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期可以说是我们最重要的人生环节,是我们对社会认知形成的重要阶段。此时的我们还没有步入社会,对社会的认知太过于美好,会让我们在真正步入社会时面对挑战,因为经验和认知的缺乏从而手足无措;相反对社会的认知过于消极,也会让我们失去信心激情,无法正确的进入社会开展新生活。
正因为如此,大学期间对于真理的追求更加迫切,只有不断追求和探索真理,我们才能形成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掌握正确的三观才能对一些重大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才能战胜形形色色的错误理论和思潮,才能不至于在人生的路途上迷失了自己,失去了前路。
曾猖獗一时的“FL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就这么一套愚昧粗俗的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歪理邪说,竟然让那么多人上当受骗,而且不乏我们的党员干部,甚至高级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在中央取缔“FL功”后,还有相当的人执迷不悟,究其原因,就是这些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出了问题。
不断探索真理的过程,就是我们形成正确三观的过程,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我们得跟爱因斯坦和波尔一样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挑战真理的勇气,只有这样,才能象******同志所说的,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第七节:在纯粹光明中就像在纯粹黑暗中一样
在纯粹光明中就像在纯粹黑暗中一样,看不清什么东西。
——黑格尔
相传在太古时候,天地是一片混沌如一个巨星一般,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一直在用他的斧头不停的开凿,企图把自己从这个混沌中解救出来。经过一万八千年艰苦的努力,盘古挥出最后一斧,只听一声巨响,巨星分开为两半。盘古头上的一半巨星,化为气体,不断上升;脚下的一半巨星,则变为大地,不断加厚,从此宇宙开始有了天和地,也有了光明和黑暗之分,不再是一片混沌了。
没有光明黑暗便不能被察觉,没有黑暗光明便不能被彰显,正是因为有了黑暗和光明之分,才让我们更加清楚的看清这个世界,黑暗是与光明相生相克,共存的,缺失任何一种,便什么也不会产生。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看不清什么东西。所以什么都不会永恒,必须不断的进行探索,前方的路很美,因为它未卜。
盘古开天辟地也蕴含着这方面的含义,盘是盘问、盘诘的意思,古是以前就存在的事物,可以理解为早以存在的“道”。所以盘古开天辟地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不断追溯早已存在的“道”,可以开辟天地。只有不断的探索,才能冲破黑暗,找到光明所在。
人类始终生活在同一道路上,从黑暗中走来,又回到黑暗,从无知中走来,又回到无知。所有无常里潜藏着恒常,乃生命的真相。所以,人生不能单纯地追求绝对的一种美好,绝对的一种伤痕,生命是多彩的,五味的人生才是完整的,四季更换,昼夜交替,才是自然规律。生活在其中的人类,也不能单纯的追求一种生活。
纯粹的光明和纯粹的黑暗在生活中可以延伸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纯粹的只是建设一种文明,那么我们也如单纯的置身在光明或黑暗中的人一般,什么也看不到,最终导致自我的迷失。
如果我们一味的只顾光明精神文明的发展,而忽视代表黑暗的物质文明,那么所带来的是贫穷的生活,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温饱都解决不了,连基本的生活都没法保障,那么所建设的精神文明又能有多伟大呢。
相反只图物质的追求,而不顾精神的丰富,导致精神生活空虚,社会风气败坏,人人都没有道德底线,随意的豪强掠夺,那么你所积累的物质又有多少真正是属于自己的呢?
