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女性的健康计划
58793400000004

第4章 运动保健(1)

体育锻炼对消化功能的作用

胃肠是人体消化食物的主要器官,它好比是人体的食物加工厂,负责把构造复杂的食物转变成构造简单、人体能够吸收的养料,供应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因此,胃肠消化能力的好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很大。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由于肌肉活动的需要,胃肠就势必加强消化机能。在这种情况下,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就更多,消化管道的蠕动就更加强,胃肠的血液循环就更加得到改善。由于发生了这些改变,就使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进行得更加充分和顺利。另一方面,由于运动时呼吸加深,膈肌大幅度地上下移动和腹肌大量活动,这对胃肠能发生一种按摩作用,对增强胃肠的消化功能有良好的影响。

正如上述,由于体育锻炼对胃肠有这样明显的良好作用,能使人的食欲增进,消化能力提高,因而就有不少人用体育锻炼作为治疗消化不良、胃肠神经官能症和溃疡病等的一种手段,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再有,因为我们经常从事体育锻炼,能量的消耗比平时增多,新陈代谢也相应旺盛起来,这是全身各种机能提高的物质基础,因而也促进了消化机能的发展。这时我们不仅食欲旺盛,而且由于某些消化酶和代谢中酶的活性也提高了,所以消化和吸收的效率也提高了。

体育锻炼促进了人的消化机能,而消化机能的提高又给肌肉工作创造了更好的物质基础,这样久而久之就会使身体一天天强壮起来。

体育锻炼对心血管功能的作用

体育锻炼对人体各器官、系统都有良好的作用,对心血管系统更是如此。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能提高心血管系统的机能。例如经常从事长跑、门球、篮球、滑冰或游泳等,都能使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得到明显增强,使心肌变得肥厚,心动徐缓和血压降低。

经常从事体育运动的人,由于长期锻炼,心脏肌肉也将逐渐发达而粗壮有力,心脏比一般人大些、外形圆满并且搏动有力。

一个健康人安静时心脏每收缩一次所搏出的血量(每搏输出量)约为50~70毫升,而一个长期锻炼的人每搏输出量为80~90毫升。一般人心脏每分钟要搏动75次,而一个长期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心脏每分钟只搏动50次就够了,这样不仅大大节约了心脏的工作,而且也能延长心脏的活力。

长期参加体育锻炼,由于改善了中枢神经系统对心脏血管系统的调节机能,增强了迷走神经的紧张性,动脉血压也会逐渐降低。

心脏血管机能提高,如心肌肥厚有力,心搏徐缓,心脏的休息时间增多,因而工作可以更加持久等。因而,一个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能胜任繁重的工作、完成大运动量的训练。如,跑1,500米或10,000米时,脉搏、血压、心输出量都可表现出最大的机能能力,是一般人所望尘莫及的。长期进行体育锻炼的与不常锻炼的人在进行同样的体育活动时,前者在运动后的脉搏、血压增加却较少,恢复也较快,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而后者运动后脉搏、血压变化却较大,恢复也慢。这些都说明经过锻炼后,人的心脏具有很大的机能潜力。

体育锻炼能增强肝脏的功能

人的身体活动,包括工作、学习及体育锻炼等,都需要消耗葡萄糖。这些糖一部分在肌肉里,以肌糖元的形式储蓄起来,另一部分是通过血液从肝脏输送出来的。如果肝脏里的糖元储蓄得充足,就能源源不断地供给肌肉,使它能持久地工作。所以说肝脏是肌肉活动的“后勤部”。

体育锻炼时,能源物质——糖的消耗增加,这使得肝脏的后勤供应工作加重,从而使其机能受到锻炼而得到发展。有训练的运动员的肝脏里储备的糖元,比一般人多,在运动时向外输送也更快。肝糖元对肝脏的健康也极为重要,它能保护肝脏,医生所以要患肝病的人适当地多吃些糖就是这个原因。运动员的肝脏机能水平高,对疾病的抵抗力也强。不但如此,经常运动的人,在动用肝糖元方面,也比一般人来得经济。另外,肝脏还是一个重要的消化腺,经常锻炼,在其机能提高的基础上就更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由此看来,运动能增进肝脏的健康,而健康的肝脏又能提高人的劳动和运动的能力。如果肝脏有病,当它还在急性阶段时,因为肝细胞受到损害,运动起来势必加剧肝细胞的工作,所以这时不宜参加体育锻炼,而应当很好地休息。慢性肝炎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地参加体育活动,这对增强体质,提高抗御疾病的能力以及恢复健康是很有帮助的。

