代谢,参与人体70种酶的合成,所以缺锌会使小儿食欲减退,并影响性发育成熟,直接导致生长缓慢。
这里应该特别强调的是,婴儿的骨骼处在迅速发育之时必须有足够的维生素D和钙,才能使骨骼向纵的方向发展,如果缺钙就会影响骨骼发育。而让婴儿多在户外晒晒太阳,日光通过皮肤合成维生素D,就能促进小儿骨骼对钙质的吸收。
由此可见,婴儿期的饮食营养直接影响到成年后的身体健康,作为父母或幼教人员应掌握婴儿的这一特点,合理调配小儿的饮食,使其摄入足量平衡的营养,才能让孩子的肌体得到健康的发育。
给婴儿多喂水
水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也是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人体的新陈代谢,如营养物质的输送、废物的排泄、体温的调节、呼吸等都离不开水。水被摄入人体后,约有1%~2%存在体内供组织生长的需要,其余经过肾脏、皮肤、呼吸道、肠道等器官排出体外。水的需要量与人体的代谢和饮食成分相关,小儿的新陈代谢比成人旺盛,需水量也就相对要多。3个月以内的婴儿肾脏浓缩尿的能力差,如摄入食盐过多时,就会随尿排出,因此需水量就要增多。母乳中含盐量较低,但牛奶中含蛋白质和盐较多,故用牛乳喂养的小儿需要多喂一些水,来补充代谢的需要。总之孩子年龄越小,水的需要量就相对越多。一般婴幼儿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约120~150毫升水,如5千克重的孩子,每日需水量是600~750毫升,这里包括喂奶量在内。
补充微量元素
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
婴儿出生3~4个月后,体内贮存的微量元素基本消耗殆尽了,特别是铁已基本耗尽,仅喂母乳或牛奶已满足不了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需要添加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鸡蛋黄是比较理想的食品之一,它不仅含铁多,还含有小儿需要的其他各种营养素,比较容易消化,添加起来也十分方便。
一般可采用下面几种方法给孩子添加蛋黄:
1.取熟鸡蛋黄1/4~1/2个,用小勺碾碎,直接加入煮沸的牛奶中,反复搅拌,牛奶稍凉后喂哺婴儿。
2.取1/4~1/2个生鸡蛋黄,加入牛奶和肉汤各一大勺,混合均匀后,用小火蒸至凝固,稍凉后用小勺喂给婴儿。
给婴儿添加鸡蛋黄要循序渐进,注意观察婴儿食用后的表现,可先试喂1/4个蛋黄。3~4天后,如果孩子消化很好,大便正常,无过敏现象,可加喂到1/2个,再观察一段时间无不适情况,即可增加到1个。
摄取氨基酸和维生素
所有天然食物,几乎没有一种单纯的食物能充分满足人体全面营养需求,不是缺少这种维生素就是缺少那种矿物质或氨基酸,因此合理的饮食应包括各种食物混合的食用,使各种食物互相补充,取长补短,但是限于种种条件无法达到目的,尤其是婴儿的食物品种比较单调,更难达到这个目的。如果长期食用某一种或几种食物,容易造成某种营养素的缺乏而影响健康,于是只能根据营养的需要在食物中额外加入某一些营养素,以补充生理的需要。婴儿强化食物就是哪些营养素普遍缺乏,就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办法制成的。在婴儿常用的适宜的食物中添加所缺营养素予以强化,从而改善食物营养价值,这是现在常用的科学制品方法。例如大米中赖氨酸缺乏,在大米中强化0.3%赖氨酸后,可使大米中可利用的蛋白质由3.0%提高到5.1%。