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那些稀奇古怪的冷知识
59341500000002

第2章 历史知识:偏门大集合

1.大汉“黑科技”——铜镜居然能透光

存在了四百多年的大汉王朝出现了很多响当当的“神器”,使其与同期的罗马帝国并列成为当时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文明帝国。

大汉“神器”里面有能够减少空气污染的雁鱼铜灯、长信宫灯、铜牛灯,有当时用来计算道路里程的记里鼓车,有利用水力来舂米、去粮食壳皮的水碓,更有天平式的湿度计及青铜卡尺等很多“逆天”的“黑科技”。后来,考古学家又给大家展示了另一个神奇的物件——“透光镜”。

古代早期的镜子是用金属制作的,材料多是铜锡合金,也就是古人说的铜镜。制作铜镜时,古人会先制作一个铜盘,然后把铜盘的一面磨光。光滑的铜面可以反射光线,于是就可以拿来当镜子用了。

到了汉代,我们的祖先发明了一种新型的铜镜,后人称之为“透光镜”。表面看来,“透光镜”跟常用的铜镜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当阳光照到镜面时,奇迹就发生了。镜子背面的铭文、图案,甚至用来穿带的镜纽都会被反射到墙上,“透光镜”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我们知道玻璃是会透光的,但金属却不行,可是为什么铜镜背上的纹饰会出现在墙上呢?古人一直没有给我们答案。

北宋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是这样记载的:“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予观之,理诚如是。然余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一样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皆莫能透,意古人别自有术。”

从沈括的文字中,我们能够看出,他对“透光镜”的原理也十分好奇。他认为古铜镜能透光是因为铸造时薄的地方冷却快,厚的地方冷却慢,从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收缩。纹饰虽然在背面,但厚薄不均的镜面仍会留下肉眼察觉不到的微小变化,所以才会造成铜镜“透光”的奇异现象。但沈括的解释并不足以真正解开“透光镜”的奥秘。

近些年,经过科研人员的努力研究,铜镜透光的秘密才真正被解开。原来,这种“透光镜”之所以能够透光,是因为镜面的曲率是不同的。

在铸造过程中,镜背的花纹图案凹凸处厚薄不同,经凝固收缩而产生铸造应力,铸造后经研磨又产生压应力,因而形成物理性质上的弹性形变。当研磨到一定程度时,这种弹性形变叠加作用,使镜面与镜背花纹之间产生相应的曲率,而这些凭肉眼是看不出来的。所以,当光线照射在镜子上时,肉眼看到的是光照射在了平滑的镜面上,实际上光却照射在了曲率不同的纹理上,出现了不同的反射光线,于是铜镜就投射出了花纹。“透光镜”就是这么形成的。

2.历史上真的有穿越者吗——扯淡碑来告诉你真相

自从穿越题材的小说和电视剧火了之后,很多人都很想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有没有穿越者,如果有,又留下了什么证据。于是,一些穿越迷开始在历史中翻找穿越者留下的蛛丝马迹。让人意外的是,他们还真的找到了一个“证据”,那就是著名的“扯淡碑”。

之所以叫“扯淡碑”,是因为在该碑阳面中间的位置竖刻的“泰极仙翁脱骨处”的“泰”字两边,又刻了非常现代的词语“扯淡”二字,并且碑上还有非常符合现代汉语标准的“再不来了”四个大字。

这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于是,有人猜测这块石碑可能是穿越者留下的,并且极有可能是一位想尽办法穿越到过去的现代人,在穿越过去后发现,根本就没有小说、电视剧中的香车美女,没有惊心动魄的生活,于是在生命的终点时愤愤地写下了“扯淡”和“再不来了”的话语。

不过这些只是大家的猜测,我们还是来听听考古专家们对该墓主人的猜测:因为碑文中是这样写的,“翁燕人水木氏明末甲访道云梦修真事迹已详载甲申记矣予等不敢再赘翁”,所以这说明墓主人是北京的沐氏,他在明末甲申年到这里来访道修真。我们知道当时最著名的事莫过于李自成攻入北京——大明灭亡。碑文还说自己的事迹早就被人详细记载了,所以不敢再多说什么,所以墓主人应该是明朝的朝堂名人。

根据这些线索,墓主人的身份可能有两种。

第一种就是明朝勋臣沐氏家族的人。该人是在李自成进京时逃走的,后来在云梦山隐居下来,一直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东山再起。不过遗憾的是,直到他死的时候,他都没成功,于是心灰意冷之际,就给自己从前的作为批了一个“扯淡”的总结。

第二种就是崇祯。因为水木氏是朱氏的缺笔讳写,碑阴上还写着“不负三光不负人,不欺鬼神不欺贫”,意思就是自己没有辜负老天的期望,没有辜负人民的希望,没有欺骗鬼神,没有欺骗百姓。而且“泰极”这两个字更指崇祯皇帝他没有在煤山自杀,而是偷偷跑到云梦山苟且一生,最后看到大明江山在自己手上被葬送,于是感慨自己后来的作为都是扯淡。

如果这真的是崇祯的石碑,那么也许要揭开一个惊天秘闻了,期待那些考古人士赶紧揭开这个秘密,让大家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3.至今无法解释的“逆天”文物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所以经常在各地发现一些文物,通过这些文物,我们可以从侧面知晓古人们的科技水平和生活方式。但是,有的文物“逆天”得让现代人都感叹:“这不是现代的物件吗?”因为连科技发达的现代人都无法解释它们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件“逆天”文物。

第一件是战国青铜器曾侯乙建鼓底座。

自从1978年曾侯乙墓开启后,战国时期的一个小诸侯国——曾国开始名扬四海。墓中共出土了各类随葬品15404件,其中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青铜器是建鼓底座,这件文物的造型极富想象力。

其底座上有八对大龙和几十条小龙,龙身互相纠缠,向上攀爬,让人眼花缭乱,整体产生出一种变幻莫测、生动有序的奇特感觉。底座整体镂空,并镶嵌绿松石。据说没有人能数清上面到底有多少条小龙,而且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角度数的结果都不一样。

直到现在,那些数不清的龙是怎么铸上去的仍旧是一个谜。国内外的一些冶金专家认为,其主要铸造方法是失蜡铸造法,因为我国古代在青铜器铸造上使用过这种方法。虽然现代人也复制出了这件器物,但是每个复制品与原品都相差很多,最大的差别就是神韵。

凭借现代科技,人们还是复制不出这件几千年前的青铜制品,可见它的工艺该是多么“逆天”了。

第二件是战国时期的一个水晶杯。

如果在古墓中看到一个跟现代杯子相差无几的水晶杯,你是不是会想:完了,这个墓已经被盗了,你看盗墓贼把喝完水的杯子都留下了。友情提醒一下,不要随意忽略这个杯子,这个很现代的杯子很可能来自战国时期!

