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没人引见,双方素不相识,货送到了,方将军知道他们诚信镖局是咋回事?敢随便收下陌生人的东西?不可能有这样的糊涂将军。
如果何炎熙还在,就好了。
正当许娇娇考虑着人选时,旁边的蛾儿却道:“姐姐,我哥是方家军的人啊,他认得好多人,他可以去的。”
许娇娇眼睛一亮,可有点担忧,“你哥伤势还没好完全……”
蛾儿道:“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又不是去打仗,不碍事,打蛮子最重要。”
要说别的事,她绝对舍不得她哥去,可这次去是为了帮助打蛮子,为了报仇,这种重要的事,她们兄妹是绝不能含糊的。
许娇娇赞许地看她一眼,关键时候,能分得清主次,不是一般小姑娘能做到的。
车正廷的伤势,作为主治大夫,她是最清楚的,右臂骨折还没复原,这种伤不是十天半月就能好的,但内伤已经恢复了八九分,只要不做剧烈运动,跑个腿确实没问题了。
当下让诚信镖局的人收拾东西准备去接货,又回家问了车正廷的意见。
车正廷果然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答应了。
这个时候,诚信镖局的人也到了,许娇娇简单交待了几句,于是立刻去搬货、装车,出发!
诚信镖局来的人不少。
秦总镖头亲自带队,另有六名镖师,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手。
趟子手十个,杂役十六个。
总共三十多人,押着六辆大车,浩浩荡荡地上路了。
许娇娇和廖青自从来了京城,跟诚信镖局的人吃饭喝酒侃大山,也不止一回两回了,从他们的嘴里,很是了解了一些走镖这个行当的事儿。
走镖就如行军,帅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镖旗也一样,它是镖局的象征。
诚信镖局的镖旗,是三角形红旗,黄布镶边,旗边上有八个边鳍,意为八方通达。旗面上绣有“诚信”两个大字。
这面镖旗就挂在最前面的一辆车上,很是醒目,就是知会一下黑道上的朋友,这是诚信镖局保的货,让他们在开抢之前,先掂量一下自己有没有抢镖的实力。
为了壮声势,镖局在走镖时还要喊“趟子”,也就是口号。喊口号的伙计就被称为“趟子手”,他们负责喝道开路。
其实喊趟子也是有学问的,真正厉害的镖局喊“威武镖”,一张口就是什么“我武唯扬”,摆明不给绿林兄弟面子。敢这么喊趟子的,普通强盗也不敢惹。最常见的是“仁义镖”,镖旗下半旗,摆出让绿林朋友“赏”饭吃的客气状。还有就是不喊趟子的,镖师们为了不惊动某地的大盗,就会收起镖旗,悄悄地过去了事。
镖师们行镖,只有一身武艺是不行的,因为你的重点是“保”这个字,而不是“杀”。如果一味靠杀,结的仇家多了,走到哪里都有人找你麻烦,你还能保啥镖?还有谁放心把货交给你来保?
出门在外,武艺不能当饭吃。
如果走着走着,忽然一支响箭射到你脚下,或者好好的路突然多了一个坑,或者洒上了一些铁蒺藜,那就表示,碰到拦路剪径的了。
这时就不能再走了,镖头就会让镖师和趟子手们把镖车围成一圈,等着强盗露面。
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可能会跟现代人的想像不一样了。
如果强盗也是混江湖的老手,那他也不会见面就杀,一般会先来上几句“切口”,比如他问“吃的谁家的饭?穿的谁家的衣?”
镖师答一句,“吃的朋友的饭,穿的朋友的衣。”意思就是出门在外,大家都是朋友。没有这些强盗,哪有保镖这一行当?所以镖师们的衣食都是靠朋友来的。
这样的话一说,强盗也不好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杀过去,毕竟大家都是混饭吃,打架就会有伤亡,就要花银子,能用嘴巴解决问题不更好嘛?
所以多半时候,镖局如果肯花费一点银子打点,事情就过去了。
甚至有时候,双方一套关系,大家还可能是老乡,招式路子还可能同出一源,没准儿就互道一声误会,交上了朋友。
但也有意外。
也不是所有的强盗都守规矩,要是镖师遇上“硬茬子”,说一句:“对面的朋友,我乃线上朋友,你是绿林兄弟,你在林里,我在林外,都是一家。”
要是强盗不吃这一套,非要动手,那镖师就没辙了,双方各喊一句“并肩子一齐上!”这就要手底下见真章了。
出门走镖,是需要一些技能的,专业的就不说了,最基础的就是“三会一不”。
古时候可没有百度地图腾讯地图之类的,没法精确地制定行程,能在饭点的时候恰好走到一家饭馆,所以埋锅造饭的本领一定要有。
走一趟镖,有远有近,从南走到北,走几个月都有可能,脚下不能没有一双合适的鞋,那么修鞋是要会的。
第三个要会的是理发,路上风尘仆仆,到了一个地方,要是没有点“化妆”的本事,还不让人小瞧了?
最后这个“一不”,说起来有点可笑,竟然是不洗脸!因为他们大多数时候都是在路上,成天顶着严寒酷暑,路上也是沙尘飞扬,所以不洗脸就成了对皮肤的一种保护。所以走镖的人,一个个都是身着大袍,灰头土脸。
接下来,许娇娇和廖青又恢复了日常生活。
小皇境的收获,需要慢慢揣摩、试验、消化,这是需要大量时间的。酒坊现在限量销售了,每天的工作量不多,正好把时间拿来做这个事。
至于有些想骚扰她的人,一律被蛾儿挡在门外了。
蛾儿本来想跟她哥哥去天镜城,可车正廷不让,于是只好回来,给许娇娇当起了门神,一些想拜访许娇娇的,或者怀有心思故意接近许娇娇的,都在蛾儿的面前止步了。
能来拜访她的人,不可能是男子,他们有什么事自然会去找廖青,甚至杜正砚,不可能单独求见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