目前婴儿食物中多数缺乏铁、钙和维生素A、D,所以就有铁强化食物和钙强化食物以及维生素A、D强化食物三种产品。这些常缺的营养素多数强化在婴儿常用的食物如奶粉、米粉、面粉或食盐中,婴儿通过食用强化食品,获得了需要的营养素,所以强化食物对婴儿是有好处的。但是,各种营养素都有一定适宜的需要量,任何营养素过量都会产生副作用,例如铁、钙、维生素A、D等过量都有毒性作用,所以不是任何食物都要强化,强化食品中的剂量也有一定的限制,各地间标准也不一样。当然能够尽可能地采用不同品种的天然食物进行合理搭配,互补有无,同样能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例如大米缺乏赖氨酸,如果把米粉加入富含赖氨酸的牛奶中煮食,营养价值就大幅度提高了,同样达到了强化食品的作用,达到合理调配生理机能的作用。
补充需要量一半的钙
婴儿在6个月以内,每日需要钙600毫克,6个月以上的婴儿每日需钙800毫克。一般地说,婴儿从食物中(母乳、牛奶等)只能摄取到钙需要量的一半。例如母乳喂养的小婴儿,全部吃母乳,每100毫升母乳中含钙34毫克,即使每天能吃进700毫升母乳,钙的含量也不足250毫克。因此,为了满足婴儿骨骼、牙齿的正常发育和全身正常代谢的需要,还要另外补充宝宝需要量一半的钙。那么怎样补充钙呢?
给婴儿补钙有2个途径,1在婴儿食物中添加钙,如市售的配方奶粉、婴儿营养奶米粉、奶麦粉等都含有钙,2用钙剂补充。后者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那么选择哪种钙剂好呢?现在钙制剂品种繁多,不下200余种,补钙成了一个热门。选择钙剂时,1要看钙剂的含钙量;2要看钙剂的溶解度,只有易溶于水的钙剂吸收才会好;3是安全无毒无副作用;4是价格适宜。医疗保健单位的医生会根据原则帮助父母们选择适宜的钙剂。目前市售的一种用牡蛎壳煅烧后直接制成的“活性钙”是不适宜给婴儿用的。其含钙量虽高,但溶解性差,所以吸收率低。还由于其碱性重,对宝宝的胃有刺激,长期喂服会使宝宝胃口差。此外由于近海污染的缘故,牡蛎壳中含有对健康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如铅、铝、汞等,长期服用会产生蓄积中毒。所以给婴儿补钙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宜自行采购,也不要认为价格贵的就是好钙剂。
补充钙剂的同时应该补充维生素D,这样钙才能很好地吸收和利用,否则大部分喂进的钙都由肠道排泄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新鲜蔬菜和水果,因婴儿不能食入蔬菜,所以容易造成维生素C的缺乏。一般每100毫升母乳含维生素C2~6毫克。但牛奶中维生素C含量较少,经过加热煮沸,又被破坏了一部分,就所剩无几了。所以要注意给孩子增加一些绿叶菜汁、蕃茄汁、橘子汁和鲜水果泥等。这些食品中均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C在接触氧、高温、碱或铜器时,容易被破坏。因而给孩子制作这些食品要用新鲜水果蔬菜,现做现吃,既要注意卫生,又要避免过多地破坏维生素C。
补充维生素E