在我国古代,青铜制品很常见,但是玻璃制品却极为鲜见,尤其还是战国时期的就更不可思议了。但是,1990年,在浙江杭州半山镇的一个战国古墓中,就出土了一个无论外形还是制造技术都堪比现代水准的水晶杯。面对如此神秘的水晶杯,没有人能说清楚古人是用什么制造出来的。

第三件是王莽青铜卡尺。

游标卡尺这个现代科技的产物,其实早在汉代王莽时期就有了,而且还是青铜的呢。

1992年,考古学家在扬州市的邗江县(今邗江区)发现了一座汉代古墓,从该古墓中发掘出了一把青铜制的游标卡尺。这件卡尺通长13.3厘米,固定卡爪长5.2厘米、宽0.9厘米、厚0.5厘米。在固定尺上端有鱼形柄,中间开了一个导槽,槽内是一个可以旋转调解的导销,可以左右移动。

跟现代的游标卡尺相比,二者外形太相似了,专家至今都无法解释为什么会这么相似。

4.宋代“剩女”要被罚款

现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思想也在逐步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青年对婚姻都有了自己的主见,不会过度在意年龄,晚婚成了一种普遍现象。但是,现在的这种普遍现象在古代却并不“普通”,更有甚者,在宋朝时期,如果一个女孩要敢保持“剩女”身份,那将会遭到国家惩罚的!

宋仁宗时期就有明确规定,民间男子15岁必须娶,女子13岁必须嫁。女方如果在规定的年限中没有嫁出去,不光女子会受到惩罚,就连她的家人也会有连带责任,会被关押坐牢。

当然,“剩女”受罚可不是宋朝的发明,早在汉惠帝时就有先例。相传在汉朝初期,15岁以上的姑娘要是没有嫁出去的话是会被征收罚款的,罚款多少按照粮价折算。唐朝初期,政府对男子20岁以上、女子15岁以上还没有结婚的也要进行处罚。

当代中国尊重每个人的权利,对于婚姻并没有做强制性要求,那为什么古代的政府会要求人们“早婚”呢?这个要从当时的社会环境说起。

在古代,人口多就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前提,所以国家会鼓励臣民结婚生子。每一个王朝在初期需要大力恢复生产的时候都会对民间进行“催婚”。但宋朝却不一样,不光在王朝初期“催婚”,甚至到了宋仁宗所处的盛世也要进行“催婚”。原因是,宋代的中国人往往会自觉地选择“晚婚”。

先从男方说起。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他骨子里就对习武之人感到不安,于是大力增加“文”人,政治方向更加倾向于文官,这就造成了宋朝年间大多数男性都会把金榜题名当作终身目标。可遗憾的是,宋朝的乌纱帽一共就那么几顶,总会有人抢不到,那些没有得到乌纱帽的男人就会选择下次再战,“剩男”就多了起来。

再来说女方。既然宋朝时期文官如此吃香,女方要是嫁人,自然也得嫁给金榜题名的文官才行!每次考中的人有限,得到官职的人也就有限,能够找到如意郎君的女性就更加有限,所以没有获得“幸福”的女性就会选择继续等,等啊等,就等成“剩女”了。

剩男剩女越来越多,人口增速变缓,国家的发展也就受到了阻碍,这该怎么解决呢?宋朝政府的解决方法有如下两种。其一,对大龄“剩女”进行惩罚,用鞭策的方式强制要求结婚。其二,对大龄“剩男”提供优惠政策,比如戍边的将士,国家会帮忙安排婚配对象;再比如男方家若是有富庶良田,则政府也会出面安排结婚。总之,政府就是采取对剩女“惩罚”、对“剩男”奖励的方式来促进人口增长。

5.最早的“伪娘”竟是一位皇帝

二次元文化席卷全球,各类cosplay(角色扮演)也逐渐出现在大家眼前,其中有一种非常夺人眼球的装扮,那便是“伪娘”。

形形色色的“伪娘”cosplay,把真实的性别完美地隐藏起来,扮演另一个性别相反的人,甚至还有不输于女性的美貌。其实何止是现在,中国古代就曾经有过一段盛行“伪娘”的时期。

魏晋时期,男人必须长得像美女才会被称赞,柔婉的女性美是美男标准。因此,魏晋的老少爷们拼命向“伪娘”线路上走。贵族士子们几乎人人镜子不离身,每天打粉、涂胭脂,几乎到了不化妆就不见人的地步。举些耳熟能详的例子:如当时的文学家曹植、美男子潘安,还有东晋时期的书法家王羲之等,几乎都是男扮女装的爱好者。

不过,要说到魏晋时期的“伪娘”,理应提到魏明帝曹睿。

曹睿是魏文帝曹丕的儿子,他的母亲甄宓美貌出众,得到了曹丕的青睐,最后生下了曹睿。曹睿继位之后,想要让画师画其母的画像,但画师并未见过甄宓,无法描绘出她艳丽的容貌,于是便请曹睿身穿女装,借以还原甄宓的容貌。

曹睿闻言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兴冲冲地穿上女装,让画师尽情发挥,且其女装模样妖娆多姿,画师还真就还原出甄宓的画像了。

俗话说得好:“女装只有零次或无数次。”曹睿体会到了着女装时的快乐,便“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古籍《晋书·舆服志》就记载,曹睿喜好妇人之饰,把服饰上的真白玉珠换成了珊瑚珠。

6.高俅曾经是苏东坡的书童

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高俅是一个奸猾狡诈、心胸狭窄的奸臣,他用尽一切手段陷害忠良,手段之毒辣,心计之精巧,让人不禁义愤填膺!后来在梁山好汉被招安后,他又对战功赫赫的梁山好汉狠下杀手。108条梁山好汉被高俅阴谋陷害,几近死绝。高俅算是《水浒传》中被着力描写的一个反派形象,但是大家可曾知道,这个让人恨到骨子里的大奸臣还曾经做过宋代大文豪苏轼的书童!

高俅原本是开封府的一个落魄子弟,无家可归,后来经人介绍,来到了京城开药铺的董姓人家中。董家人觉得他没有能力,不愿收留他,便将他送到了苏轼的身边。

当时的高俅擅长写毛笔字,且字形干净漂亮,对于书画也颇有造诣,同时还会舞枪弄棒,擅长蹴鞠游戏,可以说是“文武双全”。因此,苏轼一见到他就非常赏识他,让他陪在自己身边执笔研磨,做了自己的书童。

后来,苏轼从翰林侍读学士外调到中山府。厚道的苏轼觉得应该为高俅找一个主顾,于是将高俅推荐给曾布,但是曾布婉拒了苏轼的好意。苏轼后又将高俅引荐给了当时的驸马都尉王晋卿,高俅于是成了王晋卿的伴当。当时的端王赵佶还没有登基成为皇帝,而王晋卿与赵佶交好。高俅因此常在端王家走动,一来二去就认识了端王。一次偶然的机会,高俅出众的球技打动了酷爱蹴鞠的端王赵佶。等到端王赵佶即位后,高俅也开始了其荣华富贵的一生。

如果没有苏轼的引荐,高俅不可能成为驸马都尉府的门人,更不可能有认识端王赵佶的机会,所以可以这么说:吃货大文豪苏轼算得上是高俅后期平步青云、享受荣华富贵的大恩人!

