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在哪里?
元就是最初,就是开始,就是一。人为寻找一切存在之元,伤透了脑筋。老子认为存在之元是一团混沌的道,宗教则认为存在之元是上帝,牛顿把存在之元看作第一推动力,他找不到第一推动力,最后还是找到上帝之手。
人为什么要寻找元?那是由人认识事物的方式或思维方式决定的,人认为一切都有一个开始,人必须为一切的存在设置一个开始的点,这个点被拟定为“一团混沌”的“道”或者为“奇点”的“大爆炸”,这之前的存在呢?是“无”和“黑洞”。之前的之前呢?这思维的逻辑黑洞让人无法自拔。
人固执地认为元是一种物质性存在,物质还是人的思维依附,没有物质,思维就无法进行。作为物质的存在,一切就必然有开始,人无法接受没有开始的存在。人寻找元,实际是在寻找质,寻找一切的本质,人被一切存在的本质之谜困扰着,寝食难安。
物质观是人最初级的认识,也几乎是人越不过去的障碍,所以,才有了元的想象和寻找。殊不知,这个想象和寻找才是开始的元。元在哪?元就是思维到元的意识,意识在哪?意识在精神。精神在哪?精神在心。心在哪?心在自我。自我在哪?自我在生命。生命在哪?生命在感知。感知就是元。感知以前,一切皆无;感知开始,一切皆有。感知诞生有,有就是一切存在。物质、生命等只是有的一部分。感知到就有,感知不到就无。无里面包括可能感知到的,是暂无;无里面包括不可能感知到的,是永无。
人以为的元是不存在的,一切没有开始,也不会有结束。但感知有开始和结束,所以,感知才是存在的始和终。我们感知到的一切都始于现在的感知,无论多少年代以前还是多少光年以外,时间和距离都只是人的错觉,对于感知,一切都只在于发生,在于信息的运动。时空的秩序是人为的设置,感知只在于感知运动,不在于人为的记录与整理。过去和现在;开始和结束;远和近;大和小;多和少等都只是方便于人的经验记忆和认识整理,绝非事物的本来形态。人被自己的方便认识误导,以为这就是存在的根本形态,这实属自我意志的主观行为,与事物的本来完全无关。事物只存在于感知中,并不存在于认识中,认识是人为自己开设的方便之门,认识常常扭曲事物,这就是认识理论一再被证伪的原因。
人们肯定会问:感知怎么开始的?感知开始于一种方式和规则,这种方式和规则一开始,全部的暂无就已经存在了,感知的生命就一点一点把暂无变成有,而人的认识选择性的把握了有,把这些有整理成时间和空间下的世界。感知的方式和规则来自哪里?来自于感知以外的永无,这是我们永远无法感知的,因此,妄加猜测是毫无意义的。
存在开始于一种规则,所以康德那句话应该改为:给我一个规则,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
宇宙新观
宇宙怎么开始?怎么产生?这似乎是个科学问题,科学要回答这些问题要靠仪器、算式、数据来证明,这纯粹就是将科学逼上绝路,一头扎进无穷无限的困境。当然,吊诡的是,科学并没有因为不可能而却步,相反非常亢奋,真以为自己的数据可以解释一切,比如兴奋地发现宇宙大爆炸的奇点。但人们却不关心奇点的存在,却关心奇点为什么存在?奇点之前有什么?语塞的科学只得尴尬地回到天文数字里。
将奇点当作上帝掷出的骰子是不负责任的搪塞,将奇点看作是偶然产生更是害人不浅,如果一切出自于一个偶然,那此后所有的荒唐都有了当然的理由。但是,真要在物质来由的理论上穷追不息,那科学将如必死之士一去不返。
更致命的是这样的宇宙观给人带来的生存立场和生存态度,科学可以把宇宙暂时关进实验室里,但人不行,人没有明确的宇宙观以什么立场和态度去生活?于是,人在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看来宇宙不是物质问题,也不是精神问题,人们在这两个观念上已经吃够了苦头。宇宙观是生存的根本问题,是人的生存根基问题。人具有什么宇宙观就具有什么生存立场和生存态度,这跟科学方法没有关系,跟人成为什么人、构成什么生存形态有直接关系。
人追问宇宙的起源有什么用?绝不是为给科学答案交卷,人是在质疑自身为什么成为现在,是人为了弄明白自己是什么。宇宙是人的始祖还是人生存的家园?前者是人的推测,后者是人所处的事实。人与宇宙的关系是来源关系还是对应关系?
宇宙怎么开始存在和人怎么知道宇宙存在的开始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问题,人肯定是从自己的感知中获悉了宇宙存在的开端,人进而猜想自己感知以前宇宙的存在。感知中的宇宙从感知开始,感知以外的宇宙谁知道它怎么开始?感知外的宇宙怎么让人感知?这是逻辑的难题,因为人无论如何不能到达感知以外,只能最大限度地扩展感知。感知有始点吗?回答是肯定的,现在就是感知的始点。人追究宇宙的始点不是和科学较劲而是和逻辑较劲,逻辑上宇宙永无始点。
人无奈地只能回到感知的范围以内,人可以一再扩大感知的范围,但人永远无法超越感知。所以,一切都只能从感知开始,到感知结束。而人感知到的一切,无论简单还是复杂,都是感知的结果,人总是误以为这个结果没有限制,是所谓“客观存在”,对人以外的所有对象都同样存在。这当然是个误会,人感知到的宇宙只对于人有意义。
所以,人的宇宙观只能是现在观,只能是人的感知观。宇宙始于感知,终于感知,这不是科学能够证明的,也不能由逻辑来证明,只有人本身能够证明,人的感知生存能够证明,只有人能对自己证明。这绝不是唯心主义观念,宇宙的存在相对于生命的感知,并不是相对于人的精神意志,人只有作为生命感知的一员才能具有正确的宇宙观。
宇宙只相对生命的感知存在,其余的猜测虚构均毫无意义。人尽可感知宇宙无穷的奥秘,但不可再将宇宙推给客观、上帝甚至偶然。这个宇宙必然存在,因为感知它的主人——生命和人已经存在。现在已经存在,所有的存在都只能指向现在,现在包含了所有的存在。
宇宙存在于哪里?
宇宙存在于哪里?存在于空间中,空间存在于更大的空间中……这样无限重复循环的回答让人不满意也不服气,因为这既挑战了逻辑也挑战了人的想象力,无限无形,无始无终总是不可想象的。
宇宙存在且不论,这空间或更大的空间与无限的空间怎么是注定的存在?它怎么就注定存在了?人怎么认定它的存在?这是注定没有答案的,因为宇宙与空间都是人感知到的,除了人的感知,它们得不到任何其他的证明。宇宙的存在与空间的无限都是感知的属性决定的,因为感知无限,它们就是无限的;如果感知有限,它们就是有限的。
人们注意到宇宙及空间的存在,这是注意到了感知的内容,但人却有意无意忽略了感知本身。宇宙及空间的存在现象与人的感知认识无关吗?是无论如何感知宇宙空间都一样存在?还是正因为在人这样的感知中,宇宙及空间才如此存在?如果存在另一种感知,宇宙及空间会不会是另一种存在?
这不是牛角尖里的问题,这是人的存在之本,人因何存在的根本问题。能证明宇宙及空间与感知无关,那是一种世界观;如不能证明宇宙及空间与感知无关,只能证明与感知相关,那将是另一种世界观。这不是科学证明的结果问题,这是人与宇宙的关系问题。
字宙及空间是绝对的存在还是感知的存在?应当不难得出答案,因为除了感知方式和感知关系,人不可能与事物有其他认识方式和发生其他关系。
那么,宇宙及空间是存在于人精神意识中的内容吗?那在人的精神意识产生之前,宇宙及空间存在吗?事物存在于感知中,事物与感知是同时一体的存在,众生命与人的生命是感知体,最初的生命包括人的生命与宇宙及空间同在,尽管人的感知结果到后来有很大的不同,但对宇宙及空间的感知本质未变,变化的只是人的精神认识。所以,生命、物质、精神都是感知的方法与过程,宇宙既不是物质的、生命的也不是精神的,宇宙是感知的,所有的感知体都是宇宙的主人。
宇宙及空间的无边无际是人感知的结果,一切存在形态都是感知的形态,与感知的关系密不可分。为了感知的需要,或为了整理感知内容的需要,才出现了空间、时间等物质的自然秩序,才出现事物有序的存在状态。人如果排除了感知存在的前提,就需要找寻若干事物自主存在的理据,但是,人除了使用感知的方式方法,再也找不到其他可用的方式方法来提供任何理据。
所以,人在探寻宇宙之阔与空间之垠,其实是在探寻自己的感知。
世界的真与假
我们面前的世界是真的还是假的,这个问题难死了人,众说纷纭:幻象的,虚假的,空的,虚拟的,编程的……释迦牟尼、笛卡尔、庄子……都不肯定世界的真假,最近科学研究又得出一个结论:世界是被人的感觉扭曲的假象。
这些认识和结论不像是在开玩笑,倒像真是在制造危言耸听。不过,世界真或假,这貌似小儿科的问题,却是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问题,是要命的生存立场问题。
至今,这个好像不需回答的问题却是人最大的糊涂:
第一、这世界是人面前的幻像,虚假的,空的。那么,人呢,人也是假的空的?再那么,真的呢?真在哪里?
第二、这世界是客观世界(或上帝造的),是真实的。这世界运行着与人无关的客观事物,人只是认识者,是客观世界的产物和过客,与其他产物一样生存或消亡。
第一种结论无需人接受或论证,因为全是假的,真的不存在,假的便没有意义。
第二种结论要人接受和论证就困难了:谁制造的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起源在哪里?生命的起源在哪里?人的起源在哪里?这世界万物呈现出现在形态的原因是什么?物质为什么存在?茫茫宇宙既无主又没有归宿吗?事物为什么会出现?事物只有存在于人面前这唯一一种状态吗?如果不是,现在这状态是因为什么出现?人使用科学方法来追究并解释这一切,但结果非常茫然。哲学一路追究过来,最后得出“不可知论”。
认为我们面对的世界是真实的,是意图肯定一切存在;认为我们面对的世界是虚假的,是意图否定一切存在。但无论真的假的,我们面前的世界就是这样存在着的。其实,至关重要的,不是世界的真与假,是我们与世界的关系,是我们因世界而存在?还是世界因我们而存在?更或者,世界与我们,并非因果关系。
世界真假论,是出于对存在的怀疑,这种怀疑是有意义的,但这怀疑的意义并不在于真与假,而在于或真或假的世界对人意味着什么?有什么意义?一个客观真实的世界和一个扭曲变形的世界对人的实质意义有什么不同?自然世界和天堂世界的存在都与人无关,都需要人完全地服从,人只能是被动的认识者,而通过认识的过滤,人认识到的世界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真实的,因为所有的认识都不可能绝对真实和全面,所以被认识的世界绝不可能是真实不变的,世界只能是被认识的事实。
求证一个并不存在的真实世界其实是个伪命题,对世界的真假判断是没有意义的。客观世界只能证伪,不能证真;主观世界不能证真,也无法证伪。试图找到一个真世界,还不如找到一个对于人可能的世界有意义,人需要一个什么世界?这才是人需要解决的迫切命题。
真实是客观理论制造的幻象,只有认识主体——人的意识和愿望才是真实的,只有人最终感知到的事实是真实的,世界只对于人的感知真实,绝没有对于客观的真实,因为对于人,所谓的客观从来就没有存在过。
人只能获得相对的真实,一个实在的世界在人的感知中存在,至关重要的是:它只存在于此处,绝不再为其他目的存在。
偶然的世界
在客观观念的前提下,这世界的存在是偶然的,一切的存在包括人都是偶然的产物,现存的事实是所有不可知机缘的总和。人无法知道为什么是这些机缘而不是另外的机缘组合成了现在,人根本无法想象另外的机缘会组合成其他什么存在事实,这些偶然的机缘因何而来?机缘是无限的吗?
