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瞬息万变的信息,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信息社会就是信息和知识将扮演主角的社会,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资源的政府信息涵盖全社会信息的80%,它既是公众了解政府行为的直接途径,也是公众监督政府行为的重要依据。因而,政府信息应该公开。
政务公开备受群众关注,是人民群众评判党风政风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推行政务公开,是强化对权力的制约监督,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推行政务公开,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把政府行使权力的行为置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对权力进行有效制约和监督,有利于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促进廉政和勤政建设,保证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对于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强对行政权力监督制约、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和提供高效便民服务,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政务公开是现实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频频发生影响重大的公共安全事件。不可否认,行政决策不公开、权力运行不透明等是导致这些事件的重要因素。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我国政务公开不断深化,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全方位推进。但是,与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期待相比,政务公开工作还存在不少差距。
在中央部门公开“三公”经费、红十字会“郭美美”事件、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温州“7·23”动车相撞事故、故宫瓷器损坏事故等一系列热点事件中,社会公众对信息公开的质疑和批评不绝于耳。
重大事件发生后,一些政府部门总习惯于遮遮掩掩。因此,中央决定抓好重大突发事件和群众关注热点问题的公开,客观公布事件进展、政府举措、公众防范措施和调查处理结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二)政务公开是建设人民民主有效形式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政务公开是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性工作。
推行政务公开,有利于建立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让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知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选举权、知情权和监督权;有利于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政务公开是公民参政实现民主权利的前提。各级政府要依法推进政务信息的公开,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所能实现的。只有千百万人学会亲自做这件事的时候,社会主义才能实现,因此,需要建立由群众自己来全面管理国家的制度,让群众有效地参加各方面的生活,让群众在管理国家中起积极的作用。公民只有完全了解国家行政管理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详细情况以及自己的各项权利,才能充分有效地参与政务和行使民主权利。
政务公开是公民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前提。除了行政系统内部的监察系统、司法机关、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以外,公民个人、社会团体、新闻、社会舆论都有监督的权利。但要让行政权力接受公民个人、社会团体、新闻舆论的直接有力的监督,行政公开是前提条件。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没有公开性而谈民主制是很可笑的。
(三)政务公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环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面临的重要工作任务。要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作为公开的重点,向全社会公开、向广大人民群众公开。
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能够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不断促进政府机关依法行政;能够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在保障人民群众物质利益的同时,更大程度地保证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使他们可以在平等的条件下参与各项活动,推动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能够推动政府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职能,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依法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做到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这一切都说明,政务公开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四)政务公开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手段
依法治国的根本在于依法行政。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我们政府机关是国家政策的主要执行机关之一,其依法行政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政策的贯彻执行,关系到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实行政务公开,将国家的法律法规、人民群众的权利和义务、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职责等如实告诉人民群众,增强了公务员的执法透明度,有利于对其执法行为实行有效的监督,能促进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及时纠正和查处不良行为,可有效防止和克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权大于法,情大于法等现象的发生,有效地增强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
政府信息公开之前,虽然部分先进地区已经通过电子政务的建设来实现部分政府信息的公开,但政府信息公开的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地区尚未行动起来,一些地方的官员借没有相应法规为由而减慢政府信息公开的进度,拖延政府改革。
政府信息公开有力规范了各级政府的信息公开行为,保障了政府改革的进度,并使各项政策都因为有了更为有效的公开而提升了执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阳奉阴违的现象,促进了政府行为,特别是基层、边远地区、农村政府行为的规范化,推动了整个国家自上而下依法执政。可以预知,与政府信息公开相结合的电子政务建设也必将成为推动各级政府依法执政的重要力量。
(五)政务公开是加强行政管理的有效途径