7.老子姓李,为什么不叫李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在哲学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被称为“太上老君”,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那么,老子明明姓李,为什么会被称为“老子”,而不是“李子”呢?

原因是这样的:春秋时期“老”和“李”是同音的,“聃”和“耳”同义,可能老子的耳朵有点异样,所以民间将其称号定为“聃”,故称为“老聃”。“子”是尊称,思想卓然成一家言、垂之久远的,方可被称为“子”,所以也就有了“老子”这种说法。

还有一种说法是老子曾在周朝做官,年老之后乘牛归隐,经过函谷关时,函谷关的守将知道老子将要路过,于是准备各种礼物等候老子。老子到来之后,守将说:“您如今即将归隐,那么请您为我留下一些文章。”老子盛情难却,于是留下了《道德经》的五千言,然后离开。《道德经》后来流传开来,函谷关守将因为老子年老,因而称其为“老子”。

不过,除了以上有关历史的考证,其实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当太阳刚刚要升起的时候,老子的母亲玉女手捧着李树,对着太阳凝思良久。太阳渐小的时候,突然从天上坠落,化为流星,如五色珠飞到她的嘴里。这时玉女捧而吞之,于是就怀孕了。八十年后,她忽然觉得右腋裂开了,并由此生下一名男婴。男婴生下来以后就行了九步,看起来十分成熟。眼见一个婴儿就显得这么老(成熟),他的母亲惊叫道:“啊!我的老子呀!”其实她的本意是“我的儿子呀”,所以他就被称为“老子”了。

当然这只是一种神话传说,但神话虽然是虚构的,也不是一点来历都没有。神话多源自于民间故事的夸张和演绎,而老子这个神话的来历就源自于古代的创生说。

8.宋代官帽为什么带着长长的“翅膀”

在讲述宫廷王室的古装影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大臣头戴乌纱帽去上朝的情景。早在东晋时期,首都建康做官的人都会戴一顶黑纱做的帽子,这就是“乌纱帽”最早的来历。到了南北朝时期,乌纱帽传到民间,成为民间百姓常戴的帽子。后来经过隋朝大一统,到了唐时期,朝廷为了表明官员的特殊地位,允许官员们在乌纱帽上装饰玉饰,块数越多,则官职越大。到了宋朝,乌纱帽又改变了“形象”,在帽子的两边“长”上了两个像是翅膀一样的装饰。

宋代之前的乌纱帽并没有这个长长的“翅膀”,那么这个看起来华而不实的“翅膀”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其实这种带有“翅膀”的乌纱帽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发明的。

隋唐时期,君臣坐而论道,大臣和皇帝之间在形式上是平等的。宋朝沿袭唐朝的制度,但赵匡胤后来用特殊的方法撤去了大臣的座位,于是就变成了皇帝坐而大臣站立。站立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容易拉近了。宋朝君臣开朝会的时候就会出现这种状况:赵匡胤坐在上面,下面很多个大臣站在一起。大臣们人数众多,就难免在人群中交头接耳。这让赵匡胤觉得很不开心。因为大臣们交头接耳,一方面可能是在非议自己,另一方面也很失臣仪。

一天,赵匡胤上早朝,在听取某个大臣上奏时,又发现两侧有不少官员窃窃私语,心里不禁有点恼火,但他没有当场发作。

退朝后,赵匡胤想出了个办法。他传旨礼仪部门,要求重新给官员设计服饰,重点就是帽子。他要求设计出来的帽子在纱帽后面要分别加上长翅,长翅用铁片、竹篾做骨架,一顶帽子两边铁翅各一尺多长(以后越来越长)。

因为戴上这种帽子在街上行走极不方便,所以赵匡胤规定,大臣在上朝等正式活动中必须佩戴这种帽子,其他日常活动则不需要戴。这样一来,官员就只能面对面交谈,要并排站着谈就困难了。

从此大臣上朝也就很难排列在一起交头接耳,影响朝堂的严肃性了。这种乌纱帽的设计直到明朝还在沿用,到了清朝才更换为红缨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顶戴花翎。

9.中国历史上的“木乃伊”皇帝

一提到皇帝,大家总会在脑子里冒出这样的情景:

威风凛凛、杀气腾腾,一言百诺、一呼百应,集万千荣华富贵于一身,手握天下至高无上的权力,坐拥铁骑精兵、后宫佳丽,尽显皇家荣耀。皇帝生前尚且如此,死后也自然不会一切从简。几乎每一个驾崩的帝王,都会有万贯财宝陪葬。为了不让死去的帝王孤独,有些人还会选择让活人陪葬。帝王给人的感觉,就是无论生死,都是天下最华贵、最威风也最铺张浪费的存在。

然而,真的是所有皇帝都这样吗?中国历史上还真就有一位皇帝,死得有点儿不像是皇帝,这个人便是辽太宗——耶律德光。

耶律德光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与钦淳皇后述律平的次子,天显元年七月二十七日即位,成为史书上的辽太宗。耶律德光皇帝才能卓绝,天显六年便率领部队统一了契丹。此后,拥有雄心壮志的耶律德光并没有停下征伐的脚步。天显十一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以称子、割让幽云十六州为条件,乞求辽出兵帮助他反击后唐,耶律德光欣然同意,率领5万精兵击败了后唐军,割取了幽云十六州。

会同十年正月初一,耶律德光在东京皇宫下诏将国号“大契丹”改为“大辽”,繁盛的辽国正式成立。不过没多久,幽云十六州的汉族人民反抗不断,加上大辽根基不稳,无奈之下,耶律德光只好离开东京汴梁,引军北返。

也就是在这次北返的过程中,耶律德光走完了他的一生。北返途中,耶律德光开始生病,找来随军医生救治却不见好转,病情反而进一步恶化,最终病逝在栾城(今河北栾城)的杀胡林,年仅45岁。

耶律德光死后,辽军北返的路程却没有结束,前面的路途仍有很长的距离,需要行走几个月的时间。而且正值盛夏季节,尸体送回老家时绝对已经腐臭。文武大臣和太医束手无策,最终听信了一个厨师的主意:厨师用特殊的技术将耶律德光的尸体做成了“羓”(类似于中原地区的腊肉),纵横一世的辽太宗也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木乃伊”皇帝。

