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说的最早出产地,是印度次大陆。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白种雅利安人从中亚入主印度,将其本有文化与原印度土著民族文化结合,形成宗教气息甚为浓厚的古婆罗门文化。婆罗门文化的结晶品《吠陀》,主题是膜拜祈祷被认为主宰自然界的诸神祗,只有其中之一《梨俱吠陀》中,有关于人死后灵魂去处的话,如《葬送歌》说人死“眼睛归于太阳,生气归于风”,祈祷火神阿耆尼将死人的“阿伽”(aja,不生者、永恒者)或末那(manas意根)运送到善行者的天国——阎摩境内。约公元前1000年左右集成的《梵书》中,具体言及人死后将赴“天道”和“祖道”及地狱,说行善者死后进入绝对不死之梵界(prahman-loka),宇宙原人与有情小宇宙之自我(阿特曼)对应,提出“再死”(purarmrtyu)、果报,再生再死,仅有一次。
在更晚些出现的《奥义书》、《薄伽梵歌》中,自我及业、轮回的思想渐趋明朗、成熟,具有了哲学的论证,成为佛陀出世时代印度民间普遍流行的信仰。对人生的反省,对解脱生死轮回的追求,成为那个时代印度哲人思索的中心问题,由此产生了形形色色的宗教学说,形成各种“沙门”修道集团争奇斗妍的热闹场面。
据早期《奥义书》和《薄伽梵歌》说,人和一切有情识的众生,在肉体死亡后,“语言归于火,气归于风,眼归于月,耳归于方,身归于地,魂归于空,毛归于草,发归于木,精血归于水”《广森林奥义书》,灵魂则受其生前所作必然引起后果的善恶言行——“业”的支配,往三等去处,称“三道”:若生前行善,按婆罗门教规修行,敬奉神明,修习智慧、知识、苦行和瑜伽,死后上升天界或梵界、真如界(satyaloka),永不复返,称“天道”;若生前只是按《吠陀》的一般规定生活,行善不作恶,死后先入月宫享乐,然后再生于人中,为印度四种姓中的前三种人,名“祖道”;若生前作恶,死后入地狱受罚,之后生为四种姓中最低贱的“旃陀罗”或动物、植物。前二道称善道,第三道称恶道。如《布列哈特奥义书》所言:依照一个人的动作和言行,他成为这,成为那,因此他的来生是:一个善业的人成为善,一个恶业的人成为恶。由净行而得净,由黑行而得黑。《歌者奥义书》谓“行善者成善,或投生为婆罗门,或投生为刹帝利,或投生为吠舍;行恶者成恶,或投生为猪狗,或投生为贱民”。
生命从植物、昆虫、爬虫、飞禽、走兽到人类、半神人,凡有840万种。按出生的方式,生命分为胎生、卵生、湿生(凭借湿气而生)、芽生(植物)四类,称“四生”;其生存的环境分“三界”:天神所居的天界、飞禽所游的空界、人畜等所居的地界。又分为可乐、不可乐、苦乐杂糅“三途”。众生被自己所造的业力牵制,在三道、四生、三途中无休无止地生了又死,死了又生,不得终结休息,就像车轮转动不停,称为“轮回”,汉语佛典中亦译为“轮转”、“流转”,即如车轮转动之义。轮回的梵语samsara(英文Transmigration),为一阳性抽象名词,在《梨俱吠陀》早期表示流逝、流动,晚期有了宗教意味,或译为“生死,再生与再死”、“生死、死生、生生死死”。《薄伽梵歌》中说:上而至于诸天,诸界皆有轮回。《布列哈特奥义书》将众生的生死轮回比喻为一条尺蠖虫爬到一片叶子的末稍后,又迁移向另一片叶子。《薄伽梵歌》则比喻为一个人抛弃旧衣服,又换上新衣。
是谁在舍故取新、舍此取彼,不停地迁移住处、更换衣服,从这个身体出来又进入那个身体,作轮回中的主体和承受者呢?《奥义书》和《薄伽梵歌》回答:是阿特曼(Atman),即自我,佛典中汉译为“我”,其原义为“生气”,引伸为自在者、自作主宰者,指人的自我意识或意识的主体、心灵的内核,近于柏拉图、基督教等所说灵魂。自我,被认为是生死轮回中的不生不死、不变不灭者,如《薄伽梵歌》所说:彼未尝或生,彼未尝灭,未为已是今,或又将是非是,未生,常存,永恒,而太始兮,身虽戮兮彼不毁。歌中的“彼”,即指阿特曼,此物为从来本有的第一性存在,永恒不灭,不可能被杀死,不可能被水所溺、火所焚,“恒常、遍满、无变、弗动”,居于众生身内,为真正的性灵、自性,比希腊先哲们所说的灵魂更带玄学气。吠檀多哲学认为自我与宇宙理性或宇宙灵魂——大梵(Bhrahman),本是一体,谓之“梵我一如”。《歌者奥义书》重复三遍之圣句“我即彼(tat tvamasi)”,意谓“我即是梵”,精炼地表达了梵我一如之义。自我本来超越生死轮回,众生之所以受生死轮回之苦,只是因为被愚昧(无明)和物质欲望所蒙蔽,不识自身中有不死的主人翁自我,不知此自我与大梵同一,若按婆罗门教的奥义修行,控制物欲,以苦行、瑜伽调制自心,向内认识自我,便可永断生死轮回,超出三道四生,死后进入解脱、极乐的永恒境界,这种境界称“涅槃”(Nirvana),是当时印度多种宗教共同追求的人生究竟归宿。《广林奥义书》称“认识梵者,直升天界,达到解脱”。《薄伽梵歌》有云:唯独归于“我”兮,则无有再来!关于“我”的性质,前后所出各种《奥义书》有不同的描述。或说自我由认识、意识、生气、视觉、地、水、风、空、光与非光、欲与非欲、怒与非怒、法与非法及其他一切组合而成(《布列哈特奥义书》)。或说自我之相“如黄衣,如白羊皮,如赤甲虫,如火焰,如白莲花,如电光突闪”(《大林间奥义书》)。或说自我“以想而成,以生气为身,以光明为形,以真理为念虑”,其小,小于谷颗麦粒芥子,其大,则大于地、大于空、大于天、大于世界(《唱赞奥义书》)。或说灵魂为一点大小的万分之一,居于心脏,最初来自神,如火花来自火,一旦明白灵魂的存在,便能立即明白神的存在,神的灵魂遍于一切,生物的灵魂只局限于一处,其由心意、智性、假我组成的身体,掩盖了真我。或说人由外自我(身体)、内自我(意识)、超上自我(不变不动的神我)三部分组成(《自我奥义书》)。或分自我为“五藏”:食味所成我(外皮)、生气所成我(内气)、意所成我(意识)、识所成我(意识的根本)、欢喜所成我(“妙乐我”)五个层次,其中只有最内核的欢喜所成我为真正自我、轮回主体。据佛典中对计我说的批判,五藏中前三重我,见于《梵书》,后二重我,是《奥义书》所发挥。
佛教、耆那教等多家反婆罗门教传统的沙门集团,和在佛教前后出现的婆罗门教各学派,多数都是在婆罗门教生死轮回说的基础上改造发挥,建立自家的生死观及超出轮回趋向涅槃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