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创业启示录
5876100000011

第11章 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3)

在这个时代,生存的严峻性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紧迫的。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只有未雨绸缪者才能成为强者,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下去。

我们可能经常为这样一个怪现象而奇怪,出现严重交通事故的地方往往是在高速公路或者路况良好的国道上;而在路况极差的市区,虽然也有不少的交通事故发生,但通常出的事故都比较小,刮擦和轻微的碰撞占据了很大比例,其造成的后果也不会很严重。路况跟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和严重程度竟然成一个反比关系,这个值得我们深思。

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在路况和视野极好的高速公路上,开车很容易,司机们往往比较轻松,特别是路途比较长的情况下,开着开着自己还不经意就有一丝睡意。当发生突发状况,就会避让不及,在极高的车速下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而在路况不好的郊区,司机们的警惕性极高,车开得很慢,在这种情况下反而交通事故率和严重程度比较低。

在创业道路上也有类似的情况发生,一般人都认为创业是一个艰苦、在逆境中求生存的过程。但不乏有一些创业者在“天时、地利、人和”条件下,异常顺利地就取得了成功。当他们功成名就后,便开始自我膨胀,认为自己什么项目都能做,什么困难都难不倒他。这样下去的结果,往往是公司因资金断裂而“突然死亡”。

三星集团总裁李健熙在20世纪90年代初感受到全球信息化的挑战。因此,他有了强烈的危机感。1993年,他在阐述自己经营革新的思想时写道:“我就任会长以后,5年来一直在思索当今世纪末叶的情况以及三星所处的位置。我深刻认识到,三星如果不能成为一流企业,就将陷入危机。我一直在三星职工面前强调这一危机,并叮嘱要实现以质量为主的经营。我作为负责三星的会长,尤其是从1992年开始以来,这种危机感常使我身冒冷汗,彻夜不眠。三星如果安于现状,别说是想发展成为超一流的企业,就连三流也保不住,我们的确处在悬崖之巅。我们现在即使是忍受切骨之痛,也要自觉地进行变化。现在是能够变化的最后一次机会,再迟就无余地。一切变革要在4~5年内完成。为此,首先要从我会长做起。”

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任正非说:“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

波音公司以飞机制造业闻名于世。为了提高员工的危机意识,一次,公司别出心裁地摄制了一部模拟倒闭的电视片让员工看:

在一个天色灰暗的日子,众多的工人垂头丧气地拖着沉重的脚步,鱼贯而出,离开了工作多年的飞机制造厂。厂房上面挂着一块“厂房出售”的牌子,扩音器中传出声音:“今天是波音时代的终结,波音公司关闭了最后一个车间……”

这个电视片在员工中产生了巨大的震撼效果,强烈的危机意识使员工们意识到:只有全身心投入到生产和革新中去,公司才能生存,否则,今天的模拟倒闭将成为明天无法避免的事实。

那些白手起家的创业者,因为他们曾经一无所有,所以危机感很强。他们秉承“适者生存,劣者淘汰”的理念,几十年如一日,从不敢懈怠,试想这样的创业者能不成功吗?在创业者的内心,应该始终有深刻的危机意识,它会指引你走向光明和希望。

要么忙着活,要么忙着死,千万别陷入等死模式

“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这是参加过《中国达人秀》的无臂钢琴师刘伟说过的一句话。

10岁那年,刘伟因一场事故而被截去双臂;12岁时,他在康复医院的水疗池学会了游泳,仅仅两年之后,他就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获得了两金一银;16岁他学习打字;19岁学习钢琴,一年后就达到相当于用手弹钢琴的专业7级水平;22岁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一分钟打出了233个字母,成为世界上用脚打字最快的人。

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当优美的旋律从刘伟的脚下流出时,全场陷入了一片安静。在刘伟表演结束之后,所有观众都起身鼓掌。

当评委伊能静问起:“为什么要那么努力,要用脚指头去弹琴?”

刘伟的回答坚毅而干脆:“我的生命里有三样东西不能缺少:空气、水和音乐!”