10.子午谷奇谋到底行不行

“诸葛一生唯谨慎”,凡是读过三国历史的人都听过这样一句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诸葛亮一生都小心谨慎,一方面是说诸葛亮不打无把握之仗,一方面也是说诸葛亮缺少冒险精神。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就是诸葛亮否定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谋”。

子午谷奇谋指的是蜀国北伐曹魏的过程中,大将魏延曾向诸葛亮提出了一个计谋:效仿当年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自己亲自率领五千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长安,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而诸葛亮大军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两军异道会师于潼关。但诸葛亮最后并未采取这个策略,最终,蜀汉兵败,诸葛亮饮恨亡于五丈原。

三足鼎立,蜀国最弱,当时蜀国讨伐魏国其实是没有什么胜算的,在这种情况下,那为什么诸葛亮不试一试魏延的方法呢?道理很简单,这个计策本来就是行不通的。

子午谷奇谋到底行不行?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历史无法重演,因此对于子午谷奇谋的可行性向来也是众说纷纭,谁也无法给出“绝对正确”的答案。不过,我们可以在这里简单分析一下。

子午谷是什么地方?它是一条穿越秦岭,从汉中通往关中腹地的狭长山路,道路狭窄崎岖,大军并不容易通过。但为什么一定要走它呢?因为如果不经过子午谷,大军进攻关中就必须绕道更北边的甘肃陇南,从西北方进攻。而此时关中的敌人很容易在陇西设防,双方就要展开拉锯战。所以,子午谷奇谋虽然是一着险棋,但也透露着一些一击制胜的气息。然而,要想让子午谷奇谋取得成功,蜀汉必须同时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一、魏延所率的五千蜀汉精兵须在十日内到达长安。但在之后曹真反击蜀汉的西征中,魏国军马在子午谷走了近一个月也没走通。

二、守在长安的夏侯懋完全不设防,而且会立刻逃窜,而不是坚守长安城。

三、魏延将长安完全封锁,魏国关中方面和潼关兵力无法营救长安。

四、夏侯懋逃跑之后,蜀国五千精兵能够守住长安,并支撑到诸葛亮大军到达。

五、诸葛亮二十日内可以把后续部队的粮草全都运送到长安。

以上五个条件缺一不可,不然即便打下长安,魏延的五千人也会立刻被魏国包围吃掉。要知道,蜀汉在灭亡之时一共是九十四万人口,魏延的五千精兵就相当于是全国的二百分之一的人口,诸葛亮作为一个政治家,是不可能随便冒这么大的风险的。

其次,就算魏延能够拿下长安,也没有任何战略价值,因为关中的战略核心不在长安,而在潼关。且魏国的防御太深,即便拿下长安,想要继续拿下洛阳和许都依旧难上加难,最终大军反而会被魏国不间断的进攻消耗殆尽,这刚好和诸葛亮的策略背道而驰。

要知道,当时蜀军的地盘和资源都远远输给对手,若想取得胜利,则必须选择消耗对方。如果自己先被消耗殆尽,就一点儿翻盘的机会都没有了。

综上所述,子午谷奇谋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只是即便成功了也没有什么价值,因此诸葛亮才会放弃这个计策。

而且,历史最后也证明了子午谷奇谋的巨大风险。在魏延之后,东晋大司马桓温北伐,尝试通过子午谷进攻长安,结果被前秦苻雄的七千精兵设伏,晋军全军覆没;明末时期,闯王高迎祥曾率两万兵马出子午谷进攻西安,结果被明军孙传庭部设伏,最终全军覆没,高迎祥也成了孙传庭的俘虏。所以说,子午谷奇谋虽然算得上“奇”,但就如诸葛亮当初否决它的原因一样,它确实不是一计“良谋”。

11.唐朝人为什么不吃炒菜

“民以食为天”是中国的一句古话,中国人也无时无刻不在践行专属于中国的饮食文化。在制作餐点的方法上,中国可以算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普通的“煎炒烹炸”就不用多说,各种奇葩的制作方法也是多如星辰。

中国的“炒”可以算是中国最传统也最平民的做菜方式,无论大江南北,都能听到油锅里那嗞啦作响的声音。然而就是这样一种在当代中国异常普遍的做菜方式,回溯到唐朝却显得非常奇葩。

根据《齐民要术》记载,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炒菜这项技术就已经诞生了,那为什么有关于唐朝人吃炒菜的记载却几乎没有呢?其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在当时可以用于炒菜使用的油产量极低。要知道,想要炒菜,首先需要有油,没有足够的油就没办法把炒菜的技术普及。唐朝时期,无论是动物油还是植物油都非常稀少,因此炒菜不可能真的实现普及。

第二,唐朝时期的蔬菜真的少得可怜,以至于唐朝的中国人对炒菜根本提不起兴趣来。想吃土豆、红薯?对不起,没有。想要用洋葱、青椒、辣椒来调味?劝你还是省省吧……炒菜所需的基础“装备”都没有,又怎能让炒菜走进千家万户呢?

事实上,在唐朝经常使用的烹饪方式只有烤、蒸和水煮。唐朝最流行的食物——胡饼,其制作工艺就是烤:把面团捏成饼的形状,然后撒上芝麻,放到专门的炉子里烤熟就可以了。

其次是煮,唐朝人在煮粥这方面研究得非常彻底,做法也相当多。《食医心鉴》就介绍了五花八门的做法,还把水果菜肉之类的东西当成粥的配料。

唐朝时期在肉食方面的研究虽然不深,不过唐朝人吃鱼还是有点看头的。实际上,生鱼片就是在唐朝时期流行起来的,唐人还用一个专业的名词“切鲙”来形容它。

12.西方有没有和项羽同病相怜的将军

秦汉时期有一个悲情的英雄,他“力拔山兮气盖世”,无论是个人武力,还是统率军队,都堪称一世豪杰。在巨鹿之战中,他破釜沉舟,以三万军队迅速击溃了二十多万精锐秦军,让这个刚刚统一中国的帝国迅速土崩瓦解,他就是“西楚霸王”项羽。

细数项羽征战的一生,他百战百胜,只尝一败,但就是这最后一败决定了他的悲剧命运。在四面楚歌之下,项羽自刎于乌江之畔,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在西方也有一位与项羽有着相似经历的悲剧将领,那就是“西方军事学之父”——汉尼拔。

汉尼拔是罗马时代迦太基古国的著名统帅,他与亚历山大大帝、凯撒大帝和拿破仑大帝并称为“西方四大名将”。因为他在军事及外交活动中的卓越表现,所以后来的西方军事家将其誉为“战略之父”。

