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然资源?它可以分为哪几类?
自然资源泛指一切存在于自然界,并能为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淡水、土地、生物种类、化石燃料(石油和煤炭等)、森林和矿藏等。自然资源根据性质可分为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两大类。
不可再生资源主要指各种矿产资源。它们通常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和特定的成矿条件才能形成,对于短暂的人类历史而言,这些资源可以认为是难以更新、不可再生的。一般矿物燃料资源和金属矿物资源由于储量有限,而需求不断增长,数量短缺问题已经日益严重;非金属矿物数量、种类相对丰富,但数量也很有限。由于这些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我们在开发利用时,应尽可能地综合利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
可再生资源指可连续往复供应的自然资源,如太阳辐射、风、水力、潮汐、地表径流、地热、温泉等。另外,有些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只要合理利用,妥善保护,也都具有可再生、可更新的特点。但是如果对可再生资源利用不合理,保护不当,可再生资源也会变成不能再生,例如原始森林遭到破坏、生物物种灭绝等。
什么是环境资源?
环境资源又称地理环境资源。是围绕人类的空气、陆地、水、能量和生命系统等资源的总和。与自然资源比较,其特点相同,但范围较宽,可分为十大类:矿产、土地、草原、森林、生物、野生动植物、水、海洋、气候、风景。
何谓能源资源?
能源资源又称能量资源,是可产生各种能量(如热量、电能、光能和机械能等)或可做功的物质的统称。能源包括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前者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不改变其形态就可以直接取用的能源,如水能、太阳能等;后者指由一次能源加工转换成的另一种形态的能源,如电力、蒸汽、石油制品等。
太阳能对地球有何影响?
太阳能是指来自太阳,以电磁辐射形式传播的能量。太阳光到达地球后,会转化成各种形式的其他能量。太阳把地面和空气晒热,空气上升后流动形成风,转化为风能。太阳使一部分地表水蒸发,以雨雪的形式降下来,这样太阳能就可转化为水能。植物需要阳光来发生光合作用,太阳能转化为植物的化学能。而煤炭、石油、天然气也是古代太阳能转换的积累。可以说地球上的一切能源几乎都是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太阳的。因此广义的太阳能资源范围非常广泛;狭义的太阳能资源是指现时太阳的直接辐射和漫射到达地面的能量,特别是直接辐射的能量。
世界第四大能源是什么?
生物能是世界第四大能源。它是太阳能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在生物中的一种能量形式,是一种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生物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各种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能是独特的,它是贮存的太阳能,更是一种唯一可再生的碳源,可转化成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生物质所含能量的多少与诸多因素有关,如品种、生长周期、繁殖与种植方法、收获方法、抗病抗灾性能、日照的时间与强度、环境的温度与湿度、雨量、土壤条件等。据估计,地球上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贮存在植物的枝、茎、叶中的太阳能,相当于全世界每年耗能量的10倍。
石油是如何形成的?
石油又称原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黏稠液体,主要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科学家现已探明石油储量在地球上分布不均,其中中东占54%,北美占12%,南美占9%,这几处地区的石油储量已经占了可确认储藏量的3/4.目前对石油的形成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石油是在基性岩浆中形成的;另一种说法是由各种有机物如动物、植物,特别是低等的动植物,像藻类、细菌、蚌壳、鱼类等死后埋藏在不断下沉缺氧的海湾、澙湖、三角洲、湖泊等地,经过许多物理化学作用,最后逐渐形成为石油。
天然气的用途有哪些?
天然气是贮存于地层较深部的一种富含碳氢化合物的可燃性气体,是由亿万年前的有机物质转化而来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不同数量的乙烷、丙烷、丁烷等低碳烷烃,及二氧化碳、氮气、氢气、硫化物等非烃类物质。天然气的主要用途有以下几点:
第一,天然气发电,具有缓解能源紧缺、降低燃煤发电比例,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且从经济效益看,天然气发电的单位装机容量所需投资少,建设工期短,上网电价较低,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第二,天然气化工工业,天然气是制造氮肥的最佳原料,具有投资少、成本低、污染少等特点。天然气占氮肥生产原料的比重,世界平均为80%左右。
第三,城市燃气事业,特别是居民生活用燃料。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环保意识的增强,大部分城市对天然气的需求明显增加。天然气作为民用燃料的经济效益也大于工业燃料。
第四,压缩天然气汽车,以天然气代替汽车用油,具有价格低、污染少、安全等优点。
煤炭是如何形成的?
