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幽微灵秀地:试评红楼
5890500000023

第23章 (23)

如果与俗世斗争的胜利是这么容易得到,那么一定会有更多的生命走向无畏和觉悟。在宝玉心底这样不妥协的胜利更有着令人深切的痛楚,这痛楚与孤独紧密相连,这样的浓愁深远的没有尽头,它只能化做绵绵不尽的悲悯,深藏于心底,抒发于万物。但来自于庸俗世界对洁净灵魂的迫害不会有片时的歇止!

如果贾政给予宝玉的只是肉体上的暴力,那么,宝玉的母亲王夫人给予宝玉的就是精神上的暴力。随着抄检大观园,司棋被逐、晴雯夭逝、美优伶情归水月庵等一系列不幸事件的发生,每一件不幸的事件都给宝玉的灵魂以深切而无法愈合的刺伤,宝玉藏身的那个洁净之地,那个纯洁女儿们所构成的花样的王国,被残酷而彻底地击碎了!孤独而洁净的灵魂没有了立足之境,而这一切都来自于俗世里的母爱!当一切都被残酷的暴力践踏了之后,也许宝玉还有心底里那藏在灵魂深处的爱情,在这个孤独的世界里还有黛玉与他息息相通、互怜互爱,能与黛玉生死相守便是他唯一的愿望了,但他心灵深处这最后的阵地也必将被摧毁,摧毁者是那个把他当做命根子般“爱”的祖母!这是难逃的宿命,这是宝玉身处的世界,这也是我们每个人身处的世界!这是宝玉的不幸,这不幸令我们呼吸到了熟悉的味道,宝玉这最根本的不幸与我们每个人的不幸是那么息息相通,在这样的不幸里有着最为深广而普遍的意义。这不幸是宝玉的不幸,是我们每个人的不幸,更是我们整个人类最为深痛的不幸!

当一切美好的存在都被摧毁了,你还能做原来的自我吗?你还能够昂起高贵的头颅坦然的活出自我,而不苟且偷生吗?你还能够时刻觉知而鲜活的拥有生命的丰富,而不被麻木掌控吗?当面对不幸时,你是否拥有超越命运之上的无畏与勇力?当你第一次面对世俗的逼迫,你是否想到过这样的问题?这是每一个生命都不可回避的问题,你可曾认真的思索过,你可曾为自己寻找过一条出路或是答案?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规律,生、住、坏、灭是宇宙万物的规律,你是否思索过自己短暂存在的意义?

当一切美好都被摧毁了,宝玉仍做自己孤独的宝玉,一切的梦想、一切的依凭都化做虚无之后,宝玉看到了世界的本真,自我的本真,宝玉走向了一个绝对自由的境界,这自由从悲痛中诞生,再也没有一丝的依附,再也没有什么可以束缚这样一个自由的生命了,他将超越一切经历与苦难活在每一个鲜活的当下,生命在此刻得到了全然的回归与全然的圆满!

这样一个回归历经了因缘幻相破灭的痛苦,当一切虚妄被撕碎与穿透之后,真相赤裸的站立在了宝玉的面前,万物的不住不留、永恒的虚空是最根本的真相!当下的存在便是生命的全部,完全的自由与圆满即刻便完整得到!而这样一个最圆满的回归源于对本真灵性的呵护与坚持,宝玉走向觉悟与回归道路的起始源于“极恶读书”的叛逆,回归的道路艰辛而痛苦,但宝玉却走得坚决,他坚决的走向了全然的解脱。

如果我们读懂了一个生命最深切与鲜活的体验,如果我们了知了真理要用全身心去体悟,那么我们就会在宝玉看似矛盾的思想里找到和谐。也许我们无须将自己深埋书海,从中去辨别儒释道传承的偏颇与光辉,也许我们只需要打开心扉,让纯真的灵性与真理交合,这样我们就能从复杂的世界里理出头绪,看清圣人所道出的真理,以及庸人所走出的偏颇。

宝玉骂那些沽名钓誉的“读书人”是“禄蠹”,但宝玉从来也不曾毁谤过儒家经典;宝玉毁僧谤道,但他的生命里却贯穿着万物皆为有情,以及天人合一的佛道至理。宝玉叛逆的是世俗的丑恶,宝玉回归的是生命的至真与大道。如果你将纯真的性灵与真理交合,那么一切的事理都将变得无比明晰。无论我们说宝玉对儒释道是批判还是继承,都将不够贴切,或许我们该说宝玉对儒释道中所包含的真理有着最深切的共鸣才较为准确。真理只有一个,无论是哪位圣人用何种语言说出,他们都是在描述同一个真理,不同的只是语言的方便,以及多样的载体。真理永远是鲜活而有生命的,它决不是死去的和僵化的。但是太多的庸人迷失在圣人的文字里,他们留下了糟粕,去掉了精华,死去了的文字变成了束缚思想与行为的典范,变成了统治者扼杀生命性灵的替罪羔羊,文字所承载的真理却被远远的抛弃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打着圣人箴言的旗号毫不犹豫、轰轰烈烈地走向了真理与大道的反面!