客观世界是无限偶然的组合,极其有限的人要认识无限偶然的存在,几乎不可能。那么,人只能随机的偶然的生存着吗?显然不是,人从自然中发现变化规律,人从现存事实中发现相对律、因果律……等必然规律。人又疑惑地发觉:存在不是偶然的,偶然的存在有着必然的结果。但是,无论人怎样尽其所能,也不能找到必然存在的来由。
人只得无奈地面对充满偶然的自然,人只得无奈地继续随机缘流转的自己,在这个“不可知”的世界上,“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活着的就是幸运的。理性因为偶然的存在变得无理,道理因为机缘不在而不成道理。在偶然产生的世界和偶然产生的人的存在中,什么都是可能的,什么都是可为的,无凭无据、无理无由成为人类难以承受的自由之轻,无目的无意义的生存带来的意识混乱又是人生难以承受之重,人被偶然的存在作弄得不轻。
人尚可容忍不可知的自然事物,人不可容忍自己也不可知,人不知自己,谁知?不知物生出认识论,不知自己生出本体论,人与物均不知生出糊涂论。人为了与不可知和偶然性抗争,产生了若干思想、主义和宗教门派,人也曾一劳永逸地创造了上帝来主宰一切,但是,物质与精神、唯物与唯心、客观与主观、偶然与必然仍然纠结于人,一切的起因仍出自于世界与人的存在无根由。
看起来没有其他选择:人要么被无根由存在憋死,要么找出存在的根由。
必然的世界
世界是必然的存在。这是人凭感知得到的结论,这也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宗教理论没有证明或证明不了的结论。为什么感知可以下如此结论?因为这是感知的世界,是感知造就的世界,感知是确定的方式和有限的范围,世界只能存在于这方式和范围之内,世界只要是有限的,这世界就是必然的。限就是产生必然的前提。
感知是一切存在的前提,世界的存在就有了根据。感知的主体是谁?是全部生命体,人属于生命之一,是生命中最顶级的感知体,人从生命的角度感知世界,这就是人能够了解世界的当然理由。生命的感知即人的感知限制了存在的发生,存在必然只能发生在感知方式下,了解了人的感知就了解了事物存在,事物的存在与人的感知是不可分割的一体关系,对于人,对于存在发生的主体,世界就是必然的存在。
这个必然不是出自于人的主观,而是出自于生命的感知。对于人,不但出于生命本能的感知,还出于人精神意识的感知。是感知的规律、感知的特性、感知的本质导致了事物的必然发生,这世界的一切变化都在感知中进行,都受到感知的影响和制约。事物是过程和表象,感知才是世界的本质。事物的过程和表象出自于必然的本质感知,事物的结果一定是必然的结果。
对于人,偶然的世界和必然的世界有本质的不同:偶然世界一切都是外在的、随机的、不可预测的,必然世界一切都是内在的、有序的、必然发生和可预测的;偶然世界的一切都是被动的、不可知的和无目的的,必然世界的一切都是主动的、可知的和有目的的。偶然世界不知道谁是主人,必然世界人是主人。
有限世界
世界有几大无限:空间无限、时间无限、物质无限。我们面对一个无限的世界?这其实是极大的错觉,世界非常有限。
世界是生命感知的世界,这个感知的范围和通道不仅仅是通过人的生命感官,还有人未认识到的其他生命的感知方式。科学对物质的研究仅是对感知对象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并未超越生命的感知范围、感知限度和感知方式。符合生命感知规则的物质都是存在的,只区分为已经被认识或尚未被认识而已。看起来,这已知的和未知的世界已经是无边无际、无穷无尽的,这不就是无限吗?不,这一切仍然有限。
第一,感之限。人的感知属于众多生命感知的一种,生命感知的方式、范围及有限性决定了被感知事物的显示属性,人虽处于感知主体的高端位置,并且借助科学技术等方法扩大了感知区域和加强了感知能力,但无论人怎样试图突破既有的感知局限,认识仍然无法越过生命感知的界限,因为所有的认知方法都釆用生命感知的基本方式,人不可能以另外的方式来进行感知或与物质建立另一种关系,所以,生命感知方式是人越不过去的固有限制。
第二,知之限。人的感知限于人的感知能力范围,就在这个已存事物的范围以内,人的认知能力也是非常不足的,即使科学手段及人的思考能力有效地拓展了人的认知时空及认知层面,但人对已存事物的认识进展仍然是缓慢的,认知的片面性、单向性、浮浅性、碎片性和易变性阻碍着人的认知发展,而且,缺乏认知目的导致认知的靶向性和能动性不足,导致为认知而认知,认知行为无选择,浪费人的认知能力和资源,使认知活动缺乏确切的有效性。为了什么去认知事物?这还是个模糊不清的问题。人受到自己认知能效的极大限制。
第三,主体之限。人是事物的感知主体,人的属性及变化决定着被感知事物的属性及变化,人决定着感知的目的,人也由感知的目的所决定,这个目的限制着被感知事物的属性显示。并且,感知主体的运动机能为生命体,生命感知方式是人感知事物的唯一方式,人仅以生命感知方式与事物建立联系,这唯一的联系方式对人、对物都是确定的限制。事物不会在这种方式以外呈现,世界其实是这唯一方式的产物。人的因素是这世界的根本限制。
人面前的世界就这样被限定,“感”限于生命的感知方式,“知”限于人的认知能力,“人”限于感知存在的根本目的。正是这些“限”创造了今天的世界,这是个有限度有目的的世界,人不弄清楚这限度和目的对于人生存的意义,不利用这限度和目的来建设可能的人,反而去追寻人与世界无限的可能性,这恰好证实了人的无知与盲目。
世界为谁存在?
客观观念(唯物主义)不知道事物为谁存在,认为事物为它自己存在,为自身的规律存在,为没有来由和去处的不知道的存在而存在,结论是:世界绝不是为人而存在。唯心主义观念则认为:世界为我而存在,我认为世界存在,世界就存在,我认为世界不存在,世界就不存在。我就是人,是人的精神自我。而新的感知世界观认为:感知造物,感知造世界,事物存在于感知,事物服务于感知,生命是感知主体,世界为生命存在。人是最高级的生命体,世界也为人存在。
唯物主义把物质视为世界的本质,物质产生人,物在先,人在后,物质存在在先,人的认识在后,人存在不存在,生命存在不存在,并不影响物质的存在。物质有自身存在的理由、秩序、规律与法则,人必须服从于物质的存在,人依赖并利用物质暂时存在,人在物质的存在中求得自身的存在。人的存在性与物质的存在性不能相提并论,人的存在和生物的存在都是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物质的存在是绝对的永恒的和终极的。
唯心主义是人对物质为本的反动,认为事物是由人的主观精神产生的,是主观精神的显现,人在先,物在后,人的精神意识存在,才会有事物的存在,事物是人的认识观念的集合反映,事物是人的主观精神的投影。主观精神归纳于心,人心就是存在的中心,人心就是事物的始与终。事物是外在的表象,人心才是内在的本质,人心就是事物存在的终极目的地。
感知主义以生命与物质的感知存在重估一切,认为生命与物质的感知方式就是存在的基本方式。生命与物质都是感知的载体,感知方式确定生命的目的与任务,感知方式确定物质表达的属性,生命与物质是感知运动的表达,感知是生命与物质之间有目的的运动,感知是生命与物质存在的理由和能动力。事物的存在就是在感知(有别于“存在就是被感知”),生命是感知主体,物质是被感知体。人是最高级的感知主体,因此,世界存在于人的感知,事物服务于人的感知,人的感知是物质、生命、精神的组合体,人具有物质生命与主观精神结合的感知形态,感知是人生存的任务、目的和意义。
唯物主义把物质作为存在的本源,把物质当作第一性,把物质的存在视作终极的实在;唯心主义把精神作为存在的本源,把精神当作首要性,把人的精神存在视作终极目的;感知主义把生命与物质的感知存在作为事物存在的理由,把感知方式当作存在的前提,把良好的感知存在视作事物存在的终极状态。
唯物主义把生命与人当成物,物质至上,致使物性盲目膨胀;唯心主义将人与物分离,精神为主,导致人性肆意泛滥;感知主义超越物与人,感知为终,使生命、人与事物三者成为一体,一切存在重获意义。
世界为谁存在已经十分清楚了:为物存在,人的生存失去意义;为人存在,精神使人无从归依;为感知存在,物质、生命及人都有了存在的使命和终极的意义。
人最终将成为世界伟大的感知者和存在者。
世界为什么目的而存在?
世界为什么目的存在?这是一个让唯物主义轻蔑的问题,也是让唯心主义侧目的问题。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本身客观地存在,不以谁的意志为转移;唯心主义认为:世界因人而存在,人决定了世界的存在。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存在无目的,或目的不明;唯心主义认为世界为人而存在。很显然,两个主义都不能自圆其说。无目的有些无能和不负责任,而世界只为人存在,显得武断和不讲道理。其一,凡存在总有其目的和意义;其二,世界生物万千,世界岂只为人而存在?看来,世界存在的目的,绝非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作选择,物质与人心都不是世界存在的目的所在。
事物存在的目的是由存在的方式产生的,物质与生命都是存在方式表达的内容,并不是方式本身。世界的存在方式是感知,是感知体与被感知体的感知运动形成了世界,世界的所有事物都是感知的表达。生命为感知体,物质为被感知体,生命与物质同为感知方式的载体,在不停息的感知运动中实现感知存在的目的。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各站在感知运动的两端,从两个相向的出发点去认识世界,它们同时犯下忽略自身立场的错误,其认识的结果必然是单向的、片面的和错误的。
人是生命体,人是感知体,人是感知体的最高形式和首席代表。世界是为生命与物质的感知运动而存在的。人的存在与精神意识处于感知运动的顶端,人的存在代表和表达了生命与物质的感知存在,所以,世界是为感知存在而存在、为生命与物质的存在而存在、为生命及人的存在而存在,从实际意义上说,世界为人代表的全部生命的感知活动而存在。
物质与生命同为感知整体,二者不能分割,也不能离开感知运动而成立。之前,唯物论和唯心论将物质与生命截然分离,并且完全忽略二者的感知关系,更将世界的存在方式各自看成客观或主观的存在方式,这一系列错误导致人的生存与认识都进入歧途,几千年的人类史就是付出的代价。
世界存在的真相
让我们存在并生活下去的世界是怎么来的?我们必须依赖的物质是怎么形成出现的?无穷无尽繁 生息的生命是为了什么?这些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们,没有清晰明确的回答,人的生存总是不踏实,我们总存疑心:一切还会存在巨大的变数吗?
人总想找到真实的依靠,人总想拥有不再改变的存在,真实和真理令人向往和使心安心,那么,世界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客观世界的假设是没有出路的,我们已经客观了成千上万年,至今未明白客观是什么?只知道人在客观世界之外,所知甚少,像栖居在“客观世界”的“客人”。其实,这是人自造的笑话,世界的真相一定就在人自己的身上。
世界是怎么来的?谁在这么问?人,因为这世界只对人和其他的生命体存在,这世界并不对另外的主体存在。推测这世界整体存在于人和生命之外,这纯属一种臆想。人有这样的臆想是出于对世界存在方式的无知,对自己和生命的无知,更出自于人“聪明又简单的智慧”。唯物理论认为“客观”是一个不变的常数,存在于生命与人的感知之外,我们只是感知到和正在使用这个客观世界,我们感知到和没感知到与世界本身没有直接关系。这个结论不但太过武断而且遗害至深,它基本忽略了生命与人的存在。唯心主义则提出了相反的理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即是物、心即是理……心是个什么概念?如果心不包括所有的生命,只是人的自我,那这个“心”仍是武断的和片面的,它基本忽略了物质和其他生命的存在,遗害依然不浅。
事实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都是基于同一认识主体的两种认识立场与两种认识方法,它们都只是涉及认识形式和认识内容,并未反向认识认识主体本身。认识主体只是概念中的“客观”“上帝”“人心”,人只是借用了三者的认识角度。它们是不是终极的存在主体?为什么是真正的存在主体?人们并不多加思考与理论,正是在这里,人们放弃了世界的真相,而选取了世界的表象。
事物从何而来?世界从何而来?放弃已有的设想,并不难找到答案:事物最先只能从感知中出现,感知以前无事物。是感知树立了事物的存在方式,是感知确立了事物的存在关系,是感知开始了一切的存在,这世界是感知的世界。生命、物质以及一切演绎出的事物,都是感知运动的产物,感知是世界得以存在的第一能动力。感知力才是存在真正的主体。人只是秉承感知力的生命体的代表,人是感知力的最高表达者。
世界是感知的产物,存在就是感知在运动。感知造就了生命与物质,感知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世界。这才是世界的真相,一切都在感知运动中存在,一切都是感知运动的结果,人有幸存在于感知运动的中心,人完全可以成为感知运动的主人,而不是生命的奴隶。
所以,人自己本身才是世界存在的真相。明白了感知、人、生命、物质的存在关系,这世界就不会再陌生,人才从客人变成主人拥有世界——这就是我们面前的感知世界。
人与客观世界
在人的主观意识之外,存在着一个客观世界,自在地运行着客观事物,这几乎成为人的常识:客观世界,一个可以完全与你无关的世界。
为了与这世界有关,你出生,感知存在,生成意识,认识事物,建立世界观……小心翼翼,诚惶诚恐,因为你对世界总是不完全认识,而且无法证明你已有的认识是正确的和不会改变的。更糟糕的是,你对自己本身的认识更不完全,因为没有一种可靠的方法让你能认识到自己。在不明究里的客观世界里,认识对象和认识主体都为双盲,这样的生存迷茫必然构成人的巨大困境。
而且,人别无去处,除了这个与你的意志无关的客观世界,人不可能选择另外的生存,于是,人只能依从客观世界的自然法则,建立起服从于客观规律的行为秩序。人又在认可客观存在的前提下,以主观意志来改造客观世界。人与客观世界之间,是认识、依从、改造的关系,当人的意志与行为不符合或违背客观存在的自身要求时,人与客观自在的对峙与冲突就在所难免。问题是:人并不真正了解客观的自身要求及运行规律,而迷一样存在的客观是不可冒犯的,人已经吃尽了与客观冲突带来的苦头。客观存在成为人难以承受的压迫,也成为物质第一性观念及唯物主义思想和拜物主义的来由,人臣服于物质,并将物质置于至高无上的位置。事实上,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反映了人的所在立场以及人的自身定位,也决定了人在客观世界中将遭遇什么性质和什么范围的问题。人的客观思想划出人与物的界限,确认了人与物的分离。这之后,唯心主义是人的反客观行为,唯心主义站在人的立场,否定物质的地位,主张人先物后观念,将人心作为物的存在前提,对于人遭受的“物压迫”,是革命性的思想,是人与物位置的大反转,对于人的认识能力,是一次进步。但是,唯心主义并未解决人的认识立场问题,否定了物质的自在性,但取消不了物质的存在性,对人自我意识的强调反而更疏远了人与物的距离,加大了人与世界的对峙关系,加深了人对于存在的迷惑。
在人遭遇的客观世界里,唯物与唯心的对立并没有改善人的处境,反而将人置于物与心的取舍之中,加重了人与物、人与人的紧张关系,制造了新的混乱。
将人与世界的关系确定为物的关系和心的关系都是人为的、片面的和错误的,物和心都只是存在的表象,是存在运行的过程和载体,物与心并非存在的能动力,也并非是事物存在的本质、目的和意义。人的认识把世界置于物与心两极,是极为粗陋的行为,是认识朝向两个方向的迷失。
并没有一个客观世界的存在,也没有一个主观世界的存在,客观和主观仅仅是人看待事物的方法,需要确立的是人的生存立场,人为什么目的生存?生存实现什么意义?这才是人与世界急待认识和急待解决的根本问题。
道与万物起源
老子几千年前看到天地之始是一团混沌,老子把这团无中生有的混沌叫做“道”。然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至今为止,所有关于宇宙之始的理论,无论是“盖天说”、“混沌说”还是“大爆炸说”,无一不是“物质起源说”。任何理论都限制于物质上,其实,物质是感知的对象,一切存在起源于“感知说”。追究物质的起源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物质只能是感知的产物,是感知确定物质的存在,主体是感知,不是物质。
万物起于感知的开始,感知不是物质,感知是一种范围内的规则,范围就是现场,规则就是限制,在此范围内依限制条件入场的就是万事万物。这就是宇宙生成的原理。进入感知现场的有物质和生命,它们都在感知范围内以感知方式运动,运动的目的是感知,所以,天地之间,无一物不在感知以内,无一物不服从于感知。而感知的信息内容因感知主体有别而异,人感知到的世界只是感知之一种。
道是什么?道就是万物存在的规则,道就是感知的要求,合道者生,不合道者灭。道裁物不生物,更不是生成万物之母,道是感知过程中的工具,感知才是万物之母。感知以道建立万物的存在秩序,万物遵道进行各自的生存。存在有道是因为感知的需要,如果没有道的制约,万物何以拥有各自的属性?感知怎么感知万物的存在?