孩子在发育过程中,机体为了对抗在运动时下肢持重线不正,下肢肌肉韧带过度收缩和牵拉而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便堆积了较多的代谢产物,如乳酸等。而在休息时,由于局部张力降低,血流量增多,有利于代谢产物的消除,并形成了一个相对的从缺血到再灌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组织内部产生了有高度活性的氧游离基。这种游离基的剧增,使细胞膜发生脂肪过氧化反应,而这一反应损害了细胞膜的完整性,因而引起局部疼痛。维生素E是一种抗氧化剂,它对氧游离基发生作用,起到清除氧游离基的作用,稳定了细胞,因而有治疗生长痛的作用。维生素C也是一种抗氧化剂,适当应用也有裨益。维生素E剂量为每次5~10毫克,每日3次,一般1~2个月后孩子不会再感到下肢疼痛。疼痛完全消失后再服用一段时间予以巩固。
补充碘、铜、硒等微量元素
碘缺乏时可引起甲状腺肿大,引起“大脖子病”。孕妇缺碘会使胎儿生长迟缓,造成智力低下或痴呆,甚至发生克汀病(呆小病)。一般来说,碘来自海产品,海带和紫菜中含碘丰富。现在用碘强化食盐,发病率大大降低,成人每日约需碘100~200微克,孕妇、乳母、婴幼儿应适当增加碘的摄入量。
铜与造血、婴幼儿发育有关。婴儿大约每天每千克体重需0.05~0.1毫克铜。一般来说,铜来自肝、牡蛆、肉、鱼、豆类、有壳果等中,大多数动物和植物性食品中都含有铜。长期腹泻、肠吸收不良以及因病不能进食采用肠道外供给营养时可发生铜缺乏症。缺铜的婴儿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贫血、面色苍白、厌食、腹泻、肝脾肿大及生长发育停滞。可口服1%硫酸铜溶液,每天1~2毫升。
硒是动物性食物的重要成分,其主要功能在于组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参与代谢,先天性愚型、克汀病、心肌病患儿中硒含量降低,而小儿糖尿病硒含量升高。有报告说硒对致癌物起抑制作用。
另外,钠、钾、氯、镁等也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矿物质,它们在体内与酶、激素、维生素、核酸等一起保持生命的代谢过程。
婴幼儿服用维生素不宜过多
尽管儿童必须从食物中获取维生素以保证身体生长发育之必需,但又不可多服,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容易吸收后沉积在脂肪中,会引起不良反应,甚至产生中毒。
维生素D中毒症
一些父母怕小儿得佝偻病,常给孩子多服鱼肝油精等含维生素D的药剂,这样易引起中毒,症状是:食欲减退、消瘦、尿频、但尿量不多,还有低热、便秘、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表现为精神抑制、运动失调。
维生素A中毒症
若儿童大量进食猪肝、鱼肝、浓缩鱼肝油,即可引起急性或慢性维生素A中毒,中毒症状是:骨痛、皮肤粘膜改变、颅内压升高等。
其它维生素中毒症
此外,过量服用维生素E、维生素K也可出现不良反应。大量长期服用维生素C,可出现草酸结晶尿,而有尿频,血尿,甚至尿闭等严重反应。
总之,服用维生素不可过量,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否则,会适得其反。
多吃有利于保护孩子眼睛的食物
要多吃点养肝明目的食物
山药 常食之,既可粥食,又可做菜,还能蒸吃。
猪肝 能补肝、养血、明目,每100克猪肝含维生素A8700国际单位。可用猪肝100克,枸杞子50克,共煮熟,食肝喝汤。
羊肝 味甘苦,性凉,能益血、补肝、明目,尤以青色山羊肝最佳。可用羊肝做羹,肝熟入菠菜,打入鸡蛋,食之。
青鱼 鱼中佳品,滋肾益肝,对视物模糊效果较佳,可常做菜食之。
蚌肉 味甘咸,性寒,滋阴、养血、明目,可炒食或煮汤。
