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是什么概念?
现在的新兵训练差不多就是3个月。
第一期学生更好,上场打仗时连毕业证都没来得及拿,打到第二年开春才想起来要补发。
当然,这样对学生而言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永远不会有“毕业等于失业”的情况发生了。
大家都知道,学校成绩好不好,师资力量也是很重要的。
老蒋做校长时就很为此而头疼,因为学生好招,老师难找。
你找武秀才武举人吧,这些人大多只会纸上谈兵,就连出过国上过军校的那拨人里面,老实说,也没多少有真材实料的,回国后从没上过战场的大有人在。
丘八大老粗里面倒有些会打仗的,但这些人又大多识不了几个字,别说教学生了,囫囵话都说不全。
早先还有个苏联军事顾问团,可以顾问教老师,老师再教学生,后来国共闹分裂,就只好纯靠本土教官们自己努力了。
看看黄埔老师的名单:总教官何应钦,教育长张治中,以及下面那些大大小小的军事教官,从他们本身的军事造诣和成就来说,也不是很高。但是没办法,矮子里面拔将军,这就算当时能挑出来的最佳组合了。
在黄埔军校举办首期开学典礼时,党内大佬胡汉民曾有八个字的喷饭讲话,叫做:三味煮鸡,萝卜大葱。
下面的学生都以为胡老是在介绍广东菜谱(粤菜在国内菜谱中算是自成一派),其实是他的广东味普通话把《总理训词》给弄偏了。
原文为:三民主义,吾党所宗。
就这么些教官,就这么短的时间,大家就凑合着吃吧,反正“三味煮鸡,萝卜大葱”能吃得进嘴就行。
可是问题来了,既然如此,黄埔军校后来又凭什么那么牛呢?
跟它的老校长蒋介石当然脱不开干系。师父发达了,一般来说没有不拉徒弟们一把的。但是反过来也一样,徒弟们不推上一把,师父也没发达得这么快的。
打铁还须自身硬,老蒋再有势力,他也不会蠢到去用一帮废物。
对黄埔学生而言,政治教育的影响力恐怕远胜于纯军事教育。
黄埔军校有一个著名的《革命军人连坐法》,从它的条文上,你就可以看出它培养的军人跟北洋军队有什么不一样:
排长同全排退,则杀排长;
连长同全连退,则杀连长;
……
以此类推,军长亦如是。
军长不退,而全军官兵皆退,以致军长阵亡,则杀军长所属之师长;
师长不退,而全师官兵皆退,以致师长阵亡,则杀师长所属之团长(刚制定时未含旅长级别);
……
以此类推,排长亦如是。
这就是老蒋后来老喜欢挂在嘴边的“黄埔精神”。
我们常在电影上看到的“弟兄们,给我上”,至少早期的黄埔学生是绝不敢如此做的,他只会喊“弟兄们,跟我上”,然后操着枪自己带头冲。
当时北伐军与军校生的比例,曾经达到过触目惊心的8∶1,也就是说,8个兵里面就有1个是黄埔出来的,而黄埔的这个还得带着头冲锋陷阵。
黄埔军校,进去不难,出也容易——都死在战场上了。
没有死的,凭着在学校里学到的那一点东西,开始有所领悟,然后继续打仗,接着再悟,死了算逑,没死的终于就悟出了道,成了所谓的名将。
这正是黄埔军校得以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时势造英雄。
黄埔学生以前7期出道最早,也最为耀眼,此后无可超越者。
第5军的俞济时、李延年、宋希濂、孙元良以及时任第1师师长的胡宗南都是第1期的,他们除了运气比较好,子弹在他们身上找眼时总是偏了那么一点以外,战场上的悟性也多多少少起到了一点作用。其中,胡宗南更是被称为天子门生第一人,貌不惊人的一小个子,却很早就做到了主力师的师长。
宋希濂是虚报年龄混进黄埔的,这还得多亏那时候技术手段不先进,要是像现在这样查骨龄,有多少也得给退回来。不过,他后来的表现也说明,对于有潜质的人来说,年龄大小实在无关紧要。
强渡蕴藻浜
庙行激战犹酣的时候,第261旅(宋希濂旅)已与19路军换防,此时驻扎在蕴藻浜北岸。
一个多星期前,这里正是19路军给予久留米旅团以重创的地方。那场战斗给日军留下的阴影实在太深,至今仍未散去,以致他们虽然在南岸屯有重兵,却再也不敢轻易发动渡河攻击。
正是考虑到宋希濂据河防守的责任也很重,张治中才只要求从他那里抽调一个团。但是宋希濂在表示可以遵令执行的同时,仍然提出了一个疑问:
这个团真的能解庙行之困吗?
