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做一个孤独的散步者:跟黑格尔学人生哲学
5945000000017

第17章 求真:真理是时间的女儿(5)

第十一节:要有一颗爱真理的心灵

关键在于要有一颗爱真理的心灵,随时随地碰见真理,就把它吸收进来。

——歌德

一个人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认识过程中看见好的东西就要学习。学习真理的过程更是如此,随时随地碰见了真理,就把它吸收进来,这样才能让真理指导我们的生活,学习真理的关键在于要有一颗爱生活爱真理的心灵,热爱是学习的动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孩子到十二三岁还没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做老师的要为他担忧,担心他长大以后对什么都漠不关心,成为一个平平庸庸的人。的确,如果一个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将来很难有什么成就。

回想我们自己的学习过程,是不是总是存在偏科的情况,那是因为如果是我们热爱有兴趣的课程,我们不仅会主动去学,而且学习起来也不费劲。但一旦是我们不感兴趣的学科,一点学习的欲望都没有,这样一来学习成绩如何能好呢?原因就在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纵观历史上的大科学家、大学问家,小时候并非如我们认为的“好学生”,往往功课都不算好,但总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牛顿父亲早亡,家境贫寒,小时候在学校学习成绩很差,但迷恋于机械,爱做各种实验,经过努力,发现三大定律,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德国化学家李比希,生于一位药剂师家庭,从小喜欢化学。有一次他把炸药带到教室里表演给同学看,发生了爆炸,结果被学校开除了。父亲送他到朋友家当学徒,因为在阁楼上做雷酸的实验把朋友家的屋顶掀掉了,结果失业了。但因执着化学的热爱,后来在化学上有多项发明,成为一名伟大的化学家。

所以,热爱是学习的最大动力。热爱,其实就是人的一种内驱力,是人的活动的内在动机。从心理学来讲,人的行为总是有一种动机在驱动。动机有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之分。学生的学习也有动机在驱动。父母、老师的奖励和惩罚,迫使学生学习,这是一种外部动力。但这种动机是短暂的,父母或老师的奖惩过去了,这种动机就会消失。只有内部动机才是持久的。内部动机是什么?就是对学习本身的热爱。当然经过多次奖励和引导,外部动机也可以转化为内部动机,使学生对学习本身感兴趣。但这种奖励应该是精神的,物质奖励容易引起负面效应。

热爱是人之天性,对一些特定的人与事我们就会莫名其妙的产生浓厚的兴趣,如牛顿对物理产生兴趣一般,是天性的释然,不受利益和外界的驱使。

孩童时代我们对一些东西的热爱是由心而生的,但这种热爱的感觉仿佛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弱,我们很难在对一样东西情愿全身心投入地爱,激情四射,充满幸福的幻想,去奋斗、去付出,享受其中过程,即使是酸甜苦辣,即使没有回报也不后悔。

工作学习多年,工作学习的酸甜苦辣一一尝遍,倦怠感在心中潜滋暗长:对几乎一成不变的生活习以为常,对周而复始的工作任务、学习任务波澜不惊,对这样那样的要求、改革有些不耐烦,对一直跟不上物价上涨水平的工资心存芥蒂,对身边的同学、同事的关心好像在慢慢消退?

这是不是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状态,我们的热爱、兴趣在随着时间慢慢消退,当我们没有给自己的生活设定一个目标时,感觉每一天都是一样的,而不是一步一步接近目标,只有渴望越深,所获得的激情才会越深。目标虽然是静止的,但明确的目标会带给人动力,唤起人的欲望和向往,从而激发起对工作和生活的热爱。

外界能给我们的东西都是有限的,更多的还是需要善于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如果将工作视作一种无可避免的苦役。否则,即使从事的是自己最喜欢的工作,依然无法持久地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工作满意的秘密之一就是能“看到超越工作之外的东西”,比如看到工作除了能满足你目前的生活,还能给你的未来发展带来的一些东西,人的一生说来很长,但也有可能戛然而止,所以现在和未来都要兼顾,看待工作的时候更加要如此,眼前利益和长远发展都是我们在一份工作中需要兼顾到的,不能简单的因为眼前利益而放弃这份工作,更加不能因为长远的发展而放弃这份工作。

多角度去看待工作和生活,一旦心情愉快起来,你就会全身心地投入。本来你觉得乏味的事情会变得妙处恒生,这正是生活的本质所在,生活会因为你看待它的角度而发生相对应的变化。你只有拥有了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种种乐趣。