体育锻炼与神经系统的关系

人的神经系统是人体一切活动的司令部,对指导人的体育锻炼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锻炼又给神经系统带来极大的好处。

体育锻炼本身常常要求身体完成一些比日常生活更为艰巨的任务,身体必须高度动员出自己的机能,才能适应这些任务的要求。经过长期锻炼的人,不仅肌肉发达、动作有力,而且动作的速度、柔韧性、灵活性等方面也有显著的增强,对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耐受力增加,对致病因素的抵抗力和对各种外界刺激的适应力也都有明显的提高,比方说,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在受到突然的寒冷侵袭时,能迅速地发生毛孔收缩、表层血管收缩和增加新陈代谢等防御反射;相反,在炎热环境中,适应能力同样也很强,能迅速加强各种散热机能;当细菌进入身体后,能够动员体内各种防御机构,以保护身体免于受到侵犯。这些都是神经系统功能良好的具体表现。

神经系统对体育运动有如此重大的关系,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神经系统呢?首先,就是要劳逸结合。我们知道,一切活动本身对神经系统有锻炼、增强的作用,但过度的劳累又足以损害它的正常功能。因而在体育锻炼中不可凭一时热情而进行过久过重的锻炼。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锻炼中间进行适当的休息,以利于功能的恢复。特别要强调充足的睡眠,因为睡眠是一种几乎遍及整个大脑皮层和部分皮层下神经中枢的广泛的保护性抑制。经过睡眠之后,神经系统的功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此外,在锻炼后作一些轻微的整理活动、按摩和温水浴等,也能够对神经系统起安宁镇静的作用。平时,保持有规律的生活习惯,避免烟酒和其它刺激性饮料及食物,对保护神经系统也是非常必要的。

体育对中年人体型健美的作用

中年人常出现不良体型,如驼背、鼓腹、肥胖等。它不但使人的外观不美观,而且不利于身体健康。如驼背体型影响肺的呼吸运动;肥胖体型影响体内正常的新陈代谢;腹肌松弛,大量脂肪沉积于腹壁,不利于腹腔脏器的蠕动,影响消化功能,甚至导致内脏下垂。另外,不良的体型可能引起脊柱生理性曲线消失,肌肉张力不平衡,肌肉容易疲劳。不良体型还可能加速骨关节的退行性变化,如颈、腰椎骨质增生,出现一系列慢性疼痛症状。所以中年人的体型健美是非常重要的。

要保持健康的体型,除了要注意保持坐卧行走的正确姿式和饮食上注意节制外,更要重视坚持有规律的体育锻炼。

对于健康体型的锻炼,一方面要加强肌肉的锻炼,增强中年人易松弛的肌肉力量;另一方面要注意全身性的运动,练习哑铃操、拉力器等均属于增强肌肉力量的锻炼;跑步、游泳、气功、太极拳等虽也有增强肌肉力量的作用,但更体现了全身性的运动,包括对人体内脏器官的锻炼。

锻炼还可使中年人容貌健美,延缓衰老。适当的运动,使全身血液循环加速,皮肤血管充盈通畅,大量的营养和氧气被输送到皮肤细胞。运动时流汗,有利于废物的排除;皮肤温度的升高,有助于胶原产生。通过运动,促进了皮肤的新陈代谢,从而防止起皱。

为了保持中年人的健康体型,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锻炼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

体育与长寿的关系

经常运动,可以加强心肌的力量,使心脏每分钟的搏动次数减少,每次的搏血量增加。这既有利于全身的血液循环,又有利于改善冠状动脉对心肌的供血。

运动可改善呼吸。人体在运动中需要吸进更多的氧气,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因而肺活量增大,残气量减少,肺功能即可增强。