老子感知到的“一团混沌”和科学感知到的“大爆炸”都是可能的,但都与万物起源无关,感知从开始的一瞬就决定了物质与生命的必然存在,否则何以感知?在感知范围内,万物的存在形态就与道的作用有关了。感知到的事物形态无论久远、无论多少、无论大小、无论繁简都是可能的,但在感知的内容里无论如何是找不到感知的来由的。
感知来自哪里?这是人永远无法感知的。感知的来由只能来自感知以外,而感知以外人是不可能感知的。所以,感知到感知为止。
矛盾解“道”
在人们看来,存在充满矛盾,矛盾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事物正反两种存在的矛盾;另一方面是人为目的方向相反的矛盾。事物存在本身并不矛盾,事物的正反、差异、限制正是事物存在的保证。如:水限制火、天限制地、东限制西、无限制有、死限制生……限制是存在的前提,没有限制,一切都不会存在。生命的感知就是一切存在的限制。
存在本身并无矛盾,一切都在彼此限制中运行,限制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限制是事物变化的关键因素,限制就是自然之“道”。道并非不可道,也并不难道,只不过“常道”或者“非常道”,人都不知道,知道也做不到。道就是事物彼此作用和彼此制约,道就是存在最根本的法则,是无需证明的法则,是不会改变的法则。人并不难领悟事物间的制约关系,人乐于利用这种关系,但人却不想真正遵从这种关系,因为人产生了存在本质之外的另一种精神自我关系。人的自我和存在的本质并不相符,自我的主观意志造成了另一种精神制约,这才是人间矛盾冲突的本质。
人本身与感知事物是没有矛盾的,有的只是互动与协调的关系。但人的主观精神与事物有矛盾,人与人更充满矛盾,矛盾仍然来源于相互制约,来源于不遵从不服从制约。他人就是人的制约,他意志就是我意志的制约,问题就是行为的制约。这些制约的表达形式就是矛与盾。如果没有矛,有盾吗?如果没有盾,有矛吗?矛与盾同时并合理地存在就是道。道就是感知的运动法则。但遗憾的是,人是不容忍矛盾存在的,不是将矛战胜盾,就是让盾战胜矛,这就是解决问题和解决矛盾,让一些问题消失,让另一些问题产生,这就是人类此起彼伏、苦难深重千万年的生存史。
道是什么?道是最根本的理性,道是各种事物的理性平衡,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道就是感知的制约。人不闻道、不识道、不行道,是人不愿放弃自我意志,所以,重重矛盾和问题就是人不遵道、不守道、不行道付出的代价,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经受的苦难是必然的,而且一点也不冤。
道是何道?
道执天下,天下以何为道?这是个未明的问题。
以物质为道,道从何来?物质和物质间的存在规则、法则、规律因何而起?为什么目的?有什么意义?科学在这条道上走,无论追究多深、回溯多远,也无论用了多么先进的技术,却越来越发现逻辑不通,除了发现越来越多的为什么,就是发现了越来越多的不可能,“证伪”是这条道的驿站与终点。
以生命为道,道从何来?生命源于物质,不但物质的为什么全部存在,而且,围绕生命存在发生的生死、伦理、道德、精神、自我……等等问题交织成更多的为什么,而且,无论人怎么脑洞大开,想象、虚拟、设计出人的多么远大、多么理想、多么不可思议的未来,却仍然无法解决生命各自存在的共同之道,生命存在的终极目的和意义不可得,“虚无”是这条道路上没有终点的未来。
物质与生命都是具象的存在,道在本不在象,两者都只是道的显示,不呈现道的本质。几千年来人从物质与生命中探究道,并意图以道来掌控物质与生命,其结果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道被看作是万物之母、万事之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被人看作生命的依附和生命的利益,看作可以利用的万法之宗。行这样自然之道几千年,文明的人类造出满世界的物质财富和满世界各自为生的人,物有奇有贵,人有勇有谋。不过,无论怎样物华天宝,无论怎样人杰地灵,道象之下,人心未变,人性未变,人的本质未变,生存竞争的模式也未变,而且,一切也并无本质性改变的迹象。不能不说,这一切都缘自自然之道。
道的本质是什么?道的本质不是自然,也不是没有来由的自然而然。道的本质是感知,道是感知的法则,道是感知形成的自然秩序,道是感知事物间相互制约的关系和整体平衡之力,道是感知运动的规律和感知存在的根据。不从感知解释自然,自然就无法解释;不属于感知的自然,自然就不可能存在;除了感知之道,自然便无道可依。非要从自然解释出物质之道和生命之道,这便是人为的执着,只能是人为之道,是非道。老子的“天道”和“道法自然”显然是会错了意,道在感知,道法感知。
道法自然还是自然法道?
老子说:“道法自然”,按一般的理解,道遵从自然,道从自然来。那自然从哪来?其实恰好相反,是自然法道,道生自然。老子追寻确定出事物间的关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真一究,其实大为不然。
首先,什么是自然?自然是事物的现象,是事实的表象,自然是发生在感知运动中的事实呈象,自然事实的发生是事物遵守感知的规则、规律、法则的一种运动过程,是受到感知内在限制的一种存在形态,这个限制就是道。道是事物内在运动的限制和调节,道是事物变化存在的主因。自然是外象,道是内象;自然是外因,道是内因。一切存在的规则就是道。道不是混沌自然的产物,道只能是自然的主宰,所以,自然法道。
一般理解的道法自然颠倒了二者的关系,自然成为事物运动第一因,自然事物依据什么运动?自然为什么成为自然?自然运动与人有什么关系?它为什么运动?如果自然依据另外一种人无法感知、与人无关的规则运行,那这种“道”怎么作用于人?那种不可知规则下的自然存在有什么目的和意义?那种道怎么解释?对于与之无关的人有什么意义?所以,那种道,怎么道?无法道。所以玄之又玄、神之又神,人悟不到,猜不出,只能供奉于庙堂之上。
人遵从自然、敬畏自然、爱惜自然是遵循内心之道,也是人生存的根本之道,这道与人息息相关、息息相通,因为这道就是人与万物的存在方式,是一切存在的感知法则,是所有事物的根本关系。这道是人之道、物之道、存在之道,人与道是一体存在,不可分割。所以,这道不是他之道、另外之道、与人不相干之道,根本无需人去猜去悟那个玄妙之道,人和自然拥有和遵循之道就在人和自然本身,就是感知存在关系,就是永恒不变的感知法则,这才是天下唯一之道。
所以,世界从来是:人法自然、自然法道、道法感知。
道可道,如实道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无论这句话有多少种解释和引发了多少种歧义,也无论老子的本意是什么,都给人们的思想观念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道究竟可不可以道?能不能常道?道出来有什么用?人能不能得道、遵道、守道?道是不是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这些疑问,困扰人几千年,进而影响到人的文化形态。
道是什么?道不是物,也不是器,道是法则、是规律、是抽象的观念。道在哪里?道在万物之中,道在万物之间,道决定万物的存在秩序,道是万物变化发展的主因。道可感、可见、可知,它是表象事物的后台,它是事物区别的界限,它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道之难道是在于它极易同人的主观意志相混淆,人为的观念、人为的规则往往掩盖了道的本质。而人出于自我的种种目的,并不愿意承认、接受、遵从道的存在,人的行为多有背道而驰,大逆不道就是证明。
不是道很难道,是道的原则太尖锐,往往完全与人的意愿相反,对于维护着生存既有现状的人们来说,具有颠覆性和否定性。人如果闻道即行,便要伤筋动骨,甚至脱胎换骨,这样的道能大行其道吗?所以,人既要维护已有规则,又不得不改变已有规则,就只能变通施道,或者道亦非道,遮遮掩掩、吞吞吐吐……进而心口不一,名实不符,表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明一套,暗一套……如此的人间聪明智慧层出不穷。教人如何自保、如何得利、如何有益、如何立于不败的生存计谋浩如烟海,甚至教人如何修道、如何得道、如何用道的法门处处皆是。人的生命利益和现实利益成为维护中心,在这种情形下,道能怎么道?只能非常道了。
或许不是老子存心不明道,是道而无用,道而无效。在背道而驰的人群中讲道,能讲明白道吗?人眼巴巴地指望道为自我的生命利益服务,为自我的精神意志助力,道该怎么道?
道已经演变为:仁义礼智信、唯物辩证法、真善美与假丑恶、科学真理、伦理道德……这些道的替代品以道的名义实现了为人的意志服务的目的,背道而驰则成为天公地道。
如此一来,道还在吗?所幸的是,未明之道从不缺席,道仍然裁决一切,推动一切。只不过对于人,越发加大了悟道的难度:人什么都知道了,却根本不知道;人知道得越多,就越不知道。这是人的不幸与悲哀,人生活在道里却不知道,人不知道却以为自己知道。这绕口令般的逻辑关系,却是人类一再重复不休的命运。
道与物,道与人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彼此的分离必然导致灾难与痛苦。但道不会灭,分离只是暂时现象,最终,人道合一、道体不分才是恒态,到那种时候,就是:道可道,如实道。
有与无的实质
有是能感知、可应用的存在物,反之,就是无。有是什么可以用已知认识界定,无是什么却不能用已知界定或否定。而且,有与无并不是稳定的,有和无互相转换,人还在不断发现和认识新的有,却尚未真正认识和把握无。事实上,有和无并没有被人真正弄明白。
随着人的智能不断发展,人在不断地发现和创造新的事物,有的范围和边界在不断扩大,无论大和小、远和近、过去现在与未来,有的内容在迅速地增加。人会因此认为:有是无限的,理论上可以无限地扩大和增加。这其实是明确的错误:有是有限的,它不但受人认识和能力的限制,最根本的是它受存在法则的限制,有不可能超出感知以外。人只能在感知以内发现、创造和把握事物,感知是一条鲜明的界限。
从感知存在一开始,有和无的界限就已经划定了:在感知方式和感知法则以内的一切事物就是“拟有”,即可能的存在;在感知方式和感知法则以外就是“永无”,即不可能存在。拟有分“已有”和“暂无”两部分,理论上,人可以将所有的暂无变作已有。拟有是可能的存在,拟有成为已有必须以感知为前提。人正在或可以从暂无里获取已有,但是人绝不可能从永无里有任何获得。永无的意义就是一条边界,限制拟有。
人们的概念中是缺乏感知这条界限的,人们认可“无中生有”,但不分无是永无还是暂无,人对无的误解比对有的误解要深。所以,人只知道创造事物的目的,却不知道创造事物的限制,这不但浪费了人的创造力,还误解了事物的存在性质。
人不了解有与无的本质,既误解有,也误解无。有是感知中的呈现,无就是不呈现于感知。有是事物的存在,无就是事物存在的界限。有不是孤立的有,无不是另外的有。有的本质是我有,有的本质不是自有;无的本质不是没有,无的本质是不可能有。没有很可能成为有,而不可能有则不会成为有。
有和无的关系是一种对应关系和制约关系,在无的背景下,才能显示有。显示有,是感知的需要。一切存在开始于有,有是感知的有,无也是感知的无。人应该明白的是:只能从感知中获取有,为了感知获取有。尊重无的限制,无是对有最好的保护。遵从有与无的平衡,打破这个平衡就是世界的灾难。
存在与认识
首先,是感知创造存在,是感知运动的方式使存在出现,存在以感知的方式开启存在,一切事物在感知中出现,在感知中存在。感知是事物得以存在的唯一方式,所以,事物不可能在感知以外存在。
那么,事物从哪里来?事物从感知来,感知体与被感知体开始运动就创造出事物,事物因感知运动而呈现,所以,存在不是感知到(唯物),存在不是被感知(唯心),存在是在感知。存在是感知运动的呈像,既不是感知以外的实在,也不是感知得出的结果,存在就是感知本身。我们认识到存在,就是认识到感知。
感知就是存在,感知与存在不可分割。人是存在者,也是认识者。作为存在者,人在感知;作为认识者,人在认识感知。认识的方法就是感知,所以,人在感知感知。这一来,人的角色就很容易混淆,这几种角色一错乱,人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人很难给自己定位,只好先给被感知体——物质定位,就这样,物质被作为了与感知无关的实在。实在的物质一定义,人就给自己制造了大麻烦:一切存在从哪里来?存在有何目的?人是永远不可能回答这两个问题的,因为问题本身并不存在。
存在意识的错误来源于对物质的客观定义,人们把感知运动的创造物——生命与物质分割开,把物质当作客观实在,把生命的感知作为主观意识,这种致命的分割毁坏了存在的感知本质,虚构了事物的存在方式,导致出现复杂又混乱的存在关系。
人作为感知存在者和存在感知者,既不是存在的主人(拥有者),也不是存在的客人(栖居者),而是存在本身,是存在的一部分。人作为特殊存在者在于其又是认识者,这个双重身份使人很难正确认识自身,也很难正确认识存在。
存在是用于感知的,认识是感知的一种方法,认识不等同于感知。认识是感知信息的归纳、整理和加工,认识是人的精神产物。感知是直接的,认识是间接的。其他生物只能感知存在,人却可以认识存在。从感知到认识,存在的本相已经不同:感知是存在本身,认识是存在的投影。感知的现场是事实,认识的现场在精神。
作为存在者,感知为本质;作为认识者,精神为本质。当人作为认识者认识事物,认识扩大和加深了存在的范围,认识帮助人有效的把控事物;当人作为存在者,事物及存在变化的结果在于感知,在于感知者的良好感知。本来,人认识和把控事物的目的在于感知,但事实上,人早就迷失于认识事物的过程和事物存在的表象中,完全忽略了最终的感知目的。作为认识者,人是成功的;作为存在者,人是失败的。
人沉迷于认识者的身份,以认识来解释世界,在认识的迷宫里循环往复,即便不能解释逻辑不通的存在,即使认识到的存在让人难以忍受,但人们仍然相信通过认识可以到达目的。
然而认识者的身份只是人的精神现象,人终究还是存在者,无法脱离存在的本质,对于存在的人,感知才是检验存在的唯一标准,愉悦的感知存在才是最终的目的。
从存在者到认识者,再从认识者回到存在者,这个看似容易的转换足足花去人类数千年的时间。
唯物主义世界观
唯物主义世界观是最普遍的主流思想观念,也是是科学的主要思想基础,是当今人类生活的主要精神建构,是人建立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理论根据。唯心主义(包括宗教信仰)是唯物主义的对立面,但无论如何也撼不动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念”和现实有效性,唯物主义已经从物质基础变成为人根深蒂固的精神基础。
人为什么会坚定不移地拥有唯物主义观念,这同生命的生存形态分不开,生命依赖物质生存,生命本身就是物质组成,所以生命的本能就是感知物质和利用物质。生命面对物质,物质面对生命;物质为第一性是生命的需要,生命为第一性是物质的需要——这是逻辑关系。我们已经证明了生命对于物质的需要,但是,物质对于生命的需要人尚未有过证明,应当说,证明还没有开始。
人把物质作为第一性是出于生命的本能反应,并非理性行为。这种反应的有效性是建立在生命存在的形式上,也建立在生命存在的概念上。物质是生命得以存在的必需材料,但是,生命生存的目的是什么?生命存在的动力是什么?生命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唯物主义刻意回避了这个问题,只把人的意识和精神都看作是物质存在的反映和产物。那物质使生命生存的目的是什么?物质的存在需要生命吗?是物质无意中偶然产生了生命?还是物质必然会产生生命?我们认定:没有物质就没有生命,谁反证过:没有生命就没有物质?
