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幽微灵秀地:试评红楼
5890500000004

第4章 (4)

雨村徇私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后,急忙作书两封给贾政与王子腾,谦卑之语尽显心意。再说这故旧门子的下场,他为今日显赫的雨村效劳得真是鞠躬尽瘁,充当帮凶也不遗余力,本想捞得一点实际的好处,不料却远远的被充发了。他的祸患全是因自己的愚蠢和邪恶所招致,只有最愚蠢的人才会以为靠近有权力的故旧会给自己带来好处。今日的既富且贵者最厌恶别人知道并提起自己往日的贫贱,行恶造孽者最害怕别人知道这丑恶的勾当,你若不幸知道了这些,最好是走到这些富贵者的视线之外,也许尚可自保,但若想因此靠近捞取好处,那么你在被利用完之后,就会被碾得粉碎!

贾雨村在这深不可测的宦海之中已经崭露头角,此刻他已实现了“人间万姓仰头看”的抱负了,凋零的家业已经重整,雨村再去还乡已是锦衣繁华了,草民乡里谁也不可小觑这重器在手的贾雨村了!但是只要雨村心中没有找到宁静,他就绝不会找到永恒的快慰,他只是会一次又一次的在高低与贵贱中沉浮,这样的沉浮没有止境,在这沉浮中得到的快乐会转瞬即逝,痛苦却恒长不去。雨村如今虽已是万民之上的至尊至贵者了,但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还有一重重的天在雨村的头上,在他们的面前雨村仍是卑贱者,这样的路途没有尽头,这样的路途走下去永远也找不到快乐!对自我生命的终极关怀与归宿,雨村从来都不曾仔细想过!他从未真正的关心过自己的福祉,他只是一个被世俗的浊流席卷而去的脆弱的生命!

贾雨村将自己的灵魂出卖给了邪魔,他虽然是在万民仰望的云霓之上,但仍是更为富贵者的奴仆。贾雨村被名缰利锁紧紧的捆绑,他是欲望的奴仆,他是浮华的奴仆,他是权贵者的奴仆。无论你拥有世间怎样荣耀的权利和财富,只要你还是个奴仆,你就没有自由,没有自由的人谈不上快乐!这样的生命真是不幸!

雨村是一个有才智的人,他将自己的才智完全为功利所用,他迈向仕途之路的每一步运作都是成功的,这里有他的狡黠,但亦有他的才智。失败可以毁灭一个人,成功亦是!

当雨村将权力的重器掌握在手中之时,他却完全没有驾御的能力,欲望成了主宰,欲望驾御了权力,为人最高贵的良善和灵性被挤压得无处立足。快乐和幸福完全是内心深处的享受,当生命沦为欲望的奴仆,那么真心就会死去,没有了真心,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就没有了立足之地!

生命中那本该深刻的快乐此时沦落为欲望的满足,这欲望的满足稍纵即逝,而紧跟其后的失落却有更深重的痛苦。欲望的满足绝不是快乐,因为这样的感受既不深刻也不恒久,还要付上更沉重的痛苦作为代价。当你被欲望驾驭,而你的手中又执掌着权力重器的时候,这将是一件最不幸的事,因为权力的力量不但会给你带来不幸,亦会给他人带来不幸!你灵魂的罪孽深重难赎,你早已与快乐无缘!如果你不能驾驭权力走向善和爱,那么权力就会利用你的欲望让你堕入生命的黑暗,将你的灵魂卖给恶魔做奴隶。欲望的恶魔用浮华与虚荣作为鞭子,时时鞭打你的灵魂,驱使你离开真心走向黑暗,它会给你带来一系列的灾难,直至灭顶之灾到你的头上,这时他将毫不犹豫地弃你而去,留下你孤零零的灵魂在冰冷的黑暗里。

我们再来看为官多年后的雨村,他有着怎样的灵魂,怎样的不幸和怎样的罪孽:

平儿咬牙骂道:“都是那贾雨村什么风村,半路途中那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认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来!今年春天,老爷不知在那个地方看见了几把旧扇子,回家看家里所有收着的这些好扇子都不中用了,立刻叫人各处搜求。谁知就有一个不知死的冤家,混号儿世人叫他作石呆子,穷的连饭也没的吃,偏他家就有二十把旧扇子,死也不肯拿出大门来。二爷好容易烦了多少情,见了这个人,说之再三,把二爷请到他家里坐着,拿出这扇子略瞧了一瞧。据二爷说,原是不能再有的,全是湘妃、棕竹、麋鹿、玉竹的,皆是古人写画真迹,因来告诉了老爷。

