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小儿一种常见慢性营养缺乏症,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占总佝偻病95%以上。本病系因体内维生素D缺乏致全身性钙、磷代谢失常,钙盐不能正常沉着于骨骼生长部位,最终致骨骼畸形。近年重度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率已显著减少,但轻、中度佝偻病的发病率仍较高,严重影响小儿正常生长发育,是我国儿科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
本病属中医五迟、五软、鸡胸、龟背、解颅、疳证等范畴。乃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调,气血生化乏源,五脏六腑皆失所养,终致骨弱不坚,发育障碍。
【病理病因】
(一)西医
西医认为,人体维生素的来源有两个途径,一是内源性,二是外源性。人和动物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中紫外线照射转变为胆骨化醇,即内源性维生素是人体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外源性维生素主要从肝、蛋、乳等动物性及某些植物性食物中获得。二者均无生物活性,需经维生素D结合蛋白转运至肝,经25-羟化酶的作用转变为25-羟胆骨化醇,具有微弱的抗佝偻病作用。25-羟胆骨化醇从肝脏释放至血液后,在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内经1-羟化酶作用,进一步羟化为1,25-二羟胆骨化醇,其生物活性约为25-羟胆骨化醇的100~200倍,有很强的抗佝偻病作用,并可经血液循环作用于主要靶器官(肠、肾、骨)。肾中的1,25-二羟胆骨化醇生成受血清钙磷浓度、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的调节。1,25-二羟胆骨化醇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促进小肠黏膜对钙、磷的吸收;促进旧骨溶解,增加细胞外液钙、磷的浓度,有利于骨盐沉着;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减少尿磷的排泄。
维生素D缺乏时,肠钙磷吸收减少,血钙磷降低。此时若甲状旁腺反应正常,则旧骨脱钙增加,钙游离入血,血钙正常或稍低,但尿磷排出增加,致血磷降低,血液中钙磷乘积因而下降(钙磷乘积为每分升血清中钙磷含量的毫克数相乘,正常>40),使体内骨骼成骨过程钙化受阻,成骨细胞代偿性增加,局部骨样组织堆积,碱性磷酸酶分泌增多,临床上产生一系列佝偻病骨骼症状和血生化改变。维生素D缺乏时,钙磷乘积下降(<40),使成熟软骨细胞及成骨细胞钙化障碍而继续增殖,形成骨骺端骨样组织堆积,临时钙化带增厚,骨骺膨大,形成肋骨串珠、手镯征、脚镯征等,而骨的生长则停滞不前。扁骨和长骨骨膜下的成骨活动也同样发生障碍。骨皮质渐为不坚硬的骨样组织代替,颅骨骨化障碍表现为颅骨软化,颅骨骨样组织堆积的方颅。骨干骨化障碍形成骨质疏松,易受肌肉韧带的牵拉和重力的作用发生弯曲畸形甚至病理性骨折。
(二)中医
中医学认为,小儿脾肺皆不足,肾亦常虚,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骨而生髓,其华在发。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气血生化乏源,全身失于濡养,亦不能填补肾精,则髓不充骨,骨气不充则骨弱不坚,致骨骼生长迟缓,发育障碍,出现颅骨软化,前囟宽大,闭合延迟。精髓亏损,督脉虚而脊柱软,日久脊柱弯曲,状如龟背。齿为骨之余,髓不充于齿,则齿久不生。肾气虚则发久不生,或虽生不黑而稀。肺气虚则卫外不固,致多汗易感。心气虚,可致心神不宁。脾虚失抑,肝木偏旺,因而烦躁不安,夜惊夜啼。肝藏血主筋,肝失所藏,血不养筋,则站立行走乏力。本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往往同时存在,相互影响,而元气未充,脾肾不足为发病根源。