人到中年,脂肪往往在体内过多地堆积,肌肉却逐渐萎缩。运动可以改善这一状况。

有轻度糖尿病的人只要经常做适当的运动,再加以膳食的调节,就可以保持血糖正常。对于需要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运动可以减少胰岛素的用量。

不爱运动的人往往容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特别是由于肠蠕动无力而引起便秘。运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消化液分泌,肝脏、胰腺功能也会随之得到改善。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骨质退化的结果,运动可以延缓这个退化过程。

运动可改善神经系统功能,提高机体对外界活动的适应能力,协调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过程,对脑力劳动者既是“安眠药”又是“兴奋剂”,可使紧张用脑之后的神经细胞得到恢复,营养物质得到补充,提高神经细胞的工作效率,解除大脑皮层的紧张和焦虑,有助于休息和睡眠。

运动给中年人带来健康的身体,使中年人精神愉快,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增强。这种愉快和适应能力反过来又可以促进身体健康。运动还可以使脑组织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使人产生欣快之感觉。

当前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体育锻炼可以调动人体免疫系统的应激能力,使免疫器官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功能。他们从实践中得到这样一条规律:机体的衰老—免疫功能下降—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增强健康—延缓衰老。

可见,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对人类健康长寿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强身之道,锻炼为妙。

中年女性的运动保健

对于中年女性来说,运动保健必须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原因是她们的体质比起青年时代已经大大下降,极需通过体育运动来振奋精神,恢复体力与精力。

“动则不衰”是我们中华民族养生、健身的传统观点。早在数千年以前,体育运动就已经被作为健身、防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广为运用。如《吕氏春秋》里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通,精不流则气郁。”这里用流水和户枢为例,说明运动的益处,并从形、气的关系上,明确指出了不运动的危害,即动则身健,不动则体衰。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说过:“生命在于运动。”它一语道破了生命的奥秘,揭示了生命活动的一条规律。事实也已证明,运动可以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从而推迟各器官的衰老进程,尤其是对心血管系统,更是极为有益。病理学家通过对数千名尸体解剖研究,发现脑力劳动者动脉硬化的发生率是14.5%,而体力劳动者仅为1.3%,两者相差11倍。动物学家也发现,大象在野外生活可活到200岁,一旦被俘获,关进动物园,尽管生活条件比野外好得多,却活不到80岁;野兔平均可活15年,而自幼养在笼内过着“优越”生活的家兔,平均寿命才4~5年;野猪的寿命也比家猪长1倍。为什么野生动物比家养动物寿命长呢?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因是,野生动物为了寻食、自卫、避敌、摆脱恶劣气候的侵害等,经常需要东奔西跑,身体便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美国一心脏病学研究所曾做过如下实验:经专门委员会认定身体健康的20~30岁的若干男子,被规定在20个昼夜里一直静卧着,不准坐、立和做操;对照组的人与实验组的人的差别只在于每昼夜可在器械上锻炼4次。结果是,对照组的人们仍保持着工作能力,而实验组的人在三五天后全部都感到背部肌肉酸痛、食欲不振、便秘、肌力减退等等,特别是情绪变得很坏,容易激动,不爱交谈,萎靡不振,不愿从事脑力劳动,连看电视、听收音机都不感兴趣,因为这会使他们感到很累。在他们的心里普遍存在着一种懒惰的感觉,出现冷漠的心情,不愿见友人,还不能入睡,到第11个昼夜,许多人还出现了惊慌和恐惧的感觉。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肌肉运动对人的神经系统和心理活动有着巨大的影响,而缺乏运动对于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法国医生蒂索曾说:“运动就其作用来说,几乎可以替代任何药物,但是世界上的一切药品并不能代替运动的作用。”

还有人曾调查分析了23名外国历代113~194岁长寿老人的职业,其中5人情况不详,未作统计,余下的18人中16人为体力劳动者,占88%。日本有个研究机构调查了百岁以上长寿老人的情况,发现有1/2的老人在75岁时、1/3的老人在80~84岁时仍坚持参加体力劳动。据调查,我国的长寿老人也有相同特点,即绝大多数为体力劳动者。我国古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活了101岁,是我国从事医药实践活动最长的一位医药学家,被誉为“药王”,他近百岁时还身强体健。有人问他长寿的奥秘,他的回答是:“四体勤奋,每天劳动,行医看病,上山采药,节制饮食,细嚼缓咽。”可见,孙思邈的长寿与体力活动有着密切关系。由此可知,运动能延缓衰老。虽然体育锻炼不能使人返老还童、长生不老,但却能使人老当益壮。