庙行大战(第一次庙行之战)
不妨来看看这张《庙行大战(第一次庙行之战)》图(见25页),此时作战环境与久留米旅团强渡时的情况并无不同,在纪家桥一带,下元无桥可过,我们其实也一样。
从路线上来看,该团援兵需要绕道从塘桥渡河,路途很远不说,大白天的,日军轰炸机也不会闲着,肯定要一路跟着凑热闹,所以就算赶到目的地,也得是四五个钟头以后的事了。
现在战场形势如此紧急,双方打得你死我活,守军别说四五个钟头了,恐怕连一个钟头都等不起。
也许还没等援军走路走到一半,阵地就早已易手,一切都白忙活了。
张治中沉默了。宋希濂说得一点没错,可是眼下还有别的办法吗?
有的。
围魏救赵,绝地逢生。
宋希濂提出,他可以倾全旅之力,强渡蕴藻浜,从侧背打日军一个措手不及,如此,庙行之困必解。
计是好计,连张治中听后也拍案叫绝。
问题是蕴藻浜就那么好渡吗?
关于这个问题,曾在这里吃过大亏的久留米旅团的旅团长下元熊弥少将应该最有发言权。
我们让他来说说。
下元(表情忧伤):这哪里是一条河,你干脆说它是一条害人的坑算了。别看河面不宽,水却又深又急,游过去、过去都行不通,只能架桥过来。我们那天乘着下大雾,早上4点就从床上爬起来了,就这样,我还放了好多烟幕弹呢,就怕被守军发现坏事,你说容易吗我。结果呢,不仅没捞到便宜,还在回来时被自己人坑了一把,部队都给打残了。
如果老天能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说,我一定不会再跳这个坑,如果要在上面加一个期限,我希望是——
反正打死我也不去渡那条害死人不偿命的河了。
你看,连哭哭啼啼的下元都说了,他是天没亮就过河的,而且还下着大雾,打着烟幕弹。
以上条件,宋希濂都不具备,他凭什么敢提出强渡蕴藻浜的建议?
这就叫做初生牛犊不怕虎,而它也暗合了出奇方能制胜的兵家要诀。
架设浮桥是不可能了,且不说工兵根本来不及做准备,没了大雾和烟幕弹作掩护,对岸的日军也不可能躺在阵地上看风景,让你们顺顺当当地把桥搭起来。
只有用船。
这次宋希濂用于强行渡河的部队计有两团四营,近2000多人,不是一个小数目,就算是10人一艘的小木船,也要200多艘。
一时半会儿,到哪里去弄这么多船?
出于同样的看法,南岸的日军也很放心,光天化日的,难道你们还能飞过来不成?
飞是飞不过来,不过接着蕴藻浜河面上出现的一幕场景让所有日军都惊呆了。
前面漂着的是小船、木筏,后面跟着的是木桶、浴盆,甚至连门板都有,上面坐着的不是来赶庙会的老百姓,而是持枪瞄准的中国士兵。
有没有搞错?!
就这么一愣神的工夫,宋希濂旅已经杀到眼前——说过了嘛,这河就是深一些急一些罢了,又不宽。
如此快的速度和效果,连刚从旅部赶来的宋希濂本人都感到十分意外。
从旅部驻地到河边,半个小时就能走到。他本以为,在这半个小时里面,能让先头小股部队抢渡过去就算不错了。没有想到的是,两团人马,除留下一小部分在北岸阵地作为戒备外,其他人早已一个不剩地到达了对岸,而且已向敌人纵深杀去!
想想看,自从黄埔毕业后,一路领兵打仗过来,从来也没见这帮小子这么亢奋过啊。
庙行大捷
就在宋希濂准备登上一只小木船过河指挥的时候,突然从北岸阵地跑过来一名连长。
敬礼,报告。
什么事?
请旅长允许我们这个连也过河去打鬼子。
宋希濂笑了笑:这恐怕不行,北岸这里也得有部队守着啊。
连长急了。
我们这个连已经到这里十多天了,却一直没机会和小鬼子好好干上一场。大家都憋不住气了!