【诊断】
(一)辨病要点
主要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血生化检查及X线骨骼改变,结合光照不足及维生素D缺乏的病史做出诊断。初期患儿无明显骨骼改变,仅具多汗、烦躁、夜惊、夜啼等非特异性的神经精神症状,须结合年龄、季节、是否早产、喂养史等综合判断,一般可以诊断。
血清25-羟胆骨化醇(正常10~80μg/L)和1,25-二羟胆骨化醇(正常0.03~0.06μg/L)水平明显降低,是早期诊断的可靠指标。依据佝偻病骨骼改变体征的程度可分为:①轻度:可见颅骨软化、囟门增大、轻度的方颅、串珠、肋膈沟等改变。②中度:可见典型的串珠、手足镯、肋膈沟、轻度或中度的鸡胸、漏斗胸、“X”形或“O”形腿,也可有囟门晚闭、出牙迟缓等明显的改变。③重度:可见明显的肋膈沟、鸡胸、漏斗胸、脊柱畸形、“X”形、“O”形腿或病理性骨折等严重改变。
(二)辨证要点
首先要辨轻证或重证。多汗,夜惊,囟门闭合延迟,乳牙萌迟,行走不稳,而无骨骼畸形、运动障碍者为轻症。汗出较多,发黄稀少,筋骨萎弱,形瘦神萎,伴骨骼畸形、运动障碍者则为重症。其次辨脏腑虚损的偏颇。以多汗、夜惊、烦躁为主症,或伴枕秃,不伴骨骼改变者,为脾虚气弱。以骨骼改变为主者,重在脾肾亏损,而以肾亏为主。仅具不同程度骨骼畸形者,乃肾虚骨弱之候。
【治疗】
(一)西医治疗
1.维生素D治疗
(1)口服法:初期每日给维生素D5000~10000IU,连服一月后改预防量。激期每日给10000~20000IU,持续一月后改预防量。恢复期可用预防量维持。需大量长期服用维生素D制剂时,宜用纯维生素D制剂而不宜用鱼肝油,以防维生素A中毒。
(2)突击疗法:重症佝偻病或伴有肺炎、腹泻、急性传染病时,可考虑肌肉注射维生素(每支40万IU)或(每支30万IU)作为突击疗法:初期或轻度佝偻病可肌注维生素30万IU或维生素40万IU,一般1次即可,随访1月,如好转明显则以预防量口服维持,若好转不明显,可再加注1次。激期或中度佝偻病予维生素60万IU或维生80万IU,分2次肌注,间隔2~4周,末次肌注后1月预防量口服,直至2岁。
以上维生素D治疗后3个月不好转者,应查找原因,不可过多使用维生素D,以防中毒。
2.钙剂治疗:口服法维生素D治疗时,可同时给以元素钙每日200mg。在突击治疗前,一般先口服10%氯化钙或葡萄糖酸钙2~3天,每日1~3g,以防止低钙抽搐,肌注后再继续服至2周。
3.矫形疗法:3岁后的佝偻病骨骼畸形者,多为后遗症,不宜用维生素D制剂,可采用主动或被动运动的方法矫正。鸡胸者宜采取俯卧位抬头展胸运动。下肢畸形可做肌肉按摩(“O”形腿按摩外侧肌,“X”形腿按摩内侧肌),增加肌张力。游泳活动是最好的矫形方法。严重骨骼畸形者需适时外科手术矫治。
(二)中医治疗
1.脾虚气弱(初期)
证候:多汗夜惊,烦躁不安,面色不华,纳呆便溏,头颅软,囟门开大,毛发稀黄,枕秃常见,舌质淡红,苔薄白,指纹淡红或脉缓无力。
治法:健脾益气,兼以补肾。
方药:归脾汤。
药物:黄芪、党参、白术、茯神、远志、当归、红枣、菟丝子。
若汗多异常,加牡蛎、龙骨以养阴敛汗;夜惊明显,加炒枣仁养心安神;湿重者,去白术,加苍术。
2.肾精亏损(激期)
证候:筋骨萎弱,形瘦神疲,立迟行迟,肋串明显,鸡胸或漏斗胸,“X”形或“O”形腿,脊柱畸形,舌质淡红,少苔,指纹淡红或脉迟无力。
治法:补肾填精,益气壮骨。
方药:补肾地黄丸。
药物:熟地、山药、山萸肉、茯苓、牛膝、丹皮、泽泻。
若肾虚明显者,加菟丝子、肉苁蓉以滋补肾精;烦躁夜啼者,加炒枣仁、钩藤镇惊安神;多汗者,加黄芪、五味子益气敛汗;食少者,加砂仁、鸡内金健脾助运。
3.肾虚骨弱(后遗症期)