这位强悍的统帅却和项羽有着近乎相同的悲剧命运。他们一样曾经所向披靡,一样有着破釜沉舟的精神,一样一辈子只尝一败,然后这一败便决定了他们悲剧的命运,他们甚至于连吃败仗的年份都是一样的。

公元前237年,迦太基远征军的将士正在神庙中进行祭神仪式。年仅九岁的汉尼拔带着一张英俊的面庞跟着巴尔卡的将军来到了祭台前,他用庄严但却稚气的话语宣誓:“待我长大成人,誓与罗马血战到底!”宣誓完毕,将军搂着少年汉尼拔跨上战马,率军踏上了征程。

由此,汉尼拔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在此后的军旅生涯中,与汉尼拔有关的大小战役数不胜数。如西美诺湖之战,他近乎全歼三万罗马士兵。再如坎尼之战,汉尼拔以少胜多,以天时、地利、人和压制了无论兵力还是实力都强得出奇的罗马。“汉尼拔誓言”也因一次次的胜利而名垂千古。

汉尼拔在意大利共南征北战十五年,一次又一次战胜了强敌罗马,从来没有失败过。不过遗憾的是,汉尼拔始终也没有完全征服罗马。因为缺乏攻城的器械,汉尼拔也没有进攻过罗马城。

罗马不灭亡,迦太基只能被迫与之消耗。受不了消耗的迦太基就开始减弱军事对峙的兴趣。这样年复一年,汉尼拔的处境越来越困难。他得不到迦太基本土的支援,兵力越来越少了。

公元前202年,汉尼拔与罗马人在扎马城附近展开决战,他有生以来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被击败了。迦太基被迫对罗马付出大笔黄金作为赔款,迦太基所有的战舰也都被罗马人收入囊中。迦太基从此不再是强国,而成为罗马的一个附属国。

当然,罗马人肯定不肯放过汉尼拔,他们要迦太基人把汉尼拔交出来。此时,汉尼拔已经开始逃亡了,他被迫从非洲逃到了亚洲。然而,冷酷的罗马人还是不停地追捕他,并向敢于收留他的一切国家发出战争威胁。公元前187年,走投无路的汉尼拔宁死不做俘虏,在一个山洞里服毒自尽了。

13.三国中的战斗“全勤奖”应该颁给谁

三国时期是一段“群星璀璨”的历史,说到三国中的风云人物,读者第一个会想起谁?是忠义至上的关云长,还是一身是胆的常胜将军赵云,又或者是老谋深算的奸雄曹操?

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正史记载,三国中的人物个个形象鲜明,性格极富特点,但如果我们考证这段历史,去颁发一个战斗“全勤奖”的话,那么这个奖应该颁给谁呢?

在三国的历史上有这么一位将军:黄巾之乱中他崭露头角,讨伐董卓他一马当先,官渡之战他归降曹操,北伐乌丸他领兵作战,赤壁之战他兵败而回,西凉举义他浴血沙场,汉中攻防他坚守城池。在诸葛亮前三次的北伐中,他还在打。直到在对抗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他才不幸战死。他就是张郃。

张郃将军几乎纵贯了整个三国早期的历史,经历了所有决定历史走向的战役。他在武力方面虽不出众,也没有成为曹魏独当一面的统兵大将,但是作为军团中战将的一员,张郃的出勤率无人能敌,后人必须要给他颁发“全勤奖”。如果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之后他还活着,相信此后的曹魏军队中依旧会有他的身影。

“全勤奖”的另一个有力竞争者,当数蜀汉的廖化。廖化在关羽阵亡后,曾被孙权召入麾下,但他一心归汉,以诈死方式逃出,途中遇到东征吴国的刘备,重新成为蜀汉将领。廖化是唯一完整见证刘备从布衣到称帝建国,再到蜀汉灭亡的人。

我们读《三国演义》可以看到,廖化是在黄巾起义就登场的人物,最终病逝于蜀汉灭亡的第二年(公元264年),也算是寿终正寝了。正史中,廖化虽然没有参加过黄巾起义,但他也是早期就跟从关羽的重要参谋。正因为廖化见证了蜀汉从建国到衰落的全过程,后人才留下了一句话——“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

14.用当下人的目光来看,哪个文人看起来最惨

幸福的人有着相同的幸福,不幸的人却有着不同的不幸。细数中国历史上留名的文人墨客,他们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幸。比如怀才不遇的李白,壮志难酬的辛弃疾,老年卧于床榻、悲叹“铁马冰河入梦来”的陆游,还有“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杜甫……其中任何一个人的不幸都足以让后人动容。然而,在这些各有各的不幸当中,有这么一个集万千“不幸”于一身的大文人,他就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同时也是军事家的徐渭徐文长。

徐渭之不幸,终其一生似乎也没有解脱。

徐渭被后人誉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以多才博学著称,其才子的名号堪称实至名归。然而,相对于另外两位才子解缙和杨慎,徐渭的人生却十分坎坷。

解缙18岁获江西乡试第一名,中解元,19岁中进士第十名。杨慎24岁中状元。而徐渭非常倒霉,终其一生也只是个穷秀才,连举人都没有考上。徐渭曾连续八次参加乡试,但屡次不中,其实并非徐渭的文章写得不好,恰恰相反,他的文章写得太好了。

明朝科举规定文章必须按照一定的制式来写,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八股文”。八股文放到今天来看,有点类似于规定字数、限定体例的命题作文。放荡不羁的他偏偏就做不好这件事,八股文就成了徐渭的“克星”。也许是因为他把自己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了其他的研究上,才让他没办法搞定这个“克星”。

虽然八股文做不出来,但徐渭的才华还是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并闻名一时。然而似乎是“天妒英才”,在当时的大明朝廷里,欣赏徐渭的人很多,但是能够容忍徐渭的恐怕只有胡宗宪一人。

徐渭早年潜心研究兵法,当时正值倭寇蹂躏东南,徐渭好几次参加征伐倭寇的战争,回来就分析得失,并写成军事策论广发天下,最终获得了南直隶闽浙总督胡宗宪的青睐,被胡宗宪聘为幕僚。

在胡宗宪军中,徐渭建议对倭寇实行剿抚兼行政策及反间计,使得胡宗宪成功剿灭了汪直等倭寇集团。胡宗宪对徐渭更加信任,礼遇有加,宽容放纵。

徐渭跟随了胡宗宪五年,那是他一生中唯一得意的时光。然而随着胡宗宪被诬陷下狱,徐渭便失去了一切。

1565年夏天,徐渭受到极大刺激,精神极度烦躁,他非常痛苦,无法让自己安静下来,只能在街上狂走不休,不久疯病加剧,拔墙上铁钉贯入耳窍,血流而不知痛。他后来又锥击肾囊,连续自杀九次,竟然未死。

有时候死不了也是一种痛苦,长期饱受精神上的折磨,徐渭因此患上了严重的癔症,用今天的话来说可能就是精神分裂。徐渭总是产生各种各样的幻想,进而开始痛苦地自我摧残。他经常陷入疯癫的状态,也是在这种状态下,他失手杀了人,因而锒铛入狱。直到万历皇帝大赦天下,他才得以出狱。

出狱之后,徐渭依旧不肯堕入“世俗”,依旧按照自己的性格做着自己。但那时他的生活已经非常困苦,可谓是家徒四壁。此后的徐渭就这样在贫病交加中苟延残喘,直到1593年凄惨地离开了人世。

一个才子,八次科举未中,九次自杀未成,一直疾病缠身,壮志难酬,潦倒地活到73岁,最终饿死在家中,试问还有哪一个文人能比徐渭更惨呢?