现在好不容易有上阵杀敌的机会,又不派给我们。全连弟兄一个个难受得不行,纷纷来问我,很难应付啊。
连长带着一种心有不甘又有所希冀的表情望着自己的长官,那神态,仿佛蕴藻浜南岸等待他们的不是流血牺牲的战场,而是鲜花满地的乐园。
宋希濂能够理解,但还是不能答应连长的请求。
站在船上,望着青年军官怅然若失的身影,他忽然得到一个启发。
为什么弟兄们打仗这么拼命,为什么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能够实现闪电强渡?
原因,找到了。
这一切就发生在一个军人懂得为何而战之后。
因为我们要“为国家争人格,为民族求生存”,有此一念,虽千万人,吾往矣!
宋希濂过了河,映入眼帘的除了岸边日军的尸体,还有抢运我方伤员的担架队,就是看不见大部队在哪里,举着望远镜也看不到。
这帮小子,不像是在打仗,倒像是在赛跑。
宋希濂迅速赶到齐家宅,建立临时指挥所。
刚与团指挥所架起电话,两团就送来战报:上岸后一路猛进,击毙了约一个小队的日军,缴获了大量迫击炮弹、机枪弹药以及各种各样的东洋罐头。
看来鬼子是真没设防啊,那就继续往前捅,捅到鬼子喊疼为止。
这一捅,果然听得一声大叫。
是植田的声音。
他的注意力全都放在庙行,放在麦家宅,哪里能料到有人会突然攻其后侧背,而且冷不丁冒出的这股奇兵还打得又快又急,一转眼的工夫,一个大队长又被对方干翻在地。
死些人就算了,关键是两个战略要点也同时丢失,在进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炮兵阵地几乎无所遮蔽。
是劲敌啊,弄不好退路都没了。
植田只得从进攻部队中抽出两个大队来救火,同时命令部分火炮后转,向宋希濂旅进攻的方向轰击。
他要把宋希濂重新赶过河去。
这是一场生死较量,中国军队犹如破釜沉舟,既然来了,就没有想过要回头。
两个大队和两个团,旗鼓相当,各不相让,一时间,喊杀声、枪炮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一遍遍地冲击着人们的耳膜。
打到后来,当然又是刺刀见红的肉搏战。
宋希濂身为旅长,虽然不用亲自上场拼刺刀,但他看到从前线抬下来的伤兵中,有很多是刺刀伤。其中有个班长,左腿和左臂分别被刺入一寸多深——双方都玩了命,受伤的这位还活着,剌他的那位主恐怕是凶多吉少了。倘若不是腿上伤口太深,流着血无法前进,估计这位勇猛之士还不会下来呢。
日军从下午5点打到日落黄昏,均无法使“憋着一口气”的中国军队退却,他们只好自己退了下去。
宋希濂传令两团勿再追赶,只需在已占领范围内“构筑阵地,彻夜警戒”即可。
他知道,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坐镇指挥部的张治中一直在紧张地观察着战场的风云变化,日军正面进攻力量陡然减弱,使他心里一动:有戏。
一个消息传来,宋希濂强渡蕴藻浜并站稳了脚。
臭小子还真有一手。
好消息接踵而至——
在蕴藻浜中曾经重创久留米旅团的19路军张炎旅也已杀到。
太好了,这正是发起反攻的最佳时机。
张治中立即率领教导总队驰援麦家宅,指挥88师和87师孙元良旅跌出阵地,向对手发起猛击。
看一下《庙行大战(第一次庙行之战)》图,孙元良从正面,张炎自南,宋希濂由北,“三夹一”,可不就把植田给夹在麦家宅了吗。
在中方三面夹攻下,植田战阵大乱,至晚上10时,大部分阵地被我军收复,日军不得不向淞沪线以东仓皇溃退。
麦家宅前的一股敌军大概是打得时间太久,有点神经麻痹了,没来得及跑脱,结果被孙元良旅一板斧砍过去,给削了脑门。
庙行之战堪称“一?二八”会战以来战况最激烈的一次战斗,也是公认的中国军队战绩的最高峰。此役,日方的金泽师团和久留米旅团,中方的第5军“两师一总队”、19路军张炎旅几乎全部投入战场,双方抵死相拼,肉搏厮杀的惨烈场面随处可见。
在累累战果背后,是巨大的牺牲。全军包括正副旅长在内,伤亡将官近90员,士兵死伤1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