人以唯物主义作为世界观源自于求存的需要,从动物时代开始的丛林法则奠定了唯物主义的基础。物质是求生必需的资源,求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占据优质、稳定的生存资源,生命的其他活动只能排在物质需求之后。人的进化改善了生存方法、改变了生存形态,但生存的基本理念未变。唯物主义观念其实具有“化石”式理念的性质,它的基本理念几乎没有伴随人从动物以来的巨大改变而改变,只是理论发展得更充分、更完备、更华丽。
唯物主义成为人的普遍思想是出于易于认识的需要。人产生意识活动的主要认识对象是物质,相对于事物的抽象意义和人的精神活动,对物质的具体认识更易于进行和易于统一。人把物质轻易不变的属性看作生存的可靠依赖,而将人的精神活动和事物的抽象性意义看作虚幻、易变、不可靠的存在,这更加肯定了唯物主义作为人生存的基本理论。
人以唯物主义为基础是为了建立普遍意识形态。人的精神活动需要交流、勾通和互相印证的共同基础,物质的共同性使其成为了人们意识形态的生成基础,唯物主义自然成为产生意识形态的思想源泉。所以,人们的文化、经济、科学均以唯物主义为起点,如此构成了强大的唯物主义意识形态,并固定了人的思维模式,使得人不自觉地便具有唯物主义观念。
人以唯物主义为原则,从客观观念出发确立生存立场,建立起秩序、伦理、道德和理论规范;建立起社会、经济、文化相对应的意识形态。人在物质理念上达到了初步的统一,物质一统天下。因此,物质成为人竞争拥有的目标,物性压倒人性,物欲成为人欲,物质利益成为人的终极利益。人习惯性地物化一切,从宇宙到粒子,从现实到灵魂。物成为人唯一能把握的生存依据,生命及人的生生不息是为了物的存……一切的焦点都是物——物存在?物不存在?物为什么存在?物该怎么存在?这些“物”问题几乎占据了人的全部注意力。科学对物的新发现和新利用激起人们一次次欢呼,人坚信不疑,只要彻底征服了物,就彻底征服了宇宙、生命、精神及一切,人就会循着物到达终极。
但是,果真会如此吗?存在会基于物质一直存在吗?人会在物质条件下完成所有的精神愿望吗?人会在物质的基础上实现理想的生存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而且,实际的情况正好相反,物质越明晰,人却越模糊;物质越被重视,人就越被忽略。唯物主义理论忽视人的精神存在,不但不能解决人的精神要求,不能结束人与人的矛盾和人与物的矛盾,更不能解释世界存在的来由、意义与目的,也不能为世界的理想存在提供理念支持。唯物主义其实就如盖天说一样古老和过时,但是,它却没有如盖天说一样被人证伪后放弃,相反,它一直作为人的主流意识一直在应用,一直在左右人的思想与认识,它不但是科学的理论基础,也是其他主义和思想不自觉的潜在出发点,连宗教信仰都得借用唯物主义的概念来构筑其理念的城堡。可以这样说:唯物主义思想已经成为人的无意识概念,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人的认识模具。
唯物主义的默认化是最值得人警惕的认识陷阱。
存在观念
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貌似颠覆了唯物主义观念,树立了唯心主义角度,其实,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认同事物的“在”。只不过“在”呈现的方式有不同,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存在是客观的自为存在,与人的认识无关;唯心主义认为事物存在是被人意识到的在,人没有意识到,就没有存在。唯物和唯心其实是事实存在生出的两兄弟,尽管针锋相对,尽管水火不容,其实都承认事物是实在的,直到现在,所有的理论都建立在事实存在的基础上,无论是哲学、科学还是宗教,无一例外,都是事实存在的产物。
确确实实的存在真的存在吗?除了尖端科学从物质的不确定性对存在的真实性提出质疑,谁能否定存在?只可能否定存在的可认识性,否定事物的存在性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人没有否定存在的资格。
那么,存在为什么存在?人面对的存在为什么存在?答案不只一个:存在为自身存在而存在;存在为人而存在,这个答案又被修正为:存在为生命(生物)而存在。为自身存在是唯物主义,它产生了客观自然;为人存在是唯心主义,它产生了宗教信仰;为生命存在是生命主义,它直接产生生命竞争生存逻辑模式,这就是当今事物存在观念的大致区分,也是当今生存秩序的理念来由。
到目前为止,人的存在观念有如下四种:1、客观存在;2、人的存在;3、生命存在;4、感知存在。分别有如下不同:1、以物质为存在中心,产生唯物主义和拜物主义;2、以人或人的意志为中心,产生唯心主义和宗教信仰;3、以生命为存在中心,产生竞争生存逻辑模式;4、以感知运动为存在中心,产生以感知为目的、生命与物质为一体的存在模式。存在观念不同,存在中心就不同,存在的运行模式也不同,得到的结果更不相同。前三种存在观念和存在中心混存于当下,形成复杂混乱的意识形态,得出了拜物主义、个人主义与宗教信仰以及生命与生命、人与人的生存竞争多种形态同时存在的现实结果。这样的结果就是存在观念与存在目的不相符合造成的后果,是人的存在观念模糊混乱产生的必然困境。只有第4个存在观念和存在中心人们还尚未形成和尚未尝试建立,这个存在观念将给人类提供一次正本清源的机会。
感知作为存在前提,超越了物质与生命。生命与物质的存在地位平等,都是感知运动的承载体,感知运动正向运行是生命,感知运动反向运行是物质,生命与物质对应互在,互相转化,统一在感知的前提下,由感知赋予生命与物质存在的目的与意义,这结束了唯物、唯心的对立,也停止了客观、主观的分歧。存在服从于感知,感知从始至终贯穿人的一切行为过程,存在的前提与目的完全统一,得出的结果可以想象,那就是人们理想的存在。
是什么?为什么?
我们总想知道偌大的世界有什么?太空里有什么?遥远的宇宙里有什么?宇宙的外面有什么?这些“什么”引起人强烈的好奇心。但这些“什么”还不算什么,人最想知道的是自己是什么?我是什么?这一切存在为什么?人活着为什么?
人对“什么”的求知欲说明人的无源性,人什么都不明白,什么都不相信,才对所有的“什么”感兴趣,因为不明白这些“什么”是什么,人的生存便不会踏实;不知道为什么,人怎么主动的生存下去?“什么”不但是未知、未命名的事物,还是人面临的无限可能性。
事实上,“是什么?”的疑问贯穿一切事物,不但是未知事物,已知事物仍然有“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客观唯物理论只能解释事物是什么,不能解释事物为什么;主观唯心理论既不能解释事物是什么,也不能解释事物为什么。两种理论都不能圆满地解释事物,事物得不到终极的确定的解释,“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将一直困扰着人,人也将无法获得可靠的生存自信。
那么,人能够认识“什么”吗?这个认识过程就是事物从无到有的过程。认识对象的“无态”,就是对于感知主体没有任何属性的信息;认识对象的“有态”就是对于感知主体表达了属性信息。当“什么”是“无态”时,“什么”不存在;当“什么”是“有态”时,“什么”就是事物。“什么”成为“事物”是感知行为的结果,感知主体(生命)与感知对象(事物)的交互运动就是感知行为。这个感知行为影响并创造了事物的属性。由此可见,事物的呈现需要感知主体与感知对象的相互运动作为必要条件,事物的存在必须以“生命感知互动”为条件。人要认识“什么”,当然必须遵循“生命感知互动”的规则,并不能凭所谓客观意识去认识事物,也不能凭主观意识去认识事物,这些人为的认识方法只能归纳处理事物呈“有态”后的信息,并不参与感知主体与感知对象的“有态”呈现互动,不影响事物的呈现属性。明白了以上推论,就不难理解“是什么?”该怎么去认识了。
问题是我们获悉到事物的存在信息,但从不在意信息的来由,只在意信息的处理,也就是我们不在乎世界怎么来的,只在乎怎么使用世界。事实是,人以生命的名义获悉了事物的原始信息,却处理成了“客观事物”,又再以客观的名义来对待事物。这就是“是什么”生成诸多问题并困扰人的来由。
对于参与事物“有态”属性运动的感知主体,没有“是什么”的问题,生命参与了“是什么”,生命本来就是“什么”。人要问“是什么?”,只需向生命求答案。事实却是人向事物的客观属性去求答案,这岂不是弄错了对象,反主为客吗?人一开始就把事物当成独立的存在主体去认识,这是极其简单的错误,世界上并无一样独立存在之物。
“生命感知方式”已经决定了事物“有态”的范围、限度和呈现方式,这是事物的唯一来由。人占据生命感知方式的高端,“是什么”应是人的“作品”,而不是人的疑问。人的意识应该能动地去处理“什么”,不是被动地去知道“什么”。如果“是什么?”、“不是什么?”是向生命和人自己提出的问题,认识它们的方向就改变了,人就会以“为什么”的理由去处理“是什么”了。
物质是什么?
人对物质的定义是不含糊的:物质是一切存在的基础。物质是客观世界的本质。世界统一于物质。如此认定,物质的地位至高无上。物质构成一切,物质确定一切。
在这种物质观念下,人建立起物质的生命、物质的活动、物质的社会……以物质为中心,物质囊括一切,包括人的意识、精神与灵魂。
但是,物质除了自身的运动与存在,并无意义与目的,人至今没有发现或证明物质的意义与目的。物质为何存在?人并不明白;世界万物为什么要统一于没有向度和意义的存在——物质,人更不明白。
人对物质的认识与定义带来两大根本问题:
一、由于物质的来由至今不明,所以物质具有“无源性”。这种“无源性”导致人无法真正地认识物质的发生和物质的本质,只能使用已知的物质属性作暂时性定义。因此组成世界的物质属性是暂时的、权宜的和不确定的,当然由物质组成和决定的人的存在更有其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贯穿于人的一切意识与行为中,让一切的存在盲目又充满变异。
二、由于物质的存在并无任何目的(去向不明),所以物质具有“无向性”。于是,人只能将物质用于自己各种暂时的用途,物质的可利用性被人发挥得淋漓尽致,无向性物质成为了各类混乱运动的基础材料(甚至用于反存在的用途)。而且,在许多方面,人尽量将物质的自身有序状态改为无序,从而让无序的物质服务于人的各种目的。物质对于人,除了暂时的利用以外并无其他关系。
生命也是由物质构成的,但物质一旦构成生命,物质便已经改变其本质,它们不同于一般的物质,它们已经具有向度,这向度就是:维持生命的感知运动。如果脱离生命组织,物质的向度消失,物质还原为一般物质。所以,物质分为两类:一类是无向度的一般物质;一类是有向度的生命物质。无向度物质为有向度物质服务,有向度物质利用无向度物质为生命的感知运动服务,这实际上已经构成全部物质的向度与目的:服务于生命,服务于生命的感知,服务于生命感知的最终存在。
这一来,物质的基本特性已经离开了人对物质的认定,世界的本质和中心不再是物质,而是物质为之服务的生命,是生命为之服务的感知目的。感知运动才是物质、生命与世界真正的中心点和出发点。
人与物质本是一体的存在,都是感知运动的载体,人原有对物质的认定却割裂了生命与物质的本质关系,强调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实际上是取消物质存在的前提,而物质必须在生命感知的前提下才能存在。强调物质独立存在是极大的错误,这使世界一直处于“无源性”和“无向性”状态,使人类一切精神性的存在在物质的覆盖下无所归依。人的认识朝向物质是一个方向性错误。
物质是什么?人原有的概念难道不该彻底颠覆?