后来,我在一部电影里面,又听到了相似的一句话:“要么忙着活,要么忙着死。”这是《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主人公安迪对他的朋友瑞德说的。

安迪是一个银行的副行长,他因为妻子有婚外情,酒醉后本想用枪杀了妻子和她的情人,但是他最终没有下手。然而一个不幸的巧合发生了——那晚另外有一个人枪杀了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于是安迪被指控为谋杀,并被判无期徒刑,这意味着他将在肖申克监狱中度过余生。

但安迪和监狱中的其他人有着极大的不同,他始终没有放弃他的梦想。在狱中,安迪唯一的朋友瑞德认为:“希望是件危险的事,他能叫人发疯”;而安迪则认为:“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正如瑞德后来在影片中说的:“我不得不提醒自己有些鸟是不能关在笼子里的,它们的羽毛太光亮,当它们飞走的时候,你会觉得把它们关起来是种罪恶,但是,它们的离开让你生活的地方变得空荡荡的。”安迪就是这样一只鸟,他有着自己的理想,并且没有一刻放弃过,所以他最终飞离了这个“地狱”。

《肖申克的救赎》从头到尾讨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希望和自由。监狱管理图书的一个老囚徒布鲁斯被批准出狱,他为了继续留在监狱,打算杀人,最后没有成功。狱友们都说他疯了。瑞德说:“布鲁斯不是疯了,他只是被体制化了。他在此已有50年了,这是他唯一认识的地方,在这儿,他是个重要的人,一个有教养的人,在外面,他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假释出来的囚犯,申请张借书证都有困难。我告诉你,这些围墙是有趣的,开始,你恨它们,接着,你适应了它们,时间久了,你开始离不开它们那就是被体制化了。”

后来,瑞德也被假释出狱,他同样也体验到了体制化对一个人的影响。他在一家小超市工作的时候,连个小便他也要打报告,“不打报告我一滴也挤不出来”,这自然有些许夸张,但体制的威力可见一斑。

“体制化”不仅仅是电影中才会出现的场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在一点点被“体制化”。我们在小的时候,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梦想,发誓自己一定要考上清华北大,毕业之后进世界500强工作,然后赚和李嘉诚一样多的钱,环游世界。但长大后,这些梦想就像瀑布中尖锐的石头,慢慢被打磨掉了棱角。于是我们开始接受现实,我们开始丢弃那些不可能实现的梦想,让它躺在某个角落呼呼大睡。

每天惺忪着眼上班,到公司后打开电脑,刷刷微博,喝点酸奶;熬到了中午时间,吃饭,吹牛,上网聊天;下午一看老总办公室寂静无声,他出差了,于是扔下手头的工作,泡在天涯娱乐八卦里……

下班的铃声很快响起,思绪终于被拉回来,哦,工作没做,明天一定一定要做!明天?好吧?明日复明日。

体制化的生活带来的,就是这种以拖延为症状的“等死模式”。

当一个人等待与拖延的成本,远远高于他真正开始行动所需要的成本,他就会慢慢陷入越等待越不行动的怪圈。这个模式称为“等死模式”。

患有这种“等死模式”的人,对于不需要马上完成的任务,总是一拖再拖,直到不能再拖的时候,才没日没夜地去赶做。不管是最后一刻能够交出结果,还是最后连结果都没有,他们都会面临一个极度糟糕的境况。日子一长,连最后冲刺的想法都失去了,慢慢成为一个等待死亡的人。

这种模式形成的原因是由于行动和想法的不一致,就像一个人开车的时候,一只脚踩着刹车,一只脚踩着油门,所以车只好走的很慢但是发动机转速奇高。他们给自己定了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行动上却无法达到它;他们内心知道自己该去做哪些事,却迟迟不愿付诸行动;他们画了一幅绝美的宫殿平面图,却不愿拉木材来搭建它……

一个叫阳阳的人很显然已经陷入了“等死模式”。

阳阳最近加入了一个“不到最后一天不写稿”的QQ群,成员是十几个80后记者。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一篇稿子,可以从周一拖到周六,直到周末晚上才熬夜赶稿。

以前的阳阳可不是这样的。实习时,他是部门最肯干的实习生,编辑交代的选题,他经常会提前两天让稿子体面地躺在编辑的邮箱里;刚入职,他也是有名的“快手”,但那时的激情和行动力,现在都一去不复返了。

随着工作转入正轨,规则和门道都已经不再神秘。阳阳先是学会了跟编辑耍赖,慢慢又习惯了跟自己耍赖。不好写的稿子,明天再写吧,今天状态不好;需要修改的稿子,看着就烦,明天再改吧。就这样,阳阳在“得过且过”和“拿明天说事儿”中度过了一天又一天。