证候:激期症状均已消失,仅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治法:补肾壮骨。
方药:左归丸。
药物:熟地、山药、山萸肉、枸杞子、菟丝子、川牛膝、鹿角胶、龟板胶。
若气虚神疲者,加黄芪以益气;阳虚肢冷者,加附子、桂枝温经通络。
【护理】
1.增加内源性维生素D合成:应指导家长带小儿定期户外活动,直接接受阳光照射。户外活动越早越好,初生儿可在满1~2个月后开始。在风和日丽的情况下进行。时间由少到多,从数分钟增加至1小时以上。夏季气温太高,应避免太阳直射。紫外线不能透过普通玻璃,在室内隔窗照射阳光不能增加内源性维生素D合成量。
2.增加外源性维生素D供给量:提倡母乳喂养,指导按时添加辅食,帮助家长选择含维生素丰富的婴儿食品,活动期供给维生素D制剂,使每日维生素D的摄入量能满足患儿需要(维生素D和钙剂的使用方法同西医治疗)。
3.预防脊柱、长骨畸形和骨折:早坐、久坐可致脊柱后突畸形,早站、久站和早行走可致下肢弯曲形成“O”或“X”形腿,应避免。严重佝偻病患儿肋骨、长骨易发生骨折,故护理操作时应避免重压和强力牵拉。
4.观察维生素D过量中毒表现:如遇过量应立即停服维生素D。
5.预防感染:重度佝偻病患儿免疫功能低下,胸廓畸形致肺扩张不良,故易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应避免交叉感染。
6.指导家长加强患儿体格锻炼:对骨骼畸形可采取主动和被动运动的方法矫正。如遗留胸廓畸形,可做俯卧位抬头展胸运动;下肢畸形可施行肌肉按摩,“O”形腿按摩外侧肌,“X”形腿按摩内侧肌,以增强肌张力,矫正畸形。遗留严重骨骼畸形者,可于4岁后行外科手术矫治,此时应督促家长正确使用矫形器具。
7.健康教育
(1)预防佝偻病:①鼓励孕妇多户外活动晒太阳,食富含维生素D、钙、磷和蛋白质的食物。一般孕妇可给维生素D400~800IU口服,对冬春季妊娠或体弱多病者可于孕末7~9个月给予维生素D10万~20万IU1~3次,同时服钙剂,避免婴儿发生先天性佝偻病。②宣传母乳喂养,鼓励小儿多到户外活动。小儿从出生后2~3周开始,每日需服维生素D400~800IU。在晚秋和早春之间不宜户外活动或不能坚持口服者,可肌注维生素D310万~20万IU一次。有低钙抽搐史或以淀粉食物喂养为主者需同时补钙。
(2)防治佝偻病复发:佝偻病患儿经治疗后,仍应多户外活动及口服预防量的维生素D。
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主要是由于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多见于<3岁的婴幼儿除体重明显减轻、皮下脂肪明显减少和皮下水肿以外,常伴有各种器官的功能紊乱营养不良。可分为以能量供应不足为主的消瘦型;以蛋白质供应不足为主的浮肿型;界于两者之间的消瘦-浮肿型。但临床上不易完全分开。
【病因病理】
常见的病因有:①长期摄入不足。小儿生长发育很快,对营养素的需要相对较多,摄入不足常见于母乳不足,未及时添加其他乳品;停奶后未及时添加辅食;长期以淀粉类食品喂养。②消化吸收障碍。消化系统解剖或功能上的异常均可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③需要量增加。急、慢性传染病后的恢复期、双胎早产、生长发育快速阶段等均可因需要量增多而造成相对缺乏。④消耗量过大。许多急、慢性消耗性疾病均可使营养素的消耗量增加。上述因素的单独或共同作用均可引起营养不良。主要病理变化为皮下脂肪减少,糖原储备不足及肌肉轻度萎缩。重症可发生心肌纤维浑浊肿胀,肝脂肪变性,各脏器缩小,并可引起内分泌腺受累出现各种内分泌失调。又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易出现各种感染。同时可伴有维生素A、B、C、D及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的缺乏及相关的临床症状。
【诊断】
1.有喂养不当及相关的病史。