科学理论为什么必然被证伪?
迄今为止,所有被确定或被应用的科学理论都是可以被证伪的,而且,已有的科学命题和未来的科学命题都是注定要被证伪的,可以说:科学之路就是一条证伪之路。人类正行走在一条全是错误的路上,人正在竭力使自己犯下更多的错误,这看似不合逻辑的事实其实指示着另一种逻辑。
当盖天说被证伪的时候,丝毫不影响它对人们耕作生活的有效指导;当地心说被证伪的时候,丝毫不影响人们对时空变化的有效认识;当日心说被证伪的时候,丝毫不影响人们对宇宙空间的初步确定;当相对论被证伪的时候,丝毫不影响人们对宇宙事物的开发应用……证伪是什么?证伪是否定已经肯定的理论,证伪是用新理论来证明旧理论的错误,每一次重大的理论证伪都意味着人的一次重大的认识进步。然而,人的不断证伪不但是由于新理论的出现,更是由于人有意识地主动否定旧理论,按科学的证伪定律,人就从来没有对任何理论抱有肯定的自信,人似乎更希望和更信任对现行认识的证伪。
证伪竟成了科学的定义:不能被证伪的科学理论就不是科学理论。这不是笑话,这正是科学的事实。人们认定科学理论必须被证伪,其实不是被新理论(注定也要被证伪)证伪,是被人拟定的但永不出现的真理的逻辑模式所证伪,所以,凡出现的必将是被证伪的理论。
证伪成了科学的立场和态度,因为不但科学的背后站着隐蔽的真理,而且,科学的朝向和路径必然和真理方向背道而驰,科学明知道前路错误,但仍然不得不奋力前行。这种行为,怎么看也像是对科学的嘲讽,科学也太不科学了。
我们注意到,所有被证伪的已应用并有效的理论不影响为人所利用,只不过后来的理论有更大范围和更深入更高效的应用而已,“伪而有用”成为一个既有现象,相反,那个公式里的、数据里的、概念中的绝对真理却不知何用?更重要的是那些绝对真理为何存在?有何目的?
证伪肯定还将不断进行下去,值得怀疑的不是证伪的对象和过程,而是证伪的概念本身和真理本身。科学为什么去证伪?如果证伪不是为了理论尽快的更新替换、更好地为人服务,那么证伪的目的什么?如果证伪是为了达到(注定达不到的)真理,如果证伪的目的与人的生存需要、生存应用、生存目的无关或相冲突,这证伪有什么意义?科学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要科学去服从那个绝对的与人无关的“真理”,这才是最需要证明的科学最大的“伪”。
存在的有与无
哲学家思考世界到底存不存在?一般人则问:世界到底有没有?这个看似哄孩子的问题,哲学基本无法回答,科学的回答还在进行中,最近的科学研究成果让人震惊:物质一直处于不确定状态,世界实际上是没有的,一切都是人面前的幻象。
什么是有?对人来说,有就是可以感知的事物,相反,感知不到就是没有。世界就是我感知的总和,这便是唯心主义;无论感知不感知,世界都在那儿,与感知者的感知无关,这便是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太过简单粗糙,不值一驳。科学研究有证据表明:没有观测者的世界并不存在,世界是在观测与对象的互动中形成的。没有生命感知的世界并不存在,唯物主义理论到此为止。
那么,人(生命)感知到的世界就有吗?就存在吗?这结论下得过早也过于简单,从绝对(物理)意义上来说,人感知到的世界也没有。也就是说:心感知的事物也不是有,心外无物更是妄论。人感知的世界只是世界的某种属性和某一部分,被感知的对象的属性应是无限的。
人面对的世界是唯一的,是人对认识对象的处理结果,被认识对象经过人的感知成为人的现在世界,同样的对象经过蝙蝠的超声波感知就成为蝙蝠的世界。感知对象相对于感知主体存在,感知主体和感知对象一同存在于感知运动中。这就是“有”的存在真相。唯心主义理论认为心(认识主体)对应世界,这没有错,但认为世界只为人(心)存在,世界只属于人,这就错了。世界应所有的生命而存在,世界应生命的感知运动而存在,人是生命之一,也是感知体之一,虽然人是最高端的感知体,但仍然是感知运动的一种载体,这本质的身份不会改变,所以,人应当谦虚的做好自己的感知职责,完成的自己的感知使命,让世界在感知运动中得到良好的存在。
人应该明白和正确应用这一切的“有”,用这“感知之有”来实现感知方式下的理想存在,不能将“有”划为“不知道”也“不可知”的客观,将人自己放到“租借者”的位置,不担负起对于存在的责任,也不去实现存在的意义。人将自己流放于物质是最不明智的愚蠢行为。
追究所谓客观的“有”和绝对的“有”是没有意义的,人只能认识和拥有感知的“有”,人有义务和责任用好感知的“有”去创造一个理所当然的世界,而不是接受一个无可奈何的世界。
物质存在的目的
物质可以用于各种具体的目的,人早就开始使用物质来实现自己的意愿:种地裁花、铺路盖楼,用以生活;做琴制箫、铸锣蒙鼓,为了娱乐;造卫星造飞船、造电器联网络,为了发展,人利用物质来构成一切。但是,人也打枪锻刀、造枪造炮,用以攻击人;制盾牌、筑碉堡,用以防备人;发明原子弹、氢弹、毒气弹,用以毁灭人。在这些相同和相反的使用中,物质是没有任何目的的,目的在人,人用物质帮助自己,人也用物质给自己制造麻烦。
同样的物质,在人的使用中,得到不同的结果,这很容易使人得出:物质的存在没有任何目的的结论,并支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具有客观性的理论。物质在人的各种行为和意志中保持自己的属性不变,并不为人的各种意志所动,也忠实地为人的各种行为所用。看来,物质是坚守自己的客观意志不动摇。
物质存在果真没有目的吗?当物质脱离人的行为自然存在的时候,它是盲目的吗?当然不是,物质一刻不停地坚守着自己的存在,风云变幻的物理现象,水火交融的激烈反应,自然之物在进行着严密的、一丝不苟、井然有序的平衡与调节。物质彼此限制、彼此转换、彼此存在,显示了不变的规则,无论是物理运动还是化学变化都证明物质在行动,物质无一不在坚持和达到自身的目的。
且不论人的存在有什么目的,物质的存在是有目的的,要不然它们为什么那么稳定、那么自在、那么恒久地存在着?客观存在理论无法找到也无法解释物质存在的目的,主观存在认识让它们以人的目的为目的。事实上,结论并不难寻,物质以保持物性为任务,以存在为目的。
物质为什么要存在?是感知运动需要物质以被感知体存在,所以,物质是存在的主体之一。物质因感知运动而存在着,感知运动赋予了物质存在的目的:那就是被感知体感知,与感知体共同构成感知存在。物质保持物性是感知运动的需要,是感知规则和感知规律的约束所致,因此,物质从来没有也不会离开和放弃存在的目的。
而人才是没有目的或目的混乱的行动体,人利用物质的存在属性达到各种自我目的,甚至利用物质的属性来反存在,用物质来达到反对物质存在的目的。人这样做是盲目的,是没有意义的自毁行为。而物质本身从不反存在,也不反自身,物质的目的就是一切的有序存在。也可以说,物质的目的是为了人作为感知体,在感知中愉悦地存在;绝不是为了人作为认识体,在存在中愚蠢又肆意的反存在。
自然是什么?
人们通常认为:自然是事物的本来存在,或者说,自然是事物的本来,曰:自然而然。老子的道法自然被理解为:道遵从于自然而然。自然是什么?除了解释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再有就是,事物自身的运动规律。其实,无论是客观自然,还是自然而然,都跟人没有关系,人要么服从自然,要么战胜自然,或者就顺其自然。
自然是什么?人并不知道,只知道自然呈现了什么,至于自然为什么要这样呈现?谁让它这样呈现?无人知道,科学也不知道。人们只能整理归纳自然事物有些什么,它们的运动形态、运动规律和存在属性,至于事物为什么存在?左右它们的根本法则是什么?人既不知道自然来自哪里,更不知道自然自身遵循的法则。
这种迷惑贯穿了人类史,人们穷尽一切办法弄懂自然,也是为了驾驭自然,但是,除了感悟“自然之道”或神化自然以外,就是科学技术把自然之物分解到极致。人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得弄清楚,自然物质里有些什么?这其实已经不是科学问题,这事实上是人与自然物质的关系问题,人不能容忍朝夕相处的自然之物自己居然不清楚,它的里面或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而穷究自然的行为几乎让人达到疯狂或恼羞成怒的地步,这个始终不能穷尽的自然到底还有什么?
人们把自然看作或当作确定的物质,人们用物质的概念和方法来认识自然,科学把自然分解成碎片,分解成各种物质各种数据和各种各种物理关系。这样做来当然更不能认识自然,科学的案头上只有自然的存在数据,没有自然存在的原因和存在的根据。
用物质观念永远无法解释自然为什么存在?自然因何存在?因为自然的存在本就不是物质问题,最近科学已经发现“物质本身并不存在”,物质只是一种场的形态,是我们认为物质存在。这才是关键所在,这个“认为”不是人的主观意志认为,即不是唯心主义的认为,这个“认为”是生命感知的认为,是感知方式,感知法则下的必然认为。人认为的世界,是众生命认为的世界之一,也是专属于人的世界。
人认为的世界,与人的认识、感情、精神等意识密切相关,但最初和最根本的关系,还是人作为生命体的感知关系。感知关系受人的精神意志影响,但最本质的基本关系是人生命的感知关系。人要了解自然,解释自然和利用自然,必须从感知切入,必须用生命的感知方式与法则来看待自然。这与物质的解析截然不同,自然物质出自于感知,并且只能被感知,别无他用。所以,自然只能遵循感知之道,没有不明所以的“自然而然”之道,更没有其他道门。感知的法则、规律就是“自然而然”,自然就是感知的自然。
任何撇开感知的自然都是不自然,撇开感知关系来认识物质正是人的主观意志所为。其实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都是人的唯意志行为,都是人的主观行为,这才是真正的离经叛道行为,是注定只能证伪的行为,请注意:这也正指示了科学不祥的命运。
物质运动的第一推动力在哪里?
建立在客观世界理论基础上的认识认为:物质是在自行运动的,有自己的运行方式和运行规律,人们便按照它的存在方式和规律来认识它们和利用它们。人和物质的关系是:感知主体和自行运动着的感知对象的认识与利用的关系。感知主体和那个“自动运行着的感知对象”没有直接关系。人并不明白物质为什么存在和自行运动,人只能获悉物质的存在属性以及其自行运动状态,在生存活动中对物质进行有效的利用。物质的存在与自行运动对于人,一直是个未解之迷。
人利用科学方法已经将物质的属性及结构了解到极端的深度,但是对于物质的存在理由仍是一无所知,这本不是科学认识的范畴,而哲学也不能作出明确的回答,牛顿为寻找物质的第一推动力苦恼,最后只能找到上帝。
放弃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物质的认识,我们不妨开辟一个新的认识角度:首先得将存在限定在感知的前提下,人作为唯一的感知主体,感知对象——物质,是感知到达的目标,目标在感知运动到达之前是什么无法知道,感知与目标相遇物质才开始存在。感知与目标相遇之前是意识的运动,这意识运动与目标相遇激活目标使其呈现物质属性,物质在感知中诞生,并存在和运动于感知中。物质的属性是感知选择认定的,不是物质自定的,物质怎么运动也是感知确定的。我们无法了解和证明物质在感知以前的存在和运动,我们只能证明感知意识的运动是存在的,物质完全可能是由感知意识的推动而作出运动,这运动就表达为存在的属性。而感知运动与物质运动的内在关系完全是一致的,两者互动,结果便表达为事物的存在。值得注意的是:在物质因感知而存在之前是不存在的,想象这个“不存在”的状态是没有意义的,物质一旦进入感知运动中就具备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既有的时空概念是又一个错误,事实真相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
所以,感知意识是第一推动力,由它开始的运动力创造了物质、生命和世界。真正的动力源不在物质,也不在生命,在于感知意识。存在的起源和根源就在感知意识,一切存在的动力就在感知体本身。
很遗憾,牛顿不知道:第一推动力不在外部,也不在上帝的手上,第一推动力就来自感知意识本身,就来自人自己的认识力。
谁在变化和运动?