煤俗称煤炭,是一种固体可燃有机岩,主要是由古代植物遗体堆积在湖泊、海湾、浅海等地方,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转化而成。在显微镜下可以发现煤中有植物细胞组成的孢子、花粉等,在煤层中还可以发现植物化石,所有这些都更证明了煤是由植物遗体堆积而成的。煤是重要的能源资源,也是冶金、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主要用于燃烧、炼焦、气化、低温干馏、加氢液化等。其化学成分主要为碳、氢、氧、氮、硫等元素。
历史最悠久的一种发电方式是哪种?
在所有发电方式中,火力发电是历史最久,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火力发电是以燃烧石油、煤炭或天然气,将水变成蒸汽以旋转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的一种发电方法。火力发电系统主要由燃烧系统(以锅炉为核心)、汽水系统(主要由各类泵、给水加热器、凝汽器、管道、水冷壁等组成)、电气系统(以汽轮发电机、主变压器等为主)、控制系统等组成。前二者产生高温高压蒸汽;电气系统实现由热能、机械能到电能的转变;控制系统保证各个系统安全、合理、经济运行。火力发电按其作用分单纯供电和既发电又供热;按原动机分汽轮机发电、燃气轮机发电、柴油机发电;按所用燃料分,主要有燃煤发电、燃油发电、燃气发电。中国的发电方式以火力发电为主,而燃煤是中国火力发电厂最主要的原料。由于火力发电具有污染重、成本高等缺点,目前中国正在大力发展更加清洁环保高效的发电方式。
水力发电有哪些优点?
利用江河、湖泊、海洋的水流位能发电的方式称为水力发电,水力发电是水能利用的主要形式。在自然状态下,河川水流的这种潜在能量以克服摩擦、冲刷河床、挟带泥沙等形式消耗掉,兴建水电站可充分利用这部分能量。水力发电有很多优点,如水力是可再生的能源,能年复一年地循环使用;水力发电用的是不花钱的燃料,发电成本低,积累多,投资回收快,大中型水电站一般3~5年就可收回全部投资;水力没有污染是一种干净的能源;水电站一般都有防洪、灌溉、航运、养殖、美化环境、旅游等综合经济效益;水力发电站需要的操作、管理人员也比火力发电要少得多。
人类利用风能的方式有哪两种?
风能就是空气的动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换形式。风能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能源,其利用方式主要是将大气运动时所具有的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将风能直接转变为机械能应用,比如帆船的航行;另一种是先将风能转变成机械能,然后带动发电机发电,即风力发电。
地热能是可再生资源吗?
地热能是一种来自地球深处的可再生能源,指离地球表面5000米深,15℃以上的岩石和液体的总含热量。地热的主要来源是地球内部长寿命放射性同位素热核反应产生的热能。最有用的地热资源是地下形成和储存的热水和蒸汽,其温度范围是80~350℃。高于180℃的热水和蒸汽最易用来发电。大部分地热资源来自活火山区域。温泉、间歇泉、沸泥浆池以及喷口(火山气体及热地下水的出口)是地热能量的主要能源。
世界著名地热带有哪些?
环太平洋地热带:太平洋板块与美洲、亚欧、印度洋板块的碰撞边界,即从美国的阿拉斯加到墨西哥、智利,从新西兰、印尼、菲律宾到中国沿海和日本,世界上许多地热田都位于这个地热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亚欧板块与非洲、印度板块的碰撞边界。从意大利直至中国的滇藏地区。
大西洋中脊地热带:大西洋板块的开裂部位,包括冰岛和亚速尔群岛的一些地热田。
红海、亚丁湾、东非裂谷地热带:包括肯尼亚、乌干达、刚果(金)、埃塞俄比亚、吉布提等国的地热田。
其他地热区:除板块边界形成的地热带外,在板块内部靠近边界的部位,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也有高热流区,可以蕴藏一些中低温地热,如中亚、东欧地区的一些地热田和中国华北平原的地热田。
海洋能发电有哪些形式?