如果你能够解读了这样一个悲哀而宏大的人类奇观,那么你就能够解读宝玉的一切怪诞,你就能够解读觉者们的孤独和庸人们的偏颇。

孔子的儒学探索着人类行为的社会属性以及人类社会和个人人格迈向完满的进化步伐,他是一个孜孜以求的不断对真理进行探索的伟大学者。孔子并不象是老子或庄子一类的天才,他更象是一个特别勤奋而有毅力的普通人,因此他的学问才是那么贴近平常人的生活。孔子的“君子”概念也不象庄子所提出的“真人”、“神人”、“圣人”那么高渺难触,因此他所提出的关于“君子”的规范离我们才不遥远,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够通过规范自己的行为,洁净自己的心灵而一步步的成为人中的君子,完成人格的完满。儒学是那么亲切的贴近生活,它适合更多的人,而不仅仅是人中的精华。儒学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因此统治者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一旦某一学术或理论被统治者窃取,它将无可避免的沦为工具,统治者只会将这样的思想与理论进行修改和诠释,以达成自己统治与束缚民众的目的。在圣人追求真理以及帝王追求统治与权利这样不同的目的之下,圣人文字里所承载的自由与真理必将大量流失,剩下的会是无比烦琐与偏颇的演化以及僵死的规矩,因为这些可以捆绑民众的意识形态,可以帮助统治者完成长治久安的大业。

基于这样复杂的历史演化,我们必须分析每一思想与学派的源流,看清相同文字之下所承载的真理以及衍生而出的糟粕。如果我们能够拥有这样较为明晰的判断,那么我们大概就更能理解宝玉那看似矛盾而复杂的行为,我们将从繁复的外相中看到宝玉思想的根本与核心,看到他对真理始终不变的坚持!这时我们就读懂了宝玉为何在诸多的叛逆行为之后却又说除“明明德”之外无书,宝玉为何除四书外竟将别的书焚了?在这看似令人困惑的叛逆与恪守中我们该看到的是宝玉思想与灵性中那不变的和谐与统一!我们若是能够基于对生命的根本尊重以及对真理的执着追求,我们就能深切的懂得宝玉对父母的叛逆、家族的叛逆、以及对整个世俗社会叛逆的根本原由,我们就不得不对宝玉产生由衷的敬意,他是一个孤独的勇士,他是一个固守真理的觉者。因此,对于宝玉,如果我们轻易判定他是尊儒或是叛儒都太过偏颇,也许我们只能用真理作为唯一衡量的标准,那么宝玉这看似矛盾而复杂的行为就可以豁然而解了!

宝玉对儒家思想的传承与叛逆都是有着超凡脱俗的大力的,在他的身上我们将会看到最纯正的传承。《红楼梦》象是一匹绝美的锦缎,细织密绣了无限美妙的纹理在其间,在此我们无法搜捡出每一根关于儒家思想的丝线,我们只是从中捡取些许的文字,鉴赏这美丽锦缎中的一根丝线,从中去品味那些相关联的华章。

我们且不说孔子的其他言论,我们只是从孔子所提出的君臣父子的大义说起,君臣父子是人伦纲常的大义,是人类社会稳定发展的一个基础。但就这样一个基本人伦常识的理论,已被统治者一再演化而直至发展到无比偏颇的境地,变成摧残个体生命与自由的利器,愚死愚忠这对生命最残酷的残害已被标榜为他人效仿的楷模!这样的演化真是与孔圣人的初衷差之千万,但人们却偏要将这样一个恶果嫁祸于圣人的头上,以表明自己是严格的按照圣人的要求在规范自己。什么是人类社会的莫大悲哀,这就是人类社会难离苦海的莫大悲哀!芸芸众生沉溺于其中,永不觉醒!

