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将传》,宋刻残本称《张氏集注百将传》,元、明刻本又称《十七史百将传》、《正百将传》。张预撰。张预,字公立,北宋东光(今河北省东光县)人,生平不详,只知他注过《孙子》(见《十一家注孙子》),非常推崇孙武。他用数年的工夫,按照《孙子》的思想,选编了《百将传》。他在该书“进表”中说:“观历代史书,上下千余载间将兵者,所以成,所以败,莫不与武之书相符契”,“因择古之所谓良将者,得百人,以其传集成一书,分为十卷,以太公为首,而其次皆以年代,题曰:《百将传》。”本书名将事迹虽采集自五代之前的史书,但并非原封不动地照录原书传记,而是按照一定的选材标准和编纂体例进行重新编辑。其选材标准和体例是:“凡史辞泛漫而不切于兵者,一删去之;或非兵略可以资人之智虑者,间亦存焉。虽期便于观阅,然亦全其始末。传取数事,先以《孙子兵法》题其后,次以行事合之参校其得失。”张预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者观此不独简而易习,明而易晓,抑亦知孙子之书不为空言,而古之贤将所以成立功名者,岂无法哉”。
《百将传》,张预“进表”和现存元、明刻本均著录为十卷,但现存宋刻残本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却著录为一百卷,可能是以人分卷的缘故。全书辑录自周初太公迄五代刘词共一百人,每卷十人。具体卷目如下:
卷一:周齐太公、吴孙武、越范蠡、齐孙膑、齐田穰苴、魏吴起、秦白起、秦王翦、燕乐毅、赵李牧。
卷二:赵赵奢、赵廉颇、齐田单、汉张良、汉韩信、汉周亚夫、汉李广、汉卫青、汉霍去病、汉赵充国。
卷三:汉陈汤、汉冯奉世、汉邓禹、汉寇恂、汉冯异、汉岑彭、汉贾复、汉吴汉、汉耿彝、汉耿恭。
卷四:汉王霸、汉臧宫、汉祭遵、汉马援、汉班超、汉虞诩、汉皇甫规、汉张奂、汉段纪明、汉皇甫嵩。
卷五:汉朱隽、魏张辽、魏张邰、魏徐晃、魏李典、魏邓艾、魏司马懿、蜀诸葛亮、蜀关羽、蜀张飞。
卷六:吴周瑜、吴吕蒙、吴陆逊、吴陆抗、晋羊祜、晋杜预、晋王浚、晋马隆、晋周访、晋陶侃。
卷七:晋谢玄、燕慕容恪、秦王猛、宋檀道济、宋王镇恶、梁韦睿、梁王僧辨、陈吴明彻、魏崔浩、魏于谨。
卷八:齐斛律光、周宇文宪、周韦孝宽、隋杨素、隋长孙晟、隋韩擒(韩擒虎)、隋贺若弼、隋史万岁、唐李孝恭、唐尉迟恭。
卷九:唐李靖、唐李责力、唐苏定方、唐薛仁贵、唐裴行俭、唐唐休璟、唐张仁愿、唐王、唐郭元振,唐李嗣业。
卷十:唐李光弼、唐郭子仪、唐李抱真、唐李晟、唐李恕、唐马燧、唐浑碱唐王忠嗣、梁刘寻阝(五代)、周刘词(五代)。
《百将传》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辑评名将传略的兵书。它记述人物,着重在用兵的谋略和战法方面。如孙膑“围魏救赵”,减灶诱敌;田单诳称神师下凡,夜摆“火牛阵”;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韩信背水而战,半渡而击;耿逼巨里而致费邑,攻西安而拔临淄;耿恭以毒药傅矢而谓汉家箭神;段纪明欲击鲜卑而诈为召还;檀道济“夜唱筹粮沙”,等等。每将传记最后都有一段评语,先以“孙子曰”引一句《孙子》中的话,再讲人物的一件用兵事例,以说明《孙子兵法》的实用性和名将用兵之法的继承性。评语长短根据人物事迹而定,长至百余字,短则十余字,如司马懿的评语一百七十字,而王猛的评语只有十八个字。这些评语既诠释了《孙子》的军事论点,又评论了名将的用兵得失,也反映了编辑者的军事思想。
《百将传》是一部可读性较强的兵书。它将深奥的军事理论寓于生动活泼的战争故事之中,加上画龙点睛似的评语,读者既可学到名将们的用兵艺术,又可加深对古代兵法理论的理解。因此,它的读者面较为广泛,受到后世兵家将帅的重视。明庆远府儒学训导高谅陈演在为本书写的后序中说:“此乃军旅之龟鉴,而中兴之急务也。”,“此足为治乱持危之筌蹄,而为将者不可不知。”为适应将帅学习的需要,之后又产生了续、评、增补《百将传》的兵书。
首先续编《百将传》的是何乔新。何乔新,字廷秀,明景泰(1450~1456)进士,历任刑部侍部、刑部尚书等职,为人刚正,长于著述,著有《元史臆见》等多种著作。他在出镇北陲,提督雁门等关兼巡抚山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时,“自念累世儒家于行师御众、营垒战阵之法,素未之讲,大惧无以应变于仓瘁。乃取公立所编,正其讹,补其缺,治戎之暇,辄取而阅之,以考古人用兵胜负之迹,庶几缓急不至于偾事”。但又感到张预《百将传》有欠缺,意欲续编。便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考五代及宋元史,又得王彦章以下四十人,芟其浮辞,摭其实事,以续公立所编,本传有缺者,杂取它书以补之。于是上下数千年元戎大帅用兵之迹,可以一览而得矣”。他采用张预《百将传》的体例,每将传之后也有一段以“孙子曰”开头的评语,将续收的40名将帅传记编成四卷本的《百将传续编》。其卷目如下:
卷之一:梁王彦章、唐周德威、郭崇韬、宋曹彬、曹翰、王全斌、潘美、曹玮、李继隆、尹继伦。
卷之二:狄青、种世衡、郭逵、王韶、种师道、宗泽、岳飞、韩世忠、张俊、刘。
卷之三:吴玠、吴、李显忠、杨存中、王德、王彦、刘子羽、魏胜、李宝、赵方。
卷之四:孟宗政、孟珙、杜、余玠、赵范、赵葵、曹友闻、史天泽、伯颜、张弘范。
明万历年间出现赵光裕评本,全称是《新刊官校批评正百将传十卷》,著录为东光张预公立集,东浙赵光裕克荣评。此本在原本上增加了眉批。之后,又出现《正续百将传评林》,一称《正续百将传节评》,题宋东光张预集录,明六安张澡节评。所谓节是指对于“传中无关于大体者节而删之”,所谓评是指张澡的评语,附在原评语之后,并另起一段,均以“平曰”开头。张澡,字子新,号阳泉,明代六安人。袭职六安卫指挥,积功至参将,先后驻浙江十年,御倭有战功,授征蛮将军印。曾镇粤西,寻以南京都督致仕。他“文武并用,翩翩有古儒将风”。所以,他节评的《百将传》,“节则简,简则不滥;评则核,核则不晦;俾后学一展卷间道善败如别苍索,不至于按图索骥焉。其功倍于作者多矣,讵徒述焉已哉”。明天启三年(1623)陈元素编出《名将传》,所收名将逾百人。它虽然源于张预《百将传》,但从内容到书名都有了很大变化,当是另一部独立的兵书,将另文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