鲍鱼 虽称作鱼,其实乃是一种单壳贝类,其营养和药用价值都非比一般,其壳称“石决明”,有平肝明目之效。用时研末,同猪肝共煎,有益于眼。
常食富含胡萝卜素的食品
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前身,在人体内能转变成维生素A。维生素A有维持眼睛角膜正常,不使角膜干燥、退化以及增强在无光中视物能力等作用,此类食品主要有青豆、南瓜、番茄、胡萝卜、绿色蔬菜等。
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亦应多吃
维生素B2能保证视网膜和角膜的正常代谢,若缺乏,则易出现流泪和眼发红、发痒等症状。一般来说,瘦肉、扁豆、绿叶蔬菜含维生素B2较多,应多吃一点。
更要常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品
因为维生素A缺乏,可致角膜干燥、怕光、流泪,重者眼睛结膜变厚,甚至夜盲或失明。鸡蛋黄、羊奶、牛奶、黄油、猪油、各种鱼类肝脏含维生素A较多,可多食之。
上述一些食品对保护小儿眼睛非常有效,要多吃一点,尤其是眼功能差时,更要注意。而辛辣、太热、肥腻之食,不利于眼睛,最好少食。
为婴儿选择良好睡觉姿势
选择合理枕头
婴儿大部分时间处于睡眠状态,因此枕头要合理地选择和使用。
婴儿到3个月后,就开始学抬头,趴着时能用双肘支起上半身,颈部脊柱开始向前弯曲,胸部脊柱渐向后弯曲,同时,躯干生长加快,肩部增宽。为了维持睡眠时脊柱的生理弯曲,保证体位舒适,应在出生后3个月给婴儿使用枕头,这样婴儿才感到满意。
婴儿枕头不宜过大,要轻便且吸湿透气。可用荞麦皮或用后晒干的茶叶装填枕芯。枕头高度以3~4厘米为宜。
不要让婴儿使用成人枕头,因为成人枕头往往过高,不仅睡起来不舒服,而且久而久之会出现驼背、斜肩等畸形。另外,头部抬得过高,颈部过度弯曲会使气管受到压迫,造成呼吸不畅、容易惊醒等等。因此,最好购买或自制婴儿专用枕头,这非常有利于婴儿的成长和发育。
培养睡眠姿势
宝宝睡觉姿势没有固定模式,可以任其自然。由于受惯性影响一般说来刚出生不久的宝宝总是保持着胎内的姿势,手脚屈曲,略低头,朝哪个方向睡的都有。父母安排宝宝什么样的睡觉姿势都可以,但要注意宝宝睡觉姿势的卫生要求:1要注意有利于呼吸,防止发生意外,如呕吐、被褥压盖造成窒息;2防止头颅变形。
防止宝宝睡觉呕吐 出生时间不长的宝宝容易呕吐,所以才出生后头几天的宝宝可采取头低侧卧睡,在肩背部垫块小毛巾,万一呕吐也会流出,不致将呕吐物吸入气管造成窒息。每次喂奶后要注意先拍背,待宝宝打嗝,表示已排出胃中吸入的空气,然后再让宝宝睡,通常这时也采取侧位,先向一侧,再向另一侧,避免经常朝一侧睡造成头颅变形,侧位睡眠时把耳朵放平,不要把耳廓压向前方。
防止宝宝头颅变形 宝宝的头颅骨是较软的,受压会变形,头颅里面是脑组织,头颅腔大些,脑组织发育的空间也大些。从科学道理上讲,圆形的容积是最大的,如果把头睡成扁头、歪头,颅腔的容积就会略微缩小,外形也不好看了。所以宝宝睡眠时要经常改变睡眠方向,不要老朝一个方向睡,避免头部变形。如果头部已经睡得左右不对称,那么就要设法使已经扁下去的一侧头部不再承受压力,可在宝宝下面支一个小枕头或小米袋,让头形慢慢纠正过来。让宝宝从小就保持美丽的外表,长大自然就非常漂亮。
婴儿背和抱的正确姿势
婴儿不同姿势的抱法
抱起仰卧的婴儿 如果婴儿仰卧睡在床上,需要抱他起来时,只用一只手慢慢地托住婴儿的下背部及臀部,另一只手慢慢托住头及颈下方,再慢慢地把婴儿抱起,使他的身体有依靠,头不会往后仰。再把他小心地转放到肘弯或肩膀上,使头有依靠,不至于耷拉着身子和头。
