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文主义与中国的渊源及其当代形态
张源
美国人文主义学说创立已逾百年,其间经历了数次起落,并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一学说于20世纪头十年在美国诞生,代表人物为哈佛大学教授欧文·白璧德(Irving Babbitt)与保罗·穆尔(Paul More)。它的出现立刻引起了当时正在哈佛留学的梅光迪、吴宓、汤用彤、楼光来、张歆海等中国学人的关注。至20年代这一学说趋于成熟,在美国本土掀起了一场“新人文主义运动”(New Humanism Movement)。其后,这一学说进入鼎盛阶段并开始产生世界性的影响。除法国、印度、韩国、日本等各国之外,其在中国的影响尤为巨大:“新文化运动”后期,美国人文主义学说经由吴宓等“学衡派”人士以及梁实秋等人的译介与阐释,进入了中国的文化语境,与其他西方观念和思潮一道参与了中国新文化身份的建设,并且通过此后中国本土的“重估”工作不断获得新的阐释形态,从而在中国持续至今的文化身份建设过程中发挥着持续的影响。
20世纪20年代末期,“新人文主义运动”在美国进入巅峰状态,但是伴随着1929年经济大衰退,情势很快急转直下,运动在30年代跌入低谷,人文主义学说随之销声匿迹。同时,中国《学衡》杂志于1933年白璧德去世当年宣告停刊,《大公报文学副刊》也在1934年1月1日出版第313期后不再由吴宓担任主编,美国人文主义学说失去了又一个宣传阵地;梁实秋的相关推介工作亦主要止于1934年。此后,这一学说连同其宣传者在中国一度遭到非学理意义上的批判,正面宣传的声音几近无闻。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本土的知识分子由于经历了“20世纪文化令人痛苦的道德真空”,纷纷投身到“传统与价值的再发现”之中,此时白璧德及其学说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域,并在新的历史阶段进一步得到发展与完善。这一时期阐发美国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为白璧德的私淑弟子罗素·柯克(Russell Kirk)与彼得·史丹利斯(Peter Stanlis),特别是柯克,他对白璧德学说的经典阐释,追溯并确立了美国人文主义从亚里士多德到柏克再到白璧德的“道统”,柯克本人亦由此进入了他所阐述的“道统”之中,成为美国人文主义传承至今不可或缺的一环。
到了20世纪60年代,在那个“唯我论”盛行、“十足的浪漫主义”的时代,白璧德的影响再次跌入低谷。不过,当60年代的“低靡期”过后,这一学说在70、80年代高调复苏:美国国家人文研究所(National Humanities Institute)成立,该所以柏克(Edmund Burke)-白璧德-柯克一脉的人文主义为旨归与依托,组织出版了一系列有关白璧德及美国人文主义学说的论著、传记、纪念文集和研讨会论文集,并主办《人文》(Humanitas)学刊,逐期登载白璧德及美国人文主义研究重要论文,使该所成为研究、宣传美国人文主义的核心机构。在美国,围绕《人文》杂志出现了一批服膺白璧德学说的学者,号称“白璧德派”(Babbittians),并由此形成了以该派成员为主体的美国第三代人文主义学者群体,核心人物为白璧德再传弟子、国家人文研究所主席克莱斯·瑞恩(Claes Ryn)教授,《人文》杂志直是美国的《学衡》。同一时期在中国台湾,白璧德的学生梁实秋与梁实秋的门生侯健教授也开始重提白璧德的学说,并出版了多部关于白璧德与“学衡派”的著述。
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一方面美国本土对白璧德及其人文主义的关注有增无减,另一方面中国大陆的相关研究悄然升温,从意识形态批判逐渐走向理性“重估”,自此对美国人文主义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始渐深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美国与中国的白璧德人文主义研究群体开始意识到彼此的存在,并积极谋求合作:2000年,美国国家人文研究所主席克莱斯·瑞恩教授应北京大学乐黛云教授等“学衡派”后人之邀来华讲学,开启了中国“学衡派”之后中美学者间的第二次国际互动。在此后的互动中,北京大学中文系跨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跨文化对话》杂志起到了核心枢纽作用:自2001年始,《跨文化对话》陆续刊登了中美学者白璧德人文主义研究文章;2003年《跨文化对话》刊出《纪念欧文·白璧德逝世70周年》专栏,同年美国《人文》学刊与三联书店合作在中国出版了《人文主义:全盘反思》一书;2004年《跨文化对话》刊出《新人文精神》专栏,同年美国《人文》登出《白璧德影响在中国》中国学人文章专栏;2008年,《跨文化对话》刊出《谁是列奥·施特劳斯?——美国〈人文〉杂志专题论争文章评述》专栏,同年美国国家人文研究所主办“白璧德:自由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纪念白璧德逝世七十五周年),首次邀请中国学者参加会议并作主题发言……中美学者间第二次的交流与碰撞激活了双方的历史积淀,我们由此看到,白璧德人文主义乃至今天一切学术思想的研究与评估工作,均应在更为开阔的国际文化视野中展开,如是中美以及世界范围内的“传统和价值的再发现”才会更具成效与意义。
