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作不过是经验的改编
人生的经验是作文最重要的材料。所谓创作不过是经验的改编(Re-creation)。没有经验的人所写的东西,必定患贫血症,内容空虚枯燥。所以伟大的作品,都是非常的经验的记录。
许多作家都道出经验的重要:
德国大诗人歌德说:“取材不在远,只消在充实的人生中。”
日本文人小泉八云说:“伟大的小说家、剧作家,以及一切散文作家,都是纯粹的社会人。他们在社会里发现写作的趣旨。”
诺利司(Norris)说:“我不愿作文学的东西,却喜欢写人生的作品。”
罗丹说:“紧要之点,要有感动力,要有爱,要有希望,要有颤栗,要有生命,做艺人之前,先要做人。”
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的流个不歇。”又说:“写文章不是什么神秘的事情、艰难的事情。文章的材料是经验和思想,文章的根据是语言。”
有丰富过人的经验才有动人伟大的作品,所以世界许多第一流的著作,都是产生于四十岁以后的。
二特别的经验产生特别的作品
许多文学家都是经过颠沛流离的生活,尝过别人没有尝过的人生味道,这些经验织成了他们的不朽作品。
刘大杰少年时家庭困苦,父母双亡,后来经过努力奋斗,获得了成功。他有这些经验,所以才写出了《三儿苦学记》。
巴金是在新时代的旧家庭里长大的,看见过新旧的人物——思想和活动的表现,所以写出了《春》、《秋》、《家》三部名著。
冰心当年的经验中只有母亲和小弟弟,我们就不能逼她写出别的东西来。
我们不能盼望鲁迅先生给我们恋爱小说,因为他缺乏这类的经验。
陀思退夫斯基曾参加革命活动,被捕宣布死刑,后来得到了特赦,流放到西伯利亚,做了十年苦工,受尽饥寒拷打,甚至受虐待,发了癫痫病。他有这些常人没有的经验,所以有常人写不出的作品。
挪威作家哈姆生,曾做过鞋匠、学徒、煤炭挑夫、马路工人、电车司机、小学教员、新闻记者、浪人、水手、木匠等,在贫穷时常常挨饿,结果产生了饿的杰作。
高尔基的一生是大家所熟知的。他有超人的作品,因为他有超人的经验。他自己说:“推动我写作的是饱尝经验。”
美国作家哥尔德(Gold)自己是犹太移民,住在纽约贫民区一条陋巷里,所以后来他写了一部《无钱的犹太人》。
赛珍珠生长在中国,熟识中国的民情风俗,所以写成一部描写中国农村的作品《大地》。
托尔斯泰二十五岁曾参加俄土战争,后来写了《战争与和平》。
雷马克十八岁参加欧战,后来写了《西线无战事》。绥拉菲莫维兹曾参加内战,后来写了史诗的《铁流》。曹雪芹生于富豪之家,所以写了《红楼梦》。
司马迁二十岁,“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嶷,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戹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他有这样的阅历,所以能写成一部气魄雄伟的《史记》。
柳宗元被贬荒僻的永州,才产生了那些可爱的记叙小品,树立了山水文学。
李后主身为亡国之君,尝尽思国怀乡的苦情,所以有那些缠绵动人的诗词。
我们不要再引证下去了,几乎每位文人的作品都是他们自己经验的记录。
三两种经验
我们的经验,可以分为内蕴的经验和外围的经验两种。
内蕴的经验就是心灵的经验,也就是心理的描写,比外围的经验更为难得。外围的经验只要多观察,多接触社会,便能多得;内蕴的经验,有时是不能控制的,例如恋爱的心境、死了母亲的情绪,以及种种悲哀、惧怕、快乐等内心感觉,都是不易捉摸的。
汪静之曾说:“只有能体验的人才能得到内含的经验,也只有能体验的人才能写出大作。体验的人的资格,是有生动的好奇心和深广的同情心这两种特性。体验的人因有这两种特性的结合,对于人生社会的兴味便更旺盛,便更能深刻地了悟人生。”
例如郭沫若写《孤竹君之二子》的时候,为了要描写饥饿中的种种幻觉,他曾立志不吃饭,以便从事体验。就是因为他缺乏这种内蕴的经验。
外围的经验是容易获得的。最容易的方法就是多游历,多参观,多考察。看尽人家没有看见的东西,那么你的经验便丰富起来。
游历在写作上有莫大的帮助。张潮有一句话说:“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这里所说的山水,就是外围经验的一种,把它写下来就是文章。中国的文人,大都是外围经验丰富的人。
可惜我们和自然接近的机会太少了,所以我们的外围经验如此贫乏。其实山间的松涛峭壁、海边的波浪风帆、枝上的鸣鸟艳花、水中的浮萍鱼踪,都能拨动你的情绪和爱美的心情,拿起笔来写成诗文。古今多少名作都是在自然的逗引下写成的。
好的文学作品,不外是自然和人生的刻画。离开了自然和人生的作品,不过是文字堆砌,起承转合的空壳子,所以有人说:自然和人生是我们最好的教师。因为自然送给我们以外围的经验,人生送给我们以内蕴的经验。这两种经验是作家的滋养料,要不断地吸收,才能产生肥美的果实。
四要写经验之内的东西
学生对作文不感觉兴趣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所出的题目不是自己经验之内的东西,所以陷于无话可说的困难。结果是应付几句就算了。这样哪里会有好作品产生呢?
一个人,认不清某一件事,对于这件事就不能有所批评。如果勉强批评,一定不中肯。我们在作文之时,如果所写的不是自己很知道的事,那么所写的必是隔靴搔痒。所以我们在作文之前要认清自己,知道自己所熟知的事,然后下笔,自然有话可说了。
我曾印出各种作文题目一百个,叫学生选择自己喜欢写的十个。统计的结果发现,许多学生喜欢:我的母亲、我的家庭、中秋节记趣、春假游记、新年小记、街头小贩一类的题目,这就是因为学生对这些事比较熟识一些,觉得有话可说的缘故。
这样说来,学生们只能在自己这个小圈子里逗来逗去了。是的,起初学文,最好只在自己熟知的事上下笔,渐渐的再将范围扩大,再试在比较生涩的事上用工夫。有许多时候我们是要逼着自己做些比较难些的事,做些自己不熟识的事,否则就没有进步了。所以我主张,先写自己经验之内的东西,渐渐写到新的题目上去。
最后引杨晋豪的一段话,作为本章的结束:
书报是人生的缩图,一切古今中外的人生阅历,在书报中大都可以找得出来。小说、戏剧、散文、随笔、诗歌……在各种形式中,都记录着各种人生的姿态。在历史中更贮藏着两千年来人类生活的各种记录。在报章上,披露着目前社会的动态写实。可见除了自己的生活体验以外,经验记录是无限的存在着。平日多读书报,是帮助作者间接的了解人生和经历事物。阅读书报愈多,所得的人间阅历也愈多,而创作的题材范围也愈大。不过,倘若把别人的经验,原封不动的拿来,是不成其为创作的,作者必须将它透过自己的生活,还原为自己的经验,然后描写出来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