抱起侧卧的婴儿 如果婴儿侧着睡在床上,需要抱起他时,可用一只手慢慢地托住他的头颈部下方,另一只手慢慢托住他的臀部。再把婴儿挽进手中,确保他的头不耷拉下来,再轻轻地慢慢地把他托起,让他靠住你的身体,然后用前臂轻轻地滑向他的头部下方,使他的头靠在你的肘部,让他感到有所依靠。
抱起俯卧的婴儿 如果婴儿俯卧着需要抱起他时,用一只手慢慢地托住他的胸部,并用前臂支住他的下巴,再用另一只手放在他的臀下,然后慢慢地抬高他,使他面转向你,靠近你的身体;用另一只支撑他头部的手向前滑动,直至他的头舒适地躺在你的肘弯上;另一只手则放在他臀下及腿部。这样,他好像躺在摇篮里一样,感到很安全。
放下婴儿
用一只手置于婴儿的头颈部下方,用另一只手抓住他的臀部,再慢慢地、轻轻地把他放下。在放的过程中一直扶住他的身体,直到感到他已落到床褥上为止。然后从婴儿的臀部慢慢地抽出手来,再用抽出的这只手慢慢地抬高他的头部,使另一只手能够抽出来,再轻轻地放下他的头,不要一下就把他的头放在床上,或把手臂抽得太快。千万别让婴儿受到惊吓,否则婴儿会出现夜哭的。
用背带兜抱婴儿
若想把婴儿带出去走走,或者需要腾出手来做点家务事,使用背带来兜抱婴儿是最好办法。其优点在于安全可靠,简便灵活。可以让别人帮助穿上带背或脱下,又可在无人帮助时自己穿上或脱下。同时,在母亲的走动时,也可以使婴儿获得安抚和亲切感,增加母子感情交流。在母亲背带兜抱活动中还可使婴儿得到运动,有利于生长发育。用背带兜抱婴儿的方法如下:
在腰部扣紧腰带。如果感觉不合适,可在前面扣紧再转回腰部。再抱起婴儿,让他靠住你的肩膀,然后一只手托住他的头后部。坐下来,身体向后倾,让你的胸腹部支撑着婴儿,再向上拉起兜袋,让婴儿的腿穿过兜袋的洞(但不要用手去拉),用一只手托住婴儿,再用另一只手把肩带拉到你的肩膀上,当你坐直身体时,婴儿的重量就逐渐落到背带上。当你需要把身体向前倾时,你要用一只手把婴儿的头托住,以免婴儿因自己不能支撑而头部后仰。
脱背带的方法与穿背带的方法相同,只是反着做而已,但需要非常注意婴儿的安全,千万别把婴儿摔着或者吓着。
保护婴儿眼睛和耳朵的措施
保护婴儿的眼睛
婴儿的眼睛十分娇嫩、敏感,极易受到各种物质侵袭,因此需小心保护,让孩子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
讲究眼部清洁,防止疾患感染 婴儿的洗脸用品,应有专用的毛巾和脸盆,并且经常保持清洁。每次洗脸时,可先擦洗眼睛,如果眼屎过多,应用棉签或毛巾沾温开水给轻轻擦掉。婴儿毛巾洗后要放在太阳下晒干,不要随意用他人的毛巾或手帕擦拭婴儿眼睛。婴儿的手要经常保持清洁,不要让孩子用手去揉眼睛,发现婴儿患眼病,要及时治疗,按时点眼药。
防止强烈阳光或灯光直射婴儿眼睛 婴儿室内的灯光不宜过亮,到室外晒太阳时,要戴遮阳帽以免阳光直射眼睛。平时还要注意不带婴儿到有电焊或气焊的地方,免得刺伤眼睛,引起眩目。
防止锐利物刺伤眼睛及异物入眼 婴儿的玩具要没有尖锐棱角的,不能给婴儿小棍类或带长把的玩具。要预防尘沙、小虫等进入眼睛。一旦发生异物入眼,别用手揉,可滴几滴眼药水刺激眼睛流泪,将异物冲出来。
成人患急性结膜炎时,要避免接触婴儿 眼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婴儿去公共场所,以免感染。如果父母患上眼病,那么应及早为婴儿预防。
保护婴儿的耳朵
听觉功能,是语言发展前提。如果耳朵听不到声音,就无法模仿语音,因而也就无法学会语言,这就会成为聋子,这对婴儿的智力发育极为不利。因此,保护好婴儿听力的重要性是非常明显的。为此,必须对下列方面加以注意:
1.慎用链霉素、青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能够引起听神经中毒的抗菌素,这些药物可以导致耳聋,即使非用不可,也应少用。