15.毕加索可是货真价实的“撩妹达人”

毕加索是谁?他是西班牙的画家、雕塑家,是世界著名的艺术家,是现代艺术的奠基人,是西方现代绘画的主要代表。综合一下来说,毕加索是天才,还是那种愿意付出且得到了巨大回报的天才。

艺术史上,天才有很多,但能够在生前获得世人认可的天才却并不多,而毕加索刚好就是这类不多得的艺术家中的一个。也许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幸运”,毕加索更是拥有了极好的女人缘。毕加索的情史简直可以与其艺术史媲美。

在介绍毕加索的情史之前,我们要知道毕加索的相貌很帅,这可能是他撩妹成功的前提之一!而他作为左派艺术家,身上异常浓厚的自由主义和浪漫气息更是吸引女性的一大法宝。

既然要讲毕加索的“撩妹”史,我们就得从他的初恋开始说起。23岁时,刚出道的毕加索住在法国小镇蒙马特,是一个被称为“洗衣船”的穷画家。有一天,邻家女孩费尔南德到楼下的水龙头处打热水,毕加索对她一见钟情。毕加索的帅很少有女人可以抗拒,于是他很快俘获了女孩的心,两人一起过着纵酒、吸鸦片的生活,同时也告别了他阴郁的“蓝色时期”画风,进入温柔的“粉红色时期”。

两年后,毕加索携费尔南德来到西班牙的巴塞罗那,此时毕加索感觉自己已经长大,不再需要像费尔南德这样具有母性的女人,于是他开始寻找新的恋爱目标。

1912年,在巴黎一家酒店前,毕加索看到了迷人的伊娃·果尔伊娃。毕加索为伊娃作了许多画,并在画上签上“我爱伊娃”等字样。毕加索和伊娃很快同居在了一起。然而没过几年,伊娃就因肺结核去世了。

接着我们来说说毕加索的第一任妻子奥尔珈·柯克洛娃。奥尔珈是一位芭蕾舞女演员,也是一名俄国上校的女儿。认识毕加索的时候,她已是有夫之妇,但她与毕加索情投意合,甘愿牺牲自己的生活与毕加索厮守在一起,于是便与现任丈夫离婚,之后两人正式结婚。此时刚好是毕加索打入艺术沙龙社交圈,开启他“新古典主义时期”的时候。

但毕加索怎可能一直像只小猫咪一样老实?即便已经结婚,他依旧到处寻欢作乐。某一天,他看到了一个漂亮的女孩自地铁站出来,他被她的美貌迷住了,走上前去抓住对方的手,要求给对方画画。那一年,那个女孩才17岁,而毕加索已经46岁了。

这个女孩儿叫玛丽·德瑞丝。从那以后,他便和玛丽生活在一起,并且生了个孩子。也正是因为如此,奥尔珈才会选择和他离婚。毕加索在和玛丽生活的时光里,开始了他的“变形创作”时期。但这个花心男最终还是抛弃了玛丽,而玛丽也在毕加索死后的第四年选择自杀。

在抛弃玛丽之后,毕加索先遇到了极端迷人的摄影师朵拉·玛尔,62岁时还邂逅了女学生弗朗索瓦丝·吉洛,直到73岁时他才遇到自己的最后一任妻子杰奎琳·洛克。除了这些,毕加索逢场作戏的私情更是数不胜数,他可以算得上非常“多情”了!

16.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竟然是饿死的

让我们把时间回溯至春秋时期,在管仲和鲍叔牙的辅佐之下,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也成了当时名副其实的一方霸主。然而就是这么一位称霸春秋时代的第一英雄,最终却落得饿死的下场。

齐桓公晚年多病,相传扁鹊曾帮忙诊治,但齐桓公不听,最后身体越来越差,几乎到了无法主持政务的地步。

齐桓公有六个儿子,这六个儿子都有资格继承君位。齐桓公先是立昭为太子,而齐国权臣竖刁、易牙等人却欲谋立无诡为太子。这些人平日对管仲都极为不满,利用近臣身份多次诽谤他。

管仲自然知道这些都是小人,因此曾告诫齐桓公远离这三个人。但齐桓公有些舍不得,虽然把他们赶出了朝廷,但才离开几天便觉得日子很不好过,因为其他人办事都不及这三个人合乎他的心意,于是又把这三人召回身边。这些小人虽然为非作歹,但因为有管仲在,他们还知道收敛。

管仲死后,齐桓公年事已高,加之身体多病,于是朝中大权便掌握在了竖刁等人手中,一场宫廷政变正在酝酿。

一次,齐桓公重病不起,竖刁等人趁机把齐桓公囚于宫中。他们先是假传旨意,不准齐桓公诸子和大臣入宫探病,后又断了齐桓公的饮食。幸亏齐桓公平时对身边人不错,一位名为晏娥的宫女感念齐桓公,于是从地洞中爬进寝殿来侍奉齐桓公,却发现桓公已经因为饥饿太久而奄奄一息了。

病榻之上的齐桓公问晏娥,自己饥渴交加怎么无人送水送饭。晏娥告诉他易牙、竖刁在外作乱,封锁宫廷已经很久了。齐桓公直到此时才领悟管仲的话,但为时已晚,最后只得含恨而死。晏娥也撞柱而亡。

齐桓公被饿死以后,易牙、竖刁秘不外宣,并对聚集在宫门口的朝廷官员大下毒手,屠杀了很多忠臣,接着辅佐公子无诡即位。其他诸公子自然不答应,于是争相占据了左宫、右宫及其他重要据点,展开混战,使整个齐国国都成了一座人间地狱,而齐桓公的尸体却一直无人理睬。