2.根据体重减轻、皮下脂肪减少及其他临床表现并不难诊断。早期患儿可无明显消瘦,要根据食欲和精神状态,体重不增等情况,考虑早期营养不良的可能。
3.常有贫血和血清总蛋白、白蛋白降低。
4.对已诊断营养不良的患儿,应根据体重降低及皮下脂肪减少程度判断严重程度,并应尽可能查明原因。
营养不良分度:
Ⅰ度营养不良:体重比正常平均体重减少15%~25%。面色正常或稍苍白。腹部及躯干部皮下脂肪减少,厚度为0.4~0.8cm,肌肉松弛。但身长、体温及一般状态尚无变化。
Ⅱ度营养不良:体重比正常平均体重减少26%~40%。抑郁不安,面色苍白,食欲减退,不活泼。腹部皮下脂肪近于消失,厚度在0.4cm以下,皮肤弹性差,肌肉松弛。
Ⅲ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于正常平均值的40%以上。烦躁不安,精神萎靡,反应低下,晚期高度抑制、拒食,并有体重降低,易腹泻,腹部皮下脂肪消失,肌肉消瘦或萎缩。若同时有营养不良性水肿则肌肉紧张发亮。
【治疗】
(一)西医
1.祛除病因:在查明原因的基础上,积极治疗原发病。
2.调整饮食:饮食调整应根据实际消化能力和病情逐步增加。Ⅰ度可从每日250~330kJ/kg开始,Ⅱ、Ⅲ度可参考原来的饮食情况,从每日165~230kJ/kg开始,逐步小量增加;若消化吸收能力较好,可逐渐增加到每日500~727kJ/kg,并按实际体重计算热能。食品除乳制品外,可给予豆浆、蛋类、肝泥、肉末、鱼粉等高蛋白食物,也可给予酪蛋白水解物、氨基酸混合液或要素饮食。食物中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3.增进食欲、促进消化:补充维生素和胃蛋白酶、胰酶等以助消化。苯丙酸诺龙是蛋白质同化类固醇制剂,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加食欲,每次肌注0.5~1.0mg/kg,每周1~2次,连续2~3周。胰岛素注射可降低血糖,增加饥饿感提高食欲,通常每日1次皮下注射正规胰岛素2~3单位,注射前先服葡萄糖20~30g,每1~2周为一疗程。
4.支持疗法:病情严重、伴明显的低蛋白血症或严重贫血者,可考虑输血浆或全血。静脉点滴高能量脂肪乳、多种氨基酸等。
5治疗并发症:根据并发症的不同,积极给予治疗。
(二)中医
1.积滞伤脾
主证:面黄肌瘦,毛发稀疏,烦躁口渴,乳食减少,或食则呕吐,腹满拒按,大便干结,或溏泄臭秽,小便黄浊,或午后潮热。舌苔厚腻,脉象滑数,指纹紫滞。
治则:消积理脾。
方剂:消疳理脾汤。
药物:神曲、麦芽、山楂、鸡内金、槟榔、陈皮、胡黄连、使君子、甘草。
积滞甚者加三棱、莪术;若积滞化热者加黄连;脾虚者加党参、白术。
2.脾气虚弱
主证:形体枯瘦,面黄发枯,精神萎靡,纳呆厌食,食而不化,脘腹膨胀,或有低热,或四肢不温,便溏不化。舌淡苔白腻,脉濡细滑,指纹淡紫。
治则:健脾消疳。
方剂:启脾丸。
药物:党参、茯苓、白术、莲子、山楂、麦芽、五谷虫、陈皮、砂仁、炙甘草。
气弱少力加黄芪;肢冷者加熟附子、肉桂;便泻不止者加肉豆蔻。
3.气血两虚
主证:骨瘦如柴,面色苍白,神疲乏力,睡卧露睛,啼哭无力,腹陷如舟,纳呆便溏,唇舌色淡,脉细无力,指纹淡。
治则:补益气血。
方剂:八珍汤。
药物:党参、白术、茯苓、熟地、当归、白芍、川芎、黄芪、陈皮、炙甘草。
脾阳虚者,加干姜、熟附子;胃阴不足者,加乌梅、石斛。
4.兼证
(1)眼疳
主证:二目干涩,畏光羞明,甚则眼珠浑浊,白膜遮睛。
治则:养肝明目。
方剂:石斛夜光丸。
药物:石斛、天冬、青葙子、菊花、草决明、夜明砂、木贼、蝉蜕、赤芍、女贞子、山药、甘草。
(2)心疳
主证:发热烦躁,面赤唇红,口舌生疮,小便短赤。
治则:清心泻火。
方剂:泻心导赤散。
药物:生地、木通、淡竹叶、玄参、金银花、灯心草、甘草。
(3)疳肿胀
主证:小便短少,全身或四肢、目胞浮肿。
治则:健脾温阳利水。
方剂:苓桂术甘汤。
药物:白术、桂枝、茯苓皮、猪苓、大腹皮、陈皮、生姜皮、黄芪、苡仁。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