2.防止疾病发生。麻疹、流脑、乙脑、中耳炎等疾病都可能损伤婴儿的听觉器官,造成听力障碍。因此,要按时接种预防这些传染病的疫苗,积极治疗急性呼吸道疾病。
3.避免噪声。婴儿听觉器官发育还没有完善,外耳道短、窄,耳膜很薄,不宜接受过强的声音刺激。各种噪声对婴儿不利,会损伤婴儿柔嫩的听觉器官,降低听力,甚至引起噪声性耳聋。
4.不要给婴儿挖耳朵,不要让婴儿耳朵进水,以免引起耳部疾患。
5.防止婴儿将细小物品如豆类、小珠子等塞入耳朵,这些异物容易造成外耳道粘膜的损伤,如果出现此类问题,应该去医院诊治,千万别掏挖,以免损伤耳膜耳鼓,引起感染。
训练婴儿的手指
孩子的智慧在他的手指上。手不仅是运动器官,也是智能器官。俗话说“心灵手巧”,要锻炼孩子的智力,就要让他尽量多触摸各种不同质地、形状的玩具。如小铃铛、积木块、塑料球等东西,还可以给他看一些颜色艳丽的图画,以丰富他的视觉发展。这种手眼协调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技能,需要宝宝大脑皮层中的感觉中枢与运动中枢协调配合。
将色彩鲜艳、有响声、稍大一些的玩具,固定在他床的上方,宝宝稍用力就可以触摸到的位置。每次吊放2~3个,隔几天再换几个新鲜的玩具。这样孩子不但能注视玩具,还能够取到玩具,增加了孩子的兴趣。也可以用镜子逗引他,这样可锻炼他抬头挺胸,来观赏镜中的自己。锻炼孩子努力用上臂支持身体的能力。
训练婴儿感官及体能
3个月的孩子由于神经系统的发育,双手抓握东西已出现了随意性的变化,去抓自己想要的东西。对颜色有了初步的分辨能力。视觉也有了一定的发展,视野范围由原来的45°扩大到180°。在语言上也有了一定的进步。根据这些特点,可以在孩子床上距离孩子能用手抓到的高度系上各种色彩鲜艳的小玩具,当婴儿伸手去抓时,玩具被碰得来回摆动,发出声响,孩子会很高兴。由此锻炼孩子的眼、耳、手的协调能力。另外可以让孩子趴在床上或桌子上,孩子的双手可以支撑起上半部身体,头部也能抬高,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的发育,也为以后的爬行打下了基础。此时,还可以在孩子面前放一些能引起他注意的玩具,让他用手去抓,使颈部、胸部肌肉都在用力,从而锻炼这两部位的肌力。还可以锻炼孩子坐在妈妈的怀中,但时间不能太长。孩子处在坐位时,头还有点摇摆不定。但也有的婴儿颈肌比较发达,立抱时,头能很稳。为了锻炼孩子的手劲,可以先把哗啦棒放在他手里,开始时,孩子握住的时间很短,以后逐渐能握很长时间。
要经常和孩子多说话,虽然孩子还不会说话,也不理解语言的意思,但是反复地把一些语言输送到孩子大脑皮层贮存起来,可以为以后的语言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婴幼儿系列健身操
3个月的孩子要保证有室外活动的时间,在天气好的情况下,可以在室外活动10~30分钟,家长要坚持给孩子做操,除了前面学过的动作外,可以增加2个动作。
伸展运动
准备姿势:婴儿仰卧,母亲双手握住婴儿手腕,把婴儿两臂放在体侧。拉婴儿两臂在胸前呈前平举。掌心相对;然后使婴儿两臂向两侧斜上举;再拉婴儿两臂在胸前呈平举,掌心相对;最后还原。以上动作重复2遍。
两腿上举运动
婴儿仰卧,母亲拇指在下,其他4指在上,握住婴儿小腿,使两腿伸直。把婴儿两腿上举,与腹部成直角,然后还原,连续做2遍。
预防及治疗婴儿眼病
红眼病的治疗