保持热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去相信,如孩子一般去相信一些普遍的真理,如世界是美好的,只要你付出努力梦想终归会实现的,只有相信了,你才会去做,一旦做了才会有成功的可能性,失败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就是没有做。世界已经千疮百孔了,何必让自己的心落满尘埃呢?像孩子一样去笑,去爱这个世界吧,世界也会如母亲一般温暖你,给你最好的疼爱。

第十二节:在寻求真理的长征中,惟有学习能助你成功

在寻求真理的长征中,惟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中国数学家 华罗庚

学习无论对于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人,都是极其重要的。著名作家王蒙说:“一个人的实力绝大部分来自于学习。本领需要学习,机智与灵活反应也需要学习,健康的身心同样是学习的结果,学习可以增智、可以解惑、可以辨是非。”

关于学习的重要性,《三字经》里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说明学习是处事的需要。一个不懂道理的人,是不会懂得什么叫耻辱的。一个人不学习是不会成才的。

学习是把钥匙。我们无论在学些、工作亦或是生活中,都强调和重视要学习,惟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才能拓宽视野。牛顿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庄子·秋水》里说过:“井蛙不可以语于海,拘于虚也”。牛顿之所以能够看得远,是因为站得高,视野开阔;“井底蛙”之所以认为天地只有井那般大,也归咎于“视野”的愿意,它为井口所局限,而看不见天之广、地之大。

在我们人生中,有许多未知的领域,而学习就如一把********,可以为我们打开一扇扇大门,让我们开眼看见更广袤精彩的世界,我们只有看到了世界的精彩,才能知道自己的差距在哪里,才会有努力向前的动力,这不管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

清朝时我们国家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既关闭了看世界的眼光,又切断了向世界学习的渠道,如此才造成了被帝国主义用大炮轰开国门的屈辱经历,至此我们终于受到了不学习的惩罚,至此我们才知道由于我们十几年的不学习,已经落后了其他国家上百年。

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前仆后继不断的国民,鲁迅先生弃医从笔录,用一生撰写中华睡狮的觉睲,这离不开他从人民生活中的学习;若是没有袁隆平孜孜不倦对种植水稻的研究,也许今天的中国还是处于吃不饱的阶段;如果没有钱学森将从国外学习到的先进原子弹知识带回中国,那么中国就不能有蘑菇云升上天空,给全世界展示一个强大的中国……他们都在学习,通过孜孜不倦的学习,才能创造出给人民展示出给社会最出色的一面,国家最强大的一面。

不学习也许人类历史会倒退,像原始人一样生活,不学习就会出现彼此不懂得尊重,唯有学习才能做到世界各国人民相互尊重,平起平坐。学习无疑是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学习的知识多了,可以创造出巨大的贡献,学习得到的知识可以说是走向成功的通行证。知识的力量是精神的需要,是对物质产品的反映。知识是大众传媒,是服务社会的需求。学习好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学习是一种力量,能促使国家强大,更能指引个人前进。在成长路上,总会有许多困惑、许多悖论、许多选择,我们时常会迷茫,不知道下步该如何走。当面临选择的痛苦时,可以去学习,用学习和思考抚慰焦虑,缓解痛苦,启迪智慧,帮助自己找到答案。

春秋时期著名乐视师旷曾劝学晋平公:“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学习就如太阳、如烛光、如大海中的灯塔,让我们在黑暗中看清方向,找到道路。

毛主席说过:“情况是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进学致和,行方思远,学习归根结底是通向真理、通向知识、通向光明的选择。只有学习,才能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才能克服能力不足、能力恐慌、能力落后的问题。否则终其一生都将是“有眼睛的瞎子,有耳朵的的聋子”。

学习不是一件经得起等待的事,因为每走一段人生路我们都需要知识更加需要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习能给我们带来知识,但相比知识学习带给我们向上的心态则是最宝贵的,古语有言“活到老学到老”,我们看看身边的老者,如果只是一个每天窝在家吃饭等死的老人,他会越发苍老,而一个积极学习的老者则精神头十足,越活越年轻。

说道这里我不得提一下广场舞了,近年来广场舞的火热程度不仅仅在于能丰富大妈们的生活,还有一些年轻人觉得跳广场舞既无现代舞、民族舞的美感还扰民,有这种的偏见是因为你根本不懂广场舞的概念,广场舞存在的意义不是为了美,而是为了健康。退休在家的大妈们通过学习跳广场舞,保持了积极乐观的生活状态,这种生活状态不仅能让老人们保持身心健康,还能给家庭带来无限正能量。对于广场舞请保持一颗理解的心即可,因为那是自己的父母们找回健康的地方,更是我们未来的生活目标,做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爱生活之人,让学习为生活增添无限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