我们需要光明的同时也需要黑暗的衬托,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也必须同时进行才行。近年来“富二代”、“官二代”这样的词都成为贬义词了,一提到这些二代们,大家脑海中蹦出来的都是“目无法纪”、“吸毒撞车”、“肇事逃逸”等一类的词。
为何这些天之骄子们,这些被上帝偏爱的人,被父母捧在手心里关爱的孩子都成了“恶贯满盈”的人呢?父母给他们最好的物质生活,最优越的生长的环境时,却忘了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让他们中的一些人忘乎所以,自视高人一等,缺乏对他人生命应有的关照,跋扈蛮横、漠视人性,总觉得有金钱和权力背景作为“坚强后盾”,谴责惩戒没法奈自己如何。
因此这些“富二代”、“官二代”们,成了社会的毒瘤,备受诟病。对于那些饱受诟病的官富二代的产生,家长、学校难辞其咎。许多家长“爱子心切”,单纯地将物质满足理解为“对孩子的大爱”,忽视堆砌思想人格养成的关注,而教育方面中国历来重成绩轻德育的教育传统不可避免地留下部分学生德性缺失的后遗症。
悲剧中鲜活生命的逝去,实践中血与泪的控诉足以让整个社会警醒,当金钱凌驾于人权之上,当公权力不再受社会舆论的监督制约,社会结构的土崩瓦解便为期不远。只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共同建设,让光明和黑暗共同影响我们的生活,才能真正创造和谐的生活。
第八节:寻求真理的只能是独自探索的人
寻求真理的只能是独自探索的人,和那些并不真心热爱真理的人毫不相干。
——帕斯捷尔纳克
俄罗斯作家兼诗人的帕斯捷尔纳克因发表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于195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感动的致电瑞典皇家学院:“极为感谢!激动!荣耀!惊讶!惭愧”。
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正处于1955年所谓的苏联文学“解冻时期”这部长篇小说的历史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前后,用日瓦戈医生的悲剧人生,透露出一代知识分子对十月革命所表现出的迷惘,帕斯捷尔纳克利用自己的笔,真实的还原了“十月革命”对人们生活造成的巨大影响,正因为如此四天后事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帕斯捷尔纳克的获奖遭受苏联众多舆论的反对,甚至有人举着标语“犹大——从苏联滚出去!”游行要求取消他的公民权,驱逐他出境,最终迫于各方面的压力苏联作家协会只能开除帕斯捷尔纳克的会籍。
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变故,帕斯捷尔纳克被迫拒绝诺贝尔文学奖,致电写道:“鉴于我所从属的社会对我被授奖所做的解释,我必须拒绝领奖,请勿因我的自愿拒绝而不快”。从此他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并“在痛苦与孤寂中度过他苦难一生中的最后两年”。
就这样,帕斯捷尔纳克成为了诺贝尔奖历史上唯一的一位不仅未曾因获奖而取得荣誉,却反而招致屈辱和灾难的作家。但帕斯捷尔纳克依然为了悍卫时代的真实不畏惧死亡和流放,他坚信寻求真理的只能是独自探索的人,和那些并不真心热爱真理的人毫不相干!
1960年5月30日,帕斯捷尔纳克溘然逝世。官方当然不会举行任何追悼仪式,报上只发了一条消息:“文学基金会会员帕斯捷尔纳克逝世。”连他是诗人、作家都不承认了。但他的诗歌爱好者们在作家村贴出讣告,民警揭掉后又重新贴上。帕斯捷尔纳克下葬那天,成千上万的人到他的住宅同他告别。
1986年苏联作家协会正式为帕斯捷尔纳克恢复名誉,并成立了帕斯捷尔纳克文学遗产委员会。1989年12月10日由其子代领,会中演奏巴赫D小调组曲中的“萨拉班达”大提琴独奏曲。帕斯捷尔纳克曾说过:“当我写作《日瓦戈医生》时,我时刻感受到自己在同时代人面前负有一笔巨债。写这部小说是试图偿还债务。当我慢慢写作时,还债的感觉一直充满我的心房。多少年来我祗写抒情诗或从事翻译,在这之后我认为有责任用小说讲述我们的时代……”。
帕斯捷尔纳克从始至终都认为时代是真实发生和存在的,如真理一般存在,是不可避免更加是不能篡改的,身为一个作者要做的只是真实的向众人描述这个时代即可。真理向来是时间的产物,它只有在经过时间长河的洗涤才能体现其价值。这条长河是孤寂的亦是艰难的,如果你内心没有执着的对真理的追求是走不完这场合的,独自探索不是简单的说说而已,是需要你做好牺牲的准备。帕斯捷尔纳克为了坚持探索这份真理,赌上了的人生,所以他势必成为时代的英雄。