婴儿的抵抗能力很弱,很容易被一些传染病所感染,特别是红眼病,婴儿极易被感染。红眼病是一种由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的结膜、角膜炎,多发生于7~8月份,发病快,传染性强。发病后表现为眼红、分泌物多、怕光、流泪、眼痛。红眼病是通过接触病人的手巾、洗脸水传染的。病程从数日到2周。发病时应保持眼睛的清洁卫生,双眼滴抗病毒眼药水,即可治愈。
还有一种红眼睛称“暴发火眼”,是细菌感染的一种很容易传染流行的眼病。多表现为眼睛发红、怕光、流泪、有粘液或脓性分泌物,分泌物多时可使上下眼睑粘在一起。病程1~2周。局部点抗生素眼药水,如氯霉素眼药水,每2小时滴1次,也可口服抗生素治疗。
这两种眼病,都是通过接触传染的。预防红眼病主要应注意个人卫生,婴儿应有单独使用的毛巾、脸盆,不要与他人合用。不要与有红眼病的人接触。努力切断婴儿与病源接触,就会预防红眼病发生。
斜视眼的预防
婴儿3个月左右,眼球转动都是没有目的的,婴儿双眼的运动是不一致的。随着婴儿年龄增长,视觉发育逐渐完善。宝宝在满月后,眼前突然出现物体就会引起宝宝闭眼,即出现保护性瞬目,宝宝的眼睛是否斜视。可以采取下面方法来判断。
用安有聚光灯泡的手电,放在距离宝宝脸前约30厘米处,照在宝宝两眼间的鼻梁根部,同时逗引宝宝注视手电。这就会在宝宝的两眼珠上出现很小的反光点。没有斜视的宝宝反光点分别位于两个瞳孔(黑眼球)中央。如一只眼睛的反光点还在瞳孔中央,另一只眼睛的反光点偏向耳朵一侧,可能是内斜视;如一只反光点还在瞳孔中央,另一只眼睛反光点偏向鼻子一侧,可能是外斜视。这种检查可多做几次,如果每次反光点都不在瞳孔中央,就应到医院眼科就诊了。
斜视不仅影响孩子的容貌,而且导致宝宝视功能发育异常。一旦确诊斜视,应及时预防,并认真做好治疗。婴儿的眼肌处于发育状态,一些不适当的护理可导致斜视发生。如有的妈妈喜欢在宝宝的睡床上中间系一根绳,悬挂宝宝喜欢的玩具,逗着让宝宝经常看,时间长了,就可能导致内斜视。
预防方法是应将玩具悬挂在床栏周围,并将宝宝特别喜欢的玩具经常更换位置;如果宝宝床一侧是窗户,那么宝宝头的方向要经常变换,因为宝宝喜欢看亮的地方,以免长时间向一侧方向看亮处引起斜视眼。
及时预防接种
孩子在2个月时已经服用了小儿麻痹糖丸(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的第一丸,3个月时要继续服用第二丸。
从本月开始,要给孩子注射三联针(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剂)。这种预防针要打3次,每次间隔30天,在3个月内连续注射完毕,才能达到预防的目的。为什么这种针要连续打3次呢?因为注射1次产生的抗体维持的时间较短,必须连续注射,才能使机体产生一定的抗体,达到足够的抗病能力。注射三联针后,大部分孩子都有轻度的发热反应,这没关系。如果体温超过38.5℃,可服一次阿鲁退热药,1~2日后体温可恢复正常。什么情况不能注射三联针呢?孩子发热不适的情况下暂时不能注射,待病愈后再注射。另外,有过敏体质的孩子、脑神经系统发育不正常的孩子、脑炎后遗症或癫痫的孩子均不能接种,以免发生抽风等意外情况。
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方法