阳阳是这样为自己辩解的:“我是故意把工作推到最后一刻才去做了,因为我享受这种压力的快感。当截止日期临近的时候,我的效率才会最高,也会迸发好的灵感和创意。”

直到有一天,阳阳准备在群里和队友们继续“怀疑人生”,可好友的头像一个个都暗着。过了一会儿,小A匆匆上线:“今天没工夫跟你聊了,B被老板开了,我要是再拖下去,迟早也会被开的。”C也突然冒出来说:“我们这来了个新手,打算跟我抢食了……”

对着电脑屏幕,阳阳又开始自我怀疑了。也许,自己只是缺少点燃激情的机会,如果遇上那些事情,他也会具有超强的行动力的。生活太平庸,又没有人对他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自己才会这样打不起精神来。只要有了好选题、有了好机会,他一样可以“今日事,今日毕”。

QQ对话框里弹出一条好友的信息:“阳,你要好好工作了,安乐恬嬉的生活是害人的,再像这样胡闹下去,要不了两年,你的笔尖上再也没有光芒,你的心再也没有新鲜的跳动,那时你就完了。”

阳阳愣了一下,回复对方说:“今天太晚了,明天吧,从明天起好好上班。”

《战胜拖拉》的作者尼尔·菲奥里在书中写道:“我们真正的痛苦,来自于因耽误而产生的持续的焦虑,来自于因最后时刻所完成项目质量之低劣而产生的负罪感,还来自于因为失去人生中许多机会而产生的深深的悔恨。”

我们总等待最好的一天,其实现在就是最好的一刻。需要谨记的是:无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无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悔恨。

有两个小孩到海边去玩,玩累了,两人就躺在沙滩上睡着了。其中一个小孩做了个梦,梦见对面岛上住了个大富翁,在富翁的花园里有一整片的茶花,在一株白茶花的根下,埋着一坛黄金。

这个小孩就把梦告诉另一个小孩,说完后,不禁叹息道:“真可惜,这只是个梦!”

另一个小孩听了相当动容,从此在心中埋下了逐梦的种子,就说:“你可以把这个梦卖给我吗?”

这个小孩买了梦以后,就往那座岛出发,千辛万苦才到达岛上,果然发现岛上住着一位富翁,于是他就自告奋勇做了富翁的佣人。他发现,花园里真的有许多茶花,茶花年年开,他也年年把种茶花的土一遍一遍地翻掘。就这样,茶花愈长愈好,富翁也就对他愈来愈好。终于有一天,他由白茶花的根底挖下去,真的掘出了一坛黄金。

买梦的人回到了家乡,成了最富有的人;卖梦的人,虽然不停地在做梦,但他从未圆过梦,终究还是个穷光蛋。

每个人都有很多梦想,却总是无法实现,觉得没有时间去实现它们。所以,在我们身边总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要是有时间的话,我就可以做这个了;要是有时间的话,我就可以做那个了等等。”有梦想是好事儿,没时间也是实话,但是,仅仅为了这个借口,坐而论道,而不是付之行动,那么,所有的梦想也就永远无法实现。

其实,实现梦想的过程要比“等死”美好的多,在梦想的路上,有各种奇花异草争奇斗艳,虽然会时不时跳出一只拦路虎,但这绝对是你生命中最精彩的注脚。

有一家公司的老板,经营企业20多年后,积累了很大一笔财富,于50岁宣布退休,全家移民美国加利福尼亚,说是要去享受加州的阳光,每天从事他最喜爱的两样休闲生活:打高尔夫球与钓鱼。

一年后,出乎意料的是,他又回来了,并且又重新创办了一个企业。

大家都很奇怪,觉得他不是去拉斯维加斯赌博破了产,就是遭人勒索被洗劫了财产,所以没办法才又回来重新开始的。

结果出乎意料的是,他告诉大家说:“打高尔夫球与钓鱼连续一个月就烦了,没有工作形同坐牢,后来我在美国跟许多移民一样,成了‘三等人’。”

于是有人就好奇地问他:“何谓‘三等人’呢?”他苦笑道:“首先是等吃饭,吃完饭之后是等打牌,打完牌之后就是等死了。这样等了一年实在让人受不了。只好回来再创业了。”

是啊,整天无所事事的日子确实比劳累还让人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