隔年,宋襄公联合其他诸国讨伐齐国,易牙、竖刁等乱党贼子或被杀或潜逃,齐桓公的身后事才得到了妥善的解决。一代春秋霸主,就因为听信小人,最终落得如此下场。

17.熊猫早在唐朝时就被送给了日本

憨态可掬的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历史上曾无数次作为中国的“友好大使”走向世界,成为向世界传递中国善意的使节。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曾有过大熊猫的“出访”经历,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也不例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曾将大熊猫“兰兰”和“康康”作为国礼送往日本,这对中日两国的友好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读者们可能不知道,早在唐朝的时候,大熊猫就曾远渡重洋到达过日本。那是在女皇帝武则天时期。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早在汉朝时期就有了亲密的往来。到唐朝时,经济、政治、文化都达到了空前繁荣昌盛的阶段。唐贞观四年(630年),日本遣唐使首次来到唐朝,包括大使、副使、留学生、学问僧、翻译人员等,对各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学习,表达了友好情谊。唐朝律令制度、学术文化、科学技术、宗教信仰以及某些风俗习惯,陆续传到日本。

垂拱元年(685年)九月十八日,巳刻时分,长安宫廷卫队和两个驯兽人簇拥着两个宽敞高大、披红戴花的兽笼,乘着驿传快车,从长安出发,向东疾驶。此一行前往扬州,然后登上海船,随同日本遣唐使漂洋过海,前往日本。

据史料记载,这次武则天赠给日本天武天皇的礼物是两只“白熊”和70张毛皮,而“白熊”实际上就是大熊猫。大熊猫多次东渡日本,体现了中日两国人民一衣带水的友好情谊,也见证了中日两国长达千年的友好交往史。

18.喜欢画裸体的米开朗基罗睡觉时却穿衣服穿鞋

米开朗基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他精通雕塑、建筑和绘画,与达·芬奇和拉斐尔并称为“文艺复兴三杰”。他的画作风格突出、雄伟健壮,极富力量感!

米开朗基罗的每一件作品都是经典,如1496年创作的雕塑《酒神与巴库斯》,26岁时创作的至今闻名世界的雕塑《大卫》,1505年应教皇尤利乌斯二世邀请到西斯廷教堂创作的那幅无与伦比的天顶壁画《创世记》。可以说在美术方面的影响,米开朗基罗足以列入“名人堂”。然而这位伟大的艺术家,身上却充满了怪癖。

怪癖一:他觉得自己长得丑。年轻时,米开朗基罗为人极度傲慢,不过这也是建立在他超越常人的艺术天分上。当时有一个叫作尼依格罗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对他的艺术观点嗤之以鼻,甚至几次出言羞辱。

要知道,米开朗基罗在当时可是连达·芬奇都瞧不上,更别提这个“十八线之外”的雕塑家了。尼依格罗虽然艺术观点一般,但脾气很大。在一次争吵中,他一气之下暴击了米开朗基罗的鼻子,把米开朗基罗的鼻子给打歪了。事后虽然养好了伤,但歪了的鼻子却再也无法复原,从此之后,米开朗基罗便开始觉得自己长得丑。

怪癖二:睡觉时坚决不脱衣服。其实如果单纯是不脱衣服睡觉也没什么,关键是米开朗基罗还不洗澡!他觉得洗澡是一种对艺术亵渎的行为,所以坚决不洗澡。平日里最喜欢把裸男当作模特的他非常珍惜身体,所以睡觉的时候是绝对要穿着衣服的。当一个不洗澡的身体和常年穿衣睡觉的习惯融合在一起时,那种惨烈的味道不知读者可否想象得出来。事实上,在创作《创世记》的时候,他的助手们确实对他的这种行为产生了极大的反感。

怪癖三:最喜欢裸男。米开朗基罗相信,对男性裸体的描摹代表着艺术的最高成就,因此他是如此地醉心于男性裸体,以至于他刻画的女性裸体看上去都像是男性。比如在他的雕塑《夜》中,气球形状的胸部从肌肉结实的男性腹部隆起。米开朗基罗不喜欢使用女性模特。近代一些学者甚至怀疑他从来没有见过裸体的女人。

19.圣旨其实并不一定是金黄色的

相信看过宫廷剧的人一定在剧中见到过圣旨:在一张金黄色的绸布上写下皇帝所要下达的命令、封赏、惩戒,委派负责传旨的官员到指定地点进行宣读。颁发和宣读圣旨是非常重要的仪式,而圣旨的下达也是极为严格的,那么作为这套礼仪的“主角”,圣旨到底长什么样呢?

我们在影视剧中所看到的圣旨,多以金黄色的绸布为主要材料。金黄色又叫明黄,那是皇家专用的颜色,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地位,所以圣旨使用这种颜色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圣旨真的就只有这一种颜色吗?当然不是!

大家可能不知道,在明朝和清朝的时候,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被授予圣旨,而五品以下的官员是没有这样的资格的。他们得到皇上的诏命只能通过敕命的方式。正是因为这样,皇帝所写的圣旨可并不一定都是金黄色的。那历史上的圣旨都有什么颜色呢?

据史籍记载,五品以上的官员得到皇帝特别下发的圣旨有三彩、五彩和七彩绫三种不同质地。官员的级别越高,制作圣旨的材料颜色就越多,就更加珍贵。而五品以下的官员接到的圣旨,一般来说都是由纯白色的绫缎所制成的,可见等级低的官员因为级别太低,待遇也是很低的。

20.文学大家韩愈竟然恐高

韩愈,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也是后世传颂的“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中学的时候就学过他的《马说》《师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样的文字能够流传千古,更证明了韩愈的伟大。

韩愈不仅在文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写过许多影响后世的文章,而且在政治上有自己的坚持,可以说是古代文人形象的完美典范。然而,就是这么一个近乎完美的人,却也有让人捧腹的“萌点”——竟然有严重的恐高症。

韩愈早年久闻华山大名,有一次终于和友人一同来到了华山。华山的雄伟壮丽,激起了他骨子里的那种探索的欲望,他决定爬上去一探究竟。于是,他便和友人一起往上爬,边走还边吟诗作对。

爬山时的韩愈注意力全都集中在华山秀丽的景色中,完全没有在意自己爬了多高。爬到了山顶,景色更加壮阔,韩愈放眼望去,群山环绕、秀美纷呈,心中激荡起强烈的情怀。可是,韩愈此时再看一眼下山的路,直接就吓得腿发软了。

自古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唐朝时华山的游览设施还是很简陋的,山顶没有护栏,下山没有索道,周遭都是绝壁深涧,韩愈一见之下,再也没有刚才的豪情了。韩愈也是性情中人,当时就吓得号啕大哭,并且写了一封绝命书给家人,传说这就是著名的“韩愈投书”的故事。

