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学会选择学会放弃:职场人择业必读
5920500000003

第3章 一个极端的案例,绕不开的富士康

人生本就是一条

由选择连缀的路

每一秒

每一个阶段

都很重要

富士康集团在2010年的五个月内连续有13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员工在公司的厂区跳楼自杀,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富士康也面临着危机,面对着极大的社会压力,媒体连篇累犊地追踪报道事件真相,甚至有记者“潜伏”到富士康员工的生活区域内,看到了这样的状况:员工因为仅有不到1000元的基本工资,为了增加一点收入,纷纷都签署了自愿加班的申请书。紧张而长时间的工作,使他们身心疲惫,人与人之间几乎没有什么温情和沟通。心灵的封闭性和环境的封闭性更加剧了员工的无奈和烦躁的情绪。跳楼事件的频频发生,正是无法宣泄的情绪、无法承受的痛苦的极端选择。生命对于个人是如此的宝贵,对于每一个年轻的员工来说,未来的岁月原本还有无限的可能,但是,他们却选择了结束生命。

事件发生后,对企业的谴责之声如浪涛汹涌,而企业也十分“无奈”地表示:富士康有多达42万的员工,怎么能够防止每个人产生极端的行为?个人走上这条不归路,企业能负什么样的责任呢?据报道,富士康老板郭台铭在员工“八连跳”之后请来法师到企业“作法”,然而不仅于事无补,很快就又发生了“第九跳”;富士康也试图用经济补偿的方式来平息这场危机,然而,负面的影响已难以消除。可见,事情并非那么简单。我认为,从公司的管理和企业文化上找寻原因,迅速地改善员工的生存环境,才是一个更加值得重视的问题和环节。

有心理学家分析,跳楼的个体行为会给生活于同一环境中的年轻人带来强烈的刺激,甚至会引发更多人跳楼的冲动。

我突然想到鲁迅的《呐喊》,当时的中国犹如一个黑色的铁屋子,没有光亮,没有空气,他为身处铁屋子里的人感到悲哀和愤怒,为什么人们身处铁屋子却不自知呢?鲁迅发出了这样的喊声:“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并不是富士康。企业为了在国际化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无可非议的,更何况许多外企进入中国内地,就是看中了我国廉价的劳动力。问题在于,身处于无法忍受的环境,年轻的员工们为什么要选择结束生命而不选择离开呢?

富士康事件间接地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每一个企业应该创造什么样的生态环境让员工享有阳光、空气和雨露?每一个员工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企业才能赢得更好的人生?

“十三连跳”是个极端的例子,但是,企业对一个员工未来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对于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心理学研究显示,人的生活习惯的形成,最重要的是在七岁之前;而人的世界观的形成,则是在青春期,尤其是在接触社会最初的年月。学校是相对单纯、洁净的环境,学校也很少教给学生如何面对社会的观念和能力。当年轻人走入社会的时候,常常会把他看到的、接触到的身边的现实当成社会的全部,从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甚至把唯利是图、弄虚作假、阿谀奉承、恶性竞争、腐化堕落的丑恶面当成必然,进而不加批判地予以追求和模仿。

因此,企业应该成为学校,把培养人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不仅要教会员工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还要教会员工如何面对社会和人生。其实,一个企业的成功决定于员工的成功,如果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愿景和阶段性目标,有信心追求成功的人生,他们的潜能会得到极大的发挥,企业的效益也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可惜的是,许多老板忽视了人的需求,把人当成机器,漠视企业中感情因素应该起到的作用,恶性事件的发生也就是迟早和必然的了。

或许,富士康的老板会明白,真正能够驱除心魔的不是法师,而是自己观念的改变,对企业文化的状况进行调研和反省,让员工生活在充满阳光、氧气和雨露的环境中,企业才能真正健康无忧地发展。

回味

跳楼事件在全世界的学校、企业中并不鲜见,富士康的案例因其连续性和企业的规模而格外引人注意。它促使我们思考,让我们重新审视自我环境和选择。对于年轻人,所需要的不仅是审慎选择,更要学会如何培养一颗坚强的心。面对单调甚至压抑的生活带来的困惑和绝望,只有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选择适合的生存状态,才能找到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