人们一直认为物质自身在不停地运动,从来没有人质疑过这个结论。但人们无法说明物质为什么运动?为什么只作这样的运动?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但世界是由生命感知的。感知是一种运动,感知主体随着感知的运动过程在不断地变化,这个变化和运动是感知主体的特性,是感知主体处理感知信息的必然反映。感知的整个运行过程在变化中完成,感知对象参与这个运程。感知主体在不断变化的运动中处理从感知对象获悉的信息,所得到的必然是不断变化的结果,如果武断地将事物变化单纯视为感知对象的变化,是没有根据的。之前都据此以为物质自身在不断地运动是一种错觉,恰好是认识主体在不断运动造成了感知结果的运动状态,感知对象的运动形态正是感知主体的运动形态的反射,感知对象(物质)的自身运动无从证明,我们只知道感知对象没有自身运动的理由。
要证明物质的自身运动,需要排除感知方式,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人只能拥有感知方式,所以,我们只能在感知方式下证明感知主体在运动,并以此决定感知结果的运动状态。我们不能证明物质自身的运动,也就是不能证明感知对象脱离感知主体的运动状态。我们只有自证,没有他证。
物质是什么?物质就是被感知到的相对稳定的一种属性的表达,物质就是“无”被感知激活的(感知到的)一种属性,也就是说:感知运动创造了物质,感知运动创造了世界。物质和世界的运动是感知在运动,是感知引起了物质对象的运动,因此推动一切事物创造一切事物。
人类此前的关注对象是物质世界,这如同是一直在关注感知主体的投影,人应该关注事物变化的真正主角——感知主体的感知运动。这意味着人的注意力对象大反转,这样转过来,世界将不再是单向的物质世界,一切存在的来源将水落石出,而科学的核心基础将因此改变。
时间的误解
人从时间里认识一切事物,人只能从时间概念里认识事物,人的认识无法到达时间以外,时间成为事物呈现的唯一方式。时间将空间里的事物排列有序,人的精神意识已经全面接受和理解了这种时间的顺序,或者反过来,人的精神意识以时间的方式来确定了事物的秩序,时间成了人手中一把丈量事物的尺子,而且是唯一一把尺子。时间的方式决定了人与事物的关系,人依赖时间来确定自己与事物的关系。结论很容易得出:时间是人与事物关系的限制,时间限制了人的精神意识。
除了人,其他生命是没有时间的,他们只有事物的变化信息,和应对变化的一系列反应能力,它们没有时空秩序的意识,也不在时空秩序里生存,当然也没有时空秩序的约束。所以,其它生命物种与存在的一体性和亲和度远超人类。只有人,用语言符号在精神意识里建立了时空秩序之后,人就生存在时空秩序里,并用这种秩序来解释一切看待一切。从这个意义上说,是人创造了仅属于自己的时间概念,并不由分说地把万事万物全部装进时空里。人的时空概念是非常简单又有效的把握事物的方式方法,人因此建立起了严密的时空逻辑系统,并以此和事物建立起相应的关系。
我们不用在意人用时空阐释的世界是什么,我们早就该注意到时间的方式是简单的、人为的和片面的,时间的概念和应用还处于最初级阶段,不过只是最方便的权宜性应用,涉及时间的单向性、单义性、永恒性等问题人均未能解释。时间的粗浅应用极大地限制了人的发展,简陋的时间已经完全不够用来解释事物。
时间概念已经成为人的羁绊,过去、现在和未来被时间割裂,人困扰于现在时不能自拔,人的意识在时间的单向纵轴里运行,人无从认识事物存在的多向性、多重性和多义性,人早已掉进自掘的时间陷阱里。
人用时间来衡量和解释事物是精神意识创立的一种应用方法,它的有效性是简单迅速地规范了事物的秩序,但它带来的系列问题已经显现,人的时间观念割裂事物的整体存在,现在概念使人失去事物不可分割的全部存在,时间意识使人误解事物的存在状态……人必须突破时间的制约,才能找到更多观察事物、解释事物的新方式、新方法,才能建立与事物相处的新关系,才能对自己有更本质的了解,才能获得更多可能性。
生命的感知意识是不受时间观念影响的,人如果放下先入为主的时间观念,应该可以从生命感知意识中得到启示,找到答案。
时间只是个物理问题吗?
地球上甚至宇宙中,是人发现并使用时间概念来看待事物,时间是既在的还是人造的?是人的发现还是发明?怎样看待时间?时间给人带来什么?时间对于人究竟有什么意义?物理对于时间的定义是明确的,而人对时间的认识却是模糊的。
时间表达着事物的变化,人在时间的尺度中感知事物的变化,事物变化信息的接收终端是人的精神意识,时间是终端记录的方法和工具。在人没有用符号来命名时间即建立时间概念之前,变化和记录的运动就存在着,只不过并不是以时间运行的方法,那种未经命名的本来的事物变化和互动方式在时间方法出现后就不存在了,人完全依赖时间方法来记录事物变化,时间成为人的意识与事物互动的记录和保持秩序的方法,甚至是唯一的方法,时间意识重构了人的生存形态。
人依靠时间方法简单有效地与事物互动,时间帮助人建立了精神意识、理性逻辑和相应的意识形态,时间帮助人类的科学认识确定事物的物理关系……人类已经无法不用时间来认识把握事物,人类已经把全部事物装进了时间的范畴里,除了精神意识不受时间的限制和支配。
人不能想象没有时间概念的生存状态,那种并不以时间为准,与时间无关的存在运动,那才是事物的本态。时间这个工具方便、快捷、易用,但却省略、忽略了事物的其他存在形态,所以,人生存在时空里,其他生物、原始人未必就生存于人用时空界定的形态里。人可以用时空关系来解释一切,但无法证明这些解释对其他生命体都是相同的。
况且,人的时间观念已经出现明显的逻辑问题,时间的计算方法不能涵盖人的精神意识,时间的通用方式事实上割裂破坏了人的感知整体性,过去、现在、未来的矛盾造成了人的认识误区,人在时间问题上的误会、误解已经影响、阻碍着人的继续生存和发展。对时间的认识就是对生命存在基本形态的认识,对时间的反思就是对人生存的根本反思。
所以,时间的认识问题考验着人的智慧,这绝不仅仅是一个物理问题。
时间观念的作用
人依靠时间建立起对事物运动变化的确知方法,人依靠时间规范了事物的存在秩序,人依靠时间统一了人的认识与行为,时间观念的建立和运用开拓了人类文明。
人应用时间观念作为生存工具以后,意识从原本多向状态变成单向、从发散状态变成集中、从混沌状态变成明确,人因此获益,能够迅速、高效地认识、分辨事物,并以时间为单位在意识中建立事物记忆、识别、整理系统,人因此产生出智慧,并以智慧驾驭世界,开启盛大的人类文明。时间、空间、物质概念的确立奠定了智慧的基础,人从此便在智慧这条道路上狂奔不息。
时间本来只是一种方法,在人们运用的过程中逐渐演变成实在,而且是离开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一年、一月、一天、一时、一分、一秒……地运行着,确凿无误,甚至成为了事物存在的根据。人有意识地存在于时间中,一年一月一天一时一分一秒地衡量着事物和自己的生命,不知不觉间整体变化着的事物被过去、现在和未来分隔,人的完整的生命形态被一分一秒的割裂……一切都无奈地被越来越快速的时间逼向未来,时间无穷无尽,事物和人则支离破碎。
不错,时间建立了事物的基本秩序和相应的人的精神意识系统,人依靠时间创造了世界和自己。但是,时间却使存在改变了本来的性质——事物的整体性、多面性、多向性、多义性统统被时间剔除,人生命感知的本态、感知的无限性、完整性、连续性被时间破坏,最为严重的是:人并未认识到时间的本质、来由及问题,这场时间的误会大大耽误了人类的发展前程。
时间对于人的正面与负面双重影响一直存在,问题是我们怎样认识和对待这种存在。单单依靠科学来研究时间问题是一个误区,科学可以把时间分析到极致,但始终离不开物质与运用,时间究竟是怎么回事?时间与人到底是什么关系?仪器之下与算式之中肯定没有答案。
时间并非客观存在,在绝对意义上根本不存在,人们用时间捕捉到事物的同时也丧失了事物,人应该谨慎使用时间概念,注意把事物从时间的束缚下解放出来,革新时间观念,存在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被时间压迫的人,也会获得更大的自由。
时间空间为谁存在?
最近科学研究表示:时间其实是不存在的,时间只是记忆构建的一种错觉。我们通常把时间看成独立于事物之外的一种实体,似乎时间与空间可以独立存在。我们非常肯定地计算一分一秒,也非常肯定地丈量出一寸一方,现实就如此确定,不容人作出任何怀疑。而科学研究这样表示,的确震惊众人:莫不是此前所看到的使用的所拥有的都不存在?全是错觉?更不容辩驳的问题是:错误的认识和错误的应用为什么有效?难道错误有效,正确无效吗?事实的确是这样,根据地心说来设置四季,得出种庄稼的节令,非常有效;根据日心说来设置日月星辰的位置关系,得出的天文资料也非常正确,非常有效。客观唯物主义就注重有效,世间朴素的唯物观念既正确又有效。但这些正确和有效不能保证能够走远,就如同现存的生存竞争模式一样,虽有人类千万年生命实践和社会实践,构建了强大有序有效的人间秩序,但仍然是“此路不通”,走不出去太远。
时间空间存不存在,其实根本无需科学研究,这就是生存立场和认识角度的简单问题。人可以假设出多种观点,供科学去证明,如不作假设,从属于生命的人的角度来看待时空,结论非常简单明确:时间是事物变化的过程表达,空间是事物运动的存在表达,时空都是人感知事物的现场,时空都是服务于人感知的工具。时空为事物存在、为生命存在、为人存在,时空归根结底为人的感知存在。
时空是物质表达属性和进行运动的场所,是生命感知的对象,是生命与事物交互运动的过程和结果,时空所呈现的形态,便是生命感知的形态。人们通常对时空的认识与把握,一是基于客观观念,二是便于现在应用。其实事物变化并不是时间单向运动的作用,而空间的存在亦并非事物的占有。时间永远是事物的现在状态,事物没有过去与未来,所以时间也没有过去和未来。时间是所有变化因素的总和,是变化因素强弱综合平衡的体现,过去与未来的强弱因素作用于事物的现在,现在状态就是时间的结果。因此,过去和未来都体现于现在,谁的因素强大,现在时间就体现于谁。时间不是恒定的运行,时间的快慢取决于感知事物的变化,感知事物的变化形态决定着时间的运行。空间则是什么事物易于感知就表达什么事物,空间是感知的目的地。人们对于时空的概念是假设的和约定的,有客观物理学意义,于感知的本质运动没有意义,时间和空间的存在都是感知决定的。
时空为客观存在是个极大的误解,时空的客观解释与人的感知本质毫不相关。时空的概念遮蔽了感知事物的本来真相,耽误了人了解事物和把握事物,并使人处于认识的被动状态之中,不利于人的生存发展。
时空观念必须刷新,让时空为人的感知而存在,并有效地服务人的感知目的。
感知法则与自然法则
感知法则决定存在物属性、范围、形态及关系,感知法则就是事物存在的尺度。人们将感知法则误认为自然法则,自然法则的概念是没有界限的、没有根据的、不可知的存在形态,人与自然法则无关,人只能被动地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
感知是生命的感知,所有的生命体都是感知主体,所有的存在物都是被感知体,感知就是感知体与被感知体的交互运动。感知法则是为感知运动服务的。人是生命体,人是感知体,感知法则是为人的感知服务的,人是感知运动的主体,人是感知法则的主人。
自然的概念是来由不明的存在和与人无关的存在,人只能认识和整理自然之物表达的属性和运动形态,自然法则从何开始?目的和意义何在?人完全不知,人竭力认识自然,正是出于不了解自然,也不懂得自然法则。人努力掌握自然规律,认识和遵循自然法则是基于与自然无关的基本关系,人利用和战胜自然更是说明了两者的关系。
与不懂自然法则一样,人也不懂感知法则,但是,这两种法则的概念与人的关系有本质不同,正因为如此,产生了人与世界两种截然不同的关系属性,更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存在立场和存在态度,也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存在形态和存在结果。感知的存在和自然的存在对于人是截然不同的选择,而人,至今并未作出主动选择,人只是默认了自然法则,放弃了感知法则。
人在做自然的奴隶(产物)和做自然的主人两种角色间转换,做奴隶受难于自然,做主人让自然受难,人既受难于自然,也让自然受难,这就是人与自然的本质关系。
如果人选择和遵循感知法则,认识、行为和结果会截然不同:人会以感知为前提认识、整理、把握感知规律,一切行为会以达到良好感知为目的。人与存在的关系成为一体关系,存在为人的感知服务,人会更主动的使用存在物和保护存在物。存在物的存在目的与人的行为目的相一致,只服务于人的感知要求,不在此目的之外浪费任何能量。这样的生存状态当然不同于人现今的生存结果。
在两种法则观念面前,人作何选择?
