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挽明
58848700001304

第1304章 巴达维亚的特使

“叮铃,叮铃。”摇着铜铃的马车提醒着街道上的行人避开,马车顺着地面上的铁条迅速的向前行去,在街道的交叉路口中间还有一座垒起的石台,台上站着一名穿着红色制服的军士指手画脚的指挥着往来车辆。

许都、许嘉应、丁汝璋等年轻人自从进入了北京城后,便如同是第一次进城开眼界的乡巴佬,看什么都觉得新奇。

许嘉应、丁汝璋也就算了,他们这还是第一次出远门,见过最大的城池也就是杭州城了。许都虽然年少,但是他的父亲为了替他寻访名师,可是带着他走了不少地方的。

杭州自不必说,南京、苏州、扬州这等江南繁华之所,他也是见识过的。虽说北京是大明首善之城,但真正论起繁华来,却是不及苏州和南京的。

许都等人虽然年少,但是在家乡时倒也听那些上过京城的士人和商贾谈论过京城的景物,这些人提起北京来,往往都是摇头不已,认为风沙尘土飞扬,外城居住的百姓生活困苦,实在不及南京、苏州多了。

然而把脑海里风沙漫天的印象和眼下的北京城相比,实在是有些相去甚远啊。不时从街道上经过的轨道马车,左右分行的人流,车行道和人行道分离的街道等等,这种街道上的井然有序,实在是给许都等人一种极为陌生的感觉。

也正因为这种陌生感,使得许都等年轻人一时有些胆怯了起来,他们紧紧的跟在了沈廷扬、陈子龙身后,就像是一群小鸭子跟着父母在游行一般。

从他们身边经过的行人对于他们倒是见怪不怪,只是瞄了这只队伍一眼,便自己顾自己的走过去了。一向胆大妄为的许都等几位年轻人,此刻倒是低着头安静的走着,再无刚刚进城时那种满不在乎的态度了。

陈子龙虽然也是第一次来京城,但是较为成熟的他自然不会像许都他们这么露怯。只是他表面上看起来沉着的很,但是脚下倒是沉重了许多。

沈廷扬为了缓解陈子龙等人的紧张情绪,不由随口说道:“这京城只是相隔一年不见,想不到倒是又有些陌生感了。

我等所居住的江南地方,大概二、三十年一变样,北方有不少城市则是数十年不变样,但是唯独京城这两、三年里,真是一年一变样啊。

不要说我们这些不常来的外地人,估计就是和北京相邻的地方,时间隔的久了再来京城,也要找不到地方了。”

许都几人自然是连连点头,陈子龙则不以为然的说道:“国家财政凋敝到了这种程度,还要如此大兴土木,陛下身边果然是有小人啊。”

沈廷扬撇了他一眼,笑了笑便不再接话。这时他们身边街道上的马车开始避让到一边,很快一队穿着红黑色制服的骑兵便整齐而匀速的从他们身边经过了。

整洁而鲜明的统一制服,井然有序的前进队伍,让这些骑兵显得格外的精神。许都和两位同伴都看呆了,好半天才赞叹道:“想不到京城的官兵居然如此威武,南方那些官军简直没法相比啊。”

陈子龙同样看到了这队骑兵的经过,这一次他倒是没有冷嘲热讽,而是点了点头称赞道:“陛下登基以来,也就是在武功上颇有建树,连京城都有如此精神的骑兵,也难怪陛下能够在宁锦再次击退建虏了。”

沈廷扬看了看天色之后,对着身后的几人说道:“快到中午了,我记得前面有一座酒楼的海鲜做的还是不错的,这北方的海鲜虽然不及上海丰富,但却有几样海鲜是南方所无的,今天我来请大家尝个新鲜…”

就在沈廷扬带着陈子龙等人去见识北方饮食的特色时,一队官兵也护卫着数辆马车进入了朝阳门。队伍中第一辆马车做的是彼得.纳茨,第二辆马车上坐着的是荷兰人汉斯·普特曼斯和神父尤牧师。

出生于荷兰密德堡商人家庭的普特曼斯,在1624年以下级商务员加入了荷兰东印度公司,1626年升任上席商物员和法庭法官,兼管巴达维亚的华人事务,1627年升任巴达维亚市参议会主席。

他和安东尼·范·迪门一样,都是巴达维亚总督燕.彼得逊.昆的亲信,同样也是用武力迫使亚洲土著向公司屈服,然后独占有利可图的贸易,并扩大海外殖民地的贸易政策的支持者。