改善行政管理,提高工作效益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建立“精简、统一、效能”的政府机构已是时代的呼唤,虽然政府系统在高效廉洁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党和人民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办事拖拉,工作效益低,群众反映“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在极少数地方还存在。
我们实行政务公开推行一条龙服务、限时服务、挂牌服务,能够有效地杜绝上述现象发生。实行政务公开能够促进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转变作风,不断增强工作责任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勤政观念、效率观念,对于促进政府机关建立更加规范、有序、高效的工作秩序有着积极的作用。
(六)政务公开是发展世贸规则的要求
当今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企业商机的发现、消费者权益的实现、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的提高等都离不开及时获取准确信息。包括政务公开在内的信息公开和信息自由成为世贸规则的基本要求和各国政府规制改革的主导方向。
信息公开是当代各国政府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全面发展方面保障公民权的一项基本义务。公民对政府和公共部门拥有的公共信息享有知情权。为适应世贸规则关于信息公开和信息自由的要求,我国政府行政规制需要在程序和实体两方面进行大幅度改革。规制改革将成为政府行政改革面临的艰巨任务。
(七)政务公开可以提升政府公信力
现代社会中政府的公信力已经成为一项宝贵的社会资源:政府与公众的相互信任可以增强彼此的合作效果;政府与企业的共识可以提升经济活动的成效,从而降低政府行政成本,使社会更为受益。
在过去,政府在公众面前有着很强的信息渠道优势,管理起来比较容易。如今,随着互联网等现代化信息手段的普及,公众的信息渠道日益丰富,了解的事情日益增加。社会的流言、噪声及一些政府官员违纪现象的出现使政府的公信力受到很大的挑战。因此,现在已经不再是政府说什么公众就相信什么,政府唯有以坦诚的态度面对公众才能提升自己的公信力。
(八)政务公开可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要求行政行为具有公开性。市场经济的显著特征是竞争,而竞争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自由和平等。马克思曾指出:“平等和自由不仅在以交换价值为基础上的交换中受到尊重,而且交换价值的交换是一切平等和自由的生产的现实的基础;”竞争要求市场主体有“任意使用和处理自己的财产、自己的收入即自己的劳动和经营的果实”的权利。
这就要求政府对市场参与者的控制有限化和透明化,一方面要限制政府的“无限干预”,规制政府的权限范围;另一方面,这种限制有多大,不限制的又有哪些行为,应该具有透明性,以利于市场主体对政府的职权行为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有利于市场经济自由地运作和市场主体的合理预期。
政务公开化是投资决策科学化和市场经济规范化的前提。投资者在市场上进行投资是为了取得预期的投资收益,他在投资前,总会预先对投资的风险性、收益性及市场变动性等作一充分估价,把市场行情作为市场主体进行运作的“晴雨表”。
投资者除了考虑宏观政策、供求关系、市场营销状况及其他相关的情况,还必须了解引资方的具体制度、政策、发展规划、统计资料等各种情报。如果只有极少的人知晓引资方的重大情报,他们就会利用事先知道的情报进行秘密的、非法的投资活动,扭曲市场“信号”,致使其他投资者无法做出科学的市场判断和行情测评而蒙受损失。所以,要杜绝对市场信息的垄断、封锁,使投资者能够公平、合理地获取对方的信息,政务信息公开是至关重要的。
另外,我国当前正处在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社会由滞后发展走向全面振兴,由稳定温饱向小康目标迈进,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性和责任感,抓住有利机遇,全力推进发展。
实行政务公开,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群众对政府的信任;有利于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调整好各种利益关系,处理好各种矛盾,形成政通人和的社会局面;有利于调动广大群众投身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政策稳定、政务公开是现代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环境,公众越清楚地理解政府的政策意图,对未来的预期就越有把握。同时,明确的预期能够鼓励社会的长远投资,也能有力的促进经济的发展。
政策只锁在抽屉里由官员随需而用,会增加投资者对日后效益的担心而缩减投资规模,从而导致企业与投资人追求短期效果,使经济建设的质量及效益大大下降。
事实证明,那些吸引投资多、经济发展好的地区常常是政府信息公开做得好的地区,是政府最讲信用的地区。
(九)政务公开是反腐倡廉的现实需要
政府官员腐败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阻碍和民主政治的毒害。官僚政治的神秘性正是官僚政治腐败和无能的根源;只有在实现了真正的公民参政,实现了公民权对政府权力的监督之后,才能有效地防止权力的腐败和公职人员的专断。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在本质上不同于其他的官僚机构,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国事是国家的公事,不是一党一派的私事。因此,共产党员只有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利。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它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决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旨。因此,政务公开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体现。
一切欺诈行为的基础都来自信息不对称,无论是不法分子的欺诈,还是政府官员的贪污和滥用职权,都源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事实证明占据信息优势就会成为强势的一方。
政府信息公开使政府将信息充分公开,减少了政府与公众的信息不对称,会极大地改善社会公众的监督条件,提升公众的监督能力,对政府的渎职、贪污、滥用职权行为产生极大的抑制效果,政府信息的充分公开是反腐败的重要措施,是推动政府官员廉政、勤政的重要措施。
政务公开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中纪委全会决定的重要措施,是我们贯彻从严执政方针,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开展政务公开对于反腐倡廉的意义主要有:
一是完善了监督机制,强化了制约手段,有利于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二是通过公开,公务员的执法行为、服务行为一目了然,对于其中的对与错、是与非,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可以随时评论,对于不公正的事可以及时批评,对于各种违规违纪问题能够准确地举报揭发,它开辟了监督的渠道,提供了监督的依据,扩展了监督的覆盖面,增强了监督的效果。
三是通过公开可以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哪些事能办,哪些事不能办,群众一清二楚,该办什么、怎么办、由谁办、收多少费,一目了然,从而堵住了有些人以权谋私的行为,遏制黑幕交易的发生。
四是推行政务公开,可使工作的难点化难为易、使群众议论的热点化热为冷、使思想的疑点化疑为信、使政府放心、干部顺心、群众放心、它方便了群众办事,是改善双方关系的纽带。
总之,政务公开不仅是方便了人民群众办事,解决社会热点问题的金钥匙,也是医治黑幕交易,依法行政的一副良方;不仅是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加强勤政廉政建设的有效载体,也是纪检监察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维护社会稳定的结合点;不仅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桥梁和纽带,更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