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杰润的管理委员会就剩下鲁宾一个人了。高盛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如果让鲁宾再折腾下去的话,杰润很可能死掉。1980年,被高盛破天荒提升为非美籍合伙人的温克尔曼被派往了杰润。温克尔曼一开始就是坚决反对收购杰润的合伙人之一,这一次没想到却被派到了杰润。这一招真够毒辣的,一旦温克尔曼不搞好杰润,那就是把高盛全体的合伙人利益当儿戏。
已经没有退路的温克尔曼有着德国人倔犟的个性,属于强硬派。他一上任就开始裁员,一年之内有一半的杰润老员工滚蛋了。在压缩人员的同时,杰润的手伸向了苏联、南非以及澳大利亚等地方,很快就跟这些地方的生意人打得火热。短短几年,苏黎世、伦敦、东京都开设了杰润的办公室。
温克尔曼带着杰润大踏步国际化,这让一直希望高盛国际化的怀特黑德很高兴。怀特黑德给温克尔曼打了一个电话,希望杰润能够扩大外汇交易业务。
在复杂多变的外币领域,高盛没有一技之长,很难为海外的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尤其是遇到杰润目前从事的贵金属以及咖啡业务不赚钱的时候,外汇业务也是最好的补充。
温克尔曼接受了怀特黑德的建议,在贵金属、咖啡、外汇交易、石油期货等领域,杰润慢慢地成为了高盛的狼毒箭,横扫全球期货市场。让中国人刻骨铭心的那个杰润,其实就是一个新加坡分公司而已,就那么一个小小的分公司,就干掉了中国的航油大王陈久霖,让深南电陷入惶恐。相对于杰润在欧洲市场横扫英伦跟亚平宁,对中国企业的下手,那简直就是用牛刀杀鸡而已。
9.横扫英伦亚平宁
摩根、花旗集团他们不是从杰润挖人吗?
现在杰润到了海外,在避开了美国本土市场这些大佬的人才争夺站,直接跑到伦敦去挖人才去了。
还是那个一直对政治敏感的鲁宾,这次由他负责杰润在伦敦的业务。鲁宾瞄上了英国经纪商西蒙·可特斯(Simon&Coates),这家公司有两个经济学家大卫·莫里逊跟乔文·戴维斯,都很不错。
戴维斯是英国老首相詹姆斯·卡拉汉(James Callaghan)的经济顾问,参与过财政赤字、反狙击英镑等重大决策的制定,对英国的金融制度了如指掌。莫里逊讲一口浓重的苏格兰话,每次跟鲁宾交流都非常费劲,但就是这位让鲁宾听不懂说什么的苏格兰人,在杰润被奉为“汇率之神”。
生长在英国的莫里逊以及戴维斯对英镑的问题早已看穿,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的老大地位完全被美国取代,昔日用英镑结算也换成了用美元结算。英国政府一直努力找回英镑的国际地位,经济学大师凯恩斯甚至主导设计了国际金融货币体系,希望创立一个世界通行货币,以达到遏制美元霸权地位的目的。
英国的国际地位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荣光,凯恩斯无法拯救不可逆转的英镑颓势。英国首相丘吉尔二战期间参加雅尔塔会议时,心情极为低落,已经深感英国的国际地位一天不如一天:“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北极熊,另一边坐着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一个国家的货币在国际中的地位,跟这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挂钩。早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横行海上的时候,到中国贸易的所有外商一律使用西班牙银币。英国取代西班牙之后,只有中国皇帝依然坚持用银子交易,当时中国的GDP远远超越英国,英国人不得不接受中国的贸易规则,结果英国的国库银子搬到了大清王朝,最后英国人不得不用枪炮来维护英镑的国际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成了名副其实的霸主,美元完全取代了英镑,这个时候日不落英国再也不可能用枪炮跟美国人一争高下,只有请来了经济学大师支着。事实上丘吉尔的话已经给凯恩斯下了必败的结论。20世纪70年代末,英镑不得不尾随美元进入管理的浮动汇率时代。
虽然凯恩斯失败了,不过英国政府一直在利用凯恩斯需求管理理论调控英镑利率。
1986年,也就是鲁宾刚刚将戴维斯与莫里逊挖到杰润的时候,英国的女首相撒切尔夫人抛出了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的执政纲领,私有化的主要渠道是通过股市向私人企业和公众出售国有股。
英国的银行跟经纪商的分业开始进行改革,英国国内一场由自由浪潮引发的金融大爆炸在伦敦开场。
撒切尔夫人的改革让莫里逊看到了机会,在这场改革的过程中,大量的资本涌入英国,英国开始出现贸易赤字的状况,财政大臣尼格尔·劳森(Nigel Lawson)一直授意英格兰银行在公开市场抛售德国马克,试图通过压抑英镑汇率来改变贸易格局。