海洋能发电可分为波浪发电、潮汐发电、海水温差发电、海流发电、海水盐浓度差发电等多种形式。
波浪发电:利用波浪作为动力,科学家发明了浮筒式波浪发动机,因波浪在传播过程中,波峰、波谷交替出现,所以会带动浮筒作升降运动,通过水平臂与马达相连接,将波浪能转变为动力。
潮汐发电:其道理和水电站一样,是利用高潮和低潮的水位差来发电的。法国北部英吉利海峡边上的朗斯河口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潮汐发电站,发电能力24万千瓦。
海水温差发电:原理同火力发电的原理相同,都是利用温度差来发电。
海流发电:其基本原理类似于水力发电系统,即利用海流推动水轮发电机,把机械能变成电能。
海水盐浓度差发电:在海水与淡水相交汇的地方具有较高的盐度差。它们“联手”可释放出很大的盐差能。利用这种能量进行发电,就称为盐浓度差发电。科学家们正尝试将其变为现实。
什么是核能?
核能又称原子能,是指在核反应过程中,原子核结构发生变化而释放出的巨大能量。核能主要包括由核裂变产生的能源和核聚变产生的能源。核聚变反应是把两种较轻的原子按聚合作用生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氢弹爆炸就属于这种核反应。核聚变和核裂变反应都是由核燃料通过核反应堆所产生的。
核电站是怎样把核能转化为电能的?
核电站是把核反应堆内裂变链式反应或聚变反应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站。它通常包括核反应堆、冷却剂循环泵和蒸汽发生器的供热侧等组成的一回路系统,蒸汽发生器的受热侧、汽轮发电机组等组成的二回路系统及其他辅助系统和配套设施。核燃料在反应堆内发生反应而产生大量热能,再用冷却剂循环泵中的冷却剂把热量带出,在蒸汽发生器内产生蒸汽,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工作,这样电就能通过配套设施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四面八方的用户。核电工业中为了确保安全,建立了一套很严密的防护措施。核燃料芯块、密封的核燃料包壳、坚固的压力容器和密闭的回路系统与安全壳是防止放射性物质外逸的牢固屏障。此外,核电站还有着一套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对核电站运行的每个环节进行监督。
地球化学勘探与物理勘探有何不同?
地球化学勘探主要通过系统测量各种天然物质——岩石、土壤、沉积物、水、气、植物等的地球化学性质,发现与矿化或矿床有关的地球化学异常现象。根据取样介质的不同,化学勘探可分为岩石测量、土壤测量、水系沉积物测量和水化学测量等。化学勘探可用于寻找有色金属、稀有金属、放射性元素矿床及石油、天然气等。
地球物理勘探是应用物理学原理勘查地下矿产、研究地质构造的方法和理论,是地质调查和地质学研究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利用相适应的仪器测量、接收工作区域的各种物理信息,结合地质条件进行分析,作出地质解释,推断探测对象在地下储存的位置、大小范围和产状。地球物理勘测主要包括重力测量、磁测、电测、地温测量和地震勘测等方法。
为什么说太空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
太空中可利用的资源比地球上可利用的资源要多得多。目前人们所认识的太空资源,即有太阳能资源、小行星上的资源、彗星资源、其他恒星上的资源、月球上的资源、火星上的资源、高低温和大温差资源、辐射资源、失重和微重力资源、高真空资源、轨道资源等。而冲出太阳系,在广阔的宇宙中,更有用之不尽的资源。如黑洞、暗物质、散布在宇宙空间的氢等。此外,还有太空旅游观光资源,美国、日本已在筹划建设太空饭店。另外,宇宙本身蕴含着无穷的能量,如引力能,电磁能,基本粒子能,新星、超新星爆发的能量,各星体喷射的能量等。所以有人说,太空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
近地空间探测主要指对哪些区域的探测?
近地空间探测主要指对地球高层大气、电离层、磁层等区域所进行的探测。探空火箭是近地空间探测的重要手段,它能把探测仪器带到几十至几千千米的高空进行直接测量。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大大加快了人类对近地空间探索的进程。人造卫星已成为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近地空间探测器。
行星际空间探测的主要探测对象有哪些?
