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国文趣味
5908700000021

第21章 文学里的月亮

月亮是中国文人最喜欢欣赏的。诗人李白就是代表,“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这里他感到人生的最大快乐。

月亮之所以受人欢迎,因为它给我们几个联想,我们看见了明月,就会联想到一些事,在这种场合下便产生了许多文学作品。

第一,月亮兴起家的联想。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人人背得出的。卢纶的“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也是人人熟悉的。我们常以月圆象征家人的团圆,所以中秋节,家人团聚赏月,是中国人最快乐的日子。如果此时寄身在外,也最容易思乡。“游子无佳节,月圆人不圆”,是一种难堪的精神痛苦。

一首最著名的英文歌曲“Home,Sweet Home”里,也说到月亮,作者把家、母亲、茅屋和月亮,说在一起,无怪在歌唱的时候,要生思家病了。

I gaze on the moon as I tread the drear wild,

And feel that my mother now thinks of her child,

As she looks on that moon from our own cottage door,

Thro'the wood-bine whose fragrance shall cheer me no more。

Home,home,Sweet,sweet home,

oh,there's no place like home,oh,there's no place like home!

第二,月亮兴起友人的联想。看见明月,想起知友,此时此情,很容易使文人的笔下,产生美好的诗文。宋朱淑真的词就是代表: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清人李佩金也有类似的一首词:

玲珑花里月,知否人间别?一样去年秋,如何几样愁!

其余像王梦鸾的“夜静月明人不见,自家歌与自家听”;赵嘏的“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李后主的“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等句,都有同样的联想。

第三,月兴起美的联想。谈起月亮,往往联想到美的故事,像嫦娥奔月、月下老人、月宫、银光世界等是。中国诗词里常称月亮为玉兔、玉蟾、玉帘钩、冰轮、冰镜、白银盘、素娥、圆璧、玉钩、蛾眉等,这些都是美丽的东西,因此月亮就更美了。

虞羲咏秋月:“初生似玉钩,裁满如团扇。”

刘禹锡咏月:“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如镕金。”

徐舫诗句:“雪影半窗能共白,梅花千树只多香。”

第四,有几首诗词,描写月亮如同友人,白居易有一首诗说:

晓随残月行,夕与新月宿。

谁谓月无情,千里远相送。

曹松也有一首诗说: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至于纯粹写月的诗词,在中国文学中不乏这类的作品,魏时文帝,齐时王融,梁时沈约、庾肩吾、刘孝绰,北周时王褒、庾信,唐时骆宾王、李白、杜甫、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宋时朱熹,元时徐舫、于石等人,都曾咏月之美。其中如庾信之诗句“山明疑有雪,岸白不关沙”,于石的“荡摇水中月,水定光复圆”,李白的“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风花雪月”自然是有闲阶级、文人雅士的玩意,但是我们如果从“为艺术而艺术”(Art for arts'sake)的眼光来说,就不能忽视它在文学上的地位,并且在中国的文学中它还占着不少的成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