老爷便叫买他的,要多少银子给他多少。偏那石呆子说:‘我饿死冻死,一千两银子一把我也不卖!’老爷没法子,天天骂二爷没能为。已经许了他五百两,先兑银子后拿扇子。他只是不卖,只说:‘要扇子,先要我的命!’姑娘想想,这有什么法子?谁知雨村那没天理的听见了,便设了个法子,讹他拖欠了官银,拿他到衙门里去,说所欠官银,变卖家产赔补,把这扇子抄了来,作了官价送了来。那石呆子如今不知是死是活。老爷拿着扇子问着二爷说:‘人家怎么弄了来?’二爷只说了一句:‘为这点子小事,弄得人坑家败业,也不算什么能为!’老爷听了就生了气,说二爷拿话堵老爷……[40]

当日的穷儒经过十余年的宦海沉浮之后,如今已堕落到此种田地,人性的善在他的生命里泯灭了!生命中善和恶的博弈并非一天就能分出高下的,走向善需要一点一点的积累,滑向恶亦需要灵魂一次又一次的堕落。在每个灵魂的面前都有两条路,这两条路一次又一次的在生命里出现,给我们机会,让我们选择,这样的选择可将我们带入光明或是黑暗。每一次正确的选择之后都有奖励,内心的快慰和自在会从善中升起;每一次错误的选择之后都有惩罚,那是内心的焦灼不安失落和痛苦,这是善与恶对灵魂的回报。我们必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没有人可以逃脱!

也许我们可以为雨村的堕落找到借口,因为他身陷污浊的宦海,身不由己。其实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为自己的堕落找的借口,这借口亦是那个门子曾为雨村找的借口,正是这样的借口使我们的灵魂陷入不洁之地!

不如在此处让我们读几句《圣经》的话语,透彻我们生命里善恶的纠葛,指引我们迷茫的灵魂:

犯罪的真根苗是私欲我们知道:法律是属神的,但我是属血肉的,已被卖给罪恶做奴隶。因为我不明白我作的是什么:我所愿意的,我偏不作;我所憎恨的,我反而去作。我若去作我所不愿意的,这便是承认法律是善的。实际上作那事的已不是我,而是在我内的罪恶。我也知道,善不在我内,即不在我的肉性内,因为我有心行善,但实际上却不能行善。因此,我所愿意的善,我不去行;而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却去作。但我所不愿意的,我若去作,那么已不是我作那事,而是在我内的罪恶。所以我发见这条规律:就是我愿意为善的时候,总有邪恶依附着我。因为照我的内心,我是喜悦天主的法律;可是,我发觉在我的肢体内,另有一条法律,与我理智所赞同的法律交战,并把我虏去,叫我隶属于那在我肢体内的罪恶的法律。我这个人真不幸啊!谁能救我脱离这该死的肉身呢?感谢天主,借着我们的主耶酥基督。这样看来,我这个人是以理智去服从天主的法律,而以肉性去服从罪恶的法律。[41]

让我们挣脱这属于欲望的罪恶吧,让我们获得生命的自由和自在吧,让我们用自己的生命力量去断除恶,走向善吧,因为只有那里才有生命的快乐!贾雨村在这仕途的浮华中陷落了!还有无数个脆弱的生命在雨村陷落之处前赴后继的死去了,雨村是这众多死难者中的一个标本。“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一条无法颠覆的真理,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他是那么的宝贵,我们应尽全力去享用生命里更深刻更持久的快乐,而不是成为欲望和罪恶的奴隶!

走向善是需要力量的,走向快乐是需要探索与思考的。只有善意和爱意会带给自我和他人快乐,只有这种快乐会持久而深刻!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为自己真正的福祉负责,拥有一次快乐和有意义的人生!