客观思维、主观思维、宗教思维到感知思维
客观思维是最常见的思维方式,古往今来,所有的思想者都是使用客观思维方式进行思考的,至今未见例外者,就是号称主观唯心主义者,其思考方式也是客观思维方式,只不过观点立场不同而已。唯物主义从物立场出发,唯心主义从心立场出发,其方式却都是客观的,而客观方式就是科学方式,谁愿意不科学地思考问题?客观——思想者默认的共同之点。
那么,客观到底是什么观?客是谁?谁在观?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不复杂,可以直答:客观就是客的观点,他的观点,不是主体的(我的)的观点。客是他,我们并不认识的他,造物的他(自然或上帝)。谁在观?并非真的客在观,而是我们虚拟客在观,其实是我们从客的方向观。最后一句话道破:客观就是我们以客观。为什么要以客观来认识、判断、把握事物?因为我们并不知道事物的来源和究竟,我们的看法不可靠,而造物者(客、他、上帝)知道,他清楚一切的究竟,他的看法就是事物的真相和真理。所以,客观思维方式是人们模拟上帝思考,被认为是发现真理的唯一途径。另外,客观方法是统一人们认识的唯一方法,是人为设定的观测事物的标准常数,因此,客观思维就如此决定了人们的世界观,并成为了所有思维模式默认的基础。
主观思维是客观思维的反叛者,人的自主意识认识到客观的局限性和刻板性,有人不满意以物观物或以客观物对人的排斥性,认为人的主动意识必须介入一切、重置一切。于是,主观思维诞生了,主观思维从人心出发看事物,以心为中心建立事物的秩序,这就是唯心主义世界观。主观唯心主义的思维模式及方法仍然是客观的,只是立场改变而已。主观唯心主义的核心是心,以人心包括大千世界实为勉强,况且,人心只能在个人,人心有别,以谁的心为准?如以大众之心为准,大众有一致的心吗?人心的差异难以形成一致的认识,人心的易变难以形成稳定的概念。另外,心感知之前和心感知之后的世界是什么世界?有差别吗?该怎么认识?主观唯心主义有太多的理论缺口,并不能自圆其说。
宗教思维出现在主观唯心主义之前。在人类面临无法改变、无可奈何的客观事物之后,宗教意识产生了。宗教思维不但否定而且取消了客观世界,缔造出一个截然不同的天堂与地狱,运行不同的规则与秩序。宗教的信仰和教义是对人面前的客观现实的修正与反动,是虚拟在另外时空的人间状态。宗教思维的模式仍是客观的,而且是依据人间的客观逻辑创造的天堂世界,拟作为人世的参照与模本。几千年来,因为现实与虚拟的差别无法跨越,宗教信仰对人的影响始终是有限的。宗教思维的主观自由性导致其理论的虚幻,只具有人为意识对照客观现实的比较意义。
感知思维此前并未出现,只有感知意识活动在人的潜意识中。感知观念不成形,但感知却一开始就主宰人的意识和一切行为,人从感知意识创造语言,从本能感知到精神感知,感知一直是人面对世界的始端和终端。因为人一直以客观、主观和宗教作为思想认识的依托,感知观念从未登上过思想理论的前台,感知在人的意识之后,只产生供给个人精神自我的思维和意识,无人将感知作为意识基础和思维中心。感知在人的思维活动中,只作为认识事物的过程和工具。但是,感知对于人的实际作用并非不存在,个人拥有的绝对的、唯一的现在世界,就是个人的感知世界。绝不同于大众(我们)共同拥有的客观现实世界,个人拥有的“感知世界”并未名命,也无法呈现在别人面前,因此,只对个人有意义这个事实便抹煞了它的存在。所以,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公共的客观世界,或者说是一个主观约定的契约世界,个人只能无条件接受和服从于这个世界,并依从人们的意志和客观的规律去构建个人的命运。而那个“感知世界”只以个人感觉、个人兴趣、个人性格的及个人主观意识来微弱地显示其存在。个人的与公共的两个世界因此发生潜在的深刻的不可调和的内在冲突。
因为“感知世界”具个别性,所以不具有客观意义。但感知的我则是人所共有的,具有抽象性的重大意义,同时具有客观意义。我感知是世界得以成立的根本方式,我感知是世界所有生命存在的缘由。我感知是人意识的终端,我感知是人思维体系的起点,我感知是事物真实存在的唯一凭据。至关重要的是:世界是感知方式的产物,我感知是世界的终极创造者、选择者与观测者。人早就应当认识到我感知并确认我感知的存在地位,并不需要以客观、上帝、我们来代替我感知的位置。我感知的虚位已经造成了意识形态的混乱,所以,继客观、主观、宗教观之后,我感知观念势必要将要诞生。
人势必将用我感知思维重新、全面地建立对于人之我的新认识,将旧意识、旧观念和旧的世界观搁置进历史,发现建立我感知世界,并以我感知思维刷新对事物的认识,用我感知思维结束物与心的对立与认识分歧,用我感知思维获得一个全新的世界。
我感知并非人为创造,我感知就是人的本来观;我感知是对原有模糊混乱世界观的重新名命;我感知是人的意识经历迷途后的实至名归;我感知将消除人遭遇到的所有认识障碍和理论悖反;我感知让人直接、全面、真实地认识并可靠地把控事物;我感知会洞明、理清人类自身陷于困境的种种原因;我感知将首次形成人类史上的思想共识;我感知将分离的人类重新连接归并到一体;我感知将创造人类有史以来的最大思想能量;我感知会不断释放人类发展所遇疑难的解决之道;我感知会最大限度地造福人类与世界;我感知会直指人类社会的终极形态。
我感知理论目前虽未成熟面世,但我感知思维已有模糊轮廓显现于人的哲思和科学研究的新发现中,只是尚未成型出炉。不过可以预言,随着人类发展进步的节奏加快,随着既有观念的风化程度加剧,我感知世界的出现已经指日可待。
科学的盲目
科学方法是有效的工具,人依靠科学技术改造现实。科学观念是基于唯物主义的一种世界观,科学研究的目标就是具体事物。当哲学了无新意,当宗教渐渐式微,而现实又不可回避,科学就成了人生存的可靠支持甚至唯一支持,科学崇拜势所必然。
科学成为人认识事物、把控事物的主要手段,而且,科学观念还成为了人与事物关系的主要联系与阐释,科学方法已经上升为一种生活态度和思维模式。科学还往往和真理相连系,科学真理成为人奉行不悖的圭臬。人无限信任和依赖科学,相信科学可以认识一切问题和解决一切问题,科学背负着人们的终极希望。
而科学本身,只是唯物主义观念的执行工具,它可以将物质的分析研究进行到极致,但与人的精神意识没有直接关系。物质也许可以决定意识的量或者内容,但决定不了意识的本质;物质可以改变人的生活形式与内容,但改变不了人的生活态度;物质可以改变人与人关系的存在状态,但改变不了人与人关系的本质。科学观念和科学技术成果助长了人们的物质崇拜,其带来的一系列后果却是科学无力承担的。
人们的唯物观念助长了科学的无节制膨胀,科学依人的愿望似乎可以穷尽一切,大到无限的宇宙空间,小到粒子、夸克、量子……科学的能力正在达到一切。“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似乎在科学已经不成问题,关键是“为什么?”科学怎么回答?如果科学能回答,科学还是科学吗?
科学的工具性是注定的——科学不承担追究“为什么”的责任,科学只执行人的愿望,科学不会质疑人的愿望。科学是简单、粗糙的方法——科学是单向的,科学指向物质,无法指向精神意识;科学是排他的,科学只有认识与证明的正确与错误;科学只要结果,不要过程,科学研究的过程越简捷越好。人们没有意识到,只靠简单的科学手段的过滤,人丢失了太多的事物和太多的利益,只驾驶科学这一挂马车,人还能往哪里去?
科学几乎从不反思科学的目的,从不问自己为什么?从不怀疑科学追究的方向问题,只竭尽全力在物质中寻找一切:从无穷的过去找到无穷的未来,从无限小找到无限大,从已有的找到没有的……当然,科学从不也不会在存在的事物找寻到人存在的意义与目的,也不会在物质与物质的相互关系中求证人的本质,更不会运用物质变化去改变人与人的根本关系……科学只会服务于人的生活需要,而不可能改变人的生存本质;科学只会完成人的愿望,而无法改变人的愿望;科学只会帮助人到达目的,而不会建立最终的目的。可是,人寄予科学的希望远不止于工具,人正在企望科学方法能找到并证明存在的始与终,能找到精神发生的因由,能清楚灵魂的质量,能找到人生存的意义……人崇拜、迷信科学使科学进入“万能”的迷幻中,科学不问“为什么”,但似乎可以使人忘掉去问“为什么”,在科学狂欢式的高速运行中,人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最终到达理想世界吗?
科学该怎么回答?科学用什么来回答?
人的认识
我们知悉的所有认知都是人的认识,只能是人的认识,不是猫、狗、海豚、蝙蝠……的认识。其他的生物只从自己认识世界,大概只有人最聪明,认识了客观的认识,知道了客观的世界。难道人可以不从自己认识事物吗?人怎么做到放弃自己从客观的角度和用客观的方式来认识理解世界呢?其实没有别的方法,只凭想象或者虚拟,那个与人的意识不相干的世界就诞生了。为什么会有这个无意义、无目的的世界存在?哲学家们用“不可知”三个字来回答,这更强化了这个客观世界的神秘性,人变成了这个世界的猜谜者,并乐意用渺小的自己来应衬世界的伟大与神圣。人永远是客观世界的产物和服从者,至多作为一个与其斗争者,结局毫无悬念:人是注定的失败者。
人为什么要把自己的认识贴上客观的标签?这其实是对人自己认识的怀疑与否定,人们认定只有脱离了人的主动认识(主观认识),才能获得事物的真相,才能发现存在的真理,才能超越人自己去把握一切事物。人们把人的认识和主观认识混为一堂,所以特别定义出一个客观来区别人的主观认识,这一来,认识分为主观认识和客观认识,真理则只有客观真理,没有主观真理。人成了客观的服从者,客观临驾于人的头上成了世界的真正主宰。
不过,人找不到任何证据证明某项认识是绝对的客观存在而非人获得的认识,非人的客观认识理论上只有上帝或者外星人才具有,人是怎么得到的?究竟什么是客观?人无法自圆其说,人把从人感知得到的认识作为客观认识,只不过是借客观之名来哄哄自己罢了。你不作为认识主体和被认识体互动,客观认识会从天上掉下来?客观会有固定不变的认识一直等候着人去获得?人的客观论其实是没有逻辑的假设。主观是人的主观,客观是谁的客观?
人如果承认所谓客观事物就是人感知到的事物,人认识到的事物,是与人互动的存在事实,那么,人的地位将怎么放置?人的认识取代了上帝的位置,人从未给过自己这么大的自信和这么高的地位。如果这样,一切关系都得重建,一切秩序都得改变,一切逻辑都得重演。人不敢承受这样做带来的后果,所以,人宁可把自己认识到的一切都作为第三方的既定存在,叫做“客观存在”,这样,渺小的人就轻松了,就不用为这个世界担责了,就可以作为客居世界的人无所顾忌的使用这个客观世界了。
人为了诗意地客居在自己家里,做出了多么愚蠢的牺牲。
认识的陷阱
我们使用大小、远近、来去、上下、左右、前后、里面外面、软硬、冷热、香臭、苦甜、过去与未来、开始与以后……来描述关于事物的概念,这些概念就这样形成了客观事实,成为具有物理性质的固定认识。我们就使用这样方式方法来认识世界和确定事物。建立起实实在在的世界观。
我们追究大有多大?小有多小?我们探测外面的外面有什么?里面的里面是什么?我们想知道过去的过去从哪儿来?我们更想知道以后的以后往哪儿去?我们特别想明白一切开始前是什么状态?我们还想明白一切结束后又会是什么状态?我们发现:再怎么竭尽全力也找不到答案,反而增加了更多的疑惑。我们又发现这些问题没有答案、不可能有答案。我们发现这些问题是一个个陷阱,我们一提问就掉进了陷阱里,怎么也出不来。但是,我们忘了反思,这些问题是怎么提出来的?为什么会提出来?
掉进陷阱的是谁?是我们自己。制造这些陷阱的是谁?也是我们自己。更值得一问的是:我们为什么要提出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实际存在吗?人的认识盲区就从这里开始,从问题的“我”开始。这些问题的相对者,即出发点是我,一切以我为中心、为始点发问,这些问题是我的问题,是仅仅相对于我的问题。问题重不重要,有无意义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问题是绝对的“我观”,但我们,特别是科学认识,把它们都命名为:客观存在,并且一直穷追不舍,追出了大爆炸说,追出了外星云说,追出了一切开始的奇点,可能还会追出一切结束的末点……得出的结论是人的渺小、地球及人存在的偶然性、物质不灭和多维度空间……
人的认识几乎毫不犹豫地忽略自己,非常郑重其事地代替客观追究事物的本相,而且对科学仪器和算式中的结果坚信不疑。不可思议的是所有的追究里都没有我感知的存在,连爱因斯坦也毫无觉察地放弃了我感知的存在,所以,一切问题和结论都与我感知无关,人找到了与我感知毫不相连的客观事实,并让这些事实困扰得夜不能寐。
若干年以后,人会疑惑,当初怎么会荒唐地把事物与我的感知割裂开来,愚蠢地设定一个没有我感知的存在,而且还煞有介事地推演出那个客观存在里的种种形态,并且,人在这么看问题的时候根本不考虑自己是谁?这么看问题是为了什么?会得到什么结果?
非常遗憾,人是不可能离我感知而存在的,更不可能离开我感知而认识事物,人们试图认识一切没错,但不该忽略我感知为前提,要不然就不会在自造的陷阱里挣扎那么多年。
如果有我感知为前提,一切认识结果都会不同,人也会拥有一个不同的世界。
人能认识什么?