为什么说运动能延缓衰老呢?祖国医学认为精、气、神为人体的“三宝”,与生命息息相关。而运动养生则紧紧抓住了这三个环节,调意识以养神,以意领气,以气行推动血运,周流全身;以气导形,通过形体、筋骨关节的运动,使周身经脉畅通,营养整个机体。如是,则形神兼备,百脉流畅,内外相和,脏腑谐调,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从而增进机体健康,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现代医学认为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大脑的营养状况,促进脑细胞代谢,使大脑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有益于神经系统的健康,有助于保持旺盛的精力和稳定的情绪。运动能使心肌发达,收缩有力,增强心脏的活力及肺脏呼吸功能,改善末梢循环。运动能增加膈肌和腹肌的力量,促进胃肠蠕动,防止食物在消化道中滞留,有利于消化吸收。运动可促进并改善体内脏器自身的血液循环,有利于脏器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并提高机体免疫机能及内分泌功能,从而使人的生命力更加旺盛。同时还可以增强肌肉、关节的活力,使人的动作更加灵活轻巧,反应敏捷、迅速。

可见,时常运动可以起到健身防老的作用,即所谓的“动则不衰,用则不退”。

运动保健的原则及方法

生命在于运动。但随着社会的大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出门多以车代步,家电代替家务劳动。晚饭后常常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往往看电视连续剧一看就是好多天,这部未等放完另一部好看的又接着放,这样多数人长期缺乏运动,新陈代谢缓慢,脂肪过多地贮于体内,使人过早地发胖,使内脏脂肪充填,负担加大,很快心、肺、肾等主要器官会出现障碍,使你不得不到医院去看医生。大量的时间消耗在医院里,更多的钱花在吃药打针上。

因此,运动锻炼显得尤为重要,应根据运动保健的原则及方法,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运动健身计划,定期总结运动效果,适时调整锻炼方法和运动量。具体内容如下:

运动健身要循序渐进

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将运动健身科学地进行,具体来说就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掌握适合自己的锻炼规律,要达到既健身又防病治病的目的。要循序渐进,要本着先易后难,由浅到深,由简到繁,由慢到快,运动量由小到大,强度由弱到强,要按动静结合,逐渐适应、逐渐过渡的原则进行。

运动健身要坚持始终

运动健身一旦进行,就要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不可半途而废。运动健身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有没有恒心,将决定运动健身的成败。

运动要劳逸结合

运动健身要科学地进行,刚一开始时,不应进行剧烈的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规律,过量、过度的运动,对身体没有益处,反而会出现意外的损伤。

运动要因地制宜

户外一般选择花草树木繁茂的公园,以场地平坦,环境雅静,阳光明媚,空气新鲜的地方最好。当然也可在家门口或在室内进行,但为找场地,不辞劳苦,四处奔波,费时又费神,不可取,一切要适可而止。

健身项目、时间因人而异

每个人应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性别、年龄、生活习俗、锻炼基础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项目。一般有竞走、慢跑、保健操、太极拳、太极剑、气功、举重、原地跑步、踏步、仰卧起坐等,也可利用健身器材进行锻炼。可以同和自己身体情况差不多的朋友结伙锻炼,但千万不可结队每天跑步,强行要求自己跟上别人的步伐,不过参加运动量适中的集体活动还是可以的,例如扭秧歌、跳集体舞、做集体操等。每天的运动时间要根据自己体力水平而定,半小时至2小时均可。

运动要顺应季节

人类赖以大自然为生存条件,经受四季气候变化的制约,运动必须顺应这种规律而变化,随机应变,提高健身效果。春季是锻炼的最佳时机,应早睡早起抓紧锻炼。冬季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应减少户外活动,锻炼应在10~15分为佳。夏季气温较高,防暑是前提,户外活动不宜过长,不宜剧烈运动,适可而止,保重身体。秋季气候适宜锻炼,食欲明显增多,人的体力增强,可以适当增加运动量和锻炼时间。