行星际空间探测主要是探查行星际空间的磁场、电场、带电粒子和行星际介质的分布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这种探测证实了太阳风的存在,发现了行星际磁场的扇形结构。探测行星际空间的飞行器有四种轨道类型:以地球为中心的地心轨道、以太阳为中心的日心轨道、飞离太阳系的轨道和平衡点轨道。在太阳和地球的联线上有一个平衡点,太阳和地球的引力在这里恰好相等,飞船可以沿着通过这一点的椭圆轨道运动。
全球变暖是怎么回事?
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的持续升高。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体呈上升趋势。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气候变暖会造成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后果,将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海啸灾害有哪些危害?
由于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大滑坡、大塌陷等地质构造变化而引起的巨浪所造成的灾害称为海啸灾害。海啸传播到海滨地区时,海水陡涨,形成波高可达数十米的巨大水墙,迅速淹没岸边的城市和村庄,瞬时人们都消失在巨浪中。港口的所有设施和被震塌的建筑物,往往被狂涛席卷一空。海啸过后,海滩上一片狼藉,到处是残木破板和人畜尸体,海啸给人类带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20世纪以来危害巨大的七次海啸分别发生在何时?
1908年12月28日,意大利墨西拿地震引发海啸,浪高达12米。死亡人数82000人。
1933年3月2日,日本三陆近海地震引发海啸,震级8.9级,引发海啸,最大浪高29米。死亡人数3000人。
1959年10月30日,墨西哥海啸引发山体滑坡。死亡人数5000人。
1960年5月21~27日,智利沿海地区发生20世纪震级最大的震群型地震,引起海啸,最大浪高为25米,造成10000人丧生;随后海啸横扫太平洋,使日本沿海15万人无家可归。
1976年8月16日,菲律宾莫罗湾海啸。8000人死亡。
1998年7月17日,巴布亚新几内亚海底地震引发49米巨浪海啸。2200人死亡。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发生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20余万人死亡,是200多年来死伤最惨重的海啸灾难。
你知道“杀人雾”吗?
1952年12月5日,一场浓雾笼罩着伦敦,空气中的污染物与雾混合在一起,彼此产生化学反应。4天后污染浓度增强了10倍,毒性加强。12月7日市中心能见度降低到5米以下,因而被称为“黑暗的星期日”,汽车无法行驶,泰晤士河上的船也无法航行。烟雾进入了莎士比亚剧场,舞台无法看清,因此正在上演的歌剧《茶花女》演到第一幕结束就被迫中止。12月10日大雾散去,4000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老人,感染支气管炎和有关肺部疾病的患者达数千人。过后的两个月中,又陆续有8000多人死亡。
崩塌这种地质现象有何特点?
崩塌(又称崩落、垮塌或塌方)是指较陡斜坡上的岩石、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山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的地质现象。崩塌的速度很快,一般为5~200米/秒甚至更快,崩塌体积可达几立方米到上亿立方米。按崩塌体的物质组成分为两大类:产生在土体中的称为土崩,产生在岩体中的称为岩崩。山崩的破坏力极大,可在瞬间毁没大片森林、堵塞河道、毁坏村镇等。河岸、湖岸、海岸的崩塌又称为坍岸,悬崖陡坡上的大石块崩落称为坠石。地下溶洞或采矿区所发生的崩塌称为坍陷。从悬崖或陡坎上崩塌下来的岩块堆积在较平缓的坡麓地带形成倒石堆。倒石堆由大小不等的棱角状石块组成,混杂堆积,但较大的石块往往沿坡滚动得更远,停积在倒石堆的边缘,而细小的碎屑则多堆积在顶部。
形成雪崩的原因是什么?
大量的积雪从陡峭的山坡松脱滑落,猛烈地撞向谷底的现象就是雪崩。造成雪崩的原因主要是山坡积雪太厚。积雪经阳光照射以后,表层雪溶化,雪水渗入积雪和山坡之间,从而使积雪与地面的摩擦力减小;与此同时,积雪层在重力作用下,开始向下滑动。积雪大量滑动造成雪崩。此外,地震也会导致积雪下滑造成雪崩。雪崩能摧毁大片森林,掩埋房舍、交通线路、通讯设施和车辆,甚至能堵截河流,发生临时性的涨水。同时,它还能引起山体滑坡、山崩和泥石流等可怕的自然现象。
泥石流的危害有哪些?
