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国文趣味
5908700000034

第34章 题目的趣味

在我们的心里有了一个意思,或是一种情感,我们把这些思想和情感保留下来,写在纸上,或是给别人看,或是给自己日后覆按——为了这个缘故,我们才动手写文章。这种思想和情感就是自然的题目。所以文章的意思在先,题目不过是表明自己的文章的中心就是了。

题目的本身,无所谓难易。学生们作文时,常以为题目太难,乃是因为他对这个题目,没有可说的话。换句话说,就是缺乏写作的材料时,才感觉题目难。

中国古人写文章很不注意题目。常常截取篇首几个字作为题目。例如《论语》第一句是“学而时习之”,就以“学而”两字为题。《战国策》有“秦兴师而求九鼎”的记载,就以“秦兴师临周章”为题目,其他许多古书都是如此。

中国文学中的词,只有词谱而无题目。有许多诗也是“无题”的作品。散文中有许多著名的文章,从读者的心理方面说,题目都是很坏的,并引不起阅读的兴趣。例如韩愈的《原道》、《送孟东野序》、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这种题目,若不是作者有名,文字的内容好,是惹不起读者来花费时间的。

一题目的影响

一篇文章的题目,好像一个人的衣饰。美丽合体的衣服,能增加人的美观。破旧污秽的衣服,能使美人变为乞丐。所以郑板桥在寄给弟弟的书信里说:“作诗非难,命题为难。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作诗如此,作文也是如此。一个初学写作的人,对于题目的斟酌,应当和修饰词句一样地用工夫。

我曾在《青年日报》时,写过一篇短文,最初的题目是“潜藏的能力”。后来觉得这个题目太生硬,不能引起一般读者的爱好,就改成“你常常勉励自己吗”?使题目和读者发生关系,并且用一个问题引起读者的反省。文章写成后给一位朋友看,他说题目嫌太啰嗦,而且有牧师说教的气味,于是他代我改为“勉励自己”,既简洁,又不失冲动读者的能力。

一个动人的题目,是他写文章的一柄利刃,先给读者以刺激。如果题目失败了,全局即容易陷于危险的境地。现代的作者和著作家都知道此中的重要,所以在文章的题目和书名上,不惜多用心思。一家外国书店,出版一套蓝皮小丛书,销路虽然好,但是仍不满意。在重版的时候,将书名换了一个,结果销路大增。兹将其新旧书名和销售数目比较如下:

把书名换了一个,销路增加了两倍。这位出版商人很明白题目对于销路的影响。

有一次,我把一篇同样的论文,写出四个题目,问一班中学生看见了这些题目以后,要先读哪一篇,结果如下:

题目的不同,对于读者确是有很大的影响。写下文章,若是不能引动别人阅读的兴趣,就是作者的失败。我们应当在拟题时,多用些心思,使你的题目有动人的能力,使读者看见了题目,一定要把全文读一遍才肯罢休,这才达到拟题的目的。

二最有趣味的题目

题目又像一个人的面貌,是最惹人注意的部分。美人,是因为她的面貌如玉。小说家描写人物的笔墨多是费在面貌上;明星所以有名,因为他的面部的表情动人。现代文人深知此理,所以在题目上常是煞费心思,正像美女艳饰她的面部那样地当心。

怎样的题目最惹人注意?怎样的题目最有趣味?

(一)满足人类欲望的题目,最惹人注目——孔子有句话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是很合心理学的名言。人类最大的欲望就是丰衣足食。在缺乏食物的时候,往往不顾生命的危险和人格的堕落,铤而走险,以求一饱。我们不但注意自己的肚腹,也关心别人的饥饿,所以同情贫穷人的文章,常受读者的欢迎。例如《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饥饿贫穷的犹太人》等,都能打动人心。有人估计全世界的人类至少有三分之一在从事食物的生产和支配的工作。假设有人能写一篇文章,以“一个不吃饭的人”为题目,必定很受读者的欢迎。

“男女之间”不知产生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著名的小说,大多数脱离不了“爱情”。中国的名著《红楼梦》、《西厢记》;欧美的《你往何处去?》、《红字》等都是。异性的动人是出于天性,无法制止。甚至英雄如项羽,被困垓下,在生命垂危的时候,高唱着“虞兮虞兮奈若何”;拿破仑临死时喊着约瑟芬的名字;国父孙中山先生在瞑目前对孙科说:“我最对不起你的母亲。”更有一些英雄为了异性不惜牺牲任何代价:曹操领八十万大军南下,是为了实现“铜雀春深锁二乔”;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出卖祖国,是“冲冠一怒为红颜”;英王爱德华八世为了辛博森夫人甘心让出王位。无怪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了。