运动要根据生活工作特点进行

脑力劳动者应多锻炼,户外活动必不可少;体力劳动者,往往固定某一种劳动工作,局限于部分组织和器官活动,身体得不到全面而系统地锻炼,要采取弥补的办法进行锻炼。常站立工作者应经常坐坐、走走;常坐办公室者尽量利用上下班走走楼梯,以步代车,适时进行户外活动。

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准备活动可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和敏感性,增强肌肉关节的灵活性。准备活动包括体操、走、跑、跳等练习。运动后要做些放松的整理活动,使紧张状态逐步恢复到松弛安静状态。一般通过慢跑、步行、徒手操、自我按摩肌肉的过程,逐步达到肌肉放松,呼吸、心率平稳。还应将汗液擦干,穿好衣服,以防着凉。

制定适合自己的锻炼强度

毫无疑问,锻炼有百般好处,但要怎样锻炼才能取得这些好处呢?美国国家保健研究所(NIH)推荐每天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锻炼,分为3节,每节10分钟。什么才算中等强度呢?轻快的散步、踩单车、游泳、简单的劳动以及一系列其他的好玩的活动都可以。

如果你觉得这样的运动不够,那么传统的做法是在正常的心搏率范围内,每周至少锻炼3次,每次20分钟以上。

把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结合起来是最好不过的了。所谓有氧运动,是能增加心搏率的不间断的运动。在有氧运动过程中,氧气为身体提供能量。属于此类运动的有快速散步、慢跑、越野滑雪、游泳、有氧舞蹈、使用脚踏车等健身机,以及球类运动,包括网球、足球和篮球。

无氧运动属于负重运动。它在瞬间需要大量的能量,使得身体不得不在无氧的情况下创造能量。这种运动能有效地锻炼及强化肌肉和骨头,例如举重,此类运动通过增加肌肉减少脂肪,从而大大改变身体的构成。即使是老年妇女也能通过举重来改善力量和骨质。

如果患有心脏病,或者有可能得心脏病,在开始锻炼之前一定要和医生讨论商量。如果是大病初愈或伤口刚刚痊愈,别忘了开始锻炼时要循序渐进,并且咨询你信任的医生。

下面介绍一种制定目标的方法:先制定长期目标,比如每天散步或做伸展运动,然后每周拿3天做更加费劲的运动。这以后再制定一些短期目标来实现长期目标。如果你是久坐不动的,第一步好的开始是每天做15分钟的伸展和散步。待你实现这个短期目标并感觉强壮一些以后,每周加上两次健美操或别的好玩的活动。就算本身身体相当不错,也要循序渐进地达到最高目标。假如感觉运动量过大,适当调节一下。

这种方法能培养力量与信心,而且有助于防止受伤。或许刚开始锻炼没多久,就会发觉心理感觉好多了。身体的变化也许要过几个月之后才能和心理变化一致,但它终究会发生。

体育锻炼的“四忌”与“四要”

体育锻炼对于增强体质、推迟衰老具有特殊的功效。但是,必须按照人体生理特点,科学地进行锻炼,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一曝十寒,或者急于求成,都是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的。同时,还要根据中年的生理特点,做到“四忌”和“四要”。

“四忌”

1.切忌进行举重或负重等运动。由于中年人运动器官的肌肉开始萎缩,力量变小,韧带弹性减弱,骨质松脆,关节活动范围减小,进行重负荷的锻炼,往往容易造成骨骼变形,甚至骨折或使关节、肌肉和韧带遭受损伤。

2.切忌进行屏气运动。由于中年人的呼吸肌力量减弱、肺的纤维结缔组织增多、肺泡弹性降低,若运动时多屏气,容易发生呼吸肌损坏、肺泡破裂,而引起肺部支气管出血现象。

3.切忌进行快速的运动。由于中年人心肌收缩力量减弱,血管壁弹性下降,管腔变窄,血液阻力增大,本来对心脏负担已经加重,若再从事快速运动,势必使心脏更加不堪承受;同时,由于呼吸系统的功能减弱,肺活量和肺通气量减少,供氧不足,很容易发生缺氧晕倒现象。