从物质的状态来看,泥石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黏性泥石流,即含大量黏性土的泥石流或泥流,其特征是黏性大,固体物质占40%~60%,最高达80%,水不是搬运介质,而是组成物质;稠度大,石块呈悬浮状态,暴发突然,持续时间短,破坏力大。二类是稀性泥石流,以水为主要成分,黏性土含量少,固体物质占10%~44%,有很大分散性,水为搬运介质,石块以滚动或跃移方式前进,具有强烈的下切作用。泥石流常常具有暴发突然、来势凶猛、迅速的特点,并兼有崩塌、滑坡和洪水破坏的双重作用,其危害程度往往比单一的滑坡、崩塌和洪水的危害更为广泛和严重。它对人类的危害具体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对居民点的危害,对公路、铁路的危害,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危害,对矿山的危害。
干旱与旱灾有什么区别?
干旱通常指淡水总量少,不适宜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干旱一般是长期的现象,而旱灾属于偶发性的自然灾害,甚至在通常水量丰富的地区也会因一时的气候异常而导致旱灾。干旱和旱灾从古至今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随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这也直接导致了干旱地区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加重。
干热风是一种怎样的气象灾害?
干热风亦称“干旱风”、“热干风”,习称“火南风”或“火风”,是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气象灾害。中国的华北、西北和黄淮地区春末夏初期间都有出现。干热风可分为大气高温、干旱的高温低湿型和雨后高温、猛晴的雨后热枯型两类。干热风主要危害在于高温低湿环境造成冬、春小麦及棉花等作物生理干旱,影响产量,其中冬小麦受害最为严重,对春小麦及棉花的危害仅见于西北地区。小麦开花时如遇干热风,可造成不实和小穗数增加;灌浆、乳熟期如遇干热风,造成籽实瘦秕,粒重降低,产量下降;黄熟期如遇干热风,可使小麦出现“早熟”、“青秕”现象。
何谓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通常是洪水灾害和涝淹灾害的合称。洪水灾害主要是指短期内大量降雨引起江河泛滥,淹没城镇、村庄或田地所形成的灾害;而涝灾则是指长期大雨或暴雨后,在地表产生大量的积水和径流,由于积水太多、来势较猛,排水速度有限,从而在一定时间内淹没地势较低的地区。洪涝可分为河流洪水、湖泊洪水和风暴洪水等。其中河流洪水依照成因不同,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暴雨洪水、山洪、融雪洪水、冰凌洪水和溃坝洪水。影响最大、最常见的洪涝是河流洪水,尤其是流域内长时间暴雨造成河流水位居高不下而引发堤坝决口,对地区发展损害最大,甚至会造成大量人口死亡。造成洪涝灾害的原因很多,其中降雨量过多和降水强度过大是导致洪涝灾害的根本原因。
台湾“八八”水灾是怎么回事?
台湾“八八”水灾是2009年8月6日至8月10日间发生于台湾中南部及东南部(南台湾)的一起严重水灾。该起水灾源自台风莫拉克侵袭台湾所带来的打破台湾气象史诸多降雨纪录的雨势,造成上述地区发生水患及土石流(大陆成为泥石流)。此次水灾是台湾1958年“八七”水灾以来最严重的水患,总死亡人数推测超过500人,农业产物估计损失及民间设施损毁达130亿元。
冻害是一种什么样的气象灾害?
冻害是作物(包括果树和林木)遇0℃以下低温而受伤或死亡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它分为作物生长时期的霜(白霜和黑霜)冻害和作物休眠时期的寒冻害两种。霜冻害指春季冬麦返青后或春播作物出苗后,桃、葡萄、苹果等果树萌发或开花后遇到特别推迟的晚霜,以及秋季冬麦出苗后或春播或夏播作物未成熟,果树尚未落叶休眠时遇到特别提前的早霜而受害。橡胶树等热带作物冬季休眠期不明显,当气温降至0℃或零下几度时,极易受到霜冻害;而冬麦、葡萄、苹果等休眠时,当气温降至零下十几度、二十几度时才受害。作物受冻害的程度除取决于低温强度外,还与低温的持续时间、当时的天气、作物品种及受冻前的适应情况等有关。
被人们称为“哑巴灾”的农业气象灾害是什么?