女性有如此引人的魔力,所以含有这种魔力的题目,必受人欢迎。所以《烛舞》一题换为《一个法国妓女的牺牲》后,销路增加了三倍半。不过这个原则要谨慎运用,用得不当则有伤“大雅”,陷于“肉麻”了。

(二)引人好奇心的题目惹人注意——好奇心是人类寻求知识的动力。受着好奇心的驱使,多少人不顾生命去探险;侦探小说所以受人欢迎,就因为它能满足读者的好奇心。所以文题带些神秘性,新奇一点,就有引人的能力了。因之《笔与狱》一题,不如《一个著名罪犯的轶事》,《海盗》不如《水手之战》。

有一位心理学家,用十个影片名称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把影戏名称给一百个人看,问他们愿意先看哪一出,其次是哪一出,以至最后是哪一出,得到以下的结果:

《金银船》(Treasure Ship)所以获得第一,因为它含有冒险的启示,有神奇的联想。《玛丽的朋友》一题并不算坏,只因该题缺少力量,使人一看题目,似乎可以猜想影中的故事了。

(三)具体的题目比抽象的题目好——抽象的题目引不起人的联想,所以具体的题目最受人欢迎(参阅本书第六章)。

(四)有趣味的题目比普通的题目好——人们阅读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消遣,所以有趣味、带些幽默性的题目,容易受人欢迎。

(五)使题目和读者发生关系——人类最关心的是自己的事。如果能使题目所讲的是读者自己的事,那么效力必大。例如“美术的意义”不如“美术对你的意义”;“勉励自己”不如“勉励你自己”。

(六)美感新鲜的题目好——一篇生硬的论文,加一个生动而美丽的题目,可以增加不少的读者。

(七)小题目比大题目好——范围太大不容易捉摸。所以题目的范围要小。例如“青年的修养”就太大,不如“谦虚的涵养”好些;“游西湖记”就太大,不如“在放鹤亭上”好些。因为要写的东西太多,就不容易写好,把范围缩少,在详尽中便产生了较好的文字。

三好题目巡礼

我们读名人的文章,同时也应当注意他们的标题。创造始于模仿,从一些好文章的题目上,我们可以学会怎样自己拟一个新鲜美妙的文题。

小品文的题目,大都是很短的,只寥寥几个字。例如巴金的《别》、冰心的《分》、郭沫若的《痈》、李守常的《今》,都是一个字;朱自清的《背影》、苏雪林的《收获》、鲁迅的《看戏》、周作人的《小河》、《吃茶》等都是两个字;丰子恺的《做父亲》、夏衍的《包身工》等是三个字。

近代散文小品文的题目,以四个字、五个字的为最多。例如:

茅盾:《浴池速写》

韬奋:《分头努力》

沈从文:《辰州途中》

廖世承:《青年生活》

胡适:《最后一课》

林语堂:《做文与做人》

陶行知:《不如学阿尔》

金仲华:《求生的道路》

尤佳章:《消夏的科学》

我曾统计《新少年读本》、《文章例话》、《北新文选》,发现四个字、五个字的题目占全数百分之四十五之多。可见四五字的题目最为流行,读来也最流利。

说明文和议论文的题目字数,常比记叙文、描写文、抒情文等多些。有时在十字以上。例如蔡元培的《怎样才配称做现代学生》,饶上达的《打破思想界的四种迷信》,都是很长的。

下面是一些很好的题目,可以做我们的参考:

叶圣陶:《假如我有一个弟弟》

韬奋:《事非经过不知易》

夏丏尊:《整理好了的箱子》

毕云程:《怎样把自己毁了》

唐钺:《可惜太聪明了》

叶绍钧:《没有秋虫的地方》

翁文灏:《回头看与向前看》

董秋芳:《争自由的波浪》

金仲华:《求生的道路》

冰心:《一个不重要的军人》

四中学生最喜欢的题目

我曾拟出一百个作文题目,印好分给学生,叫他们选出自己最喜欢写的十个。这一百个题目中包括描写文、说明文、议论文、抒情文、记事文、诗歌、小说等文体。调查高初中学生五千余人,统计和研究的时间占去一年教学生活的空暇,得到下面的结果:

说明:下面有作文题目九五个,请你从其中选出十个你最喜欢的题目,把这些题的数目,写在另一张纸上。

(一)最开心的一件事

(二)中学生应有的态度

(三)大家庭和小家庭的利害

(四)上海的早晨

(五)月夜思母

(六)我的住所

(七)儿童节的意义

(八)论互助

(九)一个小贩

(一〇)病中

(一一)我底生活史的一页

(一二)先生和学生

(一三)我所最憎恶的一件事

(一四)农村杂写

(一五)离家的那日

(一六)日记一束

(一七)为什么读书

(一八)我对国文课的意见

(一九)课室杂记

(二〇)告别友人

(二一)春假游记

(二二)我的读书经验

(二三)能干

(二四)我自己的素描

(二五)我的母亲

(二六)冬假乐趣

(二七)贺友人结婚的信

(二八)聪明与奋斗

(二九)公园写景

(三〇)我的外婆

(三一)家庭琐记

(三二)怎样做个好学生

(三三)对于本校的建议

(三四)夕阳(诗)

(三五)梦中泪痕

(三六)我的课外作业

(三七)怎样利用假期

(三八)绿衣人

(三九)中学是否应当男女同学

(四〇)忆旧友

(四一)读书杂记

(四二)时钟的价值

(四三)送毕业同学演说词

(四四)雨夜

(四五)忘不了的一位先生

(四六)记我家一件不幸的事

(四七)说工作之乐

(四八)扫墓的我见

(四九)人力车夫

(五〇)永别了弟弟

(五一)我的故事

(五二)成功与失败

(五三)一幅美丽的图画

(五四)我对电车夫揩油的批评

(五五)枕上

(五六)我的小传

(五七)我的娱乐生活

(五八)对增加学费的我见

(五九)我的小弟弟

(六〇)柳絮

(六一)观农人割麦

(六二)我的理想职业

(六三)青年应否有宗教

(六四)街头巷尾

(六五)残菊

(六六)中秋节乐趣

(六七)我的一年计划

(六八)课外阅读的重要

(六九)堂小景

(七〇)春愁

(七一)新年杂记

(七二)我的愿望

(七三)早睡与早起

(七四)晚间宴客

(七五)秋日杂感

(七六)端午节的热闹

(七七)我的前途

(七八)华北灾荒劝捐的信

(七九)新嫁娘

(八〇)笼中鸟

(八一)双十节记事

(八二)我的人生观

(八三)道德和学孰要

(八四)我的家庭

(八五)一个孤女的自述

(八六)报告学校状况的信

(八七)留声机

(八八)真美善论

(八九)插秧

(九〇)没有母亲的人

(九一)我的老佣人

(九二)学生和社会的关系

(九三)妇女应有的地位

(九四)园中花木

(九五)祭亡兄(或姊弟妹)

初中学生最喜欢写描写文和抒情文;高中学生最喜欢写议论文;初中高中总起来看,他们最喜欢的是描写文的题目和抒情文的题目。下面是中学生最喜欢的十个题目:

(一)上海的早晨

(二)雨夜

(三)一个小贩

(四)我的母亲

(五)忆旧友

(六)春假游记

(七)没有母亲的人

(八)成功与失败

(九)忘不了的一位先生

(十)月夜思母

从这个研究我得到以下的结论:

(一)各个题目都有人选为自己最喜欢的题目,可见中学生的兴趣是多方面的,其中个别差异很大,无怪教师命题不能适合每个学生了。

(二)学生喜欢的题目与年龄有关。年少的多喜欢“我的弟弟”、“我的母亲”、“一个小贩”一类的题目。年龄大的喜欢“论工作之乐”、“我的人生观”一类的题目。

(三)学生最喜作自己有经验的题目。如“上海的早晨”、“春假游记”、“中秋节乐趣”等。这些事他们知道得最为详细,所以有话可说。

(四)中学生很喜欢作描写文,如“堂小景”、“公园杂记”、“上海的早晨”等。也许这事与国文课本有关,因为初中一二年级的国文教材,大多数是描写文和记叙文。

(五)中学生对抒情文很有兴趣。如“忘不了的一位先生”、“月夜思母”、“忆旧友”、“没有母亲的人”等。青年时期富有情感,他们的眼泪比年长的人多些。

(六)初中学生不喜欢议论文,高中学生却是最喜欢。

(七)抽象的题目,选的人极少,如“我的人生观”、“真美善论”等。

(八)与节令有关的题目比较对中学生有兴趣些。

(九)选题受已经作过的文题影响颇大。

(十)中学生喜欢的题目,男女的差别很少。只有女生对关于妇女的题目比较兴趣高些。

五几条实用的原则

教育心理学家克洛弗(Crawford)曾列出五条拟题的原则,是很合实用的,兹介绍如下:

(一)选择你最喜欢的题目。

(二)选择你知道得最详细最清楚的题目。

(三)若是作指定的题,先寻找与该题有关的材料。

(四)选择你以为读者必定喜欢的题目。

(五)写下一些可能的题目,然后从中选择一个最适合的来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