4.切忌进行比赛、争胜。这种过度的神经兴奋,容易引起心跳、血压骤增而发生严重后果。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老人,更应严格禁止参加各种形式的比赛活动。

“四要”

1.要因人制宜。进行体育锻炼必须根据各人的身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项目,量力而行。

2.要循序渐进。每次锻炼的运动量要恰当,开始时小些,以不感到疲乏为度,待身体完全适应以后,可逐步增加运动量,使身体对运动的承受能力不断提高,体质也就逐渐增强。怎么样才算是适当的运动量呢?目前,国内外进行健身锻炼,一般都采用“脉搏率测定法”来确定自己的适当运动量。“脉搏率测定法的公式是:180-年龄=适当运动量的脉搏率(次/分)。如果是患有慢性病体质较弱者,则为:170-年龄=适当运动量的脉搏率(次/分)。例如:你是个40岁的中年人,则你的适当运动量的脉搏率应为180-40=140次/分。这种测定适当运动量的方法是适用于耐力性项目锻炼,尤其适用于慢跳锻炼。除了用脉搏率作依据外,还可以参考运动以后的自我感觉:以没有胸闷、头晕、疲乏、食欲不振、睡眠不好等现象为宜。”

3.要持之以恒。体育锻炼必须细水长流,坚持不懈,要有毅力和恒心,方能有效。练练停停,等于不练。因为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会得到一定的适应和提高。例如:练慢跑,开始一段时间会感到腿部酸胀、呼吸不适等,继续坚持锻炼,这些现象就会逐步消失。如果停止锻炼一段时期后重新再跑,则两腿又会出现酸胀和呼吸不适等现象。这说明,前阶段锻炼的收获,已经由于停止锻炼而消失,现在又要从头开始。同时,体育锻炼的效果是日积月累的,要到相当时候才能见效。据一位美国医学博士最近发表文章说,心血管系统的疾病,需要经过三年以上的锻炼,才能见到明显效果。体育锻炼应该是毕生的事情,要把它当作吃饭、睡觉一样,成为生活的必需。只有坚持做下去,才能达到祛病延年、健康长寿的目的。

4.要注意卫生安全。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锻炼前要做好准备活动,使肢体和内脏器官活动一下,以适应锻炼的要求。冬天,要把肢体充分活动起来,以免锻炼时发生关节、肌肉损伤。

第二,夏天锻炼要防止出汗过多,发生中暑。锻炼完毕,应及时喝一点带盐分的饮料,以补充体内盐分的消耗。但锻炼后也不能立即大量饮水,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第三,冬天在室外锻炼,要注意保暖。开始锻炼时,应多穿些衣服,待身体发热后再逐步脱掉。锻炼一完毕,应立即把衣服穿上,防止着冷感冒。

现在,国外不少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在锻炼前,先请医生按本人健康情况,就各器官、系统的功能状态,年龄、性别及运动经历等特点,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内容、运动量和运动频度(即每周运动的次数),称之为“运动处方”。运动处方,可以使体育运动按照科学的要求,更好地达到健身和防止疾病的目的,避免因不合理的运动引起身体损害。实行“运动处方”前,先要进行医学检查,重点检查心脏功能,然后进行体力诊断。体育锻炼前,医生通过检查,帮助你确定合适的运动项目、强度、持续时间和次数等。目前各国一般都采用美国人库珀创的“12分钟测验法”,来作出耐力测定。根据耐力跑测验的成绩(即在12分钟内跑完的距离),来评定等级。

户外锻炼的环境和气候选择

中年人较青年人的体质和生理功能弱些,与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较年轻时降低了,因此,中年人进行体育锻炼时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和环境,以获得良好的锻炼效果。

体育锻炼时,人的呼吸次数增加,吸入的空气数量增多。如果人们经常在没有污染、空气新鲜、氧气充足的环境中锻炼,就可延缓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老化,有益于心、肺等内脏器官的运动,推迟衰老的进程。相反,空气污染会使人吸入更多的有害物质。一般地说,许多人喜欢早晨运动,早晨的空气最新鲜,最好是黎明即起,到室外林木繁茂、空气清新的地方锻炼。繁华的街道上,空气污染比较严重,在这种场所跑步锻炼既不卫生,又不安全。在工厂、住宅区锻炼,要选择宽敞、通风、周围绿化比较好的环境锻炼。