冷害是作物在生长期遇到0℃以上的低温而受伤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有时亦可发生于20℃左右。某些作物受害后形态上无明显症状,不易被发现,故农民将这种灾害称为“哑巴灾”。冷害的发生范围在世界上分布很广,纬度和海拔越高,越易发生。日本北部有较高的发生几率,在澳大利亚、朝鲜、美国、加拿大、尼泊尔、印度和秘鲁等国,冷害也常有发生。中国的冷害以东北地区较为严重,长江流域主要发生在春秋季,云贵高原主要发生在八九月份。冷害按发生时的天气特点,可分为:湿冷型,低温伴随阴雨,日照少,相对湿度大而气温日较差小;干冷型,冷空气入侵后,天气晴朗,相对湿度小而气温日较差大;霜冷型,前期低温与来得特早的秋霜冻相结合所致。按对作物危害的特点,则可分为:延迟型冷害,较长时期的低温削弱植株生理活性,引起作物生育期显著延迟,在生长季节内不能正常成熟,导致减产;障碍型冷害,作物在生殖生长阶段,主要是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遇短时间低温,生殖器官的生理机能被破坏,影响孕穗和受粉,造成空壳减产;混合型冷害,由上述两类冷害相结合而成,比单一型为害更严重。
雷暴是怎么回事?
雷暴是积雨云云中、云间或云地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雷暴发生时往往雷鸣电闪,有时也可只闻雷声,是一种中小尺度的强对流天气系统。出现时间以下午为多,有时夜间因云顶辐射冷却,云层内温度层结变得很不稳定,云块翻滚,也能出现雷暴,即夜雷暴。产生雷暴天气系统的主要条件是大气层结不稳定。对流层中、上部为干冷平流,下部为暖湿平流,最易生成强雷暴。强雷暴常伴有大风、冰雹、龙卷风、暴雨和雷击等,所以是一种危险的天气现象。它不仅会影响飞机等的飞行安全,干扰无线电通信;而且还会击毁建筑物、输电和通信线路、电气机车,击伤击毙人畜,引起火灾等。中国南方的雷暴多于北方,山区的多于平原。
何谓飑线?
飑线是一种突发性强风。属中尺度天气系统。生命期数小时到十几小时,长度二三百千米。过境时,气温骤降,风向突变,风速急增,气压陡升,还伴有雷暴、阵雨或冰雹、龙卷风等剧变天气。过境后,基本上恢复到过境前的状态。具有冷锋过境的天气特征,但不同于冷锋。飑线是气团内部的产物,天气现象较冷锋剧烈而短暂,有明显日变化,一般在午前形成,午后增强。分为锋前飑线、台风飑线和气团飑线3类。在中国,常见于春夏两季。
冻雨是一种怎样的灾害性天气?
冻雨指雨滴在下降的过程中,在近地面碰到物体而即刻冻结的雨。这种雨从天空落下时是低于0℃的过冷水滴,碰到树枝、电线、枯草或其他地上物,就会在这些物体上冻结成外表光滑、晶莹透明的一层冰壳,有时边冻边淌,像一条条冰柱。这种冰层在气象学上又称为雨凇。冻雨多发生在冬季和早春时期。冻雨冻结并积累后能压断电线和电话线,严重的冻雨会压塌房屋,压断树木、竹子,还会冻死农作物和蔬菜。由于地面冻结,对交通造成很大影响。飞机在有过冷水滴的云中飞行会因机翼、螺旋桨积冰而造成失事。
为何会发生地震?
地壳运动使岩层受到强力挤压、牵拉和扭曲,当这个力量超过岩层本身的强度,岩层便会发生断裂,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从而造成地震。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做震源。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做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千米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千米的叫深源地震。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某地与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震中距小于100千米的地震称为地方震,在100~1000千米之间的地震称为近震,大于1000千米的地震称为远震,其中,震中距越长的地方受到的影响和破坏越小。
地震为何多发生在夜间?
