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司。"苏瑜朗声说道。
宣传司?这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官职?
李世民,房玄龄,戴胄,魏征几个人眼神中都充满了疑惑的看着苏瑜。
报纸才初步上市了第一天,已经给他们带来了深刻的印象,以后报纸的发展前途完全可以预料。
但是具体能发展到一个什么阶段,他们还无法想象。
苏瑜是从后世现代穿越过来,对于后世媒体的发展那是相当的了解。
在后世,媒体已经发展到了走到哪都能看到媒体,都能看到新闻,都能看到信息的地步。信息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环。
在现代国家中,都会专门设置一个部门去管理媒体,这已经是常态。
可是在大唐,这一切都是空白。报纸正在以野蛮生长的状态发展着,处于一种无人监管的环境中。
“陛下,我先给你们解释一下为何要专门设置一个宣传司。”苏瑜笑呵呵的看向了李世民,房玄龄等人。
李世民疑惑的点点头,坐在了椅子上双目炯炯的看着苏瑜。
在他的心里有另外一套打算,只是现在不方便对苏瑜说而已。
“陛下,已经我们报纸第一次投放,今天投放量是一万份,从市场反馈的效果来看。百姓们对于朝廷的时间非常热烈,尤其是窄乡换宽乡,以及突厥人的安置都有很大的认同感。这说明什么?说明百姓们心中有一杆秤,对于有利于百姓的政策,他们会发自内心的拥护,这可以进一步提升陛下和朝廷在民间的威望和形象,对于以后政策的发布执行有着巨大的好处。”苏瑜充满激情的向着李世民,房玄龄,戴胄等人解说道。
李世民,戴胄,房玄龄等人连连点头。
“陛下,苏瑜说的不错。以前讨论一项政令的时候,很多时候根本不知道民间反应如何,现在有了报纸,可以很直接的就知道民间反应的情况,派几个人在茶楼里做一下听一听就完全了解了。”房玄龄看向了李世民。
“房大人说的有道理。”魏征跟在后面点了点头。
“苏瑜,你继续说。”李世民看向了苏瑜。
“其实房大人说的办法已经有些古老,报纸出现后,针对民间反应我们有新的办法。这个办法不但可以直观的看到政策发布后的效果,还能在某项政策讨论期就能测试出大众反应,从而可以更好的对政策起到决策作用。”苏瑜笑着说道。
“哦?还有这种方法?”李世民,房玄龄,戴胄等几个人眼睛都是一亮。
“苏瑜,快说说看,这个方法叫做什么,怎么才能做到?”李世民盯着苏瑜急切的说道。
他精通政事,当然明白苏瑜说的这个办法有多重要。
“这个办法叫做调查。你们看,我们在长安设置了那么多的报纸站牌,我们的读报人每天要面对成千上万的人,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资源,朝廷如果想要调查某项政策在民间的满意度,我们可以根据题目设置专业的问卷,将调查统计的结果反馈给陛下,这可比坐在茶馆里听要更加全面,也更加直观。”苏瑜笑着说道。
调查统计在后世是一个很专业的工作,在市场上有很多咨询工作都开展这个业务。在接受问题后,针对问题面向人圈开展各种调查。
比如有人经常会在路上遇到人拿着本子问各种问题,或者做一份答卷,就是这类公司在开展业务。
而在大唐,根本没有专业的调查公司。这类事情都是由朝廷来开展,吃力还不讨好,所以各个衙门也都不愿意去做。
苏瑜提出这个,就是顺手。反正那么多的读报书生,给他们加点钱顺手就把问题给解决了。
而且大唐百姓很多都没有见过问卷调查,都会很配合。不会像后世现代人一样绕路走。
“这个办法好,你说朕怎么就没想到呢?”李世民拍着脑袋,双目灼灼放光。
今天苏瑜给他的惊喜简直是太多了,几乎每次和苏瑜谈话都会有一个新发现。
“苏瑜,你刚才说到设置一个宣传司,你继续说。”李世民兴致勃勃的看着苏瑜。
“是这样,咱们这个报纸因为经常要发布朝廷的政策以及官员变动消息。算是百姓了解朝廷,了解社会的一个窗口,同时也可以及时的将社会上各种对陛下和朝廷的不利消息进行纠正,所以非常重要,陛下认为呢?”苏瑜说到这里,看向了李世民。
“苏瑜,你不说这个,朕都想不起报纸还有这作用。想一下和突厥开战前,坊间各种谣言满天飞,人心惶惶。要是有报纸的话,何致于此?”李世民连连点头,他还真的没想到报纸还有抵制谣言的作用。
房玄龄,戴胄,魏征等人也是眼睛发光,连声赞叹苏瑜的计策。
“所以啊,我们报社的人要经常和朝廷的人打交道。总不能各个部门的人都转吧?这一方面会影响到朝廷正常的办公秩序,另一方面各个衙门口径不统一,让民间看到了,会觉得朝廷杂乱无序,影响到朝廷形象。”苏瑜笑着说道。
李世民用手托着腮帮子,眼睛不停的转动着,似乎在思考苏瑜的话。
房玄龄,戴胄,魏征几个人已经陷入了思考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