在气温大幅度下降,风势大、下雨、地上有积雪、路面滑,或烈日炎炎、气温很高、空气流通差的情况下不宜在户外锻炼,可适当增加室内活动。春天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应多在户外锻炼。

要注意运动量的自我监督

提倡积极参加运动,已成为现代的潮流,而科学的、适量的运动又是基本的运动要求。要使运动适量、合理,必须因人而异。如果能够自我监督运动量,那自己将是最方便的安全员。

自我感觉是观察运动量的基本项目。其一,在运动时的感觉,应无心慌及明显气急,微微出汗即可,不应大汗淋漓,感到轻度疲劳是可能的,应该无腰腿酸痛;其二,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动锻炼后,可有食欲增加,睡眠改善,精神愉快,全身有轻松感。高血压病人的血压经过一段时间的运动后,会略有下降,其体重仍然保持正常,但是,肥胖者可略有下降。这一切表明,运动是合适的;反之,如果在运动时有胸闷、心悸、气急、头晕、头痛、恶心、视力模糊,则应该立即停止运动。运动后如有食欲下降、睡眠变差、疲劳现象长期不能消失,休息后与平时相比,脉搏增快、血压上升,很可能为运动量过大。

在运动前后,数一数自己的脉搏,这是自我监督运动量最简便的方法,运动时的脉搏数如果等于170减年龄数,则说明运动量是合适的。但是,还要结合运动时的自我感觉,虽然运动时的脉搏数未达到170减年龄数,而自我感觉有明显的不舒服,也说明运动过量。

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中年人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偶有不慎或运动不当可能会出现一些损伤,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惊慌,应根据伤病情况及时救护处理。以下介绍几种运动损伤的处理:

“抽筋”

这是人们的一种俗称,实际是肌肉痉挛。“抽筋”时,局部肌肉紧缩成一个“疙瘩”,疼痛难忍。引起“抽筋”的原因主要是运动前准备活动不充分,或用力太猛,或遇到寒冷的刺激,或大量出汗体内盐分损失过多,过于劳累。

腹痛

在长跑时有时出现腹痛,其主要原因是胃肠痉挛引起的。一般表现为胀痛,严重时为阵发性绞痛。运动前吃得过饱,喝得过多(特别是冷饮),空腹锻炼,腹部着冷或吃了不易消化食物等都可能引起腹痛。另外,运动时呼吸节奏紊乱,冷空气刺激,使运动的肚脾淤血,也可引起腹痛。

运动中出现腹痛时,要停止运动,增加呼吸,手指可以按压痛处,这样能减轻腹痛症状。如疼痛不消,要及时分析原因,有时可能是腹部慢性疾病引起,就应去医院诊治。为了防止腹痛,一般不要在饭后马上大运动量活动,可以缓慢散散步,1~2小时以后再进行较大运动量锻炼。运动前要注意做好准备活动,运动中注意呼吸的节奏,不要用嘴吸气,也不要在运动中间大量饮水(特别清凉饮料),避免胃肠骤然受到冷的刺激引起痉挛。

挫伤

这是身体某部位受到钝器的撞击而引起的损伤,出现疼痛、红肿现象。如果皮下出血,皮肤上可见到青紫色的淤血斑。

挫伤后,应在伤处立即冷敷或用自来水冲洗片刻,再用绷带包扎,以减轻疼痛和出血。一天以后,可以用理疗、按摩等方式促使皮下淤血吸收消除肿胀。如伤势较重,可以内服和外敷一些治疗跌打损伤、止痛消炎之类的药物。如腹、胸等部位受到挫伤,内脏器官受到损伤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骨折

中年人不慎跌倒易发生骨折,尤以闭合性骨折、骨裂较多见。骨折有时难以即时诊断,其明显的症状是局部疼痛、肿胀、畸形、压痛和震痛等。中年人发生骨折后应立即送医院治疗,并临时用夹板固定患肢,做好搬运,避免处理不当加重损伤。在运动时,要掌握好身体重心,同时要注意运动场地的选择,以防滑倒或绊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