一个国家是由历史和个人构成的,一个国家只要能有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去捍卫自己历史真相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只有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这个国家的明天才会美好,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才会幸福。
第九节:真理不是一种铸币,可以直接拿来藏在衣袋里
真理不是一种铸币,现成的摆在那里,可以拿来藏在衣袋里。
——德国剧作家莱辛
真理不是一种铸币会现成的摆在那里,可以直接拿来藏在衣袋里,真理是属于整个人类的。要求大家一起去探索、一起去维护,不可以将它当作铸币摆在那里,甚至拿来藏在自己的衣袋里的。生活也同样是如此,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就得靠自己去创造,而不是等着别人给你。
现如今很多女性自己不努力工作,总等着嫁个好男人从麻雀变成金凤凰,吃穿不用愁,从此过上美好的生活。我们先不论不努力的你如何被有钱的好男人看上,有钱的好男人凭什么看中你的。
另外在婚姻中要想有平等的夫妻关系,不沦为别人的附属品的女人既要有事业基础,又要有经济基础。只有经济独立的女人才会更有说话的权力。一旦婚姻关系失去了平衡,一方和另一方的差距越来越大,那么这段婚姻关系也势必走到终点了。
有这样一则故事,说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助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
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老木匠说:“这是你的房子,是我赠送你退休的礼品”。木匠惊呆了,他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事到如今,返工已不可能,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他一定会用最好的材料、最高明的技术,然而现在呢,却建成了“豆腐渣工程”!可是一切已经来不及了,现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
老木匠这时痛心疾首,因为他一辈子的“英名”也就这样毁了,同时还要接受惩罚,让自己人生的最后阶段住在这个让他一辈子感到耻辱的地方。后来老木匠含着对自己的恨离开了人世,在离开人世之前在这座房子大门上装了一个大匾,上面写着:
“生活是自己创造的,你今天的生活,取决在昨天的态度和抉择;而你未来的明天,也会反映出今天的态度和抉择”这是一则很短的故事,但其中所表现出的道理,却是简明易懂的,它告诉我们要怎样“建造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总是漫不经心的在经营我们的生活,在建造生活这个房子的时候,常常是消极应付而不是积极主动,凡事不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在关键时刻又不肯尽最大努力,而让自己做出来的事情不太完美。
我们常常找好多理由来原谅自己在生活中不去尽力,原谅自己在生活中敷衍、懈怠。直到看到自己的成品,发现将住在自己所盖的“房子”之后,我们才感到震惊!猛然间我们面对自己目前的局面却措手不及。如果之前就知道,自己会生活在自己的创造品下,就不会这样了!
把自己当成那个老木匠,想想自己的房子,每天当自己要钉一只钉子,铺一块墙板时,多尽点力,做仔细点,自己的生活只有这一次机会去完成。哪怕还再活一天,那一天也要生活得完美和高尚。就好比是在营造你的一生一样,即使只会在里面住几天,为了那几天,都要做的好,住的有尊严。
生活是一门自修课,谁还能比自己更懂自己呢?自己今天的生活成果,是来自于自己过去对生活的态度和抉择,而明天的生活成果,就是自己今天对生活的态度和抉择的结果。如果没有以一个追求卓越表现的态度来经营我们的人生,我们终将会像这位老木匠一样含恨而去。
很多人以为自己在“为别人做事”,所以“做好做坏一个样”,自己不必为自己的二流表现承担任何责任,但说实在的,如果你一直都这样做事情的话,相信在你的内心深处也是不会安宁的。
人生需要有敬业的态度,要么不做,要做就要把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做到最好,这样到我们死的时候,我们才会觉得自己的人生没有白过,因为我们为这个社会创造了不少“价值”。如果你在你的工作中能创造出一个人见人爱,能流传上百年、上千年的东西出来,我觉得那将是这辈子最大的福气,也是我们对这个社会最大的贡献。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追求卓越的敬业态度,所谓敬业就是敬重你的工作!在心理上敬业有两个层次,低一点的层次是拿人钱财,与人消灾,也就是敬业是为了对雇主有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