地震其实随时都会发生,但多发生在夜间,这主要是受外因——太阳和月球引力的结果。我们知道,太阳和月球的引力可引起海水在一天里两次涨落。同时,太阳和月球的引力也会引起地壳的“潮汐”现象,只不过我们平时没有察觉罢了。如果地球内部在孕育地震的过程中,当地下的岩石受力的作用接近于破裂时,而此时正好受到太阳和月球的引力作用,这样蓄势已久的地震能量就会一下子迸发出来。太阳和月球的引力就起到了导火索的作用。地震不仅多发生在夜间,而且还常发生在农历初一、十五或十六前后,因为这是太阳和月球引力最大的时候。
地震前后日光灯为何会自己发亮?
1996年,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地区,发生大地震前几个小时,关闭着的日光灯,突然忽明忽暗地闪烁亮光,之后地震就发生了。对此,有科学家认为,多地震地区在地震发生时,地壳中会震出许多以氡为主要成分的放射性物质。氡在大气中发生蜕变时,会放出射线激发日光灯管中的荧光粉发光。也有的科学家认为,氡在大气中发生蜕变而不停放出α粒子,猛烈撞击大气中的氮原子或者氧原子,从而使氮或氧原子释放出一个电子而成为正离子。这种撞击越多,大气中带电离子也就越多,于是大气的导电率也会随之增加。在地面天然电场作用下,电离的大气就会放电。大气大面积放电,从而使日光灯中的荧光粉发光。还有的科学家认为,地震可以产生高频地震波对空气进行轰击,从而激发日光灯荧光粉发亮。
世界著名地震知多少?
从18世纪中期到21世纪初,世界上发生了无数次的地震,其中较为著名的、危害极大的地震有以下几次:
里斯本地震(葡萄牙,1755年),是迄今为止欧洲最大的地震;
喀拉喀托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亚,1833年),是火山地震中最大的一次;
尾张地震(日本,1891年);
印度地震(1897年);
蒙古地震(1905年);
旧金山地震(美国,1906年),这次大地震是美国迄今破坏最严重的一次地震;
墨西拿地震(意大利,1908年);
阿拉木图地震(俄国,1911年),这是中亚内陆地区最大的一次地震;
关东地震(日本,1923年),日本首都东京和日本最大的港口横滨差不多完全被破坏;
三陆地震(日本,1933年);
智利地震(1960年),地震时产生的海啸越过太平洋,日本海岸遭到的海啸浪高达4米;
丹佛地震系列(美国,1967年),人们开始认识到注水诱发地震的问题;
松代地震群(日本,1966~1967年),有感地震总数达61494次;
戈伊纳水库地震(印度,1967年),这次地震是迄今已知的水库地震中最大的一次;
唐山大地震(中国,1976年),百万人口的唐山顷刻间被夷为平地;
台湾地震(中国,1999年),20世纪末的大地震,震级达7.6级,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严重损失;
汶川大地震(中国,2008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8.0级,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千米,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
火山喷发可分为哪几类?
火山喷发是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象。因岩浆性质、地下岩浆库内压力、火山通道形状、火山喷发环境等诸因素的影响,使火山喷发的形式有很大差别,一般可将其分为两类:
裂隙式喷发,即岩浆沿着地壳上巨大裂缝溢出地表,这类喷发没有强烈的爆炸现象,喷出物多为基性熔浆,冷凝后往往形成覆盖面积广的熔岩台地。
中心式喷发,即地下岩浆通过管状火山通道喷出地表,这是现代火山活动的主要形式,又可细分为三种:宁静式,火山喷发时,只有大量炽热的熔岩从火山口宁静溢出,顺着山坡缓缓流动,溢出的以基性熔浆为主,熔浆温度较高,黏度小,易流动,含气体较少,无爆炸现象,这类火山人们可以尽情地欣赏。爆烈式,火山爆发时,产生猛烈的爆炸,同时喷出大量的气体和火山碎屑物质,喷出的熔浆以中酸性熔浆为主。1902年12月16日,西印度群岛的培雷火山爆发震撼了整个世界,它喷出的岩浆黏稠,同时喷出大量浮石和炽热的火山灰,这次造成26000人死亡的喷发,就属此类。中间式,属于宁静式和爆烈式喷发之间的过渡型,此种类型以中基性熔岩喷发为主。若有爆炸时,爆炸力也不大,可以连续几个月,甚至几年,长期平稳地喷发,并以伴有间歇性的爆发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