当初因为滨田弥兵卫事件,燕.彼得逊.昆差点就准备让他取代彼得.纳茨,成为第四任台湾长官了。

只不过彼得.纳茨的运气好,不知怎么就打开了中国的贸易大门,又让日本幕府不再追究,才使得他继续坐在了台湾长官的位置上。

不过普特曼斯并不看好公司和中国签订的贸易协定,因为中国并没有给予公司独占贸易的权力。这份协议的签订,反而使得中国商人扩大了海外贸易活动的范围,并让公司无法对这些中国商船采取限制性的行动。

只是当时爪哇的马打蓝王国起兵攻打巴达维亚,使得巴达维亚无法顾及同中国贸易方面的问题,只能把这些问题交给台湾商馆处置。

在去年,巴达维亚终于和马打蓝王国签订了和平协议,但燕.彼得逊.昆却在战争中因为得了痢疾而逝世了。接任巴达维亚总督的,是亨德里克.布劳沃。

对于这位新任总督,普特曼斯和范·迪门的一致看法是,即愚蠢又贪婪。但这位总督阁下却是支持和中国保持和平贸易的,他也是台湾长官彼得.纳茨的保护者。

正因为他对中国人的偏袒,巴达维亚不得不放弃了,向中国人追究马打蓝王国用来攻城的火炮究竟来自于何处了。

普特曼斯之所以会和彼得.纳茨出现在北京,那是因为巴达维亚和日本幕府的谈判终于破裂,荷兰不得不撤回了在日本的商馆。

巴达维亚的荷兰人正因为日本幕府的决定怒不可遏时,彼得.纳茨却带回了一张日本金银岛的地图,巴达维亚的议员们和总督亨德里克.布劳沃,几乎以全票通过了要给日本幕府一个教训,让幕府割让金银岛给公司以作为补偿。

对于这一决定,普特曼斯是持肯定意见的,他认为这位新任的总督阁下总算作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

但是范·迪门却不这么看,作为一个唯一投反对票的议员,他是这么对着同僚们的鼠目寸光进行指责的,“诸位先生们,请你们睁大眼睛看一看吧,公司在亚洲最大的敌人究竟是谁?

是环绕在我们身边的群岛土著?是西面大陆上那些生活在森林里的异教徒王国?是占据了菲律宾却再无拓展能力的西班牙人?是明明是一个岛国,却不愿意发展航海事业的日本?还是那个整合了整个南中国海海盗,并积极向外拓展的庞大帝国?

请诸位先生们牢记一个事实,公司在海上虽然有着无可抵御的力量,但在亚洲我们终究是一个外来人。如果有一个亚洲国家起来号召群岛土著同公司敌对,那么我们此前付出的努力都将可能白白浪费。

而中国在亚洲正拥有着这样的号召力,更让人担忧的是,中国不仅仅是拥有这一地区的号召力,它也是一个强大的国家。看看那些修建巴达维亚的中国人吧,仅仅4000多个中国人就已经完成了巴达维亚城堡的大部分工作量。

在那个国家的土地上,这样聪明、勤劳的中国人就像是海中的鱼群一样,难以数清。如果说,在亚洲公司会遇到一个无法应付的敌人的话,那么一定会是中国。

环顾中国的四周,和我们保持了友好关系,却对中国身怀戒备的国家,难道不正是日本吗?如果我们能够恢复和日本的关系,也许就能利用日本来牵制住中国的力量,从而让中国人的目光从东南亚转向东北方的日本…”

不过范·迪门的长篇大论,终究敌不住彼得.纳茨轻轻的一个建议,这位台湾长官认为与其去和那些榆木脑袋的日本人谈判,终究不如联合中国人去攻打日本更好。既能破坏了中日之间的关系,更能增添公司夺取金银岛的机会。

对于黄金的贪婪终究压倒了所谓的长远计划,普特曼斯接受了总督布劳沃的任命,成为了一名特使前来中国,准备寻找机会说服中国出兵日本。

第一次前来中国北方的普特曼斯,第一眼看到海河两岸的风车时,还以为自己回到了荷兰。

当他从天津一路行来,看着路旁的风景进入了北京城之后,他终于隐隐感觉到,也许范·迪门的看法是正确的。

北方的中国人表现出来的气质,和南方那些柔弱的中国人相比,似乎就不是一个民族的。

而仅凭他在天津和路上看到的那些风车、水车、轨道马车、平坦的道路和往来的商旅等,他就能理解这个国家的生产能力有多么的惊人,因为在他的国家也有这么一个欣欣向荣的庞大城市,那就是阿姆斯特丹。

然而荷兰只有一座阿姆斯特丹,但仅仅是在下船的几天内,他已经看到了两座活力不亚于阿姆斯特丹的城市。如果这样庞大体量的国家也加入到了海上贸易和开拓殖民地的战争来,恐怕只有整个欧洲的力量联合起来,才能遏制住这个庞然大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