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的祖先是一种陆生的槽齿类爬行动物,所以说,那时的恐龙当然不会飞了。但是,有的恐龙经过漫长的进化之后,开始会飞了。它们和其它一些从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飞行怪兽一起占据着史前的天空。
会飞的爬行动物翼龙,它们是恐龙的亲戚。
18世纪,意大利自然科学家卡西莫·卡利尼在对一大堆骨骼化石进行研究之后,发现这次拼起来的恐龙和其他恐龙有很大的区别。连卡利尼也没有搞清楚它到底属于哪些类型。
1801年,法国解剖学家乔治斯·库韦尔把这种看上去会飞的爬行动物取名叫“翼手龙”。翼手龙是翼龙的一种。
翼龙骨骼显示出:这种动物牙齿较小,尖利,而且大小相同,脊柱和四肢像蜥蜴,头骨和颌的构造也与爬行动物的特征很相似。有一层膜连接前肢和足端长趾。这层膜展开,便可以飞行,而折叠起来时,它就可以依靠后肢行走。这种动物还有细长的,边上长满牙齿的喙,很像现在的鸟的嘴巴。
翼龙又是怎样在空中飞行的呢?
有的专家认为翼龙起飞就像现在的飞机起飞那样,快速跑上一阵,然后张开翅膀就飞上去了,而有的则认为翼龙是先爬上树,然后从树上跳下去起飞。当然,不管它们怎么起飞,飞起来了,就只有不停的打翅膀,否则,就会掉下去,翼龙有强劲有力的胸肌,它们一张一俯带动前肢产生上下拍打的动作,这样,就可以在空中飞行了。当然,翼龙之所以能飞得起来,还有一个很大的特征,那就是,它们的骨头是空的,这样,它们的体重就轻多了。
恐龙的走路
我们都知道,爬行动物的运动姿势的最大特征就是爬行,就像蜥蜴那样。
肚皮紧紧贴着地面,四肢由躯体下方向外面伸出来,匍匐着前进。它们这种运动方式不仅速度慢,而且相当费力。
恐龙属于爬行动物,它们是不是也像蜥蜴那样走路?如果它们真的是一种只能爬行的动物,那么它们根本就不可能在地球上耀武扬威长达1.6亿年。它们究竟是以什么样的姿势运动的呢?
据研究证明,恐龙是站立着行走的。
恐龙走路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用四足行走,一大类是用两足行走。四足行走的恐龙,它们走起路来和大象、牛、马等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如果是大型的恐龙,四足行走时地动山摇,非常令人害怕。两足行走的恐龙,它们走起路来像鸵鸟。
恐龙,不论是四足行走,还是两足行走,它们的身子都是直立的,而且与地面是垂直的。这是一种“走”,而不是爬的姿势。
在恐龙大家族中,各种各样的恐龙,它们走路的速度并不一样。
恐龙家族中走路速度最慢的是四足行走的蜥脚类恐龙,它们每小时走的路最快也不过7千米多一点。
四足行走的剑龙和甲龙的腿脚比蜥脚类恐龙厉害一些,走路也快一些,最快时每小时可以达到8千米。
用四足走的恐龙,也有速度很快的。像角龙,如果它们追逐猎物时,使出最大的力,在短的时间每小时的速度达到近50千米。
两脚行走的鸭嘴龙每小时能走18.54千米,若遇到敌人,也能像马跑那样,快速离开危险区。
一般来说,在恐龙家族中,肉食类恐龙比食草类恐龙跑得快一些。为了追逐猎物,它们大都练就了一手短跑的功夫。
它们的速度每小时超过40千米。尤其是两足行走的虚骨龙类,骨头轻轻的,腿短短的,跑起来非常轻快,也非常好看,是恐龙中的“飞毛腿”,速度最快的每小时超过80千米。
恐龙的水性
恐龙的亲戚蜥蜴是两栖动物,既能在陆上生活,也能在水里游泳。据科学发现证明,恐龙和蜥蜴一样,也是能游泳的。
恐龙生活的环境,河流、湖泊众多。长有蜥蜴脚的恐龙,经常生活在水中。
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州的干燥高地采石场,专家们发现了恐龙脚印化石。研究了这种巨大的蜥蜴恐龙的足迹之后,专家们发现,在侏罗纪时期,这种恐龙在这一地区的狭窄的水面上,出入频繁,它们的目的,显然是在寻找食物,从大湖湖床发现的化石证实,蜥脚类恐龙是用它的前肢来做桨,在水中向前游动。
蜥脚类恐龙在逃避肉食龙的追捕时,能进入河湖之中避难。它们十多米长的脖子,即使在深水之中走路都可以把头伸出水面,所以,湖底的恐龙脚印化石都是这么得来的。
恐龙在水中是如何游泳的呢?