莫里逊力荐鲁宾买入英镑,理由很简单,现在国际上的各路盯住的是撒切尔夫人推行的改革。英镑对马克的汇率还在攀升,英格兰银行的抛售行为有一点自杀的味道,英镑升值提高了英国商品在国外市场上的价格,对英国的出口行业是极为严重的打击,这不是贸易逆差巨大的英国政府想要看到的结果。为了改变这个局面,财政部一定会宣布提高利率,这样一来国外资本就会大量流入英国。
高盛决定赌一把大的,大量买入英镑抛售马克。莫里逊的判断让鲁宾激动万分,纽约的交易员们早上5点就起床赶到了杰润的交易大厅。已经接掌高盛大权的约翰?温伯格一大早赶到交易大厅时,发现整个交易大厅已经人满为患了。
这一天,在政府颇有人脉的戴维斯已经掌握到确切消息,英国政府将放弃抵抗,英格兰银行将放弃对汇率的干预。尼格尔·劳森在撒切尔夫人的授意下,宣布政府允许英镑上浮到3个德国马克兑换1个英镑的汇率水平之上。
英国汇率飞涨,杰润的交易大厅掌声雷动。
大卫·莫里逊留给高盛一句至理名言:国际资本流的压倒性优势,中央银行的干预很少能够取得成功,因为经济形势决定市场的最终走势,而不是市场操纵经济形势。高盛人凭借莫里逊的名言,驾驭着马前卒杰润筹划了一个更大的阴谋。
埃尼集团,就是最有机会成为全球石油天然气老大的意大利最大的国有企业,在高盛的操刀下,进行了私有化。高盛为了拿到这块肥肉的私有化主导权,并成为埃尼的影子股东,高盛不惜让杰润在欧洲展开一场血腥的货币屠杀。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邪恶轴心国之一的意大利,在墨索里尼的法西斯独裁下,千疮百孔。意大利政府为了拯救崩溃的经济,大量推行国有化,能源、邮政、电讯、铁路等均为政府控股。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最大的石油公司埃尼集团为首的国有企业,开始出现利润急速下滑的现象。
国有企业的利润下滑,意大利经济则一直不景气,增长缓慢,失业增加,意大利需要实行低利率政策,以降低企业借款成本,让企业增加投资,扩大就业,增加产量,并刺激居民消费以振作经济。意大利政府不断对这些企业进行重组,为了避免贸易逆差的出现,尤其是汇率的大幅度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意大利加入了以英镑、马克为核心的欧洲汇率体系,企图通过加入这个体系,确保意大利的金融安全。
到了1992年,意大利政府的私有化改革推进速度加快,高盛看准了意大利埃尼集团。
莫里逊出手了,他在高盛的内部刊物《高盛货币分析家》上发表了一篇欧洲宏观经济的分析文章,给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结论:意大利的里拉将在年底贬值。《高盛货币分析家》是向客户散发的刊物,在欧美市场影响力很大,莫里逊发表这一篇文章,就是要给意大利政府捅刀子。
选定这个时候对意大利下手,是莫里逊已经看到了德国柏林墙倒塌后,给欧洲经济带来的致命刺激。东欧动荡不堪,苏联摇摇欲坠,柏林墙倒塌,东德跟西德统一了,政治家眉开眼笑,老百姓奔走庆贺。庆贺的鼓乐还没有停止,一直在跟德国内阁洽谈德国电传私有化的高盛掌门人史蒂芬·弗里德曼嗅到了一股不同寻常的味道,德国人的财政空了。
刚刚统一的德国财政空了?
通货膨胀、政治暴动?太可怕了。
莫里逊人精一个,看准了德国的局势。政府为统一支付了大笔的银子,现在高傲的德国人财政赤字加剧,物价飞涨已经在所难免,东德人手上没钱,物价上涨日子怎么过?刚刚跟西德人一起过日子的东德人还不闹翻天?留给德国人的唯一选择就是提高短期利率。
德国人的行为一下子打破了欧洲汇率体系的平衡,以意大利、英国为首陷入经济不景气的状况,希望维持低利率的国家来说,德国人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了欧洲经济共同体之前,只要有一点头脑跟眼光的人都会马上盯着德国的马克,里拉跟英镑就会马上贬值,国际资本立即会作出选择:抛售疲软的意大利里拉跟英国的英镑。
这个时候再给意大利人捅一刀子,那意大利不得不在里拉贬值的胁迫下退出欧洲利率体系,尾随美元实行自由浮动利率。
意大利人磨磨叽叽,盯着埃尼集团这个巨大石油项目的高盛,已经嘴馋的不行了,高盛希望通过私有化,掌控埃尼。可惜意大利政府还希望让国库部来操作埃尼集团的私有化。
货币是一把无形的刀。
意大利政府的不听话让高盛很不爽,莫里逊的文章就是高盛通过杰润给意大利的警示。不听高盛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完蛋。
莫里逊的文章很快就流传到意大利财政部长的手上,这哥儿们看完文章后气得翻白眼儿,牙齿咬得咯咯响,狠狠地将一本《高盛货币分析家》摔到地上。意大利人是该站出来说话的时候了。意大利财政部长面对新闻媒体,破口大骂杰润:杰润的研究就是一堆垃圾,里拉不会贬值。
意大利人比较克制,还好没有大骂杰润是狗屎。
莫里逊看到意大利人的气急败坏,冷冷一笑,决定再给意大利敲一棍子。
意大利的一家报社记者突然收到莫里逊传真的文章复印件,这一次莫里逊更是大胆预测里拉要狂跌。第二天意大利报纸的头条标题就出来了:高盛预计里拉的汇率将降至1000。
意大利人都觉得不可能,这个基点太低估里拉的价值。
很快,莫里逊的预言就得到了证实。德国人连续4次,将贴现率提高到8.73%。