韩愈在上面不敢下来,弄得周围的众人也不知该如何是好。还是当地的县令想了办法,派一群挑山的劳力上山,好说歹说才把韩愈连背带抱给弄下了山。

21.明朝时期“骂人”竟然是犯法的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尊崇礼法又讲究和谐文明的国家,当代中国教育也是以“立德为先”,教育一个人首先要筑起他的德行,不骂人、不与人无礼争执是德行教育最基础的课程。当代教育虽然非常重视这一点,却没有办法杜绝不文明现象,然而在古代却有过一个匪夷所思的时代,用特殊的方法处理了这个当代国人都处理不好的棘手问题。

让我们来到明朝,那个时候法律上是有明文规定的——骂人违法!明朝刑律有专门的“骂詈”罪名,平民如果骂人就会受到法律制裁,轻则罚款,重则要吃牢饭反省。这种做法虽然严苛,收效却很不错,普通民众出于对进监狱的恐惧不敢肆意骂人,随意辱骂他人的现象确实大大减少,社会风气渐渐清正。

说到为骂人立法的原因,是因为明朝之前的朝代是元朝,元朝的统治者是蒙古族人,那时候的蒙古贵族大多数并未受到汉化影响,自由且富有野性,这样的人是不会在意一两句“脏话”的。于是在元朝统治时期,“骂人”这件事儿就显得非常平常,并渐渐地形成了一股风气。到了明朝的时候,要严格管制人民的朱元璋自然不愿意放任这种风气,因此才颁布了铁律来禁止骂人。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大明王朝的平民骂人是会吃牢饭的,但是读书人却有骂人的权利。明朝政府认为读书人“会骂人”,他们骂人不会说出过度粗俗的话,读书人的“骂人”更像是一种鞭策,因此读书人不仅被赋予骂平民的权利,而且拥有骂官府的权利。

明朝的官吏中,有一种官职名为谏官,可以直接指着皇帝大声指责,直言其过失,令其改正。所以明朝少年继位的皇帝威信不够,都会被一群谏官痛斥。特别是15岁继位的正德皇帝,他喜欢游山玩水、肆意玩乐,甚至在皇宫中搞民间集市,后来甚至在宫中开青楼,令宫女扮演风尘女子,如此荒唐的行径自然少不了被谏官口诛笔伐,正德皇帝几乎每日都在被痛骂中度过。

22.“可怜天下父母心”语出于慈禧太后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也许你已经从无数人的口中听到过了,你肯定明白这句话本身的意思:父母确实为了子女付出了太多太多,子女应该懂得感恩。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即便不能完全概括天下父母的操劳和对子女的希望,也能从一定程度上把那份情感映射进儿女的心中。但是,你可能不知道,这句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的名言,出自慈禧太后之口。

对于慈禧太后,我们并不陌生,她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无所不用其极,给后世国人留下的也是臭名昭著、穷奢极欲的印象。但是,一个人并非就是非黑即白、非好即坏。更多的时候,一个人的性格应该是复杂多样的,其人格也应该是丰富的。虽然作为统治者,她做了很多使中国陷入危机的坏事,但作为子女,慈禧对自己的母亲也同样是有“血浓于水”的亲情的。

慈禧出身名门,她父亲惠征在道光年间曾历任安徽按察使、驻藏大臣,其母富察氏是惠征的福晋。自慈禧17岁入宫后,母女二人便被宫墙隔开,平日很难相见。直到慈禧30岁时,同治皇帝驾崩,慈禧垂帘听政,她才有了日日与母亲来往的机会。

因为生活在官宦家庭,兄弟姐妹众多,所以慈禧和母亲之间的关系也很矛盾,既有母女之间的亲情,又有大宅门中的钩心斗角。相传慈禧在成为皇太后之后,更是几番戏耍捉弄母亲,但母女之间终归是亲情高于一切的。

1867年,慈禧太后的生母富察氏60岁大寿之际,慈禧因无暇参加母亲的大寿,就亲自写了一首诗,让太监们裱好后连同礼品一块给母亲送了过去。这首诗是这样写的:“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虽然整首诗的韵调并不和谐,但是最后那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倒也是情真意切。

23.西红柿在明朝传入中国,直到清朝才敢有人吃

盛唐时期,中华国力虽然强大,但中国人却享受不到什么口福,因为当时的蔬菜少之又少,不光没有土豆、红薯之类的主食,连辣椒之类的调味品也没有。直到宋朝后期,中华土地上的蔬菜种类才逐渐多起来。

说到蔬菜,我们就不得不提营养丰富、酸甜可口的西红柿了。西红柿诞生于秘鲁的森林,由于颜色鲜艳,便得名“狼桃”。一开始,人们怕它有毒,因此只作观赏之用,不敢食用。大航海之后,西红柿便随着欧洲的商船传遍了世界,当然也包括中国。明朝时期,西红柿传入中国。和欧洲人一样,中国人一直将其当作观赏植物,让它享受和盆景一样的待遇。

欧洲第一个吃西红柿的人也算是勇士了。17世纪中期,有一位法国画家曾多次对西红柿进行素描,面对番茄这样美丽可爱而“有毒”的浆果,这位画家实在抵挡不住它的诱惑,于是产生了亲口尝一尝它是什么味道的念头。他冒着生命危险吃了一个,觉得甜甜的、酸酸的,然后躺到床上准备等死。没想到过了半天,他居然没事,于是“西红柿无毒可以吃”的消息迅速传遍整个欧洲。因为西红柿传入中国的时间本来就较晚,西红柿能吃这个消息传到中国就更晚了,所以明朝晚期传入中国的西红柿,一直等到清朝初期,才被人第一次食用。

24.你知道历史上最高规格的无色可乐吗

可口可乐算是世界上最家喻户晓的饮料,这个始创于1886年的碳酸饮料霸主,其产品近乎销往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据统计,现在全世界每天都有17亿人次饮用可口可乐,而它也一直经久不衰地作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品牌,位列全球财富榜单之中。

我们甚至可以说,可口可乐代表着美国的文化和美国的生活方式。但你知道吗?在美苏冷战时期,苏联元帅朱可夫将军虽然敌视美国,却颇为青睐可口可乐。

1949年的某一天,艾森豪威尔请朱可夫参加宴会。在宴会上,朱可夫元帅第一次喝到可口可乐,结果元帅立刻爱上了这种饮料,而且发展到每天必饮两三瓶的程度。但随后,冷战开始,美苏关系紧张,朱可夫继续饮用这种极富美国特色的饮料就显得不合适了。

于是,元帅提出能不能生产一种无色的可口可乐,看上去就像伏特加一样。美国人立马答应,杜鲁门亲自签字同意可口可乐公司生产这样的饮料。无色可乐专门装在一种特制的圆柱形玻璃瓶中,瓶盖印上红五星,看上去就像苏联的伏特加一样。朱可夫也借这种方式,喝到了自己喜爱的可口可乐。为一国元帅特别定制的可口可乐,算得上是史上最高规格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