事物无穷无尽,人的认识也无穷无尽,人幻想着能认识一切,特别是:物质的来由?生命从何产生?时空的尽头?……人欲知道这些问题,并不完全是出于好奇心,主要是出自于对人自己的不解,这些终极性问题不过是人试图了解自己的途径。的确,提出这些问题,恰恰说明了人太不了解自己,这些没有答案的问题条条都指向自己的不觉,不是问题找不到答案,是问题本身就是答案。
人是感知体,从生命诞生起就给定了生存及对应的感知范畴,人的精神意识无论如何也只能在感知范畴里活动,这个范畴就是人认识的边界。人意识不到这个范畴的存在,总是设想着在超越范畴的时空里去印证一切。人把感知范畴里只属于自己的问题拿出来作无限制的追问,除了困扰自己以外,只起到模糊自己存在的作用。这些从人出发,只属于人专有或根本就不存在的问题全都犯了方向性错误,物质、生命、时空……等等就是人的感知本身,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提出问题,所期待的是想当然的答案来解决人面临的一切问题,这恰恰是不切实际和逻辑不通的要求,人获得的所有有限认识不能在无限的范围去论证,而且,对于无限的妄想于人的生存也绝无益处。
这是人从根本上没有认可自己而引发的系列问题。人对自己的根本性怀疑完全错置了生存立场,人本该从我看世界变成从世界看我,这种外在的眼光和外在的视角造成了极大的误会和错觉,这种模拟认识者的方法造成认识的虚妄,这种虚妄导致人的思想和科学走上迷途,人的历史性认识不断被证伪就说明了一切,为什么说“科学就是证伪”?因为科学认识的方向只能证伪,证伪就是科学的必然。
人只能认识自己可能认识的一切,人认识到的一切都只能是感知对应的世界。人可笑地去追究开始之始和后来之后,外面之外和里面之里,最大之大和最小之小……其实真正的同题不在于答案,在于问题本身,这就是人造出的逻辑陷阱,人自己掉进了陷阱里,不但误导了人的思维,而且浪费了科学的能力。
人必须客观地认识自己,不是让自己去拥有客观。人坚守自己为始,自己为终;感知为始,感知为终,客观地建立认识立场,那些所谓的终极问题就全部都无需答案了。
人要做有限世界的主人,不要做无限世界的奴隶。
超客观认识
人一直把客观看作通向真理的道路,客观除了“真实地”,即认识直接与事实相通、事实真实的反映与表达这个意义以外,客观作为名词,是指事物的存在性质、存在形态和存在方式。客观认识和主观认识是人认识事物的两种方法,人们通过这两种方法认识获得世界,这两种方法成为人到达存在的两条道路。
人们把存在定性为客观,除了排除主观的意义,还确实认为与人的认识无关联的客观存在,客观的本质词义是不与我的认识相关联的另外一种存在认识,意思是:客的观而非我的观,我观为虚,客观为实;我观为假,客观为真。但是,人一直无法证明事物的客观性质由何而来,于是,客观事物的不可知论成了问题的尽头。不过即便客观的来由无根无据,但客观观念、客观认识仍然是人的基本认识方法,虽然人们知道客观并不一定可靠,但是总比人的主观认识可靠,因为客观认识只能证伪,但主观认识也不能能证真,所以人只能惯性地使用客观观念和客观认识。
客观观念其实来自于人的本能经验,来自于人对事物表象的感知,来自于事物外在的直接反映,来自于事物留给人的记忆与经验。人无法解释这些感觉、印象、记忆与经验,就把它们统统归纳为客观现象、客观事物、客观规律……这是原始的、简单粗糙的认识概念,但没料到这些概念会一直沿用至今,且无法动摇。客观事物就这样成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
客观事物是怎么被人认识的?认识后的客观事物与认识前的客观事物有区别吗?人有可能真实地认识本来的客观事物吗?在这些疑问未解答之前,客观就只能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事实上,人与事物不可能有想象中的客观关系,人与事物只存在感知关系,人只能通过感知才能认识事物的存在,事物的存在也只能在感知中显现,感知是事物存在的唯一方式。
感知运动是事物存在的前提,也是认识的前提和唯一的方式,认识就是感知信息的概念化处理,感知形成的概念就是认识,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是感知的结果,所有的认识都是感知整理得出的认识,一切所谓的客观存在都只能是感知存在,感知存在才是人面对的本质的存在。所谓的客观存在,是经过人的认识重组过的存在,是事物具象与人的认识概念重合后的结果和参与了主观意识的事实显像。我们定义的客观事物,恰恰是多种认识因素混合的结果,其中当然不乏人的主观因素。
理论中的客观并不存在,因为没有存在的理由。最本质的存在是认识概念发生之前的感知存在,只有感知主体与感知对象的直接存在关系,不掺杂任何感知以后的精神意识,这种存在显示才是最本质的存在,这种存在认识就是“超客观认识”,是人能够获得的终极真实。
生命与物质
生命是物质吗?不是。但生命体是物质,物质组合成有感知的生命体,物质成为生命体的组织,物质的物理属性没改变,物质的存在向度改变了,物质受生命的感知需要所支配,物质受生命组织的代谢要求和运动要求所支配。构成生命组织的物质有别于普通的物质,如果生命死亡,生命组织崩溃,组成生命体物质的向度消失,物质便解散还原成一般物质。
生命是物质组合形成具有感知意识的运动体,生命就是运动着的感知意识,生命不是物质,但生命依赖于物质,感知运动赋于物质以向度,作感知正向运动的物质是生命体,作感知反向运动的是物质体。
物质既构成生命作为感知体,又是生命体的感知对象,感知意识感知物质的属性和状态,并将感知信息传递到生命体的感知中枢,使生命体与物质互动,这就是事物的存在过程。生命与物质是感知主体与感知对象的关系,这也是事物存在的基本关系,世界的一切都建立在这个关系之上,人们认识事物必须以这个感知关系为前提,没有这个前提,生命与物质都将失去存在的根本,缺乏这个根本的所有认识都是混乱的和荒谬的。事实上,人们对事物存在的认识在理论上从未设置感知为前提,也并未默认感知为前提,这是人类有智慧以来犯下的第一大错。
无论生命与物质是作为感知主体还是感知对象,生命与物质都是感知的一体存在,不可分割,绝不会有独立的生命和独立的物质,物质和生命都在感知运动中存在,完成着感知的使命。所以,人面对的一切事物,都和人同时存在,这是一个整体,绝不能将他们分开认识。
物质单独存在的认识,致使物质失去存在的根据和理由,而且,无论使用什么方法,永远不可能找到物质存在的真正来源。生命也陷入同样的困境,同样失去存在的根据和理由。造成这样的困境,就是生命生存失据的原因。
生命与物质的人为分离直接导致人与物的疏离与对立,导致人错置生存立场。问题的严重在于:人不知如何放置生命与物质的位置,只将物质作为生命所需材料,而将生命意识作为存在的中心,生命的无源、孤独、无助被确定,人的生存形态由此被导入误区。
其实,不是物质的生命,也不是生命的物质,而是:感知的生命与物质。不明白这一点,人将走不出生存的误区。
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什么?除了生命体的物质表象,生命的本质是什么?生命的本质是意识,是对于一切感知对象的感知意识。生命是由物质组成的具有感知意识的感知体,生命体是由感知力驱动并维持自身新陈代谢的物质结构。生命的存在任务与目的是建立和保持与被感知事物的感知关系,这种感知关系除了外部事物、包括感知体本身能被感知的物质组织。所以,生命的本质不是物质,是与物质同时存在的抽象的感知意识。
生命体是感知意识驱动的感知运动执行机构,各类感知系统以各种感知方式和方法进行多种多样的感知活动,获得各种各样感知信息,这些信息确定着各种事物的存在和关系状态,并根据信息内容使生命体与各类事物进行必要的互动,在互动中又不断获取新的感知信息,如此循环不息。
生命体的任务是:存在和感知。感知运动建立生命存在,生命存在进行感知,生命意识就是感知意识,生命的本质就是感知。生命的目的不是求存而是感知,求存是感知的必要条件,感知是生命存在的最终目的。
生命就是感知体,生命就是在感知,生命存在就是在不停息地感知,生命停止感知就是死亡。生命维持自身机能的运转就是为了进行感知,生命的感知欲制造的感知力是无穷无尽的能动力。感知力维系着物质的属性,使物质间保持着属性和存在状态的差异,使物质在感知中运动并保持被感知态,感知力就是运动力,是使物质运动的能动力。
人是生命体,也是生命中最高级的感知体。但人不是最强大最优秀的生命体,人生命的生存能力大大弱于其他许多生物。而且,在生命进化的过程中,人并不是不断强化自己的生存本能,使生命形态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恰恰相反,人在并未提高自身生命的自然适应力的同时,却大幅度地提高了自身的感知能力。人自从进入智慧生存以来,感知欲与感知力都得到极大的发展,人不但发展了生命本能的感知能力,还创造出精神感知能力,人在感知体中,获得了范围最大、质量最高、数量最多的感知信息,人的综合感知能力远超其他生命体,人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最伟大的感知者。
生命一次性存在是表象和假象,生命的感知核心永远存在。生命不断更新以获得更为活跃的感知信息,生命存亡是感知的策略性措施。生命的存在特性是极简单的表象行为,而生命感知一切却是极为复杂的高级行为。所有生命都对感知行为趋之若鹜,就已经证明了生命存在的目的与意义。为感知而存在着,这是所有生命的宗旨,当然,也是人生存的意义所在。
生命.感知.物质——三位一体
早先,我们认识了物质,也认识了由物质组成的生命,我们发现:生命与物质构成了世界。但是,我们忽略了构成世界的方式,世界存在的方式被默认为“客观方式”,感知只是我们用作认识事物的方法,我们用感知的方法认识了解了“客观世界”。
但是,我们思考一下物质、生命、感知三要素的存在关系和运行状态,我们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物质是感知的目标,生命是感知的发动机和运载体,感知运动是感知本体——生命和感知目标——物质的共同运动。感知意识依赖生命的机能和行为感知物质,生命、感知、物质三者互动,进行循环往复的感知运动,这个运动方式表达为事物的存在。在这个存在了数亿年的运动中,感知依赖生命,生命依赖物质,物质依赖感知,三者同时存在,三者组成事物且不可分割,就跟相对论“时间、空间、物质运动三要素不可分割”一样。
人的世界是“生命、感知、物质”三位一体存在的最高集合体,人的世界将三要素化为一体,是“生命、感知、物质”三位一体的最高体现。试想:不可能有离开人的世界,也不可能有离开世界的人。三位一体的人的世界,三要素各在其位,各施其职进行感知运动——生命感知物质的属性与状态、物质保持其被感知属性与状态、感知意识在生命与物质间作循环运动,这样,世上每个人都是三要素融洽的合成体。
在三要素中,物质和生命都是具象的,感知是抽象的;物质和生命都是被动的,感知是能动的。是感知力推动着生命与物质在运动,并不是生命与物质在推动着感知运动。人们首先肯定了物质的实在性,其次肯定了生命的实在性,但人并未肯定过感知的实在性。所以,人先后产生客观观念与主观观念、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从未产生过感知主义。客观、主观;唯物、唯心均是认识的方法,而感知是认识的方式,是认识本身,属于人的本体论。人未觉感知,如同镜子未觉镜子一个道理。
不能将方法当作方式,无论唯物、唯心,都不能从根本上解释世界,都不是事物的根本存在方式,而唯物与唯心都需要的感知方式,才是事物真正的存在方式。客观与主观都不能到达事物的本质,感知才是事物的本质。之前,人将生存的要义归于物质,或归于人心,都是初浅的认识,生存的要义在于感知,因为只有感知能涵盖和统一生命与物质、能调动生命与物质。
重新认识感知与生命和物质的相互关系,重新定义感知的概念,这是人要完成的生存观念的阶段性跨越。生命、感知、物质——三体一位,人与物不再分离,不再分裂,不再对立,感知存在才是人与世界的最终归宿。
生命进化的动力
为什么所有的生命都在进化?进化的实质意义就是变化,生命不断地在改变自身的结构状态,时间记载了这种变化过程。按达尔文的说法是:适者生存。进化是为了适应生存,生存是目的,适应进化是过程和措施。生命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生存,生命的生存模式就是竞争。生命竞争生存,不但是生存观的核心思想,也是人类认识自我生命存在模式的基本共识,还是人类所有基本行为和精神存在的当然理由。
为了求得生存,为了适应生存,生命便不惜改变自己,这种看似合理的进化理论其实不堪一驳。为什么生命体都往更复杂的结构、更发达的感知系统、更强的感知能力变化?从微生物一直进化到手眼通天的人,并不是适应生存的必然选择,而是感知能力不断扩展的过程。导引生命不断变化的关键因素不是生存的条件,而是不断增加的感知需要。只要有可能,生命体便会努力扩大感知范围、加强感知力、获取更高的感知值,即便感知值具有正负感知性的可能,生命体也不会放弃加强感知的要求。
不可否认,感知的一大作用是为了维持生命存在的必需,但感知的要求与结果大大超出了生命体的生存要求,人的好奇心和娱乐性行为就是这个道理的显在证明。生命本身是有限而封闭的空间,而生命的感知欲望却具有无限性。感知连接存在的一切,感知的对象世界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感知突破了生命的封闭性和有限性,感知解放了生命,使生命获得存在的意义。
将生命作为存在的最终目的与核心是个天大的误会,这种认识将生命导入一个无意义循环的死胡同,因而哲学穷究到底后得出结论:“生存的意义就是因为很难生存,所以才要努力生存”。这个死循环不是一个逻辑问题,这是认识的取向问题,人将生存作为生命的终极目的,就永远走不出自作的逻辑陷阱。
不断取得感知值才是生命的有效存在,生命存在的意义在于取得感知值、并保持整个感知态的可延续性的平衡。感知是生命的原动力,从低感知能力向高感知能力递进,这是生命不断变化的根本理由。生命存在是感知的必备条件,取得良好的感知值和保持良好的感知态才是生命的任务、目的和意义。
无论人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生命体其实一直潜在地以感知为中心生存,世界也一直为感知而存在,人的生命无一刻不在感知中运行。如果人不能够正视感知,正确处理生命、物质与感知的关系,一味地在生存竞争中迷失自己,人只会损害更多的感知和受到更多感知的损害,本应享受的感知值(愉悦)不明不白成为人遭受的不知尽头的感知的苦痛。这就是对人愚昧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