我们且来看第三十六回中宝玉对文死谏,武死战的一段评论,从中去解读宝玉对生命的崇高尊重以及对轻生的最根本批判:

宝玉谈至浓快时,见他不说了,便笑道:“人谁不死,只要死的好。那些个须眉浊物,只知道文死谏,武死战,这二死是大丈夫死名死节。竟何如不死的好!必定有昏君他方谏,他只顾邀名,猛拚一死,将来弃君于何地!必定有刀兵他方战,猛拚一死,他只顾图汗马之名,将来弃国于何地!所以这皆非正死。”袭人道:“忠臣良将,出于不得已他才死。”宝玉道:“那武将不过仗血气之勇,疏谋少略,他自己无能,送了性命,这难道也是不得已!那文官更不可比武官了,他念两句书汙在心里,若朝廷少有疵瑕,他就胡谈乱劝,只顾他邀忠烈之名,浊气一涌,即时拚死,这难道也是不得已!还要知道,那朝廷是受命于天,他不圣不仁,那天地断不把这万几重任与他了。可知那些死的都是沽名,并不知大义。[38]

生命是高于一切物质、权利乃至意识形态的至贵,每一个人都因自我生命的存在才能体验到宇宙的存在,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是不应被亵渎的全能的宇宙,珍惜生命是尊重一切真理与存在的根本!而被束缚的人则将俗世里的观念以及他人给予的名节看得高于一切,因此多少人为名节而死,多少人为邀功而亡,只将浮华的功名留在身后,令他人敬羡。生命那没有穷尽的丰满与意义被抹杀了,留下的只是功利,只是被物化了的狭隘的生命。大丈夫本该顶天立地,可是多少男子却徒有丈夫之身,他们懦弱的无力去揭示生的意义,他们将宝贵的不可再得的生命任意地抛给了世俗的名节,这样的死轻于鸿毛,这样的死不得其所,这样的死是遭到厄戮的横死,决非正死!这样的夭折来自于不觉知的可怜的懵懂,来自于遭到攻击与破坏的被损坏了的大脑,他们的死只是给国家机器又添了一个无谓的牺牲,这样的牺牲粉饰了王者的权柄,搅乱着后来者的视听,这样的死不是正死,更非善死!

文死谏,武死战,他们为名利而死,为王权而死,可这样的死一国之王也并非会领这份薄情。武将为皇权国土而死,国是王的国,地是王的地,死去了的武将只是一个工具,一个王所拥有的奴仆,这奴仆就象王所拥有的一只爱犬、或一匹骏马,他不具备独立的人格,他只是一个具备人的模样与智力的工具,一个鲜活的生命完全被物化了,这样的死违背了生命神圣的禀赋!他们的生是王者的工具,死亦会成为王者的工具,他们那被夸大了的美好而高大的形象,只是为了用于诱惑更多的生命去为王权轻生效死,这样的死,决非善死!文官为邀忠烈之名,在君王面前胡谈乱劝,若得不到君王的青目,便浊气一涌,即时拚死,此死不但幼稚的可笑,更令君王厌恶,可悲的下场竟还不及武将那单纯的工具!独裁的政治实乏明君,身处乱世,文官若只因多读了几本书就要不知天高地厚的要把当世的昏君改造成明君,完全不懂得乱世最根本的因由,只想凭借奴性的忠烈邀取功名,那么自取灭亡就会是不可躲避的必然下场!这样的死都是为沽名而来,并非大义!

万物有着他自己的发展规律,这规律被称为“道”。人类社会以及王权政治亦有着自己的发展规律,执掌权柄的君王若违背了这样的规律,陷生灵万物于涂炭之中,那么这样的王权必将颠覆,王权的颠覆是诸多恶因造就的一个必然结果,决非某一文臣某一时的拼死纳谏所能挽救。朝廷受命于天,为君者若违背了天道,王权必将颠覆无疑,这就是万物发展的规律,这就是永恒的“道”!某一个弱小的生命为沽名钓誉,想要自不量力的力挽狂澜都是自寻死路,均非正死,更非大义!

在此,让我们随意来拣取一段孔子的教诲,从中去领悟对待政治的谨慎以及对待生命的珍重与爱惜。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39]

尊重与爱惜生命是一切真理的最根本基石,我们若懂得了珍惜自己与他人以及一切有情的生命,我们就拥有了穿透世间一切幻相与邪谬的能力,我们将会直去生命的真境、那个充盈了真理的至美之处。在那里性灵将会在真善美的波率下完美的震荡,你和宝玉无有差别,你和诸佛无有差别,这就是完满的人性、至尊的神性!祂在我们心灵的至真之处,从来都不曾离去过!不同的圣贤给予祂不同的美好的名字,用不一样的风格和文字描述那个绝美的境界,但祂就是真我,完满无暇、万象具足的“真我”!如果你曾窥探到了这一瞬的极乐,那么你就掌握了走向真理的钥匙,你也掌握了解读宝玉一切行为与幽密心灵的钥匙,你将能够全然而完整的欣赏他品性中的至真与至美,你将能够深切理解他无畏与孤独的叛逆!繁复而迷乱的外相瞬时将被剥离,留下的将只是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