2012年5月,北京师范大学与美国国家人文研究所合作共建中美学术文化交流单位,成立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人文研究所。以此为平台,中美双方实现了资源共享,两国学者多年的努力开花结果。美国国家人文研究所主席瑞恩教授获聘为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并与执行主席约瑟夫·巴尔达奇诺(Joseph Baldachhino)先生为新建成的人文研究所作首期“美国人文系列演讲”,反响热烈,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人文研究所顺利起航。
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成立《人文书系》编辑委员会,书系分为《学术前沿》《海外文丛》和《博士文库》三个门类,本册《美国人文主义论集》便系《海外文丛》之一种。本书共有两个专栏,其中《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人文研究所“美国人文主义”系列讲座》一栏全文收录了2012年5月瑞恩教授与约瑟夫·巴尔达奇诺先生为新建成的人文研究所作的首期“美国人文系列演讲”,包括瑞恩教授演讲三篇:《做无望之梦:社会和自我欺骗的力量》《对立的道德德性观念及其对社会和政府的意涵》与《西方现代性之想象的心跳》,巴尔达奇诺先生演讲两篇:《美国宪政及其内涵的人性观》与《社会和谐与经济和谐的伦理/文化前提》——熟悉白璧德学说的中国学者,大概从篇名便可辨认出其中的“白派”话头。前后五篇,依次译出与大家共享。
本书的另一栏目《美国人文主义代表性论文选辑》收录了文章九篇,其中白璧德文章三篇《什么是人文主义?》《卢梭与田园想象》与《柏克与道德想象》分别取自白氏名作《文学与美国的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以及《民主与领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前书系白璧德人文主义奠基之作,后书为其集大成之作,编者分别撷取这一头一尾两部著作中的著名章节,以助读者了解美国人文主义最初的形态。
此外,本书收录了美国第二代人文主义者罗素·柯克、第三代代表人物克莱斯·瑞恩,以及第四代(当代)“白璧德派”代表迈克尔·费德里希、瑞安·霍尔斯顿、威廉·拜恩、贾斯汀·加里森等人的文章,以向读者展示美国人文主义发展至今的历史性过程。我们将看到,美国第四代(当代)人文主义中坚,延续了上几代人文主义者用白璧德学说重估经典(如美国宪法与柏克思想)以实现“传统和价值的再发现”的基本路数。所选《“一纸空文”之外:美国宪法的伦理核心》《柏克的历史道德观》《柏克更高形式的浪漫主义:政治与崇高》及《全人类共同的协定:罗纳德·里根对美国的田园式想象》等文,便是其中的佳例。正是通过美国一代代人文主义者的阐释工作,这一“白派”“学统”-“道统”始得以作为“活的传统”在当下“活泼泼地”发挥效应,值得国人借鉴并加以反思。
正式进入本书之前,我们还需作一点提示:本书共八位作者,除白璧德一人而外,其余七位学历背景均为政治学科。不同于美国20世纪20年代第一代人文主义者和中国“学衡派”,美国历代“人文主义者”并不限于“学院派”,所学也不限于文学领域,而是大都活跃在政治学以及政治实践领域。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学衡派”是一个纯从“文化”角度立言的学术研究群体。在那个呼唤“德谟克拉西”的时代,“文化人”纷纷参与政治,被唤醒的大众的政治意识亦空前高涨,“学衡派”刻意与政治拉开距离,不啻是一种“自我边缘化”的举动。远离政治,是为了保证学术思想的独立与自由,不过,当一种广泛的社会/文化批判学说沦为狭义的文学批评理论之后,便脱离了其所产生的背景及其所要对质的命题,从而逐渐失去生命力。不仅在中国如此,同一时期白璧德人文主义在美国本土亦遭遇了相同的窘境:当人文主义思想在美国借助“新人文主义”文学批评运动广为传播之时,恰是这一学说遭到曲解、创造力枯竭的时刻;然而,当“新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批评运动)衰落之后,人文主义思想却在此后新的历史时刻再度焕发出了生机。有感于此,本书特选编美国历代人文主义者的代表性文章,以期其有助于我国学界了解美国人文主义历时及当代诸形态,并由此反观中国自身的“传统与价值的再发现”工作。美国人文主义在今天是否依旧能够触动中国人的心灵?我们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