百日咳是一种儿童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典型症状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并带有吸气性尾声或伴有呕吐,并发症多且严重。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白喉是由白喉杆菌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症状为在咽、喉、鼻部等处形成白色假膜,白喉杆菌产生强烈外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全身中毒症状;破伤风为破伤风杆菌所致。当机体受到创伤时,或产妇分娩时使用不洁用具剪断脐带,破伤风杆菌可侵入伤口,在缺氧的条件下生长繁殖,分泌外毒素,引起以肌肉强直及阵发性痉挛症状为特征的神经系统中毒症状,病死率较高。目前使用百日咳疫苗、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即百白破三联疫苗来预防以上3种疾病,免疫效果好,使发病率明显下降。接种对象:出生3个月~6岁的儿童作全程免疫。婴儿出生后3个月注射第一针,连续打3针,每次间隔1个月。第3针后,间隔10~14月注射第四针。北京地区,在小学一年级接种白破二联(白喉、破伤风类毒素),初中一年级、高中三年级接种白类(白喉类毒素疫苗)均为加强免疫提高机体的免疫水平。百白破三联疫苗在接种后,局部可有红肿、疼痛或硬结,婴儿可哭闹不安,伴有发热。发热程度不一,但一般持续1~2天。若发热超过38℃可服退热药。个别婴儿局部硬结不能吸收而形成脓肿,这种脓肿为无菌性脓肿,需到医院诊治。
预防早期肥胖症的方法
在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各种营养品不断诞生的今天,一些家长往往不注意孩子营养的均衡,因而造成“小胖子”也越来越多。这些肥胖的小儿到成年后各种疾病的隐患也就越多。
什么样程度才叫肥胖呢?医学上通常把超过同龄同身高正常体重20%的儿童称为肥胖症儿童。过多的脂肪不仅对机体是一个沉重负担,对心理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
肥胖的小儿不爱户外活动,在小儿群体中易成为同伴们取笑的对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容易在心理上产生压力,出现自卑感,形成孤僻的不良性格特征。到成年后还会给生理健康带来许多隐患。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肝胆疾患及其一系列与之密切相关的疾患。
肥胖小儿由于脂肪组织过多,皮肤皱褶加深,若护理不当容易因局部潮湿引起皮肤糜烂或产生疖肿。
小儿肥胖并不是健康的表征。在婴儿期尤其是从胎儿第30周至出生后1岁末,是脂肪细胞增殖活跃期,若此时营养过盛,可使过多脂肪细胞一直留在体内,因为这些脂肪细胞体积大,基数过大,引起的肥胖症难以治愈。因此肥胖症应早期预防。
此外,小儿肥胖与遗传有关。父母中1人肥胖,孩子出现肥胖率约为40%。若父母双方均为肥胖者,小儿肥胖可达70%。预防肥胖对有肥胖家族史的孩子尤其重要。
预防方法主要有:
1.坚持母乳喂养至少4个月。
2.最好6个月前不喂固体食物。
3.合理喂养。营养品种多样化,均衡热量摄入应按照月龄需要喂养,保证正常生长发育为好。
4.1~3岁期间饮食需要有规律,不要用哺喂的方法制止非饥饿性的哭闹。
5.小儿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大量蛋白质供应,对于肥胖孩子要控制其动物性脂肪和糖类的摄入,注意及早锻炼身体,多活动。第4个月的婴儿有的已开始萌牙,在语言发育和感情交流上也进步较快了,对周围的事物也有较大的兴趣,所以要加以保护和引导。在喂养方面可添加固体食物,这标志着孩子的成长迈上了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