让我们在《依沙奥义书》的智慧里结束此文吧,愿他能给迷茫的生命以警示和指引:

世俗世界为无明的黑暗所覆盖,凡残害自性者都会堕入此暗无天日的世界里。[42]

2007-3-26

###二 山中高士晶莹雪

-----试论薛宝钗的人生境界

薛宝钗之美不仅在于她美丽姿容的“艳冠群芳”[1],更在于“珍重芳姿昼掩门”[2]的持重;不仅在于“淡极始知花更艳”[3]的清雅,更在于“不语婷婷日又昏”[4]的坦然。薛宝钗的大美在于她的超凡脱俗与处世圆融,这美是回归人性本真的大美,这是强有力生命的再现,她是人类精神和灵魂孤独的探索者,她向我们展示了超凡入圣的高妙人生境界。宝钗的丰富是基于她对世界的完全了悟,一个了悟了的人,她便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对于了悟宇宙真理的人来说,无所谓出世与入世,无所谓相聚与分离,无所谓失去与得到,世界再也不是矛盾和对立的二元,而是完全的同一了,同一的世界不需要分辨,只需要体验。有了这样的体悟,便会有一种面对命运坦然而大度的姿态,这便是凡与圣的差别。偏颇于一边的读者无法解读宝钗那个完整的世界,无法领略她全然的美。宝钗是一位超凡入圣的女子,宝钗是一位圆融无碍的高士。

宝钗的丰富是一个世界,宝钗的神秘也是一个世界。宝钗的出场是那么清谈,我们虽无法详细得知她成长的心路历程、生活所给她的苦与乐,但我们却能从她的遭遇和她处世的态度上看到她的成长。

我们且看第四回宝钗的出场:

还有一女,比薛蟠小两岁,乳名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当日有他父亲在日,酷爱此女,令其读书识字,较之乃兄竟高过十倍。自父亲死后,见哥哥不能依贴母怀,他便不以书字为事,只留心针黹等事,好为母亲分忧解劳。近因今上崇诗尚礼,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选妃嫔外,凡仕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5]

酷爱宝钗的父亲去世了,我们不知道丧父之痛给过宝钗怎样的内心苦难,但我们看到了一个在苦难中成熟的宝钗,一个将自我放下,为母亲分忧的宝钗。父亲的去世让宝钗看到了生命的无常,这无常定让她对有限生命做过最深刻的思考。宝钗的博学是大观园中的女儿们无人能比的,就连最有才华的黛玉也不及宝钗的广博。一个丰富的灵魂是一定要经过知识的浸润的,而对生命的彻悟却是要经历通过知而达到智的转变,绝圣弃知,这是一个大智慧的境界,宝钗在丧父之痛后经历了这样的转变。凡圣只在一念之间,这不同的一念就在于对待世界的态度。宝钗不是一个自由人,她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宝钗充为才人赞善之职也并非自己的选择,而是因为“凡仕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宝钗不能掌握自己命运,所以她选择一种超然于命运之上的姿态,这种超然正是对小我的挣脱,正是生命的大智慧。正是这种大智慧使得宝钗超凡脱俗、圆融无碍。

宝钗一出场,她已经是一个彻悟了的宝钗,所以在以后的整部书里我们看不到宝钗在情感上的大起大落,看不到宝钗的任性悲愤,我们看到的是宝钗的随缘守份,看到的是宝钗的藏愚守拙。作者将一个完整的宝钗呈现给我们,她不需要再雕琢,我们看到的宝钗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宝钗,一个“行为豁达,随分从时”[6]的宝钗,一个了悟了的宝钗,一个丰富而又意韵深长,随缘却又超然的宝钗。

宝钗的美貌是艳冠群芳的,她“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7]痴情公子贾宝玉常常忘情于宝钗,也决非与她的美貌无关。我们且看第二十八回《薛宝钗羞笼红麝串》一回:

宝钗原生的肌肤丰泽,容易褪不下来,宝玉在旁边看着雪白的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再看宝钗形容,只见脸若银盘,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黛玉更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就呆了。[8]

黛玉在宝玉的眼里已经是一个“神仙似的妹妹”[9]了,而宝钗比黛玉却更有一种妩媚风流,这给了我们多么广阔的想象空间啊!还好书中用群花之首牡丹来比喻宝钗,又有“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10]的诗句,帮助我们去想象宝钗的天姿国色。可美貌超群的宝钗对自己的容貌除持守住天然之外,没有再多一丝的雕琢。我们从宝钗平时的穿着就可看到:

宝玉掀帘一迈步进去,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纂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11]

薛姨妈道:“姨娘不知道,宝丫头古怪着呢,她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