原来,这些恐龙在水中通过它们的后肢轮流划动,当然,前肢也是运动的,而且,身体其它部分也在运动,它们坚硬的尾以及强健的背上肌肉,帮助它们在水上漂游,当然,样子不会太好看,可能和狗在水中游泳的姿势差不多。
恐龙能在水中游泳,并不表示它们能长时间的,长距离的游,其实,它们的游泳只是限于一些狭窄水域之中。也就是说,它们的水性并不好。
恐龙的部落生活
恐龙这些庞然大物,在中生代的地球上,是成群结队地一块活动的呢?还是各顾各的,互不理睬的呢?
1954年,在我国辽宁省朝阳县羊山区大四家子西沟,科学家发现了大量的三个趾的恐龙化石脚印。这是一群素食,两足行走的恐龙留下的,足迹分布在3000米范围内,脚印密集,显然,这儿曾经有一大群恐龙成群结队地经过这里,这是一例恐龙群居的有力证据。
1877~1878年之间,在比利时伯尼萨特的一个煤矿里,人们发现了埋藏在一起的禽龙化石骨架;加拿大阿尔伯达恐龙公园,人们发现有350个化石,这是一处刺甲龙集体死在一起的情景。前几年,在内蒙古一处化石点,发现了大量原角龙和甲龙从小到大的各种化石,原角龙,刺甲龙都是喜欢群居的动物。另外,像鸭嘴龙、雷龙都是喜欢集体活动的,幼年恐龙因此而会受到很好的保护。
当然,也有一些大型的肉食恐龙是独来独往的“独行侠”。像霸王龙,就比较喜欢单干,或者以小家庭为单位活动。在四川侏罗纪地层中,就有一些孤孤单单的恐龙骨架。它们也许就是单独生活的恐龙,这些恐龙平时独来独往,只有到交配季节才去寻找同类。这样,它们孤单死去的机会就多了。
其实,大多数恐龙还是喜欢群居的,像有些小型的肉食恐龙,如虚骨龙单独觅食成功的机会不大,倒不如成群地一起栖息,觅食。这种情形和早期的人类——原始人差不多,集中集体的力量去搏斗,生存下去。
恐龙的皮肤
现在,我们要想知道恐龙的皮肤状况,也必须从化石上研究。
恐龙的皮肤很难保存为化石。从发现的少数皮肤印膜化石来看,大部分恐龙具有与现在爬行动物相似的皮肤:粗糙、坚硬、有鳞甲或角质突起。
霸王龙类的肉食恐龙皮肤很粗糙,上面长有一排排高出表面的大鳞片。
梁龙、雷龙和马门溪等蜥脚类恐龙的皮肤与蜥蜴近似,有比较粗糙的、颗粒状的鳞片,但比霸王龙平坦。
鸭嘴龙的皮肤上布有多边形的角质突起或小瘤,这种突起在体表各处的大小不同。
剑龙的皮肤上有细小的鳞片,与现在的蛇和蜥蜴差不多。
角龙的皮肤有成排的、大而呈纽扣状的小瘤,从颈部一直排列到尾部。
甲龙的皮肤最有趣,它身披坚硬的甲板。甲板上长有大的瘤或刺一样的突起,像古代武士的铠甲。
一些学者推测,进化较快的肉食龙,如窄爪龙,皮肤上可能长有毛发之类的东西;有的则可能长有鸟那样的羽毛。
恐龙的皮肤的结构总算有皮肤印膜化石参考,至于皮肤的颜色,那就无从参考了,因为很难找到关于皮肤颜色的化石。
于是,各种各样的猜测又产生了,有的认为它们皮肤的颜色是单色的,比如棕色、褐色或灰色等等,但有的人却认为它们的皮肤的颜色肯定是彩色的,而且色彩绚丽。现在爬行动物皮肤的颜色大多数有亮丽的颜色,所以有的人认为恐龙的皮肤颜色应该是可以变的。
一亿多年前遍布全世界的数以亿计的恐龙